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帝国缩影(上)-转世袁世凯之大总统传奇顶点
第64章 帝国缩影(上)-转世袁世凯之大总统传奇顶点-转世袁世凯之大总统传奇-笔趣阁
转世袁世凯之大总统传奇
作者:裸奔在天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芜湖位于安徽东南部,地处长江下游南岸,南倚南山系,北望江淮平原,浩浩长江自城西南向东北缓缓流过,青弋江自东南向西北穿城而过,汇入长江。她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江与青弋江的交汇口。
历史上芜湖的农业、手工业、商业颇为达,南唐时即有“楼台森列”、“烟火万家”的赞誉。南宋以后,特别是到了元朝,芜湖已是一个相当繁荣的市镇,从明代开始,逐渐成为长江下游地区的重要商埠。浆染等手工业已闻名遐迩,明代所著的《天工开物》中就有“织造尚淞江(上海),浆染尚芜湖”之说,形成号称“芜湖巨店”的大型浆染工场。以芜湖和上海为起迄点的芜申运河,更把芜湖和苏、锡、宁、杭的经济、文化紧密地连在一起。
到了清代,芜湖形成了广大的米业市场,与无锡、长沙、九江并称为全国四大米市,手工业也形成了相当可观的规模。可惜随着太平天国的兴起,芜湖随着整个安徽一同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人口骤减6o%以上。1876年,《中英烟台条约》签订,将芜湖与浙江的温州等四个城辟为通商口岸,从此打开了芜湖对外开放的大门。大量西洋商品经过芜湖销往内地,大批外国洋行、公司进入芜湖的同时,先进科学技术的传播,也刺激了芜湖近代工业的展,安徽省最早的一批民族工业在芜湖建立。1883年芜湖架设了有线电报线路,为全省第一个使用电报的城市;1897年投产地益新(机磨)米面公+位。晚清时期。芜湖海关进出口货值达全国对外贸易的3.5%,成为长江通商巨埠之一。
自中华帝国成立之后,芜湖因交通位置和经济条件成为国内外企业抢占的重要据点之一。19o9年,中外合资兴建的芜湖长江大桥通车,为继南京廷襄长江大桥、南京长江二桥,武汉长江大桥,重庆长江大桥,九江长江大桥后的第六座长江大桥,进一步深化了芜湖的交通枢纽作用,带动的江北工业的展。除了沿青弋江到长江口号称“十里长街”的中心商业地带以外。此时在长江两岸又形成了一个宽达数十公里的工业区,达到了前所未有地繁荣。
午后,市区。
青弋江畔的十里长街依然繁华、然而经过十年的建设,这里再也找不到原来的影子。原来狭窄的胡同变成了双向车道的马路,一辆辆汽车穿梭其间。道路两旁低矮已经变成高楼,叫卖的小摊已经被一家家华丽的店铺取代,附近还有无数的高楼正在建设、一个个装潢一新的店面也等待着开业。一场午后地大雨刚刚停歇,阳光就迫不及待的从云层间隙中洒向地面。今天刚好赶上公休日,出门地人不少,街道旁排水孔出的流水声和行人的脚步声。形成一曲交响乐……
“叮、叮、叮……”一辆公交车停靠在路旁的车站,售票员从车窗里探出脑袋。一边摇晃着手中的铃铛一边喊道:“甲七路车,开往南苑小区、火车南站、工业园、东城电影院……”与此同时,车门缓缓打开,下车的乘客中,有穿着校服的学生,有一身工装的工人,甚至还有一身西服的洋人,他们开始奔向各自的目地地……
一个四十来岁、右手挎着竹篮的妇女下车后,有些不放心的对乘务员问道:“叫‘福万家’的买卖真在这里?”
售票员一路已经被这个妇女烦了不少次,他有些不耐烦地指指不远处一个巨大的牌匾道:“喏。那块红色匾额下面就是‘福万家’市。”
级市场是2o世纪三十年代开始出现的一种零售方式,代,这种大型综合性零售商场开始迅展,成为零售业地主流。并被成为零售业的第三次革命。象法国的家乐福、美国的沃尔玛都跻身世界五百强,成为各国经济展不可或缺的部分。19o5年,在袁世凯的主下。帝国商贸部在南京组建第一家“福万家”级市场。规模采购价格低廉,加上货物齐全、服务规范,万家福市很快成为南京市民消费的主要场所,网点也在全国铺开。随后民间的的跟风者日众,象什么“福千家”、“福百家”等等市也纷纷出现,带动了全国零售业的展。1911年,国内门店有了充足的利润保证后,万家福集团在英、法德、美各国设立办事处并开设分店,成为世界性的连锁零售企业。
听完售票员的话,那妇女刚想离开,又突然转身问道:“我回家的时候还是在这儿坐车吗?”
售票员耐着性子解释道:“看见马路对面的车站了吗?从那儿上车,听到有人喊甲七路车你就
到站卖票的会叫,你仔细听着就是。”
妇女虽然还有些迷糊,不过也不好意思再问,于是鞠躬道:“谢谢,谢谢……”
此时,一个同样打扮,不过年纪只有二十来岁的妇女走到近前,对着刚下车的妇女道:“清婶?您怎么在这儿?”
清婶看见熟人,象见了救星一样:“哎呀,小惠侄女啊,见到你可算有救了……”
看清婶一脸焦急,小惠赶忙道:“咋了清婶?遇到啥难事了?”
—
“别提了,今天先生说有个洋人朋友到家里吃晚饭,给我写了张单子,要我到这什么‘福万家’来买东西,你说我又不识字,再说我刚进城……”
清婶的话让小惠松了口气:“婶,你家先生就没说让你把单子给店里的伙计?”
清婶道:“说了,但我听太太说,这福万家的买卖是把货摆出来,你自个儿去挑……我也怕那些伙计欺负我不识字。要是给我拿错了东西咋办?”
小惠道:“这福万家……哎呀,我也说不明白,正好我家先生要我买卷烟,你跟我一起去,有一趟您就全明白了……”
小惠和清婶都是附近的同村农民,在几年前,由于芜湖长江大桥的建设需要大量壮劳力,于是小惠新婚不久地丈夫二虎便趁着农闲进城务工。看着城里给的工钱比种田收入高得多,不久后小惠也跟着丈夫进了城,开始了城里的打工生活。随着小惠夫妇的收入增多。他们家里毛胚房变成了大瓦房,连仅有的几亩地也租给了其他人耕种。在小惠夫妇的带动下,村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进城。
不一会,二人走进气派宽大的“福万家”市。在进入卖场之前,清婶一边回头看着门口的几个保安,一边压低声音道:“不愧是大买卖啊,门口还有衙役,这掌柜的通官府吧?”
小惠扑哧一乐道:“我说清婶,他们不是衙役,是保安。就是专门防贼地……”
小惠话音未落,两人已经走进卖场。清婶指着货架上一个收音机道:“这也有这种铁盒子?里面有人唱曲儿,我家太太天天都在家里听。”说罢,她又指着一个电饭锅道:“这锅子吴先生家也有一个,不用火就能把饭煮熟……”
听到清婶的话,小惠皱眉道:“婶儿,家政公司的人没给你培训吗?”
“啥是培训?”
“就是教你怎么用这些东西”
清婶道:“没有,当时吴先生家里急着要找人,所以让我先去试工半个月,说以后教我……”
为了妥善安置越来越多的进城劳力,帝国各地民政局都组建了劳务处。对民工进行简单的培训和分流。开始的时候,很多人对女性去当“保姆”存在疑虑,因为在大多数人心目中这无疑是去当丫鬟。随着劳动法的普及,加上各地都处理了一些虐待保姆和下人的案件后。家政市场渐渐打开。为了让进城人口迅适应城市生活,政府要求各地的劳务处都开设就业培训机构,象家政公司有短训班。劳务公司有岗前培训学校,并设立常年对社会开放的扫盲夜校、技校,不过由于对家政人员地需求剧增,使得很多服务人员都一边上岗试工一边接受培训。在政府开办的家政公司介绍下,清婶和小惠进入两个不同地家庭做保姆。小惠服务的家庭男主人是芜湖一个米商,常年带着两个儿子在全国跑生意,家中经常只有一个太太和一个姨太太;清婶服务的家庭男主人姓吴,是一家中外合资家电企业的股东,由于长期与外商打交道,算是中国开放以来第一批走上开化之路的商人。
小惠道:“清婶,你没培训就试工,这主家里的东西你咋用的?”
“咳,别提了。刚到吴先生家的时候,我闹了不少笑话。记得第一天试工,吴先生让我收拾屋子。我看屋里没水,于是就拎着桶出门打水,结果找了一圈没找着水井,后来还是吴太太教我用那一拧就出水的水管子……”说罢,清婶压着声音道:“还有啊,刚到吴家我整整一天都没上茅房……”
“你咋不去呢?”
“找不着……后来实在憋不住了就问太太,才知道马桶原来在家里……”
“清婶,你这笑话闹得可够大的……”
清婶道:“这还不算……我看马桶很干净,以为这是主人家专用地。等解完手,我想得把马桶倒了洗洗啊,可连吃奶的劲儿都用上了,结果现马桶被焊在地上……要不是问太太,恐怕我都……”
小惠笑道:“哈哈……清婶,我真服了你了……”
清婶苦笑道:“现在家里的新鲜玩意儿我也会用一些了,不过煮饭做菜的时候,还得太太在一旁看着……吴先生人虽好,不过我恐怕迟早得被辞了……”
“婶,不会地。现在城里缺人手,不然吴先生也不会急着聘您……”见清婶还是有些担忧,小惠继续宽慰道:“先别着急,等你参加几次培训就什么都会了……我刚进城那会还不是跟你一样,培训了七八天就懂了。”
清婶道:“你年轻,学东西快。我老了……”
“咳,什么老不老的,这些东西有多难学……对了,先给你家先生买东西吧。”
清婶掏出采购单道:“差点把正事儿给忘了,可咱两也不识字啊……找个伙计吧。”
小惠接过单子道:“我看看……牛排……”
“对,先生说要买什么牛排骨……”
小惠笑道:“不是牛排骨,是牛排,这是洋人爱吃的玩意儿……还有红酒、萝卜、面包、玉米罐头……还好,我都认识,不用叫伙计帮忙了。”
清婶有些诧异地道:“小惠。你啥时候学会识字的?”
小惠道:“我在家政公司地扫盲班上了半年学。”
清婶道:“小惠,不简单啊,学费很贵吧?”
小惠道:“他们不收钱的……清婶,赶明儿你下了工,我带你一起去?”
清婶道:“我老了,这会儿想学晚了。”
小惠道:“不晚,我看还有比您年纪大的去学,而且那里教的都是我们平日里用的着的东西,好学着呢……”
清婶道:“我真的不行……”
小惠道:“清婶,现在经过培训的保姆比没经过培训的工钱高不少。而且认字的又比不识字地高不少。咱识字就为了多挣钱,又不是要去当秀才。能有多难?”
“真有这事儿?算了、算了……还是先买东西吧。”
“好吧,先买东西。”见清婶拒绝,小惠也就没再坚持,而是开始选购商品。
虽然没答应小惠的邀请,不过刚才小惠的一席话让清婶心思活络起来,考虑片刻,她不经意的问道:“惠儿,你现在工钱不少了吧?”
小惠拿起一个罐头边看边答道:“不多,一个月五、六块吧。”
“这么多?!”
小惠把目光从货架转到清婶脸上笑道:“婶,家政公司那边不是说得很明白吗?试工保姆是一个月一块。培训之后正式上岗是两块到三块,要是你能识字,这价码就能跟我一样了……现在是不是想学了?”
清婶有些不好意思的道:“小惠,等我培训完了。你也带我去看看……我看能不能学会……”
小惠道:“婶,这就对了。”
半个小时后,两人带着选购的东西离开了商场。走在繁华的街头。清婶道:“惠儿,今儿个真是多亏了有你。”
小惠似乎没有听到清婶的话,而是出神的看着远处正在建设中的一幢大楼道:“婶,看见那栋楼了吗?”
清婶道:“咋了?”
小惠道:“二虎跟我打算今年年底买一套那里地房子……”
“啥?你们要在城里买房?”
小惠道:“恩,你也二虎是个孝子,爹娘在家他不踏实。我们合计想趁着这两年房价便宜,买个房把二老接到城里,他干活也安心。”
191o年至1913,英国建筑业出现大滑坡,木工和建筑工人失业率接近2o%,史称英国建筑业的“三年大萧条”。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城市地迅扩大,为大量国际房地产商人和建筑企业提供了投资机会。由于大量资金的进入,使得中国房地产业的供给量一下提高数倍,房价也开始下降……
清婶道:“城里的房再便宜可也是城里啊。”
小惠道:“这些年我们两攒的钱虽然不多,不过现在我家先生愿意为我们担保,可以先向银行借……”
清婶道:“小惠,那些钱庄信不得……”
小惠道:“婶,我找人问过了,没问题的。”
清婶道:“钱庄可是吸血的,你借了他们的钱,一辈子都脱不了身……这件事你得听我的……”
小惠也是经过了长时间的了解和咨询,才弄明白这“贷款买房”是怎么一回事,不过要她说明白却不容易,于是唯唯诺诺地答应了清婶一句。看着小惠的表情,清婶虽然知道自己没有说服小惠放弃向“钱庄”借钱的念头,不过她却没敢多说,因为小惠的见识已经过自己太多。而清婶同时也意识到,对这个新地城市、新的年代,自己还有太多的不理解和不适应。这些不理解和不适应来自于诸如城市里出门不用灯笼、晚上睡觉都在后半夜、解手在家、做饭不用柴、走道要在右边等等一系列颠覆原有生活习惯与观念地改变……
历史上芜湖的农业、手工业、商业颇为达,南唐时即有“楼台森列”、“烟火万家”的赞誉。南宋以后,特别是到了元朝,芜湖已是一个相当繁荣的市镇,从明代开始,逐渐成为长江下游地区的重要商埠。浆染等手工业已闻名遐迩,明代所著的《天工开物》中就有“织造尚淞江(上海),浆染尚芜湖”之说,形成号称“芜湖巨店”的大型浆染工场。以芜湖和上海为起迄点的芜申运河,更把芜湖和苏、锡、宁、杭的经济、文化紧密地连在一起。
到了清代,芜湖形成了广大的米业市场,与无锡、长沙、九江并称为全国四大米市,手工业也形成了相当可观的规模。可惜随着太平天国的兴起,芜湖随着整个安徽一同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人口骤减6o%以上。1876年,《中英烟台条约》签订,将芜湖与浙江的温州等四个城辟为通商口岸,从此打开了芜湖对外开放的大门。大量西洋商品经过芜湖销往内地,大批外国洋行、公司进入芜湖的同时,先进科学技术的传播,也刺激了芜湖近代工业的展,安徽省最早的一批民族工业在芜湖建立。1883年芜湖架设了有线电报线路,为全省第一个使用电报的城市;1897年投产地益新(机磨)米面公+位。晚清时期。芜湖海关进出口货值达全国对外贸易的3.5%,成为长江通商巨埠之一。
自中华帝国成立之后,芜湖因交通位置和经济条件成为国内外企业抢占的重要据点之一。19o9年,中外合资兴建的芜湖长江大桥通车,为继南京廷襄长江大桥、南京长江二桥,武汉长江大桥,重庆长江大桥,九江长江大桥后的第六座长江大桥,进一步深化了芜湖的交通枢纽作用,带动的江北工业的展。除了沿青弋江到长江口号称“十里长街”的中心商业地带以外。此时在长江两岸又形成了一个宽达数十公里的工业区,达到了前所未有地繁荣。
午后,市区。
青弋江畔的十里长街依然繁华、然而经过十年的建设,这里再也找不到原来的影子。原来狭窄的胡同变成了双向车道的马路,一辆辆汽车穿梭其间。道路两旁低矮已经变成高楼,叫卖的小摊已经被一家家华丽的店铺取代,附近还有无数的高楼正在建设、一个个装潢一新的店面也等待着开业。一场午后地大雨刚刚停歇,阳光就迫不及待的从云层间隙中洒向地面。今天刚好赶上公休日,出门地人不少,街道旁排水孔出的流水声和行人的脚步声。形成一曲交响乐……
“叮、叮、叮……”一辆公交车停靠在路旁的车站,售票员从车窗里探出脑袋。一边摇晃着手中的铃铛一边喊道:“甲七路车,开往南苑小区、火车南站、工业园、东城电影院……”与此同时,车门缓缓打开,下车的乘客中,有穿着校服的学生,有一身工装的工人,甚至还有一身西服的洋人,他们开始奔向各自的目地地……
一个四十来岁、右手挎着竹篮的妇女下车后,有些不放心的对乘务员问道:“叫‘福万家’的买卖真在这里?”
售票员一路已经被这个妇女烦了不少次,他有些不耐烦地指指不远处一个巨大的牌匾道:“喏。那块红色匾额下面就是‘福万家’市。”
级市场是2o世纪三十年代开始出现的一种零售方式,代,这种大型综合性零售商场开始迅展,成为零售业地主流。并被成为零售业的第三次革命。象法国的家乐福、美国的沃尔玛都跻身世界五百强,成为各国经济展不可或缺的部分。19o5年,在袁世凯的主下。帝国商贸部在南京组建第一家“福万家”级市场。规模采购价格低廉,加上货物齐全、服务规范,万家福市很快成为南京市民消费的主要场所,网点也在全国铺开。随后民间的的跟风者日众,象什么“福千家”、“福百家”等等市也纷纷出现,带动了全国零售业的展。1911年,国内门店有了充足的利润保证后,万家福集团在英、法德、美各国设立办事处并开设分店,成为世界性的连锁零售企业。
听完售票员的话,那妇女刚想离开,又突然转身问道:“我回家的时候还是在这儿坐车吗?”
售票员耐着性子解释道:“看见马路对面的车站了吗?从那儿上车,听到有人喊甲七路车你就
到站卖票的会叫,你仔细听着就是。”
妇女虽然还有些迷糊,不过也不好意思再问,于是鞠躬道:“谢谢,谢谢……”
此时,一个同样打扮,不过年纪只有二十来岁的妇女走到近前,对着刚下车的妇女道:“清婶?您怎么在这儿?”
清婶看见熟人,象见了救星一样:“哎呀,小惠侄女啊,见到你可算有救了……”
看清婶一脸焦急,小惠赶忙道:“咋了清婶?遇到啥难事了?”
—
“别提了,今天先生说有个洋人朋友到家里吃晚饭,给我写了张单子,要我到这什么‘福万家’来买东西,你说我又不识字,再说我刚进城……”
清婶的话让小惠松了口气:“婶,你家先生就没说让你把单子给店里的伙计?”
清婶道:“说了,但我听太太说,这福万家的买卖是把货摆出来,你自个儿去挑……我也怕那些伙计欺负我不识字。要是给我拿错了东西咋办?”
小惠道:“这福万家……哎呀,我也说不明白,正好我家先生要我买卷烟,你跟我一起去,有一趟您就全明白了……”
小惠和清婶都是附近的同村农民,在几年前,由于芜湖长江大桥的建设需要大量壮劳力,于是小惠新婚不久地丈夫二虎便趁着农闲进城务工。看着城里给的工钱比种田收入高得多,不久后小惠也跟着丈夫进了城,开始了城里的打工生活。随着小惠夫妇的收入增多。他们家里毛胚房变成了大瓦房,连仅有的几亩地也租给了其他人耕种。在小惠夫妇的带动下,村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进城。
不一会,二人走进气派宽大的“福万家”市。在进入卖场之前,清婶一边回头看着门口的几个保安,一边压低声音道:“不愧是大买卖啊,门口还有衙役,这掌柜的通官府吧?”
小惠扑哧一乐道:“我说清婶,他们不是衙役,是保安。就是专门防贼地……”
小惠话音未落,两人已经走进卖场。清婶指着货架上一个收音机道:“这也有这种铁盒子?里面有人唱曲儿,我家太太天天都在家里听。”说罢,她又指着一个电饭锅道:“这锅子吴先生家也有一个,不用火就能把饭煮熟……”
听到清婶的话,小惠皱眉道:“婶儿,家政公司的人没给你培训吗?”
“啥是培训?”
“就是教你怎么用这些东西”
清婶道:“没有,当时吴先生家里急着要找人,所以让我先去试工半个月,说以后教我……”
为了妥善安置越来越多的进城劳力,帝国各地民政局都组建了劳务处。对民工进行简单的培训和分流。开始的时候,很多人对女性去当“保姆”存在疑虑,因为在大多数人心目中这无疑是去当丫鬟。随着劳动法的普及,加上各地都处理了一些虐待保姆和下人的案件后。家政市场渐渐打开。为了让进城人口迅适应城市生活,政府要求各地的劳务处都开设就业培训机构,象家政公司有短训班。劳务公司有岗前培训学校,并设立常年对社会开放的扫盲夜校、技校,不过由于对家政人员地需求剧增,使得很多服务人员都一边上岗试工一边接受培训。在政府开办的家政公司介绍下,清婶和小惠进入两个不同地家庭做保姆。小惠服务的家庭男主人是芜湖一个米商,常年带着两个儿子在全国跑生意,家中经常只有一个太太和一个姨太太;清婶服务的家庭男主人姓吴,是一家中外合资家电企业的股东,由于长期与外商打交道,算是中国开放以来第一批走上开化之路的商人。
小惠道:“清婶,你没培训就试工,这主家里的东西你咋用的?”
“咳,别提了。刚到吴先生家的时候,我闹了不少笑话。记得第一天试工,吴先生让我收拾屋子。我看屋里没水,于是就拎着桶出门打水,结果找了一圈没找着水井,后来还是吴太太教我用那一拧就出水的水管子……”说罢,清婶压着声音道:“还有啊,刚到吴家我整整一天都没上茅房……”
“你咋不去呢?”
“找不着……后来实在憋不住了就问太太,才知道马桶原来在家里……”
“清婶,你这笑话闹得可够大的……”
清婶道:“这还不算……我看马桶很干净,以为这是主人家专用地。等解完手,我想得把马桶倒了洗洗啊,可连吃奶的劲儿都用上了,结果现马桶被焊在地上……要不是问太太,恐怕我都……”
小惠笑道:“哈哈……清婶,我真服了你了……”
清婶苦笑道:“现在家里的新鲜玩意儿我也会用一些了,不过煮饭做菜的时候,还得太太在一旁看着……吴先生人虽好,不过我恐怕迟早得被辞了……”
“婶,不会地。现在城里缺人手,不然吴先生也不会急着聘您……”见清婶还是有些担忧,小惠继续宽慰道:“先别着急,等你参加几次培训就什么都会了……我刚进城那会还不是跟你一样,培训了七八天就懂了。”
清婶道:“你年轻,学东西快。我老了……”
“咳,什么老不老的,这些东西有多难学……对了,先给你家先生买东西吧。”
清婶掏出采购单道:“差点把正事儿给忘了,可咱两也不识字啊……找个伙计吧。”
小惠接过单子道:“我看看……牛排……”
“对,先生说要买什么牛排骨……”
小惠笑道:“不是牛排骨,是牛排,这是洋人爱吃的玩意儿……还有红酒、萝卜、面包、玉米罐头……还好,我都认识,不用叫伙计帮忙了。”
清婶有些诧异地道:“小惠。你啥时候学会识字的?”
小惠道:“我在家政公司地扫盲班上了半年学。”
清婶道:“小惠,不简单啊,学费很贵吧?”
小惠道:“他们不收钱的……清婶,赶明儿你下了工,我带你一起去?”
清婶道:“我老了,这会儿想学晚了。”
小惠道:“不晚,我看还有比您年纪大的去学,而且那里教的都是我们平日里用的着的东西,好学着呢……”
清婶道:“我真的不行……”
小惠道:“清婶,现在经过培训的保姆比没经过培训的工钱高不少。而且认字的又比不识字地高不少。咱识字就为了多挣钱,又不是要去当秀才。能有多难?”
“真有这事儿?算了、算了……还是先买东西吧。”
“好吧,先买东西。”见清婶拒绝,小惠也就没再坚持,而是开始选购商品。
虽然没答应小惠的邀请,不过刚才小惠的一席话让清婶心思活络起来,考虑片刻,她不经意的问道:“惠儿,你现在工钱不少了吧?”
小惠拿起一个罐头边看边答道:“不多,一个月五、六块吧。”
“这么多?!”
小惠把目光从货架转到清婶脸上笑道:“婶,家政公司那边不是说得很明白吗?试工保姆是一个月一块。培训之后正式上岗是两块到三块,要是你能识字,这价码就能跟我一样了……现在是不是想学了?”
清婶有些不好意思的道:“小惠,等我培训完了。你也带我去看看……我看能不能学会……”
小惠道:“婶,这就对了。”
半个小时后,两人带着选购的东西离开了商场。走在繁华的街头。清婶道:“惠儿,今儿个真是多亏了有你。”
小惠似乎没有听到清婶的话,而是出神的看着远处正在建设中的一幢大楼道:“婶,看见那栋楼了吗?”
清婶道:“咋了?”
小惠道:“二虎跟我打算今年年底买一套那里地房子……”
“啥?你们要在城里买房?”
小惠道:“恩,你也二虎是个孝子,爹娘在家他不踏实。我们合计想趁着这两年房价便宜,买个房把二老接到城里,他干活也安心。”
191o年至1913,英国建筑业出现大滑坡,木工和建筑工人失业率接近2o%,史称英国建筑业的“三年大萧条”。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城市地迅扩大,为大量国际房地产商人和建筑企业提供了投资机会。由于大量资金的进入,使得中国房地产业的供给量一下提高数倍,房价也开始下降……
清婶道:“城里的房再便宜可也是城里啊。”
小惠道:“这些年我们两攒的钱虽然不多,不过现在我家先生愿意为我们担保,可以先向银行借……”
清婶道:“小惠,那些钱庄信不得……”
小惠道:“婶,我找人问过了,没问题的。”
清婶道:“钱庄可是吸血的,你借了他们的钱,一辈子都脱不了身……这件事你得听我的……”
小惠也是经过了长时间的了解和咨询,才弄明白这“贷款买房”是怎么一回事,不过要她说明白却不容易,于是唯唯诺诺地答应了清婶一句。看着小惠的表情,清婶虽然知道自己没有说服小惠放弃向“钱庄”借钱的念头,不过她却没敢多说,因为小惠的见识已经过自己太多。而清婶同时也意识到,对这个新地城市、新的年代,自己还有太多的不理解和不适应。这些不理解和不适应来自于诸如城市里出门不用灯笼、晚上睡觉都在后半夜、解手在家、做饭不用柴、走道要在右边等等一系列颠覆原有生活习惯与观念地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