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嫣访谈第一期:聚焦中国激光炮!-必杀技歌词表达什么爱情
若嫣访谈第一期:聚焦中国激光炮!-必杀技歌词表达什么爱情-必杀:援朝空战英雄传-笔趣阁
必杀:援朝空战英雄传
作者:燃烧飞鹰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若嫣访谈》第一期:中国激光炮到底有木有?
各位读者大大:
周末好。
我是《若嫣访谈》新闻节目美女主持人金若嫣。也就是书中的第一女主,(什么莉莉?金春姬?碧萨娜?那都是浮云,请大家支持原配支持国产。)
这次访谈节目是《必杀:援朝空战英雄传》军械篇的一篇作品相关资料特别篇《中国激光炮到底有木有?》,言归正传,请您带着轻松的心情阅读本章。
最近,《必杀:援朝空战英雄传》书评区的一大热点话题是中国有木有机载激光炮的话题。
有两位《必杀:援朝空战英雄传》的资深读者提出了,战红鹰的1号j-bt6战机不该有机载激光炮,因为当时的技术水平不可能达到拥有机载激光炮的水平。本主持人也带着这样的疑问采访了本书作者燃烧飞鹰。
以下为访谈实录:
金若嫣:
战红鹰用“6爷”外挂激光炮?这个可以有?这个不太可能吧?
燃烧飞鹰:
恩,可以有,一切皆有可能。
金若嫣:
可是会不会太超前呢?有两位读者大大认为不太可能的。对此,你怎么看?
燃烧飞鹰:
飞鹰与两位大大的看法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相同之处,是飞鹰认为,即便是战红鹰带着资料穿越回去了,但激光炮也不可能大批量的列装。
不同之处,是飞鹰认为,作为实验武器,以战红鹰火力狂人的性格,和中国激光武器实际的起步之早,还是很有可能尝试一下的。
按照本书目前的发展,战红鹰的到来,使得中国空军的发展提速了大致十多年左右的时间,而我国在上世纪60年代初就开始研发激光武器了,因此,激光武器在中国出现,也并没有那么不可接受。
各位大大也许都看过一个电视军事节目叫做《军事天地》,在《军事天地》的片头,有辆坦克上带着一个令人目眩的光学发射器,那实际就是激光武器。
但读者朋友们说的没错,要是中国飞机在1951年就大量的列装激光炮,直接将敌机秒杀了,就没意思了,也不太可能。
其实,作者也没有打算让激光武器在此时段大面积列装,如果有那么一天,相信也是在本书最后的时段。
而按照《必杀》的写作进程,还有很长一段路要飞,所以,那门被战红鹰打爆的激光炮,就让它成为一种“备用武器”吧。
为了不令中美武器系统严重失衡。中国激光炮在尝试之后,就返厂了。估计一时半会儿,不能再出场。
战红鹰的朝鲜攻略虽然霸道,但能否得到中央首肯,也是未知。
总之,飞鹰在情节设定上的原则就是不与其他同类作品雷同,否则,《必杀:援朝空战英雄传》也就没有它存在的必要了。
今儿明两天本书每天正文只更新一章,之所以放慢更新速度,是因为下周本书有一个新书精选推荐。
下周七天推荐期,本书将每天加力地更新。
还是那句话,本书一定全本。凡是冲着飞鹰来的读者,飞鹰都很珍惜,也会履行一名作者善始善终的品行。只为我们一同快乐共享的时光与天空。
请各位读者大大继续体谅、批评,欣赏,收藏,推荐与支持《必杀:援朝空战英雄传》,尤其要感谢最近两周投了推荐票的朋友。
只有你们的认可,《必杀:援朝空战英雄传》才能获得更多的推荐和荣誉。
此外,作者在《必杀:援朝空战英雄传》当中所涉及的飞机和武器,有时看似“超前”,实际上,都有其历史背景。并不是作者纯粹的“异想天开”。
附上一篇资料《中国激光武器的起步:邓老指出其将是主力装备》。
供喜欢军事的朋友们参考。
金若嫣:
谢谢飞鹰上我的访谈节目。
你可能是起点中文网第一位接受书中女主采访的作者之一。
谢谢起点中文网,谢谢起点军事频道,谢谢主编胡说,编辑邓肯。谢谢各位读者。
燃烧飞鹰:
汗,貌似这些是我的台词。
心里寻思,其实还有不少读者关心,战红鹰什么时候将你推倒滴?
金记者,我可不可以问你一个问题。
金若嫣:
说。
燃烧飞鹰:
你准备什么时候与战红鹰那什么――就是那个――打飞机。
金若嫣:
打飞机?先是(双颊飞霞),继而恼羞成怒,噼噼啪啪!给燃烧飞鹰一顿粉拳。
燃烧飞鹰:
(全身缠满纱布重新在来宾席上落座),唱:“现在的女主你伤不起啊!伤不起。”
金若嫣:
关于《必杀:援朝空战英雄传》的后续访谈,我还将不定期的推出,敬请各位读者留意。
再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国激光武器的起步:邓老指出其将是主力装备
来源:学习时报
波音abl(机载战术激光系统)激光发生器
中国对激光器的研究,起步并不比美苏晚,但根本的战略思想大相径庭。1960年7月18日,**在北戴河中央工作会议上号召:“要下决心,搞尖端技术。”1963年12月16日,**在听取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聂荣臻汇报十年科学技术规划时强调指出:“死光,要组织一批人专门去研究它。要有一小批人吃了饭不做别的事,专门研究它。没有成绩不要紧。军事上除进攻武器外,要注意防御问题的研究,也许我们将来在作战中主要是防御。进攻武器,比原子弹的数量我们比不赢人家。战争历来都需要攻防两手,筑城、挖山洞都是防嘛。”
按照**的指示,聂荣臻元帅组织有关部门着手激光炮工程的研究。中国科学院邓锡铭等人参与了这项工作。关于激光炮工程的历史片断,邓锡铭1989年11月回忆说:
1964年3月,国防科委张爱萍、钱学森在北京召开高层小型会议(约30人)。中国科学院谷羽、汪德昭和我参加。主要研究和部署战略防御方面的手段和重大项目。会上钱学森传达了**关于加强战略防御工作的指示。会议还用了1/3的时间研讨激光作为防御手段的可能性。会议结束后,钱学森对我说:“靶场也得准备起来,一个靶场建设也得花好几年时间。”在会上,钱学森总的指导思想是三道防线:导弹反导弹;超级大炮散靶;强激光。他还对我说:“未来的激光炮,现在有设想,为此我还亲自到展览馆看了你们的红宝石激光器,但最终实现的光炮可能与目前的设想面目全非,原因是技术在发展之中。”
3月底,钱学森到中国科学院与院党组作了具体部署,除激光炮研究外,还有化学激光研究,电感储能研究。
5月1日前后,张劲夫亲自起草给国防科工委的报告,主要内容有:
(1)希望用4―5年时间研制出百万焦耳、射程为3000公尺的光炮样机;
(2)能获成功,则在70年代扩大规模,造成千万焦耳或更大的激光武器;
(3)如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则将中间成果推广应用;
(4)明确由中国科学院牵头。
改革开放之初,最早提出“863计划”的王大珩院士回忆起“红宝石激光器”诞生的历程,也是无限感慨。他说:
“红宝石激光器”诞生的昆明光学厂,是国民党政府在抗战前建立的全国独一无二的光学工厂。主要制造军用双筒望远镜,
这个厂的技术水平相当高,可与当时欧洲一般光学工厂相比。这个厂就继续留作军用,作为发展军用光学技术的基础。我国现在的军用光学技术骨干,大都直接或间接源于这个厂。
1960年,世界上出现了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我们意识到这是一项具有远大发展前景的新事物。王之江和邓锡铭只用了不到一年时间,就研制出在结构上有所创新的国产红宝石激光器。鉴于这项成果具有突破性的意义,就授意王之江和邓锡铭这两位我国激光事业的开拓者,立即投书《科学通报》,阐述激光问世的科学意义及其发展前景。这是我国有关激光的第一篇论文,它即使在今天看来,也还是很有启发意义的。
1979年3月,邓老同志在中央专委会上的讲话也指出,“激光我们要加点力,花多点力量。防御,打飞机、打坦克,将来主要靠它,肯定用得上。有一个华裔科学家告诉我,现在美国已经试验成用激光打卫星,已打下一个来。将来打坦克用激光,将来空中战争是激光时代,空间激光时代。据说成本比其他武器都低。”
一代伟人高瞻远嘱的科学预言,标志着中国在研究激光武器的总前提是积极防御。这是与美苏争霸截然不同的战略基点。今天的我们读着这些大时代的小故事,从内心里怎能不深深地感佩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俯瞰未来的战略视野呢!
激光武器是最早、也是得到最广泛研究的,并且已取得相当成效的定向能武器。到上世纪80年代世界各军事强国就已纷纷提出了各自的激光武器系统计划,有的还投入了试验装备。如1982年著名的英阿马岛战争,英国海军就在其驱逐舰上装备了激光眩目器,一度迫使阿根廷飞行员的投弹精度大幅降低。历时短暂的马岛战争,没能让激光武器大放异彩。美国海军也曾宣称,他们在监视苏联海军演习时发生过飞行员被苏联军舰上“突然射出的强光”致盲的案例。
美国权威军事杂志《国防新闻》2007年还报道,中国在过去几年内曾多次使用高性能激光武器,在美国间谍卫星飞临中国上空侦察时,“从地面进行攻击性干扰,扰乱卫星正常运作”。报道还指美国国防部已证实此消息。煞有介事地说有位不便透露姓名的国防部官员说,“据不同渠道的资料显示,解放军近年投放大量资源开发‘反卫星’武器,其能力已超越俄罗斯,甚至可能已经能跟美国平起平坐了。”美国方面认为中国该项技术已经成熟,并担忧自己的卫星会遭到攻击。美国空军坦言,自从中国进行了“反卫星导弹试验”之后,美国对自身军用卫星安全的担忧与日俱增。(作者巴丁)
各位读者大大:
周末好。
我是《若嫣访谈》新闻节目美女主持人金若嫣。也就是书中的第一女主,(什么莉莉?金春姬?碧萨娜?那都是浮云,请大家支持原配支持国产。)
这次访谈节目是《必杀:援朝空战英雄传》军械篇的一篇作品相关资料特别篇《中国激光炮到底有木有?》,言归正传,请您带着轻松的心情阅读本章。
最近,《必杀:援朝空战英雄传》书评区的一大热点话题是中国有木有机载激光炮的话题。
有两位《必杀:援朝空战英雄传》的资深读者提出了,战红鹰的1号j-bt6战机不该有机载激光炮,因为当时的技术水平不可能达到拥有机载激光炮的水平。本主持人也带着这样的疑问采访了本书作者燃烧飞鹰。
以下为访谈实录:
金若嫣:
战红鹰用“6爷”外挂激光炮?这个可以有?这个不太可能吧?
燃烧飞鹰:
恩,可以有,一切皆有可能。
金若嫣:
可是会不会太超前呢?有两位读者大大认为不太可能的。对此,你怎么看?
燃烧飞鹰:
飞鹰与两位大大的看法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相同之处,是飞鹰认为,即便是战红鹰带着资料穿越回去了,但激光炮也不可能大批量的列装。
不同之处,是飞鹰认为,作为实验武器,以战红鹰火力狂人的性格,和中国激光武器实际的起步之早,还是很有可能尝试一下的。
按照本书目前的发展,战红鹰的到来,使得中国空军的发展提速了大致十多年左右的时间,而我国在上世纪60年代初就开始研发激光武器了,因此,激光武器在中国出现,也并没有那么不可接受。
各位大大也许都看过一个电视军事节目叫做《军事天地》,在《军事天地》的片头,有辆坦克上带着一个令人目眩的光学发射器,那实际就是激光武器。
但读者朋友们说的没错,要是中国飞机在1951年就大量的列装激光炮,直接将敌机秒杀了,就没意思了,也不太可能。
其实,作者也没有打算让激光武器在此时段大面积列装,如果有那么一天,相信也是在本书最后的时段。
而按照《必杀》的写作进程,还有很长一段路要飞,所以,那门被战红鹰打爆的激光炮,就让它成为一种“备用武器”吧。
为了不令中美武器系统严重失衡。中国激光炮在尝试之后,就返厂了。估计一时半会儿,不能再出场。
战红鹰的朝鲜攻略虽然霸道,但能否得到中央首肯,也是未知。
总之,飞鹰在情节设定上的原则就是不与其他同类作品雷同,否则,《必杀:援朝空战英雄传》也就没有它存在的必要了。
今儿明两天本书每天正文只更新一章,之所以放慢更新速度,是因为下周本书有一个新书精选推荐。
下周七天推荐期,本书将每天加力地更新。
还是那句话,本书一定全本。凡是冲着飞鹰来的读者,飞鹰都很珍惜,也会履行一名作者善始善终的品行。只为我们一同快乐共享的时光与天空。
请各位读者大大继续体谅、批评,欣赏,收藏,推荐与支持《必杀:援朝空战英雄传》,尤其要感谢最近两周投了推荐票的朋友。
只有你们的认可,《必杀:援朝空战英雄传》才能获得更多的推荐和荣誉。
此外,作者在《必杀:援朝空战英雄传》当中所涉及的飞机和武器,有时看似“超前”,实际上,都有其历史背景。并不是作者纯粹的“异想天开”。
附上一篇资料《中国激光武器的起步:邓老指出其将是主力装备》。
供喜欢军事的朋友们参考。
金若嫣:
谢谢飞鹰上我的访谈节目。
你可能是起点中文网第一位接受书中女主采访的作者之一。
谢谢起点中文网,谢谢起点军事频道,谢谢主编胡说,编辑邓肯。谢谢各位读者。
燃烧飞鹰:
汗,貌似这些是我的台词。
心里寻思,其实还有不少读者关心,战红鹰什么时候将你推倒滴?
金记者,我可不可以问你一个问题。
金若嫣:
说。
燃烧飞鹰:
你准备什么时候与战红鹰那什么――就是那个――打飞机。
金若嫣:
打飞机?先是(双颊飞霞),继而恼羞成怒,噼噼啪啪!给燃烧飞鹰一顿粉拳。
燃烧飞鹰:
(全身缠满纱布重新在来宾席上落座),唱:“现在的女主你伤不起啊!伤不起。”
金若嫣:
关于《必杀:援朝空战英雄传》的后续访谈,我还将不定期的推出,敬请各位读者留意。
再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国激光武器的起步:邓老指出其将是主力装备
来源:学习时报
波音abl(机载战术激光系统)激光发生器
中国对激光器的研究,起步并不比美苏晚,但根本的战略思想大相径庭。1960年7月18日,**在北戴河中央工作会议上号召:“要下决心,搞尖端技术。”1963年12月16日,**在听取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聂荣臻汇报十年科学技术规划时强调指出:“死光,要组织一批人专门去研究它。要有一小批人吃了饭不做别的事,专门研究它。没有成绩不要紧。军事上除进攻武器外,要注意防御问题的研究,也许我们将来在作战中主要是防御。进攻武器,比原子弹的数量我们比不赢人家。战争历来都需要攻防两手,筑城、挖山洞都是防嘛。”
按照**的指示,聂荣臻元帅组织有关部门着手激光炮工程的研究。中国科学院邓锡铭等人参与了这项工作。关于激光炮工程的历史片断,邓锡铭1989年11月回忆说:
1964年3月,国防科委张爱萍、钱学森在北京召开高层小型会议(约30人)。中国科学院谷羽、汪德昭和我参加。主要研究和部署战略防御方面的手段和重大项目。会上钱学森传达了**关于加强战略防御工作的指示。会议还用了1/3的时间研讨激光作为防御手段的可能性。会议结束后,钱学森对我说:“靶场也得准备起来,一个靶场建设也得花好几年时间。”在会上,钱学森总的指导思想是三道防线:导弹反导弹;超级大炮散靶;强激光。他还对我说:“未来的激光炮,现在有设想,为此我还亲自到展览馆看了你们的红宝石激光器,但最终实现的光炮可能与目前的设想面目全非,原因是技术在发展之中。”
3月底,钱学森到中国科学院与院党组作了具体部署,除激光炮研究外,还有化学激光研究,电感储能研究。
5月1日前后,张劲夫亲自起草给国防科工委的报告,主要内容有:
(1)希望用4―5年时间研制出百万焦耳、射程为3000公尺的光炮样机;
(2)能获成功,则在70年代扩大规模,造成千万焦耳或更大的激光武器;
(3)如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则将中间成果推广应用;
(4)明确由中国科学院牵头。
改革开放之初,最早提出“863计划”的王大珩院士回忆起“红宝石激光器”诞生的历程,也是无限感慨。他说:
“红宝石激光器”诞生的昆明光学厂,是国民党政府在抗战前建立的全国独一无二的光学工厂。主要制造军用双筒望远镜,
这个厂的技术水平相当高,可与当时欧洲一般光学工厂相比。这个厂就继续留作军用,作为发展军用光学技术的基础。我国现在的军用光学技术骨干,大都直接或间接源于这个厂。
1960年,世界上出现了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我们意识到这是一项具有远大发展前景的新事物。王之江和邓锡铭只用了不到一年时间,就研制出在结构上有所创新的国产红宝石激光器。鉴于这项成果具有突破性的意义,就授意王之江和邓锡铭这两位我国激光事业的开拓者,立即投书《科学通报》,阐述激光问世的科学意义及其发展前景。这是我国有关激光的第一篇论文,它即使在今天看来,也还是很有启发意义的。
1979年3月,邓老同志在中央专委会上的讲话也指出,“激光我们要加点力,花多点力量。防御,打飞机、打坦克,将来主要靠它,肯定用得上。有一个华裔科学家告诉我,现在美国已经试验成用激光打卫星,已打下一个来。将来打坦克用激光,将来空中战争是激光时代,空间激光时代。据说成本比其他武器都低。”
一代伟人高瞻远嘱的科学预言,标志着中国在研究激光武器的总前提是积极防御。这是与美苏争霸截然不同的战略基点。今天的我们读着这些大时代的小故事,从内心里怎能不深深地感佩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俯瞰未来的战略视野呢!
激光武器是最早、也是得到最广泛研究的,并且已取得相当成效的定向能武器。到上世纪80年代世界各军事强国就已纷纷提出了各自的激光武器系统计划,有的还投入了试验装备。如1982年著名的英阿马岛战争,英国海军就在其驱逐舰上装备了激光眩目器,一度迫使阿根廷飞行员的投弹精度大幅降低。历时短暂的马岛战争,没能让激光武器大放异彩。美国海军也曾宣称,他们在监视苏联海军演习时发生过飞行员被苏联军舰上“突然射出的强光”致盲的案例。
美国权威军事杂志《国防新闻》2007年还报道,中国在过去几年内曾多次使用高性能激光武器,在美国间谍卫星飞临中国上空侦察时,“从地面进行攻击性干扰,扰乱卫星正常运作”。报道还指美国国防部已证实此消息。煞有介事地说有位不便透露姓名的国防部官员说,“据不同渠道的资料显示,解放军近年投放大量资源开发‘反卫星’武器,其能力已超越俄罗斯,甚至可能已经能跟美国平起平坐了。”美国方面认为中国该项技术已经成熟,并担忧自己的卫星会遭到攻击。美国空军坦言,自从中国进行了“反卫星导弹试验”之后,美国对自身军用卫星安全的担忧与日俱增。(作者巴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