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袁世凯的准备(求月票!)-涪陵新纪元学校官网
第377章 袁世凯的准备(求月票!)-涪陵新纪元学校官网-新纪元1912-笔趣阁
新纪元1912
作者:无语的命运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377章袁世凯的准备(求月票!)
在离民国四年6月7日还有5天的日子,京师警察厅发布的一个新命令,从黎明起,长安街沿途两侧各家一律悬挂国旗。书群4∴8065沿街各家已不许留宿亲友,且户户需具十字连环切结;正阳n和天桥等处的摊贩一律赶走。
原因非常简单,新任国务总理将于5天后前往国会宣誓就职!
对于中国而言,这是一件大事,几乎不亚于1912年改朝换代换代的一件大事。
中华民国快到她的四岁生日了,袁世凯的复出也怏到四周年了。当因为“修改约法”、“专治独裁”而遭到的咒骂声渐渐离他耳朵远了的时候,在他舒了一口气,想心平气和地回顾一下这四年。往内外jiāo困,烽火狼烟,他顾不及。现在,仿佛温和了,也该回顾了。
事情也真够多的,而内外jiāo困之局初解时,李子诚——想到他,袁世凯的眼前再一次浮现出那双看不出一丝杂念的眼神,想到自己做出的让步,他不禁摇摇头。
在一些问题上,李子诚作出的让步远超出他的想象,在陆海军部的问题上,李子诚没有作出任何尝试,而在派兵问题上,他也给予了支持,甚至同意尽遣江苏陆军,正是他的这种大方,才使得袁世凯不得不在司法部的问题上作出让步,或者说,袁世凯心甘情愿的作出了这个让步。
但当整个人完全平静下来之后,袁世凯却发现自己的心底依然有一些不安,这种不安正是因为李子诚的坦然产生的,他的坦然或许让人感叹,但却又不能不让人怀疑,在那背后,会不会隐藏着什么yin谋。
会是什么yin谋呢?
在居仁堂内,坐在袁世凯对面的是他的大儿子袁克定。父子俩都在沉默着,相比之下,袁世凯的眉头锁得更紧。
从国务院组织条令发布之后,一时间国内可谓是人心欢腾,各界人士不断有报纸上发表文章,乐见“联合政fu”成立,乐见李子诚主掌国家大权。
“人心,人心呀!”
想着人们对李子诚的期待,袁世凯猛然感到他太孤独了。他想到段祺瑞,想到冯国璋,想到王士珍,想到从小站练兵起被他拉拔起来的一个一个文臣武将,最后又想到了李子诚。
“不顶事,没有一个能为我分忧解愁了。”
想着那些人的si心,那些人中也就只有王士珍,还算是可靠,可他又能有什么用,他提拔起来的那些武将,无不是心存着留si兵的念头,这也不怪,他袁世凯靠着把北洋军练成si兵,才成为了今天的大总统。
谁知道其它人没有这样的心思,也正是因为这种担心,他才赞同出兵,想借着出兵欧洲,通过统一的中央补给,重新“夺回”兵权,而若想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要得到李子诚的支持,李子诚是现在中国“最大的军阀”。
可李子诚那人……心思太沉,沉到外人不可触及的地步,看起来,的确很是单纯、很是公而无si,可袁世凯却知道,若是他李子诚真的那么公而无si,只怕他也成不了今天的势,若是他的演的那个戏能瞒着自己,那这个人那……
想着李子诚那名义上的“结拜兄弟”,袁世凯的脑海中又浮现出自己的儿子,袁克定来,两人一笔,简真就是天差地别,可无论如何,那总归是自己儿子,于是便差人把儿子叫到面前,因为他尚无策略,所以,把儿子叫来了。儿子来了,原想给儿子一番jiāo待的袁世凯却突然沉默起来了。
袁克定同他老子的心情却是不尽相同,对他爹jiāo待他的要和李子诚jiāo好之事的他不放心上,在他看来,那李子诚根本就是横出来想夺权的主,对那种人,自然要不假颜sè,至于他爹说的要同其jiāo好,以让其松懈警戒,为已所用,他不仅不上心反而想着。
“反吧,怒吧,几只鸦雀在枝头吵闹,影响不了参天大树的枝繁叶茂!”
袁克定想得远,有心xiong。
“果然有一天闹到中南海来了,和爹闹翻了,大不了开开杀戒,动动刀。我不信你的兵都去了欧洲,你还能翻出多大的làng来。”
最近,就在袁世凯跟李子诚在那里商讨着国务院组织,权力分配的时候,袁克定却是集中jing力为他的老爹抓军权,想造一支袁家的御林军,保袁家的江山。
袁克定雄心勃勃,事实上,自从他得悉在他老爹示意下修改成的总统选举法,他更增大了雄心。那个法上规定,以后再新诞生总统必须是在原总统提出的三个候选人中选举之。他老爹是总统了,有一天他老爹不能干了,还有提名权,莫说提三个,就是提一个,也得是他袁克定。于是,他便以“皇储”自视了。
“今天帮老子打天下,明天就是我的天下!”
他深刻懂得了老子的良苦用心。至于所谓的“总理为总统第一继承人”,在袁克定看来,那不过是他爹huo世人的手段,那种手段历史上那些个皇帝可是没少用过。
父子俩对坐有时,袁克定从老爹的低沉情绪上看明白了一切,不待老爹发问先开了口:
“大爷,眼下的事你也不必犯愁。照我想,一事解决了,百事都定了。”
瞧一眼自己这儿子,原本想教儿子一些处世用人之道的袁世凯,一时间却是忘记了自己的本意。而现在,儿子仿佛知道了,先提出了,却又含含糊糊。他瞪儿子一眼,问:
“哪样事解决了,百事都定了?”
“还是老话,强干弱枝,抓军队。”
袁世凯背过身,没说话。他知道,这是儿子早年从德国回来时,德皇威廉二世把他曾经对清朝摄政王说过的话又重复说给袁克定听的,希望袁氏父子也抓一支能够左右中国命运的、相当于“树干”一样的军队。那样,就不怕那些枝枝叶叶的散军捣luàn了。袁克定对他老爹提两点具体意见,一是迎王士珍来京,代段主持军队,一是在总统府内设陆海军大元帅统率办事处,为全国最高军事机构,由大总统掌握。袁世凯虽然都接受了,但却对夺段祺瑞的军权下不了决心,不过并不是下不了决心,而是因段祺瑞桃李满天下,而心生犹豫,这一犹豫不当紧,又让段祺瑞掌了第一军。
对于求稳的袁世凯而言,现在想解决这些军中掌兵之人,只有一个法子,那就是把他们的军队派到欧洲去,现在李子诚同意了,就差段祺瑞了,只要他再一松口,不出两年,这兵权也就能重收中央,也就是他袁世凯之手了。
可袁克定却不知道他老爹的心思,见老爹练了这半年多的新编陆军,却没什么动静,便认为老爹的“强干”意识不坚决,故旧话重提。
袁世凯沉默半天,说:
“不是在逐步实行中吗,如此大事,怎么好一蹴而就呢。”
是的,过去的几年袁世凯一直在军队问题上做了文章,文章做得还不小:他首先同意在总统府建立陆海军统率办事处,让儿子到正定死拖赖拉把王土珍请二人回北京,授为陆军上将,派为统率办事处坐办。陆军总长段祺瑞和海军总长刘冠雄、参谋总长黎元洪也都是办事员。不久,又下令改各省都督为将军,以削弱地方兵权。
可是,不仅王士珍在治军上缺乏大刀阔斧的魄力,担不起袁的重托,而段祺瑞也渐表制肘。因为“胶澳事变”全国掀起反日怒cháo,他段祺瑞便乘机以国防为由组建了第一军,经岚山之战后,第一军更成为中央陆军第一强军,至于因那些个将军在事变表现出来的异心组建的新建陆军,没见过血的部队,打不过见过的血的部队。这便是今天袁氏父子心中最为放不实的问题。
瞧着若有所思的爹,袁克定便开口说道:
“大爷的求稳态度,固然是好的。可是,直到今天,却不见军队改观,形势又那么恶劣,咋办呢?‘
袁世凯叹着气,不无失望的说道:
“我何尝不清楚,小站旧人,si心日盛不说,且又大多暮气沉沉了,冯华甫每日12点才起来,段芝泉总不问部事,北洋派成什么样子了如指掌?早时,皙子让我把蔡松坡调到身边。我把他调京了,也让他做了统率办事处办事员,可是……”
袁克定明白,老爹想用蔡锷,但却又觉得蔡锷不是自己人,对他放心不下。蔡锷到京几年了,却并没有实权给他。
--袁克定像他的老爹了解他一样了解他老爹,知道他做梦都在想权,尤其想军权;做梦都怕丢权,尤其是怕丢军权,更怕别人掌了兵权。
由临时总统向正式总统过渡期间,袁世凯便仿照清王朝建立禁卫军一样建立一支由他自己做团长的模范团,这个团一方面用北洋派二三流人物来主持工作,一方面挑选最忠于他的中、下级军官为兵士,以逐渐由这个团扩展开来,建立一支超乎北洋派的袁家军,以取得加强袁氏集权的预期效果。
而模范团真正发挥作用,却是在“胶澳事变”期间,当时各省将军因一已si心,不愿支援江苏一事,让袁世凯看清了这些人面目,在失望之余,他能痛下狠心,利用美国治淮贷款编练“新军”,不过他的那支新军却叫“边防军”,以表明其意在“加强边防”。
而在边防军的组建时,正是以模范团为基础扩编而成,可以说,现在的边防军就是他袁世凯的“御林军”,其官兵学识、训练、纪律乃至身高、体貌均较佳,武器装备亦多系最新式,这边防军从最初的两个师,练到现在的四个师十万人,可以说是袁世凯现在最大的依持。
“还是要把模范团办好。”
有了边防军的成功经验,袁克定说起话来倒是底气十足:
“大爷,你不是说要把边防军再扩大吗,扩军,要抓紧。”
袁世凯点点头,见爹点了头,袁克定又补充道。
“现在当务之急,是把第二期模范团办起来,而且要比第一期模范团的规模更大,现在边防军军官差额近千人,要等第二期办好补上去,而且还要训练更多的军官,这样一样,边防军至少还能再组建四个师,这样一期一期的办下去,不出三年,至少能练六十万边防军!”
听着袁克定这么说,袁世凯却是在心下暗叹口气,自己这个儿子总把所有的事情都想的太过简单,若是什么事都像他说的那么简单,那事可就容易办了,这练兵练兵靠什么练?靠银子,没有银子练什么兵,练兵六十万新军,要huā多少钱?
虽说略有不满,可袁世凯却没说什么,只要自己这个儿子明白什么最重要就行了,在中国,无论办什么事,都离不开枪杆子,天真如宋教仁、心思如李致远,都没看清这点,或许李致远看清楚了,可他到底还是要把兵权jiāo出来。
“第二期军官模范团!”
在迎宾馆内,看着同自己一起来到京城的肖潇,他是韩武给自己推荐的“shi从官”,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一但时机合适,他就会出任“内务部队长官”,可以说,他将是未来自己立足中央的根本,将手中的刚刚得到的密件递给他,李子诚又补充道。
“咱们的大总统又要成立第二期军官模范团了!”
事实上,在过去的几年,尤其是“民国叛变”后,袁世凯削弱地方军阀的办法就是采用各种借口,将地方军阀请到北京,成立将军府,以高官厚禄养起来以绝后患,处理完外部的威胁,袁世凯开始将目光投向自己身边的北洋军,经过多年的整编与扩充,北洋军的总兵力已经达到了一百二十万,而这庞大的军力分属在几十个将军名下,深知那些军队几都变成那些将军的“si军”的事实让袁世凯感觉到深深的不安。
“民国叛变”之后,袁世凯生怕自己的部将尾大摆脱不掉成为个人势力,这个成为个人势力主要是冯国璋和段祺瑞,段祺瑞一直在北洋军中抓军事教育,北洋军的军官全是段祺瑞的学生,段祺瑞,袁世凯对他有猜心,冯国璋呢,因为冯国璋这个人和原来清朝权贵好,人缘好,所以袁世凯对他也有猜疑心。他渐渐的意识到,段祺瑞有些功高震主,尾大不掉了。在段祺瑞的身上袁世凯仿佛看到了曾经的自己,于是他开始设法削弱段祺瑞的权力。成立统率办就是为了限制以段祺瑞为首的北洋大老的军事。
除了限制以段祺瑞为首的几位北洋大佬的军权外,袁世凯还迅速组建了一支完全独立于北洋军的军官模范团,甄选了北洋各部的jing锐军事并且装备jing良,同时这支部队,建立后最重要的宗旨就是忠事元首、不入党会。袁世凯希望能在北洋军之外,重新打造一支完全忠于自己的军事力量。
“办这个模范团,通过由他自己亲任团长,陈光远任副团长,袁大总统成功的把军权,至少一部分军权重新抓了回来,而在组建这支部队的时候,他的儿子袁克定的班底也深深地嵌入进去,可以说,模范团在某种程度就是袁世凯的“御林军”,模范团去年9月成立,再到十月扩编,十一月正式编成边防军,到现在编练了四个师,虽说仓促了一些,但总算还是袁家班,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这第二期模范团办起来之后,到明年,大总统手中的嫡系军队,不会少于三十万!”
虽说嘴上说着三十万,可李子诚却深知,如果年底前达成出兵欧洲的协议,边防军改组参战军,到那时,别说是三十万,就是编练百万陆军,也不是不可能。
“如果所料不差的话,这第二期军官模范团的规模将远超过第一期,规模的扩大将导致其不同于第一期,除去从各师chou调中下层军官外和保定军校生外,恐怕还会向面向社会征招一批有学识的青年人,以充实基层,这样的话,咱们的机会就来了!”
笑看着肖潇,李子诚拿出了一份文件,那份文件是韩武给自己准备的内务部部队官佐名单,林林总总近三千人,虽是三千人,可那三千人却无一不是从二十万江苏陆军中jing挑细选出来的年青军官或年青军士,如果需要的话,依靠这支队伍,在半年内就能拉起一支不少于十五万人的内务部队。
“心韧,这一次,你可要割爱啊!”
“先生……”
瞧着那份文件,肖潇立即明白了先生的用意,他是想趁机把“自己人”安chā到模范团之中。
“添仁给我准备了三千人,这一次,我要chou走八百人,怎么样?”
“先生,”
眉头微微一皱,虽说对chou调人手进模范团没什么意见,可肖潇却还有些其它的顾虑。
“他们并非中央陆军出身,加入模范团的话,会不会受到打压,如果这样的话,恐会得不偿失!”
在中央陆军服役的亲身经历使得肖潇对于“打压异已”极为反感,同样也深知这是中央陆军的传统。
“那要看,第二期军官模范团团长是谁了!”
!@#
在离民国四年6月7日还有5天的日子,京师警察厅发布的一个新命令,从黎明起,长安街沿途两侧各家一律悬挂国旗。书群4∴8065沿街各家已不许留宿亲友,且户户需具十字连环切结;正阳n和天桥等处的摊贩一律赶走。
原因非常简单,新任国务总理将于5天后前往国会宣誓就职!
对于中国而言,这是一件大事,几乎不亚于1912年改朝换代换代的一件大事。
中华民国快到她的四岁生日了,袁世凯的复出也怏到四周年了。当因为“修改约法”、“专治独裁”而遭到的咒骂声渐渐离他耳朵远了的时候,在他舒了一口气,想心平气和地回顾一下这四年。往内外jiāo困,烽火狼烟,他顾不及。现在,仿佛温和了,也该回顾了。
事情也真够多的,而内外jiāo困之局初解时,李子诚——想到他,袁世凯的眼前再一次浮现出那双看不出一丝杂念的眼神,想到自己做出的让步,他不禁摇摇头。
在一些问题上,李子诚作出的让步远超出他的想象,在陆海军部的问题上,李子诚没有作出任何尝试,而在派兵问题上,他也给予了支持,甚至同意尽遣江苏陆军,正是他的这种大方,才使得袁世凯不得不在司法部的问题上作出让步,或者说,袁世凯心甘情愿的作出了这个让步。
但当整个人完全平静下来之后,袁世凯却发现自己的心底依然有一些不安,这种不安正是因为李子诚的坦然产生的,他的坦然或许让人感叹,但却又不能不让人怀疑,在那背后,会不会隐藏着什么yin谋。
会是什么yin谋呢?
在居仁堂内,坐在袁世凯对面的是他的大儿子袁克定。父子俩都在沉默着,相比之下,袁世凯的眉头锁得更紧。
从国务院组织条令发布之后,一时间国内可谓是人心欢腾,各界人士不断有报纸上发表文章,乐见“联合政fu”成立,乐见李子诚主掌国家大权。
“人心,人心呀!”
想着人们对李子诚的期待,袁世凯猛然感到他太孤独了。他想到段祺瑞,想到冯国璋,想到王士珍,想到从小站练兵起被他拉拔起来的一个一个文臣武将,最后又想到了李子诚。
“不顶事,没有一个能为我分忧解愁了。”
想着那些人的si心,那些人中也就只有王士珍,还算是可靠,可他又能有什么用,他提拔起来的那些武将,无不是心存着留si兵的念头,这也不怪,他袁世凯靠着把北洋军练成si兵,才成为了今天的大总统。
谁知道其它人没有这样的心思,也正是因为这种担心,他才赞同出兵,想借着出兵欧洲,通过统一的中央补给,重新“夺回”兵权,而若想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要得到李子诚的支持,李子诚是现在中国“最大的军阀”。
可李子诚那人……心思太沉,沉到外人不可触及的地步,看起来,的确很是单纯、很是公而无si,可袁世凯却知道,若是他李子诚真的那么公而无si,只怕他也成不了今天的势,若是他的演的那个戏能瞒着自己,那这个人那……
想着李子诚那名义上的“结拜兄弟”,袁世凯的脑海中又浮现出自己的儿子,袁克定来,两人一笔,简真就是天差地别,可无论如何,那总归是自己儿子,于是便差人把儿子叫到面前,因为他尚无策略,所以,把儿子叫来了。儿子来了,原想给儿子一番jiāo待的袁世凯却突然沉默起来了。
袁克定同他老子的心情却是不尽相同,对他爹jiāo待他的要和李子诚jiāo好之事的他不放心上,在他看来,那李子诚根本就是横出来想夺权的主,对那种人,自然要不假颜sè,至于他爹说的要同其jiāo好,以让其松懈警戒,为已所用,他不仅不上心反而想着。
“反吧,怒吧,几只鸦雀在枝头吵闹,影响不了参天大树的枝繁叶茂!”
袁克定想得远,有心xiong。
“果然有一天闹到中南海来了,和爹闹翻了,大不了开开杀戒,动动刀。我不信你的兵都去了欧洲,你还能翻出多大的làng来。”
最近,就在袁世凯跟李子诚在那里商讨着国务院组织,权力分配的时候,袁克定却是集中jing力为他的老爹抓军权,想造一支袁家的御林军,保袁家的江山。
袁克定雄心勃勃,事实上,自从他得悉在他老爹示意下修改成的总统选举法,他更增大了雄心。那个法上规定,以后再新诞生总统必须是在原总统提出的三个候选人中选举之。他老爹是总统了,有一天他老爹不能干了,还有提名权,莫说提三个,就是提一个,也得是他袁克定。于是,他便以“皇储”自视了。
“今天帮老子打天下,明天就是我的天下!”
他深刻懂得了老子的良苦用心。至于所谓的“总理为总统第一继承人”,在袁克定看来,那不过是他爹huo世人的手段,那种手段历史上那些个皇帝可是没少用过。
父子俩对坐有时,袁克定从老爹的低沉情绪上看明白了一切,不待老爹发问先开了口:
“大爷,眼下的事你也不必犯愁。照我想,一事解决了,百事都定了。”
瞧一眼自己这儿子,原本想教儿子一些处世用人之道的袁世凯,一时间却是忘记了自己的本意。而现在,儿子仿佛知道了,先提出了,却又含含糊糊。他瞪儿子一眼,问:
“哪样事解决了,百事都定了?”
“还是老话,强干弱枝,抓军队。”
袁世凯背过身,没说话。他知道,这是儿子早年从德国回来时,德皇威廉二世把他曾经对清朝摄政王说过的话又重复说给袁克定听的,希望袁氏父子也抓一支能够左右中国命运的、相当于“树干”一样的军队。那样,就不怕那些枝枝叶叶的散军捣luàn了。袁克定对他老爹提两点具体意见,一是迎王士珍来京,代段主持军队,一是在总统府内设陆海军大元帅统率办事处,为全国最高军事机构,由大总统掌握。袁世凯虽然都接受了,但却对夺段祺瑞的军权下不了决心,不过并不是下不了决心,而是因段祺瑞桃李满天下,而心生犹豫,这一犹豫不当紧,又让段祺瑞掌了第一军。
对于求稳的袁世凯而言,现在想解决这些军中掌兵之人,只有一个法子,那就是把他们的军队派到欧洲去,现在李子诚同意了,就差段祺瑞了,只要他再一松口,不出两年,这兵权也就能重收中央,也就是他袁世凯之手了。
可袁克定却不知道他老爹的心思,见老爹练了这半年多的新编陆军,却没什么动静,便认为老爹的“强干”意识不坚决,故旧话重提。
袁世凯沉默半天,说:
“不是在逐步实行中吗,如此大事,怎么好一蹴而就呢。”
是的,过去的几年袁世凯一直在军队问题上做了文章,文章做得还不小:他首先同意在总统府建立陆海军统率办事处,让儿子到正定死拖赖拉把王土珍请二人回北京,授为陆军上将,派为统率办事处坐办。陆军总长段祺瑞和海军总长刘冠雄、参谋总长黎元洪也都是办事员。不久,又下令改各省都督为将军,以削弱地方兵权。
可是,不仅王士珍在治军上缺乏大刀阔斧的魄力,担不起袁的重托,而段祺瑞也渐表制肘。因为“胶澳事变”全国掀起反日怒cháo,他段祺瑞便乘机以国防为由组建了第一军,经岚山之战后,第一军更成为中央陆军第一强军,至于因那些个将军在事变表现出来的异心组建的新建陆军,没见过血的部队,打不过见过的血的部队。这便是今天袁氏父子心中最为放不实的问题。
瞧着若有所思的爹,袁克定便开口说道:
“大爷的求稳态度,固然是好的。可是,直到今天,却不见军队改观,形势又那么恶劣,咋办呢?‘
袁世凯叹着气,不无失望的说道:
“我何尝不清楚,小站旧人,si心日盛不说,且又大多暮气沉沉了,冯华甫每日12点才起来,段芝泉总不问部事,北洋派成什么样子了如指掌?早时,皙子让我把蔡松坡调到身边。我把他调京了,也让他做了统率办事处办事员,可是……”
袁克定明白,老爹想用蔡锷,但却又觉得蔡锷不是自己人,对他放心不下。蔡锷到京几年了,却并没有实权给他。
--袁克定像他的老爹了解他一样了解他老爹,知道他做梦都在想权,尤其想军权;做梦都怕丢权,尤其是怕丢军权,更怕别人掌了兵权。
由临时总统向正式总统过渡期间,袁世凯便仿照清王朝建立禁卫军一样建立一支由他自己做团长的模范团,这个团一方面用北洋派二三流人物来主持工作,一方面挑选最忠于他的中、下级军官为兵士,以逐渐由这个团扩展开来,建立一支超乎北洋派的袁家军,以取得加强袁氏集权的预期效果。
而模范团真正发挥作用,却是在“胶澳事变”期间,当时各省将军因一已si心,不愿支援江苏一事,让袁世凯看清了这些人面目,在失望之余,他能痛下狠心,利用美国治淮贷款编练“新军”,不过他的那支新军却叫“边防军”,以表明其意在“加强边防”。
而在边防军的组建时,正是以模范团为基础扩编而成,可以说,现在的边防军就是他袁世凯的“御林军”,其官兵学识、训练、纪律乃至身高、体貌均较佳,武器装备亦多系最新式,这边防军从最初的两个师,练到现在的四个师十万人,可以说是袁世凯现在最大的依持。
“还是要把模范团办好。”
有了边防军的成功经验,袁克定说起话来倒是底气十足:
“大爷,你不是说要把边防军再扩大吗,扩军,要抓紧。”
袁世凯点点头,见爹点了头,袁克定又补充道。
“现在当务之急,是把第二期模范团办起来,而且要比第一期模范团的规模更大,现在边防军军官差额近千人,要等第二期办好补上去,而且还要训练更多的军官,这样一样,边防军至少还能再组建四个师,这样一期一期的办下去,不出三年,至少能练六十万边防军!”
听着袁克定这么说,袁世凯却是在心下暗叹口气,自己这个儿子总把所有的事情都想的太过简单,若是什么事都像他说的那么简单,那事可就容易办了,这练兵练兵靠什么练?靠银子,没有银子练什么兵,练兵六十万新军,要huā多少钱?
虽说略有不满,可袁世凯却没说什么,只要自己这个儿子明白什么最重要就行了,在中国,无论办什么事,都离不开枪杆子,天真如宋教仁、心思如李致远,都没看清这点,或许李致远看清楚了,可他到底还是要把兵权jiāo出来。
“第二期军官模范团!”
在迎宾馆内,看着同自己一起来到京城的肖潇,他是韩武给自己推荐的“shi从官”,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一但时机合适,他就会出任“内务部队长官”,可以说,他将是未来自己立足中央的根本,将手中的刚刚得到的密件递给他,李子诚又补充道。
“咱们的大总统又要成立第二期军官模范团了!”
事实上,在过去的几年,尤其是“民国叛变”后,袁世凯削弱地方军阀的办法就是采用各种借口,将地方军阀请到北京,成立将军府,以高官厚禄养起来以绝后患,处理完外部的威胁,袁世凯开始将目光投向自己身边的北洋军,经过多年的整编与扩充,北洋军的总兵力已经达到了一百二十万,而这庞大的军力分属在几十个将军名下,深知那些军队几都变成那些将军的“si军”的事实让袁世凯感觉到深深的不安。
“民国叛变”之后,袁世凯生怕自己的部将尾大摆脱不掉成为个人势力,这个成为个人势力主要是冯国璋和段祺瑞,段祺瑞一直在北洋军中抓军事教育,北洋军的军官全是段祺瑞的学生,段祺瑞,袁世凯对他有猜心,冯国璋呢,因为冯国璋这个人和原来清朝权贵好,人缘好,所以袁世凯对他也有猜疑心。他渐渐的意识到,段祺瑞有些功高震主,尾大不掉了。在段祺瑞的身上袁世凯仿佛看到了曾经的自己,于是他开始设法削弱段祺瑞的权力。成立统率办就是为了限制以段祺瑞为首的北洋大老的军事。
除了限制以段祺瑞为首的几位北洋大佬的军权外,袁世凯还迅速组建了一支完全独立于北洋军的军官模范团,甄选了北洋各部的jing锐军事并且装备jing良,同时这支部队,建立后最重要的宗旨就是忠事元首、不入党会。袁世凯希望能在北洋军之外,重新打造一支完全忠于自己的军事力量。
“办这个模范团,通过由他自己亲任团长,陈光远任副团长,袁大总统成功的把军权,至少一部分军权重新抓了回来,而在组建这支部队的时候,他的儿子袁克定的班底也深深地嵌入进去,可以说,模范团在某种程度就是袁世凯的“御林军”,模范团去年9月成立,再到十月扩编,十一月正式编成边防军,到现在编练了四个师,虽说仓促了一些,但总算还是袁家班,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这第二期模范团办起来之后,到明年,大总统手中的嫡系军队,不会少于三十万!”
虽说嘴上说着三十万,可李子诚却深知,如果年底前达成出兵欧洲的协议,边防军改组参战军,到那时,别说是三十万,就是编练百万陆军,也不是不可能。
“如果所料不差的话,这第二期军官模范团的规模将远超过第一期,规模的扩大将导致其不同于第一期,除去从各师chou调中下层军官外和保定军校生外,恐怕还会向面向社会征招一批有学识的青年人,以充实基层,这样的话,咱们的机会就来了!”
笑看着肖潇,李子诚拿出了一份文件,那份文件是韩武给自己准备的内务部部队官佐名单,林林总总近三千人,虽是三千人,可那三千人却无一不是从二十万江苏陆军中jing挑细选出来的年青军官或年青军士,如果需要的话,依靠这支队伍,在半年内就能拉起一支不少于十五万人的内务部队。
“心韧,这一次,你可要割爱啊!”
“先生……”
瞧着那份文件,肖潇立即明白了先生的用意,他是想趁机把“自己人”安chā到模范团之中。
“添仁给我准备了三千人,这一次,我要chou走八百人,怎么样?”
“先生,”
眉头微微一皱,虽说对chou调人手进模范团没什么意见,可肖潇却还有些其它的顾虑。
“他们并非中央陆军出身,加入模范团的话,会不会受到打压,如果这样的话,恐会得不偿失!”
在中央陆军服役的亲身经历使得肖潇对于“打压异已”极为反感,同样也深知这是中央陆军的传统。
“那要看,第二期军官模范团团长是谁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