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本位面的西欧,十七世纪上半叶的时候,刚刚开始发力的资产阶级们是喜欢并支持各国王室的:王国政府加强中央集权,削减各地贵族的权力,会让资产阶级的经营成本减少,产品利润提高。
但是到了十八世纪,资产阶级就翻了脸:不行,王室现在也成了阻碍我们发财的魔鬼了,我们得跟国王约法三章,把他的权力限制起来,不让他拿走我们的利润。嗯,干脆我们立宪吧。
所以,历史本位面上欧洲的立宪,大多是在限制君主的权力。
但是现在大明的立宪就完全不同了:如熊廷弼所言,朱由栋其实已经掌握了绝对的权力,大明的立宪不是限制君主权力,而是以立法的形式对朱由栋的权力进行确认——这是进一步的中央集权。
当然,总算作为穿越者,朱由栋这会的脑袋还是清醒的:他知道,要在这场竞争中存活下来,掌握本国绝对的权力是必要的。但是,绝对的权力会带来绝对的**,为了防止他自己将来**,所以他还是留了一个小口子:臣子们可以通过修宪来约束皇帝的权力,如果哪一天,他这个皇帝真的做得天怒人怨了,文臣、军方、宦官、特务都对他不满了,修宪就是了。
总之,这《皇明宪章》,于5月10日的国务会议上提出,经过多方讨论后,到了5月20日,终于得以通过了。
六大报、朝廷的邸报系统,迅速的将这一消息传遍了全国。随着立宪成功消息发出去的,还有国家面向全体公民征集国旗、国徽、国歌方案的通告,以及朝廷官员人数即将大涨的小道消息。
这样的消息放出去后,所有士子的注意力全都从宪章转移到了官位上涨去了。
天可怜见,俺们都是儒门子弟啊!孔圣他老人家当初周游列国,不就是想当官么?我们作为他老人家的弟子,绝大多数都是把做官作为人生至高理想的啊。
可是朝廷以前的官位那么少,最近又在搞什么科举改革,这眼看着路子越走越窄了,难得皇上发善心,给了这么大的机遇。谁t饱了撑的去反对立宪?相反,谁敢反对立宪,让皇上不开心的,我们第一个不答应!
“皇上,这是奴婢的东厂在各地收集到的消息,总体而言,除了少量现任官员不满外,其他的都是一片赞誉之声。”
站在朱由栋面前的魏忠贤这会儿也是春风满面,不光是他,整个宦官系统这会儿都对今上极为感激:宦官这个职业被明确的写入了宪章!虽说宪章也说得很清楚,以后宦官要逐渐缩编,但无论如何,宪章视他们为大明芸芸众生中平等的一员啊!
多少年了,宦官们作为皇帝的家奴,虽说也有权势滔天的时候。但一个大太监,就是在最辉煌的时候,其内心深处还不是充满了自卑。在被不要脸的文臣跪拜后,转过身后,偶尔也能看到、听到刚刚还满脸献媚的文臣狠狠的吐一口痰,嘀咕一声‘阉人’啥的。
对这些,大太监们也是无可奈何啊。
可是现在?没说的,咱们早就下定决心为皇上效死了,这会儿这颗忠贞之心更是坚定不移了!
“嗯,忠贤啊,各地的士子,尤其是乡绅,还有新兴的工厂主们,都还是很支持宪章的吧?”
“皇上放心,现在我大明各地的士子,都对宪章赞不绝口。他们这么把风潮一带,乡绅们也没法说什么了。至于工厂主?他们巴不得现在朝廷的官员多一点,他们办起事来更方便一些呢。”
哼,中华帝国,还是官本位啊。就这么把官位数量大涨的风声一放出去,官绅一体纳粮的事情居然就这么轻松的过了?
“不过皇上,奴婢等私下里讨论,也有些担心。”
“担心什么?”
“皇上,现在我大明的文官数量不过三万多人,但在连续涨薪三次后,这三万多人的薪俸以及办公经费就要吃掉朝廷年入的两成。若是官员数量真的如皇上所言,膨胀到三十万?”
“哈哈哈,忠贤你可真是个实诚人。”朱由栋笑着点了点老魏:“我大明的官是三万多,可是吏员呢?差役呢?这些加在一起,只怕不止三十万吧?朝廷每年支出的官员俸禄和办公经费大约是三千多万,这些可是把官、吏、役全部包含进去了的啊。”
“啊?哎哟,奴婢懂了。原来皇上只是要给吏和役们官的身份,实际吃朝廷饭的人数,是不会怎么增加的。哎,皇上圣明啊,奴婢早就听说,因为官吏的隔阂没有打通,吏员和差役看不到上升的渠道和希望,所以做起事情来完全没有底线,小吏巨贪到处都是。皇上这么一手,给了他们希望,多少会对抑制贪污有作用啊。”
哼,这个嘛,倒不完全是这样的。
21世纪,大天朝在2015年第一次公开公务员具体人数:716.7万。这个数字,和14亿人口比起来,占比大概是千分之五。但若是再把教育、文化、公共卫生(这一块指疾控、妇幼、结核病防治所、卫生监督执法局等部门,公立医院每年只有点象征性拨款,用来缴纳医院当年的水电气费都不够)这些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编制内人员加起来,那吃财政饭的人数就会膨胀到5000万!还是以14亿人为分母的话,那这个比例就达到了百分之三点五。
大明这会的人口是1.8亿,即便按照千分之五这个比例算下来,也该有90万左右的公务员。当然,这会大明的生产力比21世纪的大天朝差得实在是太远,不可能真按照这个比例来配公务员。但,无论如何,三万多官员对于1.8亿人口来说,实在是太少了。
事实也证明了大明官员过少存在极大的问题:官少,就必须多设置吏员和差役,但是这些家伙,基本都是没啥文化,也没啥素质的地头蛇。又因为完全无法升迁对金钱有异乎寻常的渴望,做起事情来完全没有下限......你让这些家伙具体管理百姓,说的不好听点,那不成了黑社会掌控基层政权了么?
最近这些年,大明因为生产力的进步而工商大兴,新兴的资产阶级早就对如狼似虎的吏员和差役们怨声载道了。
没错,大明的官有很多都是伪君子,但是伪君子至少是要脸面的。虽说和伪君子打交道很累,但至少还可以跟他讲道理。但是这些吏员和差役?那是真小人啊,真小人若是没有底线了,那真是连道理都没得讲!
所以,朱由栋内心的想法,并不是如魏忠贤所想象的那般,把吏和役直接改为低级官员。他的目的,是通过科举的彻底改革,变科举取士为公务员考试!用大量的,目前因为科举取士人数过少而处于社会底层的大量穷书生们,去做中低级公务员,把现有的吏和役取代、淘汰!如此,大明的整个吏治,才会有真正脱胎换骨的改变。
至于说那些被淘汰下来的吏和役他们的就业问题,嗨,工厂不是缺人么?农场不是缺人么?马上这国家机构改革后,新增设的兵役局不是差后备役么?总有一个位置是合适你们的。
什么?你说你当老爷当惯了,没法接受重新回去当个普通的民?国家专政的铁拳了解一下嘛。
你说你怂了,不跟国家闹了。但也实在不愿意去做体力活儿,申请去海外藩国?诶,这个可以有,朕的二十几个海外亲藩,这些年一直都在跟朕叫苦,说什么为了确保基层稳定,他们不得不大量启用当地人做低级官员,这时间长了,都不知道到底是谁同化谁了。很好,你们去了海外,正好可以帮朕的亲王们把场子给撑起来:你们这些人品德是没指望的,但是管理小民的技术,还是很高超的。去了海外,帮朕的藩王们好好的惩治一下那些刁民,尤其是有什么复国想法的,更是要让他们生不如死!
想到这里,朱由栋不由得开心的笑了起来。
“皇上?”
“嗯?啊,没事。忠贤啊,既然宪章在民间的反响不错,那就给内阁那边说一声,让他们赶紧把民法典、商法典、刑法典也颁布了吧。”
但是到了十八世纪,资产阶级就翻了脸:不行,王室现在也成了阻碍我们发财的魔鬼了,我们得跟国王约法三章,把他的权力限制起来,不让他拿走我们的利润。嗯,干脆我们立宪吧。
所以,历史本位面上欧洲的立宪,大多是在限制君主的权力。
但是现在大明的立宪就完全不同了:如熊廷弼所言,朱由栋其实已经掌握了绝对的权力,大明的立宪不是限制君主权力,而是以立法的形式对朱由栋的权力进行确认——这是进一步的中央集权。
当然,总算作为穿越者,朱由栋这会的脑袋还是清醒的:他知道,要在这场竞争中存活下来,掌握本国绝对的权力是必要的。但是,绝对的权力会带来绝对的**,为了防止他自己将来**,所以他还是留了一个小口子:臣子们可以通过修宪来约束皇帝的权力,如果哪一天,他这个皇帝真的做得天怒人怨了,文臣、军方、宦官、特务都对他不满了,修宪就是了。
总之,这《皇明宪章》,于5月10日的国务会议上提出,经过多方讨论后,到了5月20日,终于得以通过了。
六大报、朝廷的邸报系统,迅速的将这一消息传遍了全国。随着立宪成功消息发出去的,还有国家面向全体公民征集国旗、国徽、国歌方案的通告,以及朝廷官员人数即将大涨的小道消息。
这样的消息放出去后,所有士子的注意力全都从宪章转移到了官位上涨去了。
天可怜见,俺们都是儒门子弟啊!孔圣他老人家当初周游列国,不就是想当官么?我们作为他老人家的弟子,绝大多数都是把做官作为人生至高理想的啊。
可是朝廷以前的官位那么少,最近又在搞什么科举改革,这眼看着路子越走越窄了,难得皇上发善心,给了这么大的机遇。谁t饱了撑的去反对立宪?相反,谁敢反对立宪,让皇上不开心的,我们第一个不答应!
“皇上,这是奴婢的东厂在各地收集到的消息,总体而言,除了少量现任官员不满外,其他的都是一片赞誉之声。”
站在朱由栋面前的魏忠贤这会儿也是春风满面,不光是他,整个宦官系统这会儿都对今上极为感激:宦官这个职业被明确的写入了宪章!虽说宪章也说得很清楚,以后宦官要逐渐缩编,但无论如何,宪章视他们为大明芸芸众生中平等的一员啊!
多少年了,宦官们作为皇帝的家奴,虽说也有权势滔天的时候。但一个大太监,就是在最辉煌的时候,其内心深处还不是充满了自卑。在被不要脸的文臣跪拜后,转过身后,偶尔也能看到、听到刚刚还满脸献媚的文臣狠狠的吐一口痰,嘀咕一声‘阉人’啥的。
对这些,大太监们也是无可奈何啊。
可是现在?没说的,咱们早就下定决心为皇上效死了,这会儿这颗忠贞之心更是坚定不移了!
“嗯,忠贤啊,各地的士子,尤其是乡绅,还有新兴的工厂主们,都还是很支持宪章的吧?”
“皇上放心,现在我大明各地的士子,都对宪章赞不绝口。他们这么把风潮一带,乡绅们也没法说什么了。至于工厂主?他们巴不得现在朝廷的官员多一点,他们办起事来更方便一些呢。”
哼,中华帝国,还是官本位啊。就这么把官位数量大涨的风声一放出去,官绅一体纳粮的事情居然就这么轻松的过了?
“不过皇上,奴婢等私下里讨论,也有些担心。”
“担心什么?”
“皇上,现在我大明的文官数量不过三万多人,但在连续涨薪三次后,这三万多人的薪俸以及办公经费就要吃掉朝廷年入的两成。若是官员数量真的如皇上所言,膨胀到三十万?”
“哈哈哈,忠贤你可真是个实诚人。”朱由栋笑着点了点老魏:“我大明的官是三万多,可是吏员呢?差役呢?这些加在一起,只怕不止三十万吧?朝廷每年支出的官员俸禄和办公经费大约是三千多万,这些可是把官、吏、役全部包含进去了的啊。”
“啊?哎哟,奴婢懂了。原来皇上只是要给吏和役们官的身份,实际吃朝廷饭的人数,是不会怎么增加的。哎,皇上圣明啊,奴婢早就听说,因为官吏的隔阂没有打通,吏员和差役看不到上升的渠道和希望,所以做起事情来完全没有底线,小吏巨贪到处都是。皇上这么一手,给了他们希望,多少会对抑制贪污有作用啊。”
哼,这个嘛,倒不完全是这样的。
21世纪,大天朝在2015年第一次公开公务员具体人数:716.7万。这个数字,和14亿人口比起来,占比大概是千分之五。但若是再把教育、文化、公共卫生(这一块指疾控、妇幼、结核病防治所、卫生监督执法局等部门,公立医院每年只有点象征性拨款,用来缴纳医院当年的水电气费都不够)这些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编制内人员加起来,那吃财政饭的人数就会膨胀到5000万!还是以14亿人为分母的话,那这个比例就达到了百分之三点五。
大明这会的人口是1.8亿,即便按照千分之五这个比例算下来,也该有90万左右的公务员。当然,这会大明的生产力比21世纪的大天朝差得实在是太远,不可能真按照这个比例来配公务员。但,无论如何,三万多官员对于1.8亿人口来说,实在是太少了。
事实也证明了大明官员过少存在极大的问题:官少,就必须多设置吏员和差役,但是这些家伙,基本都是没啥文化,也没啥素质的地头蛇。又因为完全无法升迁对金钱有异乎寻常的渴望,做起事情来完全没有下限......你让这些家伙具体管理百姓,说的不好听点,那不成了黑社会掌控基层政权了么?
最近这些年,大明因为生产力的进步而工商大兴,新兴的资产阶级早就对如狼似虎的吏员和差役们怨声载道了。
没错,大明的官有很多都是伪君子,但是伪君子至少是要脸面的。虽说和伪君子打交道很累,但至少还可以跟他讲道理。但是这些吏员和差役?那是真小人啊,真小人若是没有底线了,那真是连道理都没得讲!
所以,朱由栋内心的想法,并不是如魏忠贤所想象的那般,把吏和役直接改为低级官员。他的目的,是通过科举的彻底改革,变科举取士为公务员考试!用大量的,目前因为科举取士人数过少而处于社会底层的大量穷书生们,去做中低级公务员,把现有的吏和役取代、淘汰!如此,大明的整个吏治,才会有真正脱胎换骨的改变。
至于说那些被淘汰下来的吏和役他们的就业问题,嗨,工厂不是缺人么?农场不是缺人么?马上这国家机构改革后,新增设的兵役局不是差后备役么?总有一个位置是合适你们的。
什么?你说你当老爷当惯了,没法接受重新回去当个普通的民?国家专政的铁拳了解一下嘛。
你说你怂了,不跟国家闹了。但也实在不愿意去做体力活儿,申请去海外藩国?诶,这个可以有,朕的二十几个海外亲藩,这些年一直都在跟朕叫苦,说什么为了确保基层稳定,他们不得不大量启用当地人做低级官员,这时间长了,都不知道到底是谁同化谁了。很好,你们去了海外,正好可以帮朕的亲王们把场子给撑起来:你们这些人品德是没指望的,但是管理小民的技术,还是很高超的。去了海外,帮朕的藩王们好好的惩治一下那些刁民,尤其是有什么复国想法的,更是要让他们生不如死!
想到这里,朱由栋不由得开心的笑了起来。
“皇上?”
“嗯?啊,没事。忠贤啊,既然宪章在民间的反响不错,那就给内阁那边说一声,让他们赶紧把民法典、商法典、刑法典也颁布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