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明仔细打量着一下张镇孙,他的眼窝显得深了点,肤色稍黑。个头也不算高大。但是此刻他那双陷在深眼窝里的眼睛,显得特别的明亮而有神。而突起的眉骨上的那两道浓眉,正高高地扬起。显得颇为英武。
凌震附和道:“制置使真是说到我心坎上了。末将和转运使也正是这般主意!”
姜明笑了笑,没有出声。郑虎臣大急,想发言,但是自己只是一个护卫统领的,职小位卑,说不上话。只得用眼睛瞪住姜明。
其实一路上郑虎臣和姜明都在讨论广州的攻防,而陆秀夫虽是文臣,但也在李庭芝手下干了近二十年。久在兵间,也颇知军务。三人一路上相谈甚欢。
最后三人达成一致。
因为投降的宋军战力皆不甚强,而且蒙古人害怕降军心思故主,来个临阵倒戈,所以犯广州主力必是蒙古人无疑。但广州四周多沼泽地,不便于骑兵的进攻,主要的攻击点应该集中在白云山麓的开阔地带,用骑兵对矮小的城垒进行猛烈的冲杀。
如果让他们冲到城下了,那就更不好办了。他们可以爬城,可以用炸药炸城垒。蒙古人攻城无所不用其极。不择手段。
而海上,蒙古水军大都是宋人降兵,士气消沉,不堪大用。又有一部分此次被梁雄飞抽调随刘深等部曲进犯十字门。而我水军先大都是百战精兵,不足为虑。
所以此次防守重点不是在海上,而是在陆地的广州北部的白云山麓地区,如此一来就明白了。但是只是固守,元军势大,长久下去也不是办法,必须是有外援牵制、袭扰才能达到长久论战的目的。
姜明笑着将这些话给张、凌、姚三人说了一下。并征询他们的意见。并说:“我们两方意见合二唯一,但是主要决定还是在三位大人身上。我们不过初来咋到。具体广州城内的事物单位比我和陆签书、郑大哥知道。”
看着姜明屡屡称身边粗豪的人为郑大哥,不免惊异的多望了几眼。
张镇孙随后谦虚道:“国师及陆大人身在异地便可将广州城防分析的如此清楚,张某深感惭愧。在下本一介书生,恐难当大任,望国师予以襄助,接受广州城务。”
“张大人身为龙图阁待制、广东制置使兼经略按抚。奉诏招兵买马,以图光复大业,此等责任,难道张大人想躲闲乎?”姜明知道只是谦虚之词,也没有放在心上,只是开了一个玩笑。
“下官不敢,蒙皇上、皇太后恩典,遣下官统摄广东全省军政大权。又赋予光复大任,岂敢躲闲。”
张镇孙不亢不卑。语调从容的说:“然现今广东大部沦陷,广州只剩孤城一座,而蒙军随之即来,危在旦夕。震孙不甚惶恐乎。”
“无妨”。姜明摆手道。“在下临来只之时,皇上、皇太后另有诏命,嘱我见到张大人等可出示与你,内中自有定计”。说罢,从郑虎臣随身包裹中取出一个锦盒。随手递向张镇孙。
吓的张镇孙等三人连忙跪下,五体投地的三呼“皇上万岁、皇太后万万岁”后,才高举双手,头依然不敢抬起,由张镇孙高呼“臣等谨领御旨,谢皇上、皇太后隆恩。皇上万岁、皇太后万万岁”。
把姜明弄的一愣,心道:“怎么把这茬给忘了”。尴尬不已,也不知道该如何进行下去,就见郑虎臣在旁边窃笑不已。突然想起看过的那个讲狄仁杰破案的电视剧,于是心一横,遂双手抱拳在右上,也喊了一声“圣躬安”。也不知道对不对。就急忙地把盒子塞进了张镇孙的手里。
“谢皇上、谢皇太后隆恩”。又是一阵谢恩声震的姜明耳朵嗡嗡的。耐心的看着张镇孙、凌震和姚良臣又做完一套五体投地大礼后,提醒道:
“张大人可以打开看看了,由于是皇太后钦封的御旨,在下也不知道详情,能不能大家互相参详一番”。
可能是好久没有接到圣旨了,张镇孙等人显然不太适应,沉默了半晌,才打开锦盒取出一轴黄绢。在香案上慢慢的展开。
“朕以冲幼之资,当艰厄之会,方太皇帝之南服,黾勉于行。及三宫胥而北迁,忧悲欲死,卧薪之愤,饭麦不忘,奈何乎?人犹托于我,涉瓯而肇霸府,次闽而拟行都。吾无乐乎为君,天末释于有宋,强膺推戴,深抱愳惭。而夷虏无厌,氛祲甚,恶海桴浮,避澳岸栖存。虽国步之如斯意,时机之有待乃季。”
更是纳闷,但是自己确实看不懂文言文,只好将目光看向郑虎臣,谁知郑虎臣此刻也是面部潮红,怒从眉生的。
见疑惑的望向自己,会意的想解释一下,刚刚张口,声音确实呜咽起来,只好停住。把姜明晾在那里。
过了好一会,几个人才回过神来,几个大老爷们竟然哭的面目肿了起来,张震孙恭恭敬敬的把黄绢仔细卷好,放于香案上,有抱拳躬身行了一礼。
转过身来,又向姜明施了一礼,姜明吓了一跳,连忙躲开,口中道:“张大人这是做什么?”
张镇孙抬手擦了擦眼角的泪。道:“刚才下官这一礼,是感谢国师救了皇上,也挽救了我大宋江山。”
“写的还有我?”姜明好奇的想再打开黄绢看一下,但是转眼一想,一是不合规矩,张镇孙还不脱了鞋追着自己骂自己不敬皇室啊,二是即使看也看不懂,总不能抓住别人一字一句的翻译是不?
心里这样想着,嘴里却谦虚说:“哪里、哪里?”
话锋一转,脸红红地道:“不知诏书内写的是什么?”
张镇孙诧异的望着姜明,看了半晌,知他所言不虚,才慢慢的说:“这是陛下的“罪己诏”。是我们做臣子的耻辱。”
说罢,眼睛又红了,叹了一口气后,慢慢心里恢复了平静。
“皇上命粤王为天下兵马大元帅,总督军务,而国师为“护国大国师”辅之。陆大人为参政知事兼两广都转运使,总督两广政务。”
姜明一听,“不对啊”脱口问道:“那现有的三位大人怎么办?”
凌震附和道:“制置使真是说到我心坎上了。末将和转运使也正是这般主意!”
姜明笑了笑,没有出声。郑虎臣大急,想发言,但是自己只是一个护卫统领的,职小位卑,说不上话。只得用眼睛瞪住姜明。
其实一路上郑虎臣和姜明都在讨论广州的攻防,而陆秀夫虽是文臣,但也在李庭芝手下干了近二十年。久在兵间,也颇知军务。三人一路上相谈甚欢。
最后三人达成一致。
因为投降的宋军战力皆不甚强,而且蒙古人害怕降军心思故主,来个临阵倒戈,所以犯广州主力必是蒙古人无疑。但广州四周多沼泽地,不便于骑兵的进攻,主要的攻击点应该集中在白云山麓的开阔地带,用骑兵对矮小的城垒进行猛烈的冲杀。
如果让他们冲到城下了,那就更不好办了。他们可以爬城,可以用炸药炸城垒。蒙古人攻城无所不用其极。不择手段。
而海上,蒙古水军大都是宋人降兵,士气消沉,不堪大用。又有一部分此次被梁雄飞抽调随刘深等部曲进犯十字门。而我水军先大都是百战精兵,不足为虑。
所以此次防守重点不是在海上,而是在陆地的广州北部的白云山麓地区,如此一来就明白了。但是只是固守,元军势大,长久下去也不是办法,必须是有外援牵制、袭扰才能达到长久论战的目的。
姜明笑着将这些话给张、凌、姚三人说了一下。并征询他们的意见。并说:“我们两方意见合二唯一,但是主要决定还是在三位大人身上。我们不过初来咋到。具体广州城内的事物单位比我和陆签书、郑大哥知道。”
看着姜明屡屡称身边粗豪的人为郑大哥,不免惊异的多望了几眼。
张镇孙随后谦虚道:“国师及陆大人身在异地便可将广州城防分析的如此清楚,张某深感惭愧。在下本一介书生,恐难当大任,望国师予以襄助,接受广州城务。”
“张大人身为龙图阁待制、广东制置使兼经略按抚。奉诏招兵买马,以图光复大业,此等责任,难道张大人想躲闲乎?”姜明知道只是谦虚之词,也没有放在心上,只是开了一个玩笑。
“下官不敢,蒙皇上、皇太后恩典,遣下官统摄广东全省军政大权。又赋予光复大任,岂敢躲闲。”
张镇孙不亢不卑。语调从容的说:“然现今广东大部沦陷,广州只剩孤城一座,而蒙军随之即来,危在旦夕。震孙不甚惶恐乎。”
“无妨”。姜明摆手道。“在下临来只之时,皇上、皇太后另有诏命,嘱我见到张大人等可出示与你,内中自有定计”。说罢,从郑虎臣随身包裹中取出一个锦盒。随手递向张镇孙。
吓的张镇孙等三人连忙跪下,五体投地的三呼“皇上万岁、皇太后万万岁”后,才高举双手,头依然不敢抬起,由张镇孙高呼“臣等谨领御旨,谢皇上、皇太后隆恩。皇上万岁、皇太后万万岁”。
把姜明弄的一愣,心道:“怎么把这茬给忘了”。尴尬不已,也不知道该如何进行下去,就见郑虎臣在旁边窃笑不已。突然想起看过的那个讲狄仁杰破案的电视剧,于是心一横,遂双手抱拳在右上,也喊了一声“圣躬安”。也不知道对不对。就急忙地把盒子塞进了张镇孙的手里。
“谢皇上、谢皇太后隆恩”。又是一阵谢恩声震的姜明耳朵嗡嗡的。耐心的看着张镇孙、凌震和姚良臣又做完一套五体投地大礼后,提醒道:
“张大人可以打开看看了,由于是皇太后钦封的御旨,在下也不知道详情,能不能大家互相参详一番”。
可能是好久没有接到圣旨了,张镇孙等人显然不太适应,沉默了半晌,才打开锦盒取出一轴黄绢。在香案上慢慢的展开。
“朕以冲幼之资,当艰厄之会,方太皇帝之南服,黾勉于行。及三宫胥而北迁,忧悲欲死,卧薪之愤,饭麦不忘,奈何乎?人犹托于我,涉瓯而肇霸府,次闽而拟行都。吾无乐乎为君,天末释于有宋,强膺推戴,深抱愳惭。而夷虏无厌,氛祲甚,恶海桴浮,避澳岸栖存。虽国步之如斯意,时机之有待乃季。”
更是纳闷,但是自己确实看不懂文言文,只好将目光看向郑虎臣,谁知郑虎臣此刻也是面部潮红,怒从眉生的。
见疑惑的望向自己,会意的想解释一下,刚刚张口,声音确实呜咽起来,只好停住。把姜明晾在那里。
过了好一会,几个人才回过神来,几个大老爷们竟然哭的面目肿了起来,张震孙恭恭敬敬的把黄绢仔细卷好,放于香案上,有抱拳躬身行了一礼。
转过身来,又向姜明施了一礼,姜明吓了一跳,连忙躲开,口中道:“张大人这是做什么?”
张镇孙抬手擦了擦眼角的泪。道:“刚才下官这一礼,是感谢国师救了皇上,也挽救了我大宋江山。”
“写的还有我?”姜明好奇的想再打开黄绢看一下,但是转眼一想,一是不合规矩,张镇孙还不脱了鞋追着自己骂自己不敬皇室啊,二是即使看也看不懂,总不能抓住别人一字一句的翻译是不?
心里这样想着,嘴里却谦虚说:“哪里、哪里?”
话锋一转,脸红红地道:“不知诏书内写的是什么?”
张镇孙诧异的望着姜明,看了半晌,知他所言不虚,才慢慢的说:“这是陛下的“罪己诏”。是我们做臣子的耻辱。”
说罢,眼睛又红了,叹了一口气后,慢慢心里恢复了平静。
“皇上命粤王为天下兵马大元帅,总督军务,而国师为“护国大国师”辅之。陆大人为参政知事兼两广都转运使,总督两广政务。”
姜明一听,“不对啊”脱口问道:“那现有的三位大人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