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启七年的五月,朝堂上再度爆发了里氏8级以上的特大地震,直震得所有的人都懵了头,傻了眼,感觉如在梦中一样。
一直缠绵病榻生死未卜的威国公竟好似一下就痊愈了,而且一出手就是石破天惊的大手笔,一夜之间就命内卫同时锁拿了崔呈秀、田尔耕这两大阉党巨头,其余小喽罗自然更是拿了无数。
这二人分别为“五虎”和“五彪”之首,不但是老魏的心腹大将,同时也是朝中的实权人物,但内卫说拿就给拿了,若是没有皇上的允许又怎能如此?
果然,第二天皇帝就颁下了圣旨,命内卫全权查察捏造奏折弹劾七君子和苏州民变之事,随即苏松巡抚毛一鹭和巡按徐吉也都被内卫奉旨锁拿进京。
一切都像上一次的谋逆案一样,内卫不动则已,一动就是霹雳雷霆的手段,直迫得人喘不过气来,所有的一切都像是事先精心策划好的一般。
可是威国公不是一直伤重难愈吗?又是谁在暗中策划了这一切?他的伤又如何能一下痊愈的?
这一连串的问号自是立刻浮现在所有人的脑海里,少数聪明的很快就品出了其中的滋味,无不暗暗心惊,知道这一次朝局恐怕要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了!
老魏当然是第一个醒悟过来的人,立刻明白自己此番是彻底中了对方的圈套。
他又惊又怒,当即想要召集心腹商议对策,却突然发现已经无人可召。眼下的风声如此之紧,又有谁再敢来趟这浑水?连他最亲信的几个人都找了各种借口避之不及!
望着自己往日里熙熙攘攘、络绎不绝,现在却门可罗雀的门庭,老魏的心中忽然涌起一股寒意,深深感到了末日来临的危机……
王锐抓人雷厉风行,审案也一样绝不拖泥带水。dao不到一个月的功夫,两案已是被查得水落石出。
崔呈秀为了排除异己。唆使司房以李实地名义捏造了弹劾黄尊素、周顺昌等七人地奏折。并间接引发了苏州民变。是为两案地元凶首恶。
他虽然没有攀咬老魏。将整个阉党都牵连进来。但拔起萝卜难免带出些泥。像吴淳夫、李燮龙、周应秋、曹钦程等一干阉党骨干都纷纷落马。或革职拿问。或辞官归乡。连黄立极、施凤来两位阁部重臣亦受到了牵连。黯然主动请辞。将这一场大震动推向了**。
田尔耕驭下不严。致使缇骑跋扈嚣张。是引发苏州民变地直接罪魁祸首。苏松巡抚毛一鹭和巡按徐吉处置不当。一样同为祸首。三人俱被革职待罪。东厂和锦衣卫继上次谋逆案后也再度遭到清洗。一大批虾兵蟹将都被一网打尽。刚刚恢复了一点地气焰又被彻底灭了个干干净净!
结案地奏折呈到了朱由校那里。他朱笔一挥。准奏。交阁部议罪!
可眼下地阁部前一阵子刚刚走了顾秉谦和冯铨。现在黄立极与施凤来又辞官回了乡。只剩下了新提拔地张瑞图和李国普两个人。连正常地运转都难以维持了。还如何能议如此地大罪?
有几个见机快地。立刻就来登了王锐地门。表示出了自己对威国公和此案地支持。并众口一词。言道现下阁部首辅非国公爷莫属。众人都愿上奏。向皇上请求命国公爷主持阁部。这几个人分别就是来宗道、杨景辰、周道登、钱龙锡和李标。
这意味着什么再明显不过了,那就是现在老魏已经失去了对阁部的控制,外廷的形势已然完全倒向了王锐一边。只要他愿意,现在立刻就可以控制住阁部!
政治这玩意是不怕你办错事,就怕你站错队,来宗道、杨景辰等人就是清楚地看出了此点,所以才立即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他们几个人也都是极有希望进入阁部的,因此来向王锐表明立场地同时亦是期望托他的门子,毕竟入阁宰辅是每个文人士子的终极梦想。眼见实现这个梦想地机会就在眼前,谁能不是一番**辣心思?
王锐对这些自然知道得一清二楚,不过他自己却并无意去当宰辅。道理很简单,当时皇帝和臣子的主要矛盾就体现在皇权与文官集团的斗争上,而宰辅身为文官集团的领袖,不可避免地会与皇帝产生直接的冲突。
他若是当上了宰辅,今后不但会陷入到繁琐的政事之中,而且要么选择从此给皇帝当个应声虫,要么选择肩负起文官集团领袖的重任。与皇帝处处争权。这两条路恐怕都没什么好结果,哪里像现在这样隐身幕后手绾实权来得自在?这才是他早就设计好的最适合实现自己计划的一条路!
不过自己虽然不入阁。但是这阁部里当然还是有几个自己人地好。王锐并无把持朝政的野心,可阁部中越多一些亲善他的力量,他将来的改革计划就越容易实行。而且现在老魏还未死,阁部仍是必争之地。
因此对于来宗道、杨景辰等人的表明立场,王锐都表现出了足够的友善,表示自己绝不会入阁,而且必会为众人在皇上面前说话就是。
众人还以为他不入阁的话只是虚言客套而已,都没太放在心上,而听到他答应了会帮忙,却是都不由得感激涕零,兴奋异常。眼下谁不知道威国公在皇上心目中的分量?只要他肯说话,皇上断无不允之理。
果然,朱由校也感觉到了阁部的惨状,当下将王锐召了去,意欲让他入阁并任首辅。
王锐立刻微笑着委婉拒绝了他地好意,说出了两点理由。一是宰辅之职并非他所长,而督领内卫才能发挥自己最大的作用;二是他眼下虽位高权重,但终究太过年轻,资历尚浅,又如何真能镇得住那些老家伙?
用人之道一讲究要人尽其才,二是要优势互补。皇帝已经如此年轻,如果首辅再来个同样年轻气盛之人的话,恐怕于国家未必是好事,因此这宰辅最好还是由老成谋国之人来担当为好。
朱由校听他说得很有道理,句句都是为国考虑,于是也不再坚持,同时对王锐的不揽权感到甚为高兴和满意。
接下来他自然又问起了阁部的人选,王锐也履行了自己的承诺,顺势推荐了来宗道、杨景辰等五个人的名字。
因为将来一旦信王登基的话,这阁部的人肯定要重新再换,所以王锐对眼下地人选并未太在意。这五个人既然来求了自己,他就索性全部答应下来。这也是给其他人一个信号,看到没有?只要站在我这边,那就是前途无量,而仍死心塌地跟着老魏走地话,那只能像崔呈秀、田尔耕等人一样是死路一条而已!
这五人没有一个是内卫和龙虎卫一系的,其中地来宗道原来甚至是阉党一派,因此即便是最挑剔的人也不可能找出王锐此番推荐有任何私心的地方。
朱由校现在对王锐的信任可说是无以复加了,自是更加不会有任何疑心,当下将头一点,准奏!
就这样,来宗道、杨景辰等五个人同时被简拔进了阁部,但首辅之位暂时空悬。
圣旨一下,这五个人自然是乐开了花,而几个同样有希望却下手慢了的则连肠子都悔成了翠绿色。
无论怎样,此事的确是像王锐预料的那样给所有人都发出了一个明确的信号,只要不是傻子,谁还能看不清现在的形势?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十年,这一次朝堂是真真正正地变了天!
新组成的阁部班子为了在皇帝和王锐面前证明自己,很快就议罪一事有了结论。
崔呈秀罪大恶极,自然是跑不了一个斩立决,其余田尔耕、吴淳夫、李燮龙等人俱被充军流配,毛一鹭、徐吉等革职罢官永不叙用。
黄尊素、周顺昌等七人乃是被奸人构陷,全部都无罪释放。苏州民变实属事出有因,为彰显吾皇的王化被教之恩,对于颜佩韦、刘羽仪、文震亨等一众挑头闹事者只责令地方官训诫一番,就不再予以追究。
消息传到江南,民众一片欢腾,人人称颂皇上圣明,不愧为圣君,老天爷开眼,终令得威国公伤愈,这才又还了大明一个朗朗青天!
经此一案,王锐对自己的逆天改命之能又多了几分信心。因为在他隐忍之时,历史的车轮已有了悄然回转的迹象,爆发了“七君子冤狱”的开局。可一旦当他介入之后,就又扭转了历史车轮的轨迹,终令“七君子冤狱”没有像历史上那样发展,而是变成了现在这样圆满的结局。
这一仗胜得可谓是漂亮至极,不但一举拔除了黄立极、施凤来、崔呈秀、田尔耕、吴淳夫、李燮龙等一干阉党的绝对心腹大将,控制了阁部这一制高点,而且使整个外廷的风向完全倒了过来。
老魏虽然没有被牵连,但眼下他的外廷已经几乎尽失,只剩下了内廷一块阵地。而且这阵地也并非是铁板一块,已成岌岌可危之势。
经过几番激烈的争斗,王锐终于从开始的绝对劣势一点一点地扳了回来,取得了现在外廷的全面胜利,他眼下已能看到最后胜利的曙光就在前面……
一直缠绵病榻生死未卜的威国公竟好似一下就痊愈了,而且一出手就是石破天惊的大手笔,一夜之间就命内卫同时锁拿了崔呈秀、田尔耕这两大阉党巨头,其余小喽罗自然更是拿了无数。
这二人分别为“五虎”和“五彪”之首,不但是老魏的心腹大将,同时也是朝中的实权人物,但内卫说拿就给拿了,若是没有皇上的允许又怎能如此?
果然,第二天皇帝就颁下了圣旨,命内卫全权查察捏造奏折弹劾七君子和苏州民变之事,随即苏松巡抚毛一鹭和巡按徐吉也都被内卫奉旨锁拿进京。
一切都像上一次的谋逆案一样,内卫不动则已,一动就是霹雳雷霆的手段,直迫得人喘不过气来,所有的一切都像是事先精心策划好的一般。
可是威国公不是一直伤重难愈吗?又是谁在暗中策划了这一切?他的伤又如何能一下痊愈的?
这一连串的问号自是立刻浮现在所有人的脑海里,少数聪明的很快就品出了其中的滋味,无不暗暗心惊,知道这一次朝局恐怕要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了!
老魏当然是第一个醒悟过来的人,立刻明白自己此番是彻底中了对方的圈套。
他又惊又怒,当即想要召集心腹商议对策,却突然发现已经无人可召。眼下的风声如此之紧,又有谁再敢来趟这浑水?连他最亲信的几个人都找了各种借口避之不及!
望着自己往日里熙熙攘攘、络绎不绝,现在却门可罗雀的门庭,老魏的心中忽然涌起一股寒意,深深感到了末日来临的危机……
王锐抓人雷厉风行,审案也一样绝不拖泥带水。dao不到一个月的功夫,两案已是被查得水落石出。
崔呈秀为了排除异己。唆使司房以李实地名义捏造了弹劾黄尊素、周顺昌等七人地奏折。并间接引发了苏州民变。是为两案地元凶首恶。
他虽然没有攀咬老魏。将整个阉党都牵连进来。但拔起萝卜难免带出些泥。像吴淳夫、李燮龙、周应秋、曹钦程等一干阉党骨干都纷纷落马。或革职拿问。或辞官归乡。连黄立极、施凤来两位阁部重臣亦受到了牵连。黯然主动请辞。将这一场大震动推向了**。
田尔耕驭下不严。致使缇骑跋扈嚣张。是引发苏州民变地直接罪魁祸首。苏松巡抚毛一鹭和巡按徐吉处置不当。一样同为祸首。三人俱被革职待罪。东厂和锦衣卫继上次谋逆案后也再度遭到清洗。一大批虾兵蟹将都被一网打尽。刚刚恢复了一点地气焰又被彻底灭了个干干净净!
结案地奏折呈到了朱由校那里。他朱笔一挥。准奏。交阁部议罪!
可眼下地阁部前一阵子刚刚走了顾秉谦和冯铨。现在黄立极与施凤来又辞官回了乡。只剩下了新提拔地张瑞图和李国普两个人。连正常地运转都难以维持了。还如何能议如此地大罪?
有几个见机快地。立刻就来登了王锐地门。表示出了自己对威国公和此案地支持。并众口一词。言道现下阁部首辅非国公爷莫属。众人都愿上奏。向皇上请求命国公爷主持阁部。这几个人分别就是来宗道、杨景辰、周道登、钱龙锡和李标。
这意味着什么再明显不过了,那就是现在老魏已经失去了对阁部的控制,外廷的形势已然完全倒向了王锐一边。只要他愿意,现在立刻就可以控制住阁部!
政治这玩意是不怕你办错事,就怕你站错队,来宗道、杨景辰等人就是清楚地看出了此点,所以才立即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他们几个人也都是极有希望进入阁部的,因此来向王锐表明立场地同时亦是期望托他的门子,毕竟入阁宰辅是每个文人士子的终极梦想。眼见实现这个梦想地机会就在眼前,谁能不是一番**辣心思?
王锐对这些自然知道得一清二楚,不过他自己却并无意去当宰辅。道理很简单,当时皇帝和臣子的主要矛盾就体现在皇权与文官集团的斗争上,而宰辅身为文官集团的领袖,不可避免地会与皇帝产生直接的冲突。
他若是当上了宰辅,今后不但会陷入到繁琐的政事之中,而且要么选择从此给皇帝当个应声虫,要么选择肩负起文官集团领袖的重任。与皇帝处处争权。这两条路恐怕都没什么好结果,哪里像现在这样隐身幕后手绾实权来得自在?这才是他早就设计好的最适合实现自己计划的一条路!
不过自己虽然不入阁。但是这阁部里当然还是有几个自己人地好。王锐并无把持朝政的野心,可阁部中越多一些亲善他的力量,他将来的改革计划就越容易实行。而且现在老魏还未死,阁部仍是必争之地。
因此对于来宗道、杨景辰等人的表明立场,王锐都表现出了足够的友善,表示自己绝不会入阁,而且必会为众人在皇上面前说话就是。
众人还以为他不入阁的话只是虚言客套而已,都没太放在心上,而听到他答应了会帮忙,却是都不由得感激涕零,兴奋异常。眼下谁不知道威国公在皇上心目中的分量?只要他肯说话,皇上断无不允之理。
果然,朱由校也感觉到了阁部的惨状,当下将王锐召了去,意欲让他入阁并任首辅。
王锐立刻微笑着委婉拒绝了他地好意,说出了两点理由。一是宰辅之职并非他所长,而督领内卫才能发挥自己最大的作用;二是他眼下虽位高权重,但终究太过年轻,资历尚浅,又如何真能镇得住那些老家伙?
用人之道一讲究要人尽其才,二是要优势互补。皇帝已经如此年轻,如果首辅再来个同样年轻气盛之人的话,恐怕于国家未必是好事,因此这宰辅最好还是由老成谋国之人来担当为好。
朱由校听他说得很有道理,句句都是为国考虑,于是也不再坚持,同时对王锐的不揽权感到甚为高兴和满意。
接下来他自然又问起了阁部的人选,王锐也履行了自己的承诺,顺势推荐了来宗道、杨景辰等五个人的名字。
因为将来一旦信王登基的话,这阁部的人肯定要重新再换,所以王锐对眼下地人选并未太在意。这五个人既然来求了自己,他就索性全部答应下来。这也是给其他人一个信号,看到没有?只要站在我这边,那就是前途无量,而仍死心塌地跟着老魏走地话,那只能像崔呈秀、田尔耕等人一样是死路一条而已!
这五人没有一个是内卫和龙虎卫一系的,其中地来宗道原来甚至是阉党一派,因此即便是最挑剔的人也不可能找出王锐此番推荐有任何私心的地方。
朱由校现在对王锐的信任可说是无以复加了,自是更加不会有任何疑心,当下将头一点,准奏!
就这样,来宗道、杨景辰等五个人同时被简拔进了阁部,但首辅之位暂时空悬。
圣旨一下,这五个人自然是乐开了花,而几个同样有希望却下手慢了的则连肠子都悔成了翠绿色。
无论怎样,此事的确是像王锐预料的那样给所有人都发出了一个明确的信号,只要不是傻子,谁还能看不清现在的形势?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十年,这一次朝堂是真真正正地变了天!
新组成的阁部班子为了在皇帝和王锐面前证明自己,很快就议罪一事有了结论。
崔呈秀罪大恶极,自然是跑不了一个斩立决,其余田尔耕、吴淳夫、李燮龙等人俱被充军流配,毛一鹭、徐吉等革职罢官永不叙用。
黄尊素、周顺昌等七人乃是被奸人构陷,全部都无罪释放。苏州民变实属事出有因,为彰显吾皇的王化被教之恩,对于颜佩韦、刘羽仪、文震亨等一众挑头闹事者只责令地方官训诫一番,就不再予以追究。
消息传到江南,民众一片欢腾,人人称颂皇上圣明,不愧为圣君,老天爷开眼,终令得威国公伤愈,这才又还了大明一个朗朗青天!
经此一案,王锐对自己的逆天改命之能又多了几分信心。因为在他隐忍之时,历史的车轮已有了悄然回转的迹象,爆发了“七君子冤狱”的开局。可一旦当他介入之后,就又扭转了历史车轮的轨迹,终令“七君子冤狱”没有像历史上那样发展,而是变成了现在这样圆满的结局。
这一仗胜得可谓是漂亮至极,不但一举拔除了黄立极、施凤来、崔呈秀、田尔耕、吴淳夫、李燮龙等一干阉党的绝对心腹大将,控制了阁部这一制高点,而且使整个外廷的风向完全倒了过来。
老魏虽然没有被牵连,但眼下他的外廷已经几乎尽失,只剩下了内廷一块阵地。而且这阵地也并非是铁板一块,已成岌岌可危之势。
经过几番激烈的争斗,王锐终于从开始的绝对劣势一点一点地扳了回来,取得了现在外廷的全面胜利,他眼下已能看到最后胜利的曙光就在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