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四十章草圣张旭“水晶,你且好生在这里住着。扬州距此甚近,我稍有闲暇就来看你”唐松要走这日,张柬之居然有略送之意,奈何水晶牵住他的衣角只是不放。
一身青衣小帽打扮的水晶虽不曾说话,但眼神举止间的意思却是再明显不过。唐松百般劝慰安抚却没有丝毫效果,最终只能苦笑着向一边站着的张柬之看去。
张柬之脸也罕见的露出了一丝苦笑,不过却并无意外之色,抬手向后招了招,一个小厮应命而去。不多久,唐松就又见到了当日神都中那位弹琴如有神助的孤奇老人,老人身后一并跟着六个丫头及两个小厮,皆是身负行囊,似要远行的模样。
看到这一切唐松那里还不明白?分明是张柬之早已预料到这一场面,是以提前做了准备。
“没事时就多带她出去走走,让她多说说话。她若受了什么委屈,我必不饶你”张柬之面色冷硬,语带无奈。
自闭症在后世也是大难题,更别说现在了。
没想到张柬之居然会让他带走水晶,唐松心下大喜,忙道:“张公放心,在下必小心看护”
张柬之点点头,前行一步走到水晶面前时已是满脸的慈祥怜爱。静静的看了水晶一会儿,伸手过去帮她理了理歪斜的小帽,“走”
就在这时,依然紧牵着唐松衣角的水晶嘴唇翕张之间缓缓开口,“爷……爷,保重……身龘体”
此言一龘出,除唐松外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水晶身,面带不可思议的神情,她……她什么时候在大庭广众之下说过话呀!更别说还是这等关心人的话语!
然则越是如此,她简简单单说出的这几个字就越赤诚。刹那之间,似张柬之这般刚硬的人也不免为之动容,唐松离得近,甚至隐隐看到他双眼中有泪花闪动。
见唐松在看着自己,张柬之缓缓转过身去,“天色不早,莫误了赶路,走”
至此唐松也不再多言,向张柬之等人团了一礼后,引着水晶出门而去。
一路到了扬州,刚进城门,果然就见有一老成龘管家在此迎候,言说小龘姐在扬州城内的住所已经安排停当。
唐松问明白地址之后,嘱咐水晶等人先随管家过去,他自己与官黎到了此前投宿的客栈。
到了客栈却没见到官谨与福祥两人,招来伙计一问,说他们出去已有个多时辰了。
唐松点点头,要到柜留话时。隔壁想是听到了话语声,房门开处,就见一个穿着福字衫、身形微胖的中年人走了出来。
将两人打量了一下后,身形微胖的中年到了唐松面前拱手见礼,“敢问这位可是从京中北来的唐公龘子?”
“你是谁?”
“在下姓郑,是锦绣绸缎庄设在扬州的分铺掌柜”中年笑起来时看着面乎乎的极有亲和力,“五天前大爷派人送来画像与信笺,今天终于得见公龘子,也不枉我在这里苦守两日了”
中年说完,又口呼“官大爷”的向一边的官黎笑着见了礼。
确认这中年是郑胖子的手下后,唐松放松了些,有神都清心庄前车之鉴,他此来江南并不愿大张旗鼓,动静越大就越容易树大招风,润物无声的把事龘情办了最好。
问询过后知道中年名唤郑岳,乃是郑胖子的族亲,到扬州已经五年。
进屋唤来茶水寒暄了几句天气与南北气候差异后,郑岳入了正题,“公龘子要在扬州城办一个印社?”
“说起来这事还是你家大爷撺掇的,印社也是二一添作五,我与你家大爷人各一半”唐松笑着点点头,此前他对胖子这提议还有些不太在意,但这回下江南到了扬州之后愈觉得这真是一个不错的主意。
“月前大爷就曾来信吩咐此事,如今开印社的场地与匠人已大致齐备,公龘子这两日若是有暇,不妨去看看”
见郑岳说话间有些吞吞吐吐的,唐松放下茶盏微笑道:“有什么难处径直明言就是,能帮忙的我自不会袖手”
郑岳略起了起身龘子,“场地、匠人,乃至州衙的准予文还都好办,就是行会那里实在不好通融”
随着郑岳的叙说,唐松也逐渐明白了一些。印社除了印刷籍外,同时还兼具着后世店的职能,在这个咨询传播很不达的时代,印社就成为地方文化传播的中心之一,不仅是士林,就是在民间也有着绝大的影响力,这也是商贾行中最受百姓们尊重的一门生意。
印社若是办得好就能名利双收,然则这也是一门很难插足其中的生意。究其原因有二,一则是成本太高,这与雕版印刷的技术背景有关;除此之外的另一个原因就是行会的阻挠。
正说到这里时,就听外面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随即房门被人推开,走进来一个面容粗犷的三旬士子。
这士子一看到唐松,顿时哈哈一笑,“官少兄这几天去了哪里?让我一番好找,总算这趟来的不冤”
口中话还不曾说完,走到唐松面前的粗犷士子拉起他的胳膊就往外走,边走边向官黎与郑岳笑着致歉道:“某有急事需官少兄同往,对不住两位了,改日自当致酒谢罪”
这人就如同一阵旋风忽然而来,拉起唐松就走,且还口口声声称呼他为“官少兄”真是处处透着古怪,官黎见状当即就站起身来挡住了他的去路。
恰在这时,唐松向他打了个眼色,又扭过头来,“郑掌柜,你那事龘情我已知晓,明日自当登门拜访”
见了唐松的眼神,官黎闪身让开。
出房门之后,粗犷士子依旧拉着他的手臂度半点不减,唐松因笑道:“6府之会,念念难忘。兄台但放手,要去哪里某自应命就是”
原来,这旋风般闯门而入的便是当日6象先府偶遇的四人之一,也就是那个吃得酒醉后癫狂中写出一笔狂草的粗犷士子。
闻言,这人果真放了唐松的手,只是脚下却半点不曾减,出客栈引着唐松了一辆马车,“快,去水天阁”
车夫扬鞭启行,马车内粗犷士子连喘了好几口气后笑道:“某乃吴人张旭,小字伯高。因水天阁午时开楼在即,来得鲁莽了,官少兄勿怪”
张旭,身边这面容粗犷的士子居然就是那个酒中八仙,以一笔狂草名传千古,被后世尊为“草圣”的张旭!
穿越日久,听到张旭的名字,唐松倒并没有什么异常的表现。只是自然而然又想起了他那日醉酒后的癫狂之态,以及那一笔堪称神品的狂草,不由得会心一笑。那日6府之行居然误打误撞的认识了这么个人,真算得是奇遇了。
唐松遐思之时,生性直率的张旭却是滔滔不绝。言说那日6府偶遇甚是尽兴,第二日酒醒后他便又往6府来寻唐松,这才知道唐松竟然不是6府之客。好在哲翁久居扬州,竟着下人查出了他的落脚之处,这两日张旭多来客栈柜探问,只说其外出未归,直到今天才见着。
至于“官少兄”的称呼,自然是投宿客栈时登记的乃是官黎的过所,不知客栈掌柜怎么阴差阳错,居然将唐松指为了官黎。
弄错人的事龘情唐松并没有急着澄清,“看张兄如此匆忙,却不知所为何事?”
“哲翁于水天阁前新建了一高楼,日前高楼已成,定于今日午时开楼。前次你曾言若要在扬州夜,最宜淮水江畔高阁,可得月之清享有六。此语正中哲翁心怀,而今高楼已成,这样的好事怎能少得了你?”
闻言,唐松也忍不住笑出声来,随后便问了“哲翁”的来历。
哲翁名唤陈一哲,少年家贫却酷爱诗,奈何运数不济,科举多年皆不得中第,以至于家中寒素到衣食难继的地步。三十八岁那年乃改为商贾,仅仅二十年间便已成为扬州最大的海商之一,积下亿万家私。
六十岁时,其人将海商贸易交给儿子后便再不言商事,开始专心经营水天阁,复经十五年至今,水天阁已成为扬州乃至整个江南最大的藏楼。
至于那日会中的另两人也有成却又仕宦不济的江南名士,一名叶梦甫,一名袁三山。两人皆达观真率之士,蹉跎多年后已彻底淡了仕进之心,既是陈一哲之好,又助其经营水天阁。
听完张旭的简短绍介,唐松心下感慨果然是物以类聚,陈叶黄三人再加这一个张旭皆都是真率放达之人,惟其如此,那日听他们漫谈读时才不闻半点名利气息,而自得中之真趣。
说话间,马车出城来到城郊一处占地广大的园子外。
下车会了铜货,唐松随着张旭进了园子,刚到门口就见着一副告示:
有以前朝孤本善本至者,门内主人计页酬钱,每页出三百;有以旧钞本至者,每页出四十;有以时下善本至者,别家出一千,主人龘出一千二。
看完告示一路走入,但见这处园子面积虽大,里面的建筑却是极少,大龘片的地方皆是植着修竹花草,并引淮水入其中连为水系,间中点缀着几处亭台雅舍,真是好一处佳所在。
一路走,让唐松奇怪的是今日既为开楼之佳日,却没在园中看到什么人。
“哲翁虽好热闹,却耐不得俗人搅扰。再者此乃藏之处,也受不得烟火及酒肉之气熏浸”说话间,两人穿过一个月门,就见着前方有一处气势阔大的木制六开间三层楼宇。
楼前牌匾写有大大的“水天阁”三字,阶下一并凿有两处深达数尺的储水池。
“此中便是扬州第一藏胜地,内有藏两万三千四百七十四卷,若论数量之多,当为江南第一”绍介起这水天阁时,张旭的声音自然而然的激昂了几分。
听到这个数字,唐松也不免为之咋舌。古人好藏由来已久,先秦时庄子之好惠施便有五车藏,《战国策》载素琴亦有藏数十箱。
西汉时,朝廷开始严加控管其所藏之,未经皇帝许可,不得私借,不得录制副本,违者必遭重处。因是如此,愈刺激了文人藏的热潮,譬如仓公、刘德、刘向、卜圭皆是闻名于世的藏家,其中尤以刘向所藏最多,声名最盛。
东汉以后,纸写开始流行,籍便于抄录、携带与保存,喜欢藏的士人愈多。此间最富盛名的藏家便是汉末大儒蔡邕,史载其藏达数千卷。
唐时经济繁荣,民间终于第一次出现了万卷以的藏家,譬如《贞观政要》的作者吴兢藏凡一万三千四百余卷,此外唐初著名学者颜师古藏亦达万卷。
由以可知,古人藏不易,即便到了唐代能达万卷者即可谓大藏家。而这陈一哲私人藏却达两万三千卷之多,这个数量在当世真是惊世骇俗了,即便终有唐一朝三百年也可稳居第二,仅次于中唐李泌的三万余卷。
然则那李泌却是做过宰相并被封侯的,陈一哲一介商贾能矢志藏达到这等规模,实在让人惊叹,实堪为当世最大的藏家。
感叹之余唐松也不免好奇,“两万三千余卷居然仅为江南第一?”
“少兄是自北地而来,竟是忘了崔卢李郑四家?此四家传承多年,皆富藏,只是谁也不知道他们藏多少罢了”与刚才说及天水阁藏数目时的激昂相比,张旭提到四世家的藏时明显冷淡了很多。
尽管唐松很想入内一观,但此时却不是时候,跟着张旭绕过天水阁一侧的副楼,就到了一处更为幽静的院落。
方入此院已隐隐可闻江流之声,除此之外一股淡淡的水气也扑面而来。院中除花草鱼池外就只有一栋簇新的四层楼阁。
此间地势极低,愈将这四层楼宇衬的高大巍峨。楼外并不见雕梁画栋,纯以本色示人,远远看去,自有一股朴拙开阔气象。
恰在这时,忽有禅唱声起,楼后绕出了七七四十九个各捧法器的僧人,缓步之间唱经不绝。
唐松抬头看看天时,正是日行中天的正午时分。
前方,那日6府偶遇的陈一哲与叶梦甫、袁三山三人已迎前来,“伯高,现在已经什么时辰了?如此姗姗来迟,想及昨日之豪言,宁不羞愧乎?不过念在你是携官小同来,可将功折罪矣”
张旭粗豪而笑,唐松则前向三人见礼。陈一哲手抚白髯,“那日偶遇,官小多有妙语,言谈甚欢,惜哉被伯高这惫赖货给搅了,此后寻你不遇,老夫心甚挂念,便是叶袁二亦觉憾甚,今日来的正是时候”
老人言语赤诚,唐松心下感动,谢过之后一番寒暄,张旭便急着要入楼一观。
见他如此,叶梦甫前一步执住了他的臂膀,“那日官小说的明白,入此当以夜中最佳,可得月之清享有六,你现在急甚么?待月出之后再入不迟,放心,酒已备好,必能让你尽兴,只是为此楼题名的事可也一并着落在你身了”
张旭点头答应。僧人们在此法事,短时间内断难结束,陈一哲便引着几龘人往天水阁的藏楼而去,此举倒是正合了唐松的心意。
天水阁主楼边有两座副楼,先入左副楼见有六个士子模样的人正在校订卷。
叶梦甫向六个士子压了压手示意他们继续校订后侧身过来向唐松道:“校如扫尘,随扫随有”
唐松后世里工作的四年就是跟古籍打龘交道,这道理真是再明白不过了,正点头时见前方有一本极是熟悉,遂取了一边的布垫铺好后,将那取来放在布垫轻轻翻阅起来。
见他如此,陈一哲与叶袁三人相视之间微微点头,张旭则前一步,“莫非官少兄此前来过水天阁?”
“这还是第一次到扬州”唐松摇头,“张兄何出此言?”
张旭手指布垫,“既是第一次来,你怎么知道水天阁中取的规矩?”
听他此言唐松笑了笑,“聚藏良非易事。善观者,澄神端虑,净几焚香,勿卷脑,勿折角,勿以手侵字,勿以唾揭幅,勿以作枕,勿以夹刺,当随损随修,随开随掩。今侧既备有布垫,自是为防手之汗渍侵,焉能视而不用”
唐松说完,那六个校订的士子皆讶然看来,陈一哲抚须而笑,大有知音之感,负责此间的叶梦甫则就近取了纸笔将他这段话录了下来,“此诚为爱者之言,可为本阁之山规也”
唐松笑笑,手指着取来的卷道:“列位皆是方家,不知如何品评此?”
卷翻开,他手指虚指处的正是一龘《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原来这本等待校订入阁的新恰是前些日子在神都所出的诗词集。
张旭探头一看,回头向陈一哲三人笑道:“官少兄好眼力,选中的恰是我等此前曾有热议的《珠玉集》”
未完待续
一身青衣小帽打扮的水晶虽不曾说话,但眼神举止间的意思却是再明显不过。唐松百般劝慰安抚却没有丝毫效果,最终只能苦笑着向一边站着的张柬之看去。
张柬之脸也罕见的露出了一丝苦笑,不过却并无意外之色,抬手向后招了招,一个小厮应命而去。不多久,唐松就又见到了当日神都中那位弹琴如有神助的孤奇老人,老人身后一并跟着六个丫头及两个小厮,皆是身负行囊,似要远行的模样。
看到这一切唐松那里还不明白?分明是张柬之早已预料到这一场面,是以提前做了准备。
“没事时就多带她出去走走,让她多说说话。她若受了什么委屈,我必不饶你”张柬之面色冷硬,语带无奈。
自闭症在后世也是大难题,更别说现在了。
没想到张柬之居然会让他带走水晶,唐松心下大喜,忙道:“张公放心,在下必小心看护”
张柬之点点头,前行一步走到水晶面前时已是满脸的慈祥怜爱。静静的看了水晶一会儿,伸手过去帮她理了理歪斜的小帽,“走”
就在这时,依然紧牵着唐松衣角的水晶嘴唇翕张之间缓缓开口,“爷……爷,保重……身龘体”
此言一龘出,除唐松外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水晶身,面带不可思议的神情,她……她什么时候在大庭广众之下说过话呀!更别说还是这等关心人的话语!
然则越是如此,她简简单单说出的这几个字就越赤诚。刹那之间,似张柬之这般刚硬的人也不免为之动容,唐松离得近,甚至隐隐看到他双眼中有泪花闪动。
见唐松在看着自己,张柬之缓缓转过身去,“天色不早,莫误了赶路,走”
至此唐松也不再多言,向张柬之等人团了一礼后,引着水晶出门而去。
一路到了扬州,刚进城门,果然就见有一老成龘管家在此迎候,言说小龘姐在扬州城内的住所已经安排停当。
唐松问明白地址之后,嘱咐水晶等人先随管家过去,他自己与官黎到了此前投宿的客栈。
到了客栈却没见到官谨与福祥两人,招来伙计一问,说他们出去已有个多时辰了。
唐松点点头,要到柜留话时。隔壁想是听到了话语声,房门开处,就见一个穿着福字衫、身形微胖的中年人走了出来。
将两人打量了一下后,身形微胖的中年到了唐松面前拱手见礼,“敢问这位可是从京中北来的唐公龘子?”
“你是谁?”
“在下姓郑,是锦绣绸缎庄设在扬州的分铺掌柜”中年笑起来时看着面乎乎的极有亲和力,“五天前大爷派人送来画像与信笺,今天终于得见公龘子,也不枉我在这里苦守两日了”
中年说完,又口呼“官大爷”的向一边的官黎笑着见了礼。
确认这中年是郑胖子的手下后,唐松放松了些,有神都清心庄前车之鉴,他此来江南并不愿大张旗鼓,动静越大就越容易树大招风,润物无声的把事龘情办了最好。
问询过后知道中年名唤郑岳,乃是郑胖子的族亲,到扬州已经五年。
进屋唤来茶水寒暄了几句天气与南北气候差异后,郑岳入了正题,“公龘子要在扬州城办一个印社?”
“说起来这事还是你家大爷撺掇的,印社也是二一添作五,我与你家大爷人各一半”唐松笑着点点头,此前他对胖子这提议还有些不太在意,但这回下江南到了扬州之后愈觉得这真是一个不错的主意。
“月前大爷就曾来信吩咐此事,如今开印社的场地与匠人已大致齐备,公龘子这两日若是有暇,不妨去看看”
见郑岳说话间有些吞吞吐吐的,唐松放下茶盏微笑道:“有什么难处径直明言就是,能帮忙的我自不会袖手”
郑岳略起了起身龘子,“场地、匠人,乃至州衙的准予文还都好办,就是行会那里实在不好通融”
随着郑岳的叙说,唐松也逐渐明白了一些。印社除了印刷籍外,同时还兼具着后世店的职能,在这个咨询传播很不达的时代,印社就成为地方文化传播的中心之一,不仅是士林,就是在民间也有着绝大的影响力,这也是商贾行中最受百姓们尊重的一门生意。
印社若是办得好就能名利双收,然则这也是一门很难插足其中的生意。究其原因有二,一则是成本太高,这与雕版印刷的技术背景有关;除此之外的另一个原因就是行会的阻挠。
正说到这里时,就听外面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随即房门被人推开,走进来一个面容粗犷的三旬士子。
这士子一看到唐松,顿时哈哈一笑,“官少兄这几天去了哪里?让我一番好找,总算这趟来的不冤”
口中话还不曾说完,走到唐松面前的粗犷士子拉起他的胳膊就往外走,边走边向官黎与郑岳笑着致歉道:“某有急事需官少兄同往,对不住两位了,改日自当致酒谢罪”
这人就如同一阵旋风忽然而来,拉起唐松就走,且还口口声声称呼他为“官少兄”真是处处透着古怪,官黎见状当即就站起身来挡住了他的去路。
恰在这时,唐松向他打了个眼色,又扭过头来,“郑掌柜,你那事龘情我已知晓,明日自当登门拜访”
见了唐松的眼神,官黎闪身让开。
出房门之后,粗犷士子依旧拉着他的手臂度半点不减,唐松因笑道:“6府之会,念念难忘。兄台但放手,要去哪里某自应命就是”
原来,这旋风般闯门而入的便是当日6象先府偶遇的四人之一,也就是那个吃得酒醉后癫狂中写出一笔狂草的粗犷士子。
闻言,这人果真放了唐松的手,只是脚下却半点不曾减,出客栈引着唐松了一辆马车,“快,去水天阁”
车夫扬鞭启行,马车内粗犷士子连喘了好几口气后笑道:“某乃吴人张旭,小字伯高。因水天阁午时开楼在即,来得鲁莽了,官少兄勿怪”
张旭,身边这面容粗犷的士子居然就是那个酒中八仙,以一笔狂草名传千古,被后世尊为“草圣”的张旭!
穿越日久,听到张旭的名字,唐松倒并没有什么异常的表现。只是自然而然又想起了他那日醉酒后的癫狂之态,以及那一笔堪称神品的狂草,不由得会心一笑。那日6府之行居然误打误撞的认识了这么个人,真算得是奇遇了。
唐松遐思之时,生性直率的张旭却是滔滔不绝。言说那日6府偶遇甚是尽兴,第二日酒醒后他便又往6府来寻唐松,这才知道唐松竟然不是6府之客。好在哲翁久居扬州,竟着下人查出了他的落脚之处,这两日张旭多来客栈柜探问,只说其外出未归,直到今天才见着。
至于“官少兄”的称呼,自然是投宿客栈时登记的乃是官黎的过所,不知客栈掌柜怎么阴差阳错,居然将唐松指为了官黎。
弄错人的事龘情唐松并没有急着澄清,“看张兄如此匆忙,却不知所为何事?”
“哲翁于水天阁前新建了一高楼,日前高楼已成,定于今日午时开楼。前次你曾言若要在扬州夜,最宜淮水江畔高阁,可得月之清享有六。此语正中哲翁心怀,而今高楼已成,这样的好事怎能少得了你?”
闻言,唐松也忍不住笑出声来,随后便问了“哲翁”的来历。
哲翁名唤陈一哲,少年家贫却酷爱诗,奈何运数不济,科举多年皆不得中第,以至于家中寒素到衣食难继的地步。三十八岁那年乃改为商贾,仅仅二十年间便已成为扬州最大的海商之一,积下亿万家私。
六十岁时,其人将海商贸易交给儿子后便再不言商事,开始专心经营水天阁,复经十五年至今,水天阁已成为扬州乃至整个江南最大的藏楼。
至于那日会中的另两人也有成却又仕宦不济的江南名士,一名叶梦甫,一名袁三山。两人皆达观真率之士,蹉跎多年后已彻底淡了仕进之心,既是陈一哲之好,又助其经营水天阁。
听完张旭的简短绍介,唐松心下感慨果然是物以类聚,陈叶黄三人再加这一个张旭皆都是真率放达之人,惟其如此,那日听他们漫谈读时才不闻半点名利气息,而自得中之真趣。
说话间,马车出城来到城郊一处占地广大的园子外。
下车会了铜货,唐松随着张旭进了园子,刚到门口就见着一副告示:
有以前朝孤本善本至者,门内主人计页酬钱,每页出三百;有以旧钞本至者,每页出四十;有以时下善本至者,别家出一千,主人龘出一千二。
看完告示一路走入,但见这处园子面积虽大,里面的建筑却是极少,大龘片的地方皆是植着修竹花草,并引淮水入其中连为水系,间中点缀着几处亭台雅舍,真是好一处佳所在。
一路走,让唐松奇怪的是今日既为开楼之佳日,却没在园中看到什么人。
“哲翁虽好热闹,却耐不得俗人搅扰。再者此乃藏之处,也受不得烟火及酒肉之气熏浸”说话间,两人穿过一个月门,就见着前方有一处气势阔大的木制六开间三层楼宇。
楼前牌匾写有大大的“水天阁”三字,阶下一并凿有两处深达数尺的储水池。
“此中便是扬州第一藏胜地,内有藏两万三千四百七十四卷,若论数量之多,当为江南第一”绍介起这水天阁时,张旭的声音自然而然的激昂了几分。
听到这个数字,唐松也不免为之咋舌。古人好藏由来已久,先秦时庄子之好惠施便有五车藏,《战国策》载素琴亦有藏数十箱。
西汉时,朝廷开始严加控管其所藏之,未经皇帝许可,不得私借,不得录制副本,违者必遭重处。因是如此,愈刺激了文人藏的热潮,譬如仓公、刘德、刘向、卜圭皆是闻名于世的藏家,其中尤以刘向所藏最多,声名最盛。
东汉以后,纸写开始流行,籍便于抄录、携带与保存,喜欢藏的士人愈多。此间最富盛名的藏家便是汉末大儒蔡邕,史载其藏达数千卷。
唐时经济繁荣,民间终于第一次出现了万卷以的藏家,譬如《贞观政要》的作者吴兢藏凡一万三千四百余卷,此外唐初著名学者颜师古藏亦达万卷。
由以可知,古人藏不易,即便到了唐代能达万卷者即可谓大藏家。而这陈一哲私人藏却达两万三千卷之多,这个数量在当世真是惊世骇俗了,即便终有唐一朝三百年也可稳居第二,仅次于中唐李泌的三万余卷。
然则那李泌却是做过宰相并被封侯的,陈一哲一介商贾能矢志藏达到这等规模,实在让人惊叹,实堪为当世最大的藏家。
感叹之余唐松也不免好奇,“两万三千余卷居然仅为江南第一?”
“少兄是自北地而来,竟是忘了崔卢李郑四家?此四家传承多年,皆富藏,只是谁也不知道他们藏多少罢了”与刚才说及天水阁藏数目时的激昂相比,张旭提到四世家的藏时明显冷淡了很多。
尽管唐松很想入内一观,但此时却不是时候,跟着张旭绕过天水阁一侧的副楼,就到了一处更为幽静的院落。
方入此院已隐隐可闻江流之声,除此之外一股淡淡的水气也扑面而来。院中除花草鱼池外就只有一栋簇新的四层楼阁。
此间地势极低,愈将这四层楼宇衬的高大巍峨。楼外并不见雕梁画栋,纯以本色示人,远远看去,自有一股朴拙开阔气象。
恰在这时,忽有禅唱声起,楼后绕出了七七四十九个各捧法器的僧人,缓步之间唱经不绝。
唐松抬头看看天时,正是日行中天的正午时分。
前方,那日6府偶遇的陈一哲与叶梦甫、袁三山三人已迎前来,“伯高,现在已经什么时辰了?如此姗姗来迟,想及昨日之豪言,宁不羞愧乎?不过念在你是携官小同来,可将功折罪矣”
张旭粗豪而笑,唐松则前向三人见礼。陈一哲手抚白髯,“那日偶遇,官小多有妙语,言谈甚欢,惜哉被伯高这惫赖货给搅了,此后寻你不遇,老夫心甚挂念,便是叶袁二亦觉憾甚,今日来的正是时候”
老人言语赤诚,唐松心下感动,谢过之后一番寒暄,张旭便急着要入楼一观。
见他如此,叶梦甫前一步执住了他的臂膀,“那日官小说的明白,入此当以夜中最佳,可得月之清享有六,你现在急甚么?待月出之后再入不迟,放心,酒已备好,必能让你尽兴,只是为此楼题名的事可也一并着落在你身了”
张旭点头答应。僧人们在此法事,短时间内断难结束,陈一哲便引着几龘人往天水阁的藏楼而去,此举倒是正合了唐松的心意。
天水阁主楼边有两座副楼,先入左副楼见有六个士子模样的人正在校订卷。
叶梦甫向六个士子压了压手示意他们继续校订后侧身过来向唐松道:“校如扫尘,随扫随有”
唐松后世里工作的四年就是跟古籍打龘交道,这道理真是再明白不过了,正点头时见前方有一本极是熟悉,遂取了一边的布垫铺好后,将那取来放在布垫轻轻翻阅起来。
见他如此,陈一哲与叶袁三人相视之间微微点头,张旭则前一步,“莫非官少兄此前来过水天阁?”
“这还是第一次到扬州”唐松摇头,“张兄何出此言?”
张旭手指布垫,“既是第一次来,你怎么知道水天阁中取的规矩?”
听他此言唐松笑了笑,“聚藏良非易事。善观者,澄神端虑,净几焚香,勿卷脑,勿折角,勿以手侵字,勿以唾揭幅,勿以作枕,勿以夹刺,当随损随修,随开随掩。今侧既备有布垫,自是为防手之汗渍侵,焉能视而不用”
唐松说完,那六个校订的士子皆讶然看来,陈一哲抚须而笑,大有知音之感,负责此间的叶梦甫则就近取了纸笔将他这段话录了下来,“此诚为爱者之言,可为本阁之山规也”
唐松笑笑,手指着取来的卷道:“列位皆是方家,不知如何品评此?”
卷翻开,他手指虚指处的正是一龘《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原来这本等待校订入阁的新恰是前些日子在神都所出的诗词集。
张旭探头一看,回头向陈一哲三人笑道:“官少兄好眼力,选中的恰是我等此前曾有热议的《珠玉集》”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