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退出阵列之后,磐手号舷侧的防雷网撑杆就迅速展开了重达六十吨的防鱼雷网。
在磐手号的舷侧,七根撑杆由低碳钢管制成,每根相距三十英尺,直径7.5英寸,长30英尺,收起时撑杆呈倾斜状贴在船舷上。每根撑杆根部由转轴同船舷联接,联接处高出水面七到八英尺,撑杆远端距水面约三到四英尺,其头部附近有销钉孔,通过销钉和拉着撑杆的支索相连,这样撑杆就通过支索的联接固定到位。
在撑杆的尾部有一个铁钩,它可以在保证撑杆不至于从船舷上脱落,还能保留一定回转的自由度。在船的舷侧,由木制或钢制的楔子固定有钢环,撑杆尾部的铁钩就挂于这些嵌在舷侧的钢环上。这样组合起来,就为防雷网的外延提供了一个坚强的支撑点,由一系列撑杆支持,首尾两端由卷扬机张紧,防雷网就可以在舷侧固定下来。
根据英国皇家海军和日本联合舰队的测试,这些厚重的防雷网虽然对舰队的灵活性有一定影响,但对付当前的鱼雷确实有特效。只要不是在舰首和舰尾方向入射的鱼雷,基本上都被防雷网缠住失效,或者在远离舷侧的地方提前引爆。
可惜,竹下勇并不清楚,华军装备的高速鱼雷,不但动力更强,而且针对防雷网安装了专门的防雷网切割器,就是在鱼雷雷头的位置安装了以装药驱动的钢制切割器,借助华军鱼雷异乎寻常的高速,可以破开防雷网击中舷侧。
以舷侧面对着来袭的华军鱼雷后,竹下勇的心中居然还松了口气。
可下一刻,他却愕然地长大了嘴巴,着了魔似的看着舷侧。
一枚中国产的五三三毫米鱼雷,几乎毫无阻碍地穿透了防雷网,带着二百四十公斤装药命中了磐手号的左舷肿部。
可惜什么也没有发生。竹下勇险些栽倒,一身冷汗。
谢江潮的咆哮声响彻了整个司令塔:“我**娘啊这他娘鱼雷厂的混蛋都该拉出去枪毙引信又是引信”
许波没有说话。
引信失灵导致鱼雷命中而不爆炸,这并不是什么新鲜事。
身为轻巡战队指挥官和轻巡舰长,许波也多次观摩和执行过打靶实验。目前的鱼雷全部采用触发式引信,其工作原理是当雷头撞击到目标,机械装置在冲击之下释放撞针,随后撞针在撞针弹簧的作用下沿着导轨撞击火帽,从而引爆鱼雷装药。
问题出在鱼雷在与目标高速对撞之时。巨大的撞击力之下,导轨往往会严重变型,导致撞针无法沿导轨撞击火帽,出现极高的哑火率。对此帝**工经过多次实验,也已经发现了问题,却始终无法有效解决,不得不开始转向研究非撞击式引信,但还没有什么明显成果。
其实这个问题原本可能更加严重。但由于华军很聪明地在雷头装填了最为敏感的苦味酸炸药,倒是从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引信的问题。鱼雷爆炸,其实连发射者也很难判断到底是因为引信正常工作,还是仅仅因为苦味酸炸药的敏感。
许波对此也是无可奈何。他只能继续观察。
似乎上天并不想让许波绝望。
紧接着,又是一枚击中了磐手号左舷尾部,炸了
一股水柱冲天而起,这艘装甲巡洋舰立刻剧烈地震动数下,速度骤减。从望远镜看去,海水从一个巨大的裂口汹涌而入,尾部主炮塔和舷侧副炮很快哑火。
速度骤减的磐手号立即成为华军密集火力的打击对象。很短的时间内,这艘装甲巡洋舰就化成了熊熊燃烧的火炬,甲板上的官兵死伤殆尽,前主炮塔也停止了射击。
又一枚鱼雷,正中磐手号左舷肿部
是驱逐舰雨雾号冒死抵近进行了射击
剧烈而连续的爆炸声从磐手号的肿部接二连三的响起,这艘威力巨大的钢铁战舰几乎在瞬间破成两截沉入了海底。
常陆号之前所受的打击比磐手号要重。
面对四面八方抵近射击的鱼雷,常陆号虽然竭力躲闪,却也已经是狼狈不堪。这艘装巡显然无心与华军恋战,边战边退,准备与本队汇合。
为了打击这两艘日军巨舰,华军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除了驱逐舰晨雾号重创丧失动力,春雨号驱逐舰重伤后再中巨弹壮烈战沉。立下大功的雨雾号驱逐舰,被磐手号和常陆号的二o三主炮和一o五速射炮连续命中,航速骤减,终于被迫停航抢修。
华军装巡一队旗舰,猎豹号。
“命中敌战列一号舰,右舷肿部三o五弹一,右舷肿部近失弹一……命中敌二号主炮塔敌二号主炮塔全毁”喇叭内,传来瞭望员兴奋的吼叫,“……命中敌一号舰前桅,榴弹一,敌主桅断裂命中穿甲弹一,轮机舱部位敌舰停航后桅折断万岁帝国海军万岁帝国无敌豹子万岁万万岁”
几乎与此同时,一阵猛烈的震颤,萨镇冰的身子剧烈地摇晃,赶忙用力抓住把手:“怎么回事?”
“船头被敌穿甲弹击中,幸亏直接贯穿,没有爆炸。”半天之后,喇叭里传来损管队长惊魂未定的声音,“已经进行水密作业。”
“出列的敌舰都交给游击队”萨镇冰吼道,“集中火力攻击敌先导舰”
又是一声巨响,舰桥上的人几乎平地飞起半尺,又落到了地上。萨镇冰扶着海图台:“汇报损伤”
“左舷肿部上甲板被弹一,十寸穿甲弹……一号副炮塔大破,二号副炮塔中破,左舷副炮火力停止……副炮塔弹药库已经封闭防火阀门,目前尚无进水。全舰安全”
萨镇冰这才松了口气。
旁边的郭振林已经惊出一身冷汗:“太危险了……如果引爆副炮弹药库,装甲盒内部会引发连锁爆炸,整艘军舰会变成一支大炮仗集中配置,虽然防护坚固了,可各炮塔和弹药库挤在一起,也确实危险呐……”
“桂林号打出旗语,请求退出战列”
萨镇冰闻言赶忙看去,只见桂林号已经燃起大火,航速也明显慢了下来,甲板上的损管队员已经如同蜜蜂一般奔忙,舰体微微倾斜,海水从左舷汹涌而入。
萨镇冰肃然说道:“请求批准。桂林号行动自由。”
他和郭振林对视一眼,暗自叹了口气。
桂林级装巡,是帝国海军的一朵奇葩。
在这级标准排水量只有九千二百吨的装甲巡洋舰上,许凡和郑鹰采取了众多远远领先于时代的新技术和设计理念。
首先是动力系统。
之前在风级轻巡和雪级轻巡上试验成功的舰用大型蒸汽轮机,其最新产品用在了这艘装巡之上。但另一个问题也很突出,就是动力螺旋桨的转速和高速蒸汽轮机难以匹配,而螺旋桨在低速状态下动力效率反而高一些。风级和雪级上,帝国海军用减速齿轮系统解决了这个问题,但桂林级的排水量过大,又专门开发多级变速齿轮体系。
其次是主炮。
在这级战舰上,华军造舰部门按照许凡提出的“决战”思路,安装了前后各一座三百零五毫米主炮。由于该型装巡为了提高速度,长宽比较大,导致肿部舰宽并不充裕,安装了巨大的双联装十二寸炮塔之后,全舰明显有些头重脚轻,尤其是射击之时舰体左右的摇摆过于剧烈,导致射击精度下降,舰内炮弹的传送也非常危险,这就导致了实战中战舰射速达不到设计要求。
但最关键的问题,是防护配置。
在这型军舰上,许凡和郑鹰采取了一个另一时空由美国内华达级战列舰(1912年设计完成)开创的装甲防护设计思路:全部或没有(all-or-nothing),也就是在关键部位设置完整和密实的装甲盒,而其他部分则完全无装甲防护。其思路基础建立在日俄对马海战之后,各国海军普遍采用远距离交战和使用主炮穿甲弹的作战方式上,把军舰的生存力放在第一位。因为穿甲弹普遍使用非敏感性炸药和延时引信,因此无装甲防护的非要害部位,往往被穿甲弹直接射穿而不会引发爆炸。
这样就可以把装甲吨位腾出来给要害部位,在肿部和司令塔构成一个厚实的多层装甲盒。
桂林级就严格遵循了这个思路。
但后来发生的一件事情,引发了海军造舰系统内的反思。在一次模拟射击实验中,模拟日军的一艘海防舰,以一百二十毫米炮打出的苦味酸装药的被帽穿甲弹(仿日造穿甲弹),对仿造桂林级装甲结构的靶舰进行射击,结果日造穿甲弹洞穿非要害部位的非装甲钢板并在舰内引爆,给靶舰造成极大伤害,而其高爆弹更是直接把无装甲防护的钢板打得七零八落。
这一试验,导致了整个国防部造舰厅和总参,各舰队对桂林级装巡的普遍担忧,但深知内情的上层人士自然不敢公然质疑皇帝和海军元帅,而是把重点放在了鄙视日造穿甲弹上:苦味酸装药过于敏感,且没有用布包密封,存放之后与金属外壳化合为苦味酸盐,导致剧烈碰撞之下苦味酸盐分解,引发爆炸,这样就等于减装药榴弹,根本无法击穿帝国主力战舰的装甲盒。
这个时候,一个参与了射击实验,刚刚加入造舰厅五年的海军技术少校郑维汉把报告递到了国防部造舰厅的厅长魏翰,直言不讳地指出桂林级的装甲防护思路有问题,并认为新造舰只绝不能采取此种思路。
现在的桂林级,用过厚的铠甲围住了一点点要害,而其他部位则完全不设防。既然日俄方面的穿甲弹如此敏感,那原本的设计初衷在实际上就是不合适的,反而是安装中等厚度装甲可以抵御住这种相当于减装药高爆弹的敏感型穿甲弹,而且也能防御高爆弹。
按照桂林级的防御思路,无论要害部位多坚不可摧,这些战舰早晚也会被日俄战舰的多炮塔搞得失血而死。光靠水密舱和损管,战斗时间一旦拉长,或交战距离接近,就无法解决问题了。
写到这里,这位少校似乎还嫌不够,笔锋一转,又指出该舰的浮力分配有问题。按照目前的装甲配置,要想让这艘船在恶战中生存,必须确保装甲盒保护住的肿部船体有充分浮力,在其他非装甲部分完全进水后还可以确保战舰浮在水面。而桂林级为了追求航速,采取了高长宽比,肿部宽度不够,装甲盒为追求最大厚度,又缩短了防护范围,导致装甲盒内浮力不足,一旦其他部位严重进水,这艘船就可能直接沉没
就差没有公开说结论了:这是一场造舰设计上的灾难。
看到这里,魏翰已经吓得冷汗直冒,第一想法就是直接把这份报告一把火烧了,毁掉文件档案,再把这位胆大妄为的少校直接开除军籍。
可冷静下来之后,这位造舰专家也不由得佩服郑维汉的直言敢谏。更重要的,是他也意识到对方是正确的。如果在猎豹级和广州级上还不重视这些问题,那就是对国家,对民族的犯罪
经过反复的思考,魏翰一咬牙,亲自带着这份报告拜访了许凡。
之后的事情就有些诡异了。
原本魏翰已经做了了准备,豁出自己不要乌纱帽也要保住这个很有才华,而且敢于直言的书生,没想到许凡看完,很平静地笑笑,随后正式召开了一次研讨会,专门研讨目前战场环境下最合适的装甲配置思路,并且公开以桂林级作为讨论标的。
很快,原本拟定的新舰设计思路被推翻,全部回归重点防御思路,放弃了激进的all-or-nothing。
不过,桂林级已经有两艘入役,剩下的一艘大理号也已经舾装,实在是难以推倒重来,最后大理号上选择了在内部焊接克虏伯高强度匀质钢板,并且适当增加了水密隔层,安装了更大功率的蒸汽轮机,这艘军舰的服役时间也大大拖后。
这事之后,郑维汉平步青云,短短三年间就升到了上校,并跻身造舰厅的核心团队,一展身手。
萨镇冰和郭振林都是深知这段往事的。
这一次两艘桂林级参战,实在也是迫不得已。原本是想利用航速保持远距离交战,这样桂林级的问题就可以被掩盖,可现在阴差阳错变成了战列线对轰,桂林级的问题就暴露无遗。现在桂林级在对方主炮副炮的密集轰击之下,早已是不堪重负,现在退出战列,恐怕形势确实已经是非常严峻。
这个时候,双方的主力战列已经变成了三对三,再次恢复了平衡。
此时,从空中俯瞰下去,整个战局大概是如下的形势:
自南向北航行的,是两条平行战列,相隔五千五百码。其中东侧的战列,是三艘华军装巡:猎豹号,雪豹号,丽江号。西侧的战列,是日本的八云号,吾妻号和近江号。
此刻,已经进行了紧急处理的浅间号,毅然放弃了主战场,驶向了常陆号,准备一起首先消灭华军雷击编队。
在这一刻,许波再次面临抉择。好不容易对常陆号完成了半包围的抵近态势,常陆号在多艘轻型军舰近距离炮火的急袭之下,甲板上已经变成了真正的地狱。可这个时候,浅间号已经从华军的侧后气势汹汹地杀了过来,炮火已经越来越准确。
“这个时候,绝不能犹豫。”许波似乎是在对谢江潮说话,也好像是在对自己说话,“无论如何,至少要解决掉眼前这一艘。”
很快,他的命令以电报和旗语形式传达了出去,华军雷击部队冒着炮火,各自抵达了战位,一起射出了鱼雷,水面上十多条雷迹直奔常陆号,常陆号如同一条受惊的鲨鱼,在水面上展开了剧烈的机动,可突然之间,这艘战舰开始漫无边际地打起了转。
“机动过于猛烈,舵机损坏。”谢江潮兴奋地一挥拳头,“这下跑不了了”
似乎是在给他的话做注解,常陆号的左舷肿部中了一枚鱼雷,可惜依然是哑弹。不过,右舷肿部终于爆起了冲天的水柱这艘装巡终于停止了乱七八糟的航行和旋转,成为了一个静止的铁盒子。
完成了主要使命的华军游击队面对奔袭而来的浅间号,毅然选择了分散撤离。许波利用己方的速度优势,指挥着尚能保持编队的残余兵力冒着浅间号和常陆号的炮火,分成两组杀向了如同死鱼一般停在海面上,正在紧急抢修的常磐号。
许波知道自己手里的另一张王牌。
鱼雷再装填。
他的父亲许凡作为另一个时空的海军爱好者,自然也对潜艇和鱼雷进行过一定研究。许凡深知雷击作战中鱼雷再装填的速度意味着什么。早期的帝国海军雷击部队,鱼雷再装填主要以链条滑车,搬运车和导轨来完成,至少需要十分钟的时间来完成。
在磐手号的舷侧,七根撑杆由低碳钢管制成,每根相距三十英尺,直径7.5英寸,长30英尺,收起时撑杆呈倾斜状贴在船舷上。每根撑杆根部由转轴同船舷联接,联接处高出水面七到八英尺,撑杆远端距水面约三到四英尺,其头部附近有销钉孔,通过销钉和拉着撑杆的支索相连,这样撑杆就通过支索的联接固定到位。
在撑杆的尾部有一个铁钩,它可以在保证撑杆不至于从船舷上脱落,还能保留一定回转的自由度。在船的舷侧,由木制或钢制的楔子固定有钢环,撑杆尾部的铁钩就挂于这些嵌在舷侧的钢环上。这样组合起来,就为防雷网的外延提供了一个坚强的支撑点,由一系列撑杆支持,首尾两端由卷扬机张紧,防雷网就可以在舷侧固定下来。
根据英国皇家海军和日本联合舰队的测试,这些厚重的防雷网虽然对舰队的灵活性有一定影响,但对付当前的鱼雷确实有特效。只要不是在舰首和舰尾方向入射的鱼雷,基本上都被防雷网缠住失效,或者在远离舷侧的地方提前引爆。
可惜,竹下勇并不清楚,华军装备的高速鱼雷,不但动力更强,而且针对防雷网安装了专门的防雷网切割器,就是在鱼雷雷头的位置安装了以装药驱动的钢制切割器,借助华军鱼雷异乎寻常的高速,可以破开防雷网击中舷侧。
以舷侧面对着来袭的华军鱼雷后,竹下勇的心中居然还松了口气。
可下一刻,他却愕然地长大了嘴巴,着了魔似的看着舷侧。
一枚中国产的五三三毫米鱼雷,几乎毫无阻碍地穿透了防雷网,带着二百四十公斤装药命中了磐手号的左舷肿部。
可惜什么也没有发生。竹下勇险些栽倒,一身冷汗。
谢江潮的咆哮声响彻了整个司令塔:“我**娘啊这他娘鱼雷厂的混蛋都该拉出去枪毙引信又是引信”
许波没有说话。
引信失灵导致鱼雷命中而不爆炸,这并不是什么新鲜事。
身为轻巡战队指挥官和轻巡舰长,许波也多次观摩和执行过打靶实验。目前的鱼雷全部采用触发式引信,其工作原理是当雷头撞击到目标,机械装置在冲击之下释放撞针,随后撞针在撞针弹簧的作用下沿着导轨撞击火帽,从而引爆鱼雷装药。
问题出在鱼雷在与目标高速对撞之时。巨大的撞击力之下,导轨往往会严重变型,导致撞针无法沿导轨撞击火帽,出现极高的哑火率。对此帝**工经过多次实验,也已经发现了问题,却始终无法有效解决,不得不开始转向研究非撞击式引信,但还没有什么明显成果。
其实这个问题原本可能更加严重。但由于华军很聪明地在雷头装填了最为敏感的苦味酸炸药,倒是从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引信的问题。鱼雷爆炸,其实连发射者也很难判断到底是因为引信正常工作,还是仅仅因为苦味酸炸药的敏感。
许波对此也是无可奈何。他只能继续观察。
似乎上天并不想让许波绝望。
紧接着,又是一枚击中了磐手号左舷尾部,炸了
一股水柱冲天而起,这艘装甲巡洋舰立刻剧烈地震动数下,速度骤减。从望远镜看去,海水从一个巨大的裂口汹涌而入,尾部主炮塔和舷侧副炮很快哑火。
速度骤减的磐手号立即成为华军密集火力的打击对象。很短的时间内,这艘装甲巡洋舰就化成了熊熊燃烧的火炬,甲板上的官兵死伤殆尽,前主炮塔也停止了射击。
又一枚鱼雷,正中磐手号左舷肿部
是驱逐舰雨雾号冒死抵近进行了射击
剧烈而连续的爆炸声从磐手号的肿部接二连三的响起,这艘威力巨大的钢铁战舰几乎在瞬间破成两截沉入了海底。
常陆号之前所受的打击比磐手号要重。
面对四面八方抵近射击的鱼雷,常陆号虽然竭力躲闪,却也已经是狼狈不堪。这艘装巡显然无心与华军恋战,边战边退,准备与本队汇合。
为了打击这两艘日军巨舰,华军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除了驱逐舰晨雾号重创丧失动力,春雨号驱逐舰重伤后再中巨弹壮烈战沉。立下大功的雨雾号驱逐舰,被磐手号和常陆号的二o三主炮和一o五速射炮连续命中,航速骤减,终于被迫停航抢修。
华军装巡一队旗舰,猎豹号。
“命中敌战列一号舰,右舷肿部三o五弹一,右舷肿部近失弹一……命中敌二号主炮塔敌二号主炮塔全毁”喇叭内,传来瞭望员兴奋的吼叫,“……命中敌一号舰前桅,榴弹一,敌主桅断裂命中穿甲弹一,轮机舱部位敌舰停航后桅折断万岁帝国海军万岁帝国无敌豹子万岁万万岁”
几乎与此同时,一阵猛烈的震颤,萨镇冰的身子剧烈地摇晃,赶忙用力抓住把手:“怎么回事?”
“船头被敌穿甲弹击中,幸亏直接贯穿,没有爆炸。”半天之后,喇叭里传来损管队长惊魂未定的声音,“已经进行水密作业。”
“出列的敌舰都交给游击队”萨镇冰吼道,“集中火力攻击敌先导舰”
又是一声巨响,舰桥上的人几乎平地飞起半尺,又落到了地上。萨镇冰扶着海图台:“汇报损伤”
“左舷肿部上甲板被弹一,十寸穿甲弹……一号副炮塔大破,二号副炮塔中破,左舷副炮火力停止……副炮塔弹药库已经封闭防火阀门,目前尚无进水。全舰安全”
萨镇冰这才松了口气。
旁边的郭振林已经惊出一身冷汗:“太危险了……如果引爆副炮弹药库,装甲盒内部会引发连锁爆炸,整艘军舰会变成一支大炮仗集中配置,虽然防护坚固了,可各炮塔和弹药库挤在一起,也确实危险呐……”
“桂林号打出旗语,请求退出战列”
萨镇冰闻言赶忙看去,只见桂林号已经燃起大火,航速也明显慢了下来,甲板上的损管队员已经如同蜜蜂一般奔忙,舰体微微倾斜,海水从左舷汹涌而入。
萨镇冰肃然说道:“请求批准。桂林号行动自由。”
他和郭振林对视一眼,暗自叹了口气。
桂林级装巡,是帝国海军的一朵奇葩。
在这级标准排水量只有九千二百吨的装甲巡洋舰上,许凡和郑鹰采取了众多远远领先于时代的新技术和设计理念。
首先是动力系统。
之前在风级轻巡和雪级轻巡上试验成功的舰用大型蒸汽轮机,其最新产品用在了这艘装巡之上。但另一个问题也很突出,就是动力螺旋桨的转速和高速蒸汽轮机难以匹配,而螺旋桨在低速状态下动力效率反而高一些。风级和雪级上,帝国海军用减速齿轮系统解决了这个问题,但桂林级的排水量过大,又专门开发多级变速齿轮体系。
其次是主炮。
在这级战舰上,华军造舰部门按照许凡提出的“决战”思路,安装了前后各一座三百零五毫米主炮。由于该型装巡为了提高速度,长宽比较大,导致肿部舰宽并不充裕,安装了巨大的双联装十二寸炮塔之后,全舰明显有些头重脚轻,尤其是射击之时舰体左右的摇摆过于剧烈,导致射击精度下降,舰内炮弹的传送也非常危险,这就导致了实战中战舰射速达不到设计要求。
但最关键的问题,是防护配置。
在这型军舰上,许凡和郑鹰采取了一个另一时空由美国内华达级战列舰(1912年设计完成)开创的装甲防护设计思路:全部或没有(all-or-nothing),也就是在关键部位设置完整和密实的装甲盒,而其他部分则完全无装甲防护。其思路基础建立在日俄对马海战之后,各国海军普遍采用远距离交战和使用主炮穿甲弹的作战方式上,把军舰的生存力放在第一位。因为穿甲弹普遍使用非敏感性炸药和延时引信,因此无装甲防护的非要害部位,往往被穿甲弹直接射穿而不会引发爆炸。
这样就可以把装甲吨位腾出来给要害部位,在肿部和司令塔构成一个厚实的多层装甲盒。
桂林级就严格遵循了这个思路。
但后来发生的一件事情,引发了海军造舰系统内的反思。在一次模拟射击实验中,模拟日军的一艘海防舰,以一百二十毫米炮打出的苦味酸装药的被帽穿甲弹(仿日造穿甲弹),对仿造桂林级装甲结构的靶舰进行射击,结果日造穿甲弹洞穿非要害部位的非装甲钢板并在舰内引爆,给靶舰造成极大伤害,而其高爆弹更是直接把无装甲防护的钢板打得七零八落。
这一试验,导致了整个国防部造舰厅和总参,各舰队对桂林级装巡的普遍担忧,但深知内情的上层人士自然不敢公然质疑皇帝和海军元帅,而是把重点放在了鄙视日造穿甲弹上:苦味酸装药过于敏感,且没有用布包密封,存放之后与金属外壳化合为苦味酸盐,导致剧烈碰撞之下苦味酸盐分解,引发爆炸,这样就等于减装药榴弹,根本无法击穿帝国主力战舰的装甲盒。
这个时候,一个参与了射击实验,刚刚加入造舰厅五年的海军技术少校郑维汉把报告递到了国防部造舰厅的厅长魏翰,直言不讳地指出桂林级的装甲防护思路有问题,并认为新造舰只绝不能采取此种思路。
现在的桂林级,用过厚的铠甲围住了一点点要害,而其他部位则完全不设防。既然日俄方面的穿甲弹如此敏感,那原本的设计初衷在实际上就是不合适的,反而是安装中等厚度装甲可以抵御住这种相当于减装药高爆弹的敏感型穿甲弹,而且也能防御高爆弹。
按照桂林级的防御思路,无论要害部位多坚不可摧,这些战舰早晚也会被日俄战舰的多炮塔搞得失血而死。光靠水密舱和损管,战斗时间一旦拉长,或交战距离接近,就无法解决问题了。
写到这里,这位少校似乎还嫌不够,笔锋一转,又指出该舰的浮力分配有问题。按照目前的装甲配置,要想让这艘船在恶战中生存,必须确保装甲盒保护住的肿部船体有充分浮力,在其他非装甲部分完全进水后还可以确保战舰浮在水面。而桂林级为了追求航速,采取了高长宽比,肿部宽度不够,装甲盒为追求最大厚度,又缩短了防护范围,导致装甲盒内浮力不足,一旦其他部位严重进水,这艘船就可能直接沉没
就差没有公开说结论了:这是一场造舰设计上的灾难。
看到这里,魏翰已经吓得冷汗直冒,第一想法就是直接把这份报告一把火烧了,毁掉文件档案,再把这位胆大妄为的少校直接开除军籍。
可冷静下来之后,这位造舰专家也不由得佩服郑维汉的直言敢谏。更重要的,是他也意识到对方是正确的。如果在猎豹级和广州级上还不重视这些问题,那就是对国家,对民族的犯罪
经过反复的思考,魏翰一咬牙,亲自带着这份报告拜访了许凡。
之后的事情就有些诡异了。
原本魏翰已经做了了准备,豁出自己不要乌纱帽也要保住这个很有才华,而且敢于直言的书生,没想到许凡看完,很平静地笑笑,随后正式召开了一次研讨会,专门研讨目前战场环境下最合适的装甲配置思路,并且公开以桂林级作为讨论标的。
很快,原本拟定的新舰设计思路被推翻,全部回归重点防御思路,放弃了激进的all-or-nothing。
不过,桂林级已经有两艘入役,剩下的一艘大理号也已经舾装,实在是难以推倒重来,最后大理号上选择了在内部焊接克虏伯高强度匀质钢板,并且适当增加了水密隔层,安装了更大功率的蒸汽轮机,这艘军舰的服役时间也大大拖后。
这事之后,郑维汉平步青云,短短三年间就升到了上校,并跻身造舰厅的核心团队,一展身手。
萨镇冰和郭振林都是深知这段往事的。
这一次两艘桂林级参战,实在也是迫不得已。原本是想利用航速保持远距离交战,这样桂林级的问题就可以被掩盖,可现在阴差阳错变成了战列线对轰,桂林级的问题就暴露无遗。现在桂林级在对方主炮副炮的密集轰击之下,早已是不堪重负,现在退出战列,恐怕形势确实已经是非常严峻。
这个时候,双方的主力战列已经变成了三对三,再次恢复了平衡。
此时,从空中俯瞰下去,整个战局大概是如下的形势:
自南向北航行的,是两条平行战列,相隔五千五百码。其中东侧的战列,是三艘华军装巡:猎豹号,雪豹号,丽江号。西侧的战列,是日本的八云号,吾妻号和近江号。
此刻,已经进行了紧急处理的浅间号,毅然放弃了主战场,驶向了常陆号,准备一起首先消灭华军雷击编队。
在这一刻,许波再次面临抉择。好不容易对常陆号完成了半包围的抵近态势,常陆号在多艘轻型军舰近距离炮火的急袭之下,甲板上已经变成了真正的地狱。可这个时候,浅间号已经从华军的侧后气势汹汹地杀了过来,炮火已经越来越准确。
“这个时候,绝不能犹豫。”许波似乎是在对谢江潮说话,也好像是在对自己说话,“无论如何,至少要解决掉眼前这一艘。”
很快,他的命令以电报和旗语形式传达了出去,华军雷击部队冒着炮火,各自抵达了战位,一起射出了鱼雷,水面上十多条雷迹直奔常陆号,常陆号如同一条受惊的鲨鱼,在水面上展开了剧烈的机动,可突然之间,这艘战舰开始漫无边际地打起了转。
“机动过于猛烈,舵机损坏。”谢江潮兴奋地一挥拳头,“这下跑不了了”
似乎是在给他的话做注解,常陆号的左舷肿部中了一枚鱼雷,可惜依然是哑弹。不过,右舷肿部终于爆起了冲天的水柱这艘装巡终于停止了乱七八糟的航行和旋转,成为了一个静止的铁盒子。
完成了主要使命的华军游击队面对奔袭而来的浅间号,毅然选择了分散撤离。许波利用己方的速度优势,指挥着尚能保持编队的残余兵力冒着浅间号和常陆号的炮火,分成两组杀向了如同死鱼一般停在海面上,正在紧急抢修的常磐号。
许波知道自己手里的另一张王牌。
鱼雷再装填。
他的父亲许凡作为另一个时空的海军爱好者,自然也对潜艇和鱼雷进行过一定研究。许凡深知雷击作战中鱼雷再装填的速度意味着什么。早期的帝国海军雷击部队,鱼雷再装填主要以链条滑车,搬运车和导轨来完成,至少需要十分钟的时间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