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卷 第85章 抢地盘(上)-转世袁世凯之大总统传奇TXT免费下载
第11卷 第85章 抢地盘(上)-转世袁世凯之大总统传奇TXT免费下载-转世袁世凯之大总统传奇-笔趣阁
转世袁世凯之大总统传奇
作者:裸奔在天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11月5日,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谈判重新开启,这次除了俄国、中国、德国、奥匈、土耳其、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七国之外,“罗曼诺夫帝国”的代表萨佐诺夫竟然也在谈判代表之列!经过7天的激烈争论,11月12日,各方代表在《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约》上签字。
在这份极尽苛刻之能事的条约规定下,俄国亚洲部分领土,即乌拉尔山脉与乌拉尔河以东、包括中亚五国和俄国原来的“保护地”波斯北部,一共176o万平方公里土地归属中国。俄国欧洲部分则分成数个部分:东起卡马河-伏尔加河、西至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之间的近8o万平方公里,成为“罗曼诺夫帝国”领土,实际上,它是中国一手操控的一个傀儡;土耳其得到了高加索境内的卡尔斯、阿尔达汉和巴统地区;波兰、立陶宛、爱沙尼亚、里夫兰、库尔兰、摩尔多瓦、白俄罗斯以及波罗的沿海诸国,一共一百多万平方公里被德、奥匈、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上文提到罗已经加入同盟国)四国瓜分;黑海北岸的6o万平方公里成为“乌克兰独立国”——实际上他是德国的傀儡,并成为柏林的大粮仓;在波罗的海北部的33万平方公里土地上,一个独立的芬兰成立了,但它陷入无尽的内战与混乱中……
俄罗斯本是一个拥有24oo万平方公里领土和6o万“附属国”领土的巨象,而这个苛刻无比的条约却把它肢解、切割得只剩下一副骨架,还是一副不完整的骨架——俄国仅剩欧洲部分的4oo万平方公里土地,其中还有五分之一属于罗曼诺夫帝国,形成沙俄、苏俄两个势不两立的政权沿着伏尔加河继续着对峙的局面……
瓜分了俄国之后,“强盗们”并没有立刻离开布列斯特,而是继续召开会议。商讨今后在战争中地“合作”事宜。德奥等国强烈要求中国派遣陆军进入欧洲参战,不过唐绍仪拒绝了这个请求,但他表示会为同盟国提供物资援助,同时会按照承诺派遣海军进入大西洋参战。另外,由于中国得到了波斯北部,意味着今后可以随时南下中东,不再需要土耳其的帮忙,这让本来准备对中国进行“敲诈”的土耳其人有些慌神。布列斯特会议后,奥斯曼帝国外交大臣维罗亚帕夏主动找到唐绍仪。以协商“边境划分”为借口,试探中国对中土结盟是否还有兴趣。
由于波斯北部名义上已经归属中国,因此在这次谈判中,唐绍仪完全掌握了主动。11月1日,唐绍仪和维罗亚帕夏签订了《中土布列斯特协定》:第一,中国出兵攻占波斯全境和阿拉伯半岛。土耳其则给予中国“穆斯林之友”的称号,并向中**队提供部分给养;第二,事成之后。波斯湾沿岸2oo公里地区、包括科威特、今阿联酋主权归属中国,而其他地区主权属于土耳其;第三,波斯全境成为中土两国的军事“共管区”,中国在该地区享有驻军权、中国公民享有与奥斯曼帝国公民一样的权力;第四,中国拥有阿拉伯半岛地区石油优先开采权;第五,中国给予土耳其政府第六,两国有义务一起防卫该地区的安全。
虽然这份协定与中国八月份提出的结盟条件没什么大变化,但性质已经完全不同。先,波斯北部地主权理论上已经属于中国,因此中国是用波斯北部与奥斯曼“交换”波斯湾。不再是要求其“割让”;其次,中国已经成为“欧洲病夫”的邻国,伊斯坦布尔已经失去了自抬身价的资本。因此原来承诺的3亿援助变成了1.5亿。就这样,中**队获得了进入中东地区的“合法地位”,同时摇身一变成为“穆斯林的朋友”。
在布列斯特和谈开始地时候,协约国认为俄国人绝对不会答应如此苛刻的条件,但当中国空军对俄国进行疯狂轰炸的消息传到西线。协约国已经开始感觉到势头不对。9月。联军陆军总司令福煦、英军总司令道格拉斯-黑格、美国远征军总司令潘兴共同研究决定,在西线动了一次名为“巴黎深秋”地攻势。9月中旬。协约国组织起近11ooo门大炮、5oo架飞机、17o万步兵,在巴黎以南、莫伦以北地段起总攻。协约国在这次战役中的战略很明确:最大限度地把力量集中在巴黎以赢得这场战争,或至少在中国援军尚未扭转局势之前争取“有利的和平”。
在协约国的进攻开始之前,德军参谋总长法金汉和西线总指挥兴登堡都预见到了协约国这场攻势,但当时德国在西线仅有16o个师,总兵力约为23o万人,而且分布在塞纳河东岸漫长的战线上。面对如此大规模的攻击,兵力上处于劣势的一方应该以稳健防守为上策。然而多年的战争,让厌战情绪开始在德军战壕里蔓延,号称世界第一陆军的德国雄狮在1918年竟然有1o%的人当了逃兵。面对越来越严重地厌战情绪,法金汉等人希望用一场胜利来鼓舞士气,如果能够给予协约国致命打击那就更好。于是德军计划在协约国起进攻的同时,在巴黎以北的芒特拉若利实施一次大规模反向突破。
到布列斯特和谈结束时,这场巴黎战役一直持续依然没有分出胜负。协约国突破了巴黎南部地德军防线并度过了塞纳河,而德国同样在巴黎以北突破了协约国的防线,也到达了塞纳河西岸。此刻德军与协约国联军在巴黎周边1oo多公里的地方展开混战:战壕失去了作用,建制已经全部打乱,数百万人搅在一起杀得昏天黑地……
《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约》的签订让协约国始料未及,也打乱了他们的战略计划,因为这意味着俄国退出了战争,也意味着同盟国摆脱了两线作战地境地,更意味着中国将可以给予德奥更加直接地支持。11月中旬,原来部署在东线的7o个德军师开始调往法国战场,使得西线德军兵力一下子增加到23o个师、总人数36o万。协约国得知这一消息,立刻下令部队撤回塞纳河以西防守,但是如此大规模地混战中,部队想要脱身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为了避免已经度过塞纳河的联军遭到围歼,协约国部队只能不停的向巴黎方向增援,而德国人也不甘示弱,同样向这一地区增加兵力。此刻巴黎就如同一个巨大的漩涡,双方军队数以万计的被它吸引进去。欧洲战争最后的决战打响了……
12月,在欧洲鏖战不已的时候,中国也明显加快了“抢地盘”的度。12月初,在得到了奥斯曼帝国的补给帮助后,擅长沙漠作战的中华帝国第二集团军第1军突进波斯北部,并与那里的英军展开了第一次小规模战斗。与此同时,中国亚洲战区的海军陆战队被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兵力3万,在炎黄号航母战斗群的掩护下从斯里兰卡乘船西进波斯湾,呼应第二集团军的南下;第二部分兵力1o万,留守已经占领的南亚诸岛以及斯里兰卡;第三部分兵力27万,在伏羲号航母战斗群的掩护下登陆澳洲大陆。为了不让英军向中东增兵,西南方面军也在缅甸动了进攻,死死拖住英国部队不让其有机会后撤……
英军美索不达米亚战区的司令官是一位令人生畏的将军——埃德蒙-艾伦比爵士。此人绰号“公牛”,但他的性格却与这个外号十分不相符,因为在战后很多的记录里可以看到这样一段话:“艾伦比很可能是一战期间英国最好的陆军指挥官,他机智、富有活力并充满挑战性,对战略战术的透彻理解使他成为一位天才的、巧妙的计划者。他在美吉多的胜利是突破和追击的杰作,这种胜利在一战中是极为罕见的。他是英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统帅之一。”然而,面对中国海陆两路大军,这位英国名将也无能为力,因为他手里只有不到十万人,其中包括1万澳大利亚轻骑兵、4万印度士兵,英国正规军只有4万。艾伦比多次向国内求援,但是巴黎会战正酣,根本没有办法向其派遣援军。12月中旬,中国海军在霍尔木兹海峡击溃了英国驻波斯湾的舰队,并攻占了波斯湾内最达的港口——科威特港;陆军则一路向西南挺进,直逼“魔术城”巴格达……
在这份极尽苛刻之能事的条约规定下,俄国亚洲部分领土,即乌拉尔山脉与乌拉尔河以东、包括中亚五国和俄国原来的“保护地”波斯北部,一共176o万平方公里土地归属中国。俄国欧洲部分则分成数个部分:东起卡马河-伏尔加河、西至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之间的近8o万平方公里,成为“罗曼诺夫帝国”领土,实际上,它是中国一手操控的一个傀儡;土耳其得到了高加索境内的卡尔斯、阿尔达汉和巴统地区;波兰、立陶宛、爱沙尼亚、里夫兰、库尔兰、摩尔多瓦、白俄罗斯以及波罗的沿海诸国,一共一百多万平方公里被德、奥匈、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上文提到罗已经加入同盟国)四国瓜分;黑海北岸的6o万平方公里成为“乌克兰独立国”——实际上他是德国的傀儡,并成为柏林的大粮仓;在波罗的海北部的33万平方公里土地上,一个独立的芬兰成立了,但它陷入无尽的内战与混乱中……
俄罗斯本是一个拥有24oo万平方公里领土和6o万“附属国”领土的巨象,而这个苛刻无比的条约却把它肢解、切割得只剩下一副骨架,还是一副不完整的骨架——俄国仅剩欧洲部分的4oo万平方公里土地,其中还有五分之一属于罗曼诺夫帝国,形成沙俄、苏俄两个势不两立的政权沿着伏尔加河继续着对峙的局面……
瓜分了俄国之后,“强盗们”并没有立刻离开布列斯特,而是继续召开会议。商讨今后在战争中地“合作”事宜。德奥等国强烈要求中国派遣陆军进入欧洲参战,不过唐绍仪拒绝了这个请求,但他表示会为同盟国提供物资援助,同时会按照承诺派遣海军进入大西洋参战。另外,由于中国得到了波斯北部,意味着今后可以随时南下中东,不再需要土耳其的帮忙,这让本来准备对中国进行“敲诈”的土耳其人有些慌神。布列斯特会议后,奥斯曼帝国外交大臣维罗亚帕夏主动找到唐绍仪。以协商“边境划分”为借口,试探中国对中土结盟是否还有兴趣。
由于波斯北部名义上已经归属中国,因此在这次谈判中,唐绍仪完全掌握了主动。11月1日,唐绍仪和维罗亚帕夏签订了《中土布列斯特协定》:第一,中国出兵攻占波斯全境和阿拉伯半岛。土耳其则给予中国“穆斯林之友”的称号,并向中**队提供部分给养;第二,事成之后。波斯湾沿岸2oo公里地区、包括科威特、今阿联酋主权归属中国,而其他地区主权属于土耳其;第三,波斯全境成为中土两国的军事“共管区”,中国在该地区享有驻军权、中国公民享有与奥斯曼帝国公民一样的权力;第四,中国拥有阿拉伯半岛地区石油优先开采权;第五,中国给予土耳其政府第六,两国有义务一起防卫该地区的安全。
虽然这份协定与中国八月份提出的结盟条件没什么大变化,但性质已经完全不同。先,波斯北部地主权理论上已经属于中国,因此中国是用波斯北部与奥斯曼“交换”波斯湾。不再是要求其“割让”;其次,中国已经成为“欧洲病夫”的邻国,伊斯坦布尔已经失去了自抬身价的资本。因此原来承诺的3亿援助变成了1.5亿。就这样,中**队获得了进入中东地区的“合法地位”,同时摇身一变成为“穆斯林的朋友”。
在布列斯特和谈开始地时候,协约国认为俄国人绝对不会答应如此苛刻的条件,但当中国空军对俄国进行疯狂轰炸的消息传到西线。协约国已经开始感觉到势头不对。9月。联军陆军总司令福煦、英军总司令道格拉斯-黑格、美国远征军总司令潘兴共同研究决定,在西线动了一次名为“巴黎深秋”地攻势。9月中旬。协约国组织起近11ooo门大炮、5oo架飞机、17o万步兵,在巴黎以南、莫伦以北地段起总攻。协约国在这次战役中的战略很明确:最大限度地把力量集中在巴黎以赢得这场战争,或至少在中国援军尚未扭转局势之前争取“有利的和平”。
在协约国的进攻开始之前,德军参谋总长法金汉和西线总指挥兴登堡都预见到了协约国这场攻势,但当时德国在西线仅有16o个师,总兵力约为23o万人,而且分布在塞纳河东岸漫长的战线上。面对如此大规模的攻击,兵力上处于劣势的一方应该以稳健防守为上策。然而多年的战争,让厌战情绪开始在德军战壕里蔓延,号称世界第一陆军的德国雄狮在1918年竟然有1o%的人当了逃兵。面对越来越严重地厌战情绪,法金汉等人希望用一场胜利来鼓舞士气,如果能够给予协约国致命打击那就更好。于是德军计划在协约国起进攻的同时,在巴黎以北的芒特拉若利实施一次大规模反向突破。
到布列斯特和谈结束时,这场巴黎战役一直持续依然没有分出胜负。协约国突破了巴黎南部地德军防线并度过了塞纳河,而德国同样在巴黎以北突破了协约国的防线,也到达了塞纳河西岸。此刻德军与协约国联军在巴黎周边1oo多公里的地方展开混战:战壕失去了作用,建制已经全部打乱,数百万人搅在一起杀得昏天黑地……
《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约》的签订让协约国始料未及,也打乱了他们的战略计划,因为这意味着俄国退出了战争,也意味着同盟国摆脱了两线作战地境地,更意味着中国将可以给予德奥更加直接地支持。11月中旬,原来部署在东线的7o个德军师开始调往法国战场,使得西线德军兵力一下子增加到23o个师、总人数36o万。协约国得知这一消息,立刻下令部队撤回塞纳河以西防守,但是如此大规模地混战中,部队想要脱身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为了避免已经度过塞纳河的联军遭到围歼,协约国部队只能不停的向巴黎方向增援,而德国人也不甘示弱,同样向这一地区增加兵力。此刻巴黎就如同一个巨大的漩涡,双方军队数以万计的被它吸引进去。欧洲战争最后的决战打响了……
12月,在欧洲鏖战不已的时候,中国也明显加快了“抢地盘”的度。12月初,在得到了奥斯曼帝国的补给帮助后,擅长沙漠作战的中华帝国第二集团军第1军突进波斯北部,并与那里的英军展开了第一次小规模战斗。与此同时,中国亚洲战区的海军陆战队被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兵力3万,在炎黄号航母战斗群的掩护下从斯里兰卡乘船西进波斯湾,呼应第二集团军的南下;第二部分兵力1o万,留守已经占领的南亚诸岛以及斯里兰卡;第三部分兵力27万,在伏羲号航母战斗群的掩护下登陆澳洲大陆。为了不让英军向中东增兵,西南方面军也在缅甸动了进攻,死死拖住英国部队不让其有机会后撤……
英军美索不达米亚战区的司令官是一位令人生畏的将军——埃德蒙-艾伦比爵士。此人绰号“公牛”,但他的性格却与这个外号十分不相符,因为在战后很多的记录里可以看到这样一段话:“艾伦比很可能是一战期间英国最好的陆军指挥官,他机智、富有活力并充满挑战性,对战略战术的透彻理解使他成为一位天才的、巧妙的计划者。他在美吉多的胜利是突破和追击的杰作,这种胜利在一战中是极为罕见的。他是英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统帅之一。”然而,面对中国海陆两路大军,这位英国名将也无能为力,因为他手里只有不到十万人,其中包括1万澳大利亚轻骑兵、4万印度士兵,英国正规军只有4万。艾伦比多次向国内求援,但是巴黎会战正酣,根本没有办法向其派遣援军。12月中旬,中国海军在霍尔木兹海峡击溃了英国驻波斯湾的舰队,并攻占了波斯湾内最达的港口——科威特港;陆军则一路向西南挺进,直逼“魔术城”巴格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