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英的专列终于又启动了,目标是华盛顿。
张文英正看着一份伦敦来的最新的电报,他已经看了许久了,或者准确的说他正在思考,没有人敢在这个时候来打搅他。
狂热的交投还在继续,玛格丽特却不无担忧,越是这种人们几近疯狂的时候,也就说明崩盘在即了。人们几乎丧失了理智,只要与橡胶有关,倾家荡产也要买到手中,问题是橡皮股票涉及几千万两银子,这可不是小数,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吃得下的,玛格丽特已经竭尽所能,真正卖出去的也不足三分之一,即便单凭直觉她也能感觉得到,在这样下去是一定来不及的。
事先张文英便已经定下了基调,既然在上海兴风作浪的主要还是英国人,那么这次要坑害的主要对象自然也是英国人,玛格丽特虽然没有明说,却也在暗示是不是把目标扩大一些。
事实上,卷入投机狂潮的不只是英国人,荷兰人,比利时人,甚至俄国人也深陷其中,尤其是法国人,他们财雄势大,又一向热衷金融投机,若是能把他们拉进来情况就不一样了。比较麻烦是美国人,早在十几年前,美国便已经是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工业国,而且实力还在不断增长,美国人与英国人同文同种,在根子上是亲英的,在未来的战争中若是能置身事外自然是最好的,即便不能也一定要拖延他加入战争的步伐,所以在这个时候美国人是万万不能得罪的。
想通了这一点,张文英便命人给伦敦报了……
罗斯福总统亲自到车站去迎接张文英,完全给与了他国家元的礼遇,两人还一起检阅了美国三军仪仗队。
对于此时的美队,张文英兴趣不大,毕竟美国的强大不在于军队,而是其令人恐怖的工业。美国的海军还说得过去,有大白舰队的十六艘前无畏级战列舰撑门面。谁也不敢真正小瞧了他们。6军就太不像话了,这几年受欧洲影响。美国人也在忙着扩军,短短几年时间6军扩大大了一倍,但也只有区区八万人。几乎没有什么拿得出手地先进装备,甚至其中很多人还是拿着木质地步枪操练,大约他们在当老百姓时摸真枪的机会也比当兵以后多吧。
也难怪美国人对军备如此地掉以轻心,东西两洋将他们与欧亚远远的隔开,毕竟没有那个傻瓜会愚蠢到长途奔袭数千公里去惹世界头号工业强国——要知道,拥有日本军部那种无可比拟的愚蠢可是不那么容易地。美国的北面是地广人稀的加拿大,南边则是手下败将墨西哥,如此得天独厚,自然没什么好担心的,以致有人开玩笑说上帝本人会不会就是美国人。
美国人为张文英的到来准备了一份大礼。
当年八国联军侵华。之后的庚子赔款并不是平均分配的,其中美国得7相当于俄国的四分之一,比日本还要少一些。当然,对于美国这样的富裕国家来说,分三十九年得到几千万两银子的赔款并没有一种大横财地感觉,或者说在签订《辛丑条约》的十一国中美国人最不稀罕这笔钱,相反的,他们最希望看到的门户开放并没有实现。早在几年前美国人就有一个计划:在必要时拉中国人一把,以在与其他列强的竞争中居于有力的地位。同时美国政府还现了一个新问题。当初美国确定庚子赔款数额时的依据是各方面上报的损失,几年过去却现其中多有浮报冒报,中国人一次蒙受了损失倒在其次,关键是这种风气万万不能助长,何况传出去对美国政府的名声也有损失。自从现了这一问题。便有不少人向总统提出以某种方式将多出的赔款退给中国。
当革命在中国风起云涌时。美国人一直在小心翼翼地冷眼旁观,当大局已定时。美国人感到机会来了,南京的临时政府还很稚嫩,不如意者十之,但比起腐朽没落的满清政府却绝对称得上朝气蓬勃,张文英没有在政府中任职,却拥有着强大的汉军,任谁不会怀疑他在中国能够一言九鼎。除了生财有道,美国人还看不出他有什么特别突出的优点,然而他对待英日等国地态度却很令人满意,在他身上美国人打破列强在华地势力范围壁垒的希望。正好美国人手中握着一张改善两国关系地王牌——庚子赔款,在他们看来,区区几千万便能改变美国目前在华的尴尬局面,实在是太划算了。
对美国人的好意张文英自然是欢迎的,不过一些细节还要再商量,建清华大学当然是好事,但经历了这么多事,张文英不会再认为一所清华大学能够让中国改变多少……
也已经深了,虞恰清等人经过再三犹豫,还是决定将一份刚刚收到的电报交给张文英,那是上海方面给他们的急电:伦敦的橡胶投机狂热也让上海的士绅们看了眼红,依然有一部分人在购买橡皮股票。大家在上海也可说是低头不见抬头见,目前形势似乎还一片大好,也感受不到张文英所说的危机即将来临,不过既然上了这条船,自然要同舟共济。
好半天,张文英什么也没说,事实上有关这方面的消息他已经知道了,不过虞恰清他们的举动倒也还是令他感到欣慰。
“我也算是仁至义尽了,既然他们那么想死就随他们去好了。这种人今天不死明天也要死的,说不定到时候反会连累我们,理会他们做什么?给陈其美报,把这些不知死活的家伙都记下来,将来他们遇到什么麻烦,就不要怪我见死不救了。”张文英忿忿的说道,又喃喃的自言自语,“天做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
与之前相比,张文英平静了许多,不过比起他大雷霆却更让人害怕,在场的所有人都知道,张文英既然这么说,将来真的出了什么事他肯定是不会管的,有人暗自庆幸,有人则不由得后怕……
张文英正看着一份伦敦来的最新的电报,他已经看了许久了,或者准确的说他正在思考,没有人敢在这个时候来打搅他。
狂热的交投还在继续,玛格丽特却不无担忧,越是这种人们几近疯狂的时候,也就说明崩盘在即了。人们几乎丧失了理智,只要与橡胶有关,倾家荡产也要买到手中,问题是橡皮股票涉及几千万两银子,这可不是小数,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吃得下的,玛格丽特已经竭尽所能,真正卖出去的也不足三分之一,即便单凭直觉她也能感觉得到,在这样下去是一定来不及的。
事先张文英便已经定下了基调,既然在上海兴风作浪的主要还是英国人,那么这次要坑害的主要对象自然也是英国人,玛格丽特虽然没有明说,却也在暗示是不是把目标扩大一些。
事实上,卷入投机狂潮的不只是英国人,荷兰人,比利时人,甚至俄国人也深陷其中,尤其是法国人,他们财雄势大,又一向热衷金融投机,若是能把他们拉进来情况就不一样了。比较麻烦是美国人,早在十几年前,美国便已经是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工业国,而且实力还在不断增长,美国人与英国人同文同种,在根子上是亲英的,在未来的战争中若是能置身事外自然是最好的,即便不能也一定要拖延他加入战争的步伐,所以在这个时候美国人是万万不能得罪的。
想通了这一点,张文英便命人给伦敦报了……
罗斯福总统亲自到车站去迎接张文英,完全给与了他国家元的礼遇,两人还一起检阅了美国三军仪仗队。
对于此时的美队,张文英兴趣不大,毕竟美国的强大不在于军队,而是其令人恐怖的工业。美国的海军还说得过去,有大白舰队的十六艘前无畏级战列舰撑门面。谁也不敢真正小瞧了他们。6军就太不像话了,这几年受欧洲影响。美国人也在忙着扩军,短短几年时间6军扩大大了一倍,但也只有区区八万人。几乎没有什么拿得出手地先进装备,甚至其中很多人还是拿着木质地步枪操练,大约他们在当老百姓时摸真枪的机会也比当兵以后多吧。
也难怪美国人对军备如此地掉以轻心,东西两洋将他们与欧亚远远的隔开,毕竟没有那个傻瓜会愚蠢到长途奔袭数千公里去惹世界头号工业强国——要知道,拥有日本军部那种无可比拟的愚蠢可是不那么容易地。美国的北面是地广人稀的加拿大,南边则是手下败将墨西哥,如此得天独厚,自然没什么好担心的,以致有人开玩笑说上帝本人会不会就是美国人。
美国人为张文英的到来准备了一份大礼。
当年八国联军侵华。之后的庚子赔款并不是平均分配的,其中美国得7相当于俄国的四分之一,比日本还要少一些。当然,对于美国这样的富裕国家来说,分三十九年得到几千万两银子的赔款并没有一种大横财地感觉,或者说在签订《辛丑条约》的十一国中美国人最不稀罕这笔钱,相反的,他们最希望看到的门户开放并没有实现。早在几年前美国人就有一个计划:在必要时拉中国人一把,以在与其他列强的竞争中居于有力的地位。同时美国政府还现了一个新问题。当初美国确定庚子赔款数额时的依据是各方面上报的损失,几年过去却现其中多有浮报冒报,中国人一次蒙受了损失倒在其次,关键是这种风气万万不能助长,何况传出去对美国政府的名声也有损失。自从现了这一问题。便有不少人向总统提出以某种方式将多出的赔款退给中国。
当革命在中国风起云涌时。美国人一直在小心翼翼地冷眼旁观,当大局已定时。美国人感到机会来了,南京的临时政府还很稚嫩,不如意者十之,但比起腐朽没落的满清政府却绝对称得上朝气蓬勃,张文英没有在政府中任职,却拥有着强大的汉军,任谁不会怀疑他在中国能够一言九鼎。除了生财有道,美国人还看不出他有什么特别突出的优点,然而他对待英日等国地态度却很令人满意,在他身上美国人打破列强在华地势力范围壁垒的希望。正好美国人手中握着一张改善两国关系地王牌——庚子赔款,在他们看来,区区几千万便能改变美国目前在华的尴尬局面,实在是太划算了。
对美国人的好意张文英自然是欢迎的,不过一些细节还要再商量,建清华大学当然是好事,但经历了这么多事,张文英不会再认为一所清华大学能够让中国改变多少……
也已经深了,虞恰清等人经过再三犹豫,还是决定将一份刚刚收到的电报交给张文英,那是上海方面给他们的急电:伦敦的橡胶投机狂热也让上海的士绅们看了眼红,依然有一部分人在购买橡皮股票。大家在上海也可说是低头不见抬头见,目前形势似乎还一片大好,也感受不到张文英所说的危机即将来临,不过既然上了这条船,自然要同舟共济。
好半天,张文英什么也没说,事实上有关这方面的消息他已经知道了,不过虞恰清他们的举动倒也还是令他感到欣慰。
“我也算是仁至义尽了,既然他们那么想死就随他们去好了。这种人今天不死明天也要死的,说不定到时候反会连累我们,理会他们做什么?给陈其美报,把这些不知死活的家伙都记下来,将来他们遇到什么麻烦,就不要怪我见死不救了。”张文英忿忿的说道,又喃喃的自言自语,“天做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
与之前相比,张文英平静了许多,不过比起他大雷霆却更让人害怕,在场的所有人都知道,张文英既然这么说,将来真的出了什么事他肯定是不会管的,有人暗自庆幸,有人则不由得后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