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济州岛?
“哦?廷宜已经知道‘济州岛’是哪里了?”
郭炜的眉头一掀,心中是讶异与惊喜并存。还真是没有想到,自己在心里边刚刚评价赵匡义虽然军事战略一无所取,但是政务外交方面还是颇有能力,他这就用实际表现来验证自己的判断了。
说实话,郭炜在穿越之前的军史爱好者角sè当得并不是十分合格,起码他并没有太多翻查史籍的耐心,更何况他最感兴趣的古代史也就是后周那一段,而五代史上面关于外国的记载尤其简略,当时的他又不可能预知自己会穿越,却哪里会去核实什么文字记载的济州岛事务?
现在的郭炜当然有条件调阅前朝的所有典籍了,不过要让他从那些手写的、雕版印刷的竖排文表当中查找这样一桩小事,那还是饶了他吧……与其皓首穷经翻故纸堆,郭炜情愿去军器监开发署指导格物待诏和工匠弄原始电池。还真别说,随着郭炜记起来《天工开物》当中锌的还原制取法,冶炼作坊已经可以用比较简易廉价的方式提炼出纯度比较高的锌锭,配合上纯度较高的铜棒和纯度较高的盐水,开发署目前已经建起了几个最原始的电池进行各项试验。
现在看来果然是各有所长,且不说最喜欢根据皇帝喜好或者最新议题而翻检史册的卢多逊了,就连赵匡义在这方面的学力和能力都明显高过了自己。当然,这其实是件好事,要是皇帝处处都比属下强,那还不得自己累死?
“正是如此!”赵匡义当然不知道皇帝现在心里面转着的想法,只是在那里眉飞sè舞地说道,“陛下所挂怀的‘济州岛’,以陛下描述的位置,参照史籍记载,再辅以高丽方面的记述,臣可以断定就是历来史籍中提到的州胡、东瀛州、耽罗,大唐龙朔年间曾经遣使入贡的儋罗。”
“嗯,廷宜且慢慢说来……”
郭炜看着赵匡义的神情,的确没有说谎和虚言夸饰的模样,而是有几分卖弄,另有几分邀功的味道,显然他对自身的判断还是很有信心的样子,这么说来,济州岛的位置真的有着落了……而且从赵匡义说的这地方曾经遣使入贡大唐,那岂不是说自己很有机会将其纳入大周的朝贡体系,最终实际占据该岛?那样一个很有前途的海上牧场就呼之yu出了。
“陛下言‘济州岛’乃是高丽西南面的一个大岛,臣在高丽的时候多次侧面访求,在这个位置上就只有耽罗国。而唐高宗实录中记载的也正是如此,龙朔初,有儋罗者,其王儒李都罗遣使入朝,国居新罗武州南岛上;麟德中,酋长来朝,从帝至泰山;初附百济,后附新罗。”
赵匡义对自己的判断的确是很有信心,因为就他翻查的史籍资料和在高丽那边询问的情况来看,“济州岛是高丽旁边最大的一个岛”,那么除了东瀛ri本国的几个大岛之外,就只可能是耽罗国所居的“新罗武州南岛”了。
看皇帝对自己的汇报不动声sè,赵匡义继续说道:“岛上居民最早来自何处,史籍不载,不过从历代对其的称呼来看,岛夷、东屠、海上东夷和州胡……都说明和东胡、鲜卑、獩貊不无关系,或者就是上古泛海至此的东夷之后。依史籍所载,其俗朴陋,衣犬豕皮,夏居革屋,冬窟室;地生五谷,耕不知用牛,以铁齿杷土。当知其未经文明播化,起居农事尚不及渤海人。”
“嗯,很好!廷宜这事做得很细致。”郭炜听到这里也是忍不住点头夸赞了一声,“那么为何自此之后其国不再入贡了?‘初附百济,后附新罗’,百济亡后附于新罗,新罗之后莫非就附于高丽了?”
郭炜很高兴。通过赵匡义的话,他也基本可以确认这个耽罗国就是在后世的济州岛上了,而且看样子全岛就这么一个权力中心,只要能够控制它,也就控制了全岛。
至于怎么控制和利用全岛,光从赵匡义的这些描述当中,郭炜就已经想到了一些腹案。
岛上的居民来历是最不重要的,只要不是高丽或者ri本的近亲就可以了。所谓的东夷,其实只不过是中国史书的省事分类,里面杂七杂八的差别大了去了,可不光是后世的通古斯语族,更不是半岛三韩人和东瀛ri本人这一类语系和民族来源早就混杂不清的人群,如果耽罗国的居民真是早期东胡泛海定居的,那和大陆的关系未必就远过了和高丽的关系。
而从赵匡义转引史籍对该岛居民的民俗及农业生产水平来看,他们的生存状态相当原始,除了引入的铁器之外,整个社会状况几乎就只有炎黄时期的水平。这样的生产力和政权水平是很好对付的,其实并不需要采取什么野蛮的手段,只要当地进入到大周的朝贡体系,并且接纳大周驻军,那么朝廷完全可以定向扶助,通过引入良种和先进的生产工具,相信以岛民原有的耕地就足以承载两三倍的人口,剩下来的地方应该都可以用于放牧马匹。
那么多穿越小说都选择了济州岛做牧场,似乎听说蒙元时期真的是拿这个岛当作马场的,韩国的济州岛也是牧场和旅游胜地,这一定有最基本的物质条件在。
最核心的问题还是耽罗国的归属权,郭炜希望在这方面尽量做到名正言顺。
赵匡义看了郭炜一眼,压制住心中的佩服恭声答道:“大唐自高宗之后逐步放弃了经略海东,随着新罗跋扈、渤海兴起,安东都护府都已经内迁,这些海外藩国自然流散。耽罗国先后依附新罗、后百济,直至王氏高丽平定两国一统半岛,耽罗国又依附于高丽,其国主由高丽册封,称为星主,如今的耽罗国星主乃是高氏ri望王。”
虽然恭恭敬敬地回答了问题,赵匡义心中仍然有些疑惑,这样一个海外的荒岛,就连高丽人都不怎么重视的,他不知道为什么皇帝会这般看重,而且还自己起了个“济州岛”的名字。不过根据史籍记载和高丽人描述的方位,这个岛屿往西还真有可能正对着济州呢……然而这事仍然透着奇怪,这条线上不是还有曹州、沂州、海州这些州郡么?济州在其中应当没有太多的特殊xing,要说临水,济州固然紧邻梁山泊,可是海州不是直接临海了么?
当然,这些事赵匡义想不透也不会力图深究,以他这些年的经验来看,皇帝的眼光、思路、能力都不是他赵匡义能够望其项背的,别说是他了,就连赵家的顶梁柱赵匡胤恐怕都相距甚远。所以现在的赵匡义心态早就平和了下来,还是老老实实地在皇帝面前展现自身所长,冀望着还能建功立业,不管怎么说自己身后还有符家这个靠山,还能有太后帮忙,既然上一次身背那么大的嫌疑都侥幸不死,继续上进的机会就应当存在。
皇帝是怎么知道济州岛的,皇帝为什么要把那个岛命名为济州岛,想不明白就不要去想了,这说明眼前这个皇帝确实是天命所寄,非臣子可以窥测的,哪怕赵匡义再怎么自觉聪明。
还是老老实实地把这股聪明劲用到建功立业上去吧,目前看来这份努力似乎有了一些成效,虽然连续出使安南和高丽的实绩都被副使王文宝他们揽去了,但是自己在高丽这边的努力还是没有白费,皇帝看到了,而且明显器重了,这不是就连正使收受藩国的贿赂都没有去计较么?
“星主……高氏ri望王……受高丽的册封,向高丽进贡……”
郭炜口中念叨着赵匡义吐露的信息,心中默默地沉思起来。
按照赵匡义讲述的这些情况来看,济州岛上的政权现在是和高丽形成了朝贡关系,严格地说还不能算作高丽的国土,大周要去挖墙脚并不是不可以的,只不过须得注意下方式方法,一个不能吃相太难看了,一个就是得让那个什么ri望王心甘情愿,让岛民不会明显抵触。
像这种海外的藩国,换一个主人求册封、进贡,那都是很寻常的事情,中原王朝丢失这种藩国都是常有的事,更别说小小的高丽了。至于耽罗国这个ri望王的所谓高氏,多半也就是土人攀附高门,和高句丽、渤海国的高氏或者中原的高氏应该都没有什么关系,和高丽就更不会有明显的关系了。
让ri望王心甘情愿,让岛民不会明显抵触,说真的对于郭炜来说不算什么难事。这可不是夏州党项李氏那种已经半开化的族群,定难军李家的图谋和野心很大,多半是力求真正统一的大周满足不了的,一个部落酋长或者酋邦首领的上进心还是很好对付的。
至于吃相,只要耽罗国该宗大周的事情不被高丽抗议,那就无所谓难看。高丽会为了这件事向大周提出抗议吗?一个肯向大周出让江华岛使用权的高丽,一个肯让周军进驻北境的高丽,想必是不会那么不识时务的。
“嗯,朕已经知道了出使辽国、高丽的基本情况,嗣后有司自当论功行赏,众卿这就退下吧……廷宜留下来,朕还有话要问。”
“哦?廷宜已经知道‘济州岛’是哪里了?”
郭炜的眉头一掀,心中是讶异与惊喜并存。还真是没有想到,自己在心里边刚刚评价赵匡义虽然军事战略一无所取,但是政务外交方面还是颇有能力,他这就用实际表现来验证自己的判断了。
说实话,郭炜在穿越之前的军史爱好者角sè当得并不是十分合格,起码他并没有太多翻查史籍的耐心,更何况他最感兴趣的古代史也就是后周那一段,而五代史上面关于外国的记载尤其简略,当时的他又不可能预知自己会穿越,却哪里会去核实什么文字记载的济州岛事务?
现在的郭炜当然有条件调阅前朝的所有典籍了,不过要让他从那些手写的、雕版印刷的竖排文表当中查找这样一桩小事,那还是饶了他吧……与其皓首穷经翻故纸堆,郭炜情愿去军器监开发署指导格物待诏和工匠弄原始电池。还真别说,随着郭炜记起来《天工开物》当中锌的还原制取法,冶炼作坊已经可以用比较简易廉价的方式提炼出纯度比较高的锌锭,配合上纯度较高的铜棒和纯度较高的盐水,开发署目前已经建起了几个最原始的电池进行各项试验。
现在看来果然是各有所长,且不说最喜欢根据皇帝喜好或者最新议题而翻检史册的卢多逊了,就连赵匡义在这方面的学力和能力都明显高过了自己。当然,这其实是件好事,要是皇帝处处都比属下强,那还不得自己累死?
“正是如此!”赵匡义当然不知道皇帝现在心里面转着的想法,只是在那里眉飞sè舞地说道,“陛下所挂怀的‘济州岛’,以陛下描述的位置,参照史籍记载,再辅以高丽方面的记述,臣可以断定就是历来史籍中提到的州胡、东瀛州、耽罗,大唐龙朔年间曾经遣使入贡的儋罗。”
“嗯,廷宜且慢慢说来……”
郭炜看着赵匡义的神情,的确没有说谎和虚言夸饰的模样,而是有几分卖弄,另有几分邀功的味道,显然他对自身的判断还是很有信心的样子,这么说来,济州岛的位置真的有着落了……而且从赵匡义说的这地方曾经遣使入贡大唐,那岂不是说自己很有机会将其纳入大周的朝贡体系,最终实际占据该岛?那样一个很有前途的海上牧场就呼之yu出了。
“陛下言‘济州岛’乃是高丽西南面的一个大岛,臣在高丽的时候多次侧面访求,在这个位置上就只有耽罗国。而唐高宗实录中记载的也正是如此,龙朔初,有儋罗者,其王儒李都罗遣使入朝,国居新罗武州南岛上;麟德中,酋长来朝,从帝至泰山;初附百济,后附新罗。”
赵匡义对自己的判断的确是很有信心,因为就他翻查的史籍资料和在高丽那边询问的情况来看,“济州岛是高丽旁边最大的一个岛”,那么除了东瀛ri本国的几个大岛之外,就只可能是耽罗国所居的“新罗武州南岛”了。
看皇帝对自己的汇报不动声sè,赵匡义继续说道:“岛上居民最早来自何处,史籍不载,不过从历代对其的称呼来看,岛夷、东屠、海上东夷和州胡……都说明和东胡、鲜卑、獩貊不无关系,或者就是上古泛海至此的东夷之后。依史籍所载,其俗朴陋,衣犬豕皮,夏居革屋,冬窟室;地生五谷,耕不知用牛,以铁齿杷土。当知其未经文明播化,起居农事尚不及渤海人。”
“嗯,很好!廷宜这事做得很细致。”郭炜听到这里也是忍不住点头夸赞了一声,“那么为何自此之后其国不再入贡了?‘初附百济,后附新罗’,百济亡后附于新罗,新罗之后莫非就附于高丽了?”
郭炜很高兴。通过赵匡义的话,他也基本可以确认这个耽罗国就是在后世的济州岛上了,而且看样子全岛就这么一个权力中心,只要能够控制它,也就控制了全岛。
至于怎么控制和利用全岛,光从赵匡义的这些描述当中,郭炜就已经想到了一些腹案。
岛上的居民来历是最不重要的,只要不是高丽或者ri本的近亲就可以了。所谓的东夷,其实只不过是中国史书的省事分类,里面杂七杂八的差别大了去了,可不光是后世的通古斯语族,更不是半岛三韩人和东瀛ri本人这一类语系和民族来源早就混杂不清的人群,如果耽罗国的居民真是早期东胡泛海定居的,那和大陆的关系未必就远过了和高丽的关系。
而从赵匡义转引史籍对该岛居民的民俗及农业生产水平来看,他们的生存状态相当原始,除了引入的铁器之外,整个社会状况几乎就只有炎黄时期的水平。这样的生产力和政权水平是很好对付的,其实并不需要采取什么野蛮的手段,只要当地进入到大周的朝贡体系,并且接纳大周驻军,那么朝廷完全可以定向扶助,通过引入良种和先进的生产工具,相信以岛民原有的耕地就足以承载两三倍的人口,剩下来的地方应该都可以用于放牧马匹。
那么多穿越小说都选择了济州岛做牧场,似乎听说蒙元时期真的是拿这个岛当作马场的,韩国的济州岛也是牧场和旅游胜地,这一定有最基本的物质条件在。
最核心的问题还是耽罗国的归属权,郭炜希望在这方面尽量做到名正言顺。
赵匡义看了郭炜一眼,压制住心中的佩服恭声答道:“大唐自高宗之后逐步放弃了经略海东,随着新罗跋扈、渤海兴起,安东都护府都已经内迁,这些海外藩国自然流散。耽罗国先后依附新罗、后百济,直至王氏高丽平定两国一统半岛,耽罗国又依附于高丽,其国主由高丽册封,称为星主,如今的耽罗国星主乃是高氏ri望王。”
虽然恭恭敬敬地回答了问题,赵匡义心中仍然有些疑惑,这样一个海外的荒岛,就连高丽人都不怎么重视的,他不知道为什么皇帝会这般看重,而且还自己起了个“济州岛”的名字。不过根据史籍记载和高丽人描述的方位,这个岛屿往西还真有可能正对着济州呢……然而这事仍然透着奇怪,这条线上不是还有曹州、沂州、海州这些州郡么?济州在其中应当没有太多的特殊xing,要说临水,济州固然紧邻梁山泊,可是海州不是直接临海了么?
当然,这些事赵匡义想不透也不会力图深究,以他这些年的经验来看,皇帝的眼光、思路、能力都不是他赵匡义能够望其项背的,别说是他了,就连赵家的顶梁柱赵匡胤恐怕都相距甚远。所以现在的赵匡义心态早就平和了下来,还是老老实实地在皇帝面前展现自身所长,冀望着还能建功立业,不管怎么说自己身后还有符家这个靠山,还能有太后帮忙,既然上一次身背那么大的嫌疑都侥幸不死,继续上进的机会就应当存在。
皇帝是怎么知道济州岛的,皇帝为什么要把那个岛命名为济州岛,想不明白就不要去想了,这说明眼前这个皇帝确实是天命所寄,非臣子可以窥测的,哪怕赵匡义再怎么自觉聪明。
还是老老实实地把这股聪明劲用到建功立业上去吧,目前看来这份努力似乎有了一些成效,虽然连续出使安南和高丽的实绩都被副使王文宝他们揽去了,但是自己在高丽这边的努力还是没有白费,皇帝看到了,而且明显器重了,这不是就连正使收受藩国的贿赂都没有去计较么?
“星主……高氏ri望王……受高丽的册封,向高丽进贡……”
郭炜口中念叨着赵匡义吐露的信息,心中默默地沉思起来。
按照赵匡义讲述的这些情况来看,济州岛上的政权现在是和高丽形成了朝贡关系,严格地说还不能算作高丽的国土,大周要去挖墙脚并不是不可以的,只不过须得注意下方式方法,一个不能吃相太难看了,一个就是得让那个什么ri望王心甘情愿,让岛民不会明显抵触。
像这种海外的藩国,换一个主人求册封、进贡,那都是很寻常的事情,中原王朝丢失这种藩国都是常有的事,更别说小小的高丽了。至于耽罗国这个ri望王的所谓高氏,多半也就是土人攀附高门,和高句丽、渤海国的高氏或者中原的高氏应该都没有什么关系,和高丽就更不会有明显的关系了。
让ri望王心甘情愿,让岛民不会明显抵触,说真的对于郭炜来说不算什么难事。这可不是夏州党项李氏那种已经半开化的族群,定难军李家的图谋和野心很大,多半是力求真正统一的大周满足不了的,一个部落酋长或者酋邦首领的上进心还是很好对付的。
至于吃相,只要耽罗国该宗大周的事情不被高丽抗议,那就无所谓难看。高丽会为了这件事向大周提出抗议吗?一个肯向大周出让江华岛使用权的高丽,一个肯让周军进驻北境的高丽,想必是不会那么不识时务的。
“嗯,朕已经知道了出使辽国、高丽的基本情况,嗣后有司自当论功行赏,众卿这就退下吧……廷宜留下来,朕还有话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