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御书房退出来的李永和,很担心自己刚才有没有在君前失仪。
就是现在,他也要努力控制自己,不然,也很有可能会让跟着的几个内侍看笑话。
读书人,讲究的就是稳重,但,稳重,那还真要分时候。
一如黄昊所说,皇上对他果然是多有封赏,除把他夫人的诰命升了两品并擢升他长子之外,他正式由通海郡演览升为演习(都督下属府郡正职为演习,副职为演览)。
要知道,自他到通海上任演览,前后不过才半年时间而已,这就升了一级,正式成为都督之下大府一级的军府长官,这无疑创下了一个升迁最快的记录。
升了这一级,这不但意味着,他已经正式步入高官的行列,已经有了谋求进入中枢的资格,同时,他也正式由一个只负责民政的文官,成为一个军务民政两手抓的真正实权人物。
结合国内的局势,能同时涉足军务,这一步,可谓非常关键。
而上马治军,下马安民,这不正是他们这些读书人的夙愿吗?
得偿夙愿,这是任何人都会高兴得稳重不起来的事。
这还不说,他眼角余光又朝旁边扫了一下,唔,好晃眼!
旁边内侍用银盘托着的,是老师黄昊也有些眼热的锦袍金带。
锦袍金带,循例只有正一品的高官才有资格获赐,且每年能获得这样赏赐得,最多也不过三五人而已,有的年份,甚至都无人获赐,因此这是朝中所有官员都眼热的莫大荣耀。
李永和记得清楚,老师也是在上月初观音市开市的时候才被赐一套,当时自己还送了重礼庆贺,没想到一个月不到,自己竟然也被赐了一套。
这样一来,在整个通海都督,除了大都督段明政之外,他是第二个被赐紫袍金带的人。
饶是养气功夫了得,在这样出格的封赏面前,李永和也忍不住有些想飘。
他此时也知道了,不但真如老师黄昊所说,太子对他格外青睐,更是知道,正是太子对他作为的高度评价,他才能得到这样出格的封赏。
此时,昨晚还让他纠结的那个问题,他已经有了答案,只要太子出言招揽,那没得说,自己一定要加入东宫。
这次陛见,皇上还好,其它的几位大人,在议事之时,经常笑着说“若是太子,当如何如何”之类的,显见他们对太子都非常认同,一致觉得,像通海都督所做的一些事,如果让太子去运筹,效果一定会更好。
这让李永和觉得,自己昨晚拿不定主意的主要原因,真的有些可笑。
这样的太子,绝不可能只是安安稳稳的等着将来登上皇位,跟在太子身边,自己的作为,一定比呆在通海要大。
从诸位大人对太子的态度推测,很可能,跟在太子身边,自己的作为是要大得多,大很多。
他忍不住加快了脚步。
…………
得到通传,段誉走到书房门口,正迎上准备行礼的李永和:“李大人,免礼免礼,快请进,”
“下官见过太子殿下,”李永和稍稍打量了至少半年没见的段誉一眼,便感觉现在的太子,和自己印象中的太子,真有天壤之别。
印象中的太子,是个温和守礼,非常内敛的少年人,但眼前的太子,眼睛非常亮,从头到脚,从里到外,都洋溢着、散发着热力,那是让对前途再灰心再渺茫的人,都会为之振奋的热力。
李永和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好像跟在现在的太子身边,就一定能做成大事,做成很多人想也不敢想的大事一样。
他因此也明显感觉到了东宫和御书房里的不同,如果用人来作比,御书房就是一个稳重、循规蹈矩的中年人,虽然坚定,虽然努力,但却时有力乏之嫌;而东宫,就是一个潮气蓬勃,正在奋起的少年,倍道兼行的不走寻常路不说,还成效显著,未来,更是大有可期。
他突然有些理解老师的感受,在这样的人面前,你会很快就无奈的发现,自己原来竟已经老了?
“下官得知,此次回朝所获的不虞之誉,全因太子对下官的厚爱……”
“李大人,我知道你也是一个崇尚实干的人,所以这些客套话,现在不用说,今后也不用说,”段誉打断他的话,把他领到桌旁坐下,“李大人认为如何?”
“殿下说的是,当前国中百废待兴,我等确实应该投袂而起,夺秒争分,只是,殿下对下官的赞誉,让下官铭感五内,若不能当面向殿下致意,下官……”
“李大人无需过谦,这些并不是不虞之誉,你的作为,完全当得起这样的赞誉,”段誉也打量着这个此前并没有什么印象的中年人,不但段明政对他评价很好,从自己看过的那些卷宗来看,这位李大人,是少有的善于任事之辈。
在顾忌民众的前提下,很是能找出一些非同寻常的办法,来解决一些棘手的问题。
他尤其欣赏前一点。
现在能找个有能力,又能真的把底层百姓放在心上的人,真的不多。
听他这么说,李永和只得说:“谢太子厚誉!”
段誉摆了摆手,站了起来:“李大人,既然你也说当前百废待兴,我辈当投袂而起,那我也不跟你绕弯子,你觉得,你这次的应对,比如筹办的那起比武大会,有哪些不足?”
“下官才干平庸……”
“我说了,不论是现在还是今后,我们之间都不用这么客套,”段誉再一次打断了他,“我还希望,不但你我之间是这样,李大人也能帮着我,影响到更多的人,让更多的官员在处事时,少一些客套,养成简单直接,崇尚实效的作风,”
李永和站了起来:“下官谨记,下官……”
“你看,”段誉笑着看着他:“你又客套了不是?呵呵,好吧,我们慢慢来,你慢慢适应,”
“你的成绩,我们就不说了,我想,刚才皇上和各位大人,已经说得够多,我们来说说不足,”
看李永和变得有些紧张,他温言道:“李大人无需担心,我是跟你这样真心做事的人,才不讲究客套,才会这么直接,”
“我可以当面告诉你,你对一些事的处置办法,非常卓异,同样的问题,朝中,包括丞相府那边,我想甚至是丞相本人,都很难比你做得更好,”
“我之所以问你这个问题,也是希望在今后,遇到类似的问题,或其它的问题时,你能处置得更好,”
段誉的直接,让李永和忍不住心里一热,太子这么说,明显是把他当成了自己人的意思。
他屁股又动了一下,看样子是想起来,但最后还是没动:“下官……”
话到一半,想着段誉的话,便又缩了回去,他原本是习惯性的想致谢客套来着。
“下官觉得,主要是在事先,对一些情况认识不足,没能想到,对这场比武,将士们竟然会那么投入,中途竟然会那么激动,以至于从结果看,滋扰民众并没有因此减少,”
段誉心说,你要是看过后来的球赛,对这些事,你在事先就会心知肚明。
“在整个过程中,护卫工作也有很多疏漏,尤其是最后,罗罗英雄如此,却竟然在赴宴回营的路上,被人突袭殒命,下官,自觉罪责深重,”
这事,让冯一平也觉得有些沉重。
他同样没有见过罗罗,但他相信,那一定是一员猛将,还是有勇有谋的那种。
不曾想,这属于己方的一位难得的人才,竟然就这么没了,死得不明不白的。
而这事……他想到了大姐段玉馨。
虽然得出的结论,完全和阿定渊无关,虽然他都没去过现场,就是去过现场,也不能看出些什么,但有些事,只想想,心里就会有个谱。
他摇头:“这事先也不说,我还想说,将士们那么投入,那么激动,因此扰民之事并没有减少,这也正说明了这次比武大赛的成功,这完全是你的功劳,”
李永和还没来得及高兴一下,便又听段誉沉声道:“但李大人,你只是觉得,只在决定举办比武大赛之前,对一些情况预想不足?不,我觉得,从一开始,从当初决定在通海聚结联军的时候起,对后续的一些发展,你们就预想不足,因此完全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
李永和一时有些懵,非常青睐?那怎么还这么毫不留情的批评?
就是现在,他也要努力控制自己,不然,也很有可能会让跟着的几个内侍看笑话。
读书人,讲究的就是稳重,但,稳重,那还真要分时候。
一如黄昊所说,皇上对他果然是多有封赏,除把他夫人的诰命升了两品并擢升他长子之外,他正式由通海郡演览升为演习(都督下属府郡正职为演习,副职为演览)。
要知道,自他到通海上任演览,前后不过才半年时间而已,这就升了一级,正式成为都督之下大府一级的军府长官,这无疑创下了一个升迁最快的记录。
升了这一级,这不但意味着,他已经正式步入高官的行列,已经有了谋求进入中枢的资格,同时,他也正式由一个只负责民政的文官,成为一个军务民政两手抓的真正实权人物。
结合国内的局势,能同时涉足军务,这一步,可谓非常关键。
而上马治军,下马安民,这不正是他们这些读书人的夙愿吗?
得偿夙愿,这是任何人都会高兴得稳重不起来的事。
这还不说,他眼角余光又朝旁边扫了一下,唔,好晃眼!
旁边内侍用银盘托着的,是老师黄昊也有些眼热的锦袍金带。
锦袍金带,循例只有正一品的高官才有资格获赐,且每年能获得这样赏赐得,最多也不过三五人而已,有的年份,甚至都无人获赐,因此这是朝中所有官员都眼热的莫大荣耀。
李永和记得清楚,老师也是在上月初观音市开市的时候才被赐一套,当时自己还送了重礼庆贺,没想到一个月不到,自己竟然也被赐了一套。
这样一来,在整个通海都督,除了大都督段明政之外,他是第二个被赐紫袍金带的人。
饶是养气功夫了得,在这样出格的封赏面前,李永和也忍不住有些想飘。
他此时也知道了,不但真如老师黄昊所说,太子对他格外青睐,更是知道,正是太子对他作为的高度评价,他才能得到这样出格的封赏。
此时,昨晚还让他纠结的那个问题,他已经有了答案,只要太子出言招揽,那没得说,自己一定要加入东宫。
这次陛见,皇上还好,其它的几位大人,在议事之时,经常笑着说“若是太子,当如何如何”之类的,显见他们对太子都非常认同,一致觉得,像通海都督所做的一些事,如果让太子去运筹,效果一定会更好。
这让李永和觉得,自己昨晚拿不定主意的主要原因,真的有些可笑。
这样的太子,绝不可能只是安安稳稳的等着将来登上皇位,跟在太子身边,自己的作为,一定比呆在通海要大。
从诸位大人对太子的态度推测,很可能,跟在太子身边,自己的作为是要大得多,大很多。
他忍不住加快了脚步。
…………
得到通传,段誉走到书房门口,正迎上准备行礼的李永和:“李大人,免礼免礼,快请进,”
“下官见过太子殿下,”李永和稍稍打量了至少半年没见的段誉一眼,便感觉现在的太子,和自己印象中的太子,真有天壤之别。
印象中的太子,是个温和守礼,非常内敛的少年人,但眼前的太子,眼睛非常亮,从头到脚,从里到外,都洋溢着、散发着热力,那是让对前途再灰心再渺茫的人,都会为之振奋的热力。
李永和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好像跟在现在的太子身边,就一定能做成大事,做成很多人想也不敢想的大事一样。
他因此也明显感觉到了东宫和御书房里的不同,如果用人来作比,御书房就是一个稳重、循规蹈矩的中年人,虽然坚定,虽然努力,但却时有力乏之嫌;而东宫,就是一个潮气蓬勃,正在奋起的少年,倍道兼行的不走寻常路不说,还成效显著,未来,更是大有可期。
他突然有些理解老师的感受,在这样的人面前,你会很快就无奈的发现,自己原来竟已经老了?
“下官得知,此次回朝所获的不虞之誉,全因太子对下官的厚爱……”
“李大人,我知道你也是一个崇尚实干的人,所以这些客套话,现在不用说,今后也不用说,”段誉打断他的话,把他领到桌旁坐下,“李大人认为如何?”
“殿下说的是,当前国中百废待兴,我等确实应该投袂而起,夺秒争分,只是,殿下对下官的赞誉,让下官铭感五内,若不能当面向殿下致意,下官……”
“李大人无需过谦,这些并不是不虞之誉,你的作为,完全当得起这样的赞誉,”段誉也打量着这个此前并没有什么印象的中年人,不但段明政对他评价很好,从自己看过的那些卷宗来看,这位李大人,是少有的善于任事之辈。
在顾忌民众的前提下,很是能找出一些非同寻常的办法,来解决一些棘手的问题。
他尤其欣赏前一点。
现在能找个有能力,又能真的把底层百姓放在心上的人,真的不多。
听他这么说,李永和只得说:“谢太子厚誉!”
段誉摆了摆手,站了起来:“李大人,既然你也说当前百废待兴,我辈当投袂而起,那我也不跟你绕弯子,你觉得,你这次的应对,比如筹办的那起比武大会,有哪些不足?”
“下官才干平庸……”
“我说了,不论是现在还是今后,我们之间都不用这么客套,”段誉再一次打断了他,“我还希望,不但你我之间是这样,李大人也能帮着我,影响到更多的人,让更多的官员在处事时,少一些客套,养成简单直接,崇尚实效的作风,”
李永和站了起来:“下官谨记,下官……”
“你看,”段誉笑着看着他:“你又客套了不是?呵呵,好吧,我们慢慢来,你慢慢适应,”
“你的成绩,我们就不说了,我想,刚才皇上和各位大人,已经说得够多,我们来说说不足,”
看李永和变得有些紧张,他温言道:“李大人无需担心,我是跟你这样真心做事的人,才不讲究客套,才会这么直接,”
“我可以当面告诉你,你对一些事的处置办法,非常卓异,同样的问题,朝中,包括丞相府那边,我想甚至是丞相本人,都很难比你做得更好,”
“我之所以问你这个问题,也是希望在今后,遇到类似的问题,或其它的问题时,你能处置得更好,”
段誉的直接,让李永和忍不住心里一热,太子这么说,明显是把他当成了自己人的意思。
他屁股又动了一下,看样子是想起来,但最后还是没动:“下官……”
话到一半,想着段誉的话,便又缩了回去,他原本是习惯性的想致谢客套来着。
“下官觉得,主要是在事先,对一些情况认识不足,没能想到,对这场比武,将士们竟然会那么投入,中途竟然会那么激动,以至于从结果看,滋扰民众并没有因此减少,”
段誉心说,你要是看过后来的球赛,对这些事,你在事先就会心知肚明。
“在整个过程中,护卫工作也有很多疏漏,尤其是最后,罗罗英雄如此,却竟然在赴宴回营的路上,被人突袭殒命,下官,自觉罪责深重,”
这事,让冯一平也觉得有些沉重。
他同样没有见过罗罗,但他相信,那一定是一员猛将,还是有勇有谋的那种。
不曾想,这属于己方的一位难得的人才,竟然就这么没了,死得不明不白的。
而这事……他想到了大姐段玉馨。
虽然得出的结论,完全和阿定渊无关,虽然他都没去过现场,就是去过现场,也不能看出些什么,但有些事,只想想,心里就会有个谱。
他摇头:“这事先也不说,我还想说,将士们那么投入,那么激动,因此扰民之事并没有减少,这也正说明了这次比武大赛的成功,这完全是你的功劳,”
李永和还没来得及高兴一下,便又听段誉沉声道:“但李大人,你只是觉得,只在决定举办比武大赛之前,对一些情况预想不足?不,我觉得,从一开始,从当初决定在通海聚结联军的时候起,对后续的一些发展,你们就预想不足,因此完全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
李永和一时有些懵,非常青睐?那怎么还这么毫不留情的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