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新式学校的目的是为了培养人才,而不是书呆子。同样道理,考试的目的是要选拔人才,而不是考试机器。平心而论,你们教育部现在干的究竟算是前者呢还是后者呢?”

    蔡元培与张文英也算是老相识了,当初若不是张文英卷入党争的案子中,只怕还与蔡元培是同一科的进士呢,对于这位比自己小得多的状元公的见识,蔡元培倒也相当佩服,当初维新派与张文英之间闹得很不开心,蔡元培也没有因此对他有所回避,当上教育部长后,他对于中国教育的未来也是充满理想的,张文英为此也做了不少的工作,特别是对于大学教育。

    大学教育自清末便有了的,但当时的大学封建思想和官僚习气都十分浓厚,学生多为升官财而求学,对研究学问没有丝毫兴趣,可说是标准的官僚养成所,张文英为此提出了转变学生的思想观念,整顿教师队伍,充实教学内容,整顿学生课外生活秩序,提倡组织社团、创办刊物等主张,并付诸实施,蔡元培对此深有同感,并相当佩服,只是他并不知道,张文英仰仗的是穿越人的优势,完全盗版自他本人治理北大的经验。

    对张文英的佩服是一回事儿,而认同他现在的说法却是另一回事儿了。把河南山东两省如此优秀的高考成绩说成是教育部工作上的重大失误,蔡元培无论如何也是接受不了的。

    张文英心里也清楚,三言两语就把蔡元培这样的人物打了那是绝没有可能的:“我来问你,学生们为什么要去念大学。”

    蔡元培一愣,没想到张文英竟会问这个问题。他当然不是不知道,只是这里边的情况复杂得很,并不是简单的几句话便交代得清楚的。虽然在转变学生观念上已经下了不少功夫。但事实上仍然有许多人纯粹只是抱着当官地心思来念大学的,当然,念了大学也不可能直接就当官,但参加科举考试便会容易得多。他们还有一个非常冠冕堂皇的理由——报效国家。也有些人是抱着学术研究的目地来大学的,当然,这种人少之又少,其他诸如光宗耀祖的目的的也大有人在,蔡元培甚至还听说有的人虽然也颇有才华,来念大学去仅仅是单纯的为了赶个时髦,着实令人哭笑不得。

    “或许我们把范围缩小一些,我们便只看这两省的学生为什么要上大学好了。”

    “即便只是这两个省,我想也不会例外。与其他省份的情况应该是一样地,至于具体的比例如何,没有调查研究,我也不好妄下判断。”蔡元培的话说得很有道理,却并不能让张文英满意。

    “有些时候理性的研究报告也未必就比感性的简单认识准确多少,只是更加麻烦一些罢了。如果你们教育部有做过统计,就会现两年来报考大学的贫家子弟特别多。而且是越来越多,相对来说,江浙那边的情况我想应该会好一些,而北方尤其是如此。江浙地工商达,较为富裕,这只是一个看上去的原因,你我心里都清楚得很。江浙同样也有穷人,至于说到江浙思想开放,到也未见得。毕竟思想开放的仅仅是少数人罢了。教育部应该组织人手去江浙好好做一番调查研究,特别是那里的农村。为了给当地的轻工业提供足够的劳动力,张謇兴建了一些职业学校,此外不少有实力的工厂也开始注重工人地技能培训,穷人在那里可以学到手艺,不再单纯只是干一些体力活,一些简单的加工早已难不倒他们,现在那边又在筹建更高级的职业学校,以培养更高级地技术工人。听人说江浙那边一个高级技术工人的收入。甚至比得上大学里的教授,日子过得比河南这边的小地主还要红火。还不只是如此,像一些管理人才也同样是可以培训的。这样一来,江浙那边的人才即便是不上大学,也不用担心将来的出路。我们过去总是教育学生们要转变观念,总是抱怨收效不大,但其实最该转变观念的其实还是我们,我们的观念不变,又如何去要求别人。像河南山东这样省份地人民,比起两年前生活地确是过得去了,但也还仅仅是过得去而已,即便是那些比较富的人家日子过得也是紧巴巴地,老百姓的确是没什么怨言,那政府不能因此就满足了,还要让他们的日子过得更好才行。当然,你或许会说经济的事是实业部的,不归你教育不管,可事实真的是如此吗?我这里有一些县的统计数字,当地的百姓大部分还是从是农业,另外还有一些被组织起来修桥铺路或是兴修水利。做工的有多少,经商的又有多少?他们没有给出具体数字,总的情况却还是清楚的——寥寥无几。为什么会这样,经商没本钱,做工没手艺。经商没本钱就算了,做工没手艺,这不是教育部的失职吗?河南这两年倒也建了几所大学,可是又建了几所职业学校?那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人们,没有子女上大学,又如何改变整个家族的命运?又怎么会没有那么多人明知不可为,却还是要来挤高考这座独木桥?”

    蔡元培自然是教育方面的专家,对于学术研究也有自己的一整套心得,可即便是他也从来没有考虑过职业教育的问题,很多时候他甚至认为那应该是企业的问题,更加意识不到这对于自己的整推行的教育改革会有怎样的影响,张文英的话对他很有触动,很多事情似乎也该着手解决了。

    蔡元培的事情告一段落了,伍廷芳自然也不会是没事找张文英磨牙玩,与洋人打交道惯了,对于处理外交事务伍廷芳还是很有办法的,不过今天的事情却显得非常的棘手,即便是他这种经验丰富的外交家也从来不曾应付过,或者说是他这个时代的中国外交家不曾碰到过的情况,或许倒退个二三百年,他便不会觉得这么棘手了……

章节目录

愿做强国一小民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梦之名士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十一卷 大战之前 第二十二章 高考 下-愿做强国一小民 - 作者:梦之名士,愿做强国一小民,笔趣阁并收藏愿做强国一小民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