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呜嘟~~”
“嘭~~嘭~~嘭!”
低沉的号角中,主帅大帐外那两面一人多高的牛皮大鼓被重重的敲响了,沉闷的鼓声立刻传遍了整个月朗峰大营。
李承焕被鼓声惊醒,一骨碌翻身下了干草堆,身上的甲叶一阵叮咣乱响——大战在即,人不离甲、马不离鞍这是最基本的要求,他可不像汉城来的那些老爷兵一样,为了睡得舒坦,脱得只剩件中衣。
掀开帐帘,李承焕睁着惺忪的睡眼望了望东方刚刚开始发白的天际,他不由得心头一动——他想起来了,三天前的军议已经定下来,今天便是攻城的日子了,难怪这么早就敲响了第一通鼓。
算算日子也差不多了,这都四月廿八,距离征讨大军登陆已经快俩月了。
钻出帐篷,李承焕伸展着胳膊活动了一下筋骨,扫视着笼罩在黑暗中的刁斗森严的大营——他的营地在月朗峰山脚下,正好可以把整个大营收入眼中。
征讨大军的大部已经全在这儿了——八千五百正兵在海上损失了七百余人,可泉智男又把济州城两个营头五百多人纳入了麾下,正兵仍有八千三百人,除了守卫禾北川以及几个转运小寨的八百人外,其余披甲之士全都在眼前这个方圆数里的大营中了。
除了正兵,还有六千多工匠、民伕,全都挤在大营西边的湖边,为大军转运粮草武器、打造攻城器械。
经过紧张的转运,禾北川大营里三分之一的物资已经运到了这里,工匠们日夜赶工,大大小小的投石机、不计其数的鹅车、盾车、云梯源源不断地被打制出来,以李承焕的经验判断,攻取元故宫这么个小城早已绰绰有余。
走到营地中央大水缸旁,李承焕舀了一盆水,胡乱抹了一把脸,又拎了一桶水走到马厩前灌满了水槽,听到自己的坐骑吧嗒吧嗒喝得畅快,他脸上不禁露出满意的微笑。
伸手取过马料袋,抓了两把黑豆放进草料槽,李承焕刚准备把马料袋放回原处,却突然停了下来,想了想后索性把所有的黑豆都倒了进去;又返身从帐篷里捧了三个鸡蛋回来,全打到了草料槽里搅拌均匀了,这才摸着那大快朵颐的马儿的长鬃轻声道,“马儿,今天可就要靠你啦……多吃点,吃饱了才有力气,搞不好今天咱爷们就该进城了,到时候可别给我拖后腿。”
说完后他直起身,再次眺望起山脚下那渐渐舒醒的大营来。
天光越发明亮了,大营中也越发热闹起来,到处都是伸着懒腰打着哈欠的人影,不少端着木盆洗漱的士卒张三李四大声唤着,嬉笑着打招呼问安;各营伙房的炊烟次第升起,柴草燃烧那特有的味道立刻弥漫开来;支在露天坝里的石灶上,一口口大锅在明亮的火苗****下冒出了腾腾热气,伙夫们端着装满大米的簸箕不断往锅里倒着。
越靠近主帅大营的地方越热闹,几十支仍在熊熊燃烧的火把噼啪作响,火光和天光交映下,人影曈曈,穿梭不息,口令应答声即便远在里许外都隐约可闻;远远地,李承焕看到牛、羊、猪各一只被几个顶盔贯甲的亲卫赶着进了营门,栓到了那杆高达数丈的“泉”字认旗下——不用说,这就是待会儿祭旗的三牲了。
“嘭嘭~~嘭嘭~~嘭嘭!”
就在李承焕凝望的时候,第二通鼓响了起来,鼓声越发急促了。
李承焕看了看一扫而空的草料槽,伸手亲昵地拍拍自家坐骑那颀长的脖子道,“吃饱了就走……老伙计,咱们还得抓紧点儿,三鼓不到大帅可是真会砍人头的!”
解开缰绳,李承焕牵着马儿回到自己的帐篷,有条不紊地将长弓、撒袋、马槊、三眼铳等一一装备到位;他的亲卫这时才睡眼惺忪地爬起来,李承焕却也没责怪他,向他交待了如何安排夜不收们后,翻身上马,朝大营迤逦而去。
半明半灭的天际中,一人一马的剪影宛如一头浑然一体的怪兽。
——————————————————————————————————————————————————————————
虽然已经到了初夏,可林小五还是裹着一件棉夹衫,因为他所在的地方,正是瀛洲城东门上方百米高空。
东门这个热气球是特制的,不仅体积大了一倍有余,栓系的棕缆更是多达三根,被吹飞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了;气球大了,藤筐相应也变大了,三个人站在里面都不会感到拥挤;同时还有一件新玩意儿,那便是用打通的竹竿串联而成的“通话器”,以便藤筐和地面的及时联系。
林小五升官了,由一名普通的瞭望手升任瞭望班班长,管着手下十来名瞭望手,负责整个瀛洲城三个热气球的瞭望观察。
此刻,他正举着牛岛自制的千里镜一动不动地望着东面六里之外的朝鲜大营,努力分辨着晨曦中那隐约可见的人影。
昨天下午,他的顶头上司侦察大队大队长赵海把他叫了过去,要求他今天务必亲自上哨,盯死朝鲜大营,赵大队长虽未明说,但那话里的意思分明是暗示朝鲜大营今天将会有大动作。
果然,今天天还没亮,林小五便似有若无听到了朝鲜大营的鼓声,他一下警觉了起来,难不成等了许久的扑城大战就是今天?
自打朝鲜人在月朗峰下立营,瀛洲城里议论最多的便是朝鲜人何时来扑城——和大多数城池在兵临城下时的恐慌不同,瀛洲城中几乎看不到任何担忧害怕的情绪,反而是一种压抑已久的兴奋和期待一直在酝酿、在发酵,几乎所有人,包括那些靠卖苦力挣饭吃的朝鲜前牧奴庄客们,都坚定不移地相信,朝鲜人将在城头碰得头破血流!
复辽军火器甲天下早已深入人心,现在又有这么一座坚城倚靠,朝鲜人哪里可能讨得了好?
于是乎瀛洲城内数千军民,竟都是一种巴不得朝鲜人早点来的情绪,当然也包括林小五。
第二通鼓再次响起,林小五感觉自己这次听得更加真切了,可他还是不敢妄下结论——身为瞭望班长,谎报军情可是大忌。
天光越发亮了,千里镜中的景象越发清晰,林小五渐渐看清了沸腾的朝鲜大营。
放下千里镜,他猛地冲到了一旁的通话器前,混不顾藤筐晃得将他那俩手下脸都吓白了,声嘶力竭地狂喊道。
“即刻通报,敌军今日扑城!”(未完待续。)
“嘭~~嘭~~嘭!”
低沉的号角中,主帅大帐外那两面一人多高的牛皮大鼓被重重的敲响了,沉闷的鼓声立刻传遍了整个月朗峰大营。
李承焕被鼓声惊醒,一骨碌翻身下了干草堆,身上的甲叶一阵叮咣乱响——大战在即,人不离甲、马不离鞍这是最基本的要求,他可不像汉城来的那些老爷兵一样,为了睡得舒坦,脱得只剩件中衣。
掀开帐帘,李承焕睁着惺忪的睡眼望了望东方刚刚开始发白的天际,他不由得心头一动——他想起来了,三天前的军议已经定下来,今天便是攻城的日子了,难怪这么早就敲响了第一通鼓。
算算日子也差不多了,这都四月廿八,距离征讨大军登陆已经快俩月了。
钻出帐篷,李承焕伸展着胳膊活动了一下筋骨,扫视着笼罩在黑暗中的刁斗森严的大营——他的营地在月朗峰山脚下,正好可以把整个大营收入眼中。
征讨大军的大部已经全在这儿了——八千五百正兵在海上损失了七百余人,可泉智男又把济州城两个营头五百多人纳入了麾下,正兵仍有八千三百人,除了守卫禾北川以及几个转运小寨的八百人外,其余披甲之士全都在眼前这个方圆数里的大营中了。
除了正兵,还有六千多工匠、民伕,全都挤在大营西边的湖边,为大军转运粮草武器、打造攻城器械。
经过紧张的转运,禾北川大营里三分之一的物资已经运到了这里,工匠们日夜赶工,大大小小的投石机、不计其数的鹅车、盾车、云梯源源不断地被打制出来,以李承焕的经验判断,攻取元故宫这么个小城早已绰绰有余。
走到营地中央大水缸旁,李承焕舀了一盆水,胡乱抹了一把脸,又拎了一桶水走到马厩前灌满了水槽,听到自己的坐骑吧嗒吧嗒喝得畅快,他脸上不禁露出满意的微笑。
伸手取过马料袋,抓了两把黑豆放进草料槽,李承焕刚准备把马料袋放回原处,却突然停了下来,想了想后索性把所有的黑豆都倒了进去;又返身从帐篷里捧了三个鸡蛋回来,全打到了草料槽里搅拌均匀了,这才摸着那大快朵颐的马儿的长鬃轻声道,“马儿,今天可就要靠你啦……多吃点,吃饱了才有力气,搞不好今天咱爷们就该进城了,到时候可别给我拖后腿。”
说完后他直起身,再次眺望起山脚下那渐渐舒醒的大营来。
天光越发明亮了,大营中也越发热闹起来,到处都是伸着懒腰打着哈欠的人影,不少端着木盆洗漱的士卒张三李四大声唤着,嬉笑着打招呼问安;各营伙房的炊烟次第升起,柴草燃烧那特有的味道立刻弥漫开来;支在露天坝里的石灶上,一口口大锅在明亮的火苗****下冒出了腾腾热气,伙夫们端着装满大米的簸箕不断往锅里倒着。
越靠近主帅大营的地方越热闹,几十支仍在熊熊燃烧的火把噼啪作响,火光和天光交映下,人影曈曈,穿梭不息,口令应答声即便远在里许外都隐约可闻;远远地,李承焕看到牛、羊、猪各一只被几个顶盔贯甲的亲卫赶着进了营门,栓到了那杆高达数丈的“泉”字认旗下——不用说,这就是待会儿祭旗的三牲了。
“嘭嘭~~嘭嘭~~嘭嘭!”
就在李承焕凝望的时候,第二通鼓响了起来,鼓声越发急促了。
李承焕看了看一扫而空的草料槽,伸手亲昵地拍拍自家坐骑那颀长的脖子道,“吃饱了就走……老伙计,咱们还得抓紧点儿,三鼓不到大帅可是真会砍人头的!”
解开缰绳,李承焕牵着马儿回到自己的帐篷,有条不紊地将长弓、撒袋、马槊、三眼铳等一一装备到位;他的亲卫这时才睡眼惺忪地爬起来,李承焕却也没责怪他,向他交待了如何安排夜不收们后,翻身上马,朝大营迤逦而去。
半明半灭的天际中,一人一马的剪影宛如一头浑然一体的怪兽。
——————————————————————————————————————————————————————————
虽然已经到了初夏,可林小五还是裹着一件棉夹衫,因为他所在的地方,正是瀛洲城东门上方百米高空。
东门这个热气球是特制的,不仅体积大了一倍有余,栓系的棕缆更是多达三根,被吹飞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了;气球大了,藤筐相应也变大了,三个人站在里面都不会感到拥挤;同时还有一件新玩意儿,那便是用打通的竹竿串联而成的“通话器”,以便藤筐和地面的及时联系。
林小五升官了,由一名普通的瞭望手升任瞭望班班长,管着手下十来名瞭望手,负责整个瀛洲城三个热气球的瞭望观察。
此刻,他正举着牛岛自制的千里镜一动不动地望着东面六里之外的朝鲜大营,努力分辨着晨曦中那隐约可见的人影。
昨天下午,他的顶头上司侦察大队大队长赵海把他叫了过去,要求他今天务必亲自上哨,盯死朝鲜大营,赵大队长虽未明说,但那话里的意思分明是暗示朝鲜大营今天将会有大动作。
果然,今天天还没亮,林小五便似有若无听到了朝鲜大营的鼓声,他一下警觉了起来,难不成等了许久的扑城大战就是今天?
自打朝鲜人在月朗峰下立营,瀛洲城里议论最多的便是朝鲜人何时来扑城——和大多数城池在兵临城下时的恐慌不同,瀛洲城中几乎看不到任何担忧害怕的情绪,反而是一种压抑已久的兴奋和期待一直在酝酿、在发酵,几乎所有人,包括那些靠卖苦力挣饭吃的朝鲜前牧奴庄客们,都坚定不移地相信,朝鲜人将在城头碰得头破血流!
复辽军火器甲天下早已深入人心,现在又有这么一座坚城倚靠,朝鲜人哪里可能讨得了好?
于是乎瀛洲城内数千军民,竟都是一种巴不得朝鲜人早点来的情绪,当然也包括林小五。
第二通鼓再次响起,林小五感觉自己这次听得更加真切了,可他还是不敢妄下结论——身为瞭望班长,谎报军情可是大忌。
天光越发亮了,千里镜中的景象越发清晰,林小五渐渐看清了沸腾的朝鲜大营。
放下千里镜,他猛地冲到了一旁的通话器前,混不顾藤筐晃得将他那俩手下脸都吓白了,声嘶力竭地狂喊道。
“即刻通报,敌军今日扑城!”(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