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首发网站“再往北平给张副总司令挂个电话,请示一下。”说罢操起了桌上的电话。
一阵呼叫后,传来了北平的声音,荣臻忙提高了噪门:“喂!我是荣臻,请张副总司令听电话。”
“副总司令陪美国武官去前门外中和剧院看戏去了。”接电话的是张学良的侍卫副官长谭海。
“请速转告副总司令,奉天出大事了,我一会儿再去电话。”荣臻垂头丧气地放下电话。
这时,赵镇藩再次来电告急,情况比上一次更具体了一些。“日军由柳条湖出发,向我大营进攻,现突破西卡门。参谋长,我们不能等着挨日本人的打啊!”
“在未得命令前,无论如何不能开枪。就是日军进入营房,也不准抵抗。武器都要收入库内。”
“参谋长,这个指示已经报各团长说了,他们认为不能下达。而且事实上也做不到,官兵们现在都在火线上,怎么能去收枪呢?”赵镇藩仍徒劳地苦苦坚持着。
“赵镇藩,这是命令。如不照办,出了问题,由你负责。”荣臻丝毫不为所动。
“要是日本人要命呢?”
“要命就给他,军人以服从为天职。”
荣臻的退缩仅仅是悲剧开始的第一步。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地的告急电话开锅似地纷纷打来。
航空处:“情况现在危急,机场的40多架飞机怎么办?” “赶紧飞锦州,锦州不行。辽河以西任何地方都可以。”
奉天城小西门警察哨:“日本人现在攻城,杨言如果不开城门,他们将用炮打,到底开不开啊!”
“听命令,暂时不开。”
奉天监狱:“城上站满了日本兵,用机枪向院内扫射,在禁犯人已有暴动行为。拖下去会出大乱子,到底怎么办啊!”
“情况紧急你就开门放人吧。”
航空处再电:“我支持不了啦!各方派人去找,可飞行员一个也找不到。日本人马上冲进来了。怎么处理呢?”
“你们自己看着办吧!”
……
沈阳东塔飞机场。这里停放着东北空军大多数的飞机。
东北空军,是张作霖与张学良父子倾注心血、苦心营建的。早在1920年7月,张作霖就在奉天东塔农业试验场旷地修建了飞机场,并在东三省巡阅使公署内设立了东三省航空处。拥有4架大威梅双翼三百六十马力旅客运输机。4架小威海单翼三百六十马力侦查教练机。当时,这8架飞机就是他们的整个家当,这还是直皖战争后,皖系战败,张作霖从段祺瑞那里缴获来的。1923年9月,张学良任东三省航空处总办。他一上任,就把东北航空处整编为五个大队:飞虎队、飞鹏队、飞鹰队、飞豹队,张学良兼任“飞鹏”队队长。为了把这个航空处办得更好,张学良不仅从日本、俄国高薪聘请外国教官。他还把一批优秀的青年送到国外深造。1922年9月,东三省航空学校在奉天成立。次年,张学良亲任航校校长。聘请法国教官2人,英国教官1人,白俄教官4人。航校第一期学员共40人,于1924年8月毕业。当时,东北航空处已拥有五十多架飞机,仅飞行员就近百人。此后,张学良又扩充了航空军,他不仅组建了水上飞机队,还先后从意大利、德国、英国、日本等国购进侦察机9架、水上飞机8架、轰炸机9架、战斗机5架、教练机8架,基本上搭起了东北空军的架子。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奉系空军发挥优势,给直军以很大打击。于是,张作霖对空军更加重视,增加经费,扩大规模,并对空军进行了重新整编。东北空军经过张学良的整顿和训练,无论是技术、战术、还是装备、配置都有了显著的提高,因此,在东北空军鼎盛时期,已拥有100多名飞行员、近300架飞机。作为奉系扩张势力工具的东北空军,当时在军事上,还只能起侦察、对地扫射、小规模投弹轰炸等作用。但面对着多数尚无飞机的其它军阀,却充分显示了自己的优势。东北空军经过几年的军阀混战,战斗技术有了一定的提高。1928年,张作霖遇害身亡,张学良将空军的全班人马撤到关外,将航空处缩编为东北空军大队。东北易帜后,张学良按照南京政府空军的番号,成立东北边防军航空司令部,撤销航空大队的编制,并设立航空教导队,聘请多名日本教官任教,要求飞行员轮番参加,接受最新式的航空教育。
9月18日晚,东北军参谋长荣臻传达了命令:“日军闹事,不准抵抗,如有不听命令滋事的,军法处置。”
飞行员获知后,都非常不解地撤离了飞机场。
此时,日本人已经向机场逼近了,如果让日军兵不血刃占领机场,那东北空军可就损失惨重了:不仅要损失100多架飞机,就连40余架成套从捷克购来的尚未启封安装的机件及附设工厂的全套设备也落入敌手。
上峰下达了不准抵抗的命令,这让机场警卫连连长陈斌有劲也使不出来,悲愤的陈斌甚至把嘴唇都咬出了血。
“连长,那边也有人过来了!”陈斌的通讯员在身后喊道。
“让他们来吧,反正我们也没办法抵抗!”陈斌头也不回有气无力道。
“连长,不是日本人,好像是我们的人!”
“哦?”陈斌回过头来,果然发现来的人穿着奉军军装。
不一会,一名少校来到陈斌面前,面无表情道:“这里现在由我们接管了,你带着你的人迅速撤退。”
说话间,这些奉军士兵,已经在机场外围做好了战斗准备。
陈斌愕然道:“不是命令不准抵抗了吗?你们这是?”
少校冷哼道:“不准抵抗是命令你们奉军的,对我们无效。”
“啊?”陈斌越发惊讶:“你们是什么人?”
“天罚军!”少校撇下一句话,就懒得再理陈斌了。(未完待续。。)
一阵呼叫后,传来了北平的声音,荣臻忙提高了噪门:“喂!我是荣臻,请张副总司令听电话。”
“副总司令陪美国武官去前门外中和剧院看戏去了。”接电话的是张学良的侍卫副官长谭海。
“请速转告副总司令,奉天出大事了,我一会儿再去电话。”荣臻垂头丧气地放下电话。
这时,赵镇藩再次来电告急,情况比上一次更具体了一些。“日军由柳条湖出发,向我大营进攻,现突破西卡门。参谋长,我们不能等着挨日本人的打啊!”
“在未得命令前,无论如何不能开枪。就是日军进入营房,也不准抵抗。武器都要收入库内。”
“参谋长,这个指示已经报各团长说了,他们认为不能下达。而且事实上也做不到,官兵们现在都在火线上,怎么能去收枪呢?”赵镇藩仍徒劳地苦苦坚持着。
“赵镇藩,这是命令。如不照办,出了问题,由你负责。”荣臻丝毫不为所动。
“要是日本人要命呢?”
“要命就给他,军人以服从为天职。”
荣臻的退缩仅仅是悲剧开始的第一步。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地的告急电话开锅似地纷纷打来。
航空处:“情况现在危急,机场的40多架飞机怎么办?” “赶紧飞锦州,锦州不行。辽河以西任何地方都可以。”
奉天城小西门警察哨:“日本人现在攻城,杨言如果不开城门,他们将用炮打,到底开不开啊!”
“听命令,暂时不开。”
奉天监狱:“城上站满了日本兵,用机枪向院内扫射,在禁犯人已有暴动行为。拖下去会出大乱子,到底怎么办啊!”
“情况紧急你就开门放人吧。”
航空处再电:“我支持不了啦!各方派人去找,可飞行员一个也找不到。日本人马上冲进来了。怎么处理呢?”
“你们自己看着办吧!”
……
沈阳东塔飞机场。这里停放着东北空军大多数的飞机。
东北空军,是张作霖与张学良父子倾注心血、苦心营建的。早在1920年7月,张作霖就在奉天东塔农业试验场旷地修建了飞机场,并在东三省巡阅使公署内设立了东三省航空处。拥有4架大威梅双翼三百六十马力旅客运输机。4架小威海单翼三百六十马力侦查教练机。当时,这8架飞机就是他们的整个家当,这还是直皖战争后,皖系战败,张作霖从段祺瑞那里缴获来的。1923年9月,张学良任东三省航空处总办。他一上任,就把东北航空处整编为五个大队:飞虎队、飞鹏队、飞鹰队、飞豹队,张学良兼任“飞鹏”队队长。为了把这个航空处办得更好,张学良不仅从日本、俄国高薪聘请外国教官。他还把一批优秀的青年送到国外深造。1922年9月,东三省航空学校在奉天成立。次年,张学良亲任航校校长。聘请法国教官2人,英国教官1人,白俄教官4人。航校第一期学员共40人,于1924年8月毕业。当时,东北航空处已拥有五十多架飞机,仅飞行员就近百人。此后,张学良又扩充了航空军,他不仅组建了水上飞机队,还先后从意大利、德国、英国、日本等国购进侦察机9架、水上飞机8架、轰炸机9架、战斗机5架、教练机8架,基本上搭起了东北空军的架子。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奉系空军发挥优势,给直军以很大打击。于是,张作霖对空军更加重视,增加经费,扩大规模,并对空军进行了重新整编。东北空军经过张学良的整顿和训练,无论是技术、战术、还是装备、配置都有了显著的提高,因此,在东北空军鼎盛时期,已拥有100多名飞行员、近300架飞机。作为奉系扩张势力工具的东北空军,当时在军事上,还只能起侦察、对地扫射、小规模投弹轰炸等作用。但面对着多数尚无飞机的其它军阀,却充分显示了自己的优势。东北空军经过几年的军阀混战,战斗技术有了一定的提高。1928年,张作霖遇害身亡,张学良将空军的全班人马撤到关外,将航空处缩编为东北空军大队。东北易帜后,张学良按照南京政府空军的番号,成立东北边防军航空司令部,撤销航空大队的编制,并设立航空教导队,聘请多名日本教官任教,要求飞行员轮番参加,接受最新式的航空教育。
9月18日晚,东北军参谋长荣臻传达了命令:“日军闹事,不准抵抗,如有不听命令滋事的,军法处置。”
飞行员获知后,都非常不解地撤离了飞机场。
此时,日本人已经向机场逼近了,如果让日军兵不血刃占领机场,那东北空军可就损失惨重了:不仅要损失100多架飞机,就连40余架成套从捷克购来的尚未启封安装的机件及附设工厂的全套设备也落入敌手。
上峰下达了不准抵抗的命令,这让机场警卫连连长陈斌有劲也使不出来,悲愤的陈斌甚至把嘴唇都咬出了血。
“连长,那边也有人过来了!”陈斌的通讯员在身后喊道。
“让他们来吧,反正我们也没办法抵抗!”陈斌头也不回有气无力道。
“连长,不是日本人,好像是我们的人!”
“哦?”陈斌回过头来,果然发现来的人穿着奉军军装。
不一会,一名少校来到陈斌面前,面无表情道:“这里现在由我们接管了,你带着你的人迅速撤退。”
说话间,这些奉军士兵,已经在机场外围做好了战斗准备。
陈斌愕然道:“不是命令不准抵抗了吗?你们这是?”
少校冷哼道:“不准抵抗是命令你们奉军的,对我们无效。”
“啊?”陈斌越发惊讶:“你们是什么人?”
“天罚军!”少校撇下一句话,就懒得再理陈斌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