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言正捂嘴笑着,突然听到楚棣把口风转向了自己,忙憋着脸站了出来,好一阵才把心中的笑意给捂了下去。
“朕问你话呢,刚才朕看你和孟佟眉来眼去地商议了半天,就没什么想法?”楚棣心中有些焦虑,便催促道。
“陛下!”许言略一思量,把自己之前在车内原本想着如何善后临安受灾百姓的一些想法给挑了出来,然后朗声道:“臣有三策,可供陛下选择!”
三策?许言此言一出,朝堂内一片哗然,自己苦思冥想却一策不得,许言却出口便是三策,这也太狂妄点了吧?
楚棣却是大喜,他知道自己这个儿子可不是哗众取宠的人,忙急声道:“快说给朕听听!”
许言淡淡一笑,说道:“在富chun县和钱塘县有两处大粮仓,不知陛下发现了没有?”
“粮仓?”楚棣凝眉一想,却不知道许言的意思,“爱卿的意思是?”
“富chun县和钱塘县的百姓是怕江堤决口才避到京城来,既然匆忙而来,而且随身携带的口粮不多,那么他们家中定是留下了不少粮食,如今富chun县和钱塘县都安然无恙,那么这些百姓遗留在家中的粮食自然还在!当初这些百姓怕自己被洪水给淹了,把粮食扔在家中不管不问,便也是不准备再要回这些粮食,既然百姓不要,陛下可以要,陛下可派人去两县收取,再运回京城发放给百姓。到时再明告百姓,这些从他们家中取来的粮食,就算朝廷向百姓赊借,等朝廷税粮收集到位后,再如数归还百姓。此为一策。”
“果然是个办法!”楚棣闻言赞赏地望着许言,自己这个儿子脑瓜子确实是好使。
殿内的官员也纷纷面lu恍然之sè,他们光盯着太府寺的粮仓,却是没想到还有这一茬。
许言在众人的注视下,略微沉思了一会,继续道:“这京城里还有一座大粮仓,不知道陛下也发现了没?”
“哦……这京城中还有粮仓?”楚棣更奇了,一脸期翼地望着许言。
许言笑了笑,手指这满朝的文武百官道:“这个大粮仓便在诸位大人的府中!”说着,许言正sè道:“陛下,值此国家百姓困顿之际,但凡朝廷官员都应众志成城,携手扶住朝廷和百姓度过难关,捐献自己府中的余粮给城外的百姓。臣愿带这个头,许尚书府捐献余粮一千石!”说着看了许腾一眼,见许腾欣慰地朝自己点了点头,才放心下来,自己冒然做主,还真怕许腾有些不乐意。
“臣愿捐献一千石!”许言话刚说完,那依旧跪在楚棣面前的孟佟,忙铿锵呼道。
“臣府上捐献一千五百石!”
“臣捐两千石……!”
一时见,殿中的百官纷纷跟着表态起来,能在皇帝面子这么lu一回脸确实难得,这么点粮食对这些官僚们来说,根本不算什么,却能换回楚棣一个好印象,何乐不为。
楚棣看着这些官员一个个振臂认捐,心里乐开了huā,这一下间便多了好几万石的粮食!心间猛然想起之前听闻疏密院上下为临安山中百姓捐献衣物的事情,许言这是把这一招用到了这些官员的身上。楚棣想着,嘴角微微一挑,愉悦地望着自己这个儿子。
这捐献,在许言前世却是屡见不鲜,而在古代时,最多也是一些心善地大户人家,搭个粥棚,定时定量地为一些流落而来的灾民接济一把。
殿内官员认捐的声音渐渐小了下去,许言这才继续道:“有了诸位大人做此表率,陛下只需派人在京城中略微宣扬一番,京城中其他官吏还有那么多的大户人家,如何也会跟着认捐一把,还有城中的百姓,这家一斗,那家一斛,这累积起来却也一个不小的数目,此为臣的第二策。”
“哈哈……!”楚棣放声大笑,手指许言赞赏道,“爱卿的第三策呢?”
许言笑着摇了摇头,对楚棣奏道:“陛下依臣这二策,足以筹措足够的粮食,为何还要听臣这第三策?”
“呵呵……!”楚棣对许言这一问丝毫不以为杵,笑道,“朕就是好奇你的第三策又会如何?诸位卿家是不是也颇为好奇?”
百官闻言连连附和而起,一时又把目光聚集到许言身上。
许言笑了笑,不知道这些朝廷的官员是真傻还是假傻,也不推脱道:“太府寺虽然拿不出粮食,却还有银子,既然o大人能把往年的余粮给卖了,为何不能把粮食从粮商中给买回来?”
许言很奇怪,这么简单的买卖之道,为什么刚才没有大臣提出来。朝廷粮库没有足够的存粮,可那些粮商的手中有啊!为什么不去买呢?
此时楚棣和殿内的百官都目瞪口呆地望着许言,许言一看这情形,不禁也有些懵了,难道这朝廷买粮食还有什么讲究不成?
可许言不知道的是,楚国自开国以来,朝廷只有卖粮于民间,却从未买粮于民间。不是百官没想到,是他们根本不会往这方面去想。
“哈哈……!”楚棣突然一声长笑,摇头道,“看来朕和诸位爱卿都拘泥于以往,不懂变通了!许爱卿此言不但是一条良策,更是对朕和诸位爱卿的一个提醒,今后考虑事情的方法确实需要好好转变了!”
楚棣长吁一口浊气,朗声道:“如此朕准许爱卿所奏的二策,孟佟听旨!”
“臣在!”
“朕命你即刻安排龙骧军人马,分为两路各到富chun县和钱塘县收取百姓家中的余粮,运回京城!”
“臣遵旨!”
“陈辅听旨!”
“臣在!”户部右shi郎陈辅忙出列道。
“朕命你退朝之后,如数记下诸位爱卿之前认捐的数目,然后把记下的数目转交给太府寺,再由太府寺统一收存捐献的粮食。”
“臣遵旨!”陈辅恭敬领命退回。
待陈辅退回后,楚棣略微沉思了一会,对许言道:“至于宣扬此事和收存百姓义捐粮食之事,便还是交给疏密院来办!”
许言看了楚棣一眼,心想这事对疏密院也算是熟门熟路了,便躬身领命退回。
“朕问你话呢,刚才朕看你和孟佟眉来眼去地商议了半天,就没什么想法?”楚棣心中有些焦虑,便催促道。
“陛下!”许言略一思量,把自己之前在车内原本想着如何善后临安受灾百姓的一些想法给挑了出来,然后朗声道:“臣有三策,可供陛下选择!”
三策?许言此言一出,朝堂内一片哗然,自己苦思冥想却一策不得,许言却出口便是三策,这也太狂妄点了吧?
楚棣却是大喜,他知道自己这个儿子可不是哗众取宠的人,忙急声道:“快说给朕听听!”
许言淡淡一笑,说道:“在富chun县和钱塘县有两处大粮仓,不知陛下发现了没有?”
“粮仓?”楚棣凝眉一想,却不知道许言的意思,“爱卿的意思是?”
“富chun县和钱塘县的百姓是怕江堤决口才避到京城来,既然匆忙而来,而且随身携带的口粮不多,那么他们家中定是留下了不少粮食,如今富chun县和钱塘县都安然无恙,那么这些百姓遗留在家中的粮食自然还在!当初这些百姓怕自己被洪水给淹了,把粮食扔在家中不管不问,便也是不准备再要回这些粮食,既然百姓不要,陛下可以要,陛下可派人去两县收取,再运回京城发放给百姓。到时再明告百姓,这些从他们家中取来的粮食,就算朝廷向百姓赊借,等朝廷税粮收集到位后,再如数归还百姓。此为一策。”
“果然是个办法!”楚棣闻言赞赏地望着许言,自己这个儿子脑瓜子确实是好使。
殿内的官员也纷纷面lu恍然之sè,他们光盯着太府寺的粮仓,却是没想到还有这一茬。
许言在众人的注视下,略微沉思了一会,继续道:“这京城里还有一座大粮仓,不知道陛下也发现了没?”
“哦……这京城中还有粮仓?”楚棣更奇了,一脸期翼地望着许言。
许言笑了笑,手指这满朝的文武百官道:“这个大粮仓便在诸位大人的府中!”说着,许言正sè道:“陛下,值此国家百姓困顿之际,但凡朝廷官员都应众志成城,携手扶住朝廷和百姓度过难关,捐献自己府中的余粮给城外的百姓。臣愿带这个头,许尚书府捐献余粮一千石!”说着看了许腾一眼,见许腾欣慰地朝自己点了点头,才放心下来,自己冒然做主,还真怕许腾有些不乐意。
“臣愿捐献一千石!”许言话刚说完,那依旧跪在楚棣面前的孟佟,忙铿锵呼道。
“臣府上捐献一千五百石!”
“臣捐两千石……!”
一时见,殿中的百官纷纷跟着表态起来,能在皇帝面子这么lu一回脸确实难得,这么点粮食对这些官僚们来说,根本不算什么,却能换回楚棣一个好印象,何乐不为。
楚棣看着这些官员一个个振臂认捐,心里乐开了huā,这一下间便多了好几万石的粮食!心间猛然想起之前听闻疏密院上下为临安山中百姓捐献衣物的事情,许言这是把这一招用到了这些官员的身上。楚棣想着,嘴角微微一挑,愉悦地望着自己这个儿子。
这捐献,在许言前世却是屡见不鲜,而在古代时,最多也是一些心善地大户人家,搭个粥棚,定时定量地为一些流落而来的灾民接济一把。
殿内官员认捐的声音渐渐小了下去,许言这才继续道:“有了诸位大人做此表率,陛下只需派人在京城中略微宣扬一番,京城中其他官吏还有那么多的大户人家,如何也会跟着认捐一把,还有城中的百姓,这家一斗,那家一斛,这累积起来却也一个不小的数目,此为臣的第二策。”
“哈哈……!”楚棣放声大笑,手指许言赞赏道,“爱卿的第三策呢?”
许言笑着摇了摇头,对楚棣奏道:“陛下依臣这二策,足以筹措足够的粮食,为何还要听臣这第三策?”
“呵呵……!”楚棣对许言这一问丝毫不以为杵,笑道,“朕就是好奇你的第三策又会如何?诸位卿家是不是也颇为好奇?”
百官闻言连连附和而起,一时又把目光聚集到许言身上。
许言笑了笑,不知道这些朝廷的官员是真傻还是假傻,也不推脱道:“太府寺虽然拿不出粮食,却还有银子,既然o大人能把往年的余粮给卖了,为何不能把粮食从粮商中给买回来?”
许言很奇怪,这么简单的买卖之道,为什么刚才没有大臣提出来。朝廷粮库没有足够的存粮,可那些粮商的手中有啊!为什么不去买呢?
此时楚棣和殿内的百官都目瞪口呆地望着许言,许言一看这情形,不禁也有些懵了,难道这朝廷买粮食还有什么讲究不成?
可许言不知道的是,楚国自开国以来,朝廷只有卖粮于民间,却从未买粮于民间。不是百官没想到,是他们根本不会往这方面去想。
“哈哈……!”楚棣突然一声长笑,摇头道,“看来朕和诸位爱卿都拘泥于以往,不懂变通了!许爱卿此言不但是一条良策,更是对朕和诸位爱卿的一个提醒,今后考虑事情的方法确实需要好好转变了!”
楚棣长吁一口浊气,朗声道:“如此朕准许爱卿所奏的二策,孟佟听旨!”
“臣在!”
“朕命你即刻安排龙骧军人马,分为两路各到富chun县和钱塘县收取百姓家中的余粮,运回京城!”
“臣遵旨!”
“陈辅听旨!”
“臣在!”户部右shi郎陈辅忙出列道。
“朕命你退朝之后,如数记下诸位爱卿之前认捐的数目,然后把记下的数目转交给太府寺,再由太府寺统一收存捐献的粮食。”
“臣遵旨!”陈辅恭敬领命退回。
待陈辅退回后,楚棣略微沉思了一会,对许言道:“至于宣扬此事和收存百姓义捐粮食之事,便还是交给疏密院来办!”
许言看了楚棣一眼,心想这事对疏密院也算是熟门熟路了,便躬身领命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