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app软件已经开发完毕,请大家访问邴吉老丞相去世后,谁将替代他丞相的位置?
本来按照惯例,接替丞相一职的应该是御史大夫萧望之,可是,萧望之却被皇帝派去辅佐太子刘奭去了。
至今,御史大夫这个职务也在空闲着,那么,丞相和御史大夫这两个位置将来的继任者,会是谁?
于是,每个人都在观望,都在揣测,都在期待……
苟参很快的接到了皇帝刘询回复给他的第二道诏令,内容只有三个字:“知道了。”
苟参到倒是没有什么,而这一次,满心希望皇帝能提出褒奖的陈汤有些失望,他自己也觉得,苟参在第二次所上书的奏谏里说的话是很有见地的,既然上一次能够褒奖,这一次就也能受到鼓励。
但是这次皇帝却没有什么表示。
为什么这样?
陈汤有些不明白,只能理解为天意从来高难问。
随着这道“知道了”诏令来的还有别的指令。
第一,原御史大夫萧望之被擢为太子太傅。
第二,诏令大汉国所有农户,明春所播种的种子,由当地官吏按照实际播种人拥有的土地面积按照比例进行发放。
第三,丞相邴吉病重,皇帝为给邴吉祈福,杜绝攀比奢侈,今年各地民众腊月腊日所举行的祭祀活动,一律不得再办理举行。
腊日祭祀的传统起始于夏代,那时候称腊日为嘉平,到了商代称腊日为清祀,而周代称为大蜡,是感谢神灵保佑平安多福的日子。
腊日又因为因在十二月举行,故称该月为腊月。
诏令的第一条很好理解,第二条对于农户来说是好事,春天往地里播种的种子不用自己出了,官府会从府库中拿出种子给大家分发,那样就为大家节约了一些粮食,是皇帝的善举。
至于第三条,只能说明皇帝确实是一个心存感恩的天子,要大汉国民不铺张浪费,从而为老丞相邴吉祈福求寿。
所以,第二条的善政像是对第三条扰民政令的变相弥补。
月黑风高,苟参从县衙后门出去,一会就来到了和叶伟光会面的地点,此时,叶伟光已经在等候,看看没有异常,叶伟光就过来给苟参禀报今日颖水县都发生了什么。
叶伟光说:“县令,百姓们对腊日不允许祭祀,而为丞相祈福,都表示理解,也有人抱怨的,但是很少。”
“对于官府分发种子的事情,大家都欢迎,都说皇恩浩荡。”
叶伟光如今给苟参汇报,也能够先捡那些大家议论多的、苟参比较注意的事情说了,有了侧重点。
“小人今天见了原二,只是原二还是说原府没有什么事情好禀报的。”
当初苟参让原二将原家发生的事情搜集起来禀报给自己的,苟参当然不可能去见原二,就让叶伟光和他碰头,可是叶伟光几次接触原二,原二却什么都不给叶伟光说,情绪还有些抗拒。
苟参知道,原二可能觉得平安回到了原府,自己这个县令拿他没法了。
接下来,叶伟光又给苟参说了一些颖水县田间地头的听闻,苟参事无巨细,都很耐心的听完,然后说:“你明天想法子见到原二,告诉他一句话,就说是本官说的:但凡人言而无信,就不知其可,老天爷都会惩罚的!皇帝代表老天爷,本县令代表皇帝,想弄死你,就像是捏死一只蚂蚁那样简单。”
因为临近岁旦,原家要采购很多岁旦需用的物品,所以原家的家人这一段经常的出府办事,所以给原二带句话还是很方便的。
苟参从来没有在叶伟光面前说过什么狠话,也没有表现过他这个县令的什么威严,今晚却对原家的一个下人说了狠话。
叶伟光知道,原二也是和自己一样,是苟参安插在原家的一个收集讯息的人,并且有理由相信,那个原二很快的就要倒霉了。
和叶伟光分开,苟参依旧的像往常一样,选择偏僻荒凉的路径,一直跑到了颖水县和河西县交界处,调息活动,再折返回到县衙洗漱休息。
第二日下午,苟参估摸叶伟光已经见到了原二,就叫人将县丞寇德海请了过来,见了面,等寇德海对自己行礼完毕,苟参和他说了几句闲话,然后脸色不虞的说:“县丞,本官原来就担心那件事不能善终,如今,果然如此。”
寇德海听的糊涂,不知道苟参说的原来那件事指的是什么,就问:“请县令明示?”
苟参皱眉说:“哦,本官一时情急,倒是忘了给县丞说明了,关心则乱,关心则乱啊。”
“本官说的,就是长安卫士令那次奉旨护送本官赴任时,被原家人冲撞的事情。”
寇德海一听苟参说的事情和原家有关,就打起了精神,不料苟参却不言语了,眼神在寇德海身上瞟来瞟去,让寇德海感到莫名其妙。
“这件事,本来本官是不想给县丞你讲的,只不过,咱们都在一起就职,最近和县丞接触一段,觉得县丞你其实是一个古道热肠的人,本官,也不忍对你隐瞒……”
寇德海心里越发的糊涂,想你叫我来说的是原家的事情,怎么这会又拉扯上了我?我是和原家关系好些,但是我又没指使原家那一帮子蠢货去惊扰卫士令啊!
这件事和我又有什么关系?
【注:古代普通的人没有姓,有田地有官爵的人才有姓,在春秋战国之前,百姓指的是贵族,百姓一词是贵族的通称。到了春秋之后,“百姓”才逐渐成为平民的代称。】
本来按照惯例,接替丞相一职的应该是御史大夫萧望之,可是,萧望之却被皇帝派去辅佐太子刘奭去了。
至今,御史大夫这个职务也在空闲着,那么,丞相和御史大夫这两个位置将来的继任者,会是谁?
于是,每个人都在观望,都在揣测,都在期待……
苟参很快的接到了皇帝刘询回复给他的第二道诏令,内容只有三个字:“知道了。”
苟参到倒是没有什么,而这一次,满心希望皇帝能提出褒奖的陈汤有些失望,他自己也觉得,苟参在第二次所上书的奏谏里说的话是很有见地的,既然上一次能够褒奖,这一次就也能受到鼓励。
但是这次皇帝却没有什么表示。
为什么这样?
陈汤有些不明白,只能理解为天意从来高难问。
随着这道“知道了”诏令来的还有别的指令。
第一,原御史大夫萧望之被擢为太子太傅。
第二,诏令大汉国所有农户,明春所播种的种子,由当地官吏按照实际播种人拥有的土地面积按照比例进行发放。
第三,丞相邴吉病重,皇帝为给邴吉祈福,杜绝攀比奢侈,今年各地民众腊月腊日所举行的祭祀活动,一律不得再办理举行。
腊日祭祀的传统起始于夏代,那时候称腊日为嘉平,到了商代称腊日为清祀,而周代称为大蜡,是感谢神灵保佑平安多福的日子。
腊日又因为因在十二月举行,故称该月为腊月。
诏令的第一条很好理解,第二条对于农户来说是好事,春天往地里播种的种子不用自己出了,官府会从府库中拿出种子给大家分发,那样就为大家节约了一些粮食,是皇帝的善举。
至于第三条,只能说明皇帝确实是一个心存感恩的天子,要大汉国民不铺张浪费,从而为老丞相邴吉祈福求寿。
所以,第二条的善政像是对第三条扰民政令的变相弥补。
月黑风高,苟参从县衙后门出去,一会就来到了和叶伟光会面的地点,此时,叶伟光已经在等候,看看没有异常,叶伟光就过来给苟参禀报今日颖水县都发生了什么。
叶伟光说:“县令,百姓们对腊日不允许祭祀,而为丞相祈福,都表示理解,也有人抱怨的,但是很少。”
“对于官府分发种子的事情,大家都欢迎,都说皇恩浩荡。”
叶伟光如今给苟参汇报,也能够先捡那些大家议论多的、苟参比较注意的事情说了,有了侧重点。
“小人今天见了原二,只是原二还是说原府没有什么事情好禀报的。”
当初苟参让原二将原家发生的事情搜集起来禀报给自己的,苟参当然不可能去见原二,就让叶伟光和他碰头,可是叶伟光几次接触原二,原二却什么都不给叶伟光说,情绪还有些抗拒。
苟参知道,原二可能觉得平安回到了原府,自己这个县令拿他没法了。
接下来,叶伟光又给苟参说了一些颖水县田间地头的听闻,苟参事无巨细,都很耐心的听完,然后说:“你明天想法子见到原二,告诉他一句话,就说是本官说的:但凡人言而无信,就不知其可,老天爷都会惩罚的!皇帝代表老天爷,本县令代表皇帝,想弄死你,就像是捏死一只蚂蚁那样简单。”
因为临近岁旦,原家要采购很多岁旦需用的物品,所以原家的家人这一段经常的出府办事,所以给原二带句话还是很方便的。
苟参从来没有在叶伟光面前说过什么狠话,也没有表现过他这个县令的什么威严,今晚却对原家的一个下人说了狠话。
叶伟光知道,原二也是和自己一样,是苟参安插在原家的一个收集讯息的人,并且有理由相信,那个原二很快的就要倒霉了。
和叶伟光分开,苟参依旧的像往常一样,选择偏僻荒凉的路径,一直跑到了颖水县和河西县交界处,调息活动,再折返回到县衙洗漱休息。
第二日下午,苟参估摸叶伟光已经见到了原二,就叫人将县丞寇德海请了过来,见了面,等寇德海对自己行礼完毕,苟参和他说了几句闲话,然后脸色不虞的说:“县丞,本官原来就担心那件事不能善终,如今,果然如此。”
寇德海听的糊涂,不知道苟参说的原来那件事指的是什么,就问:“请县令明示?”
苟参皱眉说:“哦,本官一时情急,倒是忘了给县丞说明了,关心则乱,关心则乱啊。”
“本官说的,就是长安卫士令那次奉旨护送本官赴任时,被原家人冲撞的事情。”
寇德海一听苟参说的事情和原家有关,就打起了精神,不料苟参却不言语了,眼神在寇德海身上瞟来瞟去,让寇德海感到莫名其妙。
“这件事,本来本官是不想给县丞你讲的,只不过,咱们都在一起就职,最近和县丞接触一段,觉得县丞你其实是一个古道热肠的人,本官,也不忍对你隐瞒……”
寇德海心里越发的糊涂,想你叫我来说的是原家的事情,怎么这会又拉扯上了我?我是和原家关系好些,但是我又没指使原家那一帮子蠢货去惊扰卫士令啊!
这件事和我又有什么关系?
【注:古代普通的人没有姓,有田地有官爵的人才有姓,在春秋战国之前,百姓指的是贵族,百姓一词是贵族的通称。到了春秋之后,“百姓”才逐渐成为平民的代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