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二十一日,殿试。

    辰时,皇极殿外广场的大座钟敲了七下,新科进士们在礼部官员的引导下步入殿内。然后在经过点名、入座、散卷等一众流程后。时间已经来到上午八点左右。

    照理,这个时候,要么是皇帝本人,要么是监国的太孙殿下应该出来了。但是,此时大殿的上位上,空空荡荡,一个人都没有。

    礼部的官员也觉得诧异,只好把询问的表情摆给了司礼监的随堂太监曹化淳。

    曹化淳也是一脸疑惑:跟着太孙这么多年,可以说殿下是极为自律的。如此重要的场合,殿下怎么可能迟到呢?

    官员和宦官们都如此疑惑了,新科进士们当然更感觉茫然。

    据说自从北宋的落榜进士张元去了西夏,帮助李元昊大败宋军,并写下“夏竦何曾耸,韩琦未足奇”这样的诗句后,历代中原王朝的殿试上,对会试出来的进士们都是排个名次,不再有黜落之事。所以这个时候,新科进士们总体的心情是放松的:会试过了,进士资格就已经到手,入仕做官是稳了的。

    虽说总体心情比较放松,但大家还是多少有些期待的:读书人嘛,哪个不想一篇文章直达天听,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从此出将入相平步青云?再说了,明代的科举早就形成了新的惯例:非庶吉士不可入阁。而要成为庶吉士,至少得在殿试中拿到二甲才比较稳啊!

    所以,这殿试还是非常重要的。若是能够成为一甲三人乃至状元,骑马游街的荣耀,又是哪个读书人不想要的呢?

    可,原本说好代替皇帝来主持这一仪式的太孙殿下,居然迟到了?

    大约又过了二十多分钟,皇极殿后面传来了一阵阵稍显急促的脚步声。待得众人引颈观望中,却有小宦官扯开嗓子叫道:“皇次孙到~~”

    皇次孙?就是惠仁太子的次子朱由校吧?怎么会是他?!

    这时候还不满十一岁的朱由校明显的是经过了较长距离的小跑,他进入大殿的时候,脸颊发红,呼吸急促。在诸多新科进士跟着礼部官员对其行礼的时候,早有眼明手快的小宦官为其端上了温茶。

    一饮而尽后,朱由校长舒了一口气:“诸位,今日卯时,山东布政司急报入京,山东境内九成以上州县出现大量跳蝻。卯时二刻,河南布政司奏报境内发现大量跳蝻的奏报也到了。此外,据闻顺天府那里也接到了北直隶南部一些州县关于跳蝻的奏报。按照去年冬天的降雪情况,估计陕西、山西的类似奏报也在路上了......总之,今年华北,极有可能会爆发大规模的蝗灾!”

    “啊?”

    “监国兄长闻知此事后,立刻召集国家重臣举行临时国务会议,便是皇爷爷也出席了。所以,今日之殿试,由孤来为大家主持。因为孤昨夜不在宫内,而是在方山学校。虽说接到兄长通知后便紧急回赶,但到底还是迟到了,怠慢了各位杏榜中人,孤先道个歉。”

    “不敢,殿下辛苦了。”

    “嗯,诸位,孤虽然年幼,但也知道这殿试时间极为有限。所以这便开始吧,诸位请入座。”

    待得众人坐定后,朱由校朗声道:“奉监国兄长令,今日殿试策论题目临时更改,请诸位以蝗灾为题,试论蝗灾的起因、发生之前如何预防,发生之后如何灭杀、蝗灾之后的饥荒如何应对。各位可都听清楚了?”

    “殿下说得明白,我等无疑义。”

    “好,那请诸位开始做论。请各位放心,孤这个年纪是不能评卷的,今日夜间诸位交卷后,读卷官初审完毕,成绩优秀者监国兄长会亲自阅卷。”

    “岂敢,多谢殿下。”

    皇极殿大殿上的秩序是稳定下来了,三百多名新科进士大都抱着一丝忧虑开始认真思考。而在皇极殿的后殿,万历、朱由栋以降,以前参加国务会议的高官们全都聚在一起,彼此都觉得头痛欲裂。

    华北平原和关中平原,乃是世界上少见的蝗灾高发地。在历史本位面的明清两代,这些地方是平均2.8年就发生一次蝗灾。但是得益于中华帝国国土之广袤,虽说蝗灾频繁,但波及到整个帝国北方的蝗灾还是非常罕见的。

    所以,在今年年初的国务会议上,虽然大家因为暖冬对蝗灾的发生早有预感。但确实没有想到,这一次蝗灾,居然是席卷整个华北的大灾!

    颓然的坐在自己的位置上,除了头痛欲裂,朱由栋还觉得欲哭无泪:太不容易了,辛苦了这么多年,国家刚刚看到一点起色,各方面的工作刚刚开始起步,结果老天爷就给了他一记这么狠的耳光。

    不过,颓完了还得振作精神干事:小冰河气候越来越厉害,这样的自然灾害绝不是最后一次,也不是最厉害的一次。

    “大司马,现在杨镐、曹文诏的部队走到哪里了?”

    “是,皇上,殿下。自两月前我军在遵化大胜,斩首虎墩兔憨麾下两万余级后,虎墩兔憨已经北遁。曹指挥率军北上追击七百余里,据臣昨晚接到的消息,曹指挥已经在十二天前抵达昔年开平王到过的捷胜冈,在那里对开平王进行了祭祀。”

    “哎......功亏一篑!”长叹了一声后,朱由栋转身对万历道:“皇爷爷,孙儿的意思,是把这支大军暂时召回来。毕竟,如此一支军队,每日的损耗极为惊人,而现在国家需要集中一切力量准备赈灾。”

    “可,栋儿啊,朕已经多年不问国事了。若不是今日之事太过重大,朕都懒得从乾清宫过来。接下来的布置,你尽管放手去做。”

    “是,多谢皇爷爷。”多余的客套就没有了,毕竟,现在要做的事情太多了。

    “大司马?”

    “......可惜啊!就差一点点,不过经此一战,蒙古三十年之内不敢再犯我大明边境了。臣明白了,请皇上、殿下放心,会后兵部就马上发令,让杨制军和曹指挥准备撤军事宜。”

    “好,大司徒。”

    “皇上、殿下,臣从今年一月开始,就着手从南方调运粮食。目前,太仓库内有存粮一千万零二百五十三万石。”

    “我大明的人口普查已经结束,现在北方诸省有多少人口?”

    “呃,不算辽东的话,北直隶、山东、河南、山西、陕西(含甘肃)五省加在一起,有三千六百五十八万口。”

    “三千多万口,料事从宽,就算这次有两千万人受灾并且颗粒无收吧。太仓库内的存粮加上北方五省民间存粮,是不够的。”

    “确实如此,臣会后连夜制定方案,让南京户部紧急调运存粮入京。”

    “还是不够,孤在南京多年,深知由于江南极少发生饥荒,所以南京户部的存粮很少超过三百万石。现在是四月,田里还只是跳蝻,加上百姓家里多少有点存粮,所以还不太要命。真要到了五六月,成虫振翅一飞,沿途为祸千里不说。百姓家里的存粮也吃的差不多了,那才是真的要命了!”

    “殿下,那便只有让南方诸省加征了。”

    “不可!孤现在正在重造黄册,此时加征,必然使得黄册重建工作受阻。”

    说完这话朱由栋又是一阵莫名的烦躁:t!真是什么事都碰到一起了!

    “殿下,不加征不行啊,按照荒年只给百姓施粥来计算,一石粮食可以给一名百姓吊命六七月,但我户部现在只有一千多万石存粮,这点粮食还要供应九边重镇......无论怎么算都是不够的。入冬之后,恐怕今年颗粒无收的百姓们会大量死亡......”

    朱由栋知道,许弘纲说的是实话。按照一名百姓每月只有10公斤米做口粮计算(在缺乏油脂、辅食的情况下这个真的就是吊命了),两千万受灾百姓,要从今年六七月开始坚持到明年四五月冬小麦收获。

    这么算下来,十个月的时间,至少要准备3500万石粮食才能保证灾民们都不会饿死!

    这么大的粮食需求量,是既往的中华帝国历史上,都是不可能达到的。

    所以中古时期的中华帝国,哪一次大灾不会饿死个几百万?

    至于剩下的?哎,哪一次大灾不是士绅们扩张自己隐户的大好时机?

    可是我费了那么多心血才刚刚完成人口普查啊!难不成一次蝗灾就把我这么多年的努力全部化为乌有?

    不行!身为穿越者,这点困难都解决不了,还怎么做其他的事情?

章节目录

全球战国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混吃等死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二七七章 人生多不如意-全球战国txt精校,全球战国,笔趣阁并收藏全球战国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