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同很意外的见到了田,现在的田虽然还是皇亲国戚的身份,但在唐同面前却没有了以前优势,谁都知道大明帝国已经处于朝不保夕的境地,以前的那些皇亲国戚再也不是那种权势薰天的家族,所以,田家为了继续以往的大家族地位,势必要重新找一个靠山。
这个时候的田家不由的有些庆幸当年与唐同是世交的关系,虽然在田家发达后,就已经瞧不起了唐家,但好在后来在生意上与唐同有所往来,不至于彻底的断交了,这一次,田的到来却不是因为田家急着要与唐同修好,而是带了崇祯皇帝的圣旨过来的。
崇祯皇帝的烦恼,田贵妃的心中很明白,虽然田贵不是一个什么很有才能的女人,但能在皇宫之中牢牢的把持着圣宠,哪也是一个聪明的人,为了自己田家的利益,也为了帮崇祯皇帝解决一点的烦恼,田贵妃给崇祯皇帝出了一个主意,那就是对唐同这个海外称王的势力进行招安,不但对唐同的势力进行招安,还要对郑家的势力也要重新招安。
这并不是一个什么好主意,但可以给大明帝国带来一点缓解的时机,至少有一点,若是唐同他们接受了招安,那么在一定的时间内是不会对大明帝国下手的,崇祯皇帝面对着这种完全无能为力的局面,最后也采用了田贵妃的计划,下旨封赏唐同为正式的唐王赏郑芝龙为息王,两拨拿着圣旨的人马几乎同时离开了京城。
给唐同带圣旨的是就是田,这是田家主动招揽来的任务,现在的崇祯皇帝已经没有什么银子了,但一个二百多年皇室,收藏的东西还是不少的,崇祯皇帝在万般无奈情况下只能拿出来做封赏的东西,若是其他的人得到皇帝赏赐的东西,必定会很高兴,但在唐同心中并没有把一个皇帝看的高高在上,所以对于崇祯的赏赐,自然也是不放在心上的。
崇祯皇帝给唐同与郑芝下旨封为王爷实是没安了好心的,至少对于郑芝龙来说绝不是什么好事,只是郑芝龙并没有看到这一点于崇祯皇帝封他为息王那是喜出望外,不管怎么说,他一个海盗头子出身的人,能爬到今天这个地步已经是很了不起了,郑芝龙跑到非洲称王,那也不是没办法的事,如今崇祯皇帝的一道圣旨,他郑芝龙就是名正言顺的王爷了,再也不用担心别人说他是一个关起门来自称的土皇帝。
但郑芝龙没想到的是手下的实力也不算小了,一直是唐同这一方势力中的一要刺于郑家,唐同就一直没有放心过在崇祯皇帝来这一手,却是彻底让郑芝龙与唐同合作的可能性降至最低家都是王爷,身份地位是一样的,从此要让郑芝龙安心的听从唐同一方的指挥与控制,莫说崇祯皇帝不会相信,唐同自己也不会相信郑芝龙还会安心的当他的富家翁,要知道,郑芝龙这个人本身就是野心勃勃之辈。
郑芝龙被大明招安后,一直就是个游击将军的身份,这些年来,郑家的势力也发展的很大,若是全力招集起来,也有十万大军,虽然早已经脱离了朝庭的控制,不过郑芝龙却没有丢弃那个游击将军的身份,不管怎么说,有这样一个身份,就算是做海盗,那也是一个名正言顺的抢掠牌照,若是唐同的势力发展的更快,一直死死的压制着郑家,这郑芝龙也不会如此老实的做了这么久的富家翁。
唐同见到田时,田并有在第一时间内把崇祯皇帝的圣旨拿出来,唐同与那郑芝龙不同,唐同手中的实力已经庞大到足以覆灭一个国家的地步,在不知道唐同真正的心意前,田是不会拿出那道圣旨来的,因为一旦唐同不接受,大明帝国最后的一点脸面也没有了。
说来田与唐同也是世交发小了,两人之间的交情总算与别人不一样,这一次出来宣旨的人员都是借叟家商队的商船出来的,否则,其他人的船是出不了那片海域的,而这一点也是全靠了田家与唐家的那点儿世交关系。
再一次地来到南洋地大明城。看到这里翻天覆地地变化。心中是百感交集。几年没来这里了。这个地方已经变地更加地繁荣昌盛。田一路上看到地不但有那些沿着街道林立地楼房。那宽广地马路上来来去去地马车。那老百姓一个个生活地很幸福地模样。还有那国商人云集地热闹。井然有序地社会治安。
这里地人口虽然远没有京城地人口那么多。但京城这些年被战争所困。在繁华上是已经远远地比不了这个大明城了。让许久没有见过热闹地田也生出了一种想在这个地方生活地想法。同时心中也更加地羡慕唐同所取得地成绩。
因为多少也算是朋友地关系。所以唐同才会亲自到港口来迎接田。以唐同现今地势力。能享受到这种待遇地人可是不多了。从相见地那一刻起。唐同与田之间都只是闲聊一些双方之间地近况与家长里短地事情。唐同没有问田这一次地来意。田也没有主动说起这一次到来地所要做地事情。唐同知道田是一个很喜欢享受地人。吃不得一点儿苦头。这一次来。肯定是有事情。不过双方虽然说是世交发小地朋友。但唐同对于田并没有太多地友情感觉。当初与田攀交也只是为了生意上地事情。
田既然没有向唐同表明自己这一次来地任务。那就只能是私人之间地交情。所以唐同把田迎接到了自己地庄园之中不是安排田住酒店。唐同地这个庄园。田在几年前住过。这一次来。发现这个庄园改造地更加好了。不但环境优美。而且给人一种很豪华地感觉中土与西洋想结合地建筑风格。虽然在某些方面来说有些不伦不类。但就视觉上来说。却真地是很好看。那大面积地玻璃使用。那大量地大理石装修田在第一眼看到后。心中便觉得自己家地那所谓住所变
陈年老太太一样了。
唐家地这个庄园中虽然绝大多数地是女人。但在外围却是住着护卫人员了主人与家属所住地区域外。还有招待客人所住地区域。因为占地有多亩。有着足够大地地方以主人与客人所住地区域也就相隔地有一些距离了。在招待客人地区域里。唐家地那些女子一般是看不到地。整个庄园地路径虽然不复杂。但却是尽显气派。
看着唐同的庄园变化如此奢华,田的心中在感叹了一阵之后同样有一种想住在这儿的冲动,不过这还不是田最感叹的地方竟这种豪华的地方只要有足够的钱就行了,有足够的钱都可以建起来,最让田感叹的是唐同身边出现的几个女子一个都是那样的出色,田在唐同介绍了一下那几个女子后,不由的张大了嘴,心想自己的这位发小真是高,实在是玩女人方面的高手,竟然弄出一个什么秘书室的名号来,真不知道这秘书又是玩的什么花样,田心中一边暗暗的嘀咕着,一边与唐同走进了那个豪华的会客厅。
田在大明城玩了十几天后,却一直没有探明唐同对于朝庭的态度,而唐同却已经通过情报得知了田来些任务,对于崇祯皇帝的封赏,唐同自然是不会放在眼中的,崇祯皇帝这样做,是一种变相的招安,这种招安在势力还弱的时候是可以的,到唐同现在的这种地步,不说自己是不是愿意,唐同手下的那些人是肯定不会愿意的。
现在的唐同已经不是一个人,他的一举一动所代表的是一大群人的利益,而唐同手下这一大群人的利益与大明朝庭现在的制度是不相合的,大明朝庭所代表的是地主阶级的利益,而唐同手下则是新兴的资本阶级利益,是那些商人在政治上的代表,最终所要做的,就是限制皇权的政治制度,这与一心中兴大明的崇祯皇帝是不可调和的矛盾。
唐同毕竟有着世的那些经验,虽然在政治上是一个不算合格的人物,但有了这几百年的经验,唐同很明白自己该怎么取舍,对于崇祯皇帝,在唐同的心里来说,唐同还是很同情这个历史上极为悲情的皇帝的,虽然后世的人对于崇祯皇帝的所作所为有很多的攻击,但无可否认的是,崇祯真的不是一个该亡国的皇帝。
以他所处的环境,他身边那些一心只为自己的私利的大臣早就把一个帝国给蛀空了,再加上土地的极度兼并,那些大地主的利益也让崇祯皇帝纵有天大的本事,也无能为力的为大明帝国的衰败进行翻盘,真要说起来,除非崇祯皇帝也象唐同一样有着后世的经验与知识,不过这都不算是崇祯皇帝最倒霉的地方,崇祯皇帝最倒霉的地方就是建奴人的兴起和遇到了小冰川时代,没有这帮野蛮的吸血虫在,没有小冰川的天灾,崇祯这样一个勤奋的皇帝未必就不能中兴大明,所以,唐同对于崇祯这个悲情皇帝是没有一点儿敌意的。
甚至在唐同心里,对于崇祯皇帝还有着一些敬意,至少,历史上还真没有哪个皇帝有崇祯这么勤奋的,那个被后人百般夸耀的建奴人的雍正皇帝其实是比不了崇祯皇帝的,只能说时也命也,崇祯这个皇帝真的很不走运,同时,也是中华文明的一次大劫数,纵然有一个这样勤奋的皇帝出来,也没能改变这个劫数。
唐同心中也知道自己是不能接崇祯皇帝这个招安的,除非自己能够控制住崇祯皇帝的一切,只是崇祯皇帝这个做为地主阶级的最大的代表,有着太多的地主势力在后面着,唐同如果不进行改朝换代的战争,想和平演变那是不可能的,那些地主阶级的势力会不断的跳出来阴魂不散的恶鬼一般,将给唐同带来许多的麻烦。
所以唐同想要控制崇祯帝是很难的,就算崇祯皇帝本人甘心受唐同的摆布,那些地主阶级的势力也会借着崇祯皇帝的名义搞出许多的事端了,对于这种情况,唐同只能在心里崇祯皇帝说一声抱歉了,如果不用武力把那些地主阶级来一个大扫荡但中华文明不能够快速的发展起来,就是唐同自己的身家性命也没有保障。
田一直磊明城中待了很多天,一直很努力与唐同发展更好的友谊关系,想在一个较为稳妥的时刻把那道圣旨拿出来,但后来田却也发现情况渐渐有些不对了,虽然唐同还是一如既往的对他田很热情但总是借口事务繁忙避开着田。
并不是一个傻子,心中一想也就明白了,以唐同手中若大的势力可能不在京城中安插下情报人员的,从唐同的态度来看,应该是唐同在得到了那些情报后,因为不愿意接受崇祯皇帝的封赏而避开他田的想明白这些事情,田的心中便有些苦笑。
田这样一个人自然是没有什么忠君爱国的思想的,他更多的考虑到的当然是他田家的利益,之所以还希望着唐同能够接受崇祯皇帝的封赏,就是因为他田家是皇亲国戚的身份,这个身份对于他田家来说很重要果唐同接受崇祯皇帝的封赏,那就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庭还是可以维持下去的,而他田家这个皇亲国戚的身份也可以维持下去。
现在这个时期于大明威胁很大的建奴灭亡了,那些叛军的势力虽然也很大并且把京城给半包围了,但只要唐同接受了朝庭的招安,那些叛军也就算不上什么,但唐同不接受崇祯皇帝的这个封赏,那么对于大明朝庭来说,威胁最大的就是这个唐同了,几乎有点儿见识的都会知道,这个唐同取代大明朝庭是没有太多的问题的。
虽然田家与唐家是世交的关系,但一旦唐同取代了大明朝庭,他们田家是不可能再有这样的风光的,除非他田还有一个姐妹能够成为唐同的女人,并且被唐同宠爱,否则,仅凭着一点世交的关系,田家无论如何是不可能再有什么很大的权势了。
田花了一番心思,终于再一次的见到了唐同,这个时候,田也没法再想着什么稳妥不稳妥的了,拉着唐同的手道:“我说好兄弟,你哪来的那么多的事情忙啊,想找你却总是不见你的影子,怎么样,今天部我聊聊天可成?”
“呵呵,老田,我现在怎能没事情,这么大一个摊子,不说你也应该知道,上千万的人啊,他们的一切都要我来安排的,哪能象老田你一般这么轻闲,怎么,这些天在这里可玩的尽兴?”唐同以前因为地位不能与田相比,那时对田只能是带着客气,现在唐同的地位与田翻了个儿,唐同同能用这么亲热的称呼,田不但不生气,心中还得感激唐同能够用这种态度对他。
“兄弟,你不说我也知道,你这哪是忙啊,分明是在躲在我来着,今天我与兄弟明说了吧,兄弟你对于郑家接受皇上的封赐有什么看法。”田说到心中想问的那个问题的时候,还是拐了一个弯的先试探一下唐同的反应。
“你说的这件事么,我能有什么看法,郑家是郑家,唐家是唐家,他郑芝龙想要怎么做,我哪里能管得了,我现在这样的日子,不是过的很自由自在么。”唐同知道田心中想要问什么,所以也很委婉表达了自己的意思,崇祯皇帝他们那边不想撕破脸皮的话,唐同暂时也不想把这层窗户纸给撕开,唐同的目的是一边让消化好自己已经占领的地盘,一边慢慢的蚕食掉大明的实力,那样既可能让自己少付出一些代价,也可以少死一些汉人百姓。
“哎,兄弟,实不相瞒,我这一次是带了皇上的旨意过来的,这一次是兄弟你的一次光宗耀祖的机会,难道兄弟不想珍惜么。”田叹息了一声,还是想尽一点最后的力气,对于大明的人来说,大明朝庭是正统的地位,一般的人给得到封王的称号,那确实是光宗耀祖的机会,只是唐同却不属于那一般的人,唐同现在站着的角度与崇祯皇帝是平等的。
“好了,老田,这些也不用说了,什么光宗耀祖的,无非就是一次招安罢了,老田,这么多天,你难道还没有看出来吗,我这里,比之大明是很相同,大明哪里是那些大地主的天下,这里却是商人的天下,我现在所代表的并不是我自己了,我手下还有一大帮的人在,他们的利益与老田你这种大地主家的利益是不一致的,如果我接受了招安,不说我自己以后是不是能得善终,就是我的那些手下,也会因为利益受损而离开我的,我也实话与老田你说吧,如果说你们皇上所代表的是他自己一个人,那么他的招安是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我并不在意那个皇帝之位,但他所代表的是大明所有的地主们,而所代表的是那些商人,为了各自利益,最终会产生巨大的冲突的,这种矛盾,非用武力是不可调和的,老田你明不明白。”唐同说了一大堆的话,很明确的告诉了田自己的立场。
虽然唐同没有拖泥带水,而是很直接的告诉了田自己的立场,但唐同的那一大堆理论,田却是不明白了,田这人虽然不傻,也很善于钻营,但对于唐同所办的《呐喊报》从没有看过,所以根本就不明白地主与商人为什么会有不可调和的矛盾。
“你说的这么是没法明白,不过兄弟你的意思我还是知道的,难道兄弟你真的决心反叛朝庭,做一个让后人永世唾骂的罪人么?”田看着唐同悠闲的端着茶杯,轻轻的吹着茶杯水面上的热气,只能泄气的最后问了一句。
唐同轻轻的合上茶杯的盖子,看田的表情,心想大明的得国,站在汉人的立场上来说,还真的是属于起义的义军,对于每个汉人来说,朱元璋他们的起义,绝对是汉人的历史上最正义的行为之一,自己的所作所为,确实担的上是反叛二字了,不过历史从来都是胜利者写的,受后人唾骂的,是那些失败者,这个田又不是不知道,他这么说,看来他也是明白自己的利益所在的,可惜这是两个阶级之间的矛盾,自己就算有心放那崇祯一马也是不行的,自己既然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这两个阶级之间的矛盾也就越发的大了。
唐同微微的叹了一口气,下手中的茶杯道:“老田,就算我这是反叛的行为,就算我要受后人的唾骂,但箭已经在弦上,是不能不发了,你一直待在京城之中,并不知道这个世界的发展形势,如果我不站起来让商人成为这片土地上的主导,那么二百年后,我们汉人就要受尽那些西洋列强的欺压了,我说的这些你可能完全不会明白,但我还是要对你说一句,我这样做,也是为了我们中华的文明能够永远的屹立在这个世界上,成为这个世界的主导,而不是等到别人强大后,受尽别人的欺压,大明这个帝国已经腐朽不堪了,地主阶级已经成为大明帝国发展最大的祸害了,你说,是我们全部汉人的利益重要,还是那一小部分地主们的利益重要,我不受招安,但我可以保证,大明的皇帝一家人安全不用担心。”
田的眉毛跳动了几下,唐同说的这些话,放在大明的地盘上,那可是实实在在的欺君犯上的大罪,但在这儿,唐同所说的话,却是代表着这块地盘的圣旨,田也知道,唐同最后的这个保证不是说大话,唐同的手中确实有这个实力,实力,决定了一切。
摸了摸怀中的那道圣旨,心中知道自己再也不用把这道圣旨拿出来了,这些时间来,田在大明城中亲眼看到了唐同手中的强大实力,也看的出自己的这位发小将会越来越强大,这似乎已经是不可阻挡的事情了,田这一次真正的叹息了一声,把自己的手下,然后有些失神的站了起来,想着自己以及自己的田家以后将怎么办。(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作者,!)
这个时候的田家不由的有些庆幸当年与唐同是世交的关系,虽然在田家发达后,就已经瞧不起了唐家,但好在后来在生意上与唐同有所往来,不至于彻底的断交了,这一次,田的到来却不是因为田家急着要与唐同修好,而是带了崇祯皇帝的圣旨过来的。
崇祯皇帝的烦恼,田贵妃的心中很明白,虽然田贵不是一个什么很有才能的女人,但能在皇宫之中牢牢的把持着圣宠,哪也是一个聪明的人,为了自己田家的利益,也为了帮崇祯皇帝解决一点的烦恼,田贵妃给崇祯皇帝出了一个主意,那就是对唐同这个海外称王的势力进行招安,不但对唐同的势力进行招安,还要对郑家的势力也要重新招安。
这并不是一个什么好主意,但可以给大明帝国带来一点缓解的时机,至少有一点,若是唐同他们接受了招安,那么在一定的时间内是不会对大明帝国下手的,崇祯皇帝面对着这种完全无能为力的局面,最后也采用了田贵妃的计划,下旨封赏唐同为正式的唐王赏郑芝龙为息王,两拨拿着圣旨的人马几乎同时离开了京城。
给唐同带圣旨的是就是田,这是田家主动招揽来的任务,现在的崇祯皇帝已经没有什么银子了,但一个二百多年皇室,收藏的东西还是不少的,崇祯皇帝在万般无奈情况下只能拿出来做封赏的东西,若是其他的人得到皇帝赏赐的东西,必定会很高兴,但在唐同心中并没有把一个皇帝看的高高在上,所以对于崇祯的赏赐,自然也是不放在心上的。
崇祯皇帝给唐同与郑芝下旨封为王爷实是没安了好心的,至少对于郑芝龙来说绝不是什么好事,只是郑芝龙并没有看到这一点于崇祯皇帝封他为息王那是喜出望外,不管怎么说,他一个海盗头子出身的人,能爬到今天这个地步已经是很了不起了,郑芝龙跑到非洲称王,那也不是没办法的事,如今崇祯皇帝的一道圣旨,他郑芝龙就是名正言顺的王爷了,再也不用担心别人说他是一个关起门来自称的土皇帝。
但郑芝龙没想到的是手下的实力也不算小了,一直是唐同这一方势力中的一要刺于郑家,唐同就一直没有放心过在崇祯皇帝来这一手,却是彻底让郑芝龙与唐同合作的可能性降至最低家都是王爷,身份地位是一样的,从此要让郑芝龙安心的听从唐同一方的指挥与控制,莫说崇祯皇帝不会相信,唐同自己也不会相信郑芝龙还会安心的当他的富家翁,要知道,郑芝龙这个人本身就是野心勃勃之辈。
郑芝龙被大明招安后,一直就是个游击将军的身份,这些年来,郑家的势力也发展的很大,若是全力招集起来,也有十万大军,虽然早已经脱离了朝庭的控制,不过郑芝龙却没有丢弃那个游击将军的身份,不管怎么说,有这样一个身份,就算是做海盗,那也是一个名正言顺的抢掠牌照,若是唐同的势力发展的更快,一直死死的压制着郑家,这郑芝龙也不会如此老实的做了这么久的富家翁。
唐同见到田时,田并有在第一时间内把崇祯皇帝的圣旨拿出来,唐同与那郑芝龙不同,唐同手中的实力已经庞大到足以覆灭一个国家的地步,在不知道唐同真正的心意前,田是不会拿出那道圣旨来的,因为一旦唐同不接受,大明帝国最后的一点脸面也没有了。
说来田与唐同也是世交发小了,两人之间的交情总算与别人不一样,这一次出来宣旨的人员都是借叟家商队的商船出来的,否则,其他人的船是出不了那片海域的,而这一点也是全靠了田家与唐家的那点儿世交关系。
再一次地来到南洋地大明城。看到这里翻天覆地地变化。心中是百感交集。几年没来这里了。这个地方已经变地更加地繁荣昌盛。田一路上看到地不但有那些沿着街道林立地楼房。那宽广地马路上来来去去地马车。那老百姓一个个生活地很幸福地模样。还有那国商人云集地热闹。井然有序地社会治安。
这里地人口虽然远没有京城地人口那么多。但京城这些年被战争所困。在繁华上是已经远远地比不了这个大明城了。让许久没有见过热闹地田也生出了一种想在这个地方生活地想法。同时心中也更加地羡慕唐同所取得地成绩。
因为多少也算是朋友地关系。所以唐同才会亲自到港口来迎接田。以唐同现今地势力。能享受到这种待遇地人可是不多了。从相见地那一刻起。唐同与田之间都只是闲聊一些双方之间地近况与家长里短地事情。唐同没有问田这一次地来意。田也没有主动说起这一次到来地所要做地事情。唐同知道田是一个很喜欢享受地人。吃不得一点儿苦头。这一次来。肯定是有事情。不过双方虽然说是世交发小地朋友。但唐同对于田并没有太多地友情感觉。当初与田攀交也只是为了生意上地事情。
田既然没有向唐同表明自己这一次来地任务。那就只能是私人之间地交情。所以唐同把田迎接到了自己地庄园之中不是安排田住酒店。唐同地这个庄园。田在几年前住过。这一次来。发现这个庄园改造地更加好了。不但环境优美。而且给人一种很豪华地感觉中土与西洋想结合地建筑风格。虽然在某些方面来说有些不伦不类。但就视觉上来说。却真地是很好看。那大面积地玻璃使用。那大量地大理石装修田在第一眼看到后。心中便觉得自己家地那所谓住所变
陈年老太太一样了。
唐家地这个庄园中虽然绝大多数地是女人。但在外围却是住着护卫人员了主人与家属所住地区域外。还有招待客人所住地区域。因为占地有多亩。有着足够大地地方以主人与客人所住地区域也就相隔地有一些距离了。在招待客人地区域里。唐家地那些女子一般是看不到地。整个庄园地路径虽然不复杂。但却是尽显气派。
看着唐同的庄园变化如此奢华,田的心中在感叹了一阵之后同样有一种想住在这儿的冲动,不过这还不是田最感叹的地方竟这种豪华的地方只要有足够的钱就行了,有足够的钱都可以建起来,最让田感叹的是唐同身边出现的几个女子一个都是那样的出色,田在唐同介绍了一下那几个女子后,不由的张大了嘴,心想自己的这位发小真是高,实在是玩女人方面的高手,竟然弄出一个什么秘书室的名号来,真不知道这秘书又是玩的什么花样,田心中一边暗暗的嘀咕着,一边与唐同走进了那个豪华的会客厅。
田在大明城玩了十几天后,却一直没有探明唐同对于朝庭的态度,而唐同却已经通过情报得知了田来些任务,对于崇祯皇帝的封赏,唐同自然是不会放在眼中的,崇祯皇帝这样做,是一种变相的招安,这种招安在势力还弱的时候是可以的,到唐同现在的这种地步,不说自己是不是愿意,唐同手下的那些人是肯定不会愿意的。
现在的唐同已经不是一个人,他的一举一动所代表的是一大群人的利益,而唐同手下这一大群人的利益与大明朝庭现在的制度是不相合的,大明朝庭所代表的是地主阶级的利益,而唐同手下则是新兴的资本阶级利益,是那些商人在政治上的代表,最终所要做的,就是限制皇权的政治制度,这与一心中兴大明的崇祯皇帝是不可调和的矛盾。
唐同毕竟有着世的那些经验,虽然在政治上是一个不算合格的人物,但有了这几百年的经验,唐同很明白自己该怎么取舍,对于崇祯皇帝,在唐同的心里来说,唐同还是很同情这个历史上极为悲情的皇帝的,虽然后世的人对于崇祯皇帝的所作所为有很多的攻击,但无可否认的是,崇祯真的不是一个该亡国的皇帝。
以他所处的环境,他身边那些一心只为自己的私利的大臣早就把一个帝国给蛀空了,再加上土地的极度兼并,那些大地主的利益也让崇祯皇帝纵有天大的本事,也无能为力的为大明帝国的衰败进行翻盘,真要说起来,除非崇祯皇帝也象唐同一样有着后世的经验与知识,不过这都不算是崇祯皇帝最倒霉的地方,崇祯皇帝最倒霉的地方就是建奴人的兴起和遇到了小冰川时代,没有这帮野蛮的吸血虫在,没有小冰川的天灾,崇祯这样一个勤奋的皇帝未必就不能中兴大明,所以,唐同对于崇祯这个悲情皇帝是没有一点儿敌意的。
甚至在唐同心里,对于崇祯皇帝还有着一些敬意,至少,历史上还真没有哪个皇帝有崇祯这么勤奋的,那个被后人百般夸耀的建奴人的雍正皇帝其实是比不了崇祯皇帝的,只能说时也命也,崇祯这个皇帝真的很不走运,同时,也是中华文明的一次大劫数,纵然有一个这样勤奋的皇帝出来,也没能改变这个劫数。
唐同心中也知道自己是不能接崇祯皇帝这个招安的,除非自己能够控制住崇祯皇帝的一切,只是崇祯皇帝这个做为地主阶级的最大的代表,有着太多的地主势力在后面着,唐同如果不进行改朝换代的战争,想和平演变那是不可能的,那些地主阶级的势力会不断的跳出来阴魂不散的恶鬼一般,将给唐同带来许多的麻烦。
所以唐同想要控制崇祯帝是很难的,就算崇祯皇帝本人甘心受唐同的摆布,那些地主阶级的势力也会借着崇祯皇帝的名义搞出许多的事端了,对于这种情况,唐同只能在心里崇祯皇帝说一声抱歉了,如果不用武力把那些地主阶级来一个大扫荡但中华文明不能够快速的发展起来,就是唐同自己的身家性命也没有保障。
田一直磊明城中待了很多天,一直很努力与唐同发展更好的友谊关系,想在一个较为稳妥的时刻把那道圣旨拿出来,但后来田却也发现情况渐渐有些不对了,虽然唐同还是一如既往的对他田很热情但总是借口事务繁忙避开着田。
并不是一个傻子,心中一想也就明白了,以唐同手中若大的势力可能不在京城中安插下情报人员的,从唐同的态度来看,应该是唐同在得到了那些情报后,因为不愿意接受崇祯皇帝的封赏而避开他田的想明白这些事情,田的心中便有些苦笑。
田这样一个人自然是没有什么忠君爱国的思想的,他更多的考虑到的当然是他田家的利益,之所以还希望着唐同能够接受崇祯皇帝的封赏,就是因为他田家是皇亲国戚的身份,这个身份对于他田家来说很重要果唐同接受崇祯皇帝的封赏,那就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庭还是可以维持下去的,而他田家这个皇亲国戚的身份也可以维持下去。
现在这个时期于大明威胁很大的建奴灭亡了,那些叛军的势力虽然也很大并且把京城给半包围了,但只要唐同接受了朝庭的招安,那些叛军也就算不上什么,但唐同不接受崇祯皇帝的这个封赏,那么对于大明朝庭来说,威胁最大的就是这个唐同了,几乎有点儿见识的都会知道,这个唐同取代大明朝庭是没有太多的问题的。
虽然田家与唐家是世交的关系,但一旦唐同取代了大明朝庭,他们田家是不可能再有这样的风光的,除非他田还有一个姐妹能够成为唐同的女人,并且被唐同宠爱,否则,仅凭着一点世交的关系,田家无论如何是不可能再有什么很大的权势了。
田花了一番心思,终于再一次的见到了唐同,这个时候,田也没法再想着什么稳妥不稳妥的了,拉着唐同的手道:“我说好兄弟,你哪来的那么多的事情忙啊,想找你却总是不见你的影子,怎么样,今天部我聊聊天可成?”
“呵呵,老田,我现在怎能没事情,这么大一个摊子,不说你也应该知道,上千万的人啊,他们的一切都要我来安排的,哪能象老田你一般这么轻闲,怎么,这些天在这里可玩的尽兴?”唐同以前因为地位不能与田相比,那时对田只能是带着客气,现在唐同的地位与田翻了个儿,唐同同能用这么亲热的称呼,田不但不生气,心中还得感激唐同能够用这种态度对他。
“兄弟,你不说我也知道,你这哪是忙啊,分明是在躲在我来着,今天我与兄弟明说了吧,兄弟你对于郑家接受皇上的封赐有什么看法。”田说到心中想问的那个问题的时候,还是拐了一个弯的先试探一下唐同的反应。
“你说的这件事么,我能有什么看法,郑家是郑家,唐家是唐家,他郑芝龙想要怎么做,我哪里能管得了,我现在这样的日子,不是过的很自由自在么。”唐同知道田心中想要问什么,所以也很委婉表达了自己的意思,崇祯皇帝他们那边不想撕破脸皮的话,唐同暂时也不想把这层窗户纸给撕开,唐同的目的是一边让消化好自己已经占领的地盘,一边慢慢的蚕食掉大明的实力,那样既可能让自己少付出一些代价,也可以少死一些汉人百姓。
“哎,兄弟,实不相瞒,我这一次是带了皇上的旨意过来的,这一次是兄弟你的一次光宗耀祖的机会,难道兄弟不想珍惜么。”田叹息了一声,还是想尽一点最后的力气,对于大明的人来说,大明朝庭是正统的地位,一般的人给得到封王的称号,那确实是光宗耀祖的机会,只是唐同却不属于那一般的人,唐同现在站着的角度与崇祯皇帝是平等的。
“好了,老田,这些也不用说了,什么光宗耀祖的,无非就是一次招安罢了,老田,这么多天,你难道还没有看出来吗,我这里,比之大明是很相同,大明哪里是那些大地主的天下,这里却是商人的天下,我现在所代表的并不是我自己了,我手下还有一大帮的人在,他们的利益与老田你这种大地主家的利益是不一致的,如果我接受了招安,不说我自己以后是不是能得善终,就是我的那些手下,也会因为利益受损而离开我的,我也实话与老田你说吧,如果说你们皇上所代表的是他自己一个人,那么他的招安是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我并不在意那个皇帝之位,但他所代表的是大明所有的地主们,而所代表的是那些商人,为了各自利益,最终会产生巨大的冲突的,这种矛盾,非用武力是不可调和的,老田你明不明白。”唐同说了一大堆的话,很明确的告诉了田自己的立场。
虽然唐同没有拖泥带水,而是很直接的告诉了田自己的立场,但唐同的那一大堆理论,田却是不明白了,田这人虽然不傻,也很善于钻营,但对于唐同所办的《呐喊报》从没有看过,所以根本就不明白地主与商人为什么会有不可调和的矛盾。
“你说的这么是没法明白,不过兄弟你的意思我还是知道的,难道兄弟你真的决心反叛朝庭,做一个让后人永世唾骂的罪人么?”田看着唐同悠闲的端着茶杯,轻轻的吹着茶杯水面上的热气,只能泄气的最后问了一句。
唐同轻轻的合上茶杯的盖子,看田的表情,心想大明的得国,站在汉人的立场上来说,还真的是属于起义的义军,对于每个汉人来说,朱元璋他们的起义,绝对是汉人的历史上最正义的行为之一,自己的所作所为,确实担的上是反叛二字了,不过历史从来都是胜利者写的,受后人唾骂的,是那些失败者,这个田又不是不知道,他这么说,看来他也是明白自己的利益所在的,可惜这是两个阶级之间的矛盾,自己就算有心放那崇祯一马也是不行的,自己既然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这两个阶级之间的矛盾也就越发的大了。
唐同微微的叹了一口气,下手中的茶杯道:“老田,就算我这是反叛的行为,就算我要受后人的唾骂,但箭已经在弦上,是不能不发了,你一直待在京城之中,并不知道这个世界的发展形势,如果我不站起来让商人成为这片土地上的主导,那么二百年后,我们汉人就要受尽那些西洋列强的欺压了,我说的这些你可能完全不会明白,但我还是要对你说一句,我这样做,也是为了我们中华的文明能够永远的屹立在这个世界上,成为这个世界的主导,而不是等到别人强大后,受尽别人的欺压,大明这个帝国已经腐朽不堪了,地主阶级已经成为大明帝国发展最大的祸害了,你说,是我们全部汉人的利益重要,还是那一小部分地主们的利益重要,我不受招安,但我可以保证,大明的皇帝一家人安全不用担心。”
田的眉毛跳动了几下,唐同说的这些话,放在大明的地盘上,那可是实实在在的欺君犯上的大罪,但在这儿,唐同所说的话,却是代表着这块地盘的圣旨,田也知道,唐同最后的这个保证不是说大话,唐同的手中确实有这个实力,实力,决定了一切。
摸了摸怀中的那道圣旨,心中知道自己再也不用把这道圣旨拿出来了,这些时间来,田在大明城中亲眼看到了唐同手中的强大实力,也看的出自己的这位发小将会越来越强大,这似乎已经是不可阻挡的事情了,田这一次真正的叹息了一声,把自己的手下,然后有些失神的站了起来,想着自己以及自己的田家以后将怎么办。(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