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战争转移法

    对大宋,孙阳一直采取的都是柔和的手段,更像是一种非暴力不合作的态度,反正在名义上咱们是一家,西北自治区,就是一个特区,而且还是有独立军权的特区。(手打小说)

    现在在大宋方面的舆论攻势之下,使得内部的少部分人终于出现了反弹,所以必须要有一个转移视线的机会,而战争无疑就是最好的手段,李平先把后勤方面的物资之类的计算出来,至于倒底要派出哪支军队,就不是她说了算的了。

    这事,孙阳说的算,但是他仍然召集了参谋部的军官进行开会,参谋部多数都是前线一些受伤的校级军官,无法再加入前线做战,于是转职成了行政级别的军官,成为参谋,而他们则是最了解前线部队战斗力的军官。

    参谋的拥有一定的决策权,但是却没有前线部队的调动权,想要调动军队,需要有孙阳亲笔书写的手令才行,否则的话,任何人都无法调兵,就算是前线的四大战斗级的少将,都没有调兵的权利,当然,却拥有主动防御的权利,毕竟通讯仍然不便,前线的军官必须要拥有一定的决策权,而这种决策权,还要经过副职的允许,毕竟副职主管的是士兵的思想方面,虽然平时不显山不露水,但是其威力丝毫不比主官差。

    特别是当主官对士兵的奖惩权力被收回之后,主官对军队的控制能力变得更低了,战时听主官的,平时听副官的,这是自治区军队的一大特色,同时也是孙阳从对军队控制极严的党那边学来的,行之有效。

    经过参谋部三天的研究,终于敲定了下来,决定要派出骑兵,由北方出击,直入草原,对蒙元从西域调回来的主力部队进行劫击,不求大胜,积小胜为大胜,打击他们的士气,最好能把他们拖到北方的草原上,大部队一停,破坏的并不仅仅是草场,还有北地的蒙古部落,增加北地对自治区比较亲近的蒙古部落对蒙元的恶感。

    这事孙阳没有掺和,只是静静的听着,一人计短,多人计长,古人,特别是宋朝这个时代的古人,可丝毫不比现代人差,甚至比现代只知模仿的国人要强太多了,人家的成绩可实打实的自己做出来的,一点假都不带掺的。

    五十多名校官参谋是专门配合孙阳处理军队事务的,要是光靠他自己的话,非把他累死不可,这些参谋聚在一起,大声的争吵着,孙阳不紧不慢的喝着茶水,最终由一名缺了一只手臂的上校将整理的意见交给了孙阳,并且做出了详细的说明。

    向北打,为什么不向南?不向东?不向西,偏偏要向北呢?做战计划书当中给了详细的解释。

    向南打的话,直接入蜀,蜀地地形复杂,不适合骑兵快速展开,步兵倒是合适,但是做战的时间必然会更长,而且蜀地以宋人为主的军队仍然在不停的抵抗着,从来都没有停止过,自治区的大部队向南打,会引起大宋方面极大的反应,这与自治区目前的政策不附。

    向西打更不行了,西部的蒙军将领格勒图已经相当于一个大军阀了,而且极为贪婪,与自治区的关系甚好,暂时还是不动的话,把他打掉了,换来一个仇视的,不贪的,只会给自治区带来无穷的麻烦,牛羊盐等物资,多数都要靠这里。

    而向东打也不合适,刚刚在太行山关口取得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捷,前线直推到太行山东部边缘,成为自治区黄河之外的另一道重要关口,再向东,可就是一片大平原了,而且县城众多,适合步骑配合推行,不适合单独的部队展开行动,有了城墙相隔,骑兵的作用大打折扣,所以剩下的只有北方了。

    而西域调来的部队都是从这里通过的,甚至上一次,就是从五星城北部直接呼啸而过的,为了这事,镇守北部的老狐没少发牢骚。

    而且向北出击也有着极大的好处,北部与自治区最庞大也是最完善的军工城市八星城极近,而八星城至五星城也有着完善的交通,两城都有驻军,虽然一个是军事重镇,一个是纺织大城,但是两者都有着最完善的军事防御设施,哪怕是被围上个一两年都没有任何的问题,以两城为后盾,可以使得骑兵拥有更加强大的战斗力。

    至于派哪支部队,若不是有孙阳在会议室里坐镇,这些参谋们早就动手开战用拳头论输胜了,毕竟这其中牵涉到他们曾经服役的部队,军人对自己的部队都是有感情的,哪怕是在宋朝这个对军事压制到了极点的朝代也是如此,那是一起并肩战斗过,流过血的兄弟们呐。

    不过骑兵一共就三支部队,一支是最为庞大的主力骑兵部队,人马皆披甲,虽然这种全甲不算厚,只能在百步外防箭,却也相当于重骑部队了,两个师足足四万人,两个骑兵师都是当年曾纵横漠北,伤亡数倍一路打出来的最精锐的部队,也是自治区战斗力最强的部队。

    一支是主要的轻骑部队,皮甲侦察部队,当然,为了防御,这些轻骑部队的皮甲外也嵌了一层薄铁片,属于半身轻甲,主职虽然是侦察,可真要是打起来,实力一样不弱,甚至可以与蒙元的骑兵部队拉平,人数也不是太多,只有一个不满编的师一万五千余人,其中三分之一还是刚刚补充的新兵。

    最后一支就是战斗力最为强悍,但是人数也最少,只有五百余人的游骑兵,游骑兵上马能拉弓,下马能轮刀,而且还是狙击类的精弩的主要使用者,就连孙阳身边的侍卫,都有一半是从游骑兵当中挑出来的,而且在太行山之战当中,游骑兵也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几乎被他们扫清了所有的斥候。

    漠北做战,要灵活机动,主战部队属于重甲部队,而且又承担着防御责任,所以暂时是不能动的,所以能动的只有轻骑部队,直接从轻骑部队调出两个团来,主力骑兵部队调一个团,三个团凑齐了,不过游骑兵仍然要派出一个中队一百八十人参与到此次行动当中。

    孙阳最后拍板决定了,这事就算是定下来了,接着就是军令传达了,使用飞鸽进行传书,但是飞鸽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所以还需要通过骑兵进行加快军令传达,沿途飞奔,只用两天,就可以将军令传达到各部队。

    现在的部队分配不再像从前那样,老狐领轻骑,刘基、韩老根领重骑,郭破虏领轻骑的方式了,而是进行了战术类的混编,部队以团为规模被搭配在一起,分守各部,将兵进行了分离,这样的搭配也最为合适了。

    军令一调,各部立刻就动了起来,轻骑的一个团从八星城出,重骑的一个团从刘基的东部部队调集,另一个团的轻骑则从南部郭破虏的南部部队调集,而游骑兵,则由狗子亲自带领一个中队,用最快的速度趣味往北地。

    哪怕是在自治区内部赶路,也采用了防御式的赶路方式,部队以营为单位,拉开至少五百米的距离,一旦哪支部队遇袭,余部都可以用最快的速度增援或是放弃,避免被一锅端了。

    部队从各基地开出,马蹄踏地,发出轰轰的巨响声,沿着主干路一路奔行,前导的两名骑兵马鞍旁插着两杆硕大的铁血大旗,骑行起来,这些被敌人鲜血染红的有些质硬的大旗烈烈做响,每骑都是黑衣黑甲,背弩按刀,奔行之时,血腥之气扑面而来,让那些在公路上赶路的商队忙不迭的将车子停靠在路边,甚至一些胡商更是面露惊惧之色。

    部队拥有优先通过权,两名前导骑兵所过之处,道路必须要被清开,否则的话,将会被火药硬生生的炸开。

    一支支的部队举着铁血大旗呼啸而过,部队现在只打铁血大旗,黑字的宋旗也只有在长安才会悬挂,部队是国防军,不是一家一姓的部队,他们负责的是保家卫国,是华夏百姓,至于姓什么,谁当皇帝,与他们无关,忠君的君在自治区,特别是在军方给予了新的涵义,代表国家,而不是君王,就这一点,才让大宋方面相当的不满。

    部队一动,报纸就得谈了,随军的记者不停的发回新的消息,部队走到哪啦,遇到了什么事啦,受到什么样的欢迎啦之类的,而五十九骑出漠北的段子更是成为了酒楼茶馆说书先生的经典桥段,一时之间,冲淡了大宋方面的舆论宣传。

    “且说搏古将军,跃马扬刀,一百零八斤陌刀一挥,单人独骑,直扑蒙军阵前,乌椎马哗拉拉奔行,且看搏古将军一勒马缰,骏马前蹄扬起,咴咴烈啸,搏古将军陌刀一展,高声大喝,对面的鞑子,可敢与我孙某一战”说书先生说着,惊堂木啪的一拍,“欲知后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下面发出了吁声,赏钱不断,催着说书先生接着往下说,孙阳和李平对视了一眼,也扔了十几个铜子的赏钱。

    “扯蛋,我什么时候抡过一百零八斤的陌刀了?我用过最重的武器就是八星城围战的时候,厚背大砍刀,身上三层重甲,我算算,呀,也差不多有一百零八斤了,不过那要算上甲胄才行啊”孙阳向身边的李平低声说道。

    “听着吧,一个说书先生,你还当真的啊”李平白了他一眼,递给他一块精致的小糕点说道。

章节目录

大宋八百年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落魄小书童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185 战争转移法-大宋福红坊恐怖高校三部曲,大宋八百年,笔趣阁并收藏大宋八百年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