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沉默了片刻,凌花又问:“嫂子,咱这块年景也不太好吗?”玉葵嫂也叹了口气:“嗨!可不,这几年净折腾了,前几年归了合作社,倒是过了两年安稳日子,谁知打从一并成公社就折腾起来了,大跃进吃食堂,炼钢铁,闹得地里的收成都不顾了糟蹋了好些。”凌花的那颗心不由得有点发沉了。玉葵嫂又接着说:“按说咱这块地肥又有水浇不怕旱,要是正经地务弄地里歉不了收,一折腾就不行了,再加上这二年公粮拿得太多了,大伙只好紧裤腰带了。”凌花的神色不由有点黯然垂下眼睑,一时不知说啥好。玉葵嫂见凌花如此模样便转向长栓问道:“你们那边闹得也够厉害吧?”长栓叹了口气:“咳!别提多花哨了,闹得饭都吃不上了。”凌花这时才赶紧接上了话茬:“不瞒你说,玉葵嫂子,就因为了顾这张嘴,所以我才走了这一招,想老俩出来给家里那几口省点嚼骨,原以为咱这块咋也比那边粮食富裕,再加上他有这点手艺俩人咋也好凑合,没想到这边也那样,看来我又走了一招败棋。”玉葵嫂也轻轻叹口气,沉吟了片刻又说:“到这份上就别说那个了,谁也没能掐会算的本事,既然来了就想来了的路子,看来这边咋也比那边活络点,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听玉葵嫂这么一说,凌花心里才稍微松快了些。玉葵嫂又说:“你们既然来到了这儿,这儿就是你们家,你们那里也别去。俺们嘴里紧点,多添点萝卜白菜咋也能凑合过去,熬过了这一冬就好点了。”凌花连忙又摇头又摆手:“那可不行,嫂子,俺们咋能拖累你一家呢,我得另找个落脚的地方,嘴的事再想辙,老天爷饿不死瞎眼雀儿。”玉葵嫂不安地望着她:“这往后寒冬腊月的你忘你里去?”凌花说:“俺们也得想辙,你要死留俺们,俺俩立马就走。”玉葵嫂有些无奈地摇了摇头:“真是地,还是这个性子。要不等你侄子回来叫他给想想辙,好赖他是队长,路子还宽点。”凌花呻吟着点点头:“那也行。”其实她心里早有了目标,在村口看见的那些打麦场上的看场小屋不就是挺好的栖身之所吗。她把这一想法告诉了玉葵嫂。玉葵嫂思谋着也点点头:“倒也是个招,等我儿子来了叫他帮着筹划筹划,给拾掇拾掇。”
说着话,玉葵嫂的儿子来了,凌花记得她走时那还是光着屁眼满院子跑的小小子,小名叫毛蛋。庄户人家的孩子都爱起个贱名,说是好成人。如今也是奔四十的一条汉子了,没人再叫毛蛋,都喊他大名万树,万树生的瘦高,红的长脸膛,举手投足透着一股干练劲。早已娶妻生子,前几年就又在别处另起了一座新屋另起了炉灶,不过每天都要过来看看,甚至不止一趟,尤其是老头没了以后跑的更勤。当他听完娘的介绍后惊讶地看着凌花,在他童年的记忆中依稀记得娘时常提起有个凌花姨,没想到今个突然出现在眼前,半晌才叫了声“姨。”凌花欣慰地乐了,不由感慨道:“不怪我们老了,你都成大老爷们了,真是岁月不饶人啊!”当他听娘说了凌花姨刚才的意图后,沉吟半晌才恳切地说:“凌花姨,你和姨夫既然不远千里地来了,就别拿我们当外人了。干嘛非要去住看场小屋,要我说,你们就呆在俺娘这儿,俺娘也有个伴,互相有个照应,比啥不好,至于吃的吗,咱想想法子,怎么也能对付下去。”谁知任凭咋说,凌花是死活不肯答应,执意要去住看场小屋,万树无奈,得答应将本队的看场小屋收拾出来。
看场的小屋不大且很矮,南墙和西墙上分别开了一个窗洞,按了几根木头条切算窗棂,门口就是用破木板钉成的一扇木板门,板与板之间的缝隙有手指头那么宽,没有门框,就用铁丝绑在一根木桩子上,门的上下两头都露着两条大缝子。幸喜的是靠屋子东北角有一铺火炕,占据了屋子四分之三还多的地方。万树娘俩帮着凌花两口子忙活了一天。先打了一大碗强子,找来几张旧报纸把洞开着的窗户和门上的缝隙全都糊好,万树又绑了个大草把子堵死了门上边的大缝子。尽管如此,那冷风还是一个劲往屋里钻,常说针尖打的窟窿斗大的风吗。玉葵嫂找来一条旧棉褥子缀了俩襻,再定俩钉子挂在门口权当棉门帘,这回才好多了,就是屋里暗了好些。玉葵嫂从场边的麦秸垛上撕来了两抱麦秸舖在了炕上,万树从生产队部里找来半领芦席舖在了上边。玉葵嫂从家里找来一条旧毡子,她见俩人就一床被子,从柜子里将以前老头盖的被卧也一并抱了来。然后又从家里拎来了一口小铁锅外加盆碗勺筷切菜刀等物,还有一盏用玻璃瓶子做的煤油灯。万树又用旧砖紧靠着炕头一角茬了个小锅台,把炕壁凿了个洞与炕连为一体,一来可以通过烟筒冒烟,二来一烧火可以使炕受热。这样一来,这除了麦收大秋以外很少有人光顾的小屋竟也有了家的气象。凌花望着这一切一阵感动不由抱住了玉葵嫂,动情地说:“嫂子,俺们这一来真是给你添累了,实在是过意不去啊。”玉葵嫂不大受用地说:“说这些没盐淡醋的话干啥,谁叫我是嫂子呢,你遇到了难处我能袖手旁观不管?别的啥都甭说,想法安排着过下去是真的。”稍倾又说:“这一半天你俩还上我哪儿吃饭去,甭管好赖,有往嘴里搁的,等划拉点粮食吃食你们再自己起火。”折腾了一天,凌花觉着腿都有点发软了,真想立马躺下歇会儿,可又不好拒绝玉葵嫂,只好应承。
第二天玉葵嫂从自家面缸里挖出一小口袋棒子面,米桶里挖出一嘟噜小米。又从土豆窖里扒出一筐土豆胡萝卜,还从酸菜缸里捞了几棵酸菜,几个咸菜疙瘩,一并送到了看场小屋去。嘱咐凌花:“你俩先对付着,没了再想辙,有乡亲们在咋也有往嘴里搁的。”凌花不安地说:“往后我俩也得自己想辙,不能光拖累你和乡亲们哪。”玉葵嫂说:“你们想辙是你们想辙,大伙帮衬是大伙帮衬,你们也别不落意、咱这块人你还不知道,都是实打实的,要搁到好年头,这算得了啥。后来万树又给提来了一只水桶让他们打水用,并告诉凌花:“场边上的秸秆都是生产队里的,你们尽管烧。”
尽管如此,要强的凌花还是觉着应该尽量少拖累玉葵嫂和乡亲们。她从裤腰带上抠出剩下的那点钱数数,还有小四十块钱,自己从村代销店里买回二斤盐,剩余的就不敢轻易动了。做饭就是切点土豆胡萝卜块,再切点酸菜搁点小米或棒子面熬一锅糊糊,一人喝两碗。烧柴呢,好在周边有许多大树,树底下掉了许多干枝。凌花就拽着长栓去捡,一人检回一抱子够烧一天得了,尽量不动生产队的柴火。那一黑下,俩人喝过了糊糊就躺下了,为了省油连灯也没点。那舖小炕紧紧巴巴能搁下俩人,正好俩人得紧挨着。从来没见过烟火的小屋见过了烟火后,升起一股热乎气,连炕也是热乎的。外面刮着西北风,周边的树梢也不断地发出颤栗地呼哨声,冷风也不断从不严实的门缝子里钻进来。凌花听着外面的风声,又往长栓跟前挤了挤,嘴里念叨着:“谢天谢地,甭管咋着,总算有间小屋容身,先是冻不着了。”沉默了片刻又念叨道:“谁知那四口子咋着呢,咋挨过这饥冷的冬天呢?尤其是哪俩孩子。”作为母亲,奶奶,心里又生出绵绵的忧愁和牵挂。长栓叹口气:“嗨!那就顾不了那么多了,挨饿是跑不了的,可还不至于饿死吧。眼下还是先顾咱俩吧,光靠别人接济也不是长久之计,我得出去转转,看能挣几个不能。”凌花听他说的有道理在黑暗里点了点头:“也是。”随即又有些担忧地说:“谁知这年月还有养猪的没有?赶明儿问问万树,先在本村里张罗张罗,图的是先和乡亲们联络联络。”她总是想的比较周全。第二天跟万树一提这事,万树撮着牙花子说:“前二年闹食堂不让家里养猪,家家都空了圈,连母猪都没了,这昝还都没缓过劲来,又赶上粮荒,怕也养猪的不多。张罗张罗看吧,估计转过年来就许好点。”第二天,万树就陪着长栓先在本队范围内转悠吆喝,逢人就问:“劁猪不?”顺便把长栓和凌花介绍一番,许多上点岁数的人都还记的凌花,记得她跟一个来自河北的劁猪匠走了,劁猪的没多少,凌花及长栓的事却传开了。于是一些热心肠的上岁数人纷纷掂着点粮食或是一筐土豆胡萝卜来看场小屋里看望凌花,凌花自是感激不尽。长栓在村里转了多半天也没做着几个活,许多乡亲们说:“是打算养猪,一来眼下吃的紧,二来小猪崽都不好买,只好等等看。”黑下,长栓和凌花合计:“看来眼下劁猪的活是不好做,只好往外杀,明我去外村转转,三乡五里,十里八乡的总能碰上几个活,实在不行再想别的辙,也许像万树说的那样,等过了年就许好些了。”凌花也说:“我也琢磨着,熬过了这一冬,一到开春就活泛了,熬着吧,别泄气。”第二天长栓喝了两碗糊糊,怀里揣着俩煮熟的土豆便奔了外村,三十多年前都无数遍走过的路,如今还依稀记得。那被无数人踩踏过的土路如今变得更加清晰坚实,不过也有的路消失了。
沉默了片刻,凌花又问:“嫂子,咱这块年景也不太好吗?”玉葵嫂也叹了口气:“嗨!可不,这几年净折腾了,前几年归了合作社,倒是过了两年安稳日子,谁知打从一并成公社就折腾起来了,大跃进吃食堂,炼钢铁,闹得地里的收成都不顾了糟蹋了好些。”凌花的那颗心不由得有点发沉了。玉葵嫂又接着说:“按说咱这块地肥又有水浇不怕旱,要是正经地务弄地里歉不了收,一折腾就不行了,再加上这二年公粮拿得太多了,大伙只好紧裤腰带了。”凌花的神色不由有点黯然垂下眼睑,一时不知说啥好。玉葵嫂见凌花如此模样便转向长栓问道:“你们那边闹得也够厉害吧?”长栓叹了口气:“咳!别提多花哨了,闹得饭都吃不上了。”凌花这时才赶紧接上了话茬:“不瞒你说,玉葵嫂子,就因为了顾这张嘴,所以我才走了这一招,想老俩出来给家里那几口省点嚼骨,原以为咱这块咋也比那边粮食富裕,再加上他有这点手艺俩人咋也好凑合,没想到这边也那样,看来我又走了一招败棋。”玉葵嫂也轻轻叹口气,沉吟了片刻又说:“到这份上就别说那个了,谁也没能掐会算的本事,既然来了就想来了的路子,看来这边咋也比那边活络点,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听玉葵嫂这么一说,凌花心里才稍微松快了些。玉葵嫂又说:“你们既然来到了这儿,这儿就是你们家,你们那里也别去。俺们嘴里紧点,多添点萝卜白菜咋也能凑合过去,熬过了这一冬就好点了。”凌花连忙又摇头又摆手:“那可不行,嫂子,俺们咋能拖累你一家呢,我得另找个落脚的地方,嘴的事再想辙,老天爷饿不死瞎眼雀儿。”玉葵嫂不安地望着她:“这往后寒冬腊月的你忘你里去?”凌花说:“俺们也得想辙,你要死留俺们,俺俩立马就走。”玉葵嫂有些无奈地摇了摇头:“真是地,还是这个性子。要不等你侄子回来叫他给想想辙,好赖他是队长,路子还宽点。”凌花呻吟着点点头:“那也行。”其实她心里早有了目标,在村口看见的那些打麦场上的看场小屋不就是挺好的栖身之所吗。她把这一想法告诉了玉葵嫂。玉葵嫂思谋着也点点头:“倒也是个招,等我儿子来了叫他帮着筹划筹划,给拾掇拾掇。”
说着话,玉葵嫂的儿子来了,凌花记得她走时那还是光着屁眼满院子跑的小小子,小名叫毛蛋。庄户人家的孩子都爱起个贱名,说是好成人。如今也是奔四十的一条汉子了,没人再叫毛蛋,都喊他大名万树,万树生的瘦高,红的长脸膛,举手投足透着一股干练劲。早已娶妻生子,前几年就又在别处另起了一座新屋另起了炉灶,不过每天都要过来看看,甚至不止一趟,尤其是老头没了以后跑的更勤。当他听完娘的介绍后惊讶地看着凌花,在他童年的记忆中依稀记得娘时常提起有个凌花姨,没想到今个突然出现在眼前,半晌才叫了声“姨。”凌花欣慰地乐了,不由感慨道:“不怪我们老了,你都成大老爷们了,真是岁月不饶人啊!”当他听娘说了凌花姨刚才的意图后,沉吟半晌才恳切地说:“凌花姨,你和姨夫既然不远千里地来了,就别拿我们当外人了。干嘛非要去住看场小屋,要我说,你们就呆在俺娘这儿,俺娘也有个伴,互相有个照应,比啥不好,至于吃的吗,咱想想法子,怎么也能对付下去。”谁知任凭咋说,凌花是死活不肯答应,执意要去住看场小屋,万树无奈,得答应将本队的看场小屋收拾出来。
看场的小屋不大且很矮,南墙和西墙上分别开了一个窗洞,按了几根木头条切算窗棂,门口就是用破木板钉成的一扇木板门,板与板之间的缝隙有手指头那么宽,没有门框,就用铁丝绑在一根木桩子上,门的上下两头都露着两条大缝子。幸喜的是靠屋子东北角有一铺火炕,占据了屋子四分之三还多的地方。万树娘俩帮着凌花两口子忙活了一天。先打了一大碗强子,找来几张旧报纸把洞开着的窗户和门上的缝隙全都糊好,万树又绑了个大草把子堵死了门上边的大缝子。尽管如此,那冷风还是一个劲往屋里钻,常说针尖打的窟窿斗大的风吗。玉葵嫂找来一条旧棉褥子缀了俩襻,再定俩钉子挂在门口权当棉门帘,这回才好多了,就是屋里暗了好些。玉葵嫂从场边的麦秸垛上撕来了两抱麦秸舖在了炕上,万树从生产队部里找来半领芦席舖在了上边。玉葵嫂从家里找来一条旧毡子,她见俩人就一床被子,从柜子里将以前老头盖的被卧也一并抱了来。然后又从家里拎来了一口小铁锅外加盆碗勺筷切菜刀等物,还有一盏用玻璃瓶子做的煤油灯。万树又用旧砖紧靠着炕头一角茬了个小锅台,把炕壁凿了个洞与炕连为一体,一来可以通过烟筒冒烟,二来一烧火可以使炕受热。这样一来,这除了麦收大秋以外很少有人光顾的小屋竟也有了家的气象。凌花望着这一切一阵感动不由抱住了玉葵嫂,动情地说:“嫂子,俺们这一来真是给你添累了,实在是过意不去啊。”玉葵嫂不大受用地说:“说这些没盐淡醋的话干啥,谁叫我是嫂子呢,你遇到了难处我能袖手旁观不管?别的啥都甭说,想法安排着过下去是真的。”稍倾又说:“这一半天你俩还上我哪儿吃饭去,甭管好赖,有往嘴里搁的,等划拉点粮食吃食你们再自己起火。”折腾了一天,凌花觉着腿都有点发软了,真想立马躺下歇会儿,可又不好拒绝玉葵嫂,只好应承。
第二天玉葵嫂从自家面缸里挖出一小口袋棒子面,米桶里挖出一嘟噜小米。又从土豆窖里扒出一筐土豆胡萝卜,还从酸菜缸里捞了几棵酸菜,几个咸菜疙瘩,一并送到了看场小屋去。嘱咐凌花:“你俩先对付着,没了再想辙,有乡亲们在咋也有往嘴里搁的。”凌花不安地说:“往后我俩也得自己想辙,不能光拖累你和乡亲们哪。”玉葵嫂说:“你们想辙是你们想辙,大伙帮衬是大伙帮衬,你们也别不落意、咱这块人你还不知道,都是实打实的,要搁到好年头,这算得了啥。后来万树又给提来了一只水桶让他们打水用,并告诉凌花:“场边上的秸秆都是生产队里的,你们尽管烧。”
尽管如此,要强的凌花还是觉着应该尽量少拖累玉葵嫂和乡亲们。她从裤腰带上抠出剩下的那点钱数数,还有小四十块钱,自己从村代销店里买回二斤盐,剩余的就不敢轻易动了。做饭就是切点土豆胡萝卜块,再切点酸菜搁点小米或棒子面熬一锅糊糊,一人喝两碗。烧柴呢,好在周边有许多大树,树底下掉了许多干枝。凌花就拽着长栓去捡,一人检回一抱子够烧一天得了,尽量不动生产队的柴火。那一黑下,俩人喝过了糊糊就躺下了,为了省油连灯也没点。那舖小炕紧紧巴巴能搁下俩人,正好俩人得紧挨着。从来没见过烟火的小屋见过了烟火后,升起一股热乎气,连炕也是热乎的。外面刮着西北风,周边的树梢也不断地发出颤栗地呼哨声,冷风也不断从不严实的门缝子里钻进来。凌花听着外面的风声,又往长栓跟前挤了挤,嘴里念叨着:“谢天谢地,甭管咋着,总算有间小屋容身,先是冻不着了。”沉默了片刻又念叨道:“谁知那四口子咋着呢,咋挨过这饥冷的冬天呢?尤其是哪俩孩子。”作为母亲,奶奶,心里又生出绵绵的忧愁和牵挂。长栓叹口气:“嗨!那就顾不了那么多了,挨饿是跑不了的,可还不至于饿死吧。眼下还是先顾咱俩吧,光靠别人接济也不是长久之计,我得出去转转,看能挣几个不能。”凌花听他说的有道理在黑暗里点了点头:“也是。”随即又有些担忧地说:“谁知这年月还有养猪的没有?赶明儿问问万树,先在本村里张罗张罗,图的是先和乡亲们联络联络。”她总是想的比较周全。第二天跟万树一提这事,万树撮着牙花子说:“前二年闹食堂不让家里养猪,家家都空了圈,连母猪都没了,这昝还都没缓过劲来,又赶上粮荒,怕也养猪的不多。张罗张罗看吧,估计转过年来就许好点。”第二天,万树就陪着长栓先在本队范围内转悠吆喝,逢人就问:“劁猪不?”顺便把长栓和凌花介绍一番,许多上点岁数的人都还记的凌花,记得她跟一个来自河北的劁猪匠走了,劁猪的没多少,凌花及长栓的事却传开了。于是一些热心肠的上岁数人纷纷掂着点粮食或是一筐土豆胡萝卜来看场小屋里看望凌花,凌花自是感激不尽。长栓在村里转了多半天也没做着几个活,许多乡亲们说:“是打算养猪,一来眼下吃的紧,二来小猪崽都不好买,只好等等看。”黑下,长栓和凌花合计:“看来眼下劁猪的活是不好做,只好往外杀,明我去外村转转,三乡五里,十里八乡的总能碰上几个活,实在不行再想别的辙,也许像万树说的那样,等过了年就许好些了。”凌花也说:“我也琢磨着,熬过了这一冬,一到开春就活泛了,熬着吧,别泄气。”第二天长栓喝了两碗糊糊,怀里揣着俩煮熟的土豆便奔了外村,三十多年前都无数遍走过的路,如今还依稀记得。那被无数人踩踏过的土路如今变得更加清晰坚实,不过也有的路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