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望太子继位后改变永乐皇帝的那些政策?这种想法同样很荒谬。要知道,太子深受文官集团的拥护,他继位后怎么可能会平白无故地提高武将的待遇呢?
所以,这伙人便不约而同将目光落到了与武将集团关系密切的汉王朱高熙身上。
一边是想当皇帝,另一边是想让这个人当皇帝,目标一致的两伙人王八看绿豆对上眼了,于是迅速打得火热。
对于朱高熙的小动作,朱棣知道得一清二楚。因为他不仅提前完全恢复了锦衣卫系统的原有功能,而且还提前成立了东厂。如今的朱棣,对信息的掌握程度甚至比原来那个历史时空中同期的永乐皇帝还要强。
知道朱高熙强烈想要取代朱高炽后,朱棣并没有大发雷霆。
当初朱棣提前册立太子是为了避免内耗,可是现在看来,尽管身为皇帝,可某些事情的发展却并不以他个人意志而发生改变。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显然非常正确。朱高熙这家伙本来就狂妄自大,靖难之役时又因为燕王的那句“勉之,世子多疾”,更是认为朱棣的一切应该由他继承。
朱高熙已经是个成年人了,性格已经定形。到了如今这种地步,朱棣也着实没办法避免自己死后骨肉相残的悲剧。
朱高炽还好说,确实是个仁厚的人,可朱瞻基却不那么好说话。上次朱瞻基和朱文圭斗蟋蟀玩,朱文圭一时激动拍死了朱瞻基的蟋蟀,结果朱瞻基立即毫不客气上前推了朱文圭一把。俗话说三岁看到老,朱瞻基连走路都不稳当的孩子都并不忍让,又怎么可能对一心想篡夺皇位的朱高熙产生任何怜悯呢?
既然没办法禁止朱高熙觊觎太子之位,那么,朱棣也就只能把事情往好的方面想了。
“只要朱高熙不采用造反或是刺杀之类过于激烈的暴力手段,干脆让朱高熙充当太子的磨刀石也好。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朱棣在军队方面的改革损害了一些人的利益,这个脓包儿现在不挤,将来怕就更难收拾。对朱高熙稍稍放任一些,他便能够吸引更多对新政心怀不满的将领自己冒出来,到时候一网打尽也可以节省很多精力。”
大约是受这具身体原主人的影响吧,朱棣倒也不是没有给过朱高熙善始善终的机会:提前将他封往云南。
如果朱高熙能够悬崖勒马。那便一切都好说。可惜地是。虽然确定封地地时间提前了。但朱高熙地反应却没有任何变化——他向朱棣不断诉苦。说自己又没有犯错。凭什么要去云南(当时云南地生活条件相对艰苦)。反复劝说。赖着就是不走。
在原来地历史时空中。永乐皇帝被他缠得没有办法。加上他也确实比较喜欢这个儿子。便收回了命令。让他跟随自己去北方巡视边界(当时尚未迁都)。在跟随永乐巡边时。朱高煦表现良好。深得永乐欢心。高兴之余。永乐便让他自己决定去留之地。朱高煦等地就是这个机会。他告诉永乐。自己哪里也不去。就留在京城。
但是在这个时空里。朱棣却没说什么废话。而是很干脆地默认了朱高熙赖在京城不走地行为。
朱棣知道。他地这种放任态度会给了外界一个错误信号。一些犹豫不决地将领和文臣可能会因为这个错误地信号而站错队。不过朱棣绝对不会因此而内疚:拔亮烛火会诱使更多地飞蛾扑火。但谁叫那些飞蛾地天性喜欢扑火呢?如果有地人不党争、不内斗就活不下去。那么创造机会让他们赶紧去死也算是满足这些人地天性……难道不是吗?
见皇上不赶自己走了。朱高熙便以京城为基地。开始谋划针对朱高炽地阴谋。册立太子当天严厉地打压还是有效果地。此举令朱高熙得出一个结论:一开始就将目标直接定在朱高炽身上非常危险。于是。朱高熙便将打击地目标定在支持太子地人身上。
朱棣地想法别人自然不可能知道。别人只知道朱棣对朱高熙表现出一种放任地态度。而且朱高熙也开始唆使投靠自己地大臣攻讦太子身边地人。那些坚持正统地大臣们将这些情况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这一段时间里全都处于焦虑之中。
今天看见朱高炽来到文渊阁,并传达皇上的口谕“太子进文渊阁‘学习’处理政事”,文渊阁里的六位学士全都大松了一口气——这是一个强烈的信号,说明皇上根本没有改立太子的意图!更何况,太子还能够草拟对各种奏章的处理意见,这样一来,汉王一系的官员如果不是白痴,应该会有所收敛了——若再攻讦太子党,太子草拟处理意见“诬告反坐”,汉王一系的官员岂不是要吃不了兜着走?
严格说起来,朱棣给予朱高炽的这点权力其实不算什么。在原来的历史时空中,二十多年后内阁就开始草拟对各种奏章的处理意见,并将这些意见附于奏章之上,送给皇帝御览。这种情况称之为“票拟”。而朱高炽这时候的作用只不过相当于明朝中后期的首辅而已。
不过,事情的好坏除了客观因素外,还有主观因素的影响。
在朱棣看来,给了朱高炽这么一点权力根本不算什么。然而在此之前,朱元璋一向都是将尽可能多的权力全部抓在自己手上。结果,如今朱棣只是稍稍分出了一点权力给太子,便令得这些学士惊喜异常了。
太子和这几位学士尽量掩饰着心中的喜意,稍稍寒暄了一会儿,然后开始工作。
当天的奏折基本上都很容易回复。比如说某地报灾,处理意见自然只能是赈灾;比如某地方官员为某位贞洁烈妇请立贞洁牌坊,处理意见自然是同意;比如说某个官员年老请求致仕,由于文渊阁的学士本来就是以备皇帝咨询的,因此对这些情况都很了解,知道该官员确实年老不能胜任后,朱高炽草拟的处理意见仍旧是同意。
稍稍有些麻烦的,便是某御史攻击太子两个属官行为不检有辱官缄的奏折。
其实事情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其中是一个是在公开场合袍子上的扣没系;另一个是在酒楼喝醉了发酒疯。
若是较真,太子的那两名属官确实能够被扣上“行为不检有辱官缄”的大帽子。但生性仁厚的朱高炽却又不愿意因为这种小事严厉处罚自己的属官。在杨士奇等人的建议下,朱高炽草拟的处理意见分别是罚俸半年和一年。
处理完当天的奏折,既激动又忐忑的朱高炽便回到了东宫。晚上,他翻来覆去几乎无法入睡。
第二天早上,朱棣又是早早地来和朱瞻基、朱文圭培养感情。看到朱高炽脸象昨天一样还是有两个明显的黑眼圈,朱棣先是有些惊讶,问他昨晚是不是又沉溺于女色了。得到否定的回答后,朱棣略微想了想,旋即恍然地“哦”了一声。朱棣冲着儿子理解地笑笑,让他不必陪着自己,若是精神不好就回去睡个回笼觉,若是精神好便去文渊阁看看奏折。
传闻皇上陪太孙和一字并肩王玩耍时很没有皇帝的形象,听到朱棣这样吩咐,朱高炽愈发肯定了传闻的正确性。既然这种时候父皇并不喜欢他待在一旁,朱高炽自然也不会惹父皇不高兴,因此依言前往文渊阁。
到了文渊阁,学士们仍旧是除了解缙之外都一大早就聚在那里了。早上见到父皇时没被父皇斥责,朱高炽的紧张情绪就已经消失了大半。现在又看到学士们的表情一个比一个轻松,他更是彻底放心。
原来,昨天朱高炽草拟了处理意见的奏折交到御书房后,皇上的回复清一色全是“准奏”!无论皇上到底看没看昨天奏折的具体内容,这件事都能表明太子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若皇上仔细看过奏折的内容然后全部批复“准奏”,这相当于皇上对太子第一次处理政务评了满分;若皇上没仔细看奏折的内容便批复“准奏”,这便证明皇上对太子极度信任。
当然,这件事并不会导致高熙会因此偃旗息鼓。毕竟原来的历史时空中即便是朱高炽已经监国,即便是朱高炽、朱瞻基先后登基当上了皇帝,朱高熙也照样没死心。只不过,太子和学士们却并不知道朱高熙即便遭受打击也不会死心,所以此事导致的直接结果便是他们今天的工作效率大幅增加。
……
大约是乐极生悲吧,仅仅高兴了一天,第二天,朱高炽便因为他草拟的一条处理意见而遭到了朱棣严厉的训斥。
ps:有个大文豪说过,小说中角色的生死不应该以作者的意志为转移。我是这么理解的:一本小说如果确定了故事的大环境,而角色的性格又刻划得很鲜明,那么根据性格决定命运这个原则,该角色的命运确实不应该由作者强行决定。
之前无论如何也想不到,我的小说也能达到这种境界(bs一下自己,分明是小说设定犯了众怒,还大言不惭什么小说境界)……
文中仅仅才两岁的朱文圭还谈不上有任何性格,但特殊的身份却同样决定了他的命运。
泪奔ing……
本人会将投票结果理解为大势所趋,绝不食言。不过,在此之前我还要做最后一次挣扎——同情朱文圭处境的读者行动起来,保住朱文圭的小命!
所以,这伙人便不约而同将目光落到了与武将集团关系密切的汉王朱高熙身上。
一边是想当皇帝,另一边是想让这个人当皇帝,目标一致的两伙人王八看绿豆对上眼了,于是迅速打得火热。
对于朱高熙的小动作,朱棣知道得一清二楚。因为他不仅提前完全恢复了锦衣卫系统的原有功能,而且还提前成立了东厂。如今的朱棣,对信息的掌握程度甚至比原来那个历史时空中同期的永乐皇帝还要强。
知道朱高熙强烈想要取代朱高炽后,朱棣并没有大发雷霆。
当初朱棣提前册立太子是为了避免内耗,可是现在看来,尽管身为皇帝,可某些事情的发展却并不以他个人意志而发生改变。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显然非常正确。朱高熙这家伙本来就狂妄自大,靖难之役时又因为燕王的那句“勉之,世子多疾”,更是认为朱棣的一切应该由他继承。
朱高熙已经是个成年人了,性格已经定形。到了如今这种地步,朱棣也着实没办法避免自己死后骨肉相残的悲剧。
朱高炽还好说,确实是个仁厚的人,可朱瞻基却不那么好说话。上次朱瞻基和朱文圭斗蟋蟀玩,朱文圭一时激动拍死了朱瞻基的蟋蟀,结果朱瞻基立即毫不客气上前推了朱文圭一把。俗话说三岁看到老,朱瞻基连走路都不稳当的孩子都并不忍让,又怎么可能对一心想篡夺皇位的朱高熙产生任何怜悯呢?
既然没办法禁止朱高熙觊觎太子之位,那么,朱棣也就只能把事情往好的方面想了。
“只要朱高熙不采用造反或是刺杀之类过于激烈的暴力手段,干脆让朱高熙充当太子的磨刀石也好。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朱棣在军队方面的改革损害了一些人的利益,这个脓包儿现在不挤,将来怕就更难收拾。对朱高熙稍稍放任一些,他便能够吸引更多对新政心怀不满的将领自己冒出来,到时候一网打尽也可以节省很多精力。”
大约是受这具身体原主人的影响吧,朱棣倒也不是没有给过朱高熙善始善终的机会:提前将他封往云南。
如果朱高熙能够悬崖勒马。那便一切都好说。可惜地是。虽然确定封地地时间提前了。但朱高熙地反应却没有任何变化——他向朱棣不断诉苦。说自己又没有犯错。凭什么要去云南(当时云南地生活条件相对艰苦)。反复劝说。赖着就是不走。
在原来地历史时空中。永乐皇帝被他缠得没有办法。加上他也确实比较喜欢这个儿子。便收回了命令。让他跟随自己去北方巡视边界(当时尚未迁都)。在跟随永乐巡边时。朱高煦表现良好。深得永乐欢心。高兴之余。永乐便让他自己决定去留之地。朱高煦等地就是这个机会。他告诉永乐。自己哪里也不去。就留在京城。
但是在这个时空里。朱棣却没说什么废话。而是很干脆地默认了朱高熙赖在京城不走地行为。
朱棣知道。他地这种放任态度会给了外界一个错误信号。一些犹豫不决地将领和文臣可能会因为这个错误地信号而站错队。不过朱棣绝对不会因此而内疚:拔亮烛火会诱使更多地飞蛾扑火。但谁叫那些飞蛾地天性喜欢扑火呢?如果有地人不党争、不内斗就活不下去。那么创造机会让他们赶紧去死也算是满足这些人地天性……难道不是吗?
见皇上不赶自己走了。朱高熙便以京城为基地。开始谋划针对朱高炽地阴谋。册立太子当天严厉地打压还是有效果地。此举令朱高熙得出一个结论:一开始就将目标直接定在朱高炽身上非常危险。于是。朱高熙便将打击地目标定在支持太子地人身上。
朱棣地想法别人自然不可能知道。别人只知道朱棣对朱高熙表现出一种放任地态度。而且朱高熙也开始唆使投靠自己地大臣攻讦太子身边地人。那些坚持正统地大臣们将这些情况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这一段时间里全都处于焦虑之中。
今天看见朱高炽来到文渊阁,并传达皇上的口谕“太子进文渊阁‘学习’处理政事”,文渊阁里的六位学士全都大松了一口气——这是一个强烈的信号,说明皇上根本没有改立太子的意图!更何况,太子还能够草拟对各种奏章的处理意见,这样一来,汉王一系的官员如果不是白痴,应该会有所收敛了——若再攻讦太子党,太子草拟处理意见“诬告反坐”,汉王一系的官员岂不是要吃不了兜着走?
严格说起来,朱棣给予朱高炽的这点权力其实不算什么。在原来的历史时空中,二十多年后内阁就开始草拟对各种奏章的处理意见,并将这些意见附于奏章之上,送给皇帝御览。这种情况称之为“票拟”。而朱高炽这时候的作用只不过相当于明朝中后期的首辅而已。
不过,事情的好坏除了客观因素外,还有主观因素的影响。
在朱棣看来,给了朱高炽这么一点权力根本不算什么。然而在此之前,朱元璋一向都是将尽可能多的权力全部抓在自己手上。结果,如今朱棣只是稍稍分出了一点权力给太子,便令得这些学士惊喜异常了。
太子和这几位学士尽量掩饰着心中的喜意,稍稍寒暄了一会儿,然后开始工作。
当天的奏折基本上都很容易回复。比如说某地报灾,处理意见自然只能是赈灾;比如某地方官员为某位贞洁烈妇请立贞洁牌坊,处理意见自然是同意;比如说某个官员年老请求致仕,由于文渊阁的学士本来就是以备皇帝咨询的,因此对这些情况都很了解,知道该官员确实年老不能胜任后,朱高炽草拟的处理意见仍旧是同意。
稍稍有些麻烦的,便是某御史攻击太子两个属官行为不检有辱官缄的奏折。
其实事情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其中是一个是在公开场合袍子上的扣没系;另一个是在酒楼喝醉了发酒疯。
若是较真,太子的那两名属官确实能够被扣上“行为不检有辱官缄”的大帽子。但生性仁厚的朱高炽却又不愿意因为这种小事严厉处罚自己的属官。在杨士奇等人的建议下,朱高炽草拟的处理意见分别是罚俸半年和一年。
处理完当天的奏折,既激动又忐忑的朱高炽便回到了东宫。晚上,他翻来覆去几乎无法入睡。
第二天早上,朱棣又是早早地来和朱瞻基、朱文圭培养感情。看到朱高炽脸象昨天一样还是有两个明显的黑眼圈,朱棣先是有些惊讶,问他昨晚是不是又沉溺于女色了。得到否定的回答后,朱棣略微想了想,旋即恍然地“哦”了一声。朱棣冲着儿子理解地笑笑,让他不必陪着自己,若是精神不好就回去睡个回笼觉,若是精神好便去文渊阁看看奏折。
传闻皇上陪太孙和一字并肩王玩耍时很没有皇帝的形象,听到朱棣这样吩咐,朱高炽愈发肯定了传闻的正确性。既然这种时候父皇并不喜欢他待在一旁,朱高炽自然也不会惹父皇不高兴,因此依言前往文渊阁。
到了文渊阁,学士们仍旧是除了解缙之外都一大早就聚在那里了。早上见到父皇时没被父皇斥责,朱高炽的紧张情绪就已经消失了大半。现在又看到学士们的表情一个比一个轻松,他更是彻底放心。
原来,昨天朱高炽草拟了处理意见的奏折交到御书房后,皇上的回复清一色全是“准奏”!无论皇上到底看没看昨天奏折的具体内容,这件事都能表明太子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若皇上仔细看过奏折的内容然后全部批复“准奏”,这相当于皇上对太子第一次处理政务评了满分;若皇上没仔细看奏折的内容便批复“准奏”,这便证明皇上对太子极度信任。
当然,这件事并不会导致高熙会因此偃旗息鼓。毕竟原来的历史时空中即便是朱高炽已经监国,即便是朱高炽、朱瞻基先后登基当上了皇帝,朱高熙也照样没死心。只不过,太子和学士们却并不知道朱高熙即便遭受打击也不会死心,所以此事导致的直接结果便是他们今天的工作效率大幅增加。
……
大约是乐极生悲吧,仅仅高兴了一天,第二天,朱高炽便因为他草拟的一条处理意见而遭到了朱棣严厉的训斥。
ps:有个大文豪说过,小说中角色的生死不应该以作者的意志为转移。我是这么理解的:一本小说如果确定了故事的大环境,而角色的性格又刻划得很鲜明,那么根据性格决定命运这个原则,该角色的命运确实不应该由作者强行决定。
之前无论如何也想不到,我的小说也能达到这种境界(bs一下自己,分明是小说设定犯了众怒,还大言不惭什么小说境界)……
文中仅仅才两岁的朱文圭还谈不上有任何性格,但特殊的身份却同样决定了他的命运。
泪奔ing……
本人会将投票结果理解为大势所趋,绝不食言。不过,在此之前我还要做最后一次挣扎——同情朱文圭处境的读者行动起来,保住朱文圭的小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