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敌前会师,并没有什么欢迎仪式,又是在晚上,也就没有什么热闹。步军给马军稍稍让出几个营帐,两军一起歇了,袁彦和刘光义简短地通了一下气,也就把余事留待天明。
十二月二十八日一早,煎熬了一夜的大漫天寨守军终于等来了周军的进攻,这一个晚上,蜀军整晚都是睡不安枕,一时因为提心吊胆于周军的夜袭而难以入眠,一时又因为午后目睹的战况而噩梦连连。
昨日夜间,经过详细讯问逃回来的士卒,王审超好赖对前沿发生的事情有了一点基本概念。
很显然,根据从最前沿逃回来的士卒的描述,特别是对死伤者创口的描绘,抛开这些被吓破了胆子的兵丁神神鬼鬼的臆测,周军使用的应该是一种发射弹丸的兵器,像弹弓,又不是弹弓,那些弹丸同样是难以察觉,这一点不同于箭矢,是弹丸的共同特色。
只不过周军的这种兵器比弹弓强得多了,射程更远,弹丸的威力更大,只是在发射的时候似乎会发出轰鸣声,还要冒烟。
大略有个概念就好办得多了,怕就怕对敌军彻底的懵然不知,既然是弹丸而不是什么鬼神,那就有防御的办法。
箭矢可以看得见,所以可以拨打开或者避让开,弹丸很难看清楚,而且据说周军射出来的弹丸比一般的弹丸要快得多,快得根本就看不见,所以拨打或者避让都是鬼扯,但是不管箭矢还是弹丸,总是可以遮挡的。
遮挡之术,那不外乎就是重甲、橹盾和城寨高墙厚垒了。
据说周军发射的弹丸威力特别大,百步就可以破甲,好像一等的兜鍪都不顶用,也许穿不透,但是一定会被打凹,护住头骨的东西被打凹,其实和穿透的效果也差不多了。
那就干脆都不着甲了,反正甲胄也防不住,不如卸下来人还轻便一些。
不过可以装备橹盾,皮盾和小木盾不比甲胄更强,那就都装备大型的橹盾,大型橹盾数目不够的话,就在皮盾和小木盾外面包覆卸下来的重甲充数,应该可以抵挡得一下。
周军发射弹丸的兵器威力大,也就说明其比寻常的弹弓和弓弩更耗体力,那就射不了几轮的,而且随后这些周军也会无力肉搏,如果本方能够挺住一两轮,未必不能反击得手。
当然,最可靠的还是城寨了,大漫天寨也经营了多年,虽然壕沟不够宽不够深,也没有引水灌壕,但是寨墙垒得够厚够坚实,高度也足够遮蔽一个人的了,如果迎击彻底无望的话,那么就坚守大漫天寨好了,周军总不至于将其进军线路上的大漫天寨弃之不顾而全力挺进利州的。
自觉对两军接下来的战斗有所准备的王审超,明显的要比其他将士信心更足,所以在布置交代巡哨警惕周军晚上劫寨之后,当夜王审超也就比一般的兵丁睡得踏实。
次日清晨,当亲兵把王审超从睡梦中唤醒的时候,他已经是神采奕奕的了,看着亲兵那满眼血丝哈欠连天的样子,王审超略微有些自得——临敌有静气,还真是大将之才方能做到。
跑进营帐叫醒他的亲兵虽然疲惫不堪,却还是在疲态之中显出来高度的紧张,只因为周军一早就来攻寨子来了,而且是从东、西、北三路同时围上来的,每一路都是黑压压的一片。
王审超却是一点都不慌张,心中有了底气的人,通常都不会慌张的。
周军晚上没有劫寨,那么一大早就跑来攻击大漫天寨就一点都不奇怪了,他们的辎重粮秣运补困难,需要从凤州那边连续走褒斜道和金牛道转运,很难支持其长期作战,所以周军利在速战速决。
既然周军是一定要速战速决的,那么本方作为针锋相对的措施,持重也就是必须的了,那就以守好大漫天寨为目标。
“传令下去,点选六千精锐,照我昨夜的吩咐备好盾牌和弓弩刀矛,分三路迎敌,务必给周军当头一棒,不能让他们小瞧了蜀中子弟。”
守寨,并不等于要消极防御,在敌军初至立足未稳的时候,依托城寨以精锐出击,和敌军在寨前野战,争取挫其锐气,就是守城战中的重要环节。
野战成功,很可能就此终结敌军的攻击;野战僵持,那敌军的锐气也没有了,开头几天的攻击也就不会很凌厉,那时候退回寨中安心防守,可以说守多少天都做得到;野战失利,也不会比不出战更糟糕,到时候退回来就是了,敌军即使野战获胜也是要重整队伍的,这就同样可以迟滞其对城寨的攻击。
很快,预备出击的六千人就选好了,在三个寨门后面整装待命。
按照王审超昨夜的深思熟虑,前两排士卒都是手持一人多高的重型橹盾,需要双手握持,即使如此,橹盾的底端也必须拄在地上作为支撑,所以他们腰间的横刀只是以防万一的自卫兵器。
后面的三排士卒则是一手横刀一手圆盾,盾面是皮的还是木头的已经看不清了,因为外面全都包覆了一层铁甲或者皮甲。
再后面就全部是弓箭手。
这些人全都没有着甲!省却了这一块的负重,虽然在重型橹盾和圆盾外面包覆护甲又增加了负重,这些士卒还是能够承受的,而后面的弓箭手则轻便了许多,多带一两个胡录的箭支也成为可能。
周军既然都是发射弹丸的,已经确认其中并无弓弩手的存在,因为抛射的弹丸毫无威力,那么他们就只能进行直射。现在本方有橹盾在前面护卫,周军直射的威胁大减,藏身在后面的弓箭手正好抛射箭雨来压制周军。
外面的周军在迅速逼近,是时候出寨迎战了……
寨门一开,康延泽就看到一堵盾墙从里面涌了出来,登时就是一愣。
今天对蜀军大漫天寨的攻击仍然是以步军进行,马军对攻城战既不擅长,将马军用于攻城战也是浪费,所以袁彦和马军都指挥使王晋卿都留在了后面掠阵,只是随时准备应付城寨外围的突发状况。
担负攻击任务的步军分作三面,北面是中路,由刘光义统领,东面是左路,由马全义统领,西面是右路,由康延泽统领。
三路的配置兵力基本一样,来自虎捷军、控鹤军和金枪军的火铳手居前,负责扫清蜀军的外围抵抗,压制城寨中的远射兵器;后面则是伴随出征的秦、凤等地州郡兵,装备的还是刀盾等传统兵器,就要负责填壕扑城——比不得中原征战和攻打淮南、幽蓟,这里无法大规模征发民夫长途跋涉到前线,所以一般性的填壕工作也得由军队来做了。
因为蜀道艰险,壕桥、虾蟆车此刻是一概没有,也就是勉强有麻袋装土而已,再加上临时打造的简单钩梯,不过在州郡兵们手中运用起来,对付眼下这个小小的大漫天寨还是不在话下的。
看到蜀军居然敢于主动出寨迎击,康延泽还是有些佩服这个寨主的,看来昨天的摧枯拉朽还没有摧垮他的自信嘛……
倒是那平推过来的盾墙让康延泽眼神一凝。
这个蜀将的机变应对还真是不错啊……不过……康延泽的嘴角又泛起一丝冷笑,想到在东京城郊的校射场验铳用的那些木板,他一点都不担心。
两军的鼓声几乎在同时响起,随着各自令旗挥舞,两军都是坚定地相向而行。
距离一百五十步……这一次出战的蜀军确实够精锐,并没有在这个距离上盲目射箭,两军还在不停地靠拢,随着双方的进军,两边的队形都有一些散乱,蜀军的队形要乱得更快一些,不过还不影响整体阵型。
距离一百步……双方几乎在同时停顿了一下,蜀军抛射出来的箭矢遮天蔽日,周军的火铳击发震天动地。
箭矢还在空中飞行,蜀军前排已经噼里啪啦响个不停,那些被插在了地上的橹盾一个个溅射出木屑,有的甚至被铳子冲击得腾空而起歪向一边,有几个橹盾手更是闷哼了一声就软倒在了地上。
箭雨也终于覆盖住了周军的阵型,随着箭矢纷纷落下,周军阵中异声连连,有铁器相撞的叮当声,还有铁器刮蹭的瘆人声音,也有几个火铳手闷哼着倒地。
还在蜀军弓箭手搭上第二支箭的时候,周军第二排的火铳手就越进到了前排,随后举铳击发。
这一次倒地的蜀军橹盾手就更多了。
然后就是第二轮箭雨……第三排火铳……第三轮箭雨……
蜀军前排的橹盾手早就钉在原地不动了,一个个都是半蹲着身子,高举着手中的橹盾,听着铳子打在上面的噼里啪啦声,听着身侧不断发出的闷哼声、倒地声和惨叫声,心中连连祈祷。
周军却还在继续向前推进,无视反复落下来的箭雨,无视身边偶发的伤亡,只是按照平日里的操练一排排地交替上前击发,然后就站在原地装弹。
随着周军的坚定推进,两军之间的距离仍然在一步步缩小,双方的伤亡都在继续加大,士卒们都在苦忍。
十二月二十八日一早,煎熬了一夜的大漫天寨守军终于等来了周军的进攻,这一个晚上,蜀军整晚都是睡不安枕,一时因为提心吊胆于周军的夜袭而难以入眠,一时又因为午后目睹的战况而噩梦连连。
昨日夜间,经过详细讯问逃回来的士卒,王审超好赖对前沿发生的事情有了一点基本概念。
很显然,根据从最前沿逃回来的士卒的描述,特别是对死伤者创口的描绘,抛开这些被吓破了胆子的兵丁神神鬼鬼的臆测,周军使用的应该是一种发射弹丸的兵器,像弹弓,又不是弹弓,那些弹丸同样是难以察觉,这一点不同于箭矢,是弹丸的共同特色。
只不过周军的这种兵器比弹弓强得多了,射程更远,弹丸的威力更大,只是在发射的时候似乎会发出轰鸣声,还要冒烟。
大略有个概念就好办得多了,怕就怕对敌军彻底的懵然不知,既然是弹丸而不是什么鬼神,那就有防御的办法。
箭矢可以看得见,所以可以拨打开或者避让开,弹丸很难看清楚,而且据说周军射出来的弹丸比一般的弹丸要快得多,快得根本就看不见,所以拨打或者避让都是鬼扯,但是不管箭矢还是弹丸,总是可以遮挡的。
遮挡之术,那不外乎就是重甲、橹盾和城寨高墙厚垒了。
据说周军发射的弹丸威力特别大,百步就可以破甲,好像一等的兜鍪都不顶用,也许穿不透,但是一定会被打凹,护住头骨的东西被打凹,其实和穿透的效果也差不多了。
那就干脆都不着甲了,反正甲胄也防不住,不如卸下来人还轻便一些。
不过可以装备橹盾,皮盾和小木盾不比甲胄更强,那就都装备大型的橹盾,大型橹盾数目不够的话,就在皮盾和小木盾外面包覆卸下来的重甲充数,应该可以抵挡得一下。
周军发射弹丸的兵器威力大,也就说明其比寻常的弹弓和弓弩更耗体力,那就射不了几轮的,而且随后这些周军也会无力肉搏,如果本方能够挺住一两轮,未必不能反击得手。
当然,最可靠的还是城寨了,大漫天寨也经营了多年,虽然壕沟不够宽不够深,也没有引水灌壕,但是寨墙垒得够厚够坚实,高度也足够遮蔽一个人的了,如果迎击彻底无望的话,那么就坚守大漫天寨好了,周军总不至于将其进军线路上的大漫天寨弃之不顾而全力挺进利州的。
自觉对两军接下来的战斗有所准备的王审超,明显的要比其他将士信心更足,所以在布置交代巡哨警惕周军晚上劫寨之后,当夜王审超也就比一般的兵丁睡得踏实。
次日清晨,当亲兵把王审超从睡梦中唤醒的时候,他已经是神采奕奕的了,看着亲兵那满眼血丝哈欠连天的样子,王审超略微有些自得——临敌有静气,还真是大将之才方能做到。
跑进营帐叫醒他的亲兵虽然疲惫不堪,却还是在疲态之中显出来高度的紧张,只因为周军一早就来攻寨子来了,而且是从东、西、北三路同时围上来的,每一路都是黑压压的一片。
王审超却是一点都不慌张,心中有了底气的人,通常都不会慌张的。
周军晚上没有劫寨,那么一大早就跑来攻击大漫天寨就一点都不奇怪了,他们的辎重粮秣运补困难,需要从凤州那边连续走褒斜道和金牛道转运,很难支持其长期作战,所以周军利在速战速决。
既然周军是一定要速战速决的,那么本方作为针锋相对的措施,持重也就是必须的了,那就以守好大漫天寨为目标。
“传令下去,点选六千精锐,照我昨夜的吩咐备好盾牌和弓弩刀矛,分三路迎敌,务必给周军当头一棒,不能让他们小瞧了蜀中子弟。”
守寨,并不等于要消极防御,在敌军初至立足未稳的时候,依托城寨以精锐出击,和敌军在寨前野战,争取挫其锐气,就是守城战中的重要环节。
野战成功,很可能就此终结敌军的攻击;野战僵持,那敌军的锐气也没有了,开头几天的攻击也就不会很凌厉,那时候退回寨中安心防守,可以说守多少天都做得到;野战失利,也不会比不出战更糟糕,到时候退回来就是了,敌军即使野战获胜也是要重整队伍的,这就同样可以迟滞其对城寨的攻击。
很快,预备出击的六千人就选好了,在三个寨门后面整装待命。
按照王审超昨夜的深思熟虑,前两排士卒都是手持一人多高的重型橹盾,需要双手握持,即使如此,橹盾的底端也必须拄在地上作为支撑,所以他们腰间的横刀只是以防万一的自卫兵器。
后面的三排士卒则是一手横刀一手圆盾,盾面是皮的还是木头的已经看不清了,因为外面全都包覆了一层铁甲或者皮甲。
再后面就全部是弓箭手。
这些人全都没有着甲!省却了这一块的负重,虽然在重型橹盾和圆盾外面包覆护甲又增加了负重,这些士卒还是能够承受的,而后面的弓箭手则轻便了许多,多带一两个胡录的箭支也成为可能。
周军既然都是发射弹丸的,已经确认其中并无弓弩手的存在,因为抛射的弹丸毫无威力,那么他们就只能进行直射。现在本方有橹盾在前面护卫,周军直射的威胁大减,藏身在后面的弓箭手正好抛射箭雨来压制周军。
外面的周军在迅速逼近,是时候出寨迎战了……
寨门一开,康延泽就看到一堵盾墙从里面涌了出来,登时就是一愣。
今天对蜀军大漫天寨的攻击仍然是以步军进行,马军对攻城战既不擅长,将马军用于攻城战也是浪费,所以袁彦和马军都指挥使王晋卿都留在了后面掠阵,只是随时准备应付城寨外围的突发状况。
担负攻击任务的步军分作三面,北面是中路,由刘光义统领,东面是左路,由马全义统领,西面是右路,由康延泽统领。
三路的配置兵力基本一样,来自虎捷军、控鹤军和金枪军的火铳手居前,负责扫清蜀军的外围抵抗,压制城寨中的远射兵器;后面则是伴随出征的秦、凤等地州郡兵,装备的还是刀盾等传统兵器,就要负责填壕扑城——比不得中原征战和攻打淮南、幽蓟,这里无法大规模征发民夫长途跋涉到前线,所以一般性的填壕工作也得由军队来做了。
因为蜀道艰险,壕桥、虾蟆车此刻是一概没有,也就是勉强有麻袋装土而已,再加上临时打造的简单钩梯,不过在州郡兵们手中运用起来,对付眼下这个小小的大漫天寨还是不在话下的。
看到蜀军居然敢于主动出寨迎击,康延泽还是有些佩服这个寨主的,看来昨天的摧枯拉朽还没有摧垮他的自信嘛……
倒是那平推过来的盾墙让康延泽眼神一凝。
这个蜀将的机变应对还真是不错啊……不过……康延泽的嘴角又泛起一丝冷笑,想到在东京城郊的校射场验铳用的那些木板,他一点都不担心。
两军的鼓声几乎在同时响起,随着各自令旗挥舞,两军都是坚定地相向而行。
距离一百五十步……这一次出战的蜀军确实够精锐,并没有在这个距离上盲目射箭,两军还在不停地靠拢,随着双方的进军,两边的队形都有一些散乱,蜀军的队形要乱得更快一些,不过还不影响整体阵型。
距离一百步……双方几乎在同时停顿了一下,蜀军抛射出来的箭矢遮天蔽日,周军的火铳击发震天动地。
箭矢还在空中飞行,蜀军前排已经噼里啪啦响个不停,那些被插在了地上的橹盾一个个溅射出木屑,有的甚至被铳子冲击得腾空而起歪向一边,有几个橹盾手更是闷哼了一声就软倒在了地上。
箭雨也终于覆盖住了周军的阵型,随着箭矢纷纷落下,周军阵中异声连连,有铁器相撞的叮当声,还有铁器刮蹭的瘆人声音,也有几个火铳手闷哼着倒地。
还在蜀军弓箭手搭上第二支箭的时候,周军第二排的火铳手就越进到了前排,随后举铳击发。
这一次倒地的蜀军橹盾手就更多了。
然后就是第二轮箭雨……第三排火铳……第三轮箭雨……
蜀军前排的橹盾手早就钉在原地不动了,一个个都是半蹲着身子,高举着手中的橹盾,听着铳子打在上面的噼里啪啦声,听着身侧不断发出的闷哼声、倒地声和惨叫声,心中连连祈祷。
周军却还在继续向前推进,无视反复落下来的箭雨,无视身边偶发的伤亡,只是按照平日里的操练一排排地交替上前击发,然后就站在原地装弹。
随着周军的坚定推进,两军之间的距离仍然在一步步缩小,双方的伤亡都在继续加大,士卒们都在苦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