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首发网站“抵抗?怎么抵抗?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简单!”
斯大林说的没错,他确实无法抵抗。倘若利用总-书-记的权力负隅顽抗,那无异于螳臂当车自取灭亡。活着的列宁即使他不能说不能写,也是公认的党和政府的领袖,苏联人对列宁主义的迷信已经到了极致,凡是直接或间接要求取消列宁曾授意过的任何措施,就会成为一种违反某种不成文法的无可原谅的罪过。
徐彦卓意味深长道:“约瑟夫,列宁还活着,你当然不是他的对手,可若是列宁去世了,你的对手就好对付多了,难道不是吗?”
“你的意思是……”斯大林脸上露出了震惊的神色。
徐彦卓不语。
斯大林也没有再说话,而是露出了凝重的神色。只要列宁一天活着,这个位置就谁也别妄想撼动,斯大林很清楚这一点,只有让列宁永远闭口,他才有翻身的可能。斯大林有这个便利条件,当初列宁病重时,政-治-局确定由他负责同医生联络,这等于让他负责了列宁的治疗,列宁的性命就握在了斯大林的手中。列宁患病已经一年多了,时好时坏,反复发作,让他正常死去,绝不会引起人们的怀疑。在苏联,让一个人死去已成了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何况这还关系着斯大林前途命运呢。
良久。斯大林终于长长吐了口气,他看着面前的这个中国人,纳闷地问道:“你为什么要这么帮我呢?”
“不止这一次了。约瑟夫,从我们认识到现在,我一直在不遗余力地帮你!”徐彦卓笑吟吟道:“有为我们是朋友,所以帮助你,我不需要任何回报,同样也不需要理由。”
“我们是朋友?”斯大林愣了一愣:“或许是吧!”
……
1924年11月初,在斯大林的建议下。他与政-治-局委员加里宁、布哈林、托洛茨基、加米涅夫和雷科夫举行了会晤。斯大林向与会者通报说,医生们早已是回天乏术,列宁余下的日子已屈指可数。加里宁在继续这一话题时补充道。领袖的辞世不应使全党措手不及,应从现在起就考虑葬礼事宜。斯大林对加里宁的意见表示支持,他接过话题说:“极端重要的是,要使一切事先有所准备。使领导层不至于在无以挽回的损失面前惊惶失措。对于列宁的安葬问题。我们一些来自省里的同志也感到非常担心。他们说列宁是俄罗斯族人,应该按传统风俗安葬。他们坚决反对焚烧列宁遗体,反对实行火葬……有些同志表示,现代科学已有能力借助防腐技术长期保存死者遗体……”
听完斯大林的发言,托洛茨基显得有些气愤:“我倒是很想知道,这些外省的同志都是谁。我要对他们说的是,他们对科学马克思主义一窍不通。”布哈林也支持托洛茨基的意见,生气地表示。把列宁遗体制成干尸是对他形象的侮辱,这也与列宁的世界观完全背道而驰。不值得进行深入探讨。
虽然托洛茨基、布哈林和加米涅夫集体发出了抗议,但斯大林并没有把他们的话太当回事。加里宁也坚持说,列宁决不能像普通死者那样埋葬。而雷科夫则倾向于斯大林和加里宁的意见,虽然他并未直截了当地说要保存遗体,但弦外之音却分明在说,列宁应当用与众不同的特殊方式安葬。
1925年1月20日,列宁感到身体不适,没有吃早饭,也没有出去散步,说眼睛有病。21日下午5点半,病情急剧恶化,呼吸断断续续,逐渐失去知觉。6点50分逝世。
列宁逝世的日子是星期一,官方原本计划在周末就将其遗体入殓安葬。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在第四天做出决议,决定对列宁遗体重新做防腐,以便能使其保存40天。对于采取这样的措施,高层领导人谁也没有提出异议,因为按东正教的传统,四十天是一个重要的坎儿。
不过事情很快就有所变化,中-央执委紧接着又决定将下葬时间临时推迟,并做出如下决议:盛放列宁遗体的棺椁保存于墓室内,供群众参观瞻仰;墓室修建在红场克里姆林宫墙下,位于十月革命烈士公墓之间。
斯大林的个性和意志的确如钢铁般坚强。他虽从未向反对者们表明什么,但一切都在按部就班地悄然进行。1924年1月25日,即在列宁逝世的第四天,《莫斯科工人》周报刊登了3封来信,总标题为《列宁遗体应当保存!》。这3封信都包含了一个请求,即要将列宁遗体存放在水晶棺内,以便能随时目睹伟大领袖的遗容。
在占绝大多数的充满革命热情的党员当中,永久保存列宁遗体的想法立即引起共鸣。斯大林此举得到了广大党员的极力拥护。1月29日,列宁遗孀克鲁普斯卡娅了解到亡夫遗体将被永久保存。在次日的《真理报》上,她发表了一篇语气婉转的反对声明:“我对你们有一个恳求:不要把对他的哀悼变成对他个人形式上的尊敬,不要修建他的纪念碑和以他命名的宫殿,不要为他举行隆重的纪念仪式,等等。他在世时对这些都不屑一顾,并把它们看作难以承受的负担。”
苏联的一切都在斯大林的计划下,或许应该说是斯大林与徐彥卓的计划下按部就班的进行,要不了多久,徐彥卓便可以如愿以偿地看到斯大林登上苏联最高领导人的位置了。为此,徐彥卓甚至没有回国去过春节,一切都充满着变数,不亲眼看到这一天,他心里实在放不下。
可就在徐彥卓期待的这一天慢慢临近之时,他却不得不离开苏联回国去。因为,他得到了一个坏消息:宋嘉树因肾病不治在上海去世了。
与公与私,徐彥卓都必须回国参加宋嘉树的葬礼。(未完待续。。)
斯大林说的没错,他确实无法抵抗。倘若利用总-书-记的权力负隅顽抗,那无异于螳臂当车自取灭亡。活着的列宁即使他不能说不能写,也是公认的党和政府的领袖,苏联人对列宁主义的迷信已经到了极致,凡是直接或间接要求取消列宁曾授意过的任何措施,就会成为一种违反某种不成文法的无可原谅的罪过。
徐彦卓意味深长道:“约瑟夫,列宁还活着,你当然不是他的对手,可若是列宁去世了,你的对手就好对付多了,难道不是吗?”
“你的意思是……”斯大林脸上露出了震惊的神色。
徐彦卓不语。
斯大林也没有再说话,而是露出了凝重的神色。只要列宁一天活着,这个位置就谁也别妄想撼动,斯大林很清楚这一点,只有让列宁永远闭口,他才有翻身的可能。斯大林有这个便利条件,当初列宁病重时,政-治-局确定由他负责同医生联络,这等于让他负责了列宁的治疗,列宁的性命就握在了斯大林的手中。列宁患病已经一年多了,时好时坏,反复发作,让他正常死去,绝不会引起人们的怀疑。在苏联,让一个人死去已成了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何况这还关系着斯大林前途命运呢。
良久。斯大林终于长长吐了口气,他看着面前的这个中国人,纳闷地问道:“你为什么要这么帮我呢?”
“不止这一次了。约瑟夫,从我们认识到现在,我一直在不遗余力地帮你!”徐彦卓笑吟吟道:“有为我们是朋友,所以帮助你,我不需要任何回报,同样也不需要理由。”
“我们是朋友?”斯大林愣了一愣:“或许是吧!”
……
1924年11月初,在斯大林的建议下。他与政-治-局委员加里宁、布哈林、托洛茨基、加米涅夫和雷科夫举行了会晤。斯大林向与会者通报说,医生们早已是回天乏术,列宁余下的日子已屈指可数。加里宁在继续这一话题时补充道。领袖的辞世不应使全党措手不及,应从现在起就考虑葬礼事宜。斯大林对加里宁的意见表示支持,他接过话题说:“极端重要的是,要使一切事先有所准备。使领导层不至于在无以挽回的损失面前惊惶失措。对于列宁的安葬问题。我们一些来自省里的同志也感到非常担心。他们说列宁是俄罗斯族人,应该按传统风俗安葬。他们坚决反对焚烧列宁遗体,反对实行火葬……有些同志表示,现代科学已有能力借助防腐技术长期保存死者遗体……”
听完斯大林的发言,托洛茨基显得有些气愤:“我倒是很想知道,这些外省的同志都是谁。我要对他们说的是,他们对科学马克思主义一窍不通。”布哈林也支持托洛茨基的意见,生气地表示。把列宁遗体制成干尸是对他形象的侮辱,这也与列宁的世界观完全背道而驰。不值得进行深入探讨。
虽然托洛茨基、布哈林和加米涅夫集体发出了抗议,但斯大林并没有把他们的话太当回事。加里宁也坚持说,列宁决不能像普通死者那样埋葬。而雷科夫则倾向于斯大林和加里宁的意见,虽然他并未直截了当地说要保存遗体,但弦外之音却分明在说,列宁应当用与众不同的特殊方式安葬。
1925年1月20日,列宁感到身体不适,没有吃早饭,也没有出去散步,说眼睛有病。21日下午5点半,病情急剧恶化,呼吸断断续续,逐渐失去知觉。6点50分逝世。
列宁逝世的日子是星期一,官方原本计划在周末就将其遗体入殓安葬。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在第四天做出决议,决定对列宁遗体重新做防腐,以便能使其保存40天。对于采取这样的措施,高层领导人谁也没有提出异议,因为按东正教的传统,四十天是一个重要的坎儿。
不过事情很快就有所变化,中-央执委紧接着又决定将下葬时间临时推迟,并做出如下决议:盛放列宁遗体的棺椁保存于墓室内,供群众参观瞻仰;墓室修建在红场克里姆林宫墙下,位于十月革命烈士公墓之间。
斯大林的个性和意志的确如钢铁般坚强。他虽从未向反对者们表明什么,但一切都在按部就班地悄然进行。1924年1月25日,即在列宁逝世的第四天,《莫斯科工人》周报刊登了3封来信,总标题为《列宁遗体应当保存!》。这3封信都包含了一个请求,即要将列宁遗体存放在水晶棺内,以便能随时目睹伟大领袖的遗容。
在占绝大多数的充满革命热情的党员当中,永久保存列宁遗体的想法立即引起共鸣。斯大林此举得到了广大党员的极力拥护。1月29日,列宁遗孀克鲁普斯卡娅了解到亡夫遗体将被永久保存。在次日的《真理报》上,她发表了一篇语气婉转的反对声明:“我对你们有一个恳求:不要把对他的哀悼变成对他个人形式上的尊敬,不要修建他的纪念碑和以他命名的宫殿,不要为他举行隆重的纪念仪式,等等。他在世时对这些都不屑一顾,并把它们看作难以承受的负担。”
苏联的一切都在斯大林的计划下,或许应该说是斯大林与徐彥卓的计划下按部就班的进行,要不了多久,徐彥卓便可以如愿以偿地看到斯大林登上苏联最高领导人的位置了。为此,徐彥卓甚至没有回国去过春节,一切都充满着变数,不亲眼看到这一天,他心里实在放不下。
可就在徐彥卓期待的这一天慢慢临近之时,他却不得不离开苏联回国去。因为,他得到了一个坏消息:宋嘉树因肾病不治在上海去世了。
与公与私,徐彥卓都必须回国参加宋嘉树的葬礼。(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