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里的泉州已经有了几分夏日的景象,环城及巷陌中的刺桐在阳光下摇曳,鲜红色的刺桐花开遍了全城。虽然还没有一两百年以后刺桐港的那种风华,街市的繁华却也不输于除了东京、金陵之外的其他大城,有十几年和平岁月的积淀,再加上南洋海贸财富的快积聚,泉州的财富和异域风情都已经不下于南汉的兴王府(今广东省广州市)了。
原本论起和南洋的海贸关系,兴王府比起泉州来当然是要更加得风气之先的,在地理上显然也是要更加具备优势的,但是南汉自从刘?称帝之后就被中原朝廷及其藩属视作僭伪,双方的贡奉彻底断绝自不必说,就连民间的贸易也远不及泉州和中原、南唐、吴越之间来得兴旺,所以自中唐以来盛极一时的广州城海贸已经有被泉州越的趋势。
这时候的泉州街市上,已经是奇珍异货玲琅满目,黄白黑诸色人等络绎不绝,昔日大唐扬州的胡商宝货,倒是复见于这东南一隅。
不过在泉州城中心的节度使府衙和相隔不远的统军司府衙,却是罕有闲杂人等靠近,荷弓弯刀守在周围的卫士们不管他们打仗的能力如何,呼喝驱赶百姓的本事倒是不缺的。有他们护卫在周边,这一带就显得非常的寂静与肃杀。
近午时分,一员二十三四岁模样的小将在四名壮健的护卫下从亲军营的方向匆匆赶往统军司府衙,五人在府衙门口验过了腰牌以后也没有什么?嗦话,只是进门之后直直地奔向了正堂。
一行人急匆匆地来到了正堂外,却被闪出来的中军旗牌官所阻:“亲军指挥使且慢!统军使正在与副使商议军务,已经吩咐职下寻常琐事不得打扰。”
那员小将抬手止住身后护卫,只是随意地轻声说了一句:“我这里也是有紧急军情需要禀报,你快进去通传一下。”
旗牌官看了看小将的神情,口中嗫嚅了一阵,最终却没有说什么话,只是面露难色地依旧堵在了角门口。
那员小将微微皱了皱眉头:“我要禀报的军情非但紧急,而且相当重大,事关我清源军的生死存亡,岂能耽搁得起?你自管进去通报一声,见与不见自然有统军使定夺,统军使那里有何怪责也自然由我一力承担,你现在这是磨蹭个什么?”
旗牌官被训得就是一个愣怔,这陈大郎平日里并不是这样的脾气啊,虽然他是统军使的大郎,年纪轻轻就做的是亲军指挥使,往常还是很平易和气的……看样子还真是有什么不寻常的大事生,自己要是强行拦着不予通传怕是会坏事。
反正统军使也只是吩咐了寻常琐事不得打扰,既然亲军指挥使都说了是紧急军情,那就属于可以打扰的范畴;统军使和副使在议事之前虽然屏退了左右,却也未必就会怪责自己进去通报,只要自己行事得当就好。
想到这里,旗牌官低头就是一礼:“请亲军指挥使稍待。”
陈大郎也不多话,点了点头看着旗牌官又闪进了角门,进去之后还把角门给掩了起来。过得片刻,那旗牌官又从角门里边闪了出来:“统军使吩咐,亲军指挥使只需自行入内禀报。”
陈大郎微微颌示意四个护卫留在门外,随后也不管旗牌官如何,只是打他旁边擦身而过,进了角门,穿过一段走廊,这才来到了正堂门口。
“统军使,末将这里有紧急军情禀报!”
“是文显啊,是什么事情如此紧急,要你这样不管不顾地跑来?不需多礼了,自管进来说话。”
或许是方才受了旗牌官的阻拦,陈文显这时候是一板一眼地在按照军中的规矩求见,清源军统军使陈洪进却是随意得多,很干脆地喊了大儿子的名字,倒是和在家中差不多。
陈文显抬步进入正堂,就看见自己的父亲坐在主位上,还是保持着侧身和旁边的张汉思交谈的模样,此刻正抬头看向自己。
面前的两个人,陈洪进年近五旬,张汉思年近六旬,十多年前一个是副兵马使,一个是指挥使,这十多年则是统军司衙门里面的正副主官,虽然上下级关系交错颠倒了,两人之间的气氛却始终是融洽的。
“是仲达啊,看你这风尘仆仆的样子,却是生了什么大事?清源军一向对唐国执礼甚恭,唐国又是新君即位不久,应该不会对我用兵呐;岭南虽然与我不相往来,却始终以自保为念,也从未和我刀兵相见;遮没是吴越兵来侵?是走海路还是从福州陆路而来?也不对啊……先主的少子方典清源军留后,吴越也派遣使者前来聘问了,怎么会出尔反尔地来攻我?”
张汉思比陈洪进大了有将近十岁,之前作为陈洪进的上司,那却是靠着熬资历熬出来的,实际水平比起陈洪进来要差了不少,不管是论战伐手段还是论处理军政都远不如陈洪进的水准和决断,而从近十年来在统军司的任职来看,就连驾驭下属的能力也是远远不如的。
所以现在张汉思倒是毫无芥蒂地在给陈洪进当着副手,更多的时候是以他的亲和力来调和众将,此时见到了陈文显,他倒是比陈洪进的话还要多,神情是相当和蔼的,语气是非常亲切的,叫着陈文显的表字,俨然一派醇厚长者的气度。
“好教两位大帅知道,却不是外敌进犯,末将只恐祸起萧墙之内!”
陈洪进和张汉思可以在府衙当中摆出父亲和长辈的样子来,陈文显却不好冒失,对基本的军中规矩仍然不敢疏忽,只是恭谨地作答,不过说出的话却是惊人之语。
张汉思被这句话惊得转头看了陈洪进一眼,陈洪进却是眉毛一抬,逼视着陈文显:“哦?这却是怎么个说法?”
“确如张副帅所言,岭南不会轻起战端;唐国是我上国,年年受我贡奉的,更是不会无故来讨;吴越虽然觊觎我方土地财货,其国力军力却也不足以进犯,所以少主典留后不久吴越即遣使来聘。可是末将今晨得悉,少主在正常接见吴越使者之后,又瞒着两位大帅,于昨夜私自召见吴越使者,与其夤夜燕语,这其中的玄妙,实在是令人不得不惊心!”
陈文显这一席话说得陈洪进、张汉思两人都是一惊,当下就对望了一眼,结果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点震惊和一丝狐疑。
“先主身经百战,从刀枪之中取得富贵,却也弄了一身的伤,这才疽于背而卒,终年不过五十七而已。先主无子,以其兄从愿之二子为嗣,可是先主临终之际,从愿在外镇守漳州,长子绍?正赍厚币于唐国而暂留金陵,这才以留在泉州的少子绍?为清源军留后……”
张汉思一边收拾心情,一边喃喃地述说着往事,以此来整理思路。
留从效的旧伤复,那还是在显德八年冬的事情,可能是因为年老加上东南海边的冬天比较潮湿阴冷吧,这一作就再也不能复起了,迁延到显德九年的三月份,留从效终究是捱不过自然规律而撒手人寰。
心知自己快要死了,长兄在外,嗣子中的长子更是远在外邦,留从效只好让少子留绍?继任清源军留后,并且托孤于当年共同起兵的老兄弟,如今掌握着泉州军权的陈洪进和张汉思。
这段故事在场的三个人当然都是知道的,现在最新的状况则是留绍?瞒着陈洪进和张汉思,在昨夜偷偷和吴越的使者密谈。
这是为什么?他们又谈了些什么?
在留从效治下,清源军一直是向南唐称藩的,同时又通过吴越向中原朝廷进贡,总之是保持着两面事大谁也不得罪的原则,关键是维护住自己半独立的地位。不过这种政策在整个清源军都是共识,因此而和吴越使者有什么勾当,他留绍?完全没有必要瞒着陈洪进和张汉思这两个托孤重臣啊……
难道留绍?是害怕南唐把兄长留绍?给送回来,从而抢了清源军留后的位置,所以他私自联络吴越使者,打算借吴越的力量抗衡南唐,以保住自己的地位?
真是少不更事!陈洪进从内心深处出怒骂,既然留从效已经托孤给自己了,自己当然就不会允许南唐再来插一手,留绍?好好地在他留后府里面享福就好了,怕什么留绍?啊!
既然自己都不允许南唐这个上国来清源军插手,那又怎么可能允许吴越再掺进来呢?再者说了,吴越又岂是那么好相与的?以前福州为了对抗唐军而求助于吴越,最后怎么样了?还不是整个福州都被吴越吃得连骨头渣子都没有剩下来。
现在自己的托孤重臣,清源军实际上就是自己在说了算,留绍?这样私自联络吴越使者,还有没有把自己放在眼里?吴越如果插手清源军的话,自己又会沦落到哪里去呢?
原本论起和南洋的海贸关系,兴王府比起泉州来当然是要更加得风气之先的,在地理上显然也是要更加具备优势的,但是南汉自从刘?称帝之后就被中原朝廷及其藩属视作僭伪,双方的贡奉彻底断绝自不必说,就连民间的贸易也远不及泉州和中原、南唐、吴越之间来得兴旺,所以自中唐以来盛极一时的广州城海贸已经有被泉州越的趋势。
这时候的泉州街市上,已经是奇珍异货玲琅满目,黄白黑诸色人等络绎不绝,昔日大唐扬州的胡商宝货,倒是复见于这东南一隅。
不过在泉州城中心的节度使府衙和相隔不远的统军司府衙,却是罕有闲杂人等靠近,荷弓弯刀守在周围的卫士们不管他们打仗的能力如何,呼喝驱赶百姓的本事倒是不缺的。有他们护卫在周边,这一带就显得非常的寂静与肃杀。
近午时分,一员二十三四岁模样的小将在四名壮健的护卫下从亲军营的方向匆匆赶往统军司府衙,五人在府衙门口验过了腰牌以后也没有什么?嗦话,只是进门之后直直地奔向了正堂。
一行人急匆匆地来到了正堂外,却被闪出来的中军旗牌官所阻:“亲军指挥使且慢!统军使正在与副使商议军务,已经吩咐职下寻常琐事不得打扰。”
那员小将抬手止住身后护卫,只是随意地轻声说了一句:“我这里也是有紧急军情需要禀报,你快进去通传一下。”
旗牌官看了看小将的神情,口中嗫嚅了一阵,最终却没有说什么话,只是面露难色地依旧堵在了角门口。
那员小将微微皱了皱眉头:“我要禀报的军情非但紧急,而且相当重大,事关我清源军的生死存亡,岂能耽搁得起?你自管进去通报一声,见与不见自然有统军使定夺,统军使那里有何怪责也自然由我一力承担,你现在这是磨蹭个什么?”
旗牌官被训得就是一个愣怔,这陈大郎平日里并不是这样的脾气啊,虽然他是统军使的大郎,年纪轻轻就做的是亲军指挥使,往常还是很平易和气的……看样子还真是有什么不寻常的大事生,自己要是强行拦着不予通传怕是会坏事。
反正统军使也只是吩咐了寻常琐事不得打扰,既然亲军指挥使都说了是紧急军情,那就属于可以打扰的范畴;统军使和副使在议事之前虽然屏退了左右,却也未必就会怪责自己进去通报,只要自己行事得当就好。
想到这里,旗牌官低头就是一礼:“请亲军指挥使稍待。”
陈大郎也不多话,点了点头看着旗牌官又闪进了角门,进去之后还把角门给掩了起来。过得片刻,那旗牌官又从角门里边闪了出来:“统军使吩咐,亲军指挥使只需自行入内禀报。”
陈大郎微微颌示意四个护卫留在门外,随后也不管旗牌官如何,只是打他旁边擦身而过,进了角门,穿过一段走廊,这才来到了正堂门口。
“统军使,末将这里有紧急军情禀报!”
“是文显啊,是什么事情如此紧急,要你这样不管不顾地跑来?不需多礼了,自管进来说话。”
或许是方才受了旗牌官的阻拦,陈文显这时候是一板一眼地在按照军中的规矩求见,清源军统军使陈洪进却是随意得多,很干脆地喊了大儿子的名字,倒是和在家中差不多。
陈文显抬步进入正堂,就看见自己的父亲坐在主位上,还是保持着侧身和旁边的张汉思交谈的模样,此刻正抬头看向自己。
面前的两个人,陈洪进年近五旬,张汉思年近六旬,十多年前一个是副兵马使,一个是指挥使,这十多年则是统军司衙门里面的正副主官,虽然上下级关系交错颠倒了,两人之间的气氛却始终是融洽的。
“是仲达啊,看你这风尘仆仆的样子,却是生了什么大事?清源军一向对唐国执礼甚恭,唐国又是新君即位不久,应该不会对我用兵呐;岭南虽然与我不相往来,却始终以自保为念,也从未和我刀兵相见;遮没是吴越兵来侵?是走海路还是从福州陆路而来?也不对啊……先主的少子方典清源军留后,吴越也派遣使者前来聘问了,怎么会出尔反尔地来攻我?”
张汉思比陈洪进大了有将近十岁,之前作为陈洪进的上司,那却是靠着熬资历熬出来的,实际水平比起陈洪进来要差了不少,不管是论战伐手段还是论处理军政都远不如陈洪进的水准和决断,而从近十年来在统军司的任职来看,就连驾驭下属的能力也是远远不如的。
所以现在张汉思倒是毫无芥蒂地在给陈洪进当着副手,更多的时候是以他的亲和力来调和众将,此时见到了陈文显,他倒是比陈洪进的话还要多,神情是相当和蔼的,语气是非常亲切的,叫着陈文显的表字,俨然一派醇厚长者的气度。
“好教两位大帅知道,却不是外敌进犯,末将只恐祸起萧墙之内!”
陈洪进和张汉思可以在府衙当中摆出父亲和长辈的样子来,陈文显却不好冒失,对基本的军中规矩仍然不敢疏忽,只是恭谨地作答,不过说出的话却是惊人之语。
张汉思被这句话惊得转头看了陈洪进一眼,陈洪进却是眉毛一抬,逼视着陈文显:“哦?这却是怎么个说法?”
“确如张副帅所言,岭南不会轻起战端;唐国是我上国,年年受我贡奉的,更是不会无故来讨;吴越虽然觊觎我方土地财货,其国力军力却也不足以进犯,所以少主典留后不久吴越即遣使来聘。可是末将今晨得悉,少主在正常接见吴越使者之后,又瞒着两位大帅,于昨夜私自召见吴越使者,与其夤夜燕语,这其中的玄妙,实在是令人不得不惊心!”
陈文显这一席话说得陈洪进、张汉思两人都是一惊,当下就对望了一眼,结果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点震惊和一丝狐疑。
“先主身经百战,从刀枪之中取得富贵,却也弄了一身的伤,这才疽于背而卒,终年不过五十七而已。先主无子,以其兄从愿之二子为嗣,可是先主临终之际,从愿在外镇守漳州,长子绍?正赍厚币于唐国而暂留金陵,这才以留在泉州的少子绍?为清源军留后……”
张汉思一边收拾心情,一边喃喃地述说着往事,以此来整理思路。
留从效的旧伤复,那还是在显德八年冬的事情,可能是因为年老加上东南海边的冬天比较潮湿阴冷吧,这一作就再也不能复起了,迁延到显德九年的三月份,留从效终究是捱不过自然规律而撒手人寰。
心知自己快要死了,长兄在外,嗣子中的长子更是远在外邦,留从效只好让少子留绍?继任清源军留后,并且托孤于当年共同起兵的老兄弟,如今掌握着泉州军权的陈洪进和张汉思。
这段故事在场的三个人当然都是知道的,现在最新的状况则是留绍?瞒着陈洪进和张汉思,在昨夜偷偷和吴越的使者密谈。
这是为什么?他们又谈了些什么?
在留从效治下,清源军一直是向南唐称藩的,同时又通过吴越向中原朝廷进贡,总之是保持着两面事大谁也不得罪的原则,关键是维护住自己半独立的地位。不过这种政策在整个清源军都是共识,因此而和吴越使者有什么勾当,他留绍?完全没有必要瞒着陈洪进和张汉思这两个托孤重臣啊……
难道留绍?是害怕南唐把兄长留绍?给送回来,从而抢了清源军留后的位置,所以他私自联络吴越使者,打算借吴越的力量抗衡南唐,以保住自己的地位?
真是少不更事!陈洪进从内心深处出怒骂,既然留从效已经托孤给自己了,自己当然就不会允许南唐再来插一手,留绍?好好地在他留后府里面享福就好了,怕什么留绍?啊!
既然自己都不允许南唐这个上国来清源军插手,那又怎么可能允许吴越再掺进来呢?再者说了,吴越又岂是那么好相与的?以前福州为了对抗唐军而求助于吴越,最后怎么样了?还不是整个福州都被吴越吃得连骨头渣子都没有剩下来。
现在自己的托孤重臣,清源军实际上就是自己在说了算,留绍?这样私自联络吴越使者,还有没有把自己放在眼里?吴越如果插手清源军的话,自己又会沦落到哪里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