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莎莎眼看于远明收入越来越少,也在想办法。

    于是把已经断奶的孩子扔到娘家,她去自己二哥店里帮忙。

    秦莎莎的二哥开了一个小饰品店,总共几个平米的档口,生意还不错。基本都是些中学生或者没有多少钱的少女来翻翻捡捡,别的不说,就是便宜还好看。

    这些东西看起来不起眼,都是些女生的小东西,发夹,眼镜,帽子,颜色各异的手机链子,五彩缤纷的手机套子,各种色系的口红,唇膏,还有小圆镜子,化妆盒,袜子,冬天的手套,丝袜,拖鞋......其实利润挺高。

    于远明曾经和他们一起去进过货,就在恭州著名的批发市场里,你看起来非常别致的什么小东西,在那里成箱成捆,都是义乌流水线生产的工艺品而已。

    卖你几块钱的链子,你觉得不贵,其实他也愿意卖。因为进价才几毛钱。单讲毛利润率,是非常高的。

    到底她二哥一个月给她多少钱,于远明也没问过。

    反正是自己挣来自己花。

    本来有个二嫂看店的,一是多一个人好换班,二是这个二嫂没过门。多年的女朋友同居下来,也就成二嫂了。但还没明媒正娶,那一纸婚约也是最近几年秦家的主要话题。

    再说了,两人还经常拌个嘴什么的,一赌气,二嫂就走了。

    有自己的妹妹看着,好歹也放心。

    秦莎莎呢,刚生了孩子,工作也不好找。看着就看着吧!

    她的特质还比较适合,温温柔柔的好说话,大家都喜欢她。手还特别巧,编个什么绳子,搭配个什么帽子眼镜之类的,小妹妹们都特别喜欢。

    毕竟是和二哥一起学过美术的人,审美的功底还是有。

    那一溜儿的门面,除了这个小小的饰品店,隔壁是一家打字复印店。也是小门面,几平方米,摆个打印机,复印机,电脑什么的就差不多了。

    旁边要么是时装店,要么是餐饮店,要么是五金店,倒也是门类齐全,热热闹闹的一条街。

    这个地方,其实于远明很熟悉,只是没想到多年以后又转回来了。当然身份,心情,各方面都不一样了。

    七八年前,他还没有进入保险公司的时候,就在这个饰品店的对面玩耍。那里有一家卖音乐碟片的音像店。主人就是于远明的朋友陈斌。

    也就是在那里,陈斌认识了王承宽,继而陈斌进入保险公司;然后才是他带着王承宽来到桃花镇,阴差阳错认识了于远明。

    于远明才有机会进入保险公司,一步步走到今天。

    悲喜交加的行业经验,跌宕起伏的人生际遇,就是在这个不起眼的地方开始的。所谓草灰蛇线,伏脉千里。

    音像店早就变成一家专门卖裤子的时装店了,隔壁卖热带鱼的也搬了,门口那个肥咚咚卖彩票的邓洁也不知去向。

    一切都变了,唯有每天川流不息的人群还是这样走来走去。

    想这七八年来,自己身上发生了多少事啊!

    当初在这一段走来走去,都是一种农村娃儿进城的欣喜,没有想过找个城里的媳妇儿,也没想过住到附近。

    那个时候觉得这不太现实吧!

    农村和城里这个壕沟,随着时代的进步已经逐步填平了,但是也并非一样平。

    有的时候,还是有很多的不同。

    这条街没有拆迁重建之前,也是龙城最繁华的地段了。原来从桃花镇到城里,真是像自己的父母说的,含泡口水来含泡口水去。每次路过那些餐饮店,从店里飘出来的香气,热气腾腾的混杂着各种食物的气味真是诱人啊!一碗碗的米粉,雪白的米粉上是深褐色的杂酱,翠绿的葱花,黄桑桑的面条上是红烧的牛肉,还有豆花儿;炒菜的声响,油烧得很旺,菜一倒下去猛然作响的声音,厨师颠簸炒锅引发的火,都在吸引着路边的行人走进店里;端米粉的妹子高大丰满,头发挽在一旁,走起路来也是风情万种好看极了。

    最吸引人的是一家卖大饼的铺子,龙城人是很少吃饼的。就算自己做什么饼也是薄饼,新出的麦子,农妇们总要露一手。新鲜的甜味加上丰收的喜悦特别香。但是像大饼那种就只有这个地方才有了。一层层烙,外面金黄香脆,里面酥软弹牙。咬一口,那被咬的缺口会慢慢反弹恢复原状,好像一个不服输的战士被打倒后慢慢站起来。又让于远明想起欧亨利小说里某个形容人像弹簧尺的妙喻。

    其实说起来,这大饼就吃过一次。

    其余的都是在路过的时候贪婪地看一眼,回来的时候再看一眼。

    再后来,这条老街全部拆了,新修的这街道更宽敞,整洁诶,漂亮。却失去了原有的味道,大饼的味道,生抄手们列队欢迎的味道,生菜下热锅滋滋作响的味道,人声鼎沸中还有堂倌喊堂的味道。更别说还有旁边斜着插过去的一条巷子,巷子深处一家家裁缝店,布店,小旅馆的味道。

    卖大饼的不知道到哪里去了,从此于远明就再也没有吃到那种味道。

    虽然后来的岁月中有无数次吃大饼的机会,包括到北方,吃馒头吃包子吃各种饼的机会很多。

    但,龙城老街的大饼,永远回不来了。

    那是于远明饥饿时代的最美好回忆!

    现在这条街上,经营的业态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餐饮变了,外地来的小笼包,兰州拉面,山西刀削面,江苏炒货成了人们趋之若鹜的心头好。

    卖货的也变了,裁缝铺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成衣店。女装,男装,童装,鞋店,内衣店。一个个光鲜亮丽,模特挺胸抬头,每件衣服都漂亮得想试一试。

    理发店也没有了,现在流行的叫美发艺术馆。

    里面的师傅男不男女不女的,头发长,染了几个颜色,皮肤白嫩,说话声音又小又温柔,偏偏还打了耳洞,留了胡子。

    学徒们也是各种发型都有,几个女徒弟,或者叫洗头妹,更是花枝招展的。夏天的衣服又紧又透明,让过路的男人们不免心痒难受,都想走进去尝试一番。

    里面的设备更不用说了,稀奇古怪像外星人的家,盘旋在顾客头顶上的什么东西,据说要好几百一次。

    还有什么玉米烫,陶瓷烫,反正很复杂,听不懂,掏钱就是。

    每天理发店,哦,不,应该叫美发艺术馆。里面的音乐也是嗨翻了天,一个个听到音乐就像吃了药的小野兽一样,嗷嗷叫。恨不得到街上拉人进去宰了吃干净!

    80550/

章节目录

无限风光之万家灯火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文蜀黍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漂泊者(122)--街道变迁,无限风光之万家灯火,笔趣阁并收藏无限风光之万家灯火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