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濂在十日后被亲卫队“请”了回来。
通过亲卫的禀报,李江得知了他走人的原因。
他并不是怕死,而是自知考中无望,因而考完后隔日就离开了开封,一路向西游山玩水去了。
据他给亲卫头目“透露”的消息,他是想去山西陕西看看,这怀有二心号称要效仿周召共和的李首辅,他的治下究竟如何?
李江来了兴趣,问汇报人道:“然后呢?他有什么看法?”
亲卫小小尴尬了下,嗫嚅道:“他没说……不过,呃,下属猜测他没去什么地方。他到了洛阳后一直在眠花宿柳,我们在青……里面找到他时,他还残酒未消……”
“哦?呵呵,年少轻狂、才子风流,可以理解。”李江失笑摇头。
唏嘘间,李江走神了,他想起了自己年少轻狂的时候。好多年前,他不至一次想过要去考察失足妇女的生存状况,可一次都没能成行,不是因为这个原因就是因为那个原因,每次下定决心要去时总会阴差阳错地错过。
亲卫保持着抱拳躬身的姿势,一直没听到李江叫起,纳闷间抬眼偷瞧了一眼,只见首辅抬头望天,嘴角挂着一丝……银笑,好似在回忆着什么。
亲卫的身体不自然地抖动了两下。
在李江的山寨神念里,没有人可以在十米内瞒过他!
再微小的动作也惊醒了李江,他佯装咳嗽了一声,说道:“好了,我知道了。你将人送去后备班,交给童德荣,他会处理的。”
亲卫应命退下。
至正十四年十月初一,明教后备班正式开课。场地还是孔庙,只是多挂了个牌子,“明教公务员培训学校”。
“公务员”“培训”为新词,不过词义浅显直白,对于108个人尖子来说望之一眼就能明白其中的意思,根本不需要班主任童德荣专门讲解。
非但如此,很多学员还给童德荣提出了意见:这学校名也太土太白了,完全体现不出高档、大气、神秘、威严的感觉,应改为“太学”“国子监”,至不济弄个“官学”也好么。
童德荣一句话给他们打了回去,“这是首辅亲笔!”
一群人噤若寒蝉。
开班仪式上,学校首任校长李大首辅于日理万机中拔冗出席。
在学员们热烈的掌声中,李首辅做了《认真学习脚踏实地,展望未来做横梁之材》的讲话。
学员代表李善长随后上台,宣读《我们已经做好了准备》的誓言。
此后,李首辅亲切接见了每一位学员,详细询问了他们在学习、生活中的所遇到的各种情况。
接见完毕后,李首辅做了重要的指示,他要求学校不仅要关心学员的学习,更要做好学员的后勤保障工作,要让学员们心无旁骛,早日学成毕业为推翻暴元贡献力量。
在学员的一片欢呼中,班主任童德荣表示,校方一定会牢记首辅指示,会后立即研究后勤保障问题,争取尽快落到实处,请首辅放心,也请学员监督云云。
最后,在全校师生依依不舍的相送中,李首辅登……安步当车离去。
时间缓缓而过,至正十四年过去了,至正十五年来临。
在正治民生上,明教已经完会消化了河南的地盘。虽然是军管,但可以预料到等后备班一毕业,这些地方将会回归正常。
在军事上的成果更为显著。
首先,明教中枢直接领导的兵力已达百万。
其次,朱元璋奉令运动到河南江北行省(安徽)北部,与范遥接上了头,归于范遥麾下。
第三,中部军区盘踞湖广北部襄阳地区,与明教河南连成一片。
至此,明教已经做好了下一场大战的各方面准备,就等李江一声令下,挺进山东。
至正十五年二月,后备班毕业了。
李江为了学员们专门开了军机会议,最终决定:新人不宜一时拔擢高位,应从基层做起。
调令下达后备班:
征调积极分子、班长、考核甲等生李善长入后勤部,任粮食划拨厅副厅长。
征调甲等生刘基入五军都督府中军都督赞画处任二级赞画,授卫镇抚军衔(副厅级)。
征调甲等生宋濂任宣传部北方局副局长(副厅级)。
其余乙等生、丙等生授三省各地正处级县令,副处级县丞。
安排完所有人员,明教的战争机器开动了起来。
在这种情况下,李善长一上任就处于了水深火热之中。大军未行,粮草先行,因此他的工作很重要,不但要催促各地上缴的粮食,还要计算各军的人数,安排调拨。
三月一日,天气转暖。李江发出解放山东、安徽的军令。
三月五日,快马送达军令至商丘范遥处。
十一日,范遥率军进入安徽,与等在亳州的朱元璋汇合,南下攻击阜阳。他们的目标是进抵淮河北线,沿河向东扫荡,过洪泽湖直至元廷设在淮安的重兵集团右翼。
十五日,明教中枢离开开封,一路往东,三日后进入兰考。
在兰考,三十万大军已陆续集结。张无忌擂鼓聚师,登坛拜将,授李江大将军总领明教各路军马。
李江随后登台,以大将军兼近卫军统帅名义发布军令:兵进山东。
台下手臂如林,山呼海啸:“驱除鞑虏,解放山东!”
元廷方面,他们虽然将重兵集于江南,但在山东也布置了二十余万大军防守,这个大都南大门他们不敢丢。
明军一路血战,遇城拔城,连克荷泽、济宁、泰安,进抵济南南面。
元廷终于慌了,明教再特么拿下济南,黄河以南可就失控了,淮安的军团也就成了孤军。不得已之下,他们集中了大都最后的卫戍部队,连大汗亲军都派出了出来,一共十万人紧急渡河支援济南。
不过李江没有给他们机会,抢先一天以“天雷滚滚”法拿下济南,又分兵沿黄河向东直至入海口,彻底将十万援军堵在了黄河北侧。
援军们望河兴叹,大都更是一日三惊。他们生怕明教大军趁机过河,进入河北大地,这里一马平川大都危矣!
就这么提心吊胆过了好几日,前方传来消息让大都的贵人们松了一口气。
明军仅派人防守黄河几个渡口,然后大军掉头反而向南扑去。
除了元帝因解除了威胁仍然醉生梦生之外,大都的很多人都意识到,大元的淮河军团完了,他们腹背受敌,覆灭也只是时间问题。
淮河接近百万的元军一完,大元也就完了!
(感谢书友“方格子de灵魂”投出的两张月票!)
通过亲卫的禀报,李江得知了他走人的原因。
他并不是怕死,而是自知考中无望,因而考完后隔日就离开了开封,一路向西游山玩水去了。
据他给亲卫头目“透露”的消息,他是想去山西陕西看看,这怀有二心号称要效仿周召共和的李首辅,他的治下究竟如何?
李江来了兴趣,问汇报人道:“然后呢?他有什么看法?”
亲卫小小尴尬了下,嗫嚅道:“他没说……不过,呃,下属猜测他没去什么地方。他到了洛阳后一直在眠花宿柳,我们在青……里面找到他时,他还残酒未消……”
“哦?呵呵,年少轻狂、才子风流,可以理解。”李江失笑摇头。
唏嘘间,李江走神了,他想起了自己年少轻狂的时候。好多年前,他不至一次想过要去考察失足妇女的生存状况,可一次都没能成行,不是因为这个原因就是因为那个原因,每次下定决心要去时总会阴差阳错地错过。
亲卫保持着抱拳躬身的姿势,一直没听到李江叫起,纳闷间抬眼偷瞧了一眼,只见首辅抬头望天,嘴角挂着一丝……银笑,好似在回忆着什么。
亲卫的身体不自然地抖动了两下。
在李江的山寨神念里,没有人可以在十米内瞒过他!
再微小的动作也惊醒了李江,他佯装咳嗽了一声,说道:“好了,我知道了。你将人送去后备班,交给童德荣,他会处理的。”
亲卫应命退下。
至正十四年十月初一,明教后备班正式开课。场地还是孔庙,只是多挂了个牌子,“明教公务员培训学校”。
“公务员”“培训”为新词,不过词义浅显直白,对于108个人尖子来说望之一眼就能明白其中的意思,根本不需要班主任童德荣专门讲解。
非但如此,很多学员还给童德荣提出了意见:这学校名也太土太白了,完全体现不出高档、大气、神秘、威严的感觉,应改为“太学”“国子监”,至不济弄个“官学”也好么。
童德荣一句话给他们打了回去,“这是首辅亲笔!”
一群人噤若寒蝉。
开班仪式上,学校首任校长李大首辅于日理万机中拔冗出席。
在学员们热烈的掌声中,李首辅做了《认真学习脚踏实地,展望未来做横梁之材》的讲话。
学员代表李善长随后上台,宣读《我们已经做好了准备》的誓言。
此后,李首辅亲切接见了每一位学员,详细询问了他们在学习、生活中的所遇到的各种情况。
接见完毕后,李首辅做了重要的指示,他要求学校不仅要关心学员的学习,更要做好学员的后勤保障工作,要让学员们心无旁骛,早日学成毕业为推翻暴元贡献力量。
在学员的一片欢呼中,班主任童德荣表示,校方一定会牢记首辅指示,会后立即研究后勤保障问题,争取尽快落到实处,请首辅放心,也请学员监督云云。
最后,在全校师生依依不舍的相送中,李首辅登……安步当车离去。
时间缓缓而过,至正十四年过去了,至正十五年来临。
在正治民生上,明教已经完会消化了河南的地盘。虽然是军管,但可以预料到等后备班一毕业,这些地方将会回归正常。
在军事上的成果更为显著。
首先,明教中枢直接领导的兵力已达百万。
其次,朱元璋奉令运动到河南江北行省(安徽)北部,与范遥接上了头,归于范遥麾下。
第三,中部军区盘踞湖广北部襄阳地区,与明教河南连成一片。
至此,明教已经做好了下一场大战的各方面准备,就等李江一声令下,挺进山东。
至正十五年二月,后备班毕业了。
李江为了学员们专门开了军机会议,最终决定:新人不宜一时拔擢高位,应从基层做起。
调令下达后备班:
征调积极分子、班长、考核甲等生李善长入后勤部,任粮食划拨厅副厅长。
征调甲等生刘基入五军都督府中军都督赞画处任二级赞画,授卫镇抚军衔(副厅级)。
征调甲等生宋濂任宣传部北方局副局长(副厅级)。
其余乙等生、丙等生授三省各地正处级县令,副处级县丞。
安排完所有人员,明教的战争机器开动了起来。
在这种情况下,李善长一上任就处于了水深火热之中。大军未行,粮草先行,因此他的工作很重要,不但要催促各地上缴的粮食,还要计算各军的人数,安排调拨。
三月一日,天气转暖。李江发出解放山东、安徽的军令。
三月五日,快马送达军令至商丘范遥处。
十一日,范遥率军进入安徽,与等在亳州的朱元璋汇合,南下攻击阜阳。他们的目标是进抵淮河北线,沿河向东扫荡,过洪泽湖直至元廷设在淮安的重兵集团右翼。
十五日,明教中枢离开开封,一路往东,三日后进入兰考。
在兰考,三十万大军已陆续集结。张无忌擂鼓聚师,登坛拜将,授李江大将军总领明教各路军马。
李江随后登台,以大将军兼近卫军统帅名义发布军令:兵进山东。
台下手臂如林,山呼海啸:“驱除鞑虏,解放山东!”
元廷方面,他们虽然将重兵集于江南,但在山东也布置了二十余万大军防守,这个大都南大门他们不敢丢。
明军一路血战,遇城拔城,连克荷泽、济宁、泰安,进抵济南南面。
元廷终于慌了,明教再特么拿下济南,黄河以南可就失控了,淮安的军团也就成了孤军。不得已之下,他们集中了大都最后的卫戍部队,连大汗亲军都派出了出来,一共十万人紧急渡河支援济南。
不过李江没有给他们机会,抢先一天以“天雷滚滚”法拿下济南,又分兵沿黄河向东直至入海口,彻底将十万援军堵在了黄河北侧。
援军们望河兴叹,大都更是一日三惊。他们生怕明教大军趁机过河,进入河北大地,这里一马平川大都危矣!
就这么提心吊胆过了好几日,前方传来消息让大都的贵人们松了一口气。
明军仅派人防守黄河几个渡口,然后大军掉头反而向南扑去。
除了元帝因解除了威胁仍然醉生梦生之外,大都的很多人都意识到,大元的淮河军团完了,他们腹背受敌,覆灭也只是时间问题。
淮河接近百万的元军一完,大元也就完了!
(感谢书友“方格子de灵魂”投出的两张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