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丫头,赶紧给你婶娘泡茶。问问三丫头,饭好了没有?”老太太动作很快,将三媳妇迎回家后,顿时用上对待贵客的待遇。
那茶也是她特意去镇上买的,一两才买到三钱,要是平日里,她肯定舍不得,但今天为了自己的幺儿,豁出去了。
李蓉属于小家碧玉型的,性格温和,长得虽然不是顶顶好看,但一白遮三丑,加上她自己穿的衣服也很不错,在老太太眼里,就是貌如西施了。
等她新媳妇走后,老太太还在跟村里人吹牛,说她三媳妇如何如何的好,那简直是万里挑一的俊俏人儿。
李蓉原本对这次来沈家,没报多大希望,要不是宁有财对她太好了,她才不会答应嫁给她呢。让她没有想到的是,他们家的菜做的这么好吃。
那一道道菜上来的时候,她还以为自己走错了地方,是在国宾楼吃饭呢。
国宾楼是镇上最大的最体面的一家大餐馆,生意好,那菜做的也好吃。李蓉吃过一两次国宾楼的菜,都是他爹带回来的。
李蓉的爹在国宾楼做账房先生,有时候会见到一两个大人物,便会回来给妻子女儿吹嘘。要是运气好的,还能吃到一两样顾客没动过的菜。不过这样的机会不多,要是被上面的人看到,会责罚的。
“娘,这菜做的真好吃,是怎么做的?”李蓉吃到腌多鲜里面的野生木耳,看着那菜黑乎乎的,没想到吃到嘴里竟然如此爽滑。脆脆的,很是爽口。
老太太被媳妇表扬了,顿时觉得脸上有光。不过这次她倒是没有抢宁珞的功劳,只是淡淡的提了一句,“今儿个菜是咱家珞丫头做的。”说完,她看向宁珞说:“以前我倒是不知道,你做菜还有一手。”
宁珞这会也只能谦虚一下,“三婶,我这也是胡乱做的。不过你说的这个菜,叫做木耳,是一种长在树上的植物,炖汤,或者凉拌,清炒都是很好吃的。”
宁想想顿时想起来,三姐姐为何将那树给带回去了。原来是因为那树上长着菜啊,三姐姐真是厉害。
“哦,原来是这样啊,真是稀奇,我怎么不知道呢。”
说完,她又扬了扬手里的野菜锅盔,这已经是她吃的第二个了,虽然觉得有些不好意思,可是这东西味道实在太好吃了,她不知不觉就贪了嘴。
“那这个呢,这是什么做的,也太好吃了。香香脆脆的,咬起来香美无比。”
“这是野菜锅盔,今天时间紧张,做的还不算太好,要是有专门的锅灶,做出来的锅盔会更加美味。”
“嗯,珞丫头做的这个什么锅盔,比那糙米馍好吃多了。老婆子啊,要不咱以后就让珞丫头做饭得了。”宁老头说道。
“嗯,嗯,我赞成。”陈氏原本一直没有说话的,这会也恨不得举双手双脚赞成。说完继续吃,老太太朝她盯了好几眼,有心想要提醒她少吃些,但是碍于未来媳妇在场。
只能在桌子下面,用脚去踢陈氏的脚,哪晓得,陈氏直接将脚挪开,也不忘继续吃好吃的。
宁欢本想说句,违心的话,不过想到平日那些难吃的猪食,也不由得加了一句。“我觉得三儿做的菜还不错,比宁微做的好吃。”
她恨宁珞入骨,现在竟然连她的名字都懒得叫了,直接叫三儿。
“对,今儿个珞丫头这菜做的特别好吃。我喜欢吃这道烤山鸡,蓉儿,等咱们回去了也做给娘吃。”
李蓉见宁有财如此有孝心,心情也好了许多,略带羞涩的点了点头。老太太连忙命宁老头等会吃好饭,将那山鸡给捆了,装起来给他们带回去,接未来老丈人。
酒足饭饱后,大家的脸上也多了几丝笑容,说话也都客客气气的。沈老太太原本心情很好的,可是看到桌子上的菜全部被吃光光,她又心疼的不行。
都怪宁珞那丫头,将这些菜做的太好吃好了,这一顿饭足足吃了他们一家人好几天的口粮,老太太心口不疼才怪呢。
吃过饭后,宁老头听老太太在唠叨,便道:“好啦,你就别说了,大不了以后我和老大多进几趟山。今儿个大家难得吃一顿好的,再说了,珞丫头做的这么好吃,咱们也沾光不是。”
“珞丫头,珞丫头,我看你们一个个都是墙头草。你以前不是挺不待见她吗?今儿个看她在蓉儿面前露了脸,菜做的好吃,就喜欢他啦。”
“看你说的什么话,我的孙子孙女我都喜欢。当然媳妇也重要。”
老太太瞥了老伴一眼说:“总算今儿个咱媳妇很是满意,不过这彩礼钱,咱们可得赶紧想想办法。”其实早在几月前,在镇上宁有财就请了媒人上门和李蓉谈婚论嫁了,李蓉非说没有到老宅来,想要过来看看。今天看过之后,还算满意,这门亲事就算是定下来了。
“彩礼钱,确实是个大问题啊,这整整二十两银子,我们到那里去凑够。”宁老头也开始着急起来了。家里的情况本就不好,在这个关头老三又要成亲,岂不是雪上加霜。
“不行的话,大房二房各出五两,咱们自己再凑够十两。”老太太显然心里,已经打定了主意,就算是刮一层皮她也要将大房和二房各自搜刮一遍。为了她的宝贝儿子宁有财成亲,老太太完全不顾另外两房人的感受。
按照她的思路,宁有财最小,他成亲的时候,两房哥哥可不得补贴。
关键是现在的情况有变化,二房夫妻二人都不在了,只有几个小的,根本挣不到钱。大房也在供着宁轩读书,再加上一个贪慕虚荣的宁欢,他们自己过日子就有些捉襟见肘,别说还要支持宁有财了。
宁老头听了老伴的话,当场就反驳了回去。“这话你也说的出口,老大也就算了,那二房的两夫妻都不在了,宁琼上次已经被你们卖到镇上了,你还想怎样?”
老太太却是胸有成竹,十分得意的对老头子说道:“这话不是我说的,是微丫头自己说的,只要我给珞丫头出医药费,她但凭我吩咐。”
“这不咱考验她们的机会来了。”
宁老头一听是这事情,面色不由板了下来。斥责老太太说:“这事儿你还好意思说,珞丫头病的要死的时候,你才给出多少医药费。”
“咋啦?难道她们不该出吗?我供她们,养她们,现在有财好不容易找到个这么漂亮的媳妇,我总不能大孙子不要,要这两个丫头片子吧。”沈老太太说的十分理直气壮。
“女孩儿养再好有啥用,以后还不是人家家里的人。老头子,我还跟你明说了,你要是心疼你那俩孙女,你就一月给我变出十五两银子出来,否则我一定不会放过宁微。”
“哎,再说再说吧,办法总是人想的。要不我问我大哥和三弟借借看?”提到银子,宁老头也是一个头两个大,怎么用这银子总归是越来越少,不会越用越多。
“他们那些铁公鸡,会拔毛吗?我可是听说你大侄儿,考上了秀才,要到京中做大官了,要是到京城去那用钱的地方可多着呢。”
宁老头知道老伴搞不清楚,这秀才和状元的区别,连忙解释道:“秀才是秀才,离当大官早着呢。我听我大哥说,宏远还要准备明年的春闱考试,要是这次中了,少说也是进士。”
古代的科举,一般分乡试、会试、殿试三阶段。
学校生员(秀才)每三年一次到省城参加会考,叫做乡试,录取的人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
举人和国子监的监生在隔年春天到礼部应考,称为会试,录取的称为进士,第一名称为会元。
同年再由天子亲自在殿上出题测验进士,称为殿试或廷试,把会试录取的进士分为三等:一甲三人,分别称为状元、榜眼和探花;二、三甲若干人,第一名都叫传胪。
所谓“三元及第”就是指一连考了解元、会元、状元三个第一名。【上面内容引用百度,怕大家不明白,稍微解释一下。】
“啧啧,那要是真的中了,你那大嫂岂不是尾巴都要翘上天了。你可别忘了,咱还有轩儿呢,指不定咱轩儿就能一下子中了状元呢。”老太太撇着嘴巴,酸溜溜的说道。
宁轩三年前连秀才都没有考中,家里想着要给他奔个好前程,一定要考上。便一咬牙将他送到青山镇,最有名的青山书院读书。能进青山书院的都不是一般的人家,开销当然不小。沈家能供着宁轩进书院,一边是被全家供着,一边还是因为陈氏娘家这边的补贴。
以前宁有荣在的时候,挣的多,感觉不到什么。现在他人一走,宁老太和宁有金挣的少多了,顿时觉得那那都要用钱。
陈氏的哥哥和父亲都在盐场里做工,他哥没有娶媳妇,家里开销也不大。因此每次陈氏回去,他哥和爹都会给她不少体己银子。
但就算陈氏娘家稍微宽裕点,也不能拿出五两银子给她小叔子成亲用吧,这天下没有这样的道理。
宁有财婚期算是定了,但礼金的问题不解决,宁家老两口是觉也睡不好了。
宁珞她们还完全不知道,老太太已经没人性到,将自己儿子结婚,彩礼的钱都算计到她们孙女头上了。
吃过饭,洗过碗后,宁珞兄妹三就回去了。
那茶也是她特意去镇上买的,一两才买到三钱,要是平日里,她肯定舍不得,但今天为了自己的幺儿,豁出去了。
李蓉属于小家碧玉型的,性格温和,长得虽然不是顶顶好看,但一白遮三丑,加上她自己穿的衣服也很不错,在老太太眼里,就是貌如西施了。
等她新媳妇走后,老太太还在跟村里人吹牛,说她三媳妇如何如何的好,那简直是万里挑一的俊俏人儿。
李蓉原本对这次来沈家,没报多大希望,要不是宁有财对她太好了,她才不会答应嫁给她呢。让她没有想到的是,他们家的菜做的这么好吃。
那一道道菜上来的时候,她还以为自己走错了地方,是在国宾楼吃饭呢。
国宾楼是镇上最大的最体面的一家大餐馆,生意好,那菜做的也好吃。李蓉吃过一两次国宾楼的菜,都是他爹带回来的。
李蓉的爹在国宾楼做账房先生,有时候会见到一两个大人物,便会回来给妻子女儿吹嘘。要是运气好的,还能吃到一两样顾客没动过的菜。不过这样的机会不多,要是被上面的人看到,会责罚的。
“娘,这菜做的真好吃,是怎么做的?”李蓉吃到腌多鲜里面的野生木耳,看着那菜黑乎乎的,没想到吃到嘴里竟然如此爽滑。脆脆的,很是爽口。
老太太被媳妇表扬了,顿时觉得脸上有光。不过这次她倒是没有抢宁珞的功劳,只是淡淡的提了一句,“今儿个菜是咱家珞丫头做的。”说完,她看向宁珞说:“以前我倒是不知道,你做菜还有一手。”
宁珞这会也只能谦虚一下,“三婶,我这也是胡乱做的。不过你说的这个菜,叫做木耳,是一种长在树上的植物,炖汤,或者凉拌,清炒都是很好吃的。”
宁想想顿时想起来,三姐姐为何将那树给带回去了。原来是因为那树上长着菜啊,三姐姐真是厉害。
“哦,原来是这样啊,真是稀奇,我怎么不知道呢。”
说完,她又扬了扬手里的野菜锅盔,这已经是她吃的第二个了,虽然觉得有些不好意思,可是这东西味道实在太好吃了,她不知不觉就贪了嘴。
“那这个呢,这是什么做的,也太好吃了。香香脆脆的,咬起来香美无比。”
“这是野菜锅盔,今天时间紧张,做的还不算太好,要是有专门的锅灶,做出来的锅盔会更加美味。”
“嗯,珞丫头做的这个什么锅盔,比那糙米馍好吃多了。老婆子啊,要不咱以后就让珞丫头做饭得了。”宁老头说道。
“嗯,嗯,我赞成。”陈氏原本一直没有说话的,这会也恨不得举双手双脚赞成。说完继续吃,老太太朝她盯了好几眼,有心想要提醒她少吃些,但是碍于未来媳妇在场。
只能在桌子下面,用脚去踢陈氏的脚,哪晓得,陈氏直接将脚挪开,也不忘继续吃好吃的。
宁欢本想说句,违心的话,不过想到平日那些难吃的猪食,也不由得加了一句。“我觉得三儿做的菜还不错,比宁微做的好吃。”
她恨宁珞入骨,现在竟然连她的名字都懒得叫了,直接叫三儿。
“对,今儿个珞丫头这菜做的特别好吃。我喜欢吃这道烤山鸡,蓉儿,等咱们回去了也做给娘吃。”
李蓉见宁有财如此有孝心,心情也好了许多,略带羞涩的点了点头。老太太连忙命宁老头等会吃好饭,将那山鸡给捆了,装起来给他们带回去,接未来老丈人。
酒足饭饱后,大家的脸上也多了几丝笑容,说话也都客客气气的。沈老太太原本心情很好的,可是看到桌子上的菜全部被吃光光,她又心疼的不行。
都怪宁珞那丫头,将这些菜做的太好吃好了,这一顿饭足足吃了他们一家人好几天的口粮,老太太心口不疼才怪呢。
吃过饭后,宁老头听老太太在唠叨,便道:“好啦,你就别说了,大不了以后我和老大多进几趟山。今儿个大家难得吃一顿好的,再说了,珞丫头做的这么好吃,咱们也沾光不是。”
“珞丫头,珞丫头,我看你们一个个都是墙头草。你以前不是挺不待见她吗?今儿个看她在蓉儿面前露了脸,菜做的好吃,就喜欢他啦。”
“看你说的什么话,我的孙子孙女我都喜欢。当然媳妇也重要。”
老太太瞥了老伴一眼说:“总算今儿个咱媳妇很是满意,不过这彩礼钱,咱们可得赶紧想想办法。”其实早在几月前,在镇上宁有财就请了媒人上门和李蓉谈婚论嫁了,李蓉非说没有到老宅来,想要过来看看。今天看过之后,还算满意,这门亲事就算是定下来了。
“彩礼钱,确实是个大问题啊,这整整二十两银子,我们到那里去凑够。”宁老头也开始着急起来了。家里的情况本就不好,在这个关头老三又要成亲,岂不是雪上加霜。
“不行的话,大房二房各出五两,咱们自己再凑够十两。”老太太显然心里,已经打定了主意,就算是刮一层皮她也要将大房和二房各自搜刮一遍。为了她的宝贝儿子宁有财成亲,老太太完全不顾另外两房人的感受。
按照她的思路,宁有财最小,他成亲的时候,两房哥哥可不得补贴。
关键是现在的情况有变化,二房夫妻二人都不在了,只有几个小的,根本挣不到钱。大房也在供着宁轩读书,再加上一个贪慕虚荣的宁欢,他们自己过日子就有些捉襟见肘,别说还要支持宁有财了。
宁老头听了老伴的话,当场就反驳了回去。“这话你也说的出口,老大也就算了,那二房的两夫妻都不在了,宁琼上次已经被你们卖到镇上了,你还想怎样?”
老太太却是胸有成竹,十分得意的对老头子说道:“这话不是我说的,是微丫头自己说的,只要我给珞丫头出医药费,她但凭我吩咐。”
“这不咱考验她们的机会来了。”
宁老头一听是这事情,面色不由板了下来。斥责老太太说:“这事儿你还好意思说,珞丫头病的要死的时候,你才给出多少医药费。”
“咋啦?难道她们不该出吗?我供她们,养她们,现在有财好不容易找到个这么漂亮的媳妇,我总不能大孙子不要,要这两个丫头片子吧。”沈老太太说的十分理直气壮。
“女孩儿养再好有啥用,以后还不是人家家里的人。老头子,我还跟你明说了,你要是心疼你那俩孙女,你就一月给我变出十五两银子出来,否则我一定不会放过宁微。”
“哎,再说再说吧,办法总是人想的。要不我问我大哥和三弟借借看?”提到银子,宁老头也是一个头两个大,怎么用这银子总归是越来越少,不会越用越多。
“他们那些铁公鸡,会拔毛吗?我可是听说你大侄儿,考上了秀才,要到京中做大官了,要是到京城去那用钱的地方可多着呢。”
宁老头知道老伴搞不清楚,这秀才和状元的区别,连忙解释道:“秀才是秀才,离当大官早着呢。我听我大哥说,宏远还要准备明年的春闱考试,要是这次中了,少说也是进士。”
古代的科举,一般分乡试、会试、殿试三阶段。
学校生员(秀才)每三年一次到省城参加会考,叫做乡试,录取的人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
举人和国子监的监生在隔年春天到礼部应考,称为会试,录取的称为进士,第一名称为会元。
同年再由天子亲自在殿上出题测验进士,称为殿试或廷试,把会试录取的进士分为三等:一甲三人,分别称为状元、榜眼和探花;二、三甲若干人,第一名都叫传胪。
所谓“三元及第”就是指一连考了解元、会元、状元三个第一名。【上面内容引用百度,怕大家不明白,稍微解释一下。】
“啧啧,那要是真的中了,你那大嫂岂不是尾巴都要翘上天了。你可别忘了,咱还有轩儿呢,指不定咱轩儿就能一下子中了状元呢。”老太太撇着嘴巴,酸溜溜的说道。
宁轩三年前连秀才都没有考中,家里想着要给他奔个好前程,一定要考上。便一咬牙将他送到青山镇,最有名的青山书院读书。能进青山书院的都不是一般的人家,开销当然不小。沈家能供着宁轩进书院,一边是被全家供着,一边还是因为陈氏娘家这边的补贴。
以前宁有荣在的时候,挣的多,感觉不到什么。现在他人一走,宁老太和宁有金挣的少多了,顿时觉得那那都要用钱。
陈氏的哥哥和父亲都在盐场里做工,他哥没有娶媳妇,家里开销也不大。因此每次陈氏回去,他哥和爹都会给她不少体己银子。
但就算陈氏娘家稍微宽裕点,也不能拿出五两银子给她小叔子成亲用吧,这天下没有这样的道理。
宁有财婚期算是定了,但礼金的问题不解决,宁家老两口是觉也睡不好了。
宁珞她们还完全不知道,老太太已经没人性到,将自己儿子结婚,彩礼的钱都算计到她们孙女头上了。
吃过饭,洗过碗后,宁珞兄妹三就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