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耘生怕童贯做了决定,得罪其中一派,赶忙道:“梁山贼寇已攻占了东京,诸位将军还在这里为此事争吵,又有何意义。”
西军诸将听得董耘这般说,不由都变了色。
童贯看众人不再争执,点头道:“我刚刚收到消息,梁山贼寇突然攻占了东京,皇上和诸位皇子都落入了贼寇手中。”
一个武将喊道:“那我们这便班师,北上勤王。”
童贯摇头道:“东京城城高墙厚,西军又是疲惫之师,便是北上,恐怕也夺不回东京来。而且皇上已经下旨所有州府都归顺大梁,我们出师无名啊。”
辛兴宗道:“那枢相是什么意思呢?”
童贯早已和董耘商量好,闻言道:“赵宋王朝本是太祖开创,太祖过世才传位于太宗,之后都由太宗一脉继承皇位。本官斗胆说一句,这天下本该是太祖一脉的,皇上下旨要把天下交给大梁,正是名不正言不顺。本官有意请太祖一脉登基称帝,免得宋朝江山毁于一旦。”
王渊沉思了一阵,道:“不知梁山贼寇是何日攻破东京的?”
童贯道:“应该是三月初,梁山贼寇突袭了东京,并没城中的人逃出来,因此不知具体的日子。”
东京城确实没有人逃出去,但是梁山大军往东京开进的时间,沿途州县还是知道的。不过东京失陷,群龙无首,各州府也不知往哪里通报消息,没有人汇总消息,所以各州府都有些迷糊。
王渊皱眉道:“那已经有十几日了,恐怕辽国、西夏都已得了消息了,辽国已是日薄西山,恐怕无力南下。西夏这些年却是养精蓄锐,西夏王李乾顺兄弟察哥又勇武多谋,宣和三年便曾以少胜多,斩杀了我西军名将刘法,若不是李乾顺下旨议和,察哥恐怕会带兵攻入我西北来。如今他得了消息,必然鼓动李乾顺出兵来犯边。”
童贯掌兵权后,便一直用兵西北,以西北将士尸骨来铺设他升官的道路。往年的胜利也让童贯以为西夏已经没落,不再满足于边境城池的争夺,命令刘法率兵攻入西夏腹地。
西夏皇帝李乾顺便让察哥带兵狙击宋军,李乾顺摆出要正面决战的样子,暗地却派了精锐骑兵绕到宋军背后,前后夹击,大败宋军,俘杀宋军十余万,领兵的熙河经略使刘法也阵亡。察哥又趁胜追击,围攻震武军。
李乾顺却在西夏大获全胜的情况下,召回察哥,下旨议和。西夏兵马这才没有大规模入侵宋国。
不过此次大败却被童贯隐瞒了下来,反而上奏朝廷,大胜了西夏。
西军诸将都知道李乾顺这些年励精图治,西夏国势强盛,只是李乾顺似乎并不热衷扩大疆土,少有发动大军犯边,反而是童贯不时领兵去撩拨西夏。如果说辽国日薄西山,那么西夏却是国力最强之时,可以说是一只蛰伏的猛虎。
如今中原大乱,西军主力又都南下,众人都不认为西夏会错过这个机会。
辛兴宗担忧后院起火,也顾不得再巴结童贯了,抱拳道:“还请枢相准我们班师回西北。”
其他武将也都习惯性的向童贯请令班师。
童贯也知道这些西军将领现在看上去都听命于他,但是一旦他拒绝这些西军班师,恐怕他们不但不会听命,一个不好这些骄兵悍将还会纵兵抢掠一番再走。
“好,我会让沿途诸州府供应粮草,事不宜迟,你们这便整顿兵马班师吧。”
西军诸将也顾不得讨要以前斩首的赏金,当即告退出去整顿兵马。
西军士卒得知家园可能有失,也顾不得辛苦,反而催促将官班师。
不过半个时辰,十万西军便陆续开拔,往西北而去。
西军一撤,童贯也怕台州的吕师囊率部来抢方腊,当即领着两万胜捷军往杭州而来。
再说方百花和方杰一路逃出睦州,沿途也不敢进市镇,只选乡间小路走,到的宣州泾县发现官兵已经不再盘查路人,这才敢进城。
两人刚刚进的城中,便听得旁边一人对同伴道:“你听说了吗?梁山兵马打下了东京,皇帝下诏所有州府都归顺大梁,也不知我们这县现在算大梁还是哪儿了?”
同伴道:“现在谁不知道梁山兵马打下东京了,听说京畿许多州府都被大梁攻占了。只是这皇帝下诏的事情,我却是没听说,你怎么知道的?”
那人左右看了看,才道:“据说梁山攻占东京后,皇帝就下旨给各州府了,只是许多州府官员都把圣旨给藏起来了。这几日大梁把皇帝圣旨四处发放,大江以北百姓都知道了,恐怕用不了多久,江南百姓也就都知道了。”
同伴奇怪道:“那些官员为什么要把圣旨藏起来,梁山又为什么要到处发放圣旨。”
那人道:“我也是听人说的,说是那些官员们不知道该不该接旨,因此把圣旨藏了,装作没有接到圣旨。梁山发放圣旨,则是想让天下百姓知道皇帝已经下诏禅位了,若是哪处官员反抗,就是抗旨不尊,起兵造反,失了大义。他们师出无名,别处州府的官员也就不会响应,到时候大梁便可以各个击破了。”
同伴点头道:“你说的也对,他们做官也是奉了皇帝旨意,若是他们抗旨不尊,他们还凭什么当官。不过这圣旨会不会是假的,皇帝怎么会把江山让给大梁?”
那人道:“皇室都被大梁捉去了,皇帝就是不禅位,这天下也不是他家的了。还不如下旨换他们活命,听说大梁封皇帝做了个昏德公,想来就是皇帝下旨才换来的,不然依着大梁替天行道的做法,恐怕早已把皇帝杀了。听说大梁在东京公开处决了蔡京、杨戬、梁师成、王黼、蔡攸、朱勔、李纲七个大奸臣,还刻碑让百姓世代唾骂,听说处决当日,百姓都争抢着吃这些奸臣的肉。”
“杀的好,这等奸贼,我也恨不得食其肉,寝其皮。大梁就应该把朱勔狗贼拿来江南处决,多少东南百姓被他害的家破人亡啊。”()
西军诸将听得董耘这般说,不由都变了色。
童贯看众人不再争执,点头道:“我刚刚收到消息,梁山贼寇突然攻占了东京,皇上和诸位皇子都落入了贼寇手中。”
一个武将喊道:“那我们这便班师,北上勤王。”
童贯摇头道:“东京城城高墙厚,西军又是疲惫之师,便是北上,恐怕也夺不回东京来。而且皇上已经下旨所有州府都归顺大梁,我们出师无名啊。”
辛兴宗道:“那枢相是什么意思呢?”
童贯早已和董耘商量好,闻言道:“赵宋王朝本是太祖开创,太祖过世才传位于太宗,之后都由太宗一脉继承皇位。本官斗胆说一句,这天下本该是太祖一脉的,皇上下旨要把天下交给大梁,正是名不正言不顺。本官有意请太祖一脉登基称帝,免得宋朝江山毁于一旦。”
王渊沉思了一阵,道:“不知梁山贼寇是何日攻破东京的?”
童贯道:“应该是三月初,梁山贼寇突袭了东京,并没城中的人逃出来,因此不知具体的日子。”
东京城确实没有人逃出去,但是梁山大军往东京开进的时间,沿途州县还是知道的。不过东京失陷,群龙无首,各州府也不知往哪里通报消息,没有人汇总消息,所以各州府都有些迷糊。
王渊皱眉道:“那已经有十几日了,恐怕辽国、西夏都已得了消息了,辽国已是日薄西山,恐怕无力南下。西夏这些年却是养精蓄锐,西夏王李乾顺兄弟察哥又勇武多谋,宣和三年便曾以少胜多,斩杀了我西军名将刘法,若不是李乾顺下旨议和,察哥恐怕会带兵攻入我西北来。如今他得了消息,必然鼓动李乾顺出兵来犯边。”
童贯掌兵权后,便一直用兵西北,以西北将士尸骨来铺设他升官的道路。往年的胜利也让童贯以为西夏已经没落,不再满足于边境城池的争夺,命令刘法率兵攻入西夏腹地。
西夏皇帝李乾顺便让察哥带兵狙击宋军,李乾顺摆出要正面决战的样子,暗地却派了精锐骑兵绕到宋军背后,前后夹击,大败宋军,俘杀宋军十余万,领兵的熙河经略使刘法也阵亡。察哥又趁胜追击,围攻震武军。
李乾顺却在西夏大获全胜的情况下,召回察哥,下旨议和。西夏兵马这才没有大规模入侵宋国。
不过此次大败却被童贯隐瞒了下来,反而上奏朝廷,大胜了西夏。
西军诸将都知道李乾顺这些年励精图治,西夏国势强盛,只是李乾顺似乎并不热衷扩大疆土,少有发动大军犯边,反而是童贯不时领兵去撩拨西夏。如果说辽国日薄西山,那么西夏却是国力最强之时,可以说是一只蛰伏的猛虎。
如今中原大乱,西军主力又都南下,众人都不认为西夏会错过这个机会。
辛兴宗担忧后院起火,也顾不得再巴结童贯了,抱拳道:“还请枢相准我们班师回西北。”
其他武将也都习惯性的向童贯请令班师。
童贯也知道这些西军将领现在看上去都听命于他,但是一旦他拒绝这些西军班师,恐怕他们不但不会听命,一个不好这些骄兵悍将还会纵兵抢掠一番再走。
“好,我会让沿途诸州府供应粮草,事不宜迟,你们这便整顿兵马班师吧。”
西军诸将也顾不得讨要以前斩首的赏金,当即告退出去整顿兵马。
西军士卒得知家园可能有失,也顾不得辛苦,反而催促将官班师。
不过半个时辰,十万西军便陆续开拔,往西北而去。
西军一撤,童贯也怕台州的吕师囊率部来抢方腊,当即领着两万胜捷军往杭州而来。
再说方百花和方杰一路逃出睦州,沿途也不敢进市镇,只选乡间小路走,到的宣州泾县发现官兵已经不再盘查路人,这才敢进城。
两人刚刚进的城中,便听得旁边一人对同伴道:“你听说了吗?梁山兵马打下了东京,皇帝下诏所有州府都归顺大梁,也不知我们这县现在算大梁还是哪儿了?”
同伴道:“现在谁不知道梁山兵马打下东京了,听说京畿许多州府都被大梁攻占了。只是这皇帝下诏的事情,我却是没听说,你怎么知道的?”
那人左右看了看,才道:“据说梁山攻占东京后,皇帝就下旨给各州府了,只是许多州府官员都把圣旨给藏起来了。这几日大梁把皇帝圣旨四处发放,大江以北百姓都知道了,恐怕用不了多久,江南百姓也就都知道了。”
同伴奇怪道:“那些官员为什么要把圣旨藏起来,梁山又为什么要到处发放圣旨。”
那人道:“我也是听人说的,说是那些官员们不知道该不该接旨,因此把圣旨藏了,装作没有接到圣旨。梁山发放圣旨,则是想让天下百姓知道皇帝已经下诏禅位了,若是哪处官员反抗,就是抗旨不尊,起兵造反,失了大义。他们师出无名,别处州府的官员也就不会响应,到时候大梁便可以各个击破了。”
同伴点头道:“你说的也对,他们做官也是奉了皇帝旨意,若是他们抗旨不尊,他们还凭什么当官。不过这圣旨会不会是假的,皇帝怎么会把江山让给大梁?”
那人道:“皇室都被大梁捉去了,皇帝就是不禅位,这天下也不是他家的了。还不如下旨换他们活命,听说大梁封皇帝做了个昏德公,想来就是皇帝下旨才换来的,不然依着大梁替天行道的做法,恐怕早已把皇帝杀了。听说大梁在东京公开处决了蔡京、杨戬、梁师成、王黼、蔡攸、朱勔、李纲七个大奸臣,还刻碑让百姓世代唾骂,听说处决当日,百姓都争抢着吃这些奸臣的肉。”
“杀的好,这等奸贼,我也恨不得食其肉,寝其皮。大梁就应该把朱勔狗贼拿来江南处决,多少东南百姓被他害的家破人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