第一百八十三章 亚洲金融危机(一)-红旗hs5新款2022款价格suv成交价新能源
第一百八十三章 亚洲金融危机(一)-红旗hs5新款2022款价格suv成交价新能源-红旗-笔趣阁
红旗
作者:浪子刀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在抵达首都之前,杨少宗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这一次会启动一个如此庞大的大计划和大改革,实际上,他的那些想法在数百次的交谈中,一直都在影响容总理和陈广明等人,现在,随着他在经济学界的话语权越来越高,这一切都终于缔结出新的果实。
很多事,说起来是比较容易的,做起来则无比艰难,想要在国内进行这种大规模的政策调整仍然需要非常大的力量。
从国家垄断主义向国家资本主义的调整是非常不容易的,但至少有一点是个很重要的基础,那就是容总理决定全力以赴地推动这一进程,而他最重要的盟友就是已经成为亚洲首富和国内最好的经济学家的旧日下属——中旗系和神州系的董事会主席杨少宗。
杨少宗可以从另一个层面来推动这件事,那就是让那些走狗型经济学者们转变论调,大张旗鼓的一起高调推动新的改革。
毫无疑问,东南亚金融危机会是一个很好的契机,首先要给国内的主流经济学家和地方政府的势力者一个响亮的耳光,那就是地产业的发展并不能给中国经济带来真正的成长,这种成长极具泡沫特性。
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中,如果新加坡受到的冲击相对最小,那也可以就此展开新的一场辩论,那就是学习新加坡。
第一个改变当然是要从杨少宗这里开启。
几天后,在和萧薇用电话确认后,杨少宗召开了一场规模庞大的记者招待会,正式宣布将自己在中旗投行的股权分成两个部分的股份用于成立杨少宗慈善基金会,总部设立在香港,根据香港现有的慈善基金运作法规进行运转,每年约将15%左右的收益用于中国及世界范围内慈善事业,目前主要进行中国希望工程的捐赠工作。
另外,他个人单独向清华大学捐赠3000万,用于成立清华大学国家科技工业研究中心,向中国科技大学捐资1.2亿元,用于成立中科大的计算机信息工程研究中心。
在此之前,容总理已经一锤敲定了这个拖拉了一年多的事情,同意中国科技大学将校区迁移到旗州的申请,让江东省和徽省不要再因为这个事情扯皮,中国科技大学原有在徽省的校区、资产和师资力量并入徽省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几乎是净身出户,重新在旗州另起炉灶。
说是这么说,实际上,中国科技大学的主要师资力量早已迁移到了旗州分校,包括他们最引以自豪的十一名中科院和工程院院士。
旗州人民高级合作社对于中国科技大学的损失给予全额补偿,用高达4个亿的离婚补偿结束这场扯皮争论,旗州则重新推出了新的386政策,将旗州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推为第一类高校,中国林业大学、旗州理工大学、旗州医科大学、长江大学旗州分校、哈工大旗州分校、西交大旗州分校、国防大学旗州分校和香港大学旗州分校做为二类高校,旗州财经学院、旗州国际学院、旗州音乐学院、旗州美术学院、旗州外国语学院、旗州职业技术工程学院六所高校划归三类高校。
根据一二三的划分,旗州会集中教育经费,推动旗州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和中国地质大学成为国内最高学府,而二三类的十四所则进一步推动为211高校。
以旗州现在的高等教育资源,实际上是真的不比几大直辖市差多少了,比起广州更是强悍出很多,这让信誓旦旦要通过对口援助计划,帮助旗州搞旗州医科大学的粤省情何以堪。
十年的时间,旗州从一穷二白变成了中国的一个新兴的教育城市,除了江东省委的鼎力支持,不惜牺牲长江市和宁州市,将两所全国性的大学迁移到旗州外,更重要的无非是旗州充裕的教育拨款和对大学教育的一贯重视。
对江东省委来说,这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成绩,那就是江东省拥有两个大学教育中心,长江市在全国排名第四,高于西安,而旗州则排名第六位。
可以相信,随着旗州大学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几年之后,旗州就可以跻身前五强,那时候,江东省在整个大学教育的规模上就会立刻超越首都、淞州和卫州三大直辖市,成为当之无愧的第一。
这时多么强大的发展速度。
大学教育的长远发展也为旗州的转型带来了重要的助力,在旗州,新的科技研究中心正在不断诞生,企业和本地大学的联合正在变得日益紧密,旗州在电力、机械、严禁áng、微机、程序、食品、化工、纺织、建筑、微生物、制药、营养学、医学等各个方面的研究机构已经多达三百多家,其中一半都是企业和大合投资。
旗州正在用两种模式同时发展,一种是不断升级的高技术产业,一种是不断扩大的资本运营产业,小工厂则一步步的被剥离出三个市区,集中在六个镇发展,继续发展着,寻求着发展扩大的每一个机会,有一些则直接迁移到了整个宁海地区。
旗州在快速发展,以一种人们几乎难以理解的速度,旗州的gd和利税几乎每一年都在以30%的速度增长,速度快的让人无法接受,而且是不断的转型,不断的发展,总是抢在其他城市的前面。
随着中国大宗商品期货交易所落户旗州,旗州也终于找到了金融产业的一个核心,中央当然很清楚旗州存在着大量的民间资本需要疏导,而大宗商品期货交易所就是要承担着这个重任,用正规和合理的投资渠道去引导民间资本的梳理。
在旗州,期货贸易开始成为一种新的投资渠道。
……
杨少宗将一半的财产捐出来做慈善和教育事业,这几乎让所有中国人都吃了一惊,中央电视台在报道这个新闻的时候考虑社会的bo动效应,直接采用福布斯的数据,也就是198亿美金/2,恰好99亿美金。
《中国财经日报》则特意为杨少宗算了一笔账——如果按照现有的深、港、淞三地股价,杨少宗一下子捐出了1130亿r,这就意味着,杨少宗还是有1130亿r的个人市值,还是亚洲首富的主要竞争人。
当然,《中国财经日报》也专门引用杨少宗自己的话——中旗系的资产被明显高估了,市场对中旗系的预估过高,考虑中旗每家控股上市公司的盈利率,市值适当下调30%左右是比较合理的。
《福布斯》此前推出的亚洲富豪排行榜并没有在国内产生多大的轰动效应,可这一次,这个效应就真的被无限制的放大了。
人们震惊了,真的震惊了。
一个中国人居然可以这样的有钱,富裕到这种程度。
如果不是杨少宗一次性将一半的身家捐出来,人们肯定会集中讨论一个问题——那就是杨少宗到底犯了多少罪才有这些钱的?
杨少宗的身家来的非常简单,首先是带领旗山人创建了中旗系,然后通过股份改革,在17万名社员97%的高票同意下获得5.58%的股权,后续则是正常的股份运作,增发的过程中持有了一些新认证股,在原始股较低的价位购入一部分股票,通过个人转让持有了一部分股票。
《中国财经日报》是分析这个过程的主要报道者,他们还单独提到了另外一件事,那就是在旗州的原始股交易市场,急于将原始股套现的社员们,通常都会优先选择将手里的原始股转让给杨少宗,而且会给一个8折9折的价位。
在记者的采访中,一些联标机构坦言,杨董事长已经很长时间不再购买原始股了,这让很多人相信——中旗投行的原始股确实高估了,因为现在的价格又涨到了三万多,而在两年前,每股只有四千多元。
杨少宗的财富显然没有什么问题,唯一的问题就是太多,多到中国人非常难以接受的地步。
这也是全国范围内第一次开始大面积的讨论杨少宗的个人财富问题,同样有人开始讨论杨少宗和中旗系操控中国股市的问题,可没有人能拿得出证据。
你可以说杨少宗操纵中国股市,但又如何解释中旗系在港股的高市值?
仇富的意识还是很强烈,在敬佩杨少宗将一半财富捐出来做慈善时,大家还是更多的怀疑杨少宗的财富来历不明,有人甚至觉得杨少宗是做贼心虚。
对更多的中国人来说,不管杨少宗的财富是怎么来的,愿意拿出1130亿r做慈善事业,特别是专注于从事教育和希望工程,这本身就是一件非常震撼心灵的事。
杨少宗并不在乎别人的怎么说,他只是做他想好的那些事。
虽然有一半的财产被剥离了出来,可毕竟还是在他的控制下,他还是要让这些资本继续翻滚下去,翻滚的更多,投入的更多。
做教育,做重工,做高科技,做他想做的一切事,直到他彻底决定退休,做一个再也无所谓天地如何变化的人。
在国内媒体、香港媒体,甚至是整个世界媒体都在集中他的捐款事宜时,他早已悄无声息的抵达香港,开始关注他人生中可能最重要的一件大事——东南亚金融危机。
……
毫无疑问,泰铢风险是泰国政府造成的,在经济泡沫破灭后,做为资本溢出的主要受益国,泰国原本也该陷入金融危机,但是,利用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泰国不仅熬过了91年的危机,还使得经济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率。
真的是在增长吗?
显然并不是这样。
泰国的实际情况是外汇储备不断下滑,外汇收支每年都处于逆差状态,同时又不断加大泰铢的供应,为了保持联系汇率,只能不断支借更多的短期外汇来平衡。
泰国政府为什么这样做,毫无疑问是要粉饰太平,确保执政党的经济成绩,而这就是泰国最终首先遭殃的原因所在。
比这些更糟糕的问题在于,泰国本身并没有做好整体工业的发展和提升工作,甚至缺乏相关的实际规划,整体经济发展过多的依赖于地产,当地产业陷入危机后,必然导致大量呆账,使得银行和其他关联金融机构也陷入更大规模的危机。
1997年2月14日,新加坡外汇市场交易员开始透lu消息——泰国央行在现货市场沽出泰铢,并买入一些长期合同,意图将利率压低,这和泰国央行在过去半年中的操作相反,而这意味着泰铢的压力比较特别。
觉察到这个情况后,中旗投行开始迅速加快沽空半年期和一年期的外汇沽空的长期合同,同时调整手里的各国货币储备和美元,在东南亚的资产投资也开始快速抽回。
实际上,这是东南亚危机的第一次lu出yin霾,人们开始怀疑泰国央行到底在做什么,毫无疑问,投行和对冲基金们知道,泰国央行在过去几个月里吃下了很多长期合同,意图缓解泰铢的下跌压力。
最糟糕的是泰国方面的情况已经如此危险,虽然不断有泰国的本土经济学家在提出问题,可人们更相信只是反对党的宣传,特别是泰国政府方面也如此坚定的宣称,而泰国的商人和国民们,特别是那些比较富裕的小商人、中产阶级则是狂热的相信泰国经济仍然是非常光明的,很有前途。
他们也许会惊讶,天啊,居然有人愿意沽空泰铢,这怎么可能!
比这更糟糕的是投行们仍然在宣扬亚洲经济的奇迹,不断有投行的首席分析师站出来宣称泰铢没有多少问题,这个地区的经济仍然是非常健康的。
你们要明白,对冲基金用的是杠杆,而真正负责出资沽空的操作者、经纪人都是投行。
投行永远是贪婪的。
这一点绝对不会错。
2月18日,泰国央行开始出面辟谣,宣称人们对泰铢要贬值的想法是不可理喻的,完全不能接受。
中旗投行的首席经济师胡祖铭——做为亚洲投资银行领域最好的宏观经济学分析师之一,他忽然发表了一些新的见解,认为泰国短期外汇债务过大,泰铢实际上应该小幅下调。
1997年4月,泰国已经有超过10家金融融资机构因为资金链中断而被政府接管,情况比预料的还为严重,国际对冲基金开始逐步发难,泰国股指、泰铢都同时面临着大量的沽空压力,泰国央行的反应非常迟钝……显然不是迟钝,而是泰国央行很清楚后果非常严重,他们犹豫了,争论了。
争论的结果显然还不是迅速调整汇率,这对泰国总理和执政党而言,基本是毁了他们“梦幻经济团队”的口号。
他们开始顽抗,动用外汇储备大规模的吸收沽空,别人卖多少,他们就买多少,真是太傻了。
情况开始变得复杂,沽空的压力非常大,更糟糕的是为了解决地产业的呆滞问题,他们刚刚在3月份推出了一千亿泰铢的援救计划,大量的泰铢涌入市场,这是最愚蠢的行为,因为实际的获益者基本是投行,利用这些泰铢,投行们正酝酿着一场大风暴。
4月17日,国际机构纷纷调低了泰国各家银行的评级,甚至连泰国政府的评级也降低,这很糟糕,这意味着银行和泰国政府都无法从国际金融市场筹集外汇应对强大的沽空压力。
香港中旗国际投行不失时机的公布了一些新的数据,他们认为泰国金融机构的坏账高达7500亿泰铢,这个问题很糟糕……这简直是给泰国最后一棒。
由于香港中旗国际投行在亚洲的特殊地位,这个报告被大部分投行机构所承认,新一轮的沽空压力再次到来,而在这个时候,泰国央行的外汇储备已经不足80亿美元,就要弹尽粮绝了。
泰国央行开始到处借钱,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香港都陆续进入市场购买泰铢,试图帮助泰国躲避这一次的危机,如果泰铢崩溃,他们也都会面临更可怕的危机。
问题是大家的支援力度都不大,因为大家更担心自己身上也有类似的问题。在多家央行的干预下,泰铢短暂的止跌上扬,市场根本不买账,泰国央行需要应付的沽空压力越来越大,他的外汇储备根本无法支撑这么大规模的压力。
最糟糕的是菲律宾忽然行动,出售1.5亿美金购买本国货币,试图降低菲律宾比索的贬值压力,这个行动真是愚蠢至极,投资者开始普遍怀疑菲律宾也有类似于泰国的问题,菲律宾很快就遭到了大规模的沽空。
自此,整个东南亚的股指再一次的大面积暴跌,沽空股指的压力也在大幅度的增加。
问题已经越来越大了,担心问题最终蔓延到,财大势粗……至少比泰国粗很多的央行终于开始出手,在市面上买入大量泰铢,试图缓解泰铢的局面。
泰国央行还在死撑,明明已经没有外汇储备了,仍然高调宣称泰铢不可能贬值,可是泰国央行终于干了一漂亮事情……它终于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临时将隔夜拆借利息从11%上提到25%。
泰国央行以为这样就够了……哪里够啊,提高拆借利息的目标是增加对冲基金和投行、银行拆借泰铢的成本,香港后来是一次性提高到300%(当然,那是年利率计算累计值)。
东盟几乎所有的央行都开始联手出击,共同购入泰铢,这暂时止住了泰铢的贬值压力,但是,央行们要对抗的是可怕的国际投行,国际投行则是和对冲基金狼狈为jiān。
确定各国央行都吃进了不愿意再吃进的大规模的泰铢,而泰国央行基本已经没有美元储备的情况下,国际投行们终于撕破了伪善的表情,纷纷开始和对冲基金一起投注,不停的沽空泰铢和泰国股指。
国际投行们的操作总是很简单的,第一,给对冲基金更高的信贷总额,方便他们进行更大的杠杆操作;第二,拆借泰铢给对冲基金;第三沽空泰国股指。
和国际投行不同,中旗投行相对比较谨慎,他们谨慎是因为自己此前已经大量沽空了各国的货币,从7月份开始,他们就会持续不断的收获回报。
不管是谁买了他们的长期合同,现在都在吐血,不管是哪一个国家的央行,还是国际银行,投资机构,个人……总之一定是后悔死了。
泰铢没有理由不贬值,死撑下去只会是一场更为猛烈的暴跌,量子和老虎基金都迫不及待的带着狐朋狗友全部冲了出来,大家一起扑下去,超过数百亿规模的泰铢轰然砸下,在强大的沽空压力下,随着泰国央行调高利率,泰国股指一片稀烂,连续暴跌,全线跌停。
泰铢终于在最后时刻守住了,关键时候还是新加坡和央行再撑着局势,其他央行已经无力帮忙了。
要知道,其他央行之所以行动是因为央行之间拆借协议,他们实际上是借钱给泰国央行用美元买泰铢,泰国的债务危机已经达到了四百多亿美金,一部分长期合同的压力开始生效。
泰国终于到了不可能再支撑的时候了,这一点,新加坡和央行也算是看明白了。
6月3日,就在对冲基金们准备继续血拼,神奇的一刻终于到来了,在和其他央行再度拆借外汇无果后,泰国央行在嘴硬死撑了这么久后,终于宣布采用浮动汇率制。
轰。
跌溃了。
在香港负责操作外汇业务的陶大东简直是笑坏了,他将手里几乎所有的泰铢都拆借出去。
毫无疑问,就像每一只对冲基金背后多少多少都有一个国际投行的影子一样,虽然国际投行碍于长期合作的关系,谁也不会去在这种时期抛售主权货币,不会去沽空对手的股指,可是,其他不太撕破脸的生意照做不误,比如说拆借泰铢给对冲基金,做为一个交易平台替对冲基金服务……要不然就用自己的影子对冲基金去做。
此时的中旗投行也有自己的影子对冲基金——注册在开曼群岛的蝰蛇基金,规模并不大,通过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的担保,蝰蛇基金拥有一百多亿美金极限杠杆操作信贷,不管是用多少倍的杠杆操作,它最大的极限是这么多,在国际对冲基金中,这个规模也绝对不算小了。
绝大多数的对冲基金都有一家,甚至是几家国际投行做担保,而这些投行在对冲基金中都有不菲的底金。
中旗国际投行现在开始沽空三个月期、半年期的黄金合同,而在此前,黄金市场正前所未有的快速膨胀。
果不其然,一切都在预料中,终于有国家开始沽售黄金换取美元……超乎预料的是澳大利亚,它们带头抛空黄金,试图换到足够的美元来毕竟自己被拖入金融危机。
与此同时,菲律宾、新加坡、和香港都开始沽出黄金,美元兑黄金的价位一路暴涨,黄金则一路暴跌。
泰国现在真是一片哀鸿,买黄金跌,买股票跌,买地产更跌,此时的泰国除了物价,几乎没有什么不涨的。
由于黄金沽价暴跌,新加坡无法收回足够的美元保护新元,为了避免新元遭受攻击,紧急降低汇率13%,但仍然没有放弃联系汇率。
印尼盾开始遭遇了很大规模的沽空压力,看一看泰国那个惨烈状,印尼根本不加抵挡就直接采用浮动汇率制,结果和泰国一样,汇率狂跌。
7月的时候,东南亚各国就像是展开了汇率贬值的竞赛,你跌多少,我跌多少,虽然暂时只有泰铢、菲律宾比索、印尼盾有了比较大的下跌,可在1月份开始购入的半年期长期外汇沽空杠杆和三个月期的股指期货都陆续生效,在大幅度的投入资金后,中旗投行终于开始得到了回报。
在这疯狂的大潮中,中旗投行充分展现了一个亚洲第一流投资银行的实力,不仅是在财力,也是在所有的预算能力上,还有投资政策上。
中旗投行没有和任何一个国家的央行撕破脸,他们只是做了一些拆借泰铢的工作,除了沽空黄金外,他们看起来什么也没有做,他们在沽空一些外汇,但你不知道具体的量是多少。
目前看来,中旗投行所做的工作和摩根士丹利、汇丰投资差不多,他们不过是在尽可能弥补自己在东南亚投资的损失。
如果香港中旗国际投行做沽空,每一笔业务的盈利状况都会在财务公报上写清楚,那很糟糕,但是,在中旗母行,它没有上市,你根本不知道它在过去的半年里沽空了多少外汇。
他顶多告诉你,我沽空了一定数量的黄金平衡风险,尽可能的弥补在东南亚投资造成的亏损。
很显然,中旗投行赚的非常多。
中旗投行和中旗投行的影子——蝰蛇对冲基金赚的也多,相比它总计六十亿美金的启动资本而言,那它赚取的就是真正的暴利。
蝰蛇基金的直接担保机构是摩根士丹利和淡马锡控股,背后是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而中旗投行及多家主要出资机构和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另外有一份协议,即无论蝰蛇基金亏损多少,最终由他们买单,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只是做为一个外部的担保机构,就相当于是一面盾牌,摩根士丹利和淡马锡控股则又是另外两面挡在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前面的盾牌。
就是这样。
蝰蛇对冲基金是沽空印尼盾的主力美金沽空了约合55亿美金的印尼盾,同时跟随其他对冲基金一起从泰国开始攻击,一路打垮了印尼盾、韩元和菲律宾比索,一个接着一个。
大量的长期合同和短期沽空让蝰蛇赚取到了足够多的暴利。
1997年10月17日,台湾当局忽然在经济良好和外汇储备丰足的情况下主动宣布调低汇率,这是一次真正的竞争性汇率贬值,也是将东南亚金融危机拉向第二个层面的警报。
随着新台币的暴跌,在此之前,韩元和新元都已经相继失守,港元再也没有了任何一个盟友,它开始直面整个国际游动资本的攻击。
即便香港是自己的主战场,在确认港府暂时不打算救市,顶多是通过抬高拆借利率来提升攻击成本……必然导致股价暴跌的情况下,权衡利弊,中旗投行还是随着行情而动,沽出一部分高价股,同时通过沽空股指来平衡亏损。
这是很正常的平衡方式,包括汇丰、中银国际都在沽空,因为港股在两个月前还处于一个破纪录的18570点高位,最近两个月小幅调整也依然维持在17000点,随着大机构的不断外撤,稍有bo动就会让港股损失惨重。
这种沽空是全面性,港府大体也能判断到,所以,这个时候介入股市救市,想要让国际对冲基金全面亏损是不可能的。
大幅度的沽空至少让香港中旗国际投行和中旗投行实现了非正常性的盈利,平衡了中旗系股票下挫的势头,也维持着丰厚的资金流可以应付更大的危机。
1997年的10月11日,杨少宗和萧薇的大女儿杨思璇就出生在这个特殊阶段的香港明德医院,香港正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股灾,从10月份下半旬开始,港股迅速从17000点暴跌到9500点,相比两个月前蒸发了近一半的市值。
这轮股灾迅速bo及到整个全球,内地淞深股指在随后的一个星期中也终于被戳破4200点的谎言,直线衰落到1370点,市值蒸发掉70%,美股、日股和欧洲股市同样随之大跌。
韩国股市的跌幅同样超过四成,最糟糕的是韩国股市暴跌一下子揭穿了韩国金融链的几个大漏洞,原来韩国的国际短期外汇债务比泰国还多,它的情况不比印尼、泰国好多少,韩国多家银行财团在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内连续破产,由此拖累了第一大证券公司倒闭。
新一轮的大危机终于全面蔓延爆发。
进入12月之后,亚洲金融危机的韩国因素是越来越重,在这个月里,韩国有14家商业银行和si人银行被政府接管,韩元被迫进入自由浮动汇率,韩国的外债总额完全超过外汇储备,达到了1197亿美元,其中80%是一年期内的短期贷款。
这意味韩国中央银行直接面临着破产危机,韩元开始大幅下挫,贬值率达到了54.8%,韩元对美圆的汇率从885.8:1直接降到了1952.7:1。
蝰蛇基金在1月份买入的韩元长期沽空合同终于换取了巨额利润,接近2亿美金的杠杆操作让他们赚取了92亿美金的暴利,这意味着韩国央行新增的六百多亿美金的短期债务和亏损中有1/7是送给了蝰蛇基金,按照基金的本金比,中旗投行从中获取了70亿美金的高额回报。
实际上,仅仅是在韩国的股市、汇市沽空套现获取的利润就足比中旗投行母行投入蝰蛇基金的所有本金还要多一倍。
这显然是一个真正的暴利。
金融业一贯如此。
在整个资金操作中,中旗投行母行、蝰蛇基金的操作重点是主力沽空印尼盾、韩元,次选是其他主权货币汇率的长期沽空合同和日经股指、香港股指、泰国股指。
在新年的钟声敲响的时刻,中旗投行总计赚取了约477亿美金,超过五成的利润来源于印尼、韩国等央行的直接损失,主要的操作者就是蝰蛇基金。
477亿美金,这是多么庞大的一笔收入,要知道中旗投行在1997年的正常营业收益额不过是54亿美金,就是将整个中旗系过去十年的税后盈利加起来也达不到这个标准的一半,由此可见,金融危机让中旗投行赚取了多少暴利,可以说,通过这一次的金融危机,中旗投行一跃成为了亚洲屈指可数的第一大的投资银行。
不可否认,香港和内地股指的同时暴跌也让中旗投行的市值蒸发了近40%,而香港中旗国际投行则通过对黄金市场的长短期操作,在账面上获取了约33亿美金的直接盈利,以及通过提前性的沽出东南亚投资资产减少了直接损失,籍此勉强保持了原有70%左右的市值。
市值暴跌,但是,中旗投行母行和香港中旗国际投行账面上的流动资金却是非常庞大的,杨少宗在手里捏着约一千多亿的港元债券、400亿美金,包含富旗、旗创和大量联标在内的中旗系在内地市场同时保留着两千多亿r的国债和现金流,随时准备进行反扑。
在新年的钟声敲响后,中旗系在内地开始重新介入股市操底,通过回购中旗系流通股的方式不断抬高内地股指,将整个股指重新拉回到2300点的大关,只是由于银河证券的不断反向操作,这个股指一直不是很稳定,在2100到2300点不断反弹。
在香港和国际股市,中旗系也开始对力拓、香港电讯发起了沉默无声的多线收购战略。
对中旗系和杨少宗来说,真正的大战才刚刚开始,随着泰国、新加坡、印尼和韩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压迫下,都陆续将国内银行市场开放,允许外国银行兼并本国银行破产银行,或是持有最高不超过25%、45%的股权后,香港中旗国际投资银行终于拉开了兼并东南亚金融机构的大幕。
这个大幕的第一个开启者就是因为向中旗提供巨额泰铢贷款而导致资金崩溃的盘谷银行,1998年1月17日,在香港通过长达3个月的拉锯式谈判后,中旗国际投资银行终于和盘谷银行的控股家族陈氏达成协议,中旗国际投资银行通过注资26亿美金持有盘谷银行47%的股份,成为盘谷银行的第一大股东,也在绝对意义上控制了盘谷银行。
26亿美金注资换取泰国第一大银行——盘谷银行47%的股份和绝对控股权,这绝对是一个非常划算的生意,加上中旗系其他公司和合作方新世界投资公司、长江实业在泰国股市收购的流通股,中旗系实际上牢牢控制着盘谷银行约55%的控股权,而中间多出来的8%是中旗国际投资银行逼迫盘谷银行陈氏家族放弃控股权的主要武器。
陈氏家族套现所得资金约有10亿美金足以帮他们度过眼前的危机,且仍然保留着盘谷银行第二大股东的权益,可在这场危机中,他们的损失何止是全部财富的70%这么简单。ro!。
很多事,说起来是比较容易的,做起来则无比艰难,想要在国内进行这种大规模的政策调整仍然需要非常大的力量。
从国家垄断主义向国家资本主义的调整是非常不容易的,但至少有一点是个很重要的基础,那就是容总理决定全力以赴地推动这一进程,而他最重要的盟友就是已经成为亚洲首富和国内最好的经济学家的旧日下属——中旗系和神州系的董事会主席杨少宗。
杨少宗可以从另一个层面来推动这件事,那就是让那些走狗型经济学者们转变论调,大张旗鼓的一起高调推动新的改革。
毫无疑问,东南亚金融危机会是一个很好的契机,首先要给国内的主流经济学家和地方政府的势力者一个响亮的耳光,那就是地产业的发展并不能给中国经济带来真正的成长,这种成长极具泡沫特性。
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中,如果新加坡受到的冲击相对最小,那也可以就此展开新的一场辩论,那就是学习新加坡。
第一个改变当然是要从杨少宗这里开启。
几天后,在和萧薇用电话确认后,杨少宗召开了一场规模庞大的记者招待会,正式宣布将自己在中旗投行的股权分成两个部分的股份用于成立杨少宗慈善基金会,总部设立在香港,根据香港现有的慈善基金运作法规进行运转,每年约将15%左右的收益用于中国及世界范围内慈善事业,目前主要进行中国希望工程的捐赠工作。
另外,他个人单独向清华大学捐赠3000万,用于成立清华大学国家科技工业研究中心,向中国科技大学捐资1.2亿元,用于成立中科大的计算机信息工程研究中心。
在此之前,容总理已经一锤敲定了这个拖拉了一年多的事情,同意中国科技大学将校区迁移到旗州的申请,让江东省和徽省不要再因为这个事情扯皮,中国科技大学原有在徽省的校区、资产和师资力量并入徽省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几乎是净身出户,重新在旗州另起炉灶。
说是这么说,实际上,中国科技大学的主要师资力量早已迁移到了旗州分校,包括他们最引以自豪的十一名中科院和工程院院士。
旗州人民高级合作社对于中国科技大学的损失给予全额补偿,用高达4个亿的离婚补偿结束这场扯皮争论,旗州则重新推出了新的386政策,将旗州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推为第一类高校,中国林业大学、旗州理工大学、旗州医科大学、长江大学旗州分校、哈工大旗州分校、西交大旗州分校、国防大学旗州分校和香港大学旗州分校做为二类高校,旗州财经学院、旗州国际学院、旗州音乐学院、旗州美术学院、旗州外国语学院、旗州职业技术工程学院六所高校划归三类高校。
根据一二三的划分,旗州会集中教育经费,推动旗州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和中国地质大学成为国内最高学府,而二三类的十四所则进一步推动为211高校。
以旗州现在的高等教育资源,实际上是真的不比几大直辖市差多少了,比起广州更是强悍出很多,这让信誓旦旦要通过对口援助计划,帮助旗州搞旗州医科大学的粤省情何以堪。
十年的时间,旗州从一穷二白变成了中国的一个新兴的教育城市,除了江东省委的鼎力支持,不惜牺牲长江市和宁州市,将两所全国性的大学迁移到旗州外,更重要的无非是旗州充裕的教育拨款和对大学教育的一贯重视。
对江东省委来说,这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成绩,那就是江东省拥有两个大学教育中心,长江市在全国排名第四,高于西安,而旗州则排名第六位。
可以相信,随着旗州大学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几年之后,旗州就可以跻身前五强,那时候,江东省在整个大学教育的规模上就会立刻超越首都、淞州和卫州三大直辖市,成为当之无愧的第一。
这时多么强大的发展速度。
大学教育的长远发展也为旗州的转型带来了重要的助力,在旗州,新的科技研究中心正在不断诞生,企业和本地大学的联合正在变得日益紧密,旗州在电力、机械、严禁áng、微机、程序、食品、化工、纺织、建筑、微生物、制药、营养学、医学等各个方面的研究机构已经多达三百多家,其中一半都是企业和大合投资。
旗州正在用两种模式同时发展,一种是不断升级的高技术产业,一种是不断扩大的资本运营产业,小工厂则一步步的被剥离出三个市区,集中在六个镇发展,继续发展着,寻求着发展扩大的每一个机会,有一些则直接迁移到了整个宁海地区。
旗州在快速发展,以一种人们几乎难以理解的速度,旗州的gd和利税几乎每一年都在以30%的速度增长,速度快的让人无法接受,而且是不断的转型,不断的发展,总是抢在其他城市的前面。
随着中国大宗商品期货交易所落户旗州,旗州也终于找到了金融产业的一个核心,中央当然很清楚旗州存在着大量的民间资本需要疏导,而大宗商品期货交易所就是要承担着这个重任,用正规和合理的投资渠道去引导民间资本的梳理。
在旗州,期货贸易开始成为一种新的投资渠道。
……
杨少宗将一半的财产捐出来做慈善和教育事业,这几乎让所有中国人都吃了一惊,中央电视台在报道这个新闻的时候考虑社会的bo动效应,直接采用福布斯的数据,也就是198亿美金/2,恰好99亿美金。
《中国财经日报》则特意为杨少宗算了一笔账——如果按照现有的深、港、淞三地股价,杨少宗一下子捐出了1130亿r,这就意味着,杨少宗还是有1130亿r的个人市值,还是亚洲首富的主要竞争人。
当然,《中国财经日报》也专门引用杨少宗自己的话——中旗系的资产被明显高估了,市场对中旗系的预估过高,考虑中旗每家控股上市公司的盈利率,市值适当下调30%左右是比较合理的。
《福布斯》此前推出的亚洲富豪排行榜并没有在国内产生多大的轰动效应,可这一次,这个效应就真的被无限制的放大了。
人们震惊了,真的震惊了。
一个中国人居然可以这样的有钱,富裕到这种程度。
如果不是杨少宗一次性将一半的身家捐出来,人们肯定会集中讨论一个问题——那就是杨少宗到底犯了多少罪才有这些钱的?
杨少宗的身家来的非常简单,首先是带领旗山人创建了中旗系,然后通过股份改革,在17万名社员97%的高票同意下获得5.58%的股权,后续则是正常的股份运作,增发的过程中持有了一些新认证股,在原始股较低的价位购入一部分股票,通过个人转让持有了一部分股票。
《中国财经日报》是分析这个过程的主要报道者,他们还单独提到了另外一件事,那就是在旗州的原始股交易市场,急于将原始股套现的社员们,通常都会优先选择将手里的原始股转让给杨少宗,而且会给一个8折9折的价位。
在记者的采访中,一些联标机构坦言,杨董事长已经很长时间不再购买原始股了,这让很多人相信——中旗投行的原始股确实高估了,因为现在的价格又涨到了三万多,而在两年前,每股只有四千多元。
杨少宗的财富显然没有什么问题,唯一的问题就是太多,多到中国人非常难以接受的地步。
这也是全国范围内第一次开始大面积的讨论杨少宗的个人财富问题,同样有人开始讨论杨少宗和中旗系操控中国股市的问题,可没有人能拿得出证据。
你可以说杨少宗操纵中国股市,但又如何解释中旗系在港股的高市值?
仇富的意识还是很强烈,在敬佩杨少宗将一半财富捐出来做慈善时,大家还是更多的怀疑杨少宗的财富来历不明,有人甚至觉得杨少宗是做贼心虚。
对更多的中国人来说,不管杨少宗的财富是怎么来的,愿意拿出1130亿r做慈善事业,特别是专注于从事教育和希望工程,这本身就是一件非常震撼心灵的事。
杨少宗并不在乎别人的怎么说,他只是做他想好的那些事。
虽然有一半的财产被剥离了出来,可毕竟还是在他的控制下,他还是要让这些资本继续翻滚下去,翻滚的更多,投入的更多。
做教育,做重工,做高科技,做他想做的一切事,直到他彻底决定退休,做一个再也无所谓天地如何变化的人。
在国内媒体、香港媒体,甚至是整个世界媒体都在集中他的捐款事宜时,他早已悄无声息的抵达香港,开始关注他人生中可能最重要的一件大事——东南亚金融危机。
……
毫无疑问,泰铢风险是泰国政府造成的,在经济泡沫破灭后,做为资本溢出的主要受益国,泰国原本也该陷入金融危机,但是,利用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泰国不仅熬过了91年的危机,还使得经济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率。
真的是在增长吗?
显然并不是这样。
泰国的实际情况是外汇储备不断下滑,外汇收支每年都处于逆差状态,同时又不断加大泰铢的供应,为了保持联系汇率,只能不断支借更多的短期外汇来平衡。
泰国政府为什么这样做,毫无疑问是要粉饰太平,确保执政党的经济成绩,而这就是泰国最终首先遭殃的原因所在。
比这些更糟糕的问题在于,泰国本身并没有做好整体工业的发展和提升工作,甚至缺乏相关的实际规划,整体经济发展过多的依赖于地产,当地产业陷入危机后,必然导致大量呆账,使得银行和其他关联金融机构也陷入更大规模的危机。
1997年2月14日,新加坡外汇市场交易员开始透lu消息——泰国央行在现货市场沽出泰铢,并买入一些长期合同,意图将利率压低,这和泰国央行在过去半年中的操作相反,而这意味着泰铢的压力比较特别。
觉察到这个情况后,中旗投行开始迅速加快沽空半年期和一年期的外汇沽空的长期合同,同时调整手里的各国货币储备和美元,在东南亚的资产投资也开始快速抽回。
实际上,这是东南亚危机的第一次lu出yin霾,人们开始怀疑泰国央行到底在做什么,毫无疑问,投行和对冲基金们知道,泰国央行在过去几个月里吃下了很多长期合同,意图缓解泰铢的下跌压力。
最糟糕的是泰国方面的情况已经如此危险,虽然不断有泰国的本土经济学家在提出问题,可人们更相信只是反对党的宣传,特别是泰国政府方面也如此坚定的宣称,而泰国的商人和国民们,特别是那些比较富裕的小商人、中产阶级则是狂热的相信泰国经济仍然是非常光明的,很有前途。
他们也许会惊讶,天啊,居然有人愿意沽空泰铢,这怎么可能!
比这更糟糕的是投行们仍然在宣扬亚洲经济的奇迹,不断有投行的首席分析师站出来宣称泰铢没有多少问题,这个地区的经济仍然是非常健康的。
你们要明白,对冲基金用的是杠杆,而真正负责出资沽空的操作者、经纪人都是投行。
投行永远是贪婪的。
这一点绝对不会错。
2月18日,泰国央行开始出面辟谣,宣称人们对泰铢要贬值的想法是不可理喻的,完全不能接受。
中旗投行的首席经济师胡祖铭——做为亚洲投资银行领域最好的宏观经济学分析师之一,他忽然发表了一些新的见解,认为泰国短期外汇债务过大,泰铢实际上应该小幅下调。
1997年4月,泰国已经有超过10家金融融资机构因为资金链中断而被政府接管,情况比预料的还为严重,国际对冲基金开始逐步发难,泰国股指、泰铢都同时面临着大量的沽空压力,泰国央行的反应非常迟钝……显然不是迟钝,而是泰国央行很清楚后果非常严重,他们犹豫了,争论了。
争论的结果显然还不是迅速调整汇率,这对泰国总理和执政党而言,基本是毁了他们“梦幻经济团队”的口号。
他们开始顽抗,动用外汇储备大规模的吸收沽空,别人卖多少,他们就买多少,真是太傻了。
情况开始变得复杂,沽空的压力非常大,更糟糕的是为了解决地产业的呆滞问题,他们刚刚在3月份推出了一千亿泰铢的援救计划,大量的泰铢涌入市场,这是最愚蠢的行为,因为实际的获益者基本是投行,利用这些泰铢,投行们正酝酿着一场大风暴。
4月17日,国际机构纷纷调低了泰国各家银行的评级,甚至连泰国政府的评级也降低,这很糟糕,这意味着银行和泰国政府都无法从国际金融市场筹集外汇应对强大的沽空压力。
香港中旗国际投行不失时机的公布了一些新的数据,他们认为泰国金融机构的坏账高达7500亿泰铢,这个问题很糟糕……这简直是给泰国最后一棒。
由于香港中旗国际投行在亚洲的特殊地位,这个报告被大部分投行机构所承认,新一轮的沽空压力再次到来,而在这个时候,泰国央行的外汇储备已经不足80亿美元,就要弹尽粮绝了。
泰国央行开始到处借钱,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香港都陆续进入市场购买泰铢,试图帮助泰国躲避这一次的危机,如果泰铢崩溃,他们也都会面临更可怕的危机。
问题是大家的支援力度都不大,因为大家更担心自己身上也有类似的问题。在多家央行的干预下,泰铢短暂的止跌上扬,市场根本不买账,泰国央行需要应付的沽空压力越来越大,他的外汇储备根本无法支撑这么大规模的压力。
最糟糕的是菲律宾忽然行动,出售1.5亿美金购买本国货币,试图降低菲律宾比索的贬值压力,这个行动真是愚蠢至极,投资者开始普遍怀疑菲律宾也有类似于泰国的问题,菲律宾很快就遭到了大规模的沽空。
自此,整个东南亚的股指再一次的大面积暴跌,沽空股指的压力也在大幅度的增加。
问题已经越来越大了,担心问题最终蔓延到,财大势粗……至少比泰国粗很多的央行终于开始出手,在市面上买入大量泰铢,试图缓解泰铢的局面。
泰国央行还在死撑,明明已经没有外汇储备了,仍然高调宣称泰铢不可能贬值,可是泰国央行终于干了一漂亮事情……它终于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临时将隔夜拆借利息从11%上提到25%。
泰国央行以为这样就够了……哪里够啊,提高拆借利息的目标是增加对冲基金和投行、银行拆借泰铢的成本,香港后来是一次性提高到300%(当然,那是年利率计算累计值)。
东盟几乎所有的央行都开始联手出击,共同购入泰铢,这暂时止住了泰铢的贬值压力,但是,央行们要对抗的是可怕的国际投行,国际投行则是和对冲基金狼狈为jiān。
确定各国央行都吃进了不愿意再吃进的大规模的泰铢,而泰国央行基本已经没有美元储备的情况下,国际投行们终于撕破了伪善的表情,纷纷开始和对冲基金一起投注,不停的沽空泰铢和泰国股指。
国际投行们的操作总是很简单的,第一,给对冲基金更高的信贷总额,方便他们进行更大的杠杆操作;第二,拆借泰铢给对冲基金;第三沽空泰国股指。
和国际投行不同,中旗投行相对比较谨慎,他们谨慎是因为自己此前已经大量沽空了各国的货币,从7月份开始,他们就会持续不断的收获回报。
不管是谁买了他们的长期合同,现在都在吐血,不管是哪一个国家的央行,还是国际银行,投资机构,个人……总之一定是后悔死了。
泰铢没有理由不贬值,死撑下去只会是一场更为猛烈的暴跌,量子和老虎基金都迫不及待的带着狐朋狗友全部冲了出来,大家一起扑下去,超过数百亿规模的泰铢轰然砸下,在强大的沽空压力下,随着泰国央行调高利率,泰国股指一片稀烂,连续暴跌,全线跌停。
泰铢终于在最后时刻守住了,关键时候还是新加坡和央行再撑着局势,其他央行已经无力帮忙了。
要知道,其他央行之所以行动是因为央行之间拆借协议,他们实际上是借钱给泰国央行用美元买泰铢,泰国的债务危机已经达到了四百多亿美金,一部分长期合同的压力开始生效。
泰国终于到了不可能再支撑的时候了,这一点,新加坡和央行也算是看明白了。
6月3日,就在对冲基金们准备继续血拼,神奇的一刻终于到来了,在和其他央行再度拆借外汇无果后,泰国央行在嘴硬死撑了这么久后,终于宣布采用浮动汇率制。
轰。
跌溃了。
在香港负责操作外汇业务的陶大东简直是笑坏了,他将手里几乎所有的泰铢都拆借出去。
毫无疑问,就像每一只对冲基金背后多少多少都有一个国际投行的影子一样,虽然国际投行碍于长期合作的关系,谁也不会去在这种时期抛售主权货币,不会去沽空对手的股指,可是,其他不太撕破脸的生意照做不误,比如说拆借泰铢给对冲基金,做为一个交易平台替对冲基金服务……要不然就用自己的影子对冲基金去做。
此时的中旗投行也有自己的影子对冲基金——注册在开曼群岛的蝰蛇基金,规模并不大,通过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的担保,蝰蛇基金拥有一百多亿美金极限杠杆操作信贷,不管是用多少倍的杠杆操作,它最大的极限是这么多,在国际对冲基金中,这个规模也绝对不算小了。
绝大多数的对冲基金都有一家,甚至是几家国际投行做担保,而这些投行在对冲基金中都有不菲的底金。
中旗国际投行现在开始沽空三个月期、半年期的黄金合同,而在此前,黄金市场正前所未有的快速膨胀。
果不其然,一切都在预料中,终于有国家开始沽售黄金换取美元……超乎预料的是澳大利亚,它们带头抛空黄金,试图换到足够的美元来毕竟自己被拖入金融危机。
与此同时,菲律宾、新加坡、和香港都开始沽出黄金,美元兑黄金的价位一路暴涨,黄金则一路暴跌。
泰国现在真是一片哀鸿,买黄金跌,买股票跌,买地产更跌,此时的泰国除了物价,几乎没有什么不涨的。
由于黄金沽价暴跌,新加坡无法收回足够的美元保护新元,为了避免新元遭受攻击,紧急降低汇率13%,但仍然没有放弃联系汇率。
印尼盾开始遭遇了很大规模的沽空压力,看一看泰国那个惨烈状,印尼根本不加抵挡就直接采用浮动汇率制,结果和泰国一样,汇率狂跌。
7月的时候,东南亚各国就像是展开了汇率贬值的竞赛,你跌多少,我跌多少,虽然暂时只有泰铢、菲律宾比索、印尼盾有了比较大的下跌,可在1月份开始购入的半年期长期外汇沽空杠杆和三个月期的股指期货都陆续生效,在大幅度的投入资金后,中旗投行终于开始得到了回报。
在这疯狂的大潮中,中旗投行充分展现了一个亚洲第一流投资银行的实力,不仅是在财力,也是在所有的预算能力上,还有投资政策上。
中旗投行没有和任何一个国家的央行撕破脸,他们只是做了一些拆借泰铢的工作,除了沽空黄金外,他们看起来什么也没有做,他们在沽空一些外汇,但你不知道具体的量是多少。
目前看来,中旗投行所做的工作和摩根士丹利、汇丰投资差不多,他们不过是在尽可能弥补自己在东南亚投资的损失。
如果香港中旗国际投行做沽空,每一笔业务的盈利状况都会在财务公报上写清楚,那很糟糕,但是,在中旗母行,它没有上市,你根本不知道它在过去的半年里沽空了多少外汇。
他顶多告诉你,我沽空了一定数量的黄金平衡风险,尽可能的弥补在东南亚投资造成的亏损。
很显然,中旗投行赚的非常多。
中旗投行和中旗投行的影子——蝰蛇对冲基金赚的也多,相比它总计六十亿美金的启动资本而言,那它赚取的就是真正的暴利。
蝰蛇基金的直接担保机构是摩根士丹利和淡马锡控股,背后是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而中旗投行及多家主要出资机构和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另外有一份协议,即无论蝰蛇基金亏损多少,最终由他们买单,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只是做为一个外部的担保机构,就相当于是一面盾牌,摩根士丹利和淡马锡控股则又是另外两面挡在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前面的盾牌。
就是这样。
蝰蛇对冲基金是沽空印尼盾的主力美金沽空了约合55亿美金的印尼盾,同时跟随其他对冲基金一起从泰国开始攻击,一路打垮了印尼盾、韩元和菲律宾比索,一个接着一个。
大量的长期合同和短期沽空让蝰蛇赚取到了足够多的暴利。
1997年10月17日,台湾当局忽然在经济良好和外汇储备丰足的情况下主动宣布调低汇率,这是一次真正的竞争性汇率贬值,也是将东南亚金融危机拉向第二个层面的警报。
随着新台币的暴跌,在此之前,韩元和新元都已经相继失守,港元再也没有了任何一个盟友,它开始直面整个国际游动资本的攻击。
即便香港是自己的主战场,在确认港府暂时不打算救市,顶多是通过抬高拆借利率来提升攻击成本……必然导致股价暴跌的情况下,权衡利弊,中旗投行还是随着行情而动,沽出一部分高价股,同时通过沽空股指来平衡亏损。
这是很正常的平衡方式,包括汇丰、中银国际都在沽空,因为港股在两个月前还处于一个破纪录的18570点高位,最近两个月小幅调整也依然维持在17000点,随着大机构的不断外撤,稍有bo动就会让港股损失惨重。
这种沽空是全面性,港府大体也能判断到,所以,这个时候介入股市救市,想要让国际对冲基金全面亏损是不可能的。
大幅度的沽空至少让香港中旗国际投行和中旗投行实现了非正常性的盈利,平衡了中旗系股票下挫的势头,也维持着丰厚的资金流可以应付更大的危机。
1997年的10月11日,杨少宗和萧薇的大女儿杨思璇就出生在这个特殊阶段的香港明德医院,香港正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股灾,从10月份下半旬开始,港股迅速从17000点暴跌到9500点,相比两个月前蒸发了近一半的市值。
这轮股灾迅速bo及到整个全球,内地淞深股指在随后的一个星期中也终于被戳破4200点的谎言,直线衰落到1370点,市值蒸发掉70%,美股、日股和欧洲股市同样随之大跌。
韩国股市的跌幅同样超过四成,最糟糕的是韩国股市暴跌一下子揭穿了韩国金融链的几个大漏洞,原来韩国的国际短期外汇债务比泰国还多,它的情况不比印尼、泰国好多少,韩国多家银行财团在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内连续破产,由此拖累了第一大证券公司倒闭。
新一轮的大危机终于全面蔓延爆发。
进入12月之后,亚洲金融危机的韩国因素是越来越重,在这个月里,韩国有14家商业银行和si人银行被政府接管,韩元被迫进入自由浮动汇率,韩国的外债总额完全超过外汇储备,达到了1197亿美元,其中80%是一年期内的短期贷款。
这意味韩国中央银行直接面临着破产危机,韩元开始大幅下挫,贬值率达到了54.8%,韩元对美圆的汇率从885.8:1直接降到了1952.7:1。
蝰蛇基金在1月份买入的韩元长期沽空合同终于换取了巨额利润,接近2亿美金的杠杆操作让他们赚取了92亿美金的暴利,这意味着韩国央行新增的六百多亿美金的短期债务和亏损中有1/7是送给了蝰蛇基金,按照基金的本金比,中旗投行从中获取了70亿美金的高额回报。
实际上,仅仅是在韩国的股市、汇市沽空套现获取的利润就足比中旗投行母行投入蝰蛇基金的所有本金还要多一倍。
这显然是一个真正的暴利。
金融业一贯如此。
在整个资金操作中,中旗投行母行、蝰蛇基金的操作重点是主力沽空印尼盾、韩元,次选是其他主权货币汇率的长期沽空合同和日经股指、香港股指、泰国股指。
在新年的钟声敲响的时刻,中旗投行总计赚取了约477亿美金,超过五成的利润来源于印尼、韩国等央行的直接损失,主要的操作者就是蝰蛇基金。
477亿美金,这是多么庞大的一笔收入,要知道中旗投行在1997年的正常营业收益额不过是54亿美金,就是将整个中旗系过去十年的税后盈利加起来也达不到这个标准的一半,由此可见,金融危机让中旗投行赚取了多少暴利,可以说,通过这一次的金融危机,中旗投行一跃成为了亚洲屈指可数的第一大的投资银行。
不可否认,香港和内地股指的同时暴跌也让中旗投行的市值蒸发了近40%,而香港中旗国际投行则通过对黄金市场的长短期操作,在账面上获取了约33亿美金的直接盈利,以及通过提前性的沽出东南亚投资资产减少了直接损失,籍此勉强保持了原有70%左右的市值。
市值暴跌,但是,中旗投行母行和香港中旗国际投行账面上的流动资金却是非常庞大的,杨少宗在手里捏着约一千多亿的港元债券、400亿美金,包含富旗、旗创和大量联标在内的中旗系在内地市场同时保留着两千多亿r的国债和现金流,随时准备进行反扑。
在新年的钟声敲响后,中旗系在内地开始重新介入股市操底,通过回购中旗系流通股的方式不断抬高内地股指,将整个股指重新拉回到2300点的大关,只是由于银河证券的不断反向操作,这个股指一直不是很稳定,在2100到2300点不断反弹。
在香港和国际股市,中旗系也开始对力拓、香港电讯发起了沉默无声的多线收购战略。
对中旗系和杨少宗来说,真正的大战才刚刚开始,随着泰国、新加坡、印尼和韩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压迫下,都陆续将国内银行市场开放,允许外国银行兼并本国银行破产银行,或是持有最高不超过25%、45%的股权后,香港中旗国际投资银行终于拉开了兼并东南亚金融机构的大幕。
这个大幕的第一个开启者就是因为向中旗提供巨额泰铢贷款而导致资金崩溃的盘谷银行,1998年1月17日,在香港通过长达3个月的拉锯式谈判后,中旗国际投资银行终于和盘谷银行的控股家族陈氏达成协议,中旗国际投资银行通过注资26亿美金持有盘谷银行47%的股份,成为盘谷银行的第一大股东,也在绝对意义上控制了盘谷银行。
26亿美金注资换取泰国第一大银行——盘谷银行47%的股份和绝对控股权,这绝对是一个非常划算的生意,加上中旗系其他公司和合作方新世界投资公司、长江实业在泰国股市收购的流通股,中旗系实际上牢牢控制着盘谷银行约55%的控股权,而中间多出来的8%是中旗国际投资银行逼迫盘谷银行陈氏家族放弃控股权的主要武器。
陈氏家族套现所得资金约有10亿美金足以帮他们度过眼前的危机,且仍然保留着盘谷银行第二大股东的权益,可在这场危机中,他们的损失何止是全部财富的70%这么简单。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