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回 重逢又惜别辗转千回 试问……-千年莫高和梦幻佛宫观后感
第四十五回 重逢又惜别辗转千回 试问……-千年莫高和梦幻佛宫观后感-千年莫忧-笔趣阁
千年莫忧
作者:邪女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四十五回重逢又惜别辗转千回试问出严辞愁肠百折
上回书说到莫忧与杜音音同轿回揽月居,途至小巷,见一处寓所门楹对联,寥寥数字暗合心中所悬,不禁怦然一动,下车叩门,以词问路,求见主人,主宾初见泪四行,执手相对两无言,原来这“晨暮忆人”的主人忆人姑娘就是田婆婆的亲孙女罗衣。】
思念之意尽付诗词,牵挂之心难表切切,罗衣设宴相摆,却不尽兴,各有心事不便吐诉,杜音音与莫忧巧言告辞。
莫忧心中一动,也握住罗衣的手,笑道:“今日得见姑娘,始知世间有绝色佳人之说。”罗衣连称不敢当,莫忧又道:“多谢姑娘款待。”往来致词,罗衣将两人送出门外。
马车上,莫忧与杜音音相视一笑,莫忧道:“原来杜姐姐也瞧出彩霞那丫头有问题。”
杜音音摇头笑道:“她不过是个丫头,能有什么问题,问题在于她身后的主子。”
莫忧心中一冷,问:“杜姐姐曾过说,忆人是红玉坊最近从外地买来的?”
杜音音道:“正是,据说,是花了五千两银子买的,这个价钱,可以把聚花楼的彩云、莺儿、春薇七八个红牌都买走了,不是我小瞧红玉坊,它确实还没有这么大的手笔。”
莫忧眼前闪过丁青月的背影,是他吗?如果是他,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莫忧想起田婆婆,这是此生最重的恩人,养育之恩大过天,田婆婆十年的扶养、教导、爱抚,恩德早已浸入骨血,如果没有她,早在十年前,自己就魂飞魄散了。
犹记得那个夜里,田婆婆抱着小肚兜低低的哭泣,也许十年里,她不知多少次这样等自己睡熟后才一个人痛心的思念孙女儿,可是正是因为自己,她才忍痛割舍了这份至亲骨肉。[]
尤记得自己坚定的向田婆婆辞行“我一定要找到罗衣,把她带回来见您!”可是田婆婆却抱着自己哭道“只要小姐平安就好”。
可是住进丁府的日子,莫忧一个字也没有提及,因为在第一次见到丁谓的时候,莫忧就确信,罗衣不在丁府了,以丁谓的聪明,他早就怀疑莫忧的身份,若是罗衣在丁府,他一定会让罗衣露面,以试真相。
瞧瞧,真相就是这样,莫忧就是莫忧,罗衣也确实不在丁府,不知道这十年里罗衣在哪里,过的是什么生活,但是莫忧已经在心里肯定,这个局是丁谓布的,刺客没有抓住,太后也发了话“作罢”,那么罗衣就成了最好的诱饵。
可是,青月知道这些吗?他来做什么?
莫忧沉闷不语。
马车径直从侧门进入揽月居院内,莫忧还在发呆,杜音音笑道:“不去看看颜公子吗?”莫忧回过神,粉脸染上绯红,杜音音跳下车,笑道:“我去忙我的,你自己看着办吧。”盈盈笑着走了。
莫忧垂着头,忆起颜如玉羞腩的脸庞,忍不住喜悦满怀,心里柔软甜蜜,步伐轻快的穿过花径来到花园,夜幕时分,房中已亮起灯光,桔黄暖和,莫忧的心跳加快,步子却慢了下来,她嘴角扬起笑,一步步走向门口。
屋里有人说话。不是读书声。
莫忧停在门口,屋里传来笑声,是颜如玉和另一个男子的笑声。
如玉的朋友?可是,如玉初至京都,哪来的朋友?莫忧想起颜如玉曾说起京城的史大人,莫不是史大人得知他来到京都,特来探望?
莫忧犹豫着是进去,还是离开。史大人是为官之人,而自己是在逃钦犯,虽说案子已结,到底不敢张扬露面,自己生死事小,若是连累如玉与杜姐姐,则死不瞑目了。
莫忧慢慢的转身准备进自己的房间,房中两人却收了笑,聊起话来,莫忧挪不开步,站在门外听了听,无非是些儒家百生、科场荣辱之类的话,两人谈得甚是投机,颜如玉连连称好,莫忧却听得无聊,她其实从心底里并不喜欢这种科举学究,但是又不能否认,念书之人若想有所成事就必须走这条路,闷想,且由他们先聊,我倒不如回房补个觉,恰好听到那个男子道:“小弟叨唠兄长了。”颜如玉回道:“项公子客气。”
莫忧一怔,项公子?这是个什么人?正思索着,两人已起身,往门口走来,一路书生话语,门“吱”的开了,颜如玉和一个锦衣少年并肩走了出来,莫忧则闪身隐在柱后,偷观那少年,只见侧面,难描五官,只瞧得肤色白皙、眉目清俊。
两人鞠躬互谢,拱手而别,锦衣少年消失在廊角,颜如玉还在遥遥相送。
莫忧从柱后走出来,轻声唤道:“如玉!”
颜如玉扭头见是莫忧,迎上来,道:“姐姐回来了。”
两人进屋,桌上残席未除,莫忧笑笑,没作声。
颜如玉为她沏了杯茶,道:“听杜夫人说,姐姐是去探望朋友了。”
莫忧点头道:“正是,如玉这几日可好?”
颜如玉笑道:“甚好,这里静宓清雅,正宜读书。”又哦道:“哦,我还结识了一位项公子,他也是来应试的。”
莫忧笑道:“看得出来,如玉与项公子相见恨晚。”
颜如玉大喜道:“姐姐知我心也,项公子不但满腹诗书、才华横溢,而且性情坦荡,真真叫如玉佩服。”
莫忧细细回想,咦,莫非就是刚到揽月居时,就听说在屋里大吵大闹的那位项公子?不过一位纨绔子弟而已,满腹诗书兴许可能,性情坦荡,未免可笑,想不到他竟然与如玉成了朋友,还得到如玉这样高度的赞赏,我看未必真有如玉说得那样好,也不好扫了兴,笑道:“既然得如玉这般夸赞,想必是不假了。”突然觉得无话可说,有些窘然,想了想,试问:“如玉,这几天,可知京城里有什么动静?”
颜如玉一怔,问:“姐姐说的什么动静?”
莫忧迟疑道:“我刚才回来时,听到街上有人议论,说是这几天京城里出了大事,好象死了个什么大官,如玉,可有这么回事?”
颜如玉恍然点头,脸上毫不客气露出鄙夷与愤慨之色,道:“原来姐姐说的这个事,项公子告诉过我,开封府的陈大人夜里被人杀了,据说,还是个女子所杀。哼,岂有此理,这天下的法理都不存了,昭昭天日,怎么容得这种大逆不道之事发生!”
莫忧的脸煞白无色,所幸灯光较暗,屋外暮色深沉,倒也显不出来,莫忧探试道:“可是,我听得百姓中亦有人称好,这个陈大人素来为官不正,剥扣民脂私饱中囊,百姓对他早有怨言。”
颜如玉脸色益发不好看,道:“姐姐可不能信听市井之言,陈大人纵然为官不廉,亦有朝廷责罚,岂容得无名鼠辈放肆!陈大人是朝廷命官,乃天子之臣,只有天子才有权力定他生死!”
莫忧辩道:“官官相护,天子又怎么得知民意?何况现在天子初登大宝、年幼不理政事,朝廷大权尽在刘太后手中……”
颜如玉突然截住话,严厉喝止:“姐姐!天子与太后之事,岂是我等布衣能议论的?陈大人既然是朝廷命官,就容不得草民乱上!好在太后英明,已着令刑部将那凶犯正法,如此方是正天地、乾坤、君臣、官民之正理也!”
——
上回书说到莫忧与杜音音同轿回揽月居,途至小巷,见一处寓所门楹对联,寥寥数字暗合心中所悬,不禁怦然一动,下车叩门,以词问路,求见主人,主宾初见泪四行,执手相对两无言,原来这“晨暮忆人”的主人忆人姑娘就是田婆婆的亲孙女罗衣。】
思念之意尽付诗词,牵挂之心难表切切,罗衣设宴相摆,却不尽兴,各有心事不便吐诉,杜音音与莫忧巧言告辞。
莫忧心中一动,也握住罗衣的手,笑道:“今日得见姑娘,始知世间有绝色佳人之说。”罗衣连称不敢当,莫忧又道:“多谢姑娘款待。”往来致词,罗衣将两人送出门外。
马车上,莫忧与杜音音相视一笑,莫忧道:“原来杜姐姐也瞧出彩霞那丫头有问题。”
杜音音摇头笑道:“她不过是个丫头,能有什么问题,问题在于她身后的主子。”
莫忧心中一冷,问:“杜姐姐曾过说,忆人是红玉坊最近从外地买来的?”
杜音音道:“正是,据说,是花了五千两银子买的,这个价钱,可以把聚花楼的彩云、莺儿、春薇七八个红牌都买走了,不是我小瞧红玉坊,它确实还没有这么大的手笔。”
莫忧眼前闪过丁青月的背影,是他吗?如果是他,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莫忧想起田婆婆,这是此生最重的恩人,养育之恩大过天,田婆婆十年的扶养、教导、爱抚,恩德早已浸入骨血,如果没有她,早在十年前,自己就魂飞魄散了。
犹记得那个夜里,田婆婆抱着小肚兜低低的哭泣,也许十年里,她不知多少次这样等自己睡熟后才一个人痛心的思念孙女儿,可是正是因为自己,她才忍痛割舍了这份至亲骨肉。[]
尤记得自己坚定的向田婆婆辞行“我一定要找到罗衣,把她带回来见您!”可是田婆婆却抱着自己哭道“只要小姐平安就好”。
可是住进丁府的日子,莫忧一个字也没有提及,因为在第一次见到丁谓的时候,莫忧就确信,罗衣不在丁府了,以丁谓的聪明,他早就怀疑莫忧的身份,若是罗衣在丁府,他一定会让罗衣露面,以试真相。
瞧瞧,真相就是这样,莫忧就是莫忧,罗衣也确实不在丁府,不知道这十年里罗衣在哪里,过的是什么生活,但是莫忧已经在心里肯定,这个局是丁谓布的,刺客没有抓住,太后也发了话“作罢”,那么罗衣就成了最好的诱饵。
可是,青月知道这些吗?他来做什么?
莫忧沉闷不语。
马车径直从侧门进入揽月居院内,莫忧还在发呆,杜音音笑道:“不去看看颜公子吗?”莫忧回过神,粉脸染上绯红,杜音音跳下车,笑道:“我去忙我的,你自己看着办吧。”盈盈笑着走了。
莫忧垂着头,忆起颜如玉羞腩的脸庞,忍不住喜悦满怀,心里柔软甜蜜,步伐轻快的穿过花径来到花园,夜幕时分,房中已亮起灯光,桔黄暖和,莫忧的心跳加快,步子却慢了下来,她嘴角扬起笑,一步步走向门口。
屋里有人说话。不是读书声。
莫忧停在门口,屋里传来笑声,是颜如玉和另一个男子的笑声。
如玉的朋友?可是,如玉初至京都,哪来的朋友?莫忧想起颜如玉曾说起京城的史大人,莫不是史大人得知他来到京都,特来探望?
莫忧犹豫着是进去,还是离开。史大人是为官之人,而自己是在逃钦犯,虽说案子已结,到底不敢张扬露面,自己生死事小,若是连累如玉与杜姐姐,则死不瞑目了。
莫忧慢慢的转身准备进自己的房间,房中两人却收了笑,聊起话来,莫忧挪不开步,站在门外听了听,无非是些儒家百生、科场荣辱之类的话,两人谈得甚是投机,颜如玉连连称好,莫忧却听得无聊,她其实从心底里并不喜欢这种科举学究,但是又不能否认,念书之人若想有所成事就必须走这条路,闷想,且由他们先聊,我倒不如回房补个觉,恰好听到那个男子道:“小弟叨唠兄长了。”颜如玉回道:“项公子客气。”
莫忧一怔,项公子?这是个什么人?正思索着,两人已起身,往门口走来,一路书生话语,门“吱”的开了,颜如玉和一个锦衣少年并肩走了出来,莫忧则闪身隐在柱后,偷观那少年,只见侧面,难描五官,只瞧得肤色白皙、眉目清俊。
两人鞠躬互谢,拱手而别,锦衣少年消失在廊角,颜如玉还在遥遥相送。
莫忧从柱后走出来,轻声唤道:“如玉!”
颜如玉扭头见是莫忧,迎上来,道:“姐姐回来了。”
两人进屋,桌上残席未除,莫忧笑笑,没作声。
颜如玉为她沏了杯茶,道:“听杜夫人说,姐姐是去探望朋友了。”
莫忧点头道:“正是,如玉这几日可好?”
颜如玉笑道:“甚好,这里静宓清雅,正宜读书。”又哦道:“哦,我还结识了一位项公子,他也是来应试的。”
莫忧笑道:“看得出来,如玉与项公子相见恨晚。”
颜如玉大喜道:“姐姐知我心也,项公子不但满腹诗书、才华横溢,而且性情坦荡,真真叫如玉佩服。”
莫忧细细回想,咦,莫非就是刚到揽月居时,就听说在屋里大吵大闹的那位项公子?不过一位纨绔子弟而已,满腹诗书兴许可能,性情坦荡,未免可笑,想不到他竟然与如玉成了朋友,还得到如玉这样高度的赞赏,我看未必真有如玉说得那样好,也不好扫了兴,笑道:“既然得如玉这般夸赞,想必是不假了。”突然觉得无话可说,有些窘然,想了想,试问:“如玉,这几天,可知京城里有什么动静?”
颜如玉一怔,问:“姐姐说的什么动静?”
莫忧迟疑道:“我刚才回来时,听到街上有人议论,说是这几天京城里出了大事,好象死了个什么大官,如玉,可有这么回事?”
颜如玉恍然点头,脸上毫不客气露出鄙夷与愤慨之色,道:“原来姐姐说的这个事,项公子告诉过我,开封府的陈大人夜里被人杀了,据说,还是个女子所杀。哼,岂有此理,这天下的法理都不存了,昭昭天日,怎么容得这种大逆不道之事发生!”
莫忧的脸煞白无色,所幸灯光较暗,屋外暮色深沉,倒也显不出来,莫忧探试道:“可是,我听得百姓中亦有人称好,这个陈大人素来为官不正,剥扣民脂私饱中囊,百姓对他早有怨言。”
颜如玉脸色益发不好看,道:“姐姐可不能信听市井之言,陈大人纵然为官不廉,亦有朝廷责罚,岂容得无名鼠辈放肆!陈大人是朝廷命官,乃天子之臣,只有天子才有权力定他生死!”
莫忧辩道:“官官相护,天子又怎么得知民意?何况现在天子初登大宝、年幼不理政事,朝廷大权尽在刘太后手中……”
颜如玉突然截住话,严厉喝止:“姐姐!天子与太后之事,岂是我等布衣能议论的?陈大人既然是朝廷命官,就容不得草民乱上!好在太后英明,已着令刑部将那凶犯正法,如此方是正天地、乾坤、君臣、官民之正理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