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族形形色色,种族千万,血脉繁多,而且大多拥有悠长的寿命。妖族非常看重血脉,血脉强大的,生而为王!血脉弱小的,一出生就伴随着卑贱,甚至被贴上奴隶的标签。
它们不擅长法则之力,反而是本身气血强大,所以在武道修炼上,都会偏向于锤炼自己的肉身。但是到了一定境界后也不得不开始感悟法则,毕竟不是每个妖族都有那些强大的血脉,可以肉身硬扛法则之力的。
而且妖族在领悟法则方面虽然不如人族,可是一些拥有贵族血脉的大妖,他们天生就对某一系法则亲和,这是人类所没有的天赋。
妖族可以分为三大种族天妖、地妖和古妖。
其中天妖是妖族中的贵族,它们全部有悠久的历史,体内流淌着远古大妖的高贵血脉,但血脉浓郁程度,在不同的家族弟子身上差距很大。
天妖是高等妖族,但本身外表却偏向于人族,生下来就是人类婴儿的形态,除了血脉本质不同,外貌几乎一样。血脉足够浓郁的成员,可以在成长中觉醒远古妖族之力!可以化身古妖,那是他们的终极战斗形态。
地妖与天妖的差距就大了。
他们其实是一些兽类、草木,在成长足够长的岁月后,汲取天地精气,某一天突然产生灵智,慢慢的修道,最终化成人形。他们拥有如人类一般的灵智,繁殖后代数目越来越庞大,慢慢演化出地妖一族。
地妖后代刚出生的时候,往往还带着妖兽的形态,比如婴儿长着犬牙、利爪、毛发、尾巴等等,依靠慢慢修炼,才能彻底化形。
地妖一族面对天妖一族时,有与生俱来的自卑感,但是面对人族,他们却又有一股与生俱来的优越感。地妖一族的体魄,明显比人族强大,但是悟性远不如人族,智商还是比人族差一些,创造传承,学习功法,参悟法则方面,都要逊色于人族。
古妖其实就是天妖一族的祖先,它们是宇宙形成之初,天地精气所化,是这个宇宙的第一代生命,近似于自然神灵。
古妖带有着强烈的神话色彩,比如妖族传说中的上古妖龙、白泽等等。它们也能繁衍后代,但是繁衍能力低得令人发指,古妖原本就数目稀少,到了后来,更是近乎绝迹。
远古十二妖神是宇宙形成之初,混沌初开,天地所诞生的十二头强大的古妖,它们甚至不应该被称作‘古妖’,它们是自然神灵。
十二妖神,前面九种分别是:太阳烛照、太阴幽冥、后土道树、龙皇、七彩凤凰、鲲鹏、天人、忘川、寂无。除了这九大妖神之外,剩下三大妖神是一个谜。
十二妖神,是妖族的说法,而十二道祖,乃是人族的说法。其实十二妖神跟妖族并没有比人族更近的联系,说到底,十二妖神其实就象征着天道之始。
从这方面说,用人族的叫法十二道祖更为合适。
只有万妖帝天的妖族称它们为妖神,认为十二妖神都是妖族的始祖,实际上同样有人族,将十二妖神认定为他们自己的先祖图腾。
华夏九州,有一本经书,名为《山海经》,记录了这些妖物。
大禹昔年治水,穷尽精力,以息壤填渊,神龙画地,杀巨人防风、逐水神共工、诛九头蛇相,锁魔猿无支祁于龟山之足……击败天下妖魔,江山终于安宁。
此时的大禹已经很老了,他深知群魔之能,担心自己死后,此辈复生,将无人可制,因而收九州之金,铸成九座禹鼎,鼎上图刻万象,林泽岳渎、魑魅魍魉、龙蛇虎豸、山妖海怪,无不毕具,拥有极大神力,足以镇压一切邪魔。
而《山海经》,即是鼎上的图谱。
除了动植物外,还有山精、石怪乃至桌椅板凳之类的非生物,也可以修炼成精。关于年龄问题,无论动物还是植物,修炼成精耗费的时间都相当长,短短几十年是不够的。
动物修炼成精的很多,其中最擅长也最有可能修炼成功的是狐狸。
《阅微草堂笔记》卷十说:“人物异类,狐则在人物之间,幽明异路,狐则在幽明之间。仙妖殊途,狐则在仙妖之间,故谓遇狐为怪可,谓遇狐为常亦可。”狐狸介于人与动物、阴阳、仙妖之间,也就是说,它们在心智上与人最接近,所以最有可能修炼成功。
当然,狐狸修炼的时间绝不短,上面这篇文章中就提到,某位硕儒与老学究一般的狐狸精为友,狐狸精每次与他聊天,总是劝他修道,说,我们辛辛苦苦一两百年,才能修炼成人身,像你们人类一样体验饮食男女,生老病死。
然后才能继续修炼以登仙界。你们现在已是人身,等于功成大半了,还如此浑浑噩噩,宁可与草木同朽,实在可惜。
对于修炼升级的过程,以及人类相对狐狸精的优势,《子不语》卷一“狐生员劝人修仙”条说得更细致:“如狐狸,学仙最难。先学人形,再学人语。学人语者,先学鸟语;学鸟语者,又必须尽学四海九州之鸟语。
无所不能,然后能为人声,以成人形,其功已五百年矣。人学仙,较异类学仙少五百年功苦。若贵人、文人学仙,较凡人又省三百年功劳。大率学仙者,千年而成,此定理也。”
如今妖族进攻两界山,也是为了它们生存的家园。
谢宝树小时候,就曾听说过一些“草木成精”的故事。
树木原本安静,不激不厉,然而,在大隋的画报中,树木变成精怪,多是狰狞可怖,令人束手无策。比起动物成精的凶悍,树精也毫不逊色。
狰狞可怖的树精,却害怕木匠,就像有些动物成精的妖怪会害怕屠夫,有大儒认为,木匠相当于树的屠夫,身上积累了太多杀气,因而会让树精感到害怕。
山东平原县的大道旁有几棵柳树,都有合抱之粗,有一天,柳树的树干裂开,“树腹中裂迸出人物数斗”,牧童看见了,争着去捡。这些小人儿只有一寸长,有的头戴冠冕,有的戴着小帽,有男有女,有老有少,长短不一,但都神采飞扬,还有驴骡牛马等牲畜,小巧可爱,和真的一样,这到底是天造地设的,还是有鬼斧神工的匠人做出来捉弄人?
小人的传说,古已有之。《山海经》有小人国,《列子》有僬侥国,都是身材矮小的小人。唐人段成式《酉阳杂俎》中说,李章武有一个僬侥国人的标本,身长三寸左右,四肢完备,五官分明。后世的小人国故事,多从这些古典资源中演化而来。
直隶河间府的王廷佐夜里骑马赶路,被一棵大树挡住去路。这是他常走的路,记忆中此处并没有大树,只好从旁边绕过,哪知这棵树能移动,还是挡在他的面前,马渐渐疲惫,人也陷入了迷懵。
这时,王廷佐之前认识的两个木匠路过。两木匠看见王廷佐在傻站着,不知何故,王廷佐指着那棵树,说了树的怪异。两木匠当时已经喝醉,大声叫道:“佛殿上还少一根大梁,正好遇到一棵大树。”两人拿着斧头锯子直奔树去,大树化作一阵旋风,就地消失了。
有大儒听说了这件事,认为树精惧怕木匠,正如狐狸精惧怕猎户,他们身上积累的威势足以震慑妖魔。
李怪,即李树作怪。草木精怪中最凶恶的,当属长安的的李怪。当地有某姓富甲天下,家中有一座大花园,园中有一棵李树,数人合抱,高达百余尺,是几百年的古木。有一老叟,穿着深红的袍子,头戴纱帽,在树顶上出现,迎着风望月亮。家人捡了石头朝他投掷,老叟发怒,开始作怪,家中人不断染病,衣物自动破碎,不得安宁。
主人忧虑,请来僧道法师,都无法战胜李怪。此后又有一个小怪,近似于猴形,在树上忽隐忽现,从高处往下扔石头。李怪之祸,最终无法消除,该家的资财也因此折损无数。
李树成精,还有一大一小,大者身穿深红,也是模拟李子的颜色,而助纣为虐的小怪不知是何物。草木成精的妖怪这般凶恶,也真是罕见了。
在九州,也是有各种各样的妖怪,不过相对于外界,老实一些。
袁州村中有一个老员外,性格严谨敦厚,家中也饶于资财,为一乡人所推重。
一天,有一大队人马簇拥着一位紫衣少年,上门来求员外招待,员外不敢怠慢,连忙置备下好酒好肉设宴款待他们,员外也亲自在一边伺候着。
可过了一会儿,员外忽然想到:“不管是州府的官员,还是朝廷上的使者,都有专门招待的地方,他们怎么会跑我家来要东西吃?”脸上渐渐露出了怀疑之色。
少年觉察到后,便对员外说:“您怀疑我,我也就不能再隐瞒了,我并非凡人,而是此地的山神。”
员外吓了一跳,拜伏于地道:人们每天对您的祭祀络绎不绝,您怎么会落魄到要向人求食的地步呢?”
山神答道:“凡是人类祭祀于我,都是在向我求福,可我也有力所不及的时候,如果我不能赐予其人福报,我也就不敢享用他给我的祭祀。听说您是位长者,所以才来向您求顿饭吃。”
吃完后,少年便离座告辞,一出门就消失不见了。
山神河神,也是妖怪,有时候,非常好玩。
广陵法云寺的僧人珉楚,曾经和一位章姓商人交情甚厚,章姓商人死的时候,珉楚还曾为他念经超度。
而就在几个月后,在集市上,珉楚居然又遇见了这个已经死去的章姓商人。当时珉楚还没吃饭,商人便把他请进了饭馆里,边吃边聊。
珉楚问商人说:“您已经死了呀,怎么还会出现在这里?”
商人回答说:“因我生前有小罪过,死后也难脱辛劳,今被配为扬州掠剩儿。”
珉楚问什么是掠剩?
商人答说:“凡世间之人,经商时所能赚的利润都有定数,超过定数而多得的部分即是余剩,我便可以掠夺为己有。今人间如我辈者甚多。”说着便指着街上来来往往的人说,某人某人,都和我一样。不一会儿有一个僧人路过,商人又说:“这个和尚也是。”商人还把僧人叫到了跟前,两人说了很久的话,但僧人却始终没有发现就坐在旁边的珉楚。
又坐了一会儿,商人和珉楚相携到了街上,遇见有一妇人在卖花,商人指着她说:“这妇人的花也是鬼所卖的,也只有鬼才会用这花,人间这花是没有用处的。”
说罢,商人掏钱买下了一朵,送给珉楚说:“凡见此花而笑者,皆是鬼。”之后就告辞而去了。那花殷红精致,十分可爱,只是格外的重,珉楚持着这花,昏昏然朝寺里走去,一路上,有许多人见到花后都露出了笑容。
等到就快进到寺里时,珉楚突然醒悟到我和鬼接触了这么久,手里还持着鬼送的花,终究不是好事,于是便将花扔到了路旁的水沟里,花落水时,能听到清晰的响声。
回到寺里后,其他僧人发现珉楚脸色不对,以为是中了邪,连忙持汤药来让他喝下,过了很久才恢复过来,之后向人们说了一路上的遭遇。于是人们一起去找珉楚扔在水沟里的花,但那里却根本没有花,只有一只死人的断掌而已。
一个叫马举的官员,要到蜀中去赴任,当时正值战乱过后,走的又是小路,所以一路之上绝无人烟。
入夜后,他来到了一座馆驿前,听见东廊下有人说话的声音,就走过去说明了自己的来意,并且希望可以留宿。那声音却只是说:“中堂里有床,你爱睡就去睡吧。”
马举见其态度冷淡,也就不再多说,自己去了中堂。到了堂里后,他喊人求火点灯,对方答说:“没火。”于是又喊人求席子,须臾间,邻屋中蓦地飞出一卷席子,能有十几斤沉,砸身上那就是暗器。可马举天生心雄胆壮,对此毫不介意,铺开席子就躺下睡了。
半夜时,忽然有一个貌似猴子的黑影,蹑手蹑脚地爬到了马举的床上,也不知想干什么,马举觉察到后,急忙抄起身边的铁棍就打,那黑影便应声嚎叫着逃走了。
天亮后,马举高声和馆驿主人告别,对方却躲在房间里,气哄哄地对马举说:“昨夜见你一个人独处,好心让我儿去与你作伴,你倒好,差点没把他打死!”
马举上前去推门,却怎么也推不开,从缝隙间往里看,里面一个人都没有,只有满落的灰尘而已。
唐宪宗元年间,有个叫韦思恭的书生是洛阳人,他与年龄相仿的两个青年书生一个姓董、一个姓王的书生三人关系很好,同去嵩山的的一座寺庙中修学。
这做寺庙的东北边一箭之地有一口山泉,在泉水口处的岩石上有个打磨好、专供寺僧人取水的大石盆。那大水盆周长十几米,大概能装下十斛水。
他于是就上前,下马跟那道士打招呼:“道长有礼了,小可不慎迷路,希望道长能指条回城的道路!在下感激不尽!”
这道士看上去三四十岁年纪,颌下三绺黑须,面容消瘦,一双眼睛却神明如炬,见到卢君畅后也笑着打了稽首,道:“没想到在这荒郊野外也能遇到太守呵,从这里向西三里就有回城的道路,贵人还是快些打马去吧,稍停片刻恐怕就要挨雨淋了!”
卢君畅看看天空,阳光耀目,一片云彩都没有,怎么会下雨?心中奇怪这道人说胡话,才注意到那道士身旁领着的两条狗。
那狗的腰身细长,可是胸前却一团结实肌肉,走起来还晃动着,像是要向下坠落,碰到地面。卢君畅看这两条狗不像是猎犬,这出家人带两条狗,更是奇怪。
“道长,这是要去何处?”
“贵人不必多问,风来雨急,还是快些去吧!”道士说完快步向前走去。
卢君畅一晃神儿
的功夫,道士就不见了。他就赶紧上马去追,跑出去一盏茶的功夫竟然都没追上!心想那道士难道是仙人吗?脚程比这马快这么多?
耳边听到两声犬吠,远远看到刚才那两条大白狗朝着一个小湖跑去,却不见道士身影。
卢君畅正要催马前行,去湖边看看。
只见那两条狗“扑通”两声就跳进了那湖中。
刹那间,只见湖面翻涌搅动,水汽蒸腾而起,转而整个湖中的水如同烧开一般,忽然两条巨大白龙就从湖面跃然而出,蜿蜒盘绕,直飞向云霄中去!
大唐没有主体的宗教信仰,它以强大的自信和包容接纳了众多的宗教流派。
大唐的教派很多,儒释道此时已成三足鼎立之势,还有外来的景教、拜火教、摩尼教等,它们在发源地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排斥和打压,但在唐朝却得到了礼遇和尊重。
佛教自两汉传入中国,至唐代达到鼎盛。
唐玄奘出发前往西天取经,唐太宗李世民执酒相送,和他结拜为兄弟,称玄奘为“御弟”。太宗御指拾一撮尘土,弹入酒中,殷殷嘱托:“日久年深,山遥路远,御弟可进此酒:宁恋本乡一捻土,莫爱他乡万两金。
多年前的一个早晨,唐都长安的国学,气氛显得庄严肃穆,一场隆重的释奠礼仪正在这里举行。释奠,本来朝廷祭祀先圣孔子的大典,但这次仪式却显得非同寻常。
因为参加这次礼仪的,不仅有当朝一代大儒国子博士徐文远与太学博士陆德明,唐高祖还特意邀请了佛教界和道教界的代表人物:长安圣光寺沙门慧乘和普光寺沙门道岳,清虚观道士刘进喜和李仲卿。
期间,刘进喜、徐文远和慧乘三位大师相继升座讲经,之后相互辩难,气氛极为热烈。切磋,琢磨,斗争,融合。道教、儒教、佛教等各种宗教,在唐代获得空前繁荣与发展。
这是一个讲究排序的国度。从各种场合的排序,可以看出不同人物及其所代表的集团和势力,在主人心中的主次轻重。从这次三教讲论的顺序人们预见,本土的道教将获得李唐王朝更多的支持。事实正是如此,虽然道教在佛教面前一直处于弱势,但它成为唐朝的国教。
大唐对佛很重视,为什么他把道做为国教呢,因为道是本土本乡本生的文化,所以把道教作为国教,因为老子思想。还有一个,具体一点就是微观地看,老子姓李,是大唐李家祖先,有人说李渊为了抬高门第,追认老子是祖先,所以把道教称为国教。
起因可追溯到隋末农民起义兴起之际,当时民间流传“老子度世,李氏当王”的歌谣,李渊称帝后一再宣称“李氏将兴,天祚有应”,意为李家主宰天下是上天的旨意。
李世民继承其父的说法,更加明确宣称自己是老子李耳的后裔。唐太宗下达诏书,继续置道教于佛教之上,用政权手段进一步巩固了道教作为唐朝国教的位置。
唐高宗在泰山举行了自东汉光武帝之后的第一次封禅大典,这次大典笼罩着一层淡淡的道教色彩。就在大典之后,高宗命令全国各州各置观、寺各一所,这是历史上道教首次在全国范围内有了国家支持的宫观网络。
从泰山上下来的唐高宗,特意绕道赴老子故里亳州谷阳县,并将其改名为真源县。他正式追尊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创建祠庙,派官员进行日常管理。从此以后,道教在唐代宗教中的位置更加特殊。
唐玄宗同样尊崇道教,唐玄宗在长安亲自朝献太清宫,并追尊老子为:大圣祖高上大道金阙玄元天皇大帝,对道教的追崇和狂热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玄宗时期,老子故里的太清宫也受到国家的重视,据说当时占地八顷七十二亩,周围四十里,规模达到鼎盛,琼楼玉宇,金碧辉煌,可与皇家的殿堂相媲。
那是还没有刘看山的时代,有一个名为孙思邈的道长出现了,道门在大唐才拥有了众多信徒。
一个孙思邈,可以抵得上几百位真人了。
孙思邈生于西魏大统七年,自谓“幼遭风冷,屡造医门,汤药之资,罄尽家产”,孙思邈幼年嗜学如渴,知识广博,只是后来身患疾病,经常请医生治疗,花费了很多家财,于是,他便立志从医。
孙思邈少年好读,天资聪明,七岁的时候,就认识一千多字,每天能背诵上千字的文章,据《旧唐书》载,西魏大臣独孤信对孙思邈十分器重,称其为“圣童”。
十八岁岁时立志究医,“颇觉有悟,是以亲邻中外有疾厄者,多所济益”。到了二十岁,就能侃侃而谈老子、庄子的学说,精通道家典籍,被人称为“圣童”,开始为乡邻治病。
北周静帝时,杨坚执掌朝政,召孙思邈任国子博士,孙思邈无意仕途功名,认为做高官太过世故,不能随意,坚决不接受,一心致力于医学。
隋开皇元年,见国事多端,孙思邈隐居太白山中。他一方面下功夫钻研医学著作,一方面亲自采集草药,研究药物学。认真研读《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古代医书。
同时广泛收集民间流传的药方,热心为人治病,积累了许多宝贵的临床经验。他从理论到实践,再由实践经验中提炼出新的医药学研究成果,以毕生精力撰成了医学著作《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
药王孙思邈孙思邈非常重视预防疾病,讲求预防为先的观点,坚持辨证施治的方法,认为人若善摄生,当可免于病。只要“良医导之以药石,救之以针剂”,“体形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灾”。
并提出“存不忘亡,安不忘危”,强调“每日必须调气、补泻、按摩、导引为佳,勿以康健便为常然。”他提倡讲求个人卫生,重视运动保健,提出了食疗、药疗、养生、养性、保健相结合的防病治病主张。
孙思邈对针灸术也颇有研究,著有《明堂针灸图》,以针灸术作为药物的辅助疗法。他认为“良医之道,必先诊脉处方,次即针灸,内外相扶,病必当愈。”积极主张对疾病实行综合治疗。
在研究医学的过程中,孙思邈把硫磺、硝石、木炭混合制成粉,用来发火炼丹。
孙思邈还对良医的诊病方法做了总结:“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胆大”是要有如赳赳武夫般自信而有气质;“心小”是要如同在薄冰上行走,在峭壁边落足一样时时小心谨慎;“智圆”是指遇事圆活机变,不得拘泥,须有制敌机先的能力;“行方”是指不贪名、不夺利,心中自有坦荡天地。”
《千金要方》孙氏认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故将他自己的两部著作均冠以“千金”二宇,名《千金要方》。
孙思邈重视医德,不分“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皆一视同仁。声言“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他认为,医生须以解除病人痛苦为唯一职责,其它则“无欲无求,对病人一视同仁“皆如至尊”,“华夷愚智,普同一等”。
他身体力行,一心赴救,不慕名利,用毕生精力实现了自己的道家医德思想,是中国医德思想的创始人。孙思邈的名著《千金方》中,也把“大医精诚”的医德规范放在了极其重要的位置上来专门立题,重点讨论。而他本人,也是以德养性、以德养身、德艺双馨的代表人物之一。
孙思邈具有高尚的医德,一切以治病救人为先。他关心人民的疾病痛苦,处处为患者着想,对前来求医的人,不分高贵低贱、贫富老幼,亲近疏远,皆平等相待。他出外治病,不分昼夜,不避寒暑,不顾饥渴和疲劳,全力以赴。
临床时,精神集中,认真负责,不草率从事,不考虑个人得失,不嫌脏臭污秽,专心救护。
特别是他提倡医生治病时,不能借机索要财物,应该无欲无求。他这种高尚的医德,实为后世之楷模,千余年来,一直受大家歌颂,被尊称为“药王”。
孙思邈不用动物入药。他说:“自古名贤治病,多用生命以济危急,虽曰贱畜贵人,至于爱命人畜一也。损彼益己,物情同患,况于人呼!夫杀生求生,去生更远。吾今此方所以不用生命为药者,良由此也。”
孙思邈在生之年为医药事业作了那么多重大的贡献,临终时,却遗嘱“薄葬,不藏明器,祭去牲牢”。这种精神是很可贵的。他深受人民的爱戴和敬仰。
他的家乡人民给他修庙立碑,把他隐居过的“五台山”改名为“药王山”。山上至今保留有许多有关孙思邈的古迹,如“药王庙”、“拜真台”、“太玄洞”、“千金宝要碑”、“洗药池”等。
药王孙思邈在太白山隐居修道时,“练气养神,求度世之术”。他对医药有长时期的精心研究,且常怀仁慈之心,亲自采制药物,为人治病,以医药助人。作为修道人,他奉行“凡所举动,务行阴德,济物为功”的原则。
当时的知名人士多曾拜他为师,甘当他的学生。“初唐四杰”之一的著名诗人卢照邻在他的《病梨树赋序》中称孙思邈“道合古今,学殚数术”,“推步甲乙,度量乾坤”。
在卢照邻写《病梨树赋序》时,孙思邈已经九十多岁了。但他的眼耳一点也没有衰老的迹象;体壮盛,神色清朗。当初魏征受皇上诏书编修齐、梁、陈、周、隋五代史的时候,担心会有遗漏,便多次访问孙思邈。孙思邈以口传授,就像眼前亲自看到一样的清楚。
当时卢照邻负有盛名,不幸得了重病,他嗟叹每个人遭遇的不同,人的寿命竟如此的悬殊。于是他问孙思邈:“名医治病,其道理何在呢?”
孙思邈回答说:“我听说善于论天的人,必定由这个人的本质而定;善于谈论人的人,一定要以天的道理为依据。天有四时的变化,五行的运转,寒暑交替。它运转时,和而为雨,怒而为风,凝而为霜雪,张而为虹霓。
这是天地的规律。人有四肢和五脏,一醒一睡,呼吸吐纳,循环往复。流而为荣卫,彰而为气色,发而为音声。这是人体的规律。阳用其精,阴用其形,这是天和人相同的地方。
等到失去这种正常现象,蒸则生热,否则生寒,结而为疣赘,陷而为痈疽,奔而为喘乏,竭而为焦枯。病情呈现在表面,病变却在形体内。这种道理同样可推及到天地,也是这样的。
所以五纬盈缩,星辰失度,日月错行,彗孛流飞,这是天地的危病。寒暑不时,此天地之蒸否也。石立土踊,此天地之疣赘也。
传说有一次在行路时,孙思邈看见一个牧童在杀小蛇,那蛇已经受伤出血了。孙思邈恳求牧童不要杀它,并脱下自己的衣服来送给牧童,赎救了小蛇。然后又用药物把蛇封裹起来,把它放回到草丛中去。
一个多月后,孙思邈又外出行走,看见一个白衣少年,仆人和马匹都很壮实,下马来拜见他,并感谢他说:“小弟承蒙道者救了一命,孙思邈听后没有介意。少年又再次拜他,并请他骑另一匹马。
两马驰行如飞,到了一处城郭的地方。那里花木繁盛,春景和媚,门庭灿然显赫,人物繁杂,简直就象君王的住处。原来孙思邈救的小蛇是龙王的儿子,那里就是龙宫的所在“泾阳洞府”。
龙王为报孙思邈救子之恩,临行时要送他许多金珠宝物,但都被孙思邈坚决推辞了。龙王见他不爱富贵,便叫儿子取出龙宫三十药方赠送给他,并告诉他说:“这是真方,可以济世救人”。
孙思邈回家以后把每一个药方都试用了,发现都有神效。后来孙思邈在撰写自己的方书《千金方》三十卷时,便把龙宫药方分散放在里面。
玄照和尚在嵩山白鹊谷修道,操行精严,在出家人中推为首位。他发愿讲授一千遍《法华经》,以利众生。在山中开讲以后,虽然寒暑无常,山路险恶,但是来听经的总是座无缺席。
当时有三个老头,眉毛胡须全白,相貌与众不同,在那虔诚的听讲。如此听了多日,玄照感到奇怪。忽然一日,三个老头一大早就来拜见玄照。
他们说:“我们三个弟子,其实是龙,有各自的职责,也很辛苦,以后还要几千年了。能听到你精妙的说法,没有什么报答的,也许你有什么事情需要我们去做,我们愿意效微薄之力。”
玄照:“现在阴阳失调,干旱少雨,国内闹饥荒,你们可以下些雨来拯救天下百姓。这是贫僧的愿望。”
三个老头说:“聚云下雨,本来是一桩小事。只是关于下雨的禁令绝对严重,不奉上天之命擅自行雨之罪不小,有性命之忧呢!我们试说一个办法,差不多可以成功,不知长老能不能去做?”
玄照说:“那你说给我听听吧!”
三个老头道:“少室山的孙思邈处士望高德重,一定能使弟子的灾祸解脱,那就可以马上下雨了。”
玄照:“贫僧知道孙处士在山中,但是不知道他的道行,又怎么能如此呢?”
三老头:“孙公的仁义不可估量。仁义之心附着于济世的药方,造福于万代。他的名望已经在天宫登记入册,实在是世外高人。如果他能说话相救,保证没有问题。只要长老先和他约好,如果他答应了,立即就依你的话去做。”
于是他们就把救护的办法告诉玄照。
玄照到孙思邈的住处去,诚恳的拜谒,人情礼数特别谨慎,坐定许久才说:“孙处士以贤德明哲的气度,把济助于苍生为己任,现在极旱,寸苗不长,百姓叫苦不迭,焦渴干枯如此,施用仁的时候到了。希望你开恩,救一救天下百姓。”
孙思邈答:“我没有能耐
才遁入山野,凭什么功力有助于人呢?如果有什么可以施与百姓,保证不会吝惜。”
玄照:“贫僧昨天遇到三条龙,让他们下点雨,他们都说,不奉天帝的命令擅自行雨,杀头之罪不轻,只有孙处士德高功大,能把他们救下来。我特意来表示心愿,请处士斟酌。”
孙思邈:“只要可以办到,我没有什么顾惜的。”
玄照:“下雨之后,三条龙逃避罪责,投到处士居所后边的池子里荫蔽。当有异人来捕捉他们的时候,处士向来人说明白,把他打发走,三条龙就会免罪。”
孙思邈答应下来。玄照回山,在路上遇到三个老头,玄照就把孙思邈的意思告诉了他们。他们约好一天一夜,如期下雨,淋淋洒洒,滋润千里。
第二天玄照来谒见孙思邈,说话之间,有一个样子奇特的人,直接来到后边的池畔,嘟嘟囔囔的念起咒语,一会儿,池水结冰,立刻有两苍一白三只水獭从池中出来,那人就用赤色绳索把三只水獭捆绑起来,要带走。
孙思邈上前招呼道:“这三个东西的罪,就是处死也应该的。但是他们擅自下雨,是我让他们干的,希望饶过他们,并请代我向天帝求情,不要责罚他们了。”
那人听了这些话,便解开绳索把他们放了,自己提着绳索离去。过了一会儿,三个老头向孙思邈致谢,不知如何酬谢。孙思邈说:“我住在山谷中,用不着什么东西,不需要报答。”
三个老头回身又拜见玄照,要为他效力。玄照答:“住在山中,一个是吃,一个是穿,此外什么也不需要,不用什么报酬。”经不住三个老头再三要求,玄照便说:“前山挡路,来往很不方便,你们可以把它搬走吗?”
三个老头说:“这是一件小事,只要别怪怨风雷太大就行,马上就可以办。这天晚上,雷霆大作,狂风四起,到了早晨才风停雨住。寺前的小山没有了,豁然开朗,数里平坦,三个老头又来,叩谢而去。
民间流传着很多关于药王孙思邈的画像,他的形象朴素、精神矍铄、鹤发童颜。孙思邈因为小时候曾经生过一场大病,差点丢了性命,病好后,就决心学医。他勤奋好学,很年轻的时候,对于古代医学就已经很精通了。
后来,他一直致力药学方面的研究,造诣很深。《千金药方》就是他著述的传世之作。这本书涉及的领域非常广,在生理、诊断、药物等医学理论上都有精深的见解,而且关于外科的一些医术也很有创见。他对传统中医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孙思邈生前被人们尊为神医,他救治病人的声誉很高,而且常常有起死回生的奇迹出现。
每年四月末的时候,大家纷纷赶药王庙会,前去烧香祭拜。那些药铺和经营药材生意的人,更是年年供奉着药王,希望药王帮助自己的药业发达
民间流传着有一个天上下来为民解除病痛的神仙,也叫做孙思邈。据说孙思邈不仅善于救人,而且还救一些鸟兽,并且从鸟兽那里得到一些很好的救病医人的药方。
还有,老虎的事情。
孙思邈养着一头毛驴,他平时到深山采药或到远处为群众治病时,就赶上这头驴为他驮载药囊、药材等;他走困了,就骑上毛驴代步。他非常喜爱这头毛驴,一步也离不开它。
有一年夏天,他和徒弟赶着这头驴到离家乡不远的五台山去采集药材。来到一处山谷口,发现药材很多,就将毛驴拴在树上,随后便进山沟采药去了。
他们走了不大一会儿,忽然一只猛虎大叫一声,从松林里跑出来,直扑毛驴,用两只前爪将毛驴压倒在地,张开血盆大口,吃掉了这头毛驴。
孙思邈和他的徒弟闻声赶来时,老虎已经跑得没影没踪了,只见地上血肉模糊,剩下一大堆横七竖八的驴骨头。这头毛驴被老虎吃掉,眼下采集的一大堆药材如何运回去呢?
今后采药、出诊又怎么办呢?孙思邈非常生气。
说来奇怪,那只吃了毛驴的老虎走了没多大功夫,又慢慢地走了回来。它站在孙思邈的面前,垂下了头,眼中流露出哀求的神色,口角流着鲜血,温j顷的简直像只猫。
孙思邈详细观察了一会儿,看出这只老虎已经有了伤,是前来找他治疗的。但他知道这只虎吃掉了他的毛驴,孙思邈很生气,便不理睬它,转过身向远处走去。
可是这只虎也跟着他走,眼里流着泪水,看样子喉咙里实在疼得难以忍受了。
孙思邈看见老虎有悔过的样子,便叫徒弟去看看虎口里有什么病。徒弟走到老虎跟前,将医铃放人虎口。把虎嘴撑开,定睛一看,原来一根骨签扎在了老虎的喉壁上,鲜血不住地向外流着。孙思邈从虎口伸进一只手去,很快就把那根骨签取了出来。
老虎的伤病被治好以后,孙思邈就指着老虎训斥道:“你这个作恶多端的野兽,吃掉了我的毛驴,被骨签刺伤了喉咙,乃是自作自受。我本来不愿给你医治,但见你疼痛难忍,且有悔过之意,才给你治好了病。你现在快走吧!”
老虎走去不远,又返回来走到孙思邈的面前卧了下来,作出让孙思邈乘骑的姿势。
孙思邈与徒弟看见老虎的表情,想了一会也就明白了。徒弟对老虎说:“你若是愿意代替毛驴为我师父驮药的话,就把头点三下”。
他刚说完,老虎果真点了三下头。于是,徒弟便将他们采集的药材搭在老虎背上。老虎这时看了看孙思邈,还是不走。徒弟又对它说:“你难道还要把师父一起驮上吗?”
老虎听后又点了三下头。孙思邈见老虎愿意驮他,就骑在老虎的背上。这时老虎才站立起来,迈步向前赶路了。从此以后,这只虎就经常给孙思邈驮载药囊、药材,还让他骑在背上到各地给人们看病。他们师徒二人有时在深山老林里遇见盗匪、猛兽,由于这只老虎跟着,盗匪、猛兽也不敢前来伤害他们。
现在,耀州药王山上还有一块地方叫“老虎坪”。相传就是孙思邈救这只老虎的地方。后来人们给孙思邈塑像时,总要塑一只老虎卧在孙思邈身边,也就是这个原因。
孙思邈多年在高山中随师学医,深得师父赞许,尽得师父真传。辞别师父下山时,师父告诫他:“人间世事,顺逆皆有定数,不要因一时的困难就消磨了济世救人的愿望,初衷不改,必有大成。”
下山后,孙思邈谨遵师父教诲,一心一意为人医病。不料事与愿违,无论走到哪儿,不但治不好病,而且他一出手,病人就死了!他被指责、谩骂,后来,人们简直像躲避瘟疫一样嫌弃他、赶他走。
一天,他终于承受不住,上山向师父倾诉苦衷。师父说:“你受的苦我都知道,这就是个过程,等你的草鞋长到八斤半的时候,就时来运转了。”
再次下山,孙思邈又经历了同样的遭遇。虽诸事不顺,他并不灰心、气馁。
一天,他穿行在一个涝泥塘子里,草鞋几乎都拽烂了。好不容易走出塘子,他倚在一棵大树旁,用柔韧的草,捆绑破烂的草鞋,然后,继续穿上。这草鞋因为不断修补编织,已经又肥又重了。
忽然,一队送殡的队伍伴着哭声经过,被抬的棺材往外滴著血。孙思邈走近仔细观察血迹,马上就追上去高喊:“站住!站住!人还有救,人还有救……”
抬棺人不理他,认为出殡途中放下棺材不吉利。孙思邈只好边随着走,边说:“里面是个产妇,难产而死。不但孩子没生下来,产妇也流血不止。赶快放下棺材!产妇还有救!不然就来不及了!”
抬棺的人一听,他怎么会知道?说得全都对啊。
所以就放下棺材,打开棺材让他医治。只见孙思邈拿出一根银针,找准穴位就扎了进去,然后用手加大力度捻针。一会儿,“死去”的产妇竟睁开了眼睛,“啊”一声醒过来,而且马上传出了婴儿的哭声,她腹中的胎儿生出来了!产妇和孩子都得救啦!
于是孙思邈被产妇家人请回家,全家人又谢又拜,不知怎样款待才能报答救命之恩。第二天,孙思邈执意要走,全家人苦留不住,送一些银钱作谢礼,孙思邈坚拒不收,只收下了一双新草鞋。其家人想把旧草鞋扔掉,孙思邈舍不得,找秤量了量,草鞋正好八斤半。
一根银针救两命的故事很快流传开来。从此,孙思邈看病果真是手到病除,“草鞋神医”的神迹也越传越广。
作为一名医生,既能得到至高无上皇帝的赞颂,又能得到后人推崇纪念,从古至今,还没有谁能超越孙思邈。
唐太宗赞其曰:凿开径路,名魁大医:羽翼三圣,调和四时。降龙伏虎,拯衰救危;巍巍堂堂,百代之师。宋徽宗敕封孙思邈为“妙应真人”。后世民间尊称孙思邈为“药王”。
唐贞观年间,太宗李世民的长孙皇后怀孕已十多个月却不能分娩,反而患了重病,卧床不起。虽经不少太医医治,但病情一直不见好转。太宗为此每日愁眉紧锁,坐卧不宁。
他经大臣徐茂功推荐,将孙思邈召进了皇宫。但是,在中国古代有“男女授受不亲”的礼教,太医给宫内妇女看病,都不能够接近身边,只能根据别人的口述,诊治处方。
由于孙思邈是一位民间医生,又穿着粗布衣衫,当然不能让他接近皇后的“凤体”。因此,他一面叫来了皇后身边的宫娥采女细问病情,一面要来了太医的病历处方认真审阅。根据这些情况,他加以分析研究,就基本掌握了皇后的病情。
然后他取出一条红线,叫采女把线系在皇后右手腕上,一端从竹帘拉出来,孙思邈捏着线的一端,在皇后房外施行“引线诊脉”。片刻之间,孙思邈就诊完了皇后的脉。原来,孙思邈施展了神通,仅依靠着一根细线的传动,就能轻易地诊断人体脉搏的跳动。
贞观初年,唐太宗在一次抵御外寇入侵的作战中,被敌军困于一座山头之上。他在山上的水潭饮水时,由于体困头晕,把他头上戴的龙纹玉饰映在水中的倒影看成是一条小蛇,此后总是疑心自己饮水时吞下了这条小蛇。
待到班师回朝之后,他越想越觉得恶心,进而呕吐,竟成疾病。宫中太医用药几剂,均不见效。魏征只得请来孙思邈为他诊治。孙思邈见唐太宗面无病容,腹中并无异物。
问清病因之后,他苦苦思索:蛇若吞进肚子,症状应更为严重,但现在只是幻觉疑惑,实为心理疾病。
于是孙思邈先给唐太宗开了安神之药,然后拿来唐太宗出征时戴的帽子,让人打来一盆水,再让唐太宗前来观看。唐太宗在盆里看见一条龙纹的倒影,恍然大悟,顿时消除了心中的疑惑,病也就痊愈了。
孙思邈不仅治好了无数的患者,由于他修炼有方,医德高尚,还留下了许多医龙救虎、德加异类的神奇传说。
在一个雷雨交加的深夜,孙思邈修筑在高山悬崖下的茅屋木门被人敲响。他打开门之后,看见门口站着一位白衣秀士,当时天空雷轰电闪,暴雨如注,奇怪的是这位白衣秀士的衣服竟然滴水未沾!
孙思邈问他:“你要瞧病吗?”
白衣秀士急忙点头称是。孙思邈让他进屋坐下切脉之后说:“你非人类吧?”白衣秀士一愣,随即镇静下来回答:“何以见得?”
孙思邈微微一笑:“你来则有电闪雷鸣、狂风暴雨相助,静则风雷电全息。你的衣服在暴雨中丝毫不湿,加之你的脉象无不显示特异属性。如我猜得无误,你定是水府之尊枣神龙吧?”
白衣秀士听了连连点头,连称“难怪真人的大名,天上地下无所不知。真是盛名之下,其实不虚!”
说完就介绍自己的病症:“数日之前,我因一时饿得急了,饮食勿勿,不知什么物件一下堵塞了我的食道。于是连日来苟延残喘,只能喝些稀汤以维持生命。”
孙思邈听后让童子提着一桶汤药放在白衣秀士座前,督促他尽快饮服,中间不可稍息,否则此病难治。这白衣秀士一听急忙捧起桶来,一口气就将那一桶汤药给灌入了肚中。
肚中一阵翻腾,那喉头又觉忍耐不住,立即低下头来,“哇”的一声,就着那桶大吐不止。当那白衣秀士惊疑地看到在那吐出的脏物中竟有一条长蛇混杂其中时,他由衷地赞到:“真人灵丹妙药,确是手到病除!”
孙思邈“哈哈”一乐道:“什么灵丹妙药,只不过一桶醋拌蒜泥而已,酸辣交加,那蛇自然待不住了。”他顿一顿,接着说:“你病根虽除,元气未复,我再为你扎上一针,即可一劳永逸。”
那老龙听了连声称好。
孙思邈即走到白衣秀士的背后,取出一支尺余长的金针,对准他那顶心偏后的位置猛地扎下。那白衣秀士一声吼叫,即化出原形枣真正一条银光鳞鳞水桶粗细巨龙。
软瘫盘结在地上动也不能动一下。那银灯似的一对大眼,定定地瞅着孙思邈。孙思邈说:“我金针拔下,你即腾身向屋内石壁猛窜。如能穿此山岩石壁,腾身云中,你的元气也就真正恢复了。”说着话就伸手拔下那龙身上的金针,喝道:“快穿石岩!”那白龙扭动身姿即向那石岩窜去。很快在那石壁上没入身形。
但是那石壁上从此也就留下了一座宽阔幽深的巨洞。
不一会儿,空中传来白衣秀士的声音:“真人德加异类,为神仙之榜样。我即返还府,防涝救旱,永为人类造福!”孙思邈打开门来,只见空中一道闪电,白龙身形在云际中晃动之后没入茫茫的天空之中。
孙思邈被人称为孙真人,在大唐自然有不少的追随者。
它们不擅长法则之力,反而是本身气血强大,所以在武道修炼上,都会偏向于锤炼自己的肉身。但是到了一定境界后也不得不开始感悟法则,毕竟不是每个妖族都有那些强大的血脉,可以肉身硬扛法则之力的。
而且妖族在领悟法则方面虽然不如人族,可是一些拥有贵族血脉的大妖,他们天生就对某一系法则亲和,这是人类所没有的天赋。
妖族可以分为三大种族天妖、地妖和古妖。
其中天妖是妖族中的贵族,它们全部有悠久的历史,体内流淌着远古大妖的高贵血脉,但血脉浓郁程度,在不同的家族弟子身上差距很大。
天妖是高等妖族,但本身外表却偏向于人族,生下来就是人类婴儿的形态,除了血脉本质不同,外貌几乎一样。血脉足够浓郁的成员,可以在成长中觉醒远古妖族之力!可以化身古妖,那是他们的终极战斗形态。
地妖与天妖的差距就大了。
他们其实是一些兽类、草木,在成长足够长的岁月后,汲取天地精气,某一天突然产生灵智,慢慢的修道,最终化成人形。他们拥有如人类一般的灵智,繁殖后代数目越来越庞大,慢慢演化出地妖一族。
地妖后代刚出生的时候,往往还带着妖兽的形态,比如婴儿长着犬牙、利爪、毛发、尾巴等等,依靠慢慢修炼,才能彻底化形。
地妖一族面对天妖一族时,有与生俱来的自卑感,但是面对人族,他们却又有一股与生俱来的优越感。地妖一族的体魄,明显比人族强大,但是悟性远不如人族,智商还是比人族差一些,创造传承,学习功法,参悟法则方面,都要逊色于人族。
古妖其实就是天妖一族的祖先,它们是宇宙形成之初,天地精气所化,是这个宇宙的第一代生命,近似于自然神灵。
古妖带有着强烈的神话色彩,比如妖族传说中的上古妖龙、白泽等等。它们也能繁衍后代,但是繁衍能力低得令人发指,古妖原本就数目稀少,到了后来,更是近乎绝迹。
远古十二妖神是宇宙形成之初,混沌初开,天地所诞生的十二头强大的古妖,它们甚至不应该被称作‘古妖’,它们是自然神灵。
十二妖神,前面九种分别是:太阳烛照、太阴幽冥、后土道树、龙皇、七彩凤凰、鲲鹏、天人、忘川、寂无。除了这九大妖神之外,剩下三大妖神是一个谜。
十二妖神,是妖族的说法,而十二道祖,乃是人族的说法。其实十二妖神跟妖族并没有比人族更近的联系,说到底,十二妖神其实就象征着天道之始。
从这方面说,用人族的叫法十二道祖更为合适。
只有万妖帝天的妖族称它们为妖神,认为十二妖神都是妖族的始祖,实际上同样有人族,将十二妖神认定为他们自己的先祖图腾。
华夏九州,有一本经书,名为《山海经》,记录了这些妖物。
大禹昔年治水,穷尽精力,以息壤填渊,神龙画地,杀巨人防风、逐水神共工、诛九头蛇相,锁魔猿无支祁于龟山之足……击败天下妖魔,江山终于安宁。
此时的大禹已经很老了,他深知群魔之能,担心自己死后,此辈复生,将无人可制,因而收九州之金,铸成九座禹鼎,鼎上图刻万象,林泽岳渎、魑魅魍魉、龙蛇虎豸、山妖海怪,无不毕具,拥有极大神力,足以镇压一切邪魔。
而《山海经》,即是鼎上的图谱。
除了动植物外,还有山精、石怪乃至桌椅板凳之类的非生物,也可以修炼成精。关于年龄问题,无论动物还是植物,修炼成精耗费的时间都相当长,短短几十年是不够的。
动物修炼成精的很多,其中最擅长也最有可能修炼成功的是狐狸。
《阅微草堂笔记》卷十说:“人物异类,狐则在人物之间,幽明异路,狐则在幽明之间。仙妖殊途,狐则在仙妖之间,故谓遇狐为怪可,谓遇狐为常亦可。”狐狸介于人与动物、阴阳、仙妖之间,也就是说,它们在心智上与人最接近,所以最有可能修炼成功。
当然,狐狸修炼的时间绝不短,上面这篇文章中就提到,某位硕儒与老学究一般的狐狸精为友,狐狸精每次与他聊天,总是劝他修道,说,我们辛辛苦苦一两百年,才能修炼成人身,像你们人类一样体验饮食男女,生老病死。
然后才能继续修炼以登仙界。你们现在已是人身,等于功成大半了,还如此浑浑噩噩,宁可与草木同朽,实在可惜。
对于修炼升级的过程,以及人类相对狐狸精的优势,《子不语》卷一“狐生员劝人修仙”条说得更细致:“如狐狸,学仙最难。先学人形,再学人语。学人语者,先学鸟语;学鸟语者,又必须尽学四海九州之鸟语。
无所不能,然后能为人声,以成人形,其功已五百年矣。人学仙,较异类学仙少五百年功苦。若贵人、文人学仙,较凡人又省三百年功劳。大率学仙者,千年而成,此定理也。”
如今妖族进攻两界山,也是为了它们生存的家园。
谢宝树小时候,就曾听说过一些“草木成精”的故事。
树木原本安静,不激不厉,然而,在大隋的画报中,树木变成精怪,多是狰狞可怖,令人束手无策。比起动物成精的凶悍,树精也毫不逊色。
狰狞可怖的树精,却害怕木匠,就像有些动物成精的妖怪会害怕屠夫,有大儒认为,木匠相当于树的屠夫,身上积累了太多杀气,因而会让树精感到害怕。
山东平原县的大道旁有几棵柳树,都有合抱之粗,有一天,柳树的树干裂开,“树腹中裂迸出人物数斗”,牧童看见了,争着去捡。这些小人儿只有一寸长,有的头戴冠冕,有的戴着小帽,有男有女,有老有少,长短不一,但都神采飞扬,还有驴骡牛马等牲畜,小巧可爱,和真的一样,这到底是天造地设的,还是有鬼斧神工的匠人做出来捉弄人?
小人的传说,古已有之。《山海经》有小人国,《列子》有僬侥国,都是身材矮小的小人。唐人段成式《酉阳杂俎》中说,李章武有一个僬侥国人的标本,身长三寸左右,四肢完备,五官分明。后世的小人国故事,多从这些古典资源中演化而来。
直隶河间府的王廷佐夜里骑马赶路,被一棵大树挡住去路。这是他常走的路,记忆中此处并没有大树,只好从旁边绕过,哪知这棵树能移动,还是挡在他的面前,马渐渐疲惫,人也陷入了迷懵。
这时,王廷佐之前认识的两个木匠路过。两木匠看见王廷佐在傻站着,不知何故,王廷佐指着那棵树,说了树的怪异。两木匠当时已经喝醉,大声叫道:“佛殿上还少一根大梁,正好遇到一棵大树。”两人拿着斧头锯子直奔树去,大树化作一阵旋风,就地消失了。
有大儒听说了这件事,认为树精惧怕木匠,正如狐狸精惧怕猎户,他们身上积累的威势足以震慑妖魔。
李怪,即李树作怪。草木精怪中最凶恶的,当属长安的的李怪。当地有某姓富甲天下,家中有一座大花园,园中有一棵李树,数人合抱,高达百余尺,是几百年的古木。有一老叟,穿着深红的袍子,头戴纱帽,在树顶上出现,迎着风望月亮。家人捡了石头朝他投掷,老叟发怒,开始作怪,家中人不断染病,衣物自动破碎,不得安宁。
主人忧虑,请来僧道法师,都无法战胜李怪。此后又有一个小怪,近似于猴形,在树上忽隐忽现,从高处往下扔石头。李怪之祸,最终无法消除,该家的资财也因此折损无数。
李树成精,还有一大一小,大者身穿深红,也是模拟李子的颜色,而助纣为虐的小怪不知是何物。草木成精的妖怪这般凶恶,也真是罕见了。
在九州,也是有各种各样的妖怪,不过相对于外界,老实一些。
袁州村中有一个老员外,性格严谨敦厚,家中也饶于资财,为一乡人所推重。
一天,有一大队人马簇拥着一位紫衣少年,上门来求员外招待,员外不敢怠慢,连忙置备下好酒好肉设宴款待他们,员外也亲自在一边伺候着。
可过了一会儿,员外忽然想到:“不管是州府的官员,还是朝廷上的使者,都有专门招待的地方,他们怎么会跑我家来要东西吃?”脸上渐渐露出了怀疑之色。
少年觉察到后,便对员外说:“您怀疑我,我也就不能再隐瞒了,我并非凡人,而是此地的山神。”
员外吓了一跳,拜伏于地道:人们每天对您的祭祀络绎不绝,您怎么会落魄到要向人求食的地步呢?”
山神答道:“凡是人类祭祀于我,都是在向我求福,可我也有力所不及的时候,如果我不能赐予其人福报,我也就不敢享用他给我的祭祀。听说您是位长者,所以才来向您求顿饭吃。”
吃完后,少年便离座告辞,一出门就消失不见了。
山神河神,也是妖怪,有时候,非常好玩。
广陵法云寺的僧人珉楚,曾经和一位章姓商人交情甚厚,章姓商人死的时候,珉楚还曾为他念经超度。
而就在几个月后,在集市上,珉楚居然又遇见了这个已经死去的章姓商人。当时珉楚还没吃饭,商人便把他请进了饭馆里,边吃边聊。
珉楚问商人说:“您已经死了呀,怎么还会出现在这里?”
商人回答说:“因我生前有小罪过,死后也难脱辛劳,今被配为扬州掠剩儿。”
珉楚问什么是掠剩?
商人答说:“凡世间之人,经商时所能赚的利润都有定数,超过定数而多得的部分即是余剩,我便可以掠夺为己有。今人间如我辈者甚多。”说着便指着街上来来往往的人说,某人某人,都和我一样。不一会儿有一个僧人路过,商人又说:“这个和尚也是。”商人还把僧人叫到了跟前,两人说了很久的话,但僧人却始终没有发现就坐在旁边的珉楚。
又坐了一会儿,商人和珉楚相携到了街上,遇见有一妇人在卖花,商人指着她说:“这妇人的花也是鬼所卖的,也只有鬼才会用这花,人间这花是没有用处的。”
说罢,商人掏钱买下了一朵,送给珉楚说:“凡见此花而笑者,皆是鬼。”之后就告辞而去了。那花殷红精致,十分可爱,只是格外的重,珉楚持着这花,昏昏然朝寺里走去,一路上,有许多人见到花后都露出了笑容。
等到就快进到寺里时,珉楚突然醒悟到我和鬼接触了这么久,手里还持着鬼送的花,终究不是好事,于是便将花扔到了路旁的水沟里,花落水时,能听到清晰的响声。
回到寺里后,其他僧人发现珉楚脸色不对,以为是中了邪,连忙持汤药来让他喝下,过了很久才恢复过来,之后向人们说了一路上的遭遇。于是人们一起去找珉楚扔在水沟里的花,但那里却根本没有花,只有一只死人的断掌而已。
一个叫马举的官员,要到蜀中去赴任,当时正值战乱过后,走的又是小路,所以一路之上绝无人烟。
入夜后,他来到了一座馆驿前,听见东廊下有人说话的声音,就走过去说明了自己的来意,并且希望可以留宿。那声音却只是说:“中堂里有床,你爱睡就去睡吧。”
马举见其态度冷淡,也就不再多说,自己去了中堂。到了堂里后,他喊人求火点灯,对方答说:“没火。”于是又喊人求席子,须臾间,邻屋中蓦地飞出一卷席子,能有十几斤沉,砸身上那就是暗器。可马举天生心雄胆壮,对此毫不介意,铺开席子就躺下睡了。
半夜时,忽然有一个貌似猴子的黑影,蹑手蹑脚地爬到了马举的床上,也不知想干什么,马举觉察到后,急忙抄起身边的铁棍就打,那黑影便应声嚎叫着逃走了。
天亮后,马举高声和馆驿主人告别,对方却躲在房间里,气哄哄地对马举说:“昨夜见你一个人独处,好心让我儿去与你作伴,你倒好,差点没把他打死!”
马举上前去推门,却怎么也推不开,从缝隙间往里看,里面一个人都没有,只有满落的灰尘而已。
唐宪宗元年间,有个叫韦思恭的书生是洛阳人,他与年龄相仿的两个青年书生一个姓董、一个姓王的书生三人关系很好,同去嵩山的的一座寺庙中修学。
这做寺庙的东北边一箭之地有一口山泉,在泉水口处的岩石上有个打磨好、专供寺僧人取水的大石盆。那大水盆周长十几米,大概能装下十斛水。
他于是就上前,下马跟那道士打招呼:“道长有礼了,小可不慎迷路,希望道长能指条回城的道路!在下感激不尽!”
这道士看上去三四十岁年纪,颌下三绺黑须,面容消瘦,一双眼睛却神明如炬,见到卢君畅后也笑着打了稽首,道:“没想到在这荒郊野外也能遇到太守呵,从这里向西三里就有回城的道路,贵人还是快些打马去吧,稍停片刻恐怕就要挨雨淋了!”
卢君畅看看天空,阳光耀目,一片云彩都没有,怎么会下雨?心中奇怪这道人说胡话,才注意到那道士身旁领着的两条狗。
那狗的腰身细长,可是胸前却一团结实肌肉,走起来还晃动着,像是要向下坠落,碰到地面。卢君畅看这两条狗不像是猎犬,这出家人带两条狗,更是奇怪。
“道长,这是要去何处?”
“贵人不必多问,风来雨急,还是快些去吧!”道士说完快步向前走去。
卢君畅一晃神儿
的功夫,道士就不见了。他就赶紧上马去追,跑出去一盏茶的功夫竟然都没追上!心想那道士难道是仙人吗?脚程比这马快这么多?
耳边听到两声犬吠,远远看到刚才那两条大白狗朝着一个小湖跑去,却不见道士身影。
卢君畅正要催马前行,去湖边看看。
只见那两条狗“扑通”两声就跳进了那湖中。
刹那间,只见湖面翻涌搅动,水汽蒸腾而起,转而整个湖中的水如同烧开一般,忽然两条巨大白龙就从湖面跃然而出,蜿蜒盘绕,直飞向云霄中去!
大唐没有主体的宗教信仰,它以强大的自信和包容接纳了众多的宗教流派。
大唐的教派很多,儒释道此时已成三足鼎立之势,还有外来的景教、拜火教、摩尼教等,它们在发源地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排斥和打压,但在唐朝却得到了礼遇和尊重。
佛教自两汉传入中国,至唐代达到鼎盛。
唐玄奘出发前往西天取经,唐太宗李世民执酒相送,和他结拜为兄弟,称玄奘为“御弟”。太宗御指拾一撮尘土,弹入酒中,殷殷嘱托:“日久年深,山遥路远,御弟可进此酒:宁恋本乡一捻土,莫爱他乡万两金。
多年前的一个早晨,唐都长安的国学,气氛显得庄严肃穆,一场隆重的释奠礼仪正在这里举行。释奠,本来朝廷祭祀先圣孔子的大典,但这次仪式却显得非同寻常。
因为参加这次礼仪的,不仅有当朝一代大儒国子博士徐文远与太学博士陆德明,唐高祖还特意邀请了佛教界和道教界的代表人物:长安圣光寺沙门慧乘和普光寺沙门道岳,清虚观道士刘进喜和李仲卿。
期间,刘进喜、徐文远和慧乘三位大师相继升座讲经,之后相互辩难,气氛极为热烈。切磋,琢磨,斗争,融合。道教、儒教、佛教等各种宗教,在唐代获得空前繁荣与发展。
这是一个讲究排序的国度。从各种场合的排序,可以看出不同人物及其所代表的集团和势力,在主人心中的主次轻重。从这次三教讲论的顺序人们预见,本土的道教将获得李唐王朝更多的支持。事实正是如此,虽然道教在佛教面前一直处于弱势,但它成为唐朝的国教。
大唐对佛很重视,为什么他把道做为国教呢,因为道是本土本乡本生的文化,所以把道教作为国教,因为老子思想。还有一个,具体一点就是微观地看,老子姓李,是大唐李家祖先,有人说李渊为了抬高门第,追认老子是祖先,所以把道教称为国教。
起因可追溯到隋末农民起义兴起之际,当时民间流传“老子度世,李氏当王”的歌谣,李渊称帝后一再宣称“李氏将兴,天祚有应”,意为李家主宰天下是上天的旨意。
李世民继承其父的说法,更加明确宣称自己是老子李耳的后裔。唐太宗下达诏书,继续置道教于佛教之上,用政权手段进一步巩固了道教作为唐朝国教的位置。
唐高宗在泰山举行了自东汉光武帝之后的第一次封禅大典,这次大典笼罩着一层淡淡的道教色彩。就在大典之后,高宗命令全国各州各置观、寺各一所,这是历史上道教首次在全国范围内有了国家支持的宫观网络。
从泰山上下来的唐高宗,特意绕道赴老子故里亳州谷阳县,并将其改名为真源县。他正式追尊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创建祠庙,派官员进行日常管理。从此以后,道教在唐代宗教中的位置更加特殊。
唐玄宗同样尊崇道教,唐玄宗在长安亲自朝献太清宫,并追尊老子为:大圣祖高上大道金阙玄元天皇大帝,对道教的追崇和狂热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玄宗时期,老子故里的太清宫也受到国家的重视,据说当时占地八顷七十二亩,周围四十里,规模达到鼎盛,琼楼玉宇,金碧辉煌,可与皇家的殿堂相媲。
那是还没有刘看山的时代,有一个名为孙思邈的道长出现了,道门在大唐才拥有了众多信徒。
一个孙思邈,可以抵得上几百位真人了。
孙思邈生于西魏大统七年,自谓“幼遭风冷,屡造医门,汤药之资,罄尽家产”,孙思邈幼年嗜学如渴,知识广博,只是后来身患疾病,经常请医生治疗,花费了很多家财,于是,他便立志从医。
孙思邈少年好读,天资聪明,七岁的时候,就认识一千多字,每天能背诵上千字的文章,据《旧唐书》载,西魏大臣独孤信对孙思邈十分器重,称其为“圣童”。
十八岁岁时立志究医,“颇觉有悟,是以亲邻中外有疾厄者,多所济益”。到了二十岁,就能侃侃而谈老子、庄子的学说,精通道家典籍,被人称为“圣童”,开始为乡邻治病。
北周静帝时,杨坚执掌朝政,召孙思邈任国子博士,孙思邈无意仕途功名,认为做高官太过世故,不能随意,坚决不接受,一心致力于医学。
隋开皇元年,见国事多端,孙思邈隐居太白山中。他一方面下功夫钻研医学著作,一方面亲自采集草药,研究药物学。认真研读《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古代医书。
同时广泛收集民间流传的药方,热心为人治病,积累了许多宝贵的临床经验。他从理论到实践,再由实践经验中提炼出新的医药学研究成果,以毕生精力撰成了医学著作《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
药王孙思邈孙思邈非常重视预防疾病,讲求预防为先的观点,坚持辨证施治的方法,认为人若善摄生,当可免于病。只要“良医导之以药石,救之以针剂”,“体形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灾”。
并提出“存不忘亡,安不忘危”,强调“每日必须调气、补泻、按摩、导引为佳,勿以康健便为常然。”他提倡讲求个人卫生,重视运动保健,提出了食疗、药疗、养生、养性、保健相结合的防病治病主张。
孙思邈对针灸术也颇有研究,著有《明堂针灸图》,以针灸术作为药物的辅助疗法。他认为“良医之道,必先诊脉处方,次即针灸,内外相扶,病必当愈。”积极主张对疾病实行综合治疗。
在研究医学的过程中,孙思邈把硫磺、硝石、木炭混合制成粉,用来发火炼丹。
孙思邈还对良医的诊病方法做了总结:“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胆大”是要有如赳赳武夫般自信而有气质;“心小”是要如同在薄冰上行走,在峭壁边落足一样时时小心谨慎;“智圆”是指遇事圆活机变,不得拘泥,须有制敌机先的能力;“行方”是指不贪名、不夺利,心中自有坦荡天地。”
《千金要方》孙氏认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故将他自己的两部著作均冠以“千金”二宇,名《千金要方》。
孙思邈重视医德,不分“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皆一视同仁。声言“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他认为,医生须以解除病人痛苦为唯一职责,其它则“无欲无求,对病人一视同仁“皆如至尊”,“华夷愚智,普同一等”。
他身体力行,一心赴救,不慕名利,用毕生精力实现了自己的道家医德思想,是中国医德思想的创始人。孙思邈的名著《千金方》中,也把“大医精诚”的医德规范放在了极其重要的位置上来专门立题,重点讨论。而他本人,也是以德养性、以德养身、德艺双馨的代表人物之一。
孙思邈具有高尚的医德,一切以治病救人为先。他关心人民的疾病痛苦,处处为患者着想,对前来求医的人,不分高贵低贱、贫富老幼,亲近疏远,皆平等相待。他出外治病,不分昼夜,不避寒暑,不顾饥渴和疲劳,全力以赴。
临床时,精神集中,认真负责,不草率从事,不考虑个人得失,不嫌脏臭污秽,专心救护。
特别是他提倡医生治病时,不能借机索要财物,应该无欲无求。他这种高尚的医德,实为后世之楷模,千余年来,一直受大家歌颂,被尊称为“药王”。
孙思邈不用动物入药。他说:“自古名贤治病,多用生命以济危急,虽曰贱畜贵人,至于爱命人畜一也。损彼益己,物情同患,况于人呼!夫杀生求生,去生更远。吾今此方所以不用生命为药者,良由此也。”
孙思邈在生之年为医药事业作了那么多重大的贡献,临终时,却遗嘱“薄葬,不藏明器,祭去牲牢”。这种精神是很可贵的。他深受人民的爱戴和敬仰。
他的家乡人民给他修庙立碑,把他隐居过的“五台山”改名为“药王山”。山上至今保留有许多有关孙思邈的古迹,如“药王庙”、“拜真台”、“太玄洞”、“千金宝要碑”、“洗药池”等。
药王孙思邈在太白山隐居修道时,“练气养神,求度世之术”。他对医药有长时期的精心研究,且常怀仁慈之心,亲自采制药物,为人治病,以医药助人。作为修道人,他奉行“凡所举动,务行阴德,济物为功”的原则。
当时的知名人士多曾拜他为师,甘当他的学生。“初唐四杰”之一的著名诗人卢照邻在他的《病梨树赋序》中称孙思邈“道合古今,学殚数术”,“推步甲乙,度量乾坤”。
在卢照邻写《病梨树赋序》时,孙思邈已经九十多岁了。但他的眼耳一点也没有衰老的迹象;体壮盛,神色清朗。当初魏征受皇上诏书编修齐、梁、陈、周、隋五代史的时候,担心会有遗漏,便多次访问孙思邈。孙思邈以口传授,就像眼前亲自看到一样的清楚。
当时卢照邻负有盛名,不幸得了重病,他嗟叹每个人遭遇的不同,人的寿命竟如此的悬殊。于是他问孙思邈:“名医治病,其道理何在呢?”
孙思邈回答说:“我听说善于论天的人,必定由这个人的本质而定;善于谈论人的人,一定要以天的道理为依据。天有四时的变化,五行的运转,寒暑交替。它运转时,和而为雨,怒而为风,凝而为霜雪,张而为虹霓。
这是天地的规律。人有四肢和五脏,一醒一睡,呼吸吐纳,循环往复。流而为荣卫,彰而为气色,发而为音声。这是人体的规律。阳用其精,阴用其形,这是天和人相同的地方。
等到失去这种正常现象,蒸则生热,否则生寒,结而为疣赘,陷而为痈疽,奔而为喘乏,竭而为焦枯。病情呈现在表面,病变却在形体内。这种道理同样可推及到天地,也是这样的。
所以五纬盈缩,星辰失度,日月错行,彗孛流飞,这是天地的危病。寒暑不时,此天地之蒸否也。石立土踊,此天地之疣赘也。
传说有一次在行路时,孙思邈看见一个牧童在杀小蛇,那蛇已经受伤出血了。孙思邈恳求牧童不要杀它,并脱下自己的衣服来送给牧童,赎救了小蛇。然后又用药物把蛇封裹起来,把它放回到草丛中去。
一个多月后,孙思邈又外出行走,看见一个白衣少年,仆人和马匹都很壮实,下马来拜见他,并感谢他说:“小弟承蒙道者救了一命,孙思邈听后没有介意。少年又再次拜他,并请他骑另一匹马。
两马驰行如飞,到了一处城郭的地方。那里花木繁盛,春景和媚,门庭灿然显赫,人物繁杂,简直就象君王的住处。原来孙思邈救的小蛇是龙王的儿子,那里就是龙宫的所在“泾阳洞府”。
龙王为报孙思邈救子之恩,临行时要送他许多金珠宝物,但都被孙思邈坚决推辞了。龙王见他不爱富贵,便叫儿子取出龙宫三十药方赠送给他,并告诉他说:“这是真方,可以济世救人”。
孙思邈回家以后把每一个药方都试用了,发现都有神效。后来孙思邈在撰写自己的方书《千金方》三十卷时,便把龙宫药方分散放在里面。
玄照和尚在嵩山白鹊谷修道,操行精严,在出家人中推为首位。他发愿讲授一千遍《法华经》,以利众生。在山中开讲以后,虽然寒暑无常,山路险恶,但是来听经的总是座无缺席。
当时有三个老头,眉毛胡须全白,相貌与众不同,在那虔诚的听讲。如此听了多日,玄照感到奇怪。忽然一日,三个老头一大早就来拜见玄照。
他们说:“我们三个弟子,其实是龙,有各自的职责,也很辛苦,以后还要几千年了。能听到你精妙的说法,没有什么报答的,也许你有什么事情需要我们去做,我们愿意效微薄之力。”
玄照:“现在阴阳失调,干旱少雨,国内闹饥荒,你们可以下些雨来拯救天下百姓。这是贫僧的愿望。”
三个老头说:“聚云下雨,本来是一桩小事。只是关于下雨的禁令绝对严重,不奉上天之命擅自行雨之罪不小,有性命之忧呢!我们试说一个办法,差不多可以成功,不知长老能不能去做?”
玄照说:“那你说给我听听吧!”
三个老头道:“少室山的孙思邈处士望高德重,一定能使弟子的灾祸解脱,那就可以马上下雨了。”
玄照:“贫僧知道孙处士在山中,但是不知道他的道行,又怎么能如此呢?”
三老头:“孙公的仁义不可估量。仁义之心附着于济世的药方,造福于万代。他的名望已经在天宫登记入册,实在是世外高人。如果他能说话相救,保证没有问题。只要长老先和他约好,如果他答应了,立即就依你的话去做。”
于是他们就把救护的办法告诉玄照。
玄照到孙思邈的住处去,诚恳的拜谒,人情礼数特别谨慎,坐定许久才说:“孙处士以贤德明哲的气度,把济助于苍生为己任,现在极旱,寸苗不长,百姓叫苦不迭,焦渴干枯如此,施用仁的时候到了。希望你开恩,救一救天下百姓。”
孙思邈答:“我没有能耐
才遁入山野,凭什么功力有助于人呢?如果有什么可以施与百姓,保证不会吝惜。”
玄照:“贫僧昨天遇到三条龙,让他们下点雨,他们都说,不奉天帝的命令擅自行雨,杀头之罪不轻,只有孙处士德高功大,能把他们救下来。我特意来表示心愿,请处士斟酌。”
孙思邈:“只要可以办到,我没有什么顾惜的。”
玄照:“下雨之后,三条龙逃避罪责,投到处士居所后边的池子里荫蔽。当有异人来捕捉他们的时候,处士向来人说明白,把他打发走,三条龙就会免罪。”
孙思邈答应下来。玄照回山,在路上遇到三个老头,玄照就把孙思邈的意思告诉了他们。他们约好一天一夜,如期下雨,淋淋洒洒,滋润千里。
第二天玄照来谒见孙思邈,说话之间,有一个样子奇特的人,直接来到后边的池畔,嘟嘟囔囔的念起咒语,一会儿,池水结冰,立刻有两苍一白三只水獭从池中出来,那人就用赤色绳索把三只水獭捆绑起来,要带走。
孙思邈上前招呼道:“这三个东西的罪,就是处死也应该的。但是他们擅自下雨,是我让他们干的,希望饶过他们,并请代我向天帝求情,不要责罚他们了。”
那人听了这些话,便解开绳索把他们放了,自己提着绳索离去。过了一会儿,三个老头向孙思邈致谢,不知如何酬谢。孙思邈说:“我住在山谷中,用不着什么东西,不需要报答。”
三个老头回身又拜见玄照,要为他效力。玄照答:“住在山中,一个是吃,一个是穿,此外什么也不需要,不用什么报酬。”经不住三个老头再三要求,玄照便说:“前山挡路,来往很不方便,你们可以把它搬走吗?”
三个老头说:“这是一件小事,只要别怪怨风雷太大就行,马上就可以办。这天晚上,雷霆大作,狂风四起,到了早晨才风停雨住。寺前的小山没有了,豁然开朗,数里平坦,三个老头又来,叩谢而去。
民间流传着很多关于药王孙思邈的画像,他的形象朴素、精神矍铄、鹤发童颜。孙思邈因为小时候曾经生过一场大病,差点丢了性命,病好后,就决心学医。他勤奋好学,很年轻的时候,对于古代医学就已经很精通了。
后来,他一直致力药学方面的研究,造诣很深。《千金药方》就是他著述的传世之作。这本书涉及的领域非常广,在生理、诊断、药物等医学理论上都有精深的见解,而且关于外科的一些医术也很有创见。他对传统中医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孙思邈生前被人们尊为神医,他救治病人的声誉很高,而且常常有起死回生的奇迹出现。
每年四月末的时候,大家纷纷赶药王庙会,前去烧香祭拜。那些药铺和经营药材生意的人,更是年年供奉着药王,希望药王帮助自己的药业发达
民间流传着有一个天上下来为民解除病痛的神仙,也叫做孙思邈。据说孙思邈不仅善于救人,而且还救一些鸟兽,并且从鸟兽那里得到一些很好的救病医人的药方。
还有,老虎的事情。
孙思邈养着一头毛驴,他平时到深山采药或到远处为群众治病时,就赶上这头驴为他驮载药囊、药材等;他走困了,就骑上毛驴代步。他非常喜爱这头毛驴,一步也离不开它。
有一年夏天,他和徒弟赶着这头驴到离家乡不远的五台山去采集药材。来到一处山谷口,发现药材很多,就将毛驴拴在树上,随后便进山沟采药去了。
他们走了不大一会儿,忽然一只猛虎大叫一声,从松林里跑出来,直扑毛驴,用两只前爪将毛驴压倒在地,张开血盆大口,吃掉了这头毛驴。
孙思邈和他的徒弟闻声赶来时,老虎已经跑得没影没踪了,只见地上血肉模糊,剩下一大堆横七竖八的驴骨头。这头毛驴被老虎吃掉,眼下采集的一大堆药材如何运回去呢?
今后采药、出诊又怎么办呢?孙思邈非常生气。
说来奇怪,那只吃了毛驴的老虎走了没多大功夫,又慢慢地走了回来。它站在孙思邈的面前,垂下了头,眼中流露出哀求的神色,口角流着鲜血,温j顷的简直像只猫。
孙思邈详细观察了一会儿,看出这只老虎已经有了伤,是前来找他治疗的。但他知道这只虎吃掉了他的毛驴,孙思邈很生气,便不理睬它,转过身向远处走去。
可是这只虎也跟着他走,眼里流着泪水,看样子喉咙里实在疼得难以忍受了。
孙思邈看见老虎有悔过的样子,便叫徒弟去看看虎口里有什么病。徒弟走到老虎跟前,将医铃放人虎口。把虎嘴撑开,定睛一看,原来一根骨签扎在了老虎的喉壁上,鲜血不住地向外流着。孙思邈从虎口伸进一只手去,很快就把那根骨签取了出来。
老虎的伤病被治好以后,孙思邈就指着老虎训斥道:“你这个作恶多端的野兽,吃掉了我的毛驴,被骨签刺伤了喉咙,乃是自作自受。我本来不愿给你医治,但见你疼痛难忍,且有悔过之意,才给你治好了病。你现在快走吧!”
老虎走去不远,又返回来走到孙思邈的面前卧了下来,作出让孙思邈乘骑的姿势。
孙思邈与徒弟看见老虎的表情,想了一会也就明白了。徒弟对老虎说:“你若是愿意代替毛驴为我师父驮药的话,就把头点三下”。
他刚说完,老虎果真点了三下头。于是,徒弟便将他们采集的药材搭在老虎背上。老虎这时看了看孙思邈,还是不走。徒弟又对它说:“你难道还要把师父一起驮上吗?”
老虎听后又点了三下头。孙思邈见老虎愿意驮他,就骑在老虎的背上。这时老虎才站立起来,迈步向前赶路了。从此以后,这只虎就经常给孙思邈驮载药囊、药材,还让他骑在背上到各地给人们看病。他们师徒二人有时在深山老林里遇见盗匪、猛兽,由于这只老虎跟着,盗匪、猛兽也不敢前来伤害他们。
现在,耀州药王山上还有一块地方叫“老虎坪”。相传就是孙思邈救这只老虎的地方。后来人们给孙思邈塑像时,总要塑一只老虎卧在孙思邈身边,也就是这个原因。
孙思邈多年在高山中随师学医,深得师父赞许,尽得师父真传。辞别师父下山时,师父告诫他:“人间世事,顺逆皆有定数,不要因一时的困难就消磨了济世救人的愿望,初衷不改,必有大成。”
下山后,孙思邈谨遵师父教诲,一心一意为人医病。不料事与愿违,无论走到哪儿,不但治不好病,而且他一出手,病人就死了!他被指责、谩骂,后来,人们简直像躲避瘟疫一样嫌弃他、赶他走。
一天,他终于承受不住,上山向师父倾诉苦衷。师父说:“你受的苦我都知道,这就是个过程,等你的草鞋长到八斤半的时候,就时来运转了。”
再次下山,孙思邈又经历了同样的遭遇。虽诸事不顺,他并不灰心、气馁。
一天,他穿行在一个涝泥塘子里,草鞋几乎都拽烂了。好不容易走出塘子,他倚在一棵大树旁,用柔韧的草,捆绑破烂的草鞋,然后,继续穿上。这草鞋因为不断修补编织,已经又肥又重了。
忽然,一队送殡的队伍伴着哭声经过,被抬的棺材往外滴著血。孙思邈走近仔细观察血迹,马上就追上去高喊:“站住!站住!人还有救,人还有救……”
抬棺人不理他,认为出殡途中放下棺材不吉利。孙思邈只好边随着走,边说:“里面是个产妇,难产而死。不但孩子没生下来,产妇也流血不止。赶快放下棺材!产妇还有救!不然就来不及了!”
抬棺的人一听,他怎么会知道?说得全都对啊。
所以就放下棺材,打开棺材让他医治。只见孙思邈拿出一根银针,找准穴位就扎了进去,然后用手加大力度捻针。一会儿,“死去”的产妇竟睁开了眼睛,“啊”一声醒过来,而且马上传出了婴儿的哭声,她腹中的胎儿生出来了!产妇和孩子都得救啦!
于是孙思邈被产妇家人请回家,全家人又谢又拜,不知怎样款待才能报答救命之恩。第二天,孙思邈执意要走,全家人苦留不住,送一些银钱作谢礼,孙思邈坚拒不收,只收下了一双新草鞋。其家人想把旧草鞋扔掉,孙思邈舍不得,找秤量了量,草鞋正好八斤半。
一根银针救两命的故事很快流传开来。从此,孙思邈看病果真是手到病除,“草鞋神医”的神迹也越传越广。
作为一名医生,既能得到至高无上皇帝的赞颂,又能得到后人推崇纪念,从古至今,还没有谁能超越孙思邈。
唐太宗赞其曰:凿开径路,名魁大医:羽翼三圣,调和四时。降龙伏虎,拯衰救危;巍巍堂堂,百代之师。宋徽宗敕封孙思邈为“妙应真人”。后世民间尊称孙思邈为“药王”。
唐贞观年间,太宗李世民的长孙皇后怀孕已十多个月却不能分娩,反而患了重病,卧床不起。虽经不少太医医治,但病情一直不见好转。太宗为此每日愁眉紧锁,坐卧不宁。
他经大臣徐茂功推荐,将孙思邈召进了皇宫。但是,在中国古代有“男女授受不亲”的礼教,太医给宫内妇女看病,都不能够接近身边,只能根据别人的口述,诊治处方。
由于孙思邈是一位民间医生,又穿着粗布衣衫,当然不能让他接近皇后的“凤体”。因此,他一面叫来了皇后身边的宫娥采女细问病情,一面要来了太医的病历处方认真审阅。根据这些情况,他加以分析研究,就基本掌握了皇后的病情。
然后他取出一条红线,叫采女把线系在皇后右手腕上,一端从竹帘拉出来,孙思邈捏着线的一端,在皇后房外施行“引线诊脉”。片刻之间,孙思邈就诊完了皇后的脉。原来,孙思邈施展了神通,仅依靠着一根细线的传动,就能轻易地诊断人体脉搏的跳动。
贞观初年,唐太宗在一次抵御外寇入侵的作战中,被敌军困于一座山头之上。他在山上的水潭饮水时,由于体困头晕,把他头上戴的龙纹玉饰映在水中的倒影看成是一条小蛇,此后总是疑心自己饮水时吞下了这条小蛇。
待到班师回朝之后,他越想越觉得恶心,进而呕吐,竟成疾病。宫中太医用药几剂,均不见效。魏征只得请来孙思邈为他诊治。孙思邈见唐太宗面无病容,腹中并无异物。
问清病因之后,他苦苦思索:蛇若吞进肚子,症状应更为严重,但现在只是幻觉疑惑,实为心理疾病。
于是孙思邈先给唐太宗开了安神之药,然后拿来唐太宗出征时戴的帽子,让人打来一盆水,再让唐太宗前来观看。唐太宗在盆里看见一条龙纹的倒影,恍然大悟,顿时消除了心中的疑惑,病也就痊愈了。
孙思邈不仅治好了无数的患者,由于他修炼有方,医德高尚,还留下了许多医龙救虎、德加异类的神奇传说。
在一个雷雨交加的深夜,孙思邈修筑在高山悬崖下的茅屋木门被人敲响。他打开门之后,看见门口站着一位白衣秀士,当时天空雷轰电闪,暴雨如注,奇怪的是这位白衣秀士的衣服竟然滴水未沾!
孙思邈问他:“你要瞧病吗?”
白衣秀士急忙点头称是。孙思邈让他进屋坐下切脉之后说:“你非人类吧?”白衣秀士一愣,随即镇静下来回答:“何以见得?”
孙思邈微微一笑:“你来则有电闪雷鸣、狂风暴雨相助,静则风雷电全息。你的衣服在暴雨中丝毫不湿,加之你的脉象无不显示特异属性。如我猜得无误,你定是水府之尊枣神龙吧?”
白衣秀士听了连连点头,连称“难怪真人的大名,天上地下无所不知。真是盛名之下,其实不虚!”
说完就介绍自己的病症:“数日之前,我因一时饿得急了,饮食勿勿,不知什么物件一下堵塞了我的食道。于是连日来苟延残喘,只能喝些稀汤以维持生命。”
孙思邈听后让童子提着一桶汤药放在白衣秀士座前,督促他尽快饮服,中间不可稍息,否则此病难治。这白衣秀士一听急忙捧起桶来,一口气就将那一桶汤药给灌入了肚中。
肚中一阵翻腾,那喉头又觉忍耐不住,立即低下头来,“哇”的一声,就着那桶大吐不止。当那白衣秀士惊疑地看到在那吐出的脏物中竟有一条长蛇混杂其中时,他由衷地赞到:“真人灵丹妙药,确是手到病除!”
孙思邈“哈哈”一乐道:“什么灵丹妙药,只不过一桶醋拌蒜泥而已,酸辣交加,那蛇自然待不住了。”他顿一顿,接着说:“你病根虽除,元气未复,我再为你扎上一针,即可一劳永逸。”
那老龙听了连声称好。
孙思邈即走到白衣秀士的背后,取出一支尺余长的金针,对准他那顶心偏后的位置猛地扎下。那白衣秀士一声吼叫,即化出原形枣真正一条银光鳞鳞水桶粗细巨龙。
软瘫盘结在地上动也不能动一下。那银灯似的一对大眼,定定地瞅着孙思邈。孙思邈说:“我金针拔下,你即腾身向屋内石壁猛窜。如能穿此山岩石壁,腾身云中,你的元气也就真正恢复了。”说着话就伸手拔下那龙身上的金针,喝道:“快穿石岩!”那白龙扭动身姿即向那石岩窜去。很快在那石壁上没入身形。
但是那石壁上从此也就留下了一座宽阔幽深的巨洞。
不一会儿,空中传来白衣秀士的声音:“真人德加异类,为神仙之榜样。我即返还府,防涝救旱,永为人类造福!”孙思邈打开门来,只见空中一道闪电,白龙身形在云际中晃动之后没入茫茫的天空之中。
孙思邈被人称为孙真人,在大唐自然有不少的追随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