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司农曹府。
书房。
曹昂疾步推门而进,神色紧张。他的手中紧握着两卷竹简。
“何人?昂儿否?”
声音洪亮,隐隐带着一种期待之味。
“父亲大人!”曹昂边答边关上房门,随手插上门栓。
身材矮小却目光锐利的壮年者曹操离开竹柜,放下《孙子十三篇》,从竹简堆叠如山的书柜中抽出身来。他已经在此七天未出房门一步了。
“何事如此慌张?切记稳重!”
曹昂连连告罪,递上竹简道:“出大事了。弘农郡郡守变节了!”
曹操并没有露出曹昂期望看到的惊讶神色,平淡如水道:“战前诛人九族,是人就会变节。何须大惊小怪?”
说话间已经卷开竹简。
第一卷书的是弘农郡郡守变节,弘农城落入赤眉手中。
另一卷是抄写的朝庭命周边二十二郡调兵的文书。
看完沉思片刻,曹操转身去案席上寻找前些日子的竹简,寻找不得,随问:“湖县赤眉叛乱是因的渭水决堤?”
曹昂侍立在侧,答:“是也。渭水长堤最危险地段主要在湖县境内,灌溉着数万亩农田。长堤一溃,村庄农田悉数淹尽,百姓……”
曹操没有再听下去,他在喃喃自语:“河水上涨,河堤松垮,不胜波涛。故而河堤崩溃,河水尽泄,淹没村庄良田。
昂儿,速查渭水决堤时日!”
曹昂记忆颇佳,当即报道:“正月末。”
“是也!渭水春讯未至,何来水漫堤坝,不胜波涛?”
曹昂提醒道:“朝庭派工曹官吏在河上视察,亲见河水上涨,漫及堤坝。不会有假。”
曹操平淡一笑,跪坐于案席,饮口酒道:“当然不会有假。
渭水春讯乃是三月末四月初之间的时间段。今日正是三月三十。工曹官吏前日从渭水河上归来,正值月末。当然是河水上涨,漫及堤坝。可是两个月之前……”
曹昂喜道:“两个月之前春讯未至。渭河之中虽有河水,至多到达堤腰,不可能漫及堤坝,以至堤崩水泄,毁村灭田无数。”
他一边说一边想,想到厉害之处,不禁失声叫了出来:“父亲大人,有人故意决堤!
难道是赤眉军?”
曹操摇了摇头。“决堤之事非同小可。若是一个不慎,走漏了风声,赤眉军领袖就是湖县的罪人。那时湖县百姓杀他报仇还嫌不解恨,还有谁会跟他一起造反朝庭?”
“那又会是谁?”
良久,曹操叹道:“这水可比渭水深多矣!
府外备马,为父去趟河南府。”
……
河南府,何进请曹操入内叙谈。
何进虽然是屠猪出身,但是与天下的屠夫都不一样。他有着一颗对时事非常敏锐的心。若是仅凭裙带关系,他是坐不上这个河南尹的。
曹操是出了名的不出府,在名士之中有“曹不出”的绰号。对于曹操的突然来访,他知道是无事不登三宝殿的那种。所以直接请入书房。
曹操的父亲曹嵩是大司农(相当于财政部长)。按照子承父业的传统来说,曹操应当入朝为官。凭着曹嵩在朝庭的权势,曹操至少可以当个议郎。而且曹操很具有名士之名。对于重视名望的汉庭来说,曹操就是做官的首选之才。
偏偏曹府自曹操以下,长子曹昂、次子曹丕均无拜官。而且父子三人也不做其他谋生之事,天天脱产学习,这与四世三公的袁氏正好相反。这就很奈人寻味了。
仅仅是基于以上这一点,何进就认为曹操颇有才智,而且志向不小。
合上书房门,何进便开门见山道:“孟德贤弟此来必有教诲,这便说吧。”
曹操也不磨叽客气,拱手道:“操此来是为郡尹大人献一计策。”
何进顿时来了精神,因为他的判断被验证是正确的。
曹操续道:“赤眉叛军初始作乱,当尽早除之,以防其坐大。”
说到这,曹操就不往下说了。他的意思明显:朝庭那道十日集兵法令不一定会按时完成,可能会错过平叛的最佳时机。
这个内容是朝庭的秘密,是个忌讳,是一个名士不应该知道的事情。所以曹操没有说出来。
但是曹操的说话很有技巧,他没有说出来的话,对方却知道他在说什么。
何进点头道:“依贤弟之见,应当如何筹齐这支军队?”
曹操道:“赤眉叛军只是一些乌合之众,缺乏战斗力。一些拿起兵器的农民能干什么?
说的不好听,他们连一些山贼都不如。
对付这样的散兵游勇,何须我大汉正规军出征。那些书院里学习武技的武生,由他们去对付,都绰绰有余。”
何进作难道:“话虽不错。只是本尹又怎能使的动这些娇生惯养的后生?”
“这何需多难。
后日便是书院排行赛开始的日子。只要一道榜文贴出,取消比赛,改由获得战功的方式评定书院的排行。到时候,那些书院的院长们为争得排行榜的前位,就会诱导武生去获取战功。
到时,前往兵营报名的武生恐怕会挤塌帐蓬。不指望他们能消灭赤眉叛军,只要拖住赤眉军的发展势头就行。之后待我正规大军集结完毕,赤眉叛军便无所遁行。”
何进赞道:“妙!本尹这便去尚武府。孟德贤弟帮吾大忙矣。他日有何难题,尽管前来便是。”
曹操拱手称谢。
他的真实目的不是要帮助朝庭平叛,而是借此机会做一个实验,一个与段子羽的构想差不多的实验:武技军队。
曹操想知道,一个由武生组成的军队,它的战斗力到底会有多大。是不是能比的上大汉的正规军。
这个问题,对他来说,至关重要。
书房。
曹昂疾步推门而进,神色紧张。他的手中紧握着两卷竹简。
“何人?昂儿否?”
声音洪亮,隐隐带着一种期待之味。
“父亲大人!”曹昂边答边关上房门,随手插上门栓。
身材矮小却目光锐利的壮年者曹操离开竹柜,放下《孙子十三篇》,从竹简堆叠如山的书柜中抽出身来。他已经在此七天未出房门一步了。
“何事如此慌张?切记稳重!”
曹昂连连告罪,递上竹简道:“出大事了。弘农郡郡守变节了!”
曹操并没有露出曹昂期望看到的惊讶神色,平淡如水道:“战前诛人九族,是人就会变节。何须大惊小怪?”
说话间已经卷开竹简。
第一卷书的是弘农郡郡守变节,弘农城落入赤眉手中。
另一卷是抄写的朝庭命周边二十二郡调兵的文书。
看完沉思片刻,曹操转身去案席上寻找前些日子的竹简,寻找不得,随问:“湖县赤眉叛乱是因的渭水决堤?”
曹昂侍立在侧,答:“是也。渭水长堤最危险地段主要在湖县境内,灌溉着数万亩农田。长堤一溃,村庄农田悉数淹尽,百姓……”
曹操没有再听下去,他在喃喃自语:“河水上涨,河堤松垮,不胜波涛。故而河堤崩溃,河水尽泄,淹没村庄良田。
昂儿,速查渭水决堤时日!”
曹昂记忆颇佳,当即报道:“正月末。”
“是也!渭水春讯未至,何来水漫堤坝,不胜波涛?”
曹昂提醒道:“朝庭派工曹官吏在河上视察,亲见河水上涨,漫及堤坝。不会有假。”
曹操平淡一笑,跪坐于案席,饮口酒道:“当然不会有假。
渭水春讯乃是三月末四月初之间的时间段。今日正是三月三十。工曹官吏前日从渭水河上归来,正值月末。当然是河水上涨,漫及堤坝。可是两个月之前……”
曹昂喜道:“两个月之前春讯未至。渭河之中虽有河水,至多到达堤腰,不可能漫及堤坝,以至堤崩水泄,毁村灭田无数。”
他一边说一边想,想到厉害之处,不禁失声叫了出来:“父亲大人,有人故意决堤!
难道是赤眉军?”
曹操摇了摇头。“决堤之事非同小可。若是一个不慎,走漏了风声,赤眉军领袖就是湖县的罪人。那时湖县百姓杀他报仇还嫌不解恨,还有谁会跟他一起造反朝庭?”
“那又会是谁?”
良久,曹操叹道:“这水可比渭水深多矣!
府外备马,为父去趟河南府。”
……
河南府,何进请曹操入内叙谈。
何进虽然是屠猪出身,但是与天下的屠夫都不一样。他有着一颗对时事非常敏锐的心。若是仅凭裙带关系,他是坐不上这个河南尹的。
曹操是出了名的不出府,在名士之中有“曹不出”的绰号。对于曹操的突然来访,他知道是无事不登三宝殿的那种。所以直接请入书房。
曹操的父亲曹嵩是大司农(相当于财政部长)。按照子承父业的传统来说,曹操应当入朝为官。凭着曹嵩在朝庭的权势,曹操至少可以当个议郎。而且曹操很具有名士之名。对于重视名望的汉庭来说,曹操就是做官的首选之才。
偏偏曹府自曹操以下,长子曹昂、次子曹丕均无拜官。而且父子三人也不做其他谋生之事,天天脱产学习,这与四世三公的袁氏正好相反。这就很奈人寻味了。
仅仅是基于以上这一点,何进就认为曹操颇有才智,而且志向不小。
合上书房门,何进便开门见山道:“孟德贤弟此来必有教诲,这便说吧。”
曹操也不磨叽客气,拱手道:“操此来是为郡尹大人献一计策。”
何进顿时来了精神,因为他的判断被验证是正确的。
曹操续道:“赤眉叛军初始作乱,当尽早除之,以防其坐大。”
说到这,曹操就不往下说了。他的意思明显:朝庭那道十日集兵法令不一定会按时完成,可能会错过平叛的最佳时机。
这个内容是朝庭的秘密,是个忌讳,是一个名士不应该知道的事情。所以曹操没有说出来。
但是曹操的说话很有技巧,他没有说出来的话,对方却知道他在说什么。
何进点头道:“依贤弟之见,应当如何筹齐这支军队?”
曹操道:“赤眉叛军只是一些乌合之众,缺乏战斗力。一些拿起兵器的农民能干什么?
说的不好听,他们连一些山贼都不如。
对付这样的散兵游勇,何须我大汉正规军出征。那些书院里学习武技的武生,由他们去对付,都绰绰有余。”
何进作难道:“话虽不错。只是本尹又怎能使的动这些娇生惯养的后生?”
“这何需多难。
后日便是书院排行赛开始的日子。只要一道榜文贴出,取消比赛,改由获得战功的方式评定书院的排行。到时候,那些书院的院长们为争得排行榜的前位,就会诱导武生去获取战功。
到时,前往兵营报名的武生恐怕会挤塌帐蓬。不指望他们能消灭赤眉叛军,只要拖住赤眉军的发展势头就行。之后待我正规大军集结完毕,赤眉叛军便无所遁行。”
何进赞道:“妙!本尹这便去尚武府。孟德贤弟帮吾大忙矣。他日有何难题,尽管前来便是。”
曹操拱手称谢。
他的真实目的不是要帮助朝庭平叛,而是借此机会做一个实验,一个与段子羽的构想差不多的实验:武技军队。
曹操想知道,一个由武生组成的军队,它的战斗力到底会有多大。是不是能比的上大汉的正规军。
这个问题,对他来说,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