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提名
“范阳军和成德军的节帅的确不能不和,只是范阳军重镇处在燕山防线的核心地位,正面担当抵御契丹南侵的重任,兼且其侧后的义武军也新丧节帅,两镇同时以新帅上任,要想平稳交接不给契丹与河东可乘之机,非用宿将不可。(.赢q币,)然而陛下惩于前鉴,一力要派遣年富力强之人,如此则可选范围就很小了,不用张驸马,臣一时想不到何人可用。”
次相王溥是很少和郭炜唱反调的,不过现在郭炜并没有明确地表达对提名张永德出任范阳军节度使的反对意见,而只是略微显出来一丝犹豫,所以王溥还是委婉地表示了自己的支持。
只是王溥领会的意思也差了太多了……郭炜在心中无奈地摇了摇头,大概还苦笑了一下,然而在表面上却只能保持着不动声色,淡淡地说了一句话:“北疆要换节帅的重镇不只是两个。卢龙军节度使王全斌劳苦功高,而现在又已经年过六旬,实在不宜继续在北地顶风冒雪,朕有意将他召入朝中,故此范阳军、卢龙军和义武军都需要精心选择堪当重任之年富力强新帅。”
说实话,幽州的李筠和定州的李万全几乎在同时身故,还是挺让郭炜吓了一跳的。这是好在如今正逢春夏之际,契丹很少会选择在这种吃草的马儿就快要饿死的季节兴兵,所以北疆应该不会出什么大事,要是这种事情发生在夏末秋初,可指不定燕北的契丹部族军会不会借着这个机会有什么蠢动。
所以还是趁着眼下没有出事的良机,干脆就把三个节度使全部换成比较年轻一些的人好了。王全斌在另一个时空中死在什么时候,郭炜是记不得了,不过这人生于大唐天祐五年(其实就是后梁开平二年),到现在已经年满六十,虚岁可以算六十一,这一点肯定是不会错的,既然差不多年岁的郭崇已经在镇州亡故,李万全也刚刚在定州故去,还让王全斌身历北疆的风霜就不是很妥当了。
当然,目前在任的节度使当中,年过六十或者年近六十的人还有不少,郭炜的确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把他们全都换掉,不过郭从义、武行德、白重赞、魏仁浦这些人的镇所除了在关中的,就是在江淮,都不是用兵的急所,却是不怕节度使骤然亡故会招致什么边患。(!.赢q币)在那些地方,郭炜还更愿意让这些老将老臣继续任职,等他们一个个在任所故去之后,再很自然地顺势换成文臣知州,而以少壮军官去担任当地的兵马钤辖,从而逐步实现军民分治。
王著从最末位的次相升至首相以后,已经一改当初热衷主动放炮为郭炜代言的风格,变得谨言慎行了许多,他原先的那个职能早就交给了接替他的吕胤。不过当会议进行到现在,听到郭炜最新的这一番话,看着郭炜的神情,他确信自己已经把握住了这次会议的基调,于是很适时地站了出来。
“自从显德十年我朝收取荆、湖之后,禁军中高层已经是多年未动了,而在此之后,禁军在平蜀灭唐以及最近的征伐岭南等诸多作战当中立下了许多功勋,也到了按照积功给一些大将正授节钺的时候了,不如就趁此机会给禁军的四个军司来一次全面的升赏,却是正好可以从禁军当中选择年富力强者补缺,而禁军当中出现的官缺也可以逐级递补,这几年从武学结业的少年在军中实习过一段战事,补任基层军官当不会有损禁军战力。”
王著的这个建议看似平常,正好一方面照顾到了郭炜的要求,可以为最近出现的节度使空缺提供足够多的合格人选,另一方面又可以让四五年时间内几乎都没有什么大动的禁军中高级军官获得比较普遍的升迁,满足他们建功立业的夙愿。
不过王著话中并未宣之于口的一些东西,在他的话刚刚说完的时候,滋德殿中的文武差不多的人都有些领悟了。
首先领悟过来的或许不是王溥,但是首先发话表示支持的却是他:“对啊因为有陛下创制的那些火器相助,还有枢密院侦谍司、兵部职方司的隐蔽支持,以及枢密院运筹司精心多年的详细计划,禁军在这几战当中确实相当轻松,不过连续为朝廷兼并蜀地、江南和岭南,再怎么轻松那也是颇大的功勋。如今四境几近归一,陛下可算是初步完成了先帝混一天下的夙愿,我朝疆界已经不输于汉唐,是该论功行赏的时候了……臣之前想得差了,禁军四个军司当中无论是在知兵还是在年富力强方面堪比张驸马的人选还是不少的。”
嗯,虽然王溥一下子还想不到郭炜属意于谁,但是这并不妨碍他表态支持,王著的意思应该基本上就是皇帝的意思,不管是因为无条件地支持皇帝,还是出于文臣系统加强对武人控制的心态,王溥支持起来都是毫无心理障碍的。
看来皇帝的意思是又要对禁军的官职进行一次大动作,而且还会对一些节镇进行大轮换,前者显然会削弱那些长期担任某个军职的大将在禁军当中的影响力,从而加强皇帝本人以及文臣对禁军的掌控,而后者则可以及时地斩断节度使在当地形成盘根错节的势力,有助于加强朝廷对地方的控制力度,再加上皇帝这几年不断地在非军事要地换派文臣知州,并且派出京官通判诸州,对消除地方割据的隐患显然是非常有力的措施。
皇帝这样的做法,王溥当然是要毫无保留地支持了,即便他现在还不知道皇帝将会提名的人选。原则性的问题才是最关键的,至于具体的人选,反正王溥在军中也是插不上手的,就不需要太关切了。
“哦如此倒是颇为可行,适合的人选还是相当多的。”
李崇矩比王溥更清楚禁军的状况,话说到了这里,其实在他的脑海中早就已经浮现出来了好几个合适的人选,不过这时候让他来提名就显然很不合适了——皇帝到底是打算落去谁的军职,李崇矩不敢说自己很有把握猜得到,而这些人又甘不甘愿离开禁军出镇地方,李崇矩也是心中无数。
有资格有能力出任范阳军节度使的禁军大将,不外乎禁军四个军司的正副主官,甚至锦衣卫亲军司的资历还略显得浅了一些,出任的可能性很低,于是这些人选就呼之欲出了。
侍卫亲军司的副都指挥使袁彦、都虞候柴贵,殿前司的都指挥使高怀德、副都指挥使刘光义,渔政水运司的副都点检石守信,也就是这几个人了。其中袁彦的年龄偏大,比王全斌还大了一岁,明显不符合皇帝提到的“年富力强”这个条件,而根据李筠这个先例来看,最有可能的其实就是两个人——柴贵和高怀德。
这样两个人目前可都在滋德殿参与扩大会议呢,若是他们心中并不情愿落去军职离开禁军,那李崇矩要是贸然地提名某个人,岂不是会把他给得罪狠了?即使李崇矩作为枢密使并不怕他们,而且要尽到枢密使的辅弼之责,那也没有必要做当面得罪人的事,如果会议上定不下来,在会后单独向皇帝提名又不是不可以。
“嗯……如此倒是豁然开朗,不过哪些人更合适呢?加上卢龙军的话,现在就是四个节度使的空缺和一个禁军的军职空缺了,再有禁军历年积功的升赏,怕是今日这样的会上难以决定下来吧……”
王赞坐在那里打量着几个禁军与会人员,心中默默地思忖着,他却是不像李崇矩那么担心得罪人,也不像王溥那样避嫌不向禁军插手,作为枢密副使,在军事和军队建设方面为皇帝分忧是他的职责,而当年他巡视河北让地方守臣头痛畏惧也足以说明,他王赞就是为皇帝得罪武臣的合适人选。
只是王赞出任枢密副使的时间不算长,对禁军将领还不是太熟悉,再加上根据宰相的说话、皇帝的意思,这一次要弄的动静实在是不小,以王赞的行事风格,处断果决那是应该建立在前期谨慎研判的基础之上的,不可能会在今天这样的一场会议中就对如此重大的一系列人事变动作出仓促的决定。
吕胤当然也不是一个鲁莽的人,不过他目前担任的职位和他与皇帝的关系决定了他要冲在前面,再说眼下最急迫的其实就只是敲定范阳军节度使的人选而已,并不需要一次性地作出一揽子人事变动提名。
只要定下来到底从禁军当中选择谁落去军职出镇幽州,后续的提名无疑将会轻松容易得多,所以吕胤当仁不让地说话了:“臣以为,高驸马无论是资历威望都不弱于张驸马,而在知兵与作战经验方面犹有过之,而且和李令公宿无积怨,又同为戚里,出镇范阳军再合适不过。”
这个“李令公”当然不是指的李筠,而是另外一个兼中书令的节度使李重进了。吕胤提名高怀德,其身份地位倒是和张永德差相仿佛,一个是莒国大长公主的夫婿,一个是晋国大长公主的夫婿,一个是现任的殿前都指挥使,一个是前任的殿前都点检,高怀德也就是在军职上差了半线,但是在军中资历方面却是胜过了的。
“范阳军和成德军的节帅的确不能不和,只是范阳军重镇处在燕山防线的核心地位,正面担当抵御契丹南侵的重任,兼且其侧后的义武军也新丧节帅,两镇同时以新帅上任,要想平稳交接不给契丹与河东可乘之机,非用宿将不可。(.赢q币,)然而陛下惩于前鉴,一力要派遣年富力强之人,如此则可选范围就很小了,不用张驸马,臣一时想不到何人可用。”
次相王溥是很少和郭炜唱反调的,不过现在郭炜并没有明确地表达对提名张永德出任范阳军节度使的反对意见,而只是略微显出来一丝犹豫,所以王溥还是委婉地表示了自己的支持。
只是王溥领会的意思也差了太多了……郭炜在心中无奈地摇了摇头,大概还苦笑了一下,然而在表面上却只能保持着不动声色,淡淡地说了一句话:“北疆要换节帅的重镇不只是两个。卢龙军节度使王全斌劳苦功高,而现在又已经年过六旬,实在不宜继续在北地顶风冒雪,朕有意将他召入朝中,故此范阳军、卢龙军和义武军都需要精心选择堪当重任之年富力强新帅。”
说实话,幽州的李筠和定州的李万全几乎在同时身故,还是挺让郭炜吓了一跳的。这是好在如今正逢春夏之际,契丹很少会选择在这种吃草的马儿就快要饿死的季节兴兵,所以北疆应该不会出什么大事,要是这种事情发生在夏末秋初,可指不定燕北的契丹部族军会不会借着这个机会有什么蠢动。
所以还是趁着眼下没有出事的良机,干脆就把三个节度使全部换成比较年轻一些的人好了。王全斌在另一个时空中死在什么时候,郭炜是记不得了,不过这人生于大唐天祐五年(其实就是后梁开平二年),到现在已经年满六十,虚岁可以算六十一,这一点肯定是不会错的,既然差不多年岁的郭崇已经在镇州亡故,李万全也刚刚在定州故去,还让王全斌身历北疆的风霜就不是很妥当了。
当然,目前在任的节度使当中,年过六十或者年近六十的人还有不少,郭炜的确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把他们全都换掉,不过郭从义、武行德、白重赞、魏仁浦这些人的镇所除了在关中的,就是在江淮,都不是用兵的急所,却是不怕节度使骤然亡故会招致什么边患。(!.赢q币)在那些地方,郭炜还更愿意让这些老将老臣继续任职,等他们一个个在任所故去之后,再很自然地顺势换成文臣知州,而以少壮军官去担任当地的兵马钤辖,从而逐步实现军民分治。
王著从最末位的次相升至首相以后,已经一改当初热衷主动放炮为郭炜代言的风格,变得谨言慎行了许多,他原先的那个职能早就交给了接替他的吕胤。不过当会议进行到现在,听到郭炜最新的这一番话,看着郭炜的神情,他确信自己已经把握住了这次会议的基调,于是很适时地站了出来。
“自从显德十年我朝收取荆、湖之后,禁军中高层已经是多年未动了,而在此之后,禁军在平蜀灭唐以及最近的征伐岭南等诸多作战当中立下了许多功勋,也到了按照积功给一些大将正授节钺的时候了,不如就趁此机会给禁军的四个军司来一次全面的升赏,却是正好可以从禁军当中选择年富力强者补缺,而禁军当中出现的官缺也可以逐级递补,这几年从武学结业的少年在军中实习过一段战事,补任基层军官当不会有损禁军战力。”
王著的这个建议看似平常,正好一方面照顾到了郭炜的要求,可以为最近出现的节度使空缺提供足够多的合格人选,另一方面又可以让四五年时间内几乎都没有什么大动的禁军中高级军官获得比较普遍的升迁,满足他们建功立业的夙愿。
不过王著话中并未宣之于口的一些东西,在他的话刚刚说完的时候,滋德殿中的文武差不多的人都有些领悟了。
首先领悟过来的或许不是王溥,但是首先发话表示支持的却是他:“对啊因为有陛下创制的那些火器相助,还有枢密院侦谍司、兵部职方司的隐蔽支持,以及枢密院运筹司精心多年的详细计划,禁军在这几战当中确实相当轻松,不过连续为朝廷兼并蜀地、江南和岭南,再怎么轻松那也是颇大的功勋。如今四境几近归一,陛下可算是初步完成了先帝混一天下的夙愿,我朝疆界已经不输于汉唐,是该论功行赏的时候了……臣之前想得差了,禁军四个军司当中无论是在知兵还是在年富力强方面堪比张驸马的人选还是不少的。”
嗯,虽然王溥一下子还想不到郭炜属意于谁,但是这并不妨碍他表态支持,王著的意思应该基本上就是皇帝的意思,不管是因为无条件地支持皇帝,还是出于文臣系统加强对武人控制的心态,王溥支持起来都是毫无心理障碍的。
看来皇帝的意思是又要对禁军的官职进行一次大动作,而且还会对一些节镇进行大轮换,前者显然会削弱那些长期担任某个军职的大将在禁军当中的影响力,从而加强皇帝本人以及文臣对禁军的掌控,而后者则可以及时地斩断节度使在当地形成盘根错节的势力,有助于加强朝廷对地方的控制力度,再加上皇帝这几年不断地在非军事要地换派文臣知州,并且派出京官通判诸州,对消除地方割据的隐患显然是非常有力的措施。
皇帝这样的做法,王溥当然是要毫无保留地支持了,即便他现在还不知道皇帝将会提名的人选。原则性的问题才是最关键的,至于具体的人选,反正王溥在军中也是插不上手的,就不需要太关切了。
“哦如此倒是颇为可行,适合的人选还是相当多的。”
李崇矩比王溥更清楚禁军的状况,话说到了这里,其实在他的脑海中早就已经浮现出来了好几个合适的人选,不过这时候让他来提名就显然很不合适了——皇帝到底是打算落去谁的军职,李崇矩不敢说自己很有把握猜得到,而这些人又甘不甘愿离开禁军出镇地方,李崇矩也是心中无数。
有资格有能力出任范阳军节度使的禁军大将,不外乎禁军四个军司的正副主官,甚至锦衣卫亲军司的资历还略显得浅了一些,出任的可能性很低,于是这些人选就呼之欲出了。
侍卫亲军司的副都指挥使袁彦、都虞候柴贵,殿前司的都指挥使高怀德、副都指挥使刘光义,渔政水运司的副都点检石守信,也就是这几个人了。其中袁彦的年龄偏大,比王全斌还大了一岁,明显不符合皇帝提到的“年富力强”这个条件,而根据李筠这个先例来看,最有可能的其实就是两个人——柴贵和高怀德。
这样两个人目前可都在滋德殿参与扩大会议呢,若是他们心中并不情愿落去军职离开禁军,那李崇矩要是贸然地提名某个人,岂不是会把他给得罪狠了?即使李崇矩作为枢密使并不怕他们,而且要尽到枢密使的辅弼之责,那也没有必要做当面得罪人的事,如果会议上定不下来,在会后单独向皇帝提名又不是不可以。
“嗯……如此倒是豁然开朗,不过哪些人更合适呢?加上卢龙军的话,现在就是四个节度使的空缺和一个禁军的军职空缺了,再有禁军历年积功的升赏,怕是今日这样的会上难以决定下来吧……”
王赞坐在那里打量着几个禁军与会人员,心中默默地思忖着,他却是不像李崇矩那么担心得罪人,也不像王溥那样避嫌不向禁军插手,作为枢密副使,在军事和军队建设方面为皇帝分忧是他的职责,而当年他巡视河北让地方守臣头痛畏惧也足以说明,他王赞就是为皇帝得罪武臣的合适人选。
只是王赞出任枢密副使的时间不算长,对禁军将领还不是太熟悉,再加上根据宰相的说话、皇帝的意思,这一次要弄的动静实在是不小,以王赞的行事风格,处断果决那是应该建立在前期谨慎研判的基础之上的,不可能会在今天这样的一场会议中就对如此重大的一系列人事变动作出仓促的决定。
吕胤当然也不是一个鲁莽的人,不过他目前担任的职位和他与皇帝的关系决定了他要冲在前面,再说眼下最急迫的其实就只是敲定范阳军节度使的人选而已,并不需要一次性地作出一揽子人事变动提名。
只要定下来到底从禁军当中选择谁落去军职出镇幽州,后续的提名无疑将会轻松容易得多,所以吕胤当仁不让地说话了:“臣以为,高驸马无论是资历威望都不弱于张驸马,而在知兵与作战经验方面犹有过之,而且和李令公宿无积怨,又同为戚里,出镇范阳军再合适不过。”
这个“李令公”当然不是指的李筠,而是另外一个兼中书令的节度使李重进了。吕胤提名高怀德,其身份地位倒是和张永德差相仿佛,一个是莒国大长公主的夫婿,一个是晋国大长公主的夫婿,一个是现任的殿前都指挥使,一个是前任的殿前都点检,高怀德也就是在军职上差了半线,但是在军中资历方面却是胜过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