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军的第4装甲师在付出了22辆0坦克被击毁打残的巨大代价之后,终于是得以成功突破了巴军在登东的第二个防区。**

    然而,等在印军面前的,确实一个痛苦的事实——前方居然又出现了一个防御阵地防线。

    不仅如此,印度东路军的指挥官看着眼前越来越密集的巴军大口径火炮轰出的泥浪,他就意识到了一个更悲凉的现实:不仅在自己面前,甚至在这个防御阵地的背后,应该还有另外一个巴军的防御阵地。

    这个战略纵深,是前所未有的深,而印军已经陷入其中,进退维谷。

    要知道,摆在印军面前的这种多重防御结构,就像一个可以吞噬一切的泥沼,印军的机械化装甲部队,现在很不凑巧的,已经全部深深的陷了进去。

    无论是前进还是后退,都将付出惨烈的代价。

    这个防御阵地的规模,绝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建起来的,巴基斯坦方面至少准备了大半年的时间。

    而事实上,在中国的工程师和大型土木工程器械的帮助下,无论是挖战壕还是深坑,或者建立反坦克土墙,全都是使用了挖掘机和推土机,比起一般的人力劳动,建造时间大大缩减了,质量也是更加可靠。

    至于印度人,受限于他们国内的建筑水平和工业能力,却不知道这些,还以为巴军为了应对印度的入侵而早早有所准备。

    现在的巴军防御阵地,连绵不绝,就像是一团韧xing极好的粗绳,一圈一圈,一层一层,将印军的机械化装甲部队牢牢的捆了起来,死死压制住。

    陷入防御纵深的中间地段,就算是突击能力最强的印军装甲旅,也完全丧失了坦克部队在机动xing上面的优势,而是被巴军的猛烈炮火。完全压制在两个防御阵地之间。

    不仅如此,还要承受来自三个阵地的火炮轰炸,任由各种大口径火炮的炮弹。像雨点一样落在自己的头上。

    印度东路军的指挥官,现在已经是有些骑虎难下了。

    考虑到陷在巴军防御阵地里头的可全都是自己手上最为jing锐的装甲部队,有超过三十辆美制的0坦克,要是全都损失了。就算自己能够或者没法向陆军参谋总部交代了。

    先不说以后,光是这接下来的仗,没有一支jing锐的坦克部队,就十分难打了。更何况,直到目前还没有看见巴军将他们的装甲部队投入战场。绝对是作为预备队,专门等候在登东以西的谷地,等着印军剩余的装甲部队去入套。

    然而,印军现在也是头疼得很,东路军连登东的防线都无法突破,假使损失了太多的“阿琼”和0,那又拿什么去和巴基斯坦的300辆“灰熊”坦克拼命呢?

    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印军指挥官迫于无奈。只得命令第4和第8装甲师向向后撤退。完全放弃了之前那种天真的想法。

    按照情势来分析,现在还想要突破敌人的阵地,然后实施迂回包抄,根本就不现实。别说能不能歼灭敌军了,不全军覆灭就该烧香拜佛了。

    还不如放弃那种不切实际的计划,老老实实的将手中的步兵调遣上去。就算冒着巴军的炮火会带来的较大伤亡,但至少步兵能够向敌人的防御阵地发起冲锋。然后一个个地慢慢的啃下来。

    在印度,士兵的价值毫无疑问要比坦克低得多。死在多的人,也不会太过心疼。

    而且说到陆军总数,反正印度主将觉得自己手头上掌握的兵力要比巴基斯坦多,就算是付出再大的伤亡,事后也可以很容易的补充回来。

    作为人口大国,印度还真不缺兵源,而且就算士兵战死,抚恤的花费也相当低廉。不像装甲部队那样,每损失一辆先进的外购型坦克,那可就是一笔钱,足够雇佣一个团的士兵了。

    士兵无非就是价值一些面包和衣服,这些东西,印度自己就能生产,算是可以控制的成本范畴。而任何一辆坦克,上面的所有部件,几乎都要从国外采购。

    里里外外被人盘剥,结果每一辆都成了天价,并且是无法控制的成本,指不定哪天就要涨价甚至是断货。

    在印度,士兵基本没有接受过教育,那就没有了所谓的教育成本。而另一方面,因为社会体制的落后,印军士兵无论是薪水还人权,都很成问题。

    从管理学上来说,就是人力资源成本非常低廉,低到了将领根本不在意底层士兵的死活。这种现象,在清末民初的中国,也相当普遍。

    在这种军事指导思想下,印度步兵的命运就很悲哀了,上级指挥官宁肯损失士兵也不愿意损失军费,万般无奈之下,印军的步兵们只好充当炮灰,硬顶着巴基斯坦人的炮火闷头往前冲。

    试着想想看,155毫米口径的夜战榴弹炮,发shè出来的破片榴弹,直接在距离地面不到3米的空中发生爆炸,随后弹体的表层金属被撕裂,所产生的不规则破片,完全足以覆盖半个篮球场大小的区域。

    在这么一个圆形区域内,是可不存在什么攻击死角,这就等于说,一旦不幸的走进了这么一个被金属碎片风暴席卷的区域,里头的人必然要面对大量破片。

    在这样的环境中,一个一米七左右的人类,其安然无恙的几率能有多高呢?

    印军改变了攻击模式,巴军也开始了他们的应对,在前沿阵地的一些巴军士兵发现了印军开始利用步兵冲锋来发动突击之后,便立即将情报发往后方的炮兵阵。

    随后,巴军所有的火炮都开始发shè装有空炸引信的高爆弹,就是为了针对xing的打击印军的步兵集群。

    一时之间,在印军步兵发起冲击的这条道路上,随处可见横飞的炸弹破片,甚至构成了一道弥漫着死亡和血肉的火力网。

    随着每一次印军步兵的冲锋,巴军的大炮也按照前线观察员的提示而不断调整shè击诸元,被火炮所覆盖的地区,也不断的朝向印军前进的地区推移,由始至终。都跟随着在冲锋的印军士兵的步伐。

    这样的“步炮协同”,实在是让印军步兵血肉横飞,痛不yu生。

    印军后排阵地上的牵引式火炮炮兵。他们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战友在巴军的炮火中倒下、碎裂,被撕裂的肢体和内脏,编织着一个修罗地狱。

    无论如何焦急,无论如何气氛。即使咬碎了牙齿,印军的火炮手也无可奈呢,他们只能睁大眼睛看着巴军的炮兵阵地,却怎么也打不到对面。

    就在此时,火炮营的军官也产生了怨恨:陆军的高层只知道去花大把的美元买美国人的坦克。还有浪费一大堆资金来造“阿琼”这样的花瓶,可结果呢,现在这些坦克却智慧躲在步兵的后面。

    印军火炮营的营长对此大为愤懑,陆军高层很少舍得花点钱给炮兵装备一些大口径的火炮,甚至连巴基斯坦的炮兵都比不过了。

    这也导致了,现在印度的炮兵只能干瞪眼,看着步兵师的战友们一群一群的去送死,而自己却有心无力。

    看到这惨烈的修罗景象。印军火炮手的心都是在滴着血。无可奈何之下。只好朝着shè程能够达到的几个地方胡乱开炮,发泄一下郁闷的情绪。

    同时,也是为了给发起人肉冲锋战术的同胞们壮壮声sè,至于能否给巴军防御阵地的士兵造成一些伤亡,这就很不好说了。

    而那些侥幸冲过巴军火炮覆盖区的印军士兵,终于成功抵达了他们梦寐以求的巴军阵地前沿。只是。虽说目测已经不需要再顾及炮火的威胁,然而却不代表这里就是安全的。

    印军士兵即将要面对的。可是巴军防御阵地上凶猛的洪流iii型通用机枪,这种能发shè7.62毫米机枪子弹的武器。在它的交叉火力扫shè下,可不是闹着玩的。

    7.62毫米的机枪子弹,威力固然没有炮弹那样惊人,无法用一发就带走数条乃至数十条xing命,也没有无处不在的破片风暴。

    可事实上,一百一十挺通用机枪,前或左右上下交叉布置,构成了严密的死亡禁区,就像用子弹编织而成的一张大网,不断的吞噬着人的xing命。

    每分钟660多发的shè击频率,外加穿透力惊人的7.62毫米机枪子弹,在点燃后的火药推动下,已然足以撕碎印度步兵的血肉之躯。

    被打碎的头颅,被撞断的手足,仅仅是从侧面划破肚皮,就像被锋利的刀刃砍到一样,内脏流出,血如泉涌。

    还未等到这些印军士兵扑到阵前,就死了一大半,而剩余的人,才得以靠近在了巴军机枪阵地的前面。不少人,都连忙寻找躲机枪和炮火shè击的死角,然后躲进去,不敢随意动弹。

    在外面,到处都是洋溢着惨叫、枪鸣、炮轰还有泥土坠地的声音。

    在火炮和机枪这些战争机器的面前,人的力量何其卑微,就如同随时都会熄灭的烛火一样。

    很显然,猪突式肉弹冲锋战术失败了,巨大的损失,也让印度东路军的指挥官清醒了不少,他开始意识到缺乏装甲保护的步兵,面对如此的猛烈的炮火和机枪阵地,是无能为力的。

    在这样的状态下进行集团冲锋,简直就是自杀,果然还是必须要派出装甲部队,才能有效的与步兵互相协同,然后冲破敌人的阵地。

    其实,这两种战术在二战期间就已经被证明是无比愚蠢的。

    ri本的刺刀战在面对美国和苏联时,成了无限送死流战术。而英法等国让坦克配合步兵,结果被德国的纯机械化洪流打得屁滚尿流。

    而印军指挥官无论学习过多少经典的战术,都很难掌握战争的jing髓,因为印度,已经太久没有经历过真正的战争了,也没有遇到过像样的对手。

    东路军的主将左顾右盼,还是舍不得将昂贵的“阿琼”和0投入到这样的消耗战之中。只好退而求其次,下达命令,从其中四个**装甲旅之中,抽调出一部分次等货sè来配合步兵的行动。

    结果,在一番挣扎后。140辆波兰制造的t55坦克被拿出来,在这些坦克的掩护下,机械化步兵师本身所装备的Б-1和Б-2步兵战车也装上了1个整编的步兵团。然后就向着把军阵地发起了第二次冲击。

    真别说,这一招倒还是挺有效的。

    虽然巴军的应对也很迅速,后排的火炮手在得到来自前沿阵地的报告之后,也非常及时的将高爆弹换成了应对装甲单位的穿甲弹。

    可这一来一回。就花了不少的时间,让印军钻了空子。

    要知道,装甲部队的突击速度是相当快的,而巴军的炮火却无法跟得上印军坦克和步兵战车前进的速度。

    最终,印军在付出了30辆坦克和20辆步兵战车被的代价之后。才得以成功的突进到了巴军防御阵地的最前沿。

    在这个时候,巴军阵地上所部署的反坦克炮和反坦克导弹就可以发挥他们的作用了,甚至就是为了等这一刻,巴军的武器储量相当惊人。

    在巴军的防御阵地上,他们配置的反坦克炮全都是105毫米口径的平shè炮,shè击时弹道平直,容易瞄准。

    而且,这种反坦克炮所发shè的炮弹。几乎全都是可以垂直击穿印军坦克的正面装甲。更何况。巴军所使用的炮弹可全是中国武器制造商所生产的贫铀穿甲弹。

    别看这种反坦克炮的口径不是很大,可用来对付印军的t55坦克的却是绰绰有余,即使是最厚实的正面装甲,恐怕也顶不住一炮。

    至于装甲厚度尚且不够40毫米的Б-1和Б-2步兵战车,在这种反坦克炮面前,就完全是一捅就破的纸葫芦了。

    至于少量的0a3主战坦克。105毫米口径的反坦克炮对于这种装配了外挂式反应装甲的第二代主战坦克威胁不大。

    可巴基斯坦也不是没有准备,一些反坦克导弹就专门是用来对付这种难缠的敌人。而且巴军利用地形的优势。在几个向外突出的高地上,设置了大量的反坦克导弹伏击阵地。

    这些反坦克导弹。可是专门挑0a3薄弱的侧面装甲和履带下死手的,通过战后的统计数据表明,这么做的效果还算不错。

    在这种多层次的立体化防御打击之下,印军损失了近50辆的t55以及14辆0a3,甚至还包括了近半数的步兵战车。

    如此巨大的损失,换来的只是巴军的弹药消耗,印军依旧未能突破巴军的当面防御阵地。而由于伤亡太大,部队士气下降到了临界点,东路军的总指挥也只好下令,让残余的部队撤出战斗。

    双方你来我往,进行了一连串的攻守较量。

    印军方面,损失了将近200辆装甲车,还有两个成建制的步兵团,损失不可谓不惨重。而作为防守的一方,巴军在印军的第二次攻击浪cháo中,前沿阵地在也损失了将近一个团的兵力,包括大量的军用物资被消耗掉。

    印军的坦克炮和火炮,还是给巴军造成了一定的困扰。

    不仅如此,巴基斯坦方面jing心构筑的反坦克阵地被摧毁了一半以上,其中前两个防区受到的破坏最为眼中,连基本的防御体系都已经难以维系。

    所以,在印军撤退之后,巴军也抓紧时间休整,放弃阵地的前沿,转为退守到两个剩余的高地上,在第二防区的末端重新构筑新的阵地体系。

    因此可以说,现在这样的情况,印巴双方的胜负还不好确定。

    从损耗的角度上来将,印军此战的损失明显要比巴基斯坦方面大上许多,并且在局面上依旧处于下风。

    可从整体局势来看,这样的损失对,于在兵力和资源上占据较大优势的印度而言,并非伤筋动骨。只要重新整顿兵力和时期,印军的战力对比于巴基斯坦还是能够占着上风的。

    同时,东路军的一部分目的也算是达到了,他们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之后,终于是成功的迫使巴军退守至第2防区的末端。

    虽然未能完全达成了原本制定的战术意图,但至少实现了其中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印度东路军依旧有力量组织起足够规模的攻击阵型。

    前面这两次攻击失利,也让印军的指挥官对巴军的战术执行能力有了新的认知,开始意识到,发动大规模的集团化冲锋在这样的地形上是不合适的。

    这里前宽后窄,十分不利于发挥印军的兵力优势,如果非要硬来,反倒给了巴基斯坦可乘之机,让敌人得以在局部上占据兵力的优势。

    这两次攻击行动,使得印军方面搜集到了不少有用的巴军情报,其中一个就是在这道防线上,当面的巴军并没有配置装甲力量。从对方不予反击和追击来看,对方的兵力也不是很足,否则不会在胜利之后马上就退守到后面的防区。(未完待续。。)

    s

章节目录

智能工厂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观星的乃粉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瞧出端倪-新工厂规划方案范文,智能工厂,笔趣阁并收藏智能工厂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