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城内的清军统帅的指挥水平虽然不高,可是眼光还是有一些的,在北伐军第八师突破了城外的防御工事后,他就知道常熟城外的各个防御工事就已经成了摆设,虽然现在对北伐军还可以起到一定的牵制作用,但是对常熟城的防卫工作已经起不到很大的作用了。他觉得,与其让城外的清军被北伐军一点点地吃掉,还不如把他们都撤入到城里来的划算,毕竟原来的防守外围的部队也是一支部小的力量。于是清军统帅在得知北伐军已经突破了河边的防线时,就果断的命令自己的部队全部撤回了无锡城,企图利用城墙的坚固体系来和北伐军周旋,但是这位统帅却打错了算盘。

    萧智在得知驻守常熟的清军实力比较强悍后,就觉得这是北伐军一难得的练兵的机会,说实话,自从北伐以来,安南省动用的军事力量并不算多,虽然现在的安南省有几十个陆军师,但是现在真正地投入到战场上只有1o个师左右的兵力,造成这样的原因一个是北伐军的战斗力很高,而清军的战斗力又很弱,这些个兵力已经足够了,不需要动用更多的部队来投入战场,第二个原因是,在北伐之初,安南省的陆军却是只有这么多,后来的这些部队都是在北伐开始后组建的,战斗力很低,无法承担起独立作战的任务,而且这些新改编的部队有相当一部分是原来的清军部队,思想和忠诚度还需要考验,训练也需要加强。第三个原因就是萧智觉得现在的部队已经足以应付这一阶段的北伐,再动用其他部队会使得军费开支加大,毕竟现在安南省的财政还是挺紧张的,能省一些就省一些,为军费的事情,李思念这帮文官可是不止一次地向自己唠叨过,自己多少也得照顾一下他们的情绪。可是随着北伐的进行,萧智也逐渐的感觉的了清军及其清廷统治者的顽固,而且随着北伐战争深入,清军对于北伐军的各种战术和战法越的熟悉,抵抗力度也越的顽强了,特别是北伐军进入苏南后,这种抵抗强度就更加的明显了,这次第八师在常熟城外围吃了亏,难保以后北伐军不会又在别的地方吃亏,而且根据情报显示,在南京城里的清军数量也着实不少,尤其是防守南京的也是新军,他们的战斗力都不弱,现在两江的刘坤一的态度有很让人难以捉摸,万一他要是顽抗到底的话,北伐军势必要在南京城下再来一场血战,更何况远在皖南长江以北地区的淮军精锐也不是纸老虎,现在还对江西及皖南战场的北伐军虎视眈眈,一旦北伐军在苏南等各战场的战事不顺,这些个淮军绝对会马上反扑过来的,这也是萧智比较担心的问题之一:北伐军可以轻易的打败清军,但是要守住江南地区,依据现在的兵力则又略显不足。所以萧智决定从广东广西及安南地区向这里调兵,一方面现在北伐即将结束,清军的抵抗意志正在下降,借这个机会也可以对自己的部队进行一下必要的锻炼,为以后的行动打下基础,另一方面将部队向长江南岸调动可以进一步向清廷施加压力,防止清军的反扑,同时建立起更加牢固的长江防线,以应对可能出现的战事,缓解长江防线兵力不足的问题。而且萧智之道,现在的北伐已经到了收尾的阶段,清军必将在这时更加的疯狂,他们的抵抗也会更加的激烈,为了防止万一,这时候再调些部队上来,必定会对这些顽固的清军产生巨大的心理威慑力,这可以大大地加快北伐的进程,也有利于提高现在北伐军的士气和斗志。

    萧智的调兵计划得到了大家的认同,远在安南省李思念也同意萧智的意见,再李思念看来,反正以后还要打过长江去,这些部队迟早也要北调,这时候调走他没有一见,而且这些部队调走了,自己需要处理的事情也会少了不少,自从北伐以来这些部队可是没少给自己惹麻烦,要不是有军法处帮忙,这些当兵的一天得给自己惹多少事啊!就这样,在李思念等人的盼望中,驻守广东广西和安南等地的陆战是开始陆续的开往本土战场和一线地区,其中驻广东的陆战师主要增援江西战场,驻广西的陆战师主要增援湖南的战场,驻守安南的陆战师则主要增援苏南战场,前两部通过陆路进入战场,而后一部则通过海军先抵达上海,在上海登陆后,再向无锡及常熟等地集结,然后在会师后向南京进,与原先的部队共同攻打南京城。在这三路部队中,由于湖南和江西战场的清军抵抗较弱,所以分别由两个师对其增援,而在苏南战场的清军因为抵抗力较强,所以这次由三个师过来增援,这样萧智攻打南京的部队就达到了6个师约9万人,如果再加上在上海的警备师和在苏州的第九师的话,北伐军在苏南这块狭小的战场上,总共集中了8个陆战师,总兵力约12万人,而清军在这里的兵力已经由原来的18万人左右降到了13万人左右,如果再解决常熟城内的清军的话,清军在该地区的兵力将降至11万人左右,北伐军将次在兵力人数上占据上风,这将极大地推进北伐的进程。

    驻守在常熟的清军并非铁板一块,最少在城里的五千淮军就很不愿意和北伐军作战。本来这支淮军是奉了李鸿章的命令来增援南京的,可惜刚到南京就被刘坤一派到了常熟县城驻扎,以便监视在上海的北伐军,但是令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北伐军行动实在过于迅,短短的今天时间里原本是后方的常熟县城成了最前线,而且还是被攻击的重点。如果不是还有些纪律的,而且李鸿章也没有向他们下达撤退的命令的话,恐怕这些淮军早就跑了。现在好了,城四周都被北伐军包围了,这些淮军就是想跑也跑不了了。第八师为了更好地减少伤亡,在渡过清军的河岸防御阵地后并没有马上动进攻,仅仅只是将常熟的四个城门给堵住了,以防止城内清军的逃串,同时第八师还在城的周围修筑了不少的工事,以抵御清军可能的反扑。对于城内的守军来说,虽然自己手里有为数不少的大炮,但是这些火炮要用到最关键的时候,总不能北伐军挖个坑咱们也开炮炸吧?再说了,现在守城清军的火炮虽然不少,但是炮弹数量却多,根本就不可能像北伐军的破阿兵部队那样可以毫无顾忌的对敌人的阵地进行无差别炮击,好钢还得要用在刀刃上。

    常熟城外的北伐军在渡河一战中损失不小,这也使得第八师在攻打常熟时显得格外的谨慎,毕竟从战斗力来看,城内守军的战力还是相当强的,虽然比起第八师来还差那么一点,但是依托城墙等工事进行防守的清军新军完全可以将这一点差距抵消掉,这也是第八师的指战员们最头疼的事情,如果强行攻城,不占据地利优势的第八师伤亡必定会很大,但是现在的情况却又不得不这样做,因为萧智等人这时候已经拿下了无锡,正在那里等着和第八师会合呢!一旦时间拖延的久了,攻打南京的计划也势必会受影响,到那时,估计第八师就没有颜面在其他的是面前说话了。为了在尽可能小的伤亡代价下攻占常熟,这几天第八师的指战员们可是没少想办法,可惜都被大家一一否决了,最后在万不得以的情况下,第八师决定利用炮火的优势,集中火力在城墙上炸出一个缺口来,然后利用这个缺口攻入城内,迫使城内的清军投降。但是这个办法又一个缺点,那就是在炮击的时候很可能会误伤附近的百姓,因为常熟城很小,在城墙附近有不少的老百姓居住,万一不小心误击了老百姓可就麻烦了,这就要求炮兵部队在炮击时要格外的准确,因此,这几天来,第八师的侦察兵和炮兵的观察员可是没少勘查,要不是城上清军不断的射击,这些人恨不得爬到城墙上去勘查。在经过大量的观测和反复的侦查之后,第八师将炮击的城墙选在了常熟的南面,这里靠近昆承湖,地势较低,城墙的高度也只有两丈高,而且这里是老城墙,年代比较久远,城墙的坚固程度早已疏松,城墙附近是一个大水沟和一个小池塘,周围的住户也比较少,利于炮击行动的进行。

    在选定了大体的位置之后,第八师就开始了具体的准备工作,由于需要在最短的时间里突入城内,同时要早城内进行巷战,所以第八师的战士们都在自己的身上准备了不少的手榴弹,在历次的巷战中战士们现,有时候清军会聚在一起利用一些比较坚固的建筑来抵抗,而这个时候大炮就派不上用场了,只有利用手榴弹来炸掉这些据点,更主要的是手榴弹的威力足够了,对于坚固的敌人工事那是一炸一个准,这也战士们在经过血的教训后得出的结论。经过一天多的准备,炮兵开始最后校对设计单元和射击的目标,而此时的清军却还蒙在鼓里,清军虽然这些天来也很紧张,但是在看到北伐军这几日只是派出些人来不时地向城里窥视外,紧张的气氛也逐渐的放松下来了,渐渐地在防守上没有原来那么的仔细了,而且清军统帅为了保存士兵的体力,只是在城墙上及其附近部署了不多的兵力,其余的则部署在了自己的指挥部附近,在清军统帅看来,常熟城本来不大一旦城墙的哪个地方有情况也可以随时增援,殊不知这正好给了北伐军战士们以可趁之机。

    早晨的阳光渐渐地照在了常熟的城墙上,北伐军的炮兵开始了猛烈的射击,为了迷惑城内的守军,炮兵将主要火力集中在了常熟的西面,南面的炮火并不是很猛烈,但是如果仔细观察却会现,在西面的主要是一些常规火炮,而南面的则全部是重型火炮。密集的炮火惊醒了城内还在熟睡的清军,也将在城墙上的守军送上了西天,城内的守军开始被紧急集结起来,向城墙方向增援,但是四周都是炮声隆隆,大家也不知道增援哪一个方向好,最后还是清军统帅下令:哪里炮声就增援哪里。听到这样的命令,清军的大部队都往西城跑,因为那里的炮声最为密集。与此同时,城内守军的炮兵也开始了对陆军的支援,可惜的是这些炮兵在没有仔细观察的情况下就盲目的射击,浪费了许多的炮弹却没有炸死一个北伐军战士,当清军的增援部队抵达西城墙时,却无法上墙,因为北伐军的炮火实在是太猛烈了,通往城墙的道路完全地被炮火封锁住了,这使得前来增援的清军统帅大为着急,但是北伐军的炮火就像是下雨般地落在城墙附近,别说增援了,就是靠近都是不可能,而且这些个清军以前哪见过这么猛烈的炮火射击啊!这会的一个个都是害怕不已,听着这么猛烈的爆炸声,清军将士早就吓破了胆,那有人还敢上前一步。

    这边的西城墙是炮声隆隆,南城墙却是炮声稀疏,但是造成的伤害绝对不比西城墙的弱,重炮的威力远远不是常规火炮可以比拟的,由于事先作了精准的测量,所以每一门重炮的炮弹造成的伤害都十分的巨大,仅仅十分钟左右,西城墙就被轰开了一个一米多宽的小缺口,但是这还远远的不够。终于又经过几炮弹的轰击,这个缺口北扩展到了十米左右,而且清军在附近的守军也现了这里的情况,开始向这里赶来。就在这时,南城墙外的炮火突然停了,距离城墙两三百米的地方,第八师的突击队员们冒着硝烟快的向缺口前进,他们的任务是抢在清军之前占领缺口,掩护大部队的到来。短短的几十秒成了决定双方胜负的关键,也许是清军跑的太慢了,最终突击队员们,抢先一步占领了缺口,而清军仅仅比他们满了不到2o米。随着突击队员们的猛烈的射击,清军只得狼狈地退出到五十米开外防守,同时向其他地方的清军求援,但是这一切都晚了,短短十几分钟的时间里,北伐军就从这个缺口涌入了城内,驻守在缺口处的清军没多久就被彻底的消灭了,而此时还在西城墙处等待的清军这时却突然听见从南面传来一阵阵的喊杀声,大家都一脸的茫然,不知道到底生了什么事情,直到第八师的战士杀到西城墙附近时,这些清兵才恍然大悟,北伐军进城了。一时间清军大乱,许多人都是四处逃串,根本就没有抵抗的意思,随后北伐军开始向清军的指挥部猛攻,驻守在指挥部四周的清军虽然抵抗很顽强,但是锐气已失,而且兵力也不占优势,在其后面的淮军更是跑的比兔子还快,枪声一响,淮军就从北门逃跑了,这使得城内清军的实力大为减弱,经过一个上午的激战,清军驻守常熟的两万清军,除了约3ooo淮军成功逃脱以外,其余全部被歼灭,清军的统帅也没击毙,常熟战役顺利结束。

    常熟战役的结束,使得整个苏南地区除南京外全部被解放,苏南的清军则全部被压缩在了南京城里,不敢轻易的出城与到来的北伐军交战。随后,北伐军接连攻克防守薄弱的江阴,常州及丹徒等地,南京城就此彻底的被孤立了起来。几天以后,北上增援苏南地区的安南省的三个陆战师也在上海登陆,并且陆续的向南京进,苏南战场的最后一战开始了。

章节目录

1884年改变的历史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江湖六家半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五十八章:饮马长江畔(19)-1884年改变的历史 江湖六家半,1884年改变的历史,笔趣阁并收藏1884年改变的历史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