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臣和李守忠两个,刚向杨振报告完满鞑子人马渡过大凌河南下的消息,祖克勇从乳峰岗派出的信使,就一路策马飞奔着冲进了松山城。
他们带来的消息更加惊人——满鞑子镶白旗的大队兵马,已然抵达了小凌河北岸立营,先头队伍已经冲到了锦州城下。
满鞑子进军速度之快令人咂舌,而他们立营于小凌河北岸,冲到锦州城下,却又让杨振禁不住有些疑惑。
杨振先是打发走了祖克勇派来的信使,千叮咛万嘱咐地叫他们转告祖克勇,尽快收缩防线,集中兵力于乳峰岗大营,全力做好应对满鞑子围困与猛攻的准备。
随后就又叫协理营务处传令城内众将,都到总兵府议事。
然而,协理营务处的传令兵还没出总兵府的大门,城内各门守将与主要人物,比如夏成德、吕品奇、李禄、杨珅等人,就已经闻讯赶了过来。
包括平素很少到总兵府公开露面的监军内臣杨朝进,也一脸肃穆神色地,与这几个将领几乎前脚后脚地赶到了总兵府。
“满鞑子果然来了。杨都督不仅勇冠三军,更兼目光如炬,料敌如神,真乃天赐良将以助我大明也!”
先有李守忠他们从北门仓皇入城报信,后又有祖克勇的信使一路策马扬鞭飞奔入城,鞑子来了的消息,已经不是秘密。
所以,杨朝进一来到杨振召集众将议事的总兵府二堂内,就对杨振说了这么一番话,尔后话风一转,接着说道:
“只是接下来,咱们松山官军各部如何迎敌应战,如何打出一个大捷来,上慰天子,下安辽左,还得由杨都督迅速定下一个主意!”
杨朝进平时很少参与总兵府的小范围军议,就算是参加了也基本上是扮演聆听者旁观者的角色,除了表态支持杨振之外,很少公开提出自己的想法或者要求。
这也是他当初对杨振做出的约法三章的许诺。
不过,这一回却不一样了,他一上来不仅亮明了自己的态度,而且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他支持杨振的态度仍然是一贯的,但却希望杨振能够打出一个足以让天子感到安慰,甚至是感到满意的大捷。
他这么一说,除了杨振当即冲他点头表示接受之外,其他几个将领,包括张得贵、夏成德、吕品奇,全都皱着眉,低着头,阴着脸,不与他照面。
对他们几个来说,满鞑子大军来袭,大家能够各自守住自己的城头,保证松山城没有太大损失,就已经很不错了,在这个局面下若是要求打出一个大捷来,就有点强人所难了。
但是杨朝进是皇帝派来的监军内臣,这几个在松山城内地位仅次于杨振的副将,虽然平时在杨振的面前很敢说话,可在杨朝进的面前,却只敢腹诽而已。
“呵呵呵,既然杨公公也说咱们都督目光如炬料敌如神,那就一定也能猜到,咱们都督胸中早有定计。满鞑子不来则已,来了,就少不了送给咱们一场大捷。”
同样在座的总兵府谘议方光琛,一边摇着手中的折扇,一边笑呵呵地打着圆场:“至于迎敌应战的事情,杨公公大可以放心放手,交给咱们都督来安排,您啊,擎等着给咱们松山官军报功请赏吧!”
杨朝进与杨振约法三章的事情,并不是人人都知道,对于不知道的这些人来说,他们最担心的,就是这个监军内臣瞎掺合瞎指挥。
杨朝进到了松山城以后一直表现低调,这为他在松山官军各部赢得了一定的尊重,但是到了如今这个时候,他会不会如同以往一样低调,谁也不敢保证。
杨振不动声色地看着方光琛与杨朝进话里有话暗藏机锋的对谈,并不说话,过了一会儿,见众人都将目光转到了自己的身上,遂说道:
“诸位应当知道,杨某初到松山之时,当众说到过,我辈守御松山乃至辽左的方略,就是守为正着,战为奇着,持正可以不败,出奇方能致胜。”
杨振说到这里,目光从在座众人的脸上一个个看将过去,看见众人或是迟疑或是坚决地点了头,便接着说道:
“这一次迎敌应战的方略,依然如此。满鞑子如果前来强攻松山城,我们自然是凭城固守,先立于不败之地再说。
“若是满鞑子围而不攻,或者另有谋算,比如攻我之必救,引我出兵野战,那咱们就给它来个将计就计,再给它一个奇着。
“至于眼下嘛,满鞑子初来,敌情不甚明了,我们当取之策略,乃是敌动我动,敌不动我亦不动。当务之急,乃是坚壁清野、闭门固守,等待满鞑子主攻方向明确,我们即因之而动!”
杨振自己的心里,自然知道原本历史上这次满鞑子袭击辽左的大体走向,但是,他却不敢确定,经历了这么多的改变以后,历史会不会有什么变化。
所以,他也不能把话说得太死了,只能说因敌而动。
而且,对于沿着海岸线,择地伏击满鞑子的事情,他还不能现在就说出来,万一走漏了消息,那么他的伏击计划可就要见光死了。
最重要的是,到底要在何地埋伏鞑子,其实他自己还没有拿定最后的主意。
满鞑子不是傻子,他们的奸诈凶狠,两世为人的杨振可是比谁都更清楚。
此前,杨振已经连着两次乘船走海路,对满鞑子搞过突然袭击了,这一次他们大军再来辽西,又岂会对此毫无防备?
若说满鞑子对来自海上的突然袭击完全不去防备,那是不可能的。
但是,若说他们一定会处处设防,那也是不可能的。
以辽西海岸线之长,即便从小凌河口算起,到宁远河口为止,这一条曲曲折折的海岸线长度,恐怕是陆上驿道距离的两倍到三倍远了。
在长达几百里的海岸线上,满鞑子兵马再多也不可能处处设防。
唯一需要担忧的,或者说需要认真进行侦察确认的,就是满鞑子会在什么地方派驻重兵进行反伏击,或者说埋伏重兵进行打援。
对于杨振来说,他心里当然已经有了两个比较理想的伏击地,其中一个是高桥一带,另外一个是塔山附近。
高桥一带,地处于杏山与塔山之间,是松锦前线诸城与关宁后方诸城取得联系的陆上必经之地。
而且,它既是松锦前线诸城的陆上粮道行经之地,也海上粮道从笔架山中转上岸之后前往松锦的行经之地。
历史上,满鞑子围攻松锦前线诸城的时候,就曾经一而再、再而三地在这个地方埋伏下重兵,进行围点打援。
杨振之所以叫仇广义带人经营小笔架山岛,目的就是想在这个地方,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给满鞑子一个惊喜。
可是他又担心,满鞑子既然认识到了高桥这个地方战略位置的重要,而且上一次围攻松锦的时候,就曾经在此设置过伏兵,那么这一回,他们会在此地毫无防备吗?
因此,他就又想到了第二个理想的伏击地点,即塔山城附近。
此地是辽西驿路行经之处,辽西驿路从山地和海岸之间通过,距离海岸线非常之近,算得上是辽西走廊的又一个咽喉之地了。
何况此地在数百年之后,还曾发生过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阻击战,所以如果高桥不行的话,那么塔山附近就是一个不二之选了。
这也是杨振叮嘱仇震海派人好好经营塔山附近沿海那个小岛打渔山岛的原因了。
然而,正是因为这个地方任谁一看,都知道它十分要紧,所以杨振的心里才越发犹豫不决了。
他能想到的,满鞑子的所谓十王爷多铎会不会也能想到呢?
就算满鞑子这个所谓的十王爷多铎没有想到这一点,那么多铎身边的那些满鞑子将领们呢,尤其是二鞑子将领们会不会想到呢?
如果杨振之前没有搞过什么渡海袭击敌后的行动,那么他认为,多铎很有可能会在高桥一带埋设伏兵,但是在塔山附近再设伏兵的几率就会很小。
可是问题恰恰在于,杨振先后两次利用了满鞑子对海岸方向的无备,走海路,偷袭满鞑子得手。
尤其是第二次,杨振渡海袭击的地区,恰恰还正是这个多铎领有的镶白旗驻防的区域。
杨振很清楚,他带着人马渡海袭击了辽南沿海城池,破了熊岳城、破了盖州城,拐带走了满鞑子在辽河口的水师战船,一定会给多铎带来不小的影响。
黄台吉一定会借着这个机会收拾一下多铎。
一旦黄台吉这么做了,那么多铎就一定会吃一堑长一智,高度关注海岸线上的动静,高度警惕来自海上的可能袭击。
对杨振来说,这也算是当初渡海袭击敌后时没有料想到的一个结果了。
所以,除了高桥一带、塔山附近这两个比较理想的伏击地之外,杨振又让仇震海派人前去经营酒篓山岛,以及那个从辽西海岸突入辽东湾之中的狭长半岛葫芦岛去了。
如果满鞑子大军南下去攻宁远的时候,在高桥、塔山一带预留了伏兵,那么他就只能勉为其难,走海路继续往南,去葫芦岛一带寻找一些不是太理想的伏击地点了。
这也就是说,到底在哪里伏击满鞑子,现在他自己也无法确认,而要想确认这一点,那就只能等满鞑子展开行动以后才能做到了。
所以,此时此刻,他能做的事情并不多。
他们带来的消息更加惊人——满鞑子镶白旗的大队兵马,已然抵达了小凌河北岸立营,先头队伍已经冲到了锦州城下。
满鞑子进军速度之快令人咂舌,而他们立营于小凌河北岸,冲到锦州城下,却又让杨振禁不住有些疑惑。
杨振先是打发走了祖克勇派来的信使,千叮咛万嘱咐地叫他们转告祖克勇,尽快收缩防线,集中兵力于乳峰岗大营,全力做好应对满鞑子围困与猛攻的准备。
随后就又叫协理营务处传令城内众将,都到总兵府议事。
然而,协理营务处的传令兵还没出总兵府的大门,城内各门守将与主要人物,比如夏成德、吕品奇、李禄、杨珅等人,就已经闻讯赶了过来。
包括平素很少到总兵府公开露面的监军内臣杨朝进,也一脸肃穆神色地,与这几个将领几乎前脚后脚地赶到了总兵府。
“满鞑子果然来了。杨都督不仅勇冠三军,更兼目光如炬,料敌如神,真乃天赐良将以助我大明也!”
先有李守忠他们从北门仓皇入城报信,后又有祖克勇的信使一路策马扬鞭飞奔入城,鞑子来了的消息,已经不是秘密。
所以,杨朝进一来到杨振召集众将议事的总兵府二堂内,就对杨振说了这么一番话,尔后话风一转,接着说道:
“只是接下来,咱们松山官军各部如何迎敌应战,如何打出一个大捷来,上慰天子,下安辽左,还得由杨都督迅速定下一个主意!”
杨朝进平时很少参与总兵府的小范围军议,就算是参加了也基本上是扮演聆听者旁观者的角色,除了表态支持杨振之外,很少公开提出自己的想法或者要求。
这也是他当初对杨振做出的约法三章的许诺。
不过,这一回却不一样了,他一上来不仅亮明了自己的态度,而且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他支持杨振的态度仍然是一贯的,但却希望杨振能够打出一个足以让天子感到安慰,甚至是感到满意的大捷。
他这么一说,除了杨振当即冲他点头表示接受之外,其他几个将领,包括张得贵、夏成德、吕品奇,全都皱着眉,低着头,阴着脸,不与他照面。
对他们几个来说,满鞑子大军来袭,大家能够各自守住自己的城头,保证松山城没有太大损失,就已经很不错了,在这个局面下若是要求打出一个大捷来,就有点强人所难了。
但是杨朝进是皇帝派来的监军内臣,这几个在松山城内地位仅次于杨振的副将,虽然平时在杨振的面前很敢说话,可在杨朝进的面前,却只敢腹诽而已。
“呵呵呵,既然杨公公也说咱们都督目光如炬料敌如神,那就一定也能猜到,咱们都督胸中早有定计。满鞑子不来则已,来了,就少不了送给咱们一场大捷。”
同样在座的总兵府谘议方光琛,一边摇着手中的折扇,一边笑呵呵地打着圆场:“至于迎敌应战的事情,杨公公大可以放心放手,交给咱们都督来安排,您啊,擎等着给咱们松山官军报功请赏吧!”
杨朝进与杨振约法三章的事情,并不是人人都知道,对于不知道的这些人来说,他们最担心的,就是这个监军内臣瞎掺合瞎指挥。
杨朝进到了松山城以后一直表现低调,这为他在松山官军各部赢得了一定的尊重,但是到了如今这个时候,他会不会如同以往一样低调,谁也不敢保证。
杨振不动声色地看着方光琛与杨朝进话里有话暗藏机锋的对谈,并不说话,过了一会儿,见众人都将目光转到了自己的身上,遂说道:
“诸位应当知道,杨某初到松山之时,当众说到过,我辈守御松山乃至辽左的方略,就是守为正着,战为奇着,持正可以不败,出奇方能致胜。”
杨振说到这里,目光从在座众人的脸上一个个看将过去,看见众人或是迟疑或是坚决地点了头,便接着说道:
“这一次迎敌应战的方略,依然如此。满鞑子如果前来强攻松山城,我们自然是凭城固守,先立于不败之地再说。
“若是满鞑子围而不攻,或者另有谋算,比如攻我之必救,引我出兵野战,那咱们就给它来个将计就计,再给它一个奇着。
“至于眼下嘛,满鞑子初来,敌情不甚明了,我们当取之策略,乃是敌动我动,敌不动我亦不动。当务之急,乃是坚壁清野、闭门固守,等待满鞑子主攻方向明确,我们即因之而动!”
杨振自己的心里,自然知道原本历史上这次满鞑子袭击辽左的大体走向,但是,他却不敢确定,经历了这么多的改变以后,历史会不会有什么变化。
所以,他也不能把话说得太死了,只能说因敌而动。
而且,对于沿着海岸线,择地伏击满鞑子的事情,他还不能现在就说出来,万一走漏了消息,那么他的伏击计划可就要见光死了。
最重要的是,到底要在何地埋伏鞑子,其实他自己还没有拿定最后的主意。
满鞑子不是傻子,他们的奸诈凶狠,两世为人的杨振可是比谁都更清楚。
此前,杨振已经连着两次乘船走海路,对满鞑子搞过突然袭击了,这一次他们大军再来辽西,又岂会对此毫无防备?
若说满鞑子对来自海上的突然袭击完全不去防备,那是不可能的。
但是,若说他们一定会处处设防,那也是不可能的。
以辽西海岸线之长,即便从小凌河口算起,到宁远河口为止,这一条曲曲折折的海岸线长度,恐怕是陆上驿道距离的两倍到三倍远了。
在长达几百里的海岸线上,满鞑子兵马再多也不可能处处设防。
唯一需要担忧的,或者说需要认真进行侦察确认的,就是满鞑子会在什么地方派驻重兵进行反伏击,或者说埋伏重兵进行打援。
对于杨振来说,他心里当然已经有了两个比较理想的伏击地,其中一个是高桥一带,另外一个是塔山附近。
高桥一带,地处于杏山与塔山之间,是松锦前线诸城与关宁后方诸城取得联系的陆上必经之地。
而且,它既是松锦前线诸城的陆上粮道行经之地,也海上粮道从笔架山中转上岸之后前往松锦的行经之地。
历史上,满鞑子围攻松锦前线诸城的时候,就曾经一而再、再而三地在这个地方埋伏下重兵,进行围点打援。
杨振之所以叫仇广义带人经营小笔架山岛,目的就是想在这个地方,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给满鞑子一个惊喜。
可是他又担心,满鞑子既然认识到了高桥这个地方战略位置的重要,而且上一次围攻松锦的时候,就曾经在此设置过伏兵,那么这一回,他们会在此地毫无防备吗?
因此,他就又想到了第二个理想的伏击地点,即塔山城附近。
此地是辽西驿路行经之处,辽西驿路从山地和海岸之间通过,距离海岸线非常之近,算得上是辽西走廊的又一个咽喉之地了。
何况此地在数百年之后,还曾发生过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阻击战,所以如果高桥不行的话,那么塔山附近就是一个不二之选了。
这也是杨振叮嘱仇震海派人好好经营塔山附近沿海那个小岛打渔山岛的原因了。
然而,正是因为这个地方任谁一看,都知道它十分要紧,所以杨振的心里才越发犹豫不决了。
他能想到的,满鞑子的所谓十王爷多铎会不会也能想到呢?
就算满鞑子这个所谓的十王爷多铎没有想到这一点,那么多铎身边的那些满鞑子将领们呢,尤其是二鞑子将领们会不会想到呢?
如果杨振之前没有搞过什么渡海袭击敌后的行动,那么他认为,多铎很有可能会在高桥一带埋设伏兵,但是在塔山附近再设伏兵的几率就会很小。
可是问题恰恰在于,杨振先后两次利用了满鞑子对海岸方向的无备,走海路,偷袭满鞑子得手。
尤其是第二次,杨振渡海袭击的地区,恰恰还正是这个多铎领有的镶白旗驻防的区域。
杨振很清楚,他带着人马渡海袭击了辽南沿海城池,破了熊岳城、破了盖州城,拐带走了满鞑子在辽河口的水师战船,一定会给多铎带来不小的影响。
黄台吉一定会借着这个机会收拾一下多铎。
一旦黄台吉这么做了,那么多铎就一定会吃一堑长一智,高度关注海岸线上的动静,高度警惕来自海上的可能袭击。
对杨振来说,这也算是当初渡海袭击敌后时没有料想到的一个结果了。
所以,除了高桥一带、塔山附近这两个比较理想的伏击地之外,杨振又让仇震海派人前去经营酒篓山岛,以及那个从辽西海岸突入辽东湾之中的狭长半岛葫芦岛去了。
如果满鞑子大军南下去攻宁远的时候,在高桥、塔山一带预留了伏兵,那么他就只能勉为其难,走海路继续往南,去葫芦岛一带寻找一些不是太理想的伏击地点了。
这也就是说,到底在哪里伏击满鞑子,现在他自己也无法确认,而要想确认这一点,那就只能等满鞑子展开行动以后才能做到了。
所以,此时此刻,他能做的事情并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