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三章儒生的绝望
沈有容不知道台湾军队的详细数量,但是根据台湾平时的报道,也能够大概估算出来,台湾的兵力绝对不低于五十万。9vk友
五十万!那可是五十万,不管是野战师还是守备师,都能够以一当十的对付除台湾之外的任何一个国家的军队。即使因为要防守庞大的疆域,台湾也能够拿出万来覆灭任何一个国家。
这段时间,台湾内部对大明的报道是猛然增大了,连把大明是报道个底透。从大明的建立到大明历代皇帝大臣的事迹,各大事件的剖析,甚至是各个时期的百姓的生活水准都报道得是无比详实。
根据以往的事实,不难发现,台湾一旦对某个国家和地区的报道力度加大了,那也就表明,台湾即将对那个国家和地区动手了。这种毫不掩饰的战争动员,让沈有容看到了台湾逐鹿中原的决心和自信。
他们已经不在乎大明知道自己要对付大明了,他们更有那种取得最后的胜利的自信。而这种自信不仅仅是台湾高层才有的,台湾的民间的自信更加的强烈。
台湾的百姓都是些什么人?他们都是在大明差点被饿死冻死的人,在他们心中对大明没有一丁点的眷念,甚至在台湾刚刚完成对南洋的统治之后,台湾的民间便传出了一股希望台湾尽快入主中原的声音。
如果不是萧明乾和军政府始终压着,那种沸腾的民意,早就将战火给点燃了。但是现在很显然,台湾已经不再压制这种民意了,甚至有进行引导的迹象。一旦开战,数十万的精锐士兵涌入大明,大明将会在极短时间内被彻底埋葬。
当然这只是沈有容的想法,而他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是从纯军事角度得出这种结论的。事实上,对大明的战争,台湾高层并没有这么乐观。
游历过程中,沈有容看到了无数次台湾军队的强大表现,同时也看到了台湾国力的强盛。
沈有容敢说,从古至今,从来都没有出现过如此强盛的国家。一个朝代,能够让大部分的老百姓填饱肚子,那就是非常了不起的盛世了,即使是汉唐的鼎盛时期也是如此。
别看历史记载文景之治时期,大汉的国库是多么的充盈,民间是多么的歌舞升平。但事实上,每年饿死的人也不是一个两个,有不小的一部分的百姓,只能勉强维持个半饱。每天的饭食只有两顿,而且还多是糙饭。但就是这样,已经被史书大书特书的繁华盛世了。
但是沈有容在台湾看到的却是最普通的百姓家庭都能够做到顿顿有肉,家中的孩子都已经开始挑肥拣瘦了。即使是懒惰成性的无赖式的人物,也能靠着家中的十来亩地,给自己弄个温饱。当然,那些被俘虏的土著不再此列。
看着繁盛的市场,来往购买各种商品的人群,和无数因为稍微有些变质便被扔掉的食物,沈有容都流下了痛苦的眼泪。
因为他将眼前的一切同大明的那满街的饿得皮包骨头,为了一块都发霉了的馒头而哄抢的百姓彻底的重叠在了一起,同样是华夏百姓,生活却会有如此大的差别。在这一瞬间,他甚至有了萧明乾取代朱家也不是个坏事的想法。
台湾治下没有所谓的偏远山区的概念,台湾岛上,经过十几年的数百万劳力的改造,早就将各种等级的路修到了每一个角落,完善的水利条件和各种防护施设使得即使有风暴来袭,都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
南洋的那些岛屿上,除了吕宋岛,汉人的居住区域基本上集中在沿海地带和平原地带,这些地带是这些岛屿的精华地带,各种资源非常的丰富而且交通便利,所以一千多万的台湾百姓的生活都是处在极其繁华的地方。
在这些地方,交通便利,农业兴盛,商业繁荣,所以基本上不会出现贫穷人家。而且因为,人口数量相对于庞大地域来说,还是显得非常的稀少,所以台湾的资源在军政府的调节下分配到普通百姓手中也非常的多,这才造就了台湾的繁荣。
而这种程度的繁荣如果放在后世,可能会有众多的国家能够达到,但是在世纪,这里是名副其实的天堂。
这一切的一切,在沈有容足迹到达过的南洋和澳洲各地是那么的普遍,普遍到沈有容已经对儒家的那一套产生了极大的怀疑。三皇之治有眼前的这一切好吗?尧舜禹汤的政治有现在台湾军政府更有效果吗?
沈有容不是个纯粹的儒生,所以他能够毫不客气的对儒家的学说进行质疑。可惜,这种质疑毫无用武之地。
他老了,现在更是要去世了。这三年,他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整理起来写出了一篇游记,详细的记录了这十多年来台湾的一切。有时候,沈有容感到特别的迷茫,他为什么还要写这种东西,为了大明,可是大明已经将他彻底的视为叛逆。但是不为大明,他沈有容又为什么要写这本书呢?他不明白,直到现在他还是不明白。
躺在病榻上,沈有容为自己不能回到家乡,死在家乡而感到非常的遗憾。但是再遗憾也改变不了什么只能将自己的几个朋友和亲人叫到身边,陪着自己过完自己的最后一刻。
“台湾鼓励火葬,等我死了以后,就实行火葬。保存好我的骨灰,等,等有机会的时候,将我的骨灰带回家乡。”沈有容说这话的时候,十分的犹豫,因为他知道,那个机会或许要等到台湾覆灭了大明之后才会出现。而对于这件事情,沈有容的内心充满了矛盾。
沈有容的话,让在场的人心中悲伤无比,亲人们的抽泣声随之响了起来。
“都是那个混蛋萧明乾,如果不是他,我们根本不会连家都回不去。”郭蓉气愤的说道。
此时,郭蓉已经结婚了,其对象便是科技学院的一名教员。不过,她的性格始终没有大的变化,而且她对萧明乾的态度还是那么的不客气。也难怪,整个郭嘉都被逼无奈的移居到了台湾,她能对萧明乾有好脾气就怪了。
“不能这么说!当年是我们来台湾刺探台湾的虚实的,如果他不将我们软禁在台湾,那么以当时台湾的情况,稍有不慎,便会造成极大的损害。而且,在这台湾的这些年,我们的生活还是很安逸平和的,完全没有了过去的那种勾心斗角,也少看了一些肮脏的东西,算是很不错了。”沈有容说这话的时候,郭邢始终没有说话。
郭邢他是迂腐,但是他不是傻子,甚至不能算是个书呆子,不然他不会成为沈有容的幕僚。
十年的台湾生活,让他对台湾也有了比较深刻的了解。奇技淫巧大行于世,陶朱之行繁盛无比。这些东西都是郭邢看不上的,但是以此立国的台湾竟然会如此的繁荣,他郭邢想不通,也接受不了不行孔孟之道的台湾能够如此的繁荣。
但是事实胜于雄辩。台湾兴起于微末,百姓皆源于无产之流民。就是这样的地方,这样的百姓,硬生生的开拓出了一番盛世。以往,郭邢还能因为这些人都是些目不识丁的愚民而看不起他们,但是当他被解除了软禁之后,走进台北的三座大学之后,心中的那么点自傲彻底的被击毁了。
浓郁的学术氛围,孜孜以求真理的学员,对诸子百家都如数加长的学员让他心中既震惊又气愤。震惊的是台湾已经不再是一群目不识丁的莽夫的政权了,气愤的是台湾彻底的抛弃了独尊儒术的这种实行了近两千年的政治形态。
但是气愤归气愤,他郭邢改变不了任何东西。即使他在台湾的院中大声疾呼,也没有几个人赞同他的观点。而且更让他难受的是,在军政府不干涉他的言论的情况之下,他依然不能将那些学子的思想引领到儒家的圣人学说中来,反而有不少学子当场同他进行辩驳。
看着遍布台湾的学校和总数达到三百多万的学子,都在教授着台湾的这种柔和了各家的学说,郭邢感到无比的绝望。
他已经明白了,台湾的军事太过强横,大明无可阻挡。所以他希望台湾能够成为同历朝历代一样,以儒家学说为治国之本。
可惜这样的愿望也在接触过台湾的学说和两三年的努力无果之后,彻底的破灭了。这次的朝代更迭,将是自始皇帝一统之后,数千年不遇的大变革。而在这场变革之中,儒家将彻底的失去以往的绝对的统治地位。
这是一个儒生最为痛苦事情。满大街的百姓很多都能看得懂报纸书籍,但是他们对儒家的学说却不怎么感兴趣,或者说他们只对部分的儒家学说感兴趣。
礼崩乐坏!郭邢很想将这样的词语套在台湾的头上,但是还没到痴呆的他,实在没有那个脸面这么形容台湾。因为台湾的一切都比大明来的更加的彬彬有礼。如果硬要说台湾有什么不是的话,那就是台湾的充满了鲜血和杀戮的对外政策。
j。
更多到,地址
沈有容不知道台湾军队的详细数量,但是根据台湾平时的报道,也能够大概估算出来,台湾的兵力绝对不低于五十万。9vk友
五十万!那可是五十万,不管是野战师还是守备师,都能够以一当十的对付除台湾之外的任何一个国家的军队。即使因为要防守庞大的疆域,台湾也能够拿出万来覆灭任何一个国家。
这段时间,台湾内部对大明的报道是猛然增大了,连把大明是报道个底透。从大明的建立到大明历代皇帝大臣的事迹,各大事件的剖析,甚至是各个时期的百姓的生活水准都报道得是无比详实。
根据以往的事实,不难发现,台湾一旦对某个国家和地区的报道力度加大了,那也就表明,台湾即将对那个国家和地区动手了。这种毫不掩饰的战争动员,让沈有容看到了台湾逐鹿中原的决心和自信。
他们已经不在乎大明知道自己要对付大明了,他们更有那种取得最后的胜利的自信。而这种自信不仅仅是台湾高层才有的,台湾的民间的自信更加的强烈。
台湾的百姓都是些什么人?他们都是在大明差点被饿死冻死的人,在他们心中对大明没有一丁点的眷念,甚至在台湾刚刚完成对南洋的统治之后,台湾的民间便传出了一股希望台湾尽快入主中原的声音。
如果不是萧明乾和军政府始终压着,那种沸腾的民意,早就将战火给点燃了。但是现在很显然,台湾已经不再压制这种民意了,甚至有进行引导的迹象。一旦开战,数十万的精锐士兵涌入大明,大明将会在极短时间内被彻底埋葬。
当然这只是沈有容的想法,而他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是从纯军事角度得出这种结论的。事实上,对大明的战争,台湾高层并没有这么乐观。
游历过程中,沈有容看到了无数次台湾军队的强大表现,同时也看到了台湾国力的强盛。
沈有容敢说,从古至今,从来都没有出现过如此强盛的国家。一个朝代,能够让大部分的老百姓填饱肚子,那就是非常了不起的盛世了,即使是汉唐的鼎盛时期也是如此。
别看历史记载文景之治时期,大汉的国库是多么的充盈,民间是多么的歌舞升平。但事实上,每年饿死的人也不是一个两个,有不小的一部分的百姓,只能勉强维持个半饱。每天的饭食只有两顿,而且还多是糙饭。但就是这样,已经被史书大书特书的繁华盛世了。
但是沈有容在台湾看到的却是最普通的百姓家庭都能够做到顿顿有肉,家中的孩子都已经开始挑肥拣瘦了。即使是懒惰成性的无赖式的人物,也能靠着家中的十来亩地,给自己弄个温饱。当然,那些被俘虏的土著不再此列。
看着繁盛的市场,来往购买各种商品的人群,和无数因为稍微有些变质便被扔掉的食物,沈有容都流下了痛苦的眼泪。
因为他将眼前的一切同大明的那满街的饿得皮包骨头,为了一块都发霉了的馒头而哄抢的百姓彻底的重叠在了一起,同样是华夏百姓,生活却会有如此大的差别。在这一瞬间,他甚至有了萧明乾取代朱家也不是个坏事的想法。
台湾治下没有所谓的偏远山区的概念,台湾岛上,经过十几年的数百万劳力的改造,早就将各种等级的路修到了每一个角落,完善的水利条件和各种防护施设使得即使有风暴来袭,都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
南洋的那些岛屿上,除了吕宋岛,汉人的居住区域基本上集中在沿海地带和平原地带,这些地带是这些岛屿的精华地带,各种资源非常的丰富而且交通便利,所以一千多万的台湾百姓的生活都是处在极其繁华的地方。
在这些地方,交通便利,农业兴盛,商业繁荣,所以基本上不会出现贫穷人家。而且因为,人口数量相对于庞大地域来说,还是显得非常的稀少,所以台湾的资源在军政府的调节下分配到普通百姓手中也非常的多,这才造就了台湾的繁荣。
而这种程度的繁荣如果放在后世,可能会有众多的国家能够达到,但是在世纪,这里是名副其实的天堂。
这一切的一切,在沈有容足迹到达过的南洋和澳洲各地是那么的普遍,普遍到沈有容已经对儒家的那一套产生了极大的怀疑。三皇之治有眼前的这一切好吗?尧舜禹汤的政治有现在台湾军政府更有效果吗?
沈有容不是个纯粹的儒生,所以他能够毫不客气的对儒家的学说进行质疑。可惜,这种质疑毫无用武之地。
他老了,现在更是要去世了。这三年,他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整理起来写出了一篇游记,详细的记录了这十多年来台湾的一切。有时候,沈有容感到特别的迷茫,他为什么还要写这种东西,为了大明,可是大明已经将他彻底的视为叛逆。但是不为大明,他沈有容又为什么要写这本书呢?他不明白,直到现在他还是不明白。
躺在病榻上,沈有容为自己不能回到家乡,死在家乡而感到非常的遗憾。但是再遗憾也改变不了什么只能将自己的几个朋友和亲人叫到身边,陪着自己过完自己的最后一刻。
“台湾鼓励火葬,等我死了以后,就实行火葬。保存好我的骨灰,等,等有机会的时候,将我的骨灰带回家乡。”沈有容说这话的时候,十分的犹豫,因为他知道,那个机会或许要等到台湾覆灭了大明之后才会出现。而对于这件事情,沈有容的内心充满了矛盾。
沈有容的话,让在场的人心中悲伤无比,亲人们的抽泣声随之响了起来。
“都是那个混蛋萧明乾,如果不是他,我们根本不会连家都回不去。”郭蓉气愤的说道。
此时,郭蓉已经结婚了,其对象便是科技学院的一名教员。不过,她的性格始终没有大的变化,而且她对萧明乾的态度还是那么的不客气。也难怪,整个郭嘉都被逼无奈的移居到了台湾,她能对萧明乾有好脾气就怪了。
“不能这么说!当年是我们来台湾刺探台湾的虚实的,如果他不将我们软禁在台湾,那么以当时台湾的情况,稍有不慎,便会造成极大的损害。而且,在这台湾的这些年,我们的生活还是很安逸平和的,完全没有了过去的那种勾心斗角,也少看了一些肮脏的东西,算是很不错了。”沈有容说这话的时候,郭邢始终没有说话。
郭邢他是迂腐,但是他不是傻子,甚至不能算是个书呆子,不然他不会成为沈有容的幕僚。
十年的台湾生活,让他对台湾也有了比较深刻的了解。奇技淫巧大行于世,陶朱之行繁盛无比。这些东西都是郭邢看不上的,但是以此立国的台湾竟然会如此的繁荣,他郭邢想不通,也接受不了不行孔孟之道的台湾能够如此的繁荣。
但是事实胜于雄辩。台湾兴起于微末,百姓皆源于无产之流民。就是这样的地方,这样的百姓,硬生生的开拓出了一番盛世。以往,郭邢还能因为这些人都是些目不识丁的愚民而看不起他们,但是当他被解除了软禁之后,走进台北的三座大学之后,心中的那么点自傲彻底的被击毁了。
浓郁的学术氛围,孜孜以求真理的学员,对诸子百家都如数加长的学员让他心中既震惊又气愤。震惊的是台湾已经不再是一群目不识丁的莽夫的政权了,气愤的是台湾彻底的抛弃了独尊儒术的这种实行了近两千年的政治形态。
但是气愤归气愤,他郭邢改变不了任何东西。即使他在台湾的院中大声疾呼,也没有几个人赞同他的观点。而且更让他难受的是,在军政府不干涉他的言论的情况之下,他依然不能将那些学子的思想引领到儒家的圣人学说中来,反而有不少学子当场同他进行辩驳。
看着遍布台湾的学校和总数达到三百多万的学子,都在教授着台湾的这种柔和了各家的学说,郭邢感到无比的绝望。
他已经明白了,台湾的军事太过强横,大明无可阻挡。所以他希望台湾能够成为同历朝历代一样,以儒家学说为治国之本。
可惜这样的愿望也在接触过台湾的学说和两三年的努力无果之后,彻底的破灭了。这次的朝代更迭,将是自始皇帝一统之后,数千年不遇的大变革。而在这场变革之中,儒家将彻底的失去以往的绝对的统治地位。
这是一个儒生最为痛苦事情。满大街的百姓很多都能看得懂报纸书籍,但是他们对儒家的学说却不怎么感兴趣,或者说他们只对部分的儒家学说感兴趣。
礼崩乐坏!郭邢很想将这样的词语套在台湾的头上,但是还没到痴呆的他,实在没有那个脸面这么形容台湾。因为台湾的一切都比大明来的更加的彬彬有礼。如果硬要说台湾有什么不是的话,那就是台湾的充满了鲜血和杀戮的对外政策。
j。
更多到,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