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那名被救回的信使用虚弱的声音将豫州城内外的情况讲述完毕,得知在其作为求援敢死队的一员,杀出契丹军重围之前,城内的“游骑兵营”三连已经损失过半、“保安军”两个营损失更是超过三分之二,即便将城内所有拿得动兵器的汉人和渤海人乡勇都算上,整个豫州城内能参与守城战斗的也只剩下不足一千二百人了。而在那道经过十余日争夺,早已千疮百孔、破烂不堪的所谓城墙之外,契丹军虽也遭受了惨重损失,却依然至少还有上万可战之士,敌我双方的兵力比由初时的五比一增加到了现在的八比一后,杨新是既急又气。
急,是因为吴鹏处境确实令人担心不已。尽管此前也曾有过时任“飞龙军”“狼牙营”一连连长、现任“飞龙军”第**成步兵师师长的张铮,率领“狼牙营”一个连、“保安军”两个连五百余人在古北口关成功阻击契丹皇弟耶律敌烈麾下三万大军的战绩。可一来,张铮当年所据守的是坚固、险峻、占尽地利之势的古北口关,契丹军受地形限制,每次只能投入一两千人沿着狭窄山道进攻,根本无法充分发挥其人数优势。而吴鹏在豫州据守的却是方圆近两里、修建于平地之上、高不过丈许的土围子。占据人数优势的契丹人可以随意的从四面八方同时攻城,令守城周军疲于奔命、左支右绌;二来,张铮当年在古北口关只坚守了三天时间,援军便及时赶到。而如今吴鹏在豫州已经守了十三天,达到张铮纪录的四倍还多。
气,是因为吴鹏此番的临敌表现确实有些欠佳。首先,临时更改作战方案,既不考虑自己兵力有限,不宜孤军深入草原,也不考虑自己的唐突行动是否会对不久之后就要对草原诸部发动的整个作战计划产生影响,便擅自作主跨过大兴安岭去干“搂草打兔子”的勾当;其次,初与契丹援军相遇,不增派侦骑、斥侯尽可能多的探听敌军虚实,反倒急着要与对方接战,且没有用最适合己方发挥火力的方式排兵布阵,而是毫无章法的蜂拥而上打起了乱仗。直到发现对方人马众多,而己方火力因为敌我双方兵马已经纠缠在一起而无法充分发挥之后,这才不得以而领兵后撤,以至因为双方距离过近而无法彻底摆脱敌方追击;第三,在无法彻底摆脱敌军追击的情况下,不能果断决定以“游骑兵营”的那个连或者“保安军”一部在原地坚守,以掩护主力与契丹军拉开距离、脱离接触。而是瞻前顾后,跑跑停停,来回接应断后阻击的部下,以至被契丹军缠住,难以脱身。
不过,气恼归气恼,这个兄弟无论如何还是必须要救的。是以,信使那边话音才落,杨新这边已经接连下达了一连串命令:
第一,下令紧急调集临潢城周边所有骑兵部队及部分骑马步兵(“飞龙军”第一合成步兵师一团、第一独立骑兵团、“游骑兵营”主力、“保安军”一个步兵团、两个骑兵团)共一万两千余兵马组成援军,由“飞龙军”第一合成步兵师师长王保山率领,即刻出发,马不停蹄、日夜兼程赶往豫州,解救吴鹏所部。;
第二,通知王峰,马上停止休整,除留下必要的守城部队外,率所部所有兵马及自己随信使一起调配给他的“飞龙军”第一合成步兵师二团三营、“保安军”步兵一个团、骑兵一个营,共七千五百余人马出庆州,翻越大兴安岭,绕道草原,再自兔儿山折回,力求封堵住围困豫州的契丹军后路,与王保山所部相互配合,围歼这股敌军。这样,既可以消灭掉契丹军在在临潢府左近最后一支有生力量,亦可以在万一出现吴鹏被俘的情况时,拦截住契丹军的退路,使对方没有机会将其转移到草原上去。
第三,派人给中路军送信。一方面,请求该部加快进军速度,尽可能力争在吴鹏所部被围乃至被歼灭的消息传到长春州之前夺取“春捺钵”或者至少将契丹朝廷赶离该地,以防契丹君臣以豫州之战来鼓舞士气。另一方面,则直接给屯驻永州,为两路大军转运粮草军辎的周军守将下令,命其在严加看管永州之战被俘、现正为周军充当苦力的所有非契丹本族勋贵、高官的同时,立即派人追回正被押往北平府苦役营服刑的契丹本族勋贵、高官,以便在吴鹏万一被契丹人俘虏的情况下,用这些个勋贵、高官把自己的兄弟换回来。
建隆七年阴历五月初五,王保山率一万两千大军日夜兼程杀向豫州。第二天,王峰亦率所部七千五百余人翻过大兴安岭,绕道大草原,直扑兔儿山。
建隆七年阴历五月初七傍晚,豫州城内一个并不起眼的角落里,大周开国男、右威卫上将军、殿前司步军副都虞侯、北伐左路军都虞侯吴鹏,内穿野战迷彩作战服、外罩周军制式皮甲,坐在一块大青石上,一边费力的嚼着有些干硬的面饼、喝着没有什么盐味的马肉汤,一边看着正自西面两座山峰之间缓缓下沉的那如血残阳。而在他的身侧,一名亲卫正小心翼翼的为其包扎着左前臂上那道被敌军流矢划开的伤口。
自阴历四月二十三与契丹援军迎面遭遇、被围豫州城内,到今日已经整整半个月了。在过去的十五天里,吴鹏率领自己麾下的一千兵士及来自宁州和豫州的近两千毫无作战经验的汉人、渤海人乡勇,靠着低矮的城墙,与城外一万五千彪悍、勇武,为了得到主将开出的丰厚赏格而不畏生死、前仆后继、昼夜冲杀的契丹兵将进行了殊死战斗。如今,三千兵士和乡勇已经伤亡大半,还能够拿得起刀枪作战的只有不到一千两百人。更为麻烦的是,经过多天的激战,“游骑兵营”一连的弹药已经消耗殆尽。除了伏于城内临时搭建起来的那座高台之上,由该连及亲卫中的十来名“神枪手”组成的狙击小队每人手里还有二十发左右的子弹,用来射击契丹军中的中高级军官和异常能战的悍勇兵士等重要目标外,就只有护卫在吴鹏身边的十名亲卫每人手里还有五十发拼命弹了。至于其他“游骑兵”和亲卫都已经放弃了火器,改用短刀和长矛来和契丹人进行肉搏了。
而与之并不匹配的是,尽管十五天的攻防战周军也给予了城外的契丹军以重大杀伤,使其减员接近三分之一。可囿于最初的兵力差距,一比三的伤亡比不但没能缩小敌我双方的兵力比,反使兵力比从最初的一比五增加到了现在的一比八。而在缺乏火力压制的情况下,这场耗时良久的城池攻防战对于吴鹏来说,势必会越打越吃力、越打越困难。以至于在许多时候,都需要他这个一军主将带着亲卫和机还动支援分队冲到第一线,依靠手中所剩不多的子弹和个人的勇悍封堵被契丹人撕开的突破口,稳定岌岌可危的防御阵线。
正所谓刀剑无眼,刀矛箭矢可不管你是普通牧民还是朝廷勋贵,砍在身上、扎在肉里都会流血、都会要人命。是以,饶是吴鹏身手矫健、武艺高强,身边又有十余名亲卫相护,还是被不知从哪里飞来的一支流矢擦伤了小臂。原本以吴鹏身上那套根据古往今来多种著名铠甲的优点,用优质轻钢及多层丝棉衬里精制而成的全身护甲,除非刀矛多次直接劈砍在甲胄同一位置,或者破甲锥近距离射击,不然是伤不到他分毫的。可问题是,那套质地优良、装饰华丽的甲胄在有效保护吴鹏的同时,也会像黑暗中的一支明亮火炬一般将敌军的注意力吸引到他的身上,使其成为众矢之的,反而会更加危险。所以,在穿了两天,三、四名亲卫为了挡住蜂拥而来的契丹兵士而先后以身殉职后,吴鹏便将其弃在一边,换上了一身普通连级军官的制式半身甲,这才摆脱了当吸铁石的命运,减轻了身边亲卫的压力——代价则是左前臂上那道深深的伤口。
尽管伤口处敷上了周军最好的金创药,但在药效完全发挥作用之前,依然会很疼。不过,与身体上的伤痛相比,心中的痛似乎更令吴鹏难以忍受。自己已经在豫州坚守了十五天,距离最后一批求援信使出发也已经过去了五天。到现在依然没有援兵的踪影,想来前后派出的那十来批求援信使均未能成功突围,二十五哥尚不知道自己被围、危在旦夕的情况。如今,也只能将希望寄托在二十五哥见自己未按之前预计的时间返回,会派出探马来宁州、豫州打探消息,发现这里的情况了。而且,吴鹏可以肯定,二十五哥一定会这么做。只是,不知道当己方援军抵达的时候,豫州城内还有没有人能活下来。
一念及此,吴鹏不由得在青石之上猛击一掌,脸上尽显忿忿不平之色。事到如今,虽说吴鹏也对自己之前的鲁莽决定感到懊悔,懊悔自己出击草原的草率决定、懊悔自己接敌时过于急躁,没有弄清对方底细便匆忙出击、懊悔自己杀敌心切,连最基本的战斗队形都没有展开便一拥而上与敌人混战、懊悔太过在乎每一名士兵都不能落下的个人信条,没有在撤退时以壮士断腕的豪气留下麾下任何一支部队就地阻击契丹军的追击,以至撤退速度有限,始终无法摆脱敌军的追赶,不得已退入豫州城固守,并由于同样的原因而放弃了在“游骑兵”的掩护下杀开一条血路冲出包围的逃出生天之法。但更多的,却是对自己很可能会“壮志未酬身先死”的不甘。
按说,身为开国男爵、右威卫上将军、殿前司步军副都虞侯,享受高官厚禄的朝廷三品大员,对于今年只有三十八岁的吴鹏来说也算是功成名就、不虚此生了。可问题是,凡事就怕一个“比”字。相对于这上时代的其他人来说,这样的身份地位自然是绝大多数人梦寐以求却又求之不得的,但与其他穿越众、特别是军事部的其他兄弟相比,却并不出众。单就爵位来讲,除了那个在幽云之战时被俘、半路加入穿越团队的邹振远外,吴鹏实际上是军事部众兄弟里爵位最低的一个。
当然,这并不是说穿越团队委员会、军事部以及由穿越团队把持的后周朝廷厚此薄彼,而是因为与军事部的其他兄弟相比,吴鹏除了在当初幽云之战时曾经与其他兄弟一起领兵作战、上阵冲杀外,一直担任的都是地方守备将领或者新兵、士官训练的工作。不但不像其他兄弟那般有所谓的“灭国”之功,而且由于其当总兵官时驻守的灵仙府并非前线,所以连“打草谷”这样的功劳都捞不上——后来好不容易当上了大宁总兵,结果屁股还没坐热,就又因为北平军内部的区划调整而再次被调回后方训练新兵和士官。以至于在穿越十五年后,吴鹏成了军事部里除了邹振远外,战功最少且唯一一名没有“灭国”之功的穿越者。尽管众兄弟并没有因此而看轻他、尽管其担任训练总监的“翔龙堡”新兵训练基地和“北平飞龙堡”士官训练基地(随着北平军南下开封,原“飞龙堡”士官军官训练基地也一分为二,“北平飞龙堡”负责士官培养,“开封飞龙堡”负责军官培养)训练出来的兵士都对其尊敬有加、尽管大哥、五哥、七哥、八哥等委员会委员对其一直以来的表现、特别是这几年负责新兵及士官训练、培训的表现既肯定又赞赏,可眼看着军事部的兄弟们、特别是原先与自己一样长期戍守地方军镇的唐潮、杨新、程飞等人纷纷南下参战,在一系列“灭国”之战中表现出色、威望日长,吴鹏心里又怎么可能没想法、怎么可能不失落、怎么可能不渴望投身其中,轰轰烈烈的大干一场。他要让别人知道,只要给自己机会,自己绝不会比别的兄弟差,同样可以驰骋沙场、同样可以斩将夺旗、同样可以平邦灭国。也正是基于这样的想法,他才会如此的渴望战斗、才会主动请缨领军扫荡临潢府、才会不惜纡身降贵的率领这区区一千多人来夺取宁州、豫州这般在中原连个大些的镇店都算不上的州府。
不曾想,老天爷连这点功劳都不愿意白白送给他,在其眼见就要大功告成时,偏偏斜刺里杀出个“程咬金”,打乱了他的如意算盘。再加上他自己不忍心为了主力能够快速撤退而留下一部人马主地阻击契丹军、不忍心抛下“保安军”的弟兄以及两州乡勇而在“游骑兵”的掩护下独自逃生,以至在守城战中消耗光了弹药,即便自己这会儿再想凭借火力杀开一条血路独自逃生亦没了可能。如今,漫说是功成名就、荣华富贵、高官厚禄,只怕能不能活着从这座破败的土围子中走出去都在两可之间,更不要提什么理想、抱负、为后人所赞颂了——一个失败的将军即便能够在史书上留名,也是被人们当成反面教材来记载。一念及此,吴鹏不由得长叹一声,神情黯然、落落寡欢。
吴鹏在豫州城内心有不甘的胡思乱想,而城外的萧图玉看着来自西北路招讨司及乌古敌烈统军司联名发来的要其最迟于五月初九也就是第二天务必率军继续东进,以最快的速度赶往长春州“春捺钵”勤王护驾的公文,同样是心有不甘、难以平静。
十五天的时间,就算消息传递的再慢,西北路招讨司和乌古敌烈统军司也已经知道临潢府几乎全境陷落了。而以萧图玉这区区万余兵马,既无保护太祖陵寝的可能,更无收复整个临潢府的机会。再加上周军另一路兵马已经夺取乌州、兵围凤州,距离长春州不过三四百里,皇帝接连下旨要求各道各司速派援军勤王护驾,原本命该部前往临潢府护陵增援的旨意已然无效。是以,这几日西北路招讨司及乌古敌烈统军司接连给萧图玉下达公文,命其不要再与豫州的敌军纠缠,速速撤围而去,东进勤王护驾,不得有误。
接到要其撤围东进的公文,萧图玉便气不打一处来,对自家皇帝的多变以及西北路招讨司及乌古敌烈统军司的唯皇命是从,既无临阵变通的机智,亦无“将在外君命有所不授”的豪气而恼怒不已。在他看来,当初在韩匡嗣所部生死不知、临潢府战局不明的情况下贸然调集已经兵力不足的两司人马增援已经有失仓促。如今,周军距离长春州不过三四百里,却要调相距千里的本部前去救驾,更是荒唐至极的乱令。以自己麾下这支已经苦战多日的疲惫之师奔驰千里,漫说赶不赶得急,即便真能抢在周军攻占长春州之前抵达“春捺钵”,只怕也已是筋疲力尽,再无一战之力了。
然则,恼怒归恼怒、不甘归不甘,在西北路招讨司和乌古敌烈统军司几次催促、朝廷圣旨已到的情况下,要萧图玉再次违旨却也没有这个勇气。毕竟,上次是增援临潢府,而这次是勤王护驾。之前招讨司和统军司为了擒获或者斩杀一名周国“清园”兄弟之一的勋贵重臣可以弃已然陷于周军重围、几无翻盘可能的祖州于不顾,对萧图玉的围攻豫州的举动表示默许;现在却不敢冒着陷君上于险地的大逆不道罪名,继续对萧图玉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如果萧图玉拒不执行军令,随军的监军绝对会夺了他的军权,而后挥军东进。
再者,虽说自己切断了豫州城内周军向外求援的通道,使得临潢府那边的周军主力一时无法知晓豫州这边的情况。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周军主力肯定会对吴鹏所部一直没有消息传出而感到奇怪,并会立即派出大量侦骑、斥候前来打探。到时候,漫说是擒获吴鹏,只怕自己能不能摆脱闻讯而来的周军主力的追击都在两可之间。是以,纵然心中有千般不愿,撤围东进的命令也得执行。换句话说,今晚将是其拿下豫州、生擒吴鹏的最后机会。因此,萧图玉一改之前将所部分为三队、轮番攻城的战术,而是调动所有能够战斗的兵将,并把之前宣布的赏格增加一倍,希望能够毕其功于一役,于当晚拿下豫州城。如此,既可以给自己屯兵豫州半月的行为有一个交待,也对得起本部人马之前付出的惨重损失。
建隆七年阴历五月初八酉时正,饱餐了一顿的契丹近万兵马倾巢而出,自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同时对豫州城发起了猛攻。无论是兵力还是体力都处于劣势的守军虽然奋力抵抗,但面对八倍于己的敌军,却也只能是苦苦支撑,防线岌岌可危。
激战约半个时辰之后,主要由汉人乡勇防守的南侧防线便出现险情,一小段在前几天的战斗中被契丹人损毁,暂时用土袋封堵的城墙被契丹兵士扒开了一道宽约一丈的豁口。尽管豁口两边的乡勇奋力阻击,但终究兵力不足,未能拦住为了丰厚赏格而有如发了疯一般的契丹军敢死队。一百名契丹步卒顺着豁口蜂拥而入,在他们身后,近一百五十名弓箭手分成三组,在以两组拼命压制从两侧赶过来封堵缺口的乡勇和周军的同时,还以一组弓箭手向城中的那座临时高台猛烈攒射,妄图压制住那上边的周军狙击手,以掩护自家后续梯队接近突破口。
眼见形势危急,站在高台之下的吴鹏一面命令高台上的狙击手对冲杀在契丹敢死队最前面的步卒以及射箭速度最快、准头最好的弓箭手实施狙杀,一面领着自己的十名亲卫,指挥由十五名“游骑兵营”兵士及六十名“保安军”兵士组成的城里最后一支机动支援分队迎着冲进来的契丹敢死队杀了上去,力求将对方驱逐出城,封闭防线上的这条缺口。
十名亲卫五人一组,利用手中“五九式”半自动步枪的高射速,对着冲进城的契丹敢死队进行了一轮齐射,以消耗一百发子弹为代价,暂时压制住了对方的进攻,使对方不得不在付出近三十人伤亡的代价后停下前进的脚步。
随着契丹敢死队暂时处于守势,豁口两侧的乡勇及紧随吴鹏身后的机动支援分队迅速上前,在狙击手和亲卫的火力掩护下,与对方展开白刃搏杀,意图将对方驱逐出去,重新封堵信防线缺口。而吴鹏则身先士卒,挥舞着手中的长刀加入战团,凭借自己过人的武功与身手在人群中东砍西杀、左冲右突,手下无一合之将,长刀过处带起一蓬蓬的血雾。
正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在吴鹏悍不畏死表现的带领下、在亲卫及狙击手的火力支援下,乡勇及机动支援分队越战越勇,逐渐将冲进城墙豁口的契丹军敢死队挤了出去。眼见危险马上就要被自己成功化解,吴鹏在挥刀砍翻了面前最后一名敌兵后,不由得略松了一口气,抬起手准备擦了擦自己额头的汗水。
说时迟、那时快,就在吴鹏抬起胳膊的一刹那,穿越体质及长期习武造就的敏锐第六感便令其感受到了一丝异样、感受到了危险正在向自己迫近。于是,他顾不上再去擦汗,而是本能的开始扭腰转身、屈腿后仰,力求避开对自己的威胁。而就在吴鹏做出反应的同时,一道劲风已经迎面吹来,金属的破空声音亦随之响起——有人暗箭伤人。
尽管已经尽力躲避,但一来距离太近,二来这支用硬弓射出的破甲锥速度太快,吴鹏在闪开了左半边身体,让过了最致命的部位后,还是被这支暗箭射中了右胸偏外的位置。由于此时的吴鹏只穿了一件普通皮甲,根本防御不了强劲、锋锐的三棱破甲锥。是以,暗箭不但将其身体射穿,从后背露出寒光闪闪的箭头,而且巨大的冲力亦将吴鹏带得连退几步,以致再也站立不稳,摇晃了两下仰面倒下,重重的摔在了地上。虽然吴鹏很清楚现在绝不是自己可以倒下的时候,亦竭尽全力的想要重新站起来,但箭伤带来的剧烈疼痛、摔倒在地时猛烈的碰撞,令吴鹏几乎痛晕过去,哪还有力气再站起来。
眼见自家主帅受伤,几名距离其比较近的亲卫们再也顾不上以火力压制敌军,迅速跑上前将吴鹏拖离豁口附近的危险地带,并立即呼喊医务兵前来进行救治。而高台上的狙击手亦向暗箭射来的大致方向连开数枪,以防对方再对其他人造成伤害。
由于失去了那几名抢救吴鹏的亲卫的参与,周军的火力压制效果顿时减弱许多,刚刚被驱赶出去契丹敢死队得以重整旗鼓、卷土重来,再次呐喊着杀了上来,使豁口处重新陷入激烈而残酷的混战之中。与此同时,吴鹏的意识此时也渐渐变得模糊起来。恍惚间,他似乎听到了一阵阵沉闷的雷声自南方传来,看到了一道道晴空霹雳亦从天而降,给城外的契丹军带去了光与火、烟与雾。
急,是因为吴鹏处境确实令人担心不已。尽管此前也曾有过时任“飞龙军”“狼牙营”一连连长、现任“飞龙军”第**成步兵师师长的张铮,率领“狼牙营”一个连、“保安军”两个连五百余人在古北口关成功阻击契丹皇弟耶律敌烈麾下三万大军的战绩。可一来,张铮当年所据守的是坚固、险峻、占尽地利之势的古北口关,契丹军受地形限制,每次只能投入一两千人沿着狭窄山道进攻,根本无法充分发挥其人数优势。而吴鹏在豫州据守的却是方圆近两里、修建于平地之上、高不过丈许的土围子。占据人数优势的契丹人可以随意的从四面八方同时攻城,令守城周军疲于奔命、左支右绌;二来,张铮当年在古北口关只坚守了三天时间,援军便及时赶到。而如今吴鹏在豫州已经守了十三天,达到张铮纪录的四倍还多。
气,是因为吴鹏此番的临敌表现确实有些欠佳。首先,临时更改作战方案,既不考虑自己兵力有限,不宜孤军深入草原,也不考虑自己的唐突行动是否会对不久之后就要对草原诸部发动的整个作战计划产生影响,便擅自作主跨过大兴安岭去干“搂草打兔子”的勾当;其次,初与契丹援军相遇,不增派侦骑、斥侯尽可能多的探听敌军虚实,反倒急着要与对方接战,且没有用最适合己方发挥火力的方式排兵布阵,而是毫无章法的蜂拥而上打起了乱仗。直到发现对方人马众多,而己方火力因为敌我双方兵马已经纠缠在一起而无法充分发挥之后,这才不得以而领兵后撤,以至因为双方距离过近而无法彻底摆脱敌方追击;第三,在无法彻底摆脱敌军追击的情况下,不能果断决定以“游骑兵营”的那个连或者“保安军”一部在原地坚守,以掩护主力与契丹军拉开距离、脱离接触。而是瞻前顾后,跑跑停停,来回接应断后阻击的部下,以至被契丹军缠住,难以脱身。
不过,气恼归气恼,这个兄弟无论如何还是必须要救的。是以,信使那边话音才落,杨新这边已经接连下达了一连串命令:
第一,下令紧急调集临潢城周边所有骑兵部队及部分骑马步兵(“飞龙军”第一合成步兵师一团、第一独立骑兵团、“游骑兵营”主力、“保安军”一个步兵团、两个骑兵团)共一万两千余兵马组成援军,由“飞龙军”第一合成步兵师师长王保山率领,即刻出发,马不停蹄、日夜兼程赶往豫州,解救吴鹏所部。;
第二,通知王峰,马上停止休整,除留下必要的守城部队外,率所部所有兵马及自己随信使一起调配给他的“飞龙军”第一合成步兵师二团三营、“保安军”步兵一个团、骑兵一个营,共七千五百余人马出庆州,翻越大兴安岭,绕道草原,再自兔儿山折回,力求封堵住围困豫州的契丹军后路,与王保山所部相互配合,围歼这股敌军。这样,既可以消灭掉契丹军在在临潢府左近最后一支有生力量,亦可以在万一出现吴鹏被俘的情况时,拦截住契丹军的退路,使对方没有机会将其转移到草原上去。
第三,派人给中路军送信。一方面,请求该部加快进军速度,尽可能力争在吴鹏所部被围乃至被歼灭的消息传到长春州之前夺取“春捺钵”或者至少将契丹朝廷赶离该地,以防契丹君臣以豫州之战来鼓舞士气。另一方面,则直接给屯驻永州,为两路大军转运粮草军辎的周军守将下令,命其在严加看管永州之战被俘、现正为周军充当苦力的所有非契丹本族勋贵、高官的同时,立即派人追回正被押往北平府苦役营服刑的契丹本族勋贵、高官,以便在吴鹏万一被契丹人俘虏的情况下,用这些个勋贵、高官把自己的兄弟换回来。
建隆七年阴历五月初五,王保山率一万两千大军日夜兼程杀向豫州。第二天,王峰亦率所部七千五百余人翻过大兴安岭,绕道大草原,直扑兔儿山。
建隆七年阴历五月初七傍晚,豫州城内一个并不起眼的角落里,大周开国男、右威卫上将军、殿前司步军副都虞侯、北伐左路军都虞侯吴鹏,内穿野战迷彩作战服、外罩周军制式皮甲,坐在一块大青石上,一边费力的嚼着有些干硬的面饼、喝着没有什么盐味的马肉汤,一边看着正自西面两座山峰之间缓缓下沉的那如血残阳。而在他的身侧,一名亲卫正小心翼翼的为其包扎着左前臂上那道被敌军流矢划开的伤口。
自阴历四月二十三与契丹援军迎面遭遇、被围豫州城内,到今日已经整整半个月了。在过去的十五天里,吴鹏率领自己麾下的一千兵士及来自宁州和豫州的近两千毫无作战经验的汉人、渤海人乡勇,靠着低矮的城墙,与城外一万五千彪悍、勇武,为了得到主将开出的丰厚赏格而不畏生死、前仆后继、昼夜冲杀的契丹兵将进行了殊死战斗。如今,三千兵士和乡勇已经伤亡大半,还能够拿得起刀枪作战的只有不到一千两百人。更为麻烦的是,经过多天的激战,“游骑兵营”一连的弹药已经消耗殆尽。除了伏于城内临时搭建起来的那座高台之上,由该连及亲卫中的十来名“神枪手”组成的狙击小队每人手里还有二十发左右的子弹,用来射击契丹军中的中高级军官和异常能战的悍勇兵士等重要目标外,就只有护卫在吴鹏身边的十名亲卫每人手里还有五十发拼命弹了。至于其他“游骑兵”和亲卫都已经放弃了火器,改用短刀和长矛来和契丹人进行肉搏了。
而与之并不匹配的是,尽管十五天的攻防战周军也给予了城外的契丹军以重大杀伤,使其减员接近三分之一。可囿于最初的兵力差距,一比三的伤亡比不但没能缩小敌我双方的兵力比,反使兵力比从最初的一比五增加到了现在的一比八。而在缺乏火力压制的情况下,这场耗时良久的城池攻防战对于吴鹏来说,势必会越打越吃力、越打越困难。以至于在许多时候,都需要他这个一军主将带着亲卫和机还动支援分队冲到第一线,依靠手中所剩不多的子弹和个人的勇悍封堵被契丹人撕开的突破口,稳定岌岌可危的防御阵线。
正所谓刀剑无眼,刀矛箭矢可不管你是普通牧民还是朝廷勋贵,砍在身上、扎在肉里都会流血、都会要人命。是以,饶是吴鹏身手矫健、武艺高强,身边又有十余名亲卫相护,还是被不知从哪里飞来的一支流矢擦伤了小臂。原本以吴鹏身上那套根据古往今来多种著名铠甲的优点,用优质轻钢及多层丝棉衬里精制而成的全身护甲,除非刀矛多次直接劈砍在甲胄同一位置,或者破甲锥近距离射击,不然是伤不到他分毫的。可问题是,那套质地优良、装饰华丽的甲胄在有效保护吴鹏的同时,也会像黑暗中的一支明亮火炬一般将敌军的注意力吸引到他的身上,使其成为众矢之的,反而会更加危险。所以,在穿了两天,三、四名亲卫为了挡住蜂拥而来的契丹兵士而先后以身殉职后,吴鹏便将其弃在一边,换上了一身普通连级军官的制式半身甲,这才摆脱了当吸铁石的命运,减轻了身边亲卫的压力——代价则是左前臂上那道深深的伤口。
尽管伤口处敷上了周军最好的金创药,但在药效完全发挥作用之前,依然会很疼。不过,与身体上的伤痛相比,心中的痛似乎更令吴鹏难以忍受。自己已经在豫州坚守了十五天,距离最后一批求援信使出发也已经过去了五天。到现在依然没有援兵的踪影,想来前后派出的那十来批求援信使均未能成功突围,二十五哥尚不知道自己被围、危在旦夕的情况。如今,也只能将希望寄托在二十五哥见自己未按之前预计的时间返回,会派出探马来宁州、豫州打探消息,发现这里的情况了。而且,吴鹏可以肯定,二十五哥一定会这么做。只是,不知道当己方援军抵达的时候,豫州城内还有没有人能活下来。
一念及此,吴鹏不由得在青石之上猛击一掌,脸上尽显忿忿不平之色。事到如今,虽说吴鹏也对自己之前的鲁莽决定感到懊悔,懊悔自己出击草原的草率决定、懊悔自己接敌时过于急躁,没有弄清对方底细便匆忙出击、懊悔自己杀敌心切,连最基本的战斗队形都没有展开便一拥而上与敌人混战、懊悔太过在乎每一名士兵都不能落下的个人信条,没有在撤退时以壮士断腕的豪气留下麾下任何一支部队就地阻击契丹军的追击,以至撤退速度有限,始终无法摆脱敌军的追赶,不得已退入豫州城固守,并由于同样的原因而放弃了在“游骑兵”的掩护下杀开一条血路冲出包围的逃出生天之法。但更多的,却是对自己很可能会“壮志未酬身先死”的不甘。
按说,身为开国男爵、右威卫上将军、殿前司步军副都虞侯,享受高官厚禄的朝廷三品大员,对于今年只有三十八岁的吴鹏来说也算是功成名就、不虚此生了。可问题是,凡事就怕一个“比”字。相对于这上时代的其他人来说,这样的身份地位自然是绝大多数人梦寐以求却又求之不得的,但与其他穿越众、特别是军事部的其他兄弟相比,却并不出众。单就爵位来讲,除了那个在幽云之战时被俘、半路加入穿越团队的邹振远外,吴鹏实际上是军事部众兄弟里爵位最低的一个。
当然,这并不是说穿越团队委员会、军事部以及由穿越团队把持的后周朝廷厚此薄彼,而是因为与军事部的其他兄弟相比,吴鹏除了在当初幽云之战时曾经与其他兄弟一起领兵作战、上阵冲杀外,一直担任的都是地方守备将领或者新兵、士官训练的工作。不但不像其他兄弟那般有所谓的“灭国”之功,而且由于其当总兵官时驻守的灵仙府并非前线,所以连“打草谷”这样的功劳都捞不上——后来好不容易当上了大宁总兵,结果屁股还没坐热,就又因为北平军内部的区划调整而再次被调回后方训练新兵和士官。以至于在穿越十五年后,吴鹏成了军事部里除了邹振远外,战功最少且唯一一名没有“灭国”之功的穿越者。尽管众兄弟并没有因此而看轻他、尽管其担任训练总监的“翔龙堡”新兵训练基地和“北平飞龙堡”士官训练基地(随着北平军南下开封,原“飞龙堡”士官军官训练基地也一分为二,“北平飞龙堡”负责士官培养,“开封飞龙堡”负责军官培养)训练出来的兵士都对其尊敬有加、尽管大哥、五哥、七哥、八哥等委员会委员对其一直以来的表现、特别是这几年负责新兵及士官训练、培训的表现既肯定又赞赏,可眼看着军事部的兄弟们、特别是原先与自己一样长期戍守地方军镇的唐潮、杨新、程飞等人纷纷南下参战,在一系列“灭国”之战中表现出色、威望日长,吴鹏心里又怎么可能没想法、怎么可能不失落、怎么可能不渴望投身其中,轰轰烈烈的大干一场。他要让别人知道,只要给自己机会,自己绝不会比别的兄弟差,同样可以驰骋沙场、同样可以斩将夺旗、同样可以平邦灭国。也正是基于这样的想法,他才会如此的渴望战斗、才会主动请缨领军扫荡临潢府、才会不惜纡身降贵的率领这区区一千多人来夺取宁州、豫州这般在中原连个大些的镇店都算不上的州府。
不曾想,老天爷连这点功劳都不愿意白白送给他,在其眼见就要大功告成时,偏偏斜刺里杀出个“程咬金”,打乱了他的如意算盘。再加上他自己不忍心为了主力能够快速撤退而留下一部人马主地阻击契丹军、不忍心抛下“保安军”的弟兄以及两州乡勇而在“游骑兵”的掩护下独自逃生,以至在守城战中消耗光了弹药,即便自己这会儿再想凭借火力杀开一条血路独自逃生亦没了可能。如今,漫说是功成名就、荣华富贵、高官厚禄,只怕能不能活着从这座破败的土围子中走出去都在两可之间,更不要提什么理想、抱负、为后人所赞颂了——一个失败的将军即便能够在史书上留名,也是被人们当成反面教材来记载。一念及此,吴鹏不由得长叹一声,神情黯然、落落寡欢。
吴鹏在豫州城内心有不甘的胡思乱想,而城外的萧图玉看着来自西北路招讨司及乌古敌烈统军司联名发来的要其最迟于五月初九也就是第二天务必率军继续东进,以最快的速度赶往长春州“春捺钵”勤王护驾的公文,同样是心有不甘、难以平静。
十五天的时间,就算消息传递的再慢,西北路招讨司和乌古敌烈统军司也已经知道临潢府几乎全境陷落了。而以萧图玉这区区万余兵马,既无保护太祖陵寝的可能,更无收复整个临潢府的机会。再加上周军另一路兵马已经夺取乌州、兵围凤州,距离长春州不过三四百里,皇帝接连下旨要求各道各司速派援军勤王护驾,原本命该部前往临潢府护陵增援的旨意已然无效。是以,这几日西北路招讨司及乌古敌烈统军司接连给萧图玉下达公文,命其不要再与豫州的敌军纠缠,速速撤围而去,东进勤王护驾,不得有误。
接到要其撤围东进的公文,萧图玉便气不打一处来,对自家皇帝的多变以及西北路招讨司及乌古敌烈统军司的唯皇命是从,既无临阵变通的机智,亦无“将在外君命有所不授”的豪气而恼怒不已。在他看来,当初在韩匡嗣所部生死不知、临潢府战局不明的情况下贸然调集已经兵力不足的两司人马增援已经有失仓促。如今,周军距离长春州不过三四百里,却要调相距千里的本部前去救驾,更是荒唐至极的乱令。以自己麾下这支已经苦战多日的疲惫之师奔驰千里,漫说赶不赶得急,即便真能抢在周军攻占长春州之前抵达“春捺钵”,只怕也已是筋疲力尽,再无一战之力了。
然则,恼怒归恼怒、不甘归不甘,在西北路招讨司和乌古敌烈统军司几次催促、朝廷圣旨已到的情况下,要萧图玉再次违旨却也没有这个勇气。毕竟,上次是增援临潢府,而这次是勤王护驾。之前招讨司和统军司为了擒获或者斩杀一名周国“清园”兄弟之一的勋贵重臣可以弃已然陷于周军重围、几无翻盘可能的祖州于不顾,对萧图玉的围攻豫州的举动表示默许;现在却不敢冒着陷君上于险地的大逆不道罪名,继续对萧图玉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如果萧图玉拒不执行军令,随军的监军绝对会夺了他的军权,而后挥军东进。
再者,虽说自己切断了豫州城内周军向外求援的通道,使得临潢府那边的周军主力一时无法知晓豫州这边的情况。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周军主力肯定会对吴鹏所部一直没有消息传出而感到奇怪,并会立即派出大量侦骑、斥候前来打探。到时候,漫说是擒获吴鹏,只怕自己能不能摆脱闻讯而来的周军主力的追击都在两可之间。是以,纵然心中有千般不愿,撤围东进的命令也得执行。换句话说,今晚将是其拿下豫州、生擒吴鹏的最后机会。因此,萧图玉一改之前将所部分为三队、轮番攻城的战术,而是调动所有能够战斗的兵将,并把之前宣布的赏格增加一倍,希望能够毕其功于一役,于当晚拿下豫州城。如此,既可以给自己屯兵豫州半月的行为有一个交待,也对得起本部人马之前付出的惨重损失。
建隆七年阴历五月初八酉时正,饱餐了一顿的契丹近万兵马倾巢而出,自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同时对豫州城发起了猛攻。无论是兵力还是体力都处于劣势的守军虽然奋力抵抗,但面对八倍于己的敌军,却也只能是苦苦支撑,防线岌岌可危。
激战约半个时辰之后,主要由汉人乡勇防守的南侧防线便出现险情,一小段在前几天的战斗中被契丹人损毁,暂时用土袋封堵的城墙被契丹兵士扒开了一道宽约一丈的豁口。尽管豁口两边的乡勇奋力阻击,但终究兵力不足,未能拦住为了丰厚赏格而有如发了疯一般的契丹军敢死队。一百名契丹步卒顺着豁口蜂拥而入,在他们身后,近一百五十名弓箭手分成三组,在以两组拼命压制从两侧赶过来封堵缺口的乡勇和周军的同时,还以一组弓箭手向城中的那座临时高台猛烈攒射,妄图压制住那上边的周军狙击手,以掩护自家后续梯队接近突破口。
眼见形势危急,站在高台之下的吴鹏一面命令高台上的狙击手对冲杀在契丹敢死队最前面的步卒以及射箭速度最快、准头最好的弓箭手实施狙杀,一面领着自己的十名亲卫,指挥由十五名“游骑兵营”兵士及六十名“保安军”兵士组成的城里最后一支机动支援分队迎着冲进来的契丹敢死队杀了上去,力求将对方驱逐出城,封闭防线上的这条缺口。
十名亲卫五人一组,利用手中“五九式”半自动步枪的高射速,对着冲进城的契丹敢死队进行了一轮齐射,以消耗一百发子弹为代价,暂时压制住了对方的进攻,使对方不得不在付出近三十人伤亡的代价后停下前进的脚步。
随着契丹敢死队暂时处于守势,豁口两侧的乡勇及紧随吴鹏身后的机动支援分队迅速上前,在狙击手和亲卫的火力掩护下,与对方展开白刃搏杀,意图将对方驱逐出去,重新封堵信防线缺口。而吴鹏则身先士卒,挥舞着手中的长刀加入战团,凭借自己过人的武功与身手在人群中东砍西杀、左冲右突,手下无一合之将,长刀过处带起一蓬蓬的血雾。
正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在吴鹏悍不畏死表现的带领下、在亲卫及狙击手的火力支援下,乡勇及机动支援分队越战越勇,逐渐将冲进城墙豁口的契丹军敢死队挤了出去。眼见危险马上就要被自己成功化解,吴鹏在挥刀砍翻了面前最后一名敌兵后,不由得略松了一口气,抬起手准备擦了擦自己额头的汗水。
说时迟、那时快,就在吴鹏抬起胳膊的一刹那,穿越体质及长期习武造就的敏锐第六感便令其感受到了一丝异样、感受到了危险正在向自己迫近。于是,他顾不上再去擦汗,而是本能的开始扭腰转身、屈腿后仰,力求避开对自己的威胁。而就在吴鹏做出反应的同时,一道劲风已经迎面吹来,金属的破空声音亦随之响起——有人暗箭伤人。
尽管已经尽力躲避,但一来距离太近,二来这支用硬弓射出的破甲锥速度太快,吴鹏在闪开了左半边身体,让过了最致命的部位后,还是被这支暗箭射中了右胸偏外的位置。由于此时的吴鹏只穿了一件普通皮甲,根本防御不了强劲、锋锐的三棱破甲锥。是以,暗箭不但将其身体射穿,从后背露出寒光闪闪的箭头,而且巨大的冲力亦将吴鹏带得连退几步,以致再也站立不稳,摇晃了两下仰面倒下,重重的摔在了地上。虽然吴鹏很清楚现在绝不是自己可以倒下的时候,亦竭尽全力的想要重新站起来,但箭伤带来的剧烈疼痛、摔倒在地时猛烈的碰撞,令吴鹏几乎痛晕过去,哪还有力气再站起来。
眼见自家主帅受伤,几名距离其比较近的亲卫们再也顾不上以火力压制敌军,迅速跑上前将吴鹏拖离豁口附近的危险地带,并立即呼喊医务兵前来进行救治。而高台上的狙击手亦向暗箭射来的大致方向连开数枪,以防对方再对其他人造成伤害。
由于失去了那几名抢救吴鹏的亲卫的参与,周军的火力压制效果顿时减弱许多,刚刚被驱赶出去契丹敢死队得以重整旗鼓、卷土重来,再次呐喊着杀了上来,使豁口处重新陷入激烈而残酷的混战之中。与此同时,吴鹏的意识此时也渐渐变得模糊起来。恍惚间,他似乎听到了一阵阵沉闷的雷声自南方传来,看到了一道道晴空霹雳亦从天而降,给城外的契丹军带去了光与火、烟与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