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成功加紧对神机营的训练,而在十二月,从广州府传来了更加不妙的消息——李成栋率领的清兵伪装成明军潜入广州城,里应外合攻破广州城,俘虏了在广州府登基的唐王朱聿鐭,绍武政权灭亡。
郑彩、郑联兄弟派人通知位于金门岛练兵的郑成功,请他回到厦门岛共谋大事。
郑成功对郑彩、郑联兄弟有所防备,带着神机营一部分兵马乘船来到厦门岛,见到了郑彩、郑联兄弟。
在场的还有鲁王朱以海,以及忠于鲁王的大臣钱肃乐、张煌言等人。
郑成功听过张煌言的名字,他是南明忠臣,与岳飞、于谦并称“西湖三杰”,坚持抗清二十年。
如果可以,郑成功当然希望将张煌言纳到账下。
只可惜张煌言尊崇鲁王朱以海担任南明皇帝,要得到他的效忠,就必须要让鲁王担任自己的上司。
郑成功打算力挽狂澜,并不想一个庸碌的君王还有他任命的大臣在自己的头顶对自己指手画脚。
因此郑成功与郑鸿逵、郑泰等长辈私底下进行商议,决定不尊鲁王为主子,另外挑选一位天高地远的皇帝。这样一来他既可以打着南明的旗号,又不需要被鲁王一派干涉。
他好不容易才要训练出一支新军,要是被鲁王朱以海等人拖后腿,郑成功估计睡觉都不安心。
鲁王朱以海坐在会议的主位,毕竟他名义上是大明朝的皇亲国戚,地位比在场众人高。
掌握实权的郑成功、郑彩等人分列左右,左边是郑成功的亲信,右边是郑彩、张煌言等拥护鲁王一派。
郑彩向众人宣告了一个令众人心塞的消息:“广州府的逃兵飞报,清兵已然攻破广州城,唐王落在清军手中,迟早会遭遇不测。桂王已经逃到广西。”
郑成功微微皱眉:“唐王在广州府有一万多兵马,为何如此之快便为清兵俘虏?”
郑彩解释:“清兵进攻广州城之前,唐王将主力调遣到肇庆与桂王厮杀,广州城兵力空虚,清兵仅仅是潜入三百人便得了广州城。”
郑成功听到大明宗室在清兵已经抵达潮州府时还发生内讧,不禁对大明宗室反感。
大敌当前,还把主力从广州城调到肇庆攻打友军,让清兵趁虚而入?
如果他们联手在广东抗击清兵,说不定还能够撑住一段时间,等待变局。
唐王该死。桂王也好不到哪里。
以前郑成功还无法理解什么南明这么快就兵败如山倒,但是他身临其境,发现南明内部相互倾轧严重,皇室宗亲在清军面前一个个抢着当皇帝,才感受到了南明的绝望。
郑彩说道:“现在皇室宗亲只有桂王和鲁王还能够独当一面。鲁王在浙江、福建深得人心,我提议鲁王登基称帝,与桂王、清军三分天下。”
鲁王朱以海以及他任命的大学士们听到郑彩的话,不由动容。
如果鲁王称帝,他们就是股肱之臣,有从龙之功。
然而郑成功却不满这个提议。
一来他不想要身边有一个皇帝对他指手画脚,二来唐王和桂王内讧的悲剧才刚刚发生,现在鲁王称帝,岂不是变成了鲁王和桂王的争斗?
郑彩三分天下的提议在郑成功看来简直就是荒唐可笑。
清兵已经取得了大半天下,鲁王只有几个海岛,迟早要灭亡,有什么资本三分天下?
“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家无二主,尊无二上。若一国有二君,只会内斗不止,无法合流抗清。到时别说三分天下,我等都会成为阶下之囚。桂王与崇祯皇帝关系更近,称帝较早,若是他能够成事,则可奉桂王为正统。”
郑成功明确反对鲁王称帝,引来钱肃乐、张煌言等人的不满。后者的确是忠于大明的臣子,但是他们想要立鲁王为帝,而不愿向他们不熟悉的桂王称臣。
郑彩不满:“郑成功,桂王的影响力仅仅在西南,鲁王却在东南深得人心,我们打着鲁王的旗帜抗清,比起打着桂王的名义更加有用。”
郑成功道:“无论桂王还是鲁王,都是大明宗亲,并无区别,但就是不能同时有两位皇帝。过去几年的教训难道还不够吗?一定要等到清兵将宗室赶尽杀绝,宗室之争才能够落幕?”
郑成功的话字字诛心,而且站在道德大义的制高点,让鲁王、郑彩等人拉不下脸面继续谈论称帝的事情。
如果郑成功这么说他们还要坚持称帝,那么就是承认自己要掀起新一轮的宗室之争。
更何况郑成功是郑氏集团的首领,他否定鲁王的合法性,鲁王还真要看他的脸色行事。
郑彩脸色不好看:“郑成功,这件事没得商量?”
郑成功点头,一群人不欢而散。
他从军帐中出来,他的部将郑泰、洪旭,文臣卢若腾,叔父郑鸿逵等人都站在郑成功这一边,坚定不让鲁王朱以海即帝位。
卢若腾想起郑成功不久前和他说的话:“广东布政司沦落,形势岌岌可危,没想到此时鲁王还有称帝的念头,实在是令人寒心。难不成大明气数已尽?”
洪旭也大大咧咧地说道:“我看郑彩拥立鲁王是想要学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主公,防人之心不可无,要小心防备他们。”
郑成功对郑彩这点小心思还是了如指掌,郑彩对他而言就像是跳梁小丑。
郑成功对左右说道:“我们需要修改战略。郑彩和鲁王的势力在浙江、福建等地,如果我们与他们同时收复这些地方,难免会因为利益而发生冲突。为了暂避风头,我决定先收复广东,再图福建、浙江、南直隶。”
他的叔父郑鸿逵有所顾虑:“如果郑彩、鲁王、张煌言等人成功收复福建、浙江等地,一旦与我们撕破脸皮,我们将会被吞并。”
郑成功知道郑彩的部众和清军差远了:“他们能够收复福建、浙江等地我还替他们高兴,只怕他们没有那个本事。能够做到的只有我郑成功。”
郑彩、郑联兄弟派人通知位于金门岛练兵的郑成功,请他回到厦门岛共谋大事。
郑成功对郑彩、郑联兄弟有所防备,带着神机营一部分兵马乘船来到厦门岛,见到了郑彩、郑联兄弟。
在场的还有鲁王朱以海,以及忠于鲁王的大臣钱肃乐、张煌言等人。
郑成功听过张煌言的名字,他是南明忠臣,与岳飞、于谦并称“西湖三杰”,坚持抗清二十年。
如果可以,郑成功当然希望将张煌言纳到账下。
只可惜张煌言尊崇鲁王朱以海担任南明皇帝,要得到他的效忠,就必须要让鲁王担任自己的上司。
郑成功打算力挽狂澜,并不想一个庸碌的君王还有他任命的大臣在自己的头顶对自己指手画脚。
因此郑成功与郑鸿逵、郑泰等长辈私底下进行商议,决定不尊鲁王为主子,另外挑选一位天高地远的皇帝。这样一来他既可以打着南明的旗号,又不需要被鲁王一派干涉。
他好不容易才要训练出一支新军,要是被鲁王朱以海等人拖后腿,郑成功估计睡觉都不安心。
鲁王朱以海坐在会议的主位,毕竟他名义上是大明朝的皇亲国戚,地位比在场众人高。
掌握实权的郑成功、郑彩等人分列左右,左边是郑成功的亲信,右边是郑彩、张煌言等拥护鲁王一派。
郑彩向众人宣告了一个令众人心塞的消息:“广州府的逃兵飞报,清兵已然攻破广州城,唐王落在清军手中,迟早会遭遇不测。桂王已经逃到广西。”
郑成功微微皱眉:“唐王在广州府有一万多兵马,为何如此之快便为清兵俘虏?”
郑彩解释:“清兵进攻广州城之前,唐王将主力调遣到肇庆与桂王厮杀,广州城兵力空虚,清兵仅仅是潜入三百人便得了广州城。”
郑成功听到大明宗室在清兵已经抵达潮州府时还发生内讧,不禁对大明宗室反感。
大敌当前,还把主力从广州城调到肇庆攻打友军,让清兵趁虚而入?
如果他们联手在广东抗击清兵,说不定还能够撑住一段时间,等待变局。
唐王该死。桂王也好不到哪里。
以前郑成功还无法理解什么南明这么快就兵败如山倒,但是他身临其境,发现南明内部相互倾轧严重,皇室宗亲在清军面前一个个抢着当皇帝,才感受到了南明的绝望。
郑彩说道:“现在皇室宗亲只有桂王和鲁王还能够独当一面。鲁王在浙江、福建深得人心,我提议鲁王登基称帝,与桂王、清军三分天下。”
鲁王朱以海以及他任命的大学士们听到郑彩的话,不由动容。
如果鲁王称帝,他们就是股肱之臣,有从龙之功。
然而郑成功却不满这个提议。
一来他不想要身边有一个皇帝对他指手画脚,二来唐王和桂王内讧的悲剧才刚刚发生,现在鲁王称帝,岂不是变成了鲁王和桂王的争斗?
郑彩三分天下的提议在郑成功看来简直就是荒唐可笑。
清兵已经取得了大半天下,鲁王只有几个海岛,迟早要灭亡,有什么资本三分天下?
“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家无二主,尊无二上。若一国有二君,只会内斗不止,无法合流抗清。到时别说三分天下,我等都会成为阶下之囚。桂王与崇祯皇帝关系更近,称帝较早,若是他能够成事,则可奉桂王为正统。”
郑成功明确反对鲁王称帝,引来钱肃乐、张煌言等人的不满。后者的确是忠于大明的臣子,但是他们想要立鲁王为帝,而不愿向他们不熟悉的桂王称臣。
郑彩不满:“郑成功,桂王的影响力仅仅在西南,鲁王却在东南深得人心,我们打着鲁王的旗帜抗清,比起打着桂王的名义更加有用。”
郑成功道:“无论桂王还是鲁王,都是大明宗亲,并无区别,但就是不能同时有两位皇帝。过去几年的教训难道还不够吗?一定要等到清兵将宗室赶尽杀绝,宗室之争才能够落幕?”
郑成功的话字字诛心,而且站在道德大义的制高点,让鲁王、郑彩等人拉不下脸面继续谈论称帝的事情。
如果郑成功这么说他们还要坚持称帝,那么就是承认自己要掀起新一轮的宗室之争。
更何况郑成功是郑氏集团的首领,他否定鲁王的合法性,鲁王还真要看他的脸色行事。
郑彩脸色不好看:“郑成功,这件事没得商量?”
郑成功点头,一群人不欢而散。
他从军帐中出来,他的部将郑泰、洪旭,文臣卢若腾,叔父郑鸿逵等人都站在郑成功这一边,坚定不让鲁王朱以海即帝位。
卢若腾想起郑成功不久前和他说的话:“广东布政司沦落,形势岌岌可危,没想到此时鲁王还有称帝的念头,实在是令人寒心。难不成大明气数已尽?”
洪旭也大大咧咧地说道:“我看郑彩拥立鲁王是想要学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主公,防人之心不可无,要小心防备他们。”
郑成功对郑彩这点小心思还是了如指掌,郑彩对他而言就像是跳梁小丑。
郑成功对左右说道:“我们需要修改战略。郑彩和鲁王的势力在浙江、福建等地,如果我们与他们同时收复这些地方,难免会因为利益而发生冲突。为了暂避风头,我决定先收复广东,再图福建、浙江、南直隶。”
他的叔父郑鸿逵有所顾虑:“如果郑彩、鲁王、张煌言等人成功收复福建、浙江等地,一旦与我们撕破脸皮,我们将会被吞并。”
郑成功知道郑彩的部众和清军差远了:“他们能够收复福建、浙江等地我还替他们高兴,只怕他们没有那个本事。能够做到的只有我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