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6章 路遇劫匪1(求收藏推荐)-大学英语综合教程2笔记手写
第026章 路遇劫匪1(求收藏推荐)-大学英语综合教程2笔记手写-华时代-笔趣阁
华时代
作者:一念轮回我千殇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对于县城的传言与异动,陈华自然是很清楚的。王麻子的行为,本就是他安排的;而当他看到向桂撤出了城门口的加强哨,他知道,这次倒卖军火的危机基本上算是过了。
这期间,陈华还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把那个老乞丐和三个小乞丐收到了家中。老乞丐姓王,陈华叫他王伯,小乞丐有两人是他的孙子和孙女,另一个是他的邻居也姓王。陈华是不是善心发了?不是。陈华之所以去找老乞丐,是因为家里的几个家伙太小了,根本不会做事,而自己肯定不可能天天呆在家里,还得出去挣钱呢。
在闲聊中得知早年的王伯还读过几年私塾,虽然没中过秀才,但其文才也不比普通的秀才差,只是家族遭到不幸,只得带着两个小家伙乞讨谋生。
陈华得知这一情况后,迅速安排王伯当了陈府的管家,把这一群小家伙管起来。至于七个小家伙的训练和锻炼,陈华也有安排,每天只是让王伯监督行事。
农历冬月初十,蜀中的天气已经寒气逼人。陈华在将垭口店刘玄德几人和家里的几人分别安排妥当后,决定到省府去一趟。
其实是去成都或去重庆,陈华脑子里也是有过争论的。去重庆走水路,快捷方便;去成都走陆路行程很慢路途艰辛,但省城里的机会可能会更多一些。最后,陈华是用“中华”打火机的正面或反面来决定方向的。自然,成都占了上风。
成都,作为天府之国的首府,无论历史上的任何朝代,都是赫赫有名的。前世的陈华对成都也非常熟悉,虽然没在这座城市生活,但来来去去的也有那么几十次。成都厚重的文化、历史、名胜、风物、美食等在陈华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从凯江到成都,在前世通高速公路时,有里程180公里,而现在靠走小路步行,至少有200公里以上,按每天步行30公里计算,至少要走6天。事实上也要走6天,陈华在王实的安排下,与几个要去省城的客商同行,这样,路上也好有个照应。
虽然陈华并不担心自己的安全,而王实也知道懂得“法术”本领强大,但王实还是这样安排了,而陈华也接受了。
客商有五人,分成两伙,此外还有二十来个车夫,每人推着一辆独轮车,每辆车上大约是三百斤左右的货物。货物被包得严严实实的,陈华也不知道那是什么。按陈华的理解,这个时代的货物,能够这么远长途运输的,真还想不起是什么。不过,到了成都时陈华也就知道了,这二十两独轮车,其中的十辆车装的是蜡,做蜡烛的那种蜡;凯江县的一个乡镇盛产这种石蜡;另外十辆车装的东西则是真正的易燃易爆物品了,是一种很少见的柏油,松柏树皮上溢出的油脂,燃起来有一股奇特的松柏香味。对于这种柏油,前世的陈华自然见过,几乎每棵大柏树上都会溢出这种有些粘乎乎的东西来。陈华感叹的是,那每棵柏油树上的出油量可是很少的,要汇聚这么十大车,也不知要多少年月之功。
陈华背了一个小包裹,内装两套换洗的衣服,还有就是洗漱工具。本来,陈华是可以不背这些东西的,作为一个次元空间兵工厂的拥有者,陈华早就是“军人”身份,因此他的任何个人用品都可以装入那个神秘的仓库。但是,陈华为了不让自己太显得特殊,便背了这么一个包裹,入乡随俗也是好的。
四川所谓的天府之国实际上指的是成都平原,面积也仅仅是6000平方公里,而四川绝大部分地方是丘陵和盆周山地,路很不好走,所以古有“蜀道难”的说法。陈华在路上,算是见识了道路的崎岖和行路人的艰苦。第一天出发时天空还有点太阳,第二天竟然下起了细雨,独轮车陷在泥泞之中,就得靠几个客商一辆一辆去推去拉,有时陈华看不惯也只得去帮帮手。好在要陷车轮的地段并不是太多,否则,这六天的路可能要走十天以上。
前几天都平安无事,第四天中午,一个姓陆的客商找到陈华,“陈兄弟,等会儿我们就要过龙泉山了,这山上,可不太平。如遇劫匪你可不要乱动,我们自有安排。”
“有劫匪,你们还要从这山上通过?”陈华有些不解。
“不从这山上过,又从哪儿过。”客商有些沮丧,这世道是越来越乱了。
“啊,不知陆大哥你们有何安排?”陈华又换了一个问题。陈华之所以叫他陆大哥,是觉得这人走南闯北,见识不凡,而为人又颇为豪爽。名叫陆如海,今年只有29岁,实打实的“大哥哥”呢。
“劫匪一般不害命,只谋财。如果遇上了一般是按货物价值的百分之三十交钱即可。”陆老板说道。
“这不是买路钱吗?”
“陈兄弟说得好,这就是买路钱。”陆老板笑了笑。其实,有一点陆如海没说,那就是他们的货物之所以如此“装扮”,是准备瞒天过海的,他们会对劫匪说,这二十车全部都是大米,而六千斤大米又值几个钱呢,即便两千斤大米也只值十一两银子。但是,如果按照他们货物的真实价值来算,那十车柏油就值近两千两银子,柏油很贵而且很难收集,只是省城的大富大贵之人才用得起的东西。
也许是都知道了前路的风险,所以饭后的行程一改一路笑语,大家都变得默默无语了。本来,这一路陈华也是很活跃的,给大家讲了很多前世网络的笑话,可是,此刻的陈华也不好再讲什么了,大家的心头都是沉甸甸的,陈华自然也不愿意去触那个霉头。
独轮车虽然在平路走时问题不大,可上山却不行了。所以,陆如海等人套上绳子,开始一辆一辆地向坡上拖去,拖上去两三百米又停下,再跑回去拖,陈华也加入了这个行列,就这样,也是每次得来回跑三趟。好在这种需要拖动的地方也就那么紧要的几处,否则,即便一整天也翻不过这个龙泉山坡。
这期间,陈华还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把那个老乞丐和三个小乞丐收到了家中。老乞丐姓王,陈华叫他王伯,小乞丐有两人是他的孙子和孙女,另一个是他的邻居也姓王。陈华是不是善心发了?不是。陈华之所以去找老乞丐,是因为家里的几个家伙太小了,根本不会做事,而自己肯定不可能天天呆在家里,还得出去挣钱呢。
在闲聊中得知早年的王伯还读过几年私塾,虽然没中过秀才,但其文才也不比普通的秀才差,只是家族遭到不幸,只得带着两个小家伙乞讨谋生。
陈华得知这一情况后,迅速安排王伯当了陈府的管家,把这一群小家伙管起来。至于七个小家伙的训练和锻炼,陈华也有安排,每天只是让王伯监督行事。
农历冬月初十,蜀中的天气已经寒气逼人。陈华在将垭口店刘玄德几人和家里的几人分别安排妥当后,决定到省府去一趟。
其实是去成都或去重庆,陈华脑子里也是有过争论的。去重庆走水路,快捷方便;去成都走陆路行程很慢路途艰辛,但省城里的机会可能会更多一些。最后,陈华是用“中华”打火机的正面或反面来决定方向的。自然,成都占了上风。
成都,作为天府之国的首府,无论历史上的任何朝代,都是赫赫有名的。前世的陈华对成都也非常熟悉,虽然没在这座城市生活,但来来去去的也有那么几十次。成都厚重的文化、历史、名胜、风物、美食等在陈华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从凯江到成都,在前世通高速公路时,有里程180公里,而现在靠走小路步行,至少有200公里以上,按每天步行30公里计算,至少要走6天。事实上也要走6天,陈华在王实的安排下,与几个要去省城的客商同行,这样,路上也好有个照应。
虽然陈华并不担心自己的安全,而王实也知道懂得“法术”本领强大,但王实还是这样安排了,而陈华也接受了。
客商有五人,分成两伙,此外还有二十来个车夫,每人推着一辆独轮车,每辆车上大约是三百斤左右的货物。货物被包得严严实实的,陈华也不知道那是什么。按陈华的理解,这个时代的货物,能够这么远长途运输的,真还想不起是什么。不过,到了成都时陈华也就知道了,这二十两独轮车,其中的十辆车装的是蜡,做蜡烛的那种蜡;凯江县的一个乡镇盛产这种石蜡;另外十辆车装的东西则是真正的易燃易爆物品了,是一种很少见的柏油,松柏树皮上溢出的油脂,燃起来有一股奇特的松柏香味。对于这种柏油,前世的陈华自然见过,几乎每棵大柏树上都会溢出这种有些粘乎乎的东西来。陈华感叹的是,那每棵柏油树上的出油量可是很少的,要汇聚这么十大车,也不知要多少年月之功。
陈华背了一个小包裹,内装两套换洗的衣服,还有就是洗漱工具。本来,陈华是可以不背这些东西的,作为一个次元空间兵工厂的拥有者,陈华早就是“军人”身份,因此他的任何个人用品都可以装入那个神秘的仓库。但是,陈华为了不让自己太显得特殊,便背了这么一个包裹,入乡随俗也是好的。
四川所谓的天府之国实际上指的是成都平原,面积也仅仅是6000平方公里,而四川绝大部分地方是丘陵和盆周山地,路很不好走,所以古有“蜀道难”的说法。陈华在路上,算是见识了道路的崎岖和行路人的艰苦。第一天出发时天空还有点太阳,第二天竟然下起了细雨,独轮车陷在泥泞之中,就得靠几个客商一辆一辆去推去拉,有时陈华看不惯也只得去帮帮手。好在要陷车轮的地段并不是太多,否则,这六天的路可能要走十天以上。
前几天都平安无事,第四天中午,一个姓陆的客商找到陈华,“陈兄弟,等会儿我们就要过龙泉山了,这山上,可不太平。如遇劫匪你可不要乱动,我们自有安排。”
“有劫匪,你们还要从这山上通过?”陈华有些不解。
“不从这山上过,又从哪儿过。”客商有些沮丧,这世道是越来越乱了。
“啊,不知陆大哥你们有何安排?”陈华又换了一个问题。陈华之所以叫他陆大哥,是觉得这人走南闯北,见识不凡,而为人又颇为豪爽。名叫陆如海,今年只有29岁,实打实的“大哥哥”呢。
“劫匪一般不害命,只谋财。如果遇上了一般是按货物价值的百分之三十交钱即可。”陆老板说道。
“这不是买路钱吗?”
“陈兄弟说得好,这就是买路钱。”陆老板笑了笑。其实,有一点陆如海没说,那就是他们的货物之所以如此“装扮”,是准备瞒天过海的,他们会对劫匪说,这二十车全部都是大米,而六千斤大米又值几个钱呢,即便两千斤大米也只值十一两银子。但是,如果按照他们货物的真实价值来算,那十车柏油就值近两千两银子,柏油很贵而且很难收集,只是省城的大富大贵之人才用得起的东西。
也许是都知道了前路的风险,所以饭后的行程一改一路笑语,大家都变得默默无语了。本来,这一路陈华也是很活跃的,给大家讲了很多前世网络的笑话,可是,此刻的陈华也不好再讲什么了,大家的心头都是沉甸甸的,陈华自然也不愿意去触那个霉头。
独轮车虽然在平路走时问题不大,可上山却不行了。所以,陆如海等人套上绳子,开始一辆一辆地向坡上拖去,拖上去两三百米又停下,再跑回去拖,陈华也加入了这个行列,就这样,也是每次得来回跑三趟。好在这种需要拖动的地方也就那么紧要的几处,否则,即便一整天也翻不过这个龙泉山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