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让陈健感到意外的,不只是讨论本身,而是讨论之中的一些定义,其中有个词让他惊掉了下巴。
当讨论到人到底是一个物种、还是实际上已经被某种受精前隔离分化出来名为不同阶层的新物种的时候,茶馆酒肆里那些热衷于解释世界的年轻人们给出了一个别人看来很新奇,陈健却吃惊不已的定义。
林曦曾经拜月盟誓,不会去讨论人的社会性,只讨论人的自然物种性,这些东西出于对可能造成的社会影响的担忧也在了前两卷的后记中。
而八年前都城的年轻人已经开始接受自然之道、无形之手之类的概念,这原本只是经济学上东西很快被赋予了政治性,一如进化论一样。
人,到底是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规律做出有益于整个族群共同发展的事?还是完全地遵守所谓的天地之道无形之手,让博物学概念上的人更为优秀?
对人而言,世界概念上的人,到底是社会的?还是自然的?是相同的物种?还是生殖隔离开的不同物种?是为了自然的惯性而放任一切?还是依靠自然之道去调控社会?
对社会而言,任何学说都试图说这是为了人更好。那么这个人,到底是社会的人?还是自然概念上的物种的人?前者需要保护弱者使人类的命运与未来和每个人息息相关,后者需要优胜劣汰从而让人这个物种更为优秀强大健壮聪明等等。
让陈健万万没想到的那个定义,就源于数年前林曦在望北城拜月盟誓时的那番话。
这个研究博物学的女子不想要研究社会性的人,但她写的这本书却让那些在茶馆酒肆里的想要解释世界的年轻人创造出了一个新的词汇——社会主义。
当陈健听到一夜之间茶馆酒肆的年轻人、甚至那些大家族掌权者都一个个声称自己是社会主义者的时候,陈健真的是哭笑不得。
倒不是因为社会主义本身,这东西本来就分为诸多流派,从空想一路发展而来,包括封建的、宗教的等等,出现在这个新旧之交的时代太过正常,而且本质上来说这四个字是从私有制起源之后就伴随人类的,而科学社会主义出笼的时候,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口号已经喊了快一百年、空想了快三百年。
而是陈健完全没想到的或者说吃惊的原因,是没想到这个词会因为进化论而被造出来,既不是翻译的也不是自己生硬灌输的,而是由博物学概念自然而然地引申出来的。
更为可笑的是,最先喊出这个观点并且视为瑰宝的,则是那些热衷空谈的都城年轻人和那些权力家族,并且很快扭曲了一切,将其变为一种与自然竞争资本主义和社会化生产和大工厂时代为敌的学说。
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者们喊着恢复行会、恢复宗法土地、恢复永久租佃、或是男耕女织每人一小块土地、道德传统治国之类的时候,陈健已经笑不出来。
陈健这才明白,有些东西真的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不是几句话就能够解释清楚的,这需要整个社会的基础沉淀和一个睿智到可以科学批判的头脑,更需要几十年如一日的思辨读书和整理资料。
就在林曦的书引起一阵又一阵轩然大波和讨论的时候,兰琪的那本小册子也终于紧随其后在都城传遍,这一次兰琪署上了自己的名字,而不是像以前的那些小册子一样匿名。
她是深受陈健的灌输和影响的第一批人,所以字里行间中不可避免地露出了一些陈健所最熟悉的历史观的痕迹。
这本小册子既没有批判什么,也没有预言什么,只是用一种冰冷的事实,描绘了一番那些在帆船将世界联系在一起的隔离的世界中的相似点和不同之处。
公有制的部落、私有制分化的部落、公有制残余的公社土地制度,工具对社会形态的影响、土地所有制的变更和相似之处、“文明世界”的男女地位悬殊与“野蛮部落”的男女相较平等等等。
用最冰冷的预言将很多美好的情怀写成了最为直白血腥和利益的选择,借着进化论的东风,将适者生存的物种变为适生产力的生产关系才能生存的社会形态。
小册子里并没有预言或是宣言,但看过这本书的人都有一个感觉:这天,要变了。这天下,要乱了。
正如小册子描写的那个故事一样:
在狩猎采集的部落之中,任何多出的一个人都是巨大的压力,所以很多部落有吃人、活人祭祀、战俘祭祀之类的情况。当他们拿着石头做的斧子追逐猎物的时候,不会想到当他们学会了农耕与养殖之后,这些原本要杀死的战俘的劳作不但可以养活这些战俘自己,还可以养活额外的战俘的拥有者。
只不过那种祭祀的习惯因为这样或是那样的原因,比如宗教、信仰或是习惯的因素依旧存留,如果不经外部的涉足会持续数百年,但事实上这已经不是最佳的选择了,只不过是历史的惯性。
这只是一个小册子中的小故事,可看过的人却读出来其中的弦外之音。
如果说那些学会了农耕种植的部落因为习惯的原因,保持着原本的惯性,事实上已经没有必要的习惯。
那么,如今的共和国所残留的行会、庄园束缚农民、家族垄断专营之类的东西,是不是也已经没有必要存在了,只不过旧时代的那些人还在挣扎、所有人还处在这种惯性之中?
闽郡发生的变革,是不是其实是一种“守道而存”?而这些呼吁退回旧时代或者是保持不变的人,就像是加拉帕戈斯群岛上那个干旱小岛上却没有长脖子的象龟一样,终究会因为吃不到干旱而长的很高的树叶导致灭绝呢?
如今茶馆酒肆中那些年轻人讨论的社会主义,与闽郡的大工厂、大型经营性农场、大型水力作坊冲突吗?为了社会意义上的人的社会,真的就一定要退回到旧时代才行吗?还是说这一切只不过是表象,或者说人们还没有完全地理解天地之道以至于将过去误以为是未来?
这样或是那样的思想,在都城交汇着。一如陈健将数学引入了物理学、在都城用实验将不同学科和工匠融合在一起互相影响一样,都城所讨论的种种思潮也开始互相影响,更多的人尝试着解释世界。
因为困扰,所以才想解释;因为新旧之交,所以才想解释;因为旧时代的许多东西收到了冲击,所以才想解释。
陈健明白这将是思想最为混乱的一个时代,一如自己所熟悉的春秋战国一样,不是分裂带来的思潮,而是社会转型期所必然出现的思潮,百家争鸣,总要争出一个结果。
百家之争,有道有术,唯独不同的就是此时的百家之争,正处在科学萌芽而让人心生自信的年代,难免有些歪到了拜科学教的路上。
最重要的道,则需要更为原始的基础,如果基础错了,很多根据推演得出的结论也就是错的,至少理论内部就会出问题。
因而陈健虽然被这一系列出乎他意料的反应弄得措手不及,可等他反应过来后却也没有直接参与这两本书引起的风波。
他需要时间,需要更多的时间奠定全面批判的物质和社会基础,这时候还不是时候。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
在林曦的那本书刊行并且引发了热潮后,真正博物学圈子内的人也终于做出了林曦所希望的那种不研究社会性的反应,并且很快将陈健拉下了水。
看起来,只是真正博物学学术上上的正常讨论和质疑,但就如林曦的那本书引发的最大反响反应在社会学上一样,这种事在一种特定年代的类似拜科学教背景下的时代中发酵出了不同的味道。
在陈健回来之前,已经有人做完了植物的呼吸实验,并且在认同且发觉陈健的万物微粒说难以直接反驳的时候,修正性地提出了有生机之物和无生机之物的概念,并试图建立一种生死之间不可逾越的、生命有特殊意义的、超脱物质的灵魂概念。
林曦的这本书和陈健之前的那些理论有相同的问题,那个对陈健的万物微粒组合说提出修正的人也在表达了对林曦这些观点的尊重与推荐后,说了一个问题。
“林曦的理论,揭示了生物为什么走到了现在、拥有现在的形态。她指出了在路上、她描绘了到哪去,并且我个人相信这是正确的、无可辩驳的、内部自洽的。但是,她却没有解释最关键的那个问题,从哪来。生命到底从哪而来?生与死之间是否有一种超乎物质微粒的、超然的灵魂或是生命精华之类的东西存在?物质第一性能否解释有生机之物与无生机之物之间的那道不可逾越的鸿沟?”
“假使说有一种超然于物质之外的东西存在,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认为我们现在很多认为有道理的事,只不过是穿凿附会?或者说任何与人有关的一切,都不应该冠以科学的解释?包括什么工具与人、生产方式、家庭婚姻之类的那本小册子,其实都不过是穿凿附会,因为那本小册子的基础是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但实际上对于有生命、尤其是有思辨能力的人而言,是有一种超然于物质之外的灵魂或是生命精华之类的东西存在的。”
et★
当讨论到人到底是一个物种、还是实际上已经被某种受精前隔离分化出来名为不同阶层的新物种的时候,茶馆酒肆里那些热衷于解释世界的年轻人们给出了一个别人看来很新奇,陈健却吃惊不已的定义。
林曦曾经拜月盟誓,不会去讨论人的社会性,只讨论人的自然物种性,这些东西出于对可能造成的社会影响的担忧也在了前两卷的后记中。
而八年前都城的年轻人已经开始接受自然之道、无形之手之类的概念,这原本只是经济学上东西很快被赋予了政治性,一如进化论一样。
人,到底是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规律做出有益于整个族群共同发展的事?还是完全地遵守所谓的天地之道无形之手,让博物学概念上的人更为优秀?
对人而言,世界概念上的人,到底是社会的?还是自然的?是相同的物种?还是生殖隔离开的不同物种?是为了自然的惯性而放任一切?还是依靠自然之道去调控社会?
对社会而言,任何学说都试图说这是为了人更好。那么这个人,到底是社会的人?还是自然概念上的物种的人?前者需要保护弱者使人类的命运与未来和每个人息息相关,后者需要优胜劣汰从而让人这个物种更为优秀强大健壮聪明等等。
让陈健万万没想到的那个定义,就源于数年前林曦在望北城拜月盟誓时的那番话。
这个研究博物学的女子不想要研究社会性的人,但她写的这本书却让那些在茶馆酒肆里的想要解释世界的年轻人创造出了一个新的词汇——社会主义。
当陈健听到一夜之间茶馆酒肆的年轻人、甚至那些大家族掌权者都一个个声称自己是社会主义者的时候,陈健真的是哭笑不得。
倒不是因为社会主义本身,这东西本来就分为诸多流派,从空想一路发展而来,包括封建的、宗教的等等,出现在这个新旧之交的时代太过正常,而且本质上来说这四个字是从私有制起源之后就伴随人类的,而科学社会主义出笼的时候,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口号已经喊了快一百年、空想了快三百年。
而是陈健完全没想到的或者说吃惊的原因,是没想到这个词会因为进化论而被造出来,既不是翻译的也不是自己生硬灌输的,而是由博物学概念自然而然地引申出来的。
更为可笑的是,最先喊出这个观点并且视为瑰宝的,则是那些热衷空谈的都城年轻人和那些权力家族,并且很快扭曲了一切,将其变为一种与自然竞争资本主义和社会化生产和大工厂时代为敌的学说。
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者们喊着恢复行会、恢复宗法土地、恢复永久租佃、或是男耕女织每人一小块土地、道德传统治国之类的时候,陈健已经笑不出来。
陈健这才明白,有些东西真的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不是几句话就能够解释清楚的,这需要整个社会的基础沉淀和一个睿智到可以科学批判的头脑,更需要几十年如一日的思辨读书和整理资料。
就在林曦的书引起一阵又一阵轩然大波和讨论的时候,兰琪的那本小册子也终于紧随其后在都城传遍,这一次兰琪署上了自己的名字,而不是像以前的那些小册子一样匿名。
她是深受陈健的灌输和影响的第一批人,所以字里行间中不可避免地露出了一些陈健所最熟悉的历史观的痕迹。
这本小册子既没有批判什么,也没有预言什么,只是用一种冰冷的事实,描绘了一番那些在帆船将世界联系在一起的隔离的世界中的相似点和不同之处。
公有制的部落、私有制分化的部落、公有制残余的公社土地制度,工具对社会形态的影响、土地所有制的变更和相似之处、“文明世界”的男女地位悬殊与“野蛮部落”的男女相较平等等等。
用最冰冷的预言将很多美好的情怀写成了最为直白血腥和利益的选择,借着进化论的东风,将适者生存的物种变为适生产力的生产关系才能生存的社会形态。
小册子里并没有预言或是宣言,但看过这本书的人都有一个感觉:这天,要变了。这天下,要乱了。
正如小册子描写的那个故事一样:
在狩猎采集的部落之中,任何多出的一个人都是巨大的压力,所以很多部落有吃人、活人祭祀、战俘祭祀之类的情况。当他们拿着石头做的斧子追逐猎物的时候,不会想到当他们学会了农耕与养殖之后,这些原本要杀死的战俘的劳作不但可以养活这些战俘自己,还可以养活额外的战俘的拥有者。
只不过那种祭祀的习惯因为这样或是那样的原因,比如宗教、信仰或是习惯的因素依旧存留,如果不经外部的涉足会持续数百年,但事实上这已经不是最佳的选择了,只不过是历史的惯性。
这只是一个小册子中的小故事,可看过的人却读出来其中的弦外之音。
如果说那些学会了农耕种植的部落因为习惯的原因,保持着原本的惯性,事实上已经没有必要的习惯。
那么,如今的共和国所残留的行会、庄园束缚农民、家族垄断专营之类的东西,是不是也已经没有必要存在了,只不过旧时代的那些人还在挣扎、所有人还处在这种惯性之中?
闽郡发生的变革,是不是其实是一种“守道而存”?而这些呼吁退回旧时代或者是保持不变的人,就像是加拉帕戈斯群岛上那个干旱小岛上却没有长脖子的象龟一样,终究会因为吃不到干旱而长的很高的树叶导致灭绝呢?
如今茶馆酒肆中那些年轻人讨论的社会主义,与闽郡的大工厂、大型经营性农场、大型水力作坊冲突吗?为了社会意义上的人的社会,真的就一定要退回到旧时代才行吗?还是说这一切只不过是表象,或者说人们还没有完全地理解天地之道以至于将过去误以为是未来?
这样或是那样的思想,在都城交汇着。一如陈健将数学引入了物理学、在都城用实验将不同学科和工匠融合在一起互相影响一样,都城所讨论的种种思潮也开始互相影响,更多的人尝试着解释世界。
因为困扰,所以才想解释;因为新旧之交,所以才想解释;因为旧时代的许多东西收到了冲击,所以才想解释。
陈健明白这将是思想最为混乱的一个时代,一如自己所熟悉的春秋战国一样,不是分裂带来的思潮,而是社会转型期所必然出现的思潮,百家争鸣,总要争出一个结果。
百家之争,有道有术,唯独不同的就是此时的百家之争,正处在科学萌芽而让人心生自信的年代,难免有些歪到了拜科学教的路上。
最重要的道,则需要更为原始的基础,如果基础错了,很多根据推演得出的结论也就是错的,至少理论内部就会出问题。
因而陈健虽然被这一系列出乎他意料的反应弄得措手不及,可等他反应过来后却也没有直接参与这两本书引起的风波。
他需要时间,需要更多的时间奠定全面批判的物质和社会基础,这时候还不是时候。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
在林曦的那本书刊行并且引发了热潮后,真正博物学圈子内的人也终于做出了林曦所希望的那种不研究社会性的反应,并且很快将陈健拉下了水。
看起来,只是真正博物学学术上上的正常讨论和质疑,但就如林曦的那本书引发的最大反响反应在社会学上一样,这种事在一种特定年代的类似拜科学教背景下的时代中发酵出了不同的味道。
在陈健回来之前,已经有人做完了植物的呼吸实验,并且在认同且发觉陈健的万物微粒说难以直接反驳的时候,修正性地提出了有生机之物和无生机之物的概念,并试图建立一种生死之间不可逾越的、生命有特殊意义的、超脱物质的灵魂概念。
林曦的这本书和陈健之前的那些理论有相同的问题,那个对陈健的万物微粒组合说提出修正的人也在表达了对林曦这些观点的尊重与推荐后,说了一个问题。
“林曦的理论,揭示了生物为什么走到了现在、拥有现在的形态。她指出了在路上、她描绘了到哪去,并且我个人相信这是正确的、无可辩驳的、内部自洽的。但是,她却没有解释最关键的那个问题,从哪来。生命到底从哪而来?生与死之间是否有一种超乎物质微粒的、超然的灵魂或是生命精华之类的东西存在?物质第一性能否解释有生机之物与无生机之物之间的那道不可逾越的鸿沟?”
“假使说有一种超然于物质之外的东西存在,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认为我们现在很多认为有道理的事,只不过是穿凿附会?或者说任何与人有关的一切,都不应该冠以科学的解释?包括什么工具与人、生产方式、家庭婚姻之类的那本小册子,其实都不过是穿凿附会,因为那本小册子的基础是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但实际上对于有生命、尤其是有思辨能力的人而言,是有一种超然于物质之外的灵魂或是生命精华之类的东西存在的。”
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