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周姬姓国,在今河北邢台,后迁夷仪(今山东聊城西南)。公元前635年为卫所灭。
邢州——隋置邢州,治龙冈(宋改邢台,即今河北邢台)。北宋末曾为信德府。金仍为邢州。元为顺德府。民国废府。
巩昌——宋以通远军置巩州,治陇西(今属甘肃)。金升为巩昌府。民国废府。
吉州——1隋置吉州。治庐陵(今扛西吉安)。隋、唐都曾称庐陵郡,后仍为州。元时改名吉安。2金在今山西吉县一带置吉州。民国改县。
芍陂——在今安徽寿县南。
考亭——在今福建建阳西南。宋朱熹晚年居此。
西川——1唐分剑南为西川、东川。西川治成都,辖成都平原及其以西、以北之地。2宋有西川路,治益州(成都),1001年,分为益州、梓州二路。
西宁——1104年,宋改鄯州置西宁州,治所即今青海西宁。
西州——1汉晋时凉州的别称。2640年,唐灭高昌置西州,辖今吐鲁番盆地,治高昌,在今吐鲁番东南。
西安——1唐咸通至清末,今浙江衢县名西安县。2今陕西西安,自1369年明置西安府,始有此名。1928年始设市。
西吴一一浙江湖州的别称。
西县一一诸葛亮首次攻魏,屯西县,在今甘肃天水西南。
西京——1汉唐指长安。2五代晋、汉、周及北宋指洛阳。8渤海以鸭渌府为西京,在今吉林浑江市旧临江县境。4辽金以大同府为西京。
西河——古代所指不一。春秋卫西境沿黄河,称西河,即今浚县、滑县等地。战国时黄河在今安阳东,故安阳可称西河,《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子夏居西河教授”是也。魏取秦今陕西黄河沿岸地,置西河郡,则以晋陕间黄河为准,西岸为西河。汉有西河郡,有今内蒙伊克昭盟东部及晋西等地。魏时,北部为羌胡所得,仅有晋西,治兹氏,即今汾阳。唐亦曾以汾州为西河郡。
西城——汉西城县在今陕西安康西北,西魏移今安康。东汉时在此建西城郡,魏名魏兴郡。西魏称金州。
西洋——元明时以南海以西为西洋,以东为东洋。其分界约在东经110度左右。
西鄂——东汉张衡为西鄂人,地在今河南南阳北。
西楼——契丹西楼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西南石房子村。
西套蒙古——指河西走廊以北、河套以西的阿拉善、额济纳二旗。
百花潭——在成都西郊,杜甫草堂即在潭北。
厌次——古县名。秦在今山东惠民东;晋移至阳信东,后废。隋在今惠民东南,北宋迁今惠民。明废厌次为武定州,清为惠民县。
成皋——在今河南荣阳汜水镇。
成德——762年,唐收安史降将所置方镇之一,治恒州(改名镇州,即今正定),辖恒、冀、深、赵等州,又名恒冀、镇冀。922年为晋所并。
成周城——周公旦所筑,在今洛阳东郊白马寺以东。
夹谷——孔子相(任赞礼之职)鲁定公会齐景公处,在今山东莱芜南,另说在淄博市淄川西南。
扦关——有二,一在今湖北长阳西,一在今四川奉节东赤甲山上,又名江关,均春秋时楚、巴相拒时所筑。
扬子——古津渡名,在今江苏邗江南。本在长江北岸,为重要渡口。唐开元以后,因沙洲淤积,离江日远,乃自此开运河南至瓜州渡口,以通航运。隋唐尚有扬子县,宋移今仪征,为真州治所。明改扬子县为仪征县。
扬州——1《禹贡》九州之一。2汉武帝所置十三部刺史之一。此时的扬州包括今江苏的江南(今扬州即古广陵,在徐州,不在扬州)、安徽的淮河以南及浙、闽、赣三省。三国魏、吴各有扬州,魏扬州治寿春,吴扬州治建业。东晋南朝的扬州缩小了。《宋书·州郡志》说扬州领十郡,只包括苏南、淮南、皖南和浙江。事实上这些地区中还有许多侨置州郡,如南徐州等。隋以吴州为扬州,治江都。今扬州才和扬州这名字有关。
夷门——开封的别称,因战国魏大梁东门称夷门得名。
夷洲——东汉三国时称台湾为夷洲。
夷陵——楚邑夷陵在今湖北宜昌东南,汉置县,吴改名西陵,晋又改夷陵。南朝齐迁至宜昌西北。隋峡州夷陵郡治所在此。唐移治今宜昌市,亦为峡州夷陵郡治所。元为峡州路治所。明为夷陵州,夷陵县省入州治。1735年,清升为宜昌府,府治即宜昌。
师子国——斯里兰卡古称。
曲女城——在今印度北方邦的卡瑙季。玄奘到此时,为戒日王都城,极为繁盛。十一世纪初,伽色尼王朝马默德侵入时被毁。
曲沃——春秋晋曲沃在今山西闻喜东北。战国魏另有一曲沃,在今河南灵宝东北。
曲阿——楚邑名云阳,在今江苏丹阳。秦置曲阿县。三国吴改云阳,晋仍称曲阿。唐天宝初改丹阳。
曳至河——即今新疆额尔齐斯河上游。
光州——南朝梁置光州,治光城(今河南光山,隋时所改)。712年移治定城(今潢川)。民国废州,以州治为潢川县。
当涂——汉当涂县在今安徽怀远东南。东晋侨置,后割原于湖地,治南陵东南。隋移治姑孰,即今县。
吐火罗——中亚细亚古国,即大夏(巴克特里亚)。
同州——西魏置同州,治武乡(今陕西大荔)。清雍正时升府。民国废府。
同谷——西魏末年置,在今甘肃成县,后为成州。
回中——秦宫名,在今陕西陇县西北。又有回中道,南起关中的沂水河谷,中经回中宫,北出萧关,进入陇东。
回洛仓——隋筑,在今洛阳隋故城北七里。
朱提——汉置朱提县,在今云南昭通。汉末刘备置朱提郡,以此为治所。南朝梁废。唐再置朱提县,天宝中地入南诏,唐复于今四川宜宾西南置朱提县,唐末废。
朱仙镇——在河南开封西南,明清四大镇之一。
朱雀航——六朝建康秦淮河上二十四航(浮桥)中最大的一座。在今南京镇淮桥东。
伏羌——唐改冀县为伏羌。后入吐蕃。元仍为县,民国改为甘谷县,属甘肃。
伏俟城——曾为吐谷浑都城,在青海湖西岸布哈河河口附近。隋置西海郡。
伊州——隋于今新疆哈密置伊吾郡。唐改伊州。
伊阙——见“龙门”。
伊吾卢——简称伊吾,东汉置都尉屯田,旧城在今哈密西四堡。隋置郡,余见“伊州”。
伊逻卢城——唐龟兹都城,即今新疆库车。
伊犁九城——1761—1780年间,清政府筑伊犁九城,即:塔勒奇、绥定、惠远、惠宁、宁远、广仁、熙春、瞻德、拱宸。
华州——西魏置华州,辖境历代屡有变迁,治所在今华县(曾名华山、郑县)。清不辖县。民国为华县。华阳——晋常璩《华阳国志》谓“华阳”指华山以南川滇黔广大地区。南朝曾在陕南勉县一带侨置华阳郡、华阳县。
华亭——即华亭谷,在今上海市松江县西。孙吴封陆逊为华亭侯。唐天宝十年(751年)置华亭县。元明清为松江府治。民国为松江县。
华容——汉华容县在今湖北潜江县西南。
延平——即今福建南平。汉置南平县,元为南剑路治,明清为延平府治。
延州——西魏置延州。隋唐都曾改为延安郡,后仍为州。1089年,宋升为延安府。西魏治广武,唐治肤施,均在今延安东北,宋移肤施至今延安。
延津——今河南有延津县(汉唐等代的酸枣县在其西),汉唐时在黄河南岸。从延津东北至滑县以北的各渡口,总称延津。
延陵——春秋吴季札所居,即今江苏常州。西晋延陵县在今丹阳西南,隋移丹徒(今镇江),唐还旧治,宋废为镇。
延绥——明九边之一,先治绥德州,后移榆林卫
邢州——隋置邢州,治龙冈(宋改邢台,即今河北邢台)。北宋末曾为信德府。金仍为邢州。元为顺德府。民国废府。
巩昌——宋以通远军置巩州,治陇西(今属甘肃)。金升为巩昌府。民国废府。
吉州——1隋置吉州。治庐陵(今扛西吉安)。隋、唐都曾称庐陵郡,后仍为州。元时改名吉安。2金在今山西吉县一带置吉州。民国改县。
芍陂——在今安徽寿县南。
考亭——在今福建建阳西南。宋朱熹晚年居此。
西川——1唐分剑南为西川、东川。西川治成都,辖成都平原及其以西、以北之地。2宋有西川路,治益州(成都),1001年,分为益州、梓州二路。
西宁——1104年,宋改鄯州置西宁州,治所即今青海西宁。
西州——1汉晋时凉州的别称。2640年,唐灭高昌置西州,辖今吐鲁番盆地,治高昌,在今吐鲁番东南。
西安——1唐咸通至清末,今浙江衢县名西安县。2今陕西西安,自1369年明置西安府,始有此名。1928年始设市。
西吴一一浙江湖州的别称。
西县一一诸葛亮首次攻魏,屯西县,在今甘肃天水西南。
西京——1汉唐指长安。2五代晋、汉、周及北宋指洛阳。8渤海以鸭渌府为西京,在今吉林浑江市旧临江县境。4辽金以大同府为西京。
西河——古代所指不一。春秋卫西境沿黄河,称西河,即今浚县、滑县等地。战国时黄河在今安阳东,故安阳可称西河,《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子夏居西河教授”是也。魏取秦今陕西黄河沿岸地,置西河郡,则以晋陕间黄河为准,西岸为西河。汉有西河郡,有今内蒙伊克昭盟东部及晋西等地。魏时,北部为羌胡所得,仅有晋西,治兹氏,即今汾阳。唐亦曾以汾州为西河郡。
西城——汉西城县在今陕西安康西北,西魏移今安康。东汉时在此建西城郡,魏名魏兴郡。西魏称金州。
西洋——元明时以南海以西为西洋,以东为东洋。其分界约在东经110度左右。
西鄂——东汉张衡为西鄂人,地在今河南南阳北。
西楼——契丹西楼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西南石房子村。
西套蒙古——指河西走廊以北、河套以西的阿拉善、额济纳二旗。
百花潭——在成都西郊,杜甫草堂即在潭北。
厌次——古县名。秦在今山东惠民东;晋移至阳信东,后废。隋在今惠民东南,北宋迁今惠民。明废厌次为武定州,清为惠民县。
成皋——在今河南荣阳汜水镇。
成德——762年,唐收安史降将所置方镇之一,治恒州(改名镇州,即今正定),辖恒、冀、深、赵等州,又名恒冀、镇冀。922年为晋所并。
成周城——周公旦所筑,在今洛阳东郊白马寺以东。
夹谷——孔子相(任赞礼之职)鲁定公会齐景公处,在今山东莱芜南,另说在淄博市淄川西南。
扦关——有二,一在今湖北长阳西,一在今四川奉节东赤甲山上,又名江关,均春秋时楚、巴相拒时所筑。
扬子——古津渡名,在今江苏邗江南。本在长江北岸,为重要渡口。唐开元以后,因沙洲淤积,离江日远,乃自此开运河南至瓜州渡口,以通航运。隋唐尚有扬子县,宋移今仪征,为真州治所。明改扬子县为仪征县。
扬州——1《禹贡》九州之一。2汉武帝所置十三部刺史之一。此时的扬州包括今江苏的江南(今扬州即古广陵,在徐州,不在扬州)、安徽的淮河以南及浙、闽、赣三省。三国魏、吴各有扬州,魏扬州治寿春,吴扬州治建业。东晋南朝的扬州缩小了。《宋书·州郡志》说扬州领十郡,只包括苏南、淮南、皖南和浙江。事实上这些地区中还有许多侨置州郡,如南徐州等。隋以吴州为扬州,治江都。今扬州才和扬州这名字有关。
夷门——开封的别称,因战国魏大梁东门称夷门得名。
夷洲——东汉三国时称台湾为夷洲。
夷陵——楚邑夷陵在今湖北宜昌东南,汉置县,吴改名西陵,晋又改夷陵。南朝齐迁至宜昌西北。隋峡州夷陵郡治所在此。唐移治今宜昌市,亦为峡州夷陵郡治所。元为峡州路治所。明为夷陵州,夷陵县省入州治。1735年,清升为宜昌府,府治即宜昌。
师子国——斯里兰卡古称。
曲女城——在今印度北方邦的卡瑙季。玄奘到此时,为戒日王都城,极为繁盛。十一世纪初,伽色尼王朝马默德侵入时被毁。
曲沃——春秋晋曲沃在今山西闻喜东北。战国魏另有一曲沃,在今河南灵宝东北。
曲阿——楚邑名云阳,在今江苏丹阳。秦置曲阿县。三国吴改云阳,晋仍称曲阿。唐天宝初改丹阳。
曳至河——即今新疆额尔齐斯河上游。
光州——南朝梁置光州,治光城(今河南光山,隋时所改)。712年移治定城(今潢川)。民国废州,以州治为潢川县。
当涂——汉当涂县在今安徽怀远东南。东晋侨置,后割原于湖地,治南陵东南。隋移治姑孰,即今县。
吐火罗——中亚细亚古国,即大夏(巴克特里亚)。
同州——西魏置同州,治武乡(今陕西大荔)。清雍正时升府。民国废府。
同谷——西魏末年置,在今甘肃成县,后为成州。
回中——秦宫名,在今陕西陇县西北。又有回中道,南起关中的沂水河谷,中经回中宫,北出萧关,进入陇东。
回洛仓——隋筑,在今洛阳隋故城北七里。
朱提——汉置朱提县,在今云南昭通。汉末刘备置朱提郡,以此为治所。南朝梁废。唐再置朱提县,天宝中地入南诏,唐复于今四川宜宾西南置朱提县,唐末废。
朱仙镇——在河南开封西南,明清四大镇之一。
朱雀航——六朝建康秦淮河上二十四航(浮桥)中最大的一座。在今南京镇淮桥东。
伏羌——唐改冀县为伏羌。后入吐蕃。元仍为县,民国改为甘谷县,属甘肃。
伏俟城——曾为吐谷浑都城,在青海湖西岸布哈河河口附近。隋置西海郡。
伊州——隋于今新疆哈密置伊吾郡。唐改伊州。
伊阙——见“龙门”。
伊吾卢——简称伊吾,东汉置都尉屯田,旧城在今哈密西四堡。隋置郡,余见“伊州”。
伊逻卢城——唐龟兹都城,即今新疆库车。
伊犁九城——1761—1780年间,清政府筑伊犁九城,即:塔勒奇、绥定、惠远、惠宁、宁远、广仁、熙春、瞻德、拱宸。
华州——西魏置华州,辖境历代屡有变迁,治所在今华县(曾名华山、郑县)。清不辖县。民国为华县。华阳——晋常璩《华阳国志》谓“华阳”指华山以南川滇黔广大地区。南朝曾在陕南勉县一带侨置华阳郡、华阳县。
华亭——即华亭谷,在今上海市松江县西。孙吴封陆逊为华亭侯。唐天宝十年(751年)置华亭县。元明清为松江府治。民国为松江县。
华容——汉华容县在今湖北潜江县西南。
延平——即今福建南平。汉置南平县,元为南剑路治,明清为延平府治。
延州——西魏置延州。隋唐都曾改为延安郡,后仍为州。1089年,宋升为延安府。西魏治广武,唐治肤施,均在今延安东北,宋移肤施至今延安。
延津——今河南有延津县(汉唐等代的酸枣县在其西),汉唐时在黄河南岸。从延津东北至滑县以北的各渡口,总称延津。
延陵——春秋吴季札所居,即今江苏常州。西晋延陵县在今丹阳西南,隋移丹徒(今镇江),唐还旧治,宋废为镇。
延绥——明九边之一,先治绥德州,后移榆林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