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袁耀在迟疑,但是拍马屁的小人永远是反应最快的。
除了张勋,纪灵和桥蕤以外,其他的将领都是杂号将军,平时并没有兵权,手下只有几百个亲兵而已,只有打战时袁术才会根据需要分兵,这虽然降低了将领谋反的可能,但是也造成了将不识兵,兵不识将的结果,也是袁术的军队战斗力低下的一个原因。
当然了,这是以前,现在张勋虽然贵为大将军,但是掌管的骑军已经归袁耀了,手下只有城北大营的五万步兵了,这也是袁耀接手骑军时,张勋行为那么失常的原因,要知道这三千骑兵只要有像吕布一样的飞将统领,战力绝不会输于吕布的奔狼铁骑的,所以袁术才会让他统领这三千铁骑,就能压纪灵一头。
纪灵常年训练着二十万步兵,虽然只是车骑将军,在张勋之下,却是朝野上下最有势力的人了,由此可见袁术对他的信任。
桥蕤是皇宫卫尉,掌管着皇宫里的三万御林军,也算是个实权人物了。
还有两个掌兵权的,一个就是袁胤了,作为太尉,三公之一,在理论上是统管所有军队的,一般都是没有实权的,但是袁胤作为袁术的绝对心腹,不仅统管着寿春城的三万城卫军,寿春城外的城南军营五万步兵也是归他管的,只是他是个文臣,没有丝毫武力,对军事方面也不感兴趣,虽然尽心管理这些军队了,但是他一味地讲究以德服众,缺少杀伐果断,所以在军中并没有什么威信,这才导致了袁耀去蒲元的铁匠铺打诛侯枪时看到的景象,军队将士如土匪流氓一样,将好好的寿春城弄的百姓怨声载道。
另一个是淮南尹陈纪了,他作为九江郡太守,掌管了除寿春以外的合肥、成德、下蔡、西曲阳、平阿、义成六县的城卫军,加起来也有三万人马,只是散在各处,能真正号令的并不多。
雷薄陈兰作为手无兵权的杂号将军,经常借袁术之名去抄家灭族,之后又把其中一小部分所获的财物献给袁术,所以尽管阎象和杨弘多次向袁术弹劾他们,袁术都不做处理。
这些日子下来,有油水的大户基本上都被光顾过了,只剩下纪灵阎象杨弘等这些大臣的所在家族了,所以即便雷薄和陈兰上交了一小部分给袁术,剩下的也是富可敌国了,要知道他们可是从洛阳汝南一直抄家到淮南的,这些地方都是大汉有名的富庶之地,地主豪门极多。
陈兰是很满足这样的日子,虽然是雷薄占了大头,但是剩下的钱财他几辈子也是用不完的,要不是知道这是乱世,没有势力护着的话,是朝不保夕的,他早就想辞官不做,做个安乐富家翁了,再也不想过着刀口上舔血的日子了。
雷薄并不满足,他还想获得兵权,毕竟现在是乱世,再高的身份地位,再多的钱财都没有兵权重要,不信的话,看看汉献帝的处境就知道了,虽然是皇帝,还不是人为刀俎他为鱼肉,更何况雷薄只是个杂号将军。
雷薄听到杨弘的话后,就急了,这拉壮丁,他们各个将军都可以借此名正言顺地扩充一些亲兵,反正只要养的起,袁术并没有规定亲兵的数量上限,他钱财是很多,要不是怕袁术看出来,他早就拉个几千上万人出来了。
杨弘建议不要再扩军,岂不是断了他们这些杂号将军的兵源,雷薄急忙上前表态道:“皇上果然英明神武,一语中的,自己拿不到的,做的再好还不是为他人做嫁衣吗?”
陈兰作为雷薄的铁杆粉丝,见雷薄发言了,也不管什么内容,立刻出言表态支持。
其他的杂号将军乐就,李丰和梁刚见事关自己的利益,立刻也出言支持。
袁术见雷薄首先出言附和了自己,很是高兴,笑眯眯地看了他一眼,雷薄是一阵兴奋激动。
杨弘闻言气的全身发抖,但还不等他出言。
阎象就神情激动地走出队伍,指着雷薄说道:“一派胡言,没听到刚才太子殿下说的吗?若不做准备,到时淮南十室九空,尸横遍野,又由谁来负责呢?岂能为一己之私就置万民于水火之中?到时没了百姓,要我们这些大臣何用?”
阎象显然是太过激动了,言辞如此激烈,连袁术都骂进去了。
杨弘暗叹糟糕之际,雷薄就火上浇油,立刻说道:“在皇上面前,司徒大人居然敢如此诅咒仲家王朝,当真是胆大包天,欺君罔上了。”
袁术脸色阴沉地看向阎象,冷冰冰地哼了一句,“不知道司徒对此何以解释呢?难道以为朕不敢杀你吗?”
袁耀看到这种情况,知道不出言是不行了,阎象是一心为了仲家,袁术若杀了他,那就是自断臂膀啊。
朝堂上因袁术的怒火而变得鸦雀无声,袁术用冰冷的眼神扫向下面的大臣,每个大臣都胆战心惊地低着头,只有阎象依旧硬着头皮抬头望着他。
袁耀见袁术忍不住要怒火爆发了,赶紧上前说道:“启禀父皇,儿臣认为不仅不能再拉壮丁充军,还要裁军。”
一石激起千层浪,如此语出惊人的话,众人都是齐齐愣住了,只有阎象,杨弘和袁涣用一种意味深长的眼神看着袁耀,只是袁耀在整理措词,并没有注意到。
袁术也暂时忘了阎象的大逆不道,出言询问道:“皇儿何出此言啊?”
袁耀看着袁术脸色依旧铁青,但是已经有所缓和了,心中暖暖地想到,我毕竟是他的儿子啊。
“儿臣今天说得可能有些多,有些大逆不道,但是绝对是肺腑之言,请父皇明断,”时间已经很紧迫了,袁耀决定现在就把自己的改革和裁军军屯的想法讲出来。
“儿臣从庐江郡回来后,就发现仅仅是个舒城就要比寿春有朝气和希望,”袁耀接着就把自己在舒城看到的百姓期待,充满希望的景象和在寿春看到的百姓怨声载道,诅咒袁术的景象说了出来,袁术虽然不知道袁耀为什么会说这个,但是知道他应该不会在这种场合捣乱,说得必然是有用的,就耐心地听着,皇上都在听着,百官自然不敢有什么意见,都耐着性子听着。
“这究其原因,儿臣认为是那些士兵就像土匪一样劫掠百姓,他们就是坏了一锅汤的老鼠屎,百姓认不得他们,只认得他们是仲家的将士,因而父皇才如此不得民心。”
袁术听了大怒,“想不到这些匪兵如此可恶,皇儿,你快说,是那些人,朕要把他们满门抄斩,”袁术自少年时就是以侠义传于世,又自恃袁家四世三公的名声,自然看不上那些平民百姓,也就根本不会迫害他们,平时雷薄,陈兰等人说什么仲家是民心所向的,因此根本就没想到自己所在地的民心已经降到了如此程度。
袁耀看着袁术发怒的表情,心里暗暗地笑了笑,鱼儿上钩了。
“上梁不正下梁歪,儿臣认为这些匪兵不过是仲家王朝这颗大树的一点枯枝败叶而已,只有找到导致枝叶变枯的原因,才能真正地杜绝枯枝败叶的再次生成,所以儿臣认为应该改革,”袁耀很自信,这话语说得掷地有声。
袁术呢喃自语:“改革……”
百官也是惊奇,纷纷相互间用眼神交流着。
除了张勋,纪灵和桥蕤以外,其他的将领都是杂号将军,平时并没有兵权,手下只有几百个亲兵而已,只有打战时袁术才会根据需要分兵,这虽然降低了将领谋反的可能,但是也造成了将不识兵,兵不识将的结果,也是袁术的军队战斗力低下的一个原因。
当然了,这是以前,现在张勋虽然贵为大将军,但是掌管的骑军已经归袁耀了,手下只有城北大营的五万步兵了,这也是袁耀接手骑军时,张勋行为那么失常的原因,要知道这三千骑兵只要有像吕布一样的飞将统领,战力绝不会输于吕布的奔狼铁骑的,所以袁术才会让他统领这三千铁骑,就能压纪灵一头。
纪灵常年训练着二十万步兵,虽然只是车骑将军,在张勋之下,却是朝野上下最有势力的人了,由此可见袁术对他的信任。
桥蕤是皇宫卫尉,掌管着皇宫里的三万御林军,也算是个实权人物了。
还有两个掌兵权的,一个就是袁胤了,作为太尉,三公之一,在理论上是统管所有军队的,一般都是没有实权的,但是袁胤作为袁术的绝对心腹,不仅统管着寿春城的三万城卫军,寿春城外的城南军营五万步兵也是归他管的,只是他是个文臣,没有丝毫武力,对军事方面也不感兴趣,虽然尽心管理这些军队了,但是他一味地讲究以德服众,缺少杀伐果断,所以在军中并没有什么威信,这才导致了袁耀去蒲元的铁匠铺打诛侯枪时看到的景象,军队将士如土匪流氓一样,将好好的寿春城弄的百姓怨声载道。
另一个是淮南尹陈纪了,他作为九江郡太守,掌管了除寿春以外的合肥、成德、下蔡、西曲阳、平阿、义成六县的城卫军,加起来也有三万人马,只是散在各处,能真正号令的并不多。
雷薄陈兰作为手无兵权的杂号将军,经常借袁术之名去抄家灭族,之后又把其中一小部分所获的财物献给袁术,所以尽管阎象和杨弘多次向袁术弹劾他们,袁术都不做处理。
这些日子下来,有油水的大户基本上都被光顾过了,只剩下纪灵阎象杨弘等这些大臣的所在家族了,所以即便雷薄和陈兰上交了一小部分给袁术,剩下的也是富可敌国了,要知道他们可是从洛阳汝南一直抄家到淮南的,这些地方都是大汉有名的富庶之地,地主豪门极多。
陈兰是很满足这样的日子,虽然是雷薄占了大头,但是剩下的钱财他几辈子也是用不完的,要不是知道这是乱世,没有势力护着的话,是朝不保夕的,他早就想辞官不做,做个安乐富家翁了,再也不想过着刀口上舔血的日子了。
雷薄并不满足,他还想获得兵权,毕竟现在是乱世,再高的身份地位,再多的钱财都没有兵权重要,不信的话,看看汉献帝的处境就知道了,虽然是皇帝,还不是人为刀俎他为鱼肉,更何况雷薄只是个杂号将军。
雷薄听到杨弘的话后,就急了,这拉壮丁,他们各个将军都可以借此名正言顺地扩充一些亲兵,反正只要养的起,袁术并没有规定亲兵的数量上限,他钱财是很多,要不是怕袁术看出来,他早就拉个几千上万人出来了。
杨弘建议不要再扩军,岂不是断了他们这些杂号将军的兵源,雷薄急忙上前表态道:“皇上果然英明神武,一语中的,自己拿不到的,做的再好还不是为他人做嫁衣吗?”
陈兰作为雷薄的铁杆粉丝,见雷薄发言了,也不管什么内容,立刻出言表态支持。
其他的杂号将军乐就,李丰和梁刚见事关自己的利益,立刻也出言支持。
袁术见雷薄首先出言附和了自己,很是高兴,笑眯眯地看了他一眼,雷薄是一阵兴奋激动。
杨弘闻言气的全身发抖,但还不等他出言。
阎象就神情激动地走出队伍,指着雷薄说道:“一派胡言,没听到刚才太子殿下说的吗?若不做准备,到时淮南十室九空,尸横遍野,又由谁来负责呢?岂能为一己之私就置万民于水火之中?到时没了百姓,要我们这些大臣何用?”
阎象显然是太过激动了,言辞如此激烈,连袁术都骂进去了。
杨弘暗叹糟糕之际,雷薄就火上浇油,立刻说道:“在皇上面前,司徒大人居然敢如此诅咒仲家王朝,当真是胆大包天,欺君罔上了。”
袁术脸色阴沉地看向阎象,冷冰冰地哼了一句,“不知道司徒对此何以解释呢?难道以为朕不敢杀你吗?”
袁耀看到这种情况,知道不出言是不行了,阎象是一心为了仲家,袁术若杀了他,那就是自断臂膀啊。
朝堂上因袁术的怒火而变得鸦雀无声,袁术用冰冷的眼神扫向下面的大臣,每个大臣都胆战心惊地低着头,只有阎象依旧硬着头皮抬头望着他。
袁耀见袁术忍不住要怒火爆发了,赶紧上前说道:“启禀父皇,儿臣认为不仅不能再拉壮丁充军,还要裁军。”
一石激起千层浪,如此语出惊人的话,众人都是齐齐愣住了,只有阎象,杨弘和袁涣用一种意味深长的眼神看着袁耀,只是袁耀在整理措词,并没有注意到。
袁术也暂时忘了阎象的大逆不道,出言询问道:“皇儿何出此言啊?”
袁耀看着袁术脸色依旧铁青,但是已经有所缓和了,心中暖暖地想到,我毕竟是他的儿子啊。
“儿臣今天说得可能有些多,有些大逆不道,但是绝对是肺腑之言,请父皇明断,”时间已经很紧迫了,袁耀决定现在就把自己的改革和裁军军屯的想法讲出来。
“儿臣从庐江郡回来后,就发现仅仅是个舒城就要比寿春有朝气和希望,”袁耀接着就把自己在舒城看到的百姓期待,充满希望的景象和在寿春看到的百姓怨声载道,诅咒袁术的景象说了出来,袁术虽然不知道袁耀为什么会说这个,但是知道他应该不会在这种场合捣乱,说得必然是有用的,就耐心地听着,皇上都在听着,百官自然不敢有什么意见,都耐着性子听着。
“这究其原因,儿臣认为是那些士兵就像土匪一样劫掠百姓,他们就是坏了一锅汤的老鼠屎,百姓认不得他们,只认得他们是仲家的将士,因而父皇才如此不得民心。”
袁术听了大怒,“想不到这些匪兵如此可恶,皇儿,你快说,是那些人,朕要把他们满门抄斩,”袁术自少年时就是以侠义传于世,又自恃袁家四世三公的名声,自然看不上那些平民百姓,也就根本不会迫害他们,平时雷薄,陈兰等人说什么仲家是民心所向的,因此根本就没想到自己所在地的民心已经降到了如此程度。
袁耀看着袁术发怒的表情,心里暗暗地笑了笑,鱼儿上钩了。
“上梁不正下梁歪,儿臣认为这些匪兵不过是仲家王朝这颗大树的一点枯枝败叶而已,只有找到导致枝叶变枯的原因,才能真正地杜绝枯枝败叶的再次生成,所以儿臣认为应该改革,”袁耀很自信,这话语说得掷地有声。
袁术呢喃自语:“改革……”
百官也是惊奇,纷纷相互间用眼神交流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