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倒水的功夫,向北将屋内的环境打量了一番:深色老式家具,电视还是大匣子的笨重样式,皮革包裹的沙发已经有了裂纹,屁股坐下的位置明显变黑、塌陷。虽然家具破旧,但是墙内粉刷却很讲究,而且还铺了地砖。在农村,这应该算是一个中等收入的家庭吧。
“老乡,你贵姓?”向北拿出一根烟递给男子。
“骆汝峰。”男子并未客气,伸手接过烟。
向北将烟点上:“您姓骆,那应该也是骆家这个大家族的吧。您刚才说村里不安全,出啥事了?”
“人心惶惶的,都在家里待着呢。”
“为啥呢?”
骆汝峰犹豫了一下,用怀疑的目光看着向北,“你是干啥的?这个项目指挥部的?”
“项目指挥部?”向北明白了,当地为了骆河村的改造,专门成立了指挥部,“额,我不是。”
“那你到底是干啥的!”
“老乡,我是省里报社派来的记者,想了解一下咱们村里的情况。”
“你是记者?!”对方忽然眼睛一亮,声音有些激动。
“对。”向北不明白对方反应里所隐藏的含义,含糊地回了一个字。
“那真是太好了,你能把俺们村的问题反映反映吗?”
“可以啊,那您给我说说到底咋回事?”向北长舒一口气,看来真是应了那句话,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呃……你等一下,我打个电话。”没等向北答应,骆汝峰已经起身走到一处僻静的角落打起电话。因为距离太远,骆汝峰又故意压低了声音,向北听不到对方在说什么,但是能看出骆汝峰一直在频频点头。
“你知道村里死人的事了?哎,都是钱惹的祸!”骆汝峰把电话挂上,抽了一口烟,把长长的烟灰弹掉在仿木纹的皮革地板上,“死伤那几个人,都是俺村的,都是为了护住村里的耕地出事的。本来俺村里的征地半年前就已经开始了,后来补偿金一直没拿到手,大家伙儿就想,你不给钱,我就不给你地!结果,僵持了几个月,他们就动手了。”
“征地?”看来向北猜得没错,看似普通的刑事案件,也许背后隐藏着更大的问题,“你说的他们是谁?”
“许昌林!还有那个从南方来的姓翁的老板!”
“他们都是什么人?”
“许昌林是俺们村主任,那个姓翁的是开发商,他们商量着把俺们的地给卖了!”骆汝峰两眼直直地盯着向北,语气里有些激动。
“这项目是市里统一的规划,你们能不知道?”
骆汝峰摇着头,“这种大事俺们咋能懂呢?俺不知道咋规划的,后来大家收到通知,每家每户要清点地上附属物,大家这才明白咋回事。反正俺当时不同意卖地。俺们指望这个营生,谁舍得把地卖了,你说是不。”
骆汝峰所言,也许并非说谎。采访间隙,向北做过功课。根据相关法律,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可以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和单位、个人的房屋及其他不动产。当然,为了保护村民利益,审批过程极其严格。在征收农村土地时有一套完善、复杂的程序,包括逐级审批,发布公告,签署安置补偿协议,举行补偿安置方案听证会等等,如果没有这些程序,那就属于违法征地,村民可以通过起诉要求确认其征收土地违法,予以撤销。
“补偿标准是多少,你分到多少钱?”
“一亩地几万块钱,这笔钱拿到手了。但是还有一笔补偿一直没拿到,听说总共有上千万哩!”
上千万?!听到这个数字,向北眼前一亮,如果真是这样,那可是个爆炸性新闻!
一名合格的记者,说得难听点,要有狗一样的嗅觉。为什么这么说呢?记者听采访对象说话或者看材料,里面哪个字眼有新闻价值,哪句话能吸引眼球,眼睛一扫描、耳膜一过滤就能判断出来。
“骆师傅,您说的这笔钱确实有吗,还是说只是传言?”
“俺可没胡说。两个月前村里开会讨论过的,但是好像一直在上面卡着。”
向北调整了一下放在沙发上的录音笔。在两人谈话开始之前,他已经打开了录音功能,这是自己作为记者多年养成的习惯,一来可以更方便后期整理材料,二来也能作为新闻稿不被人质疑挑错的证据。
不过向北明白,村民的话只能作为一方观点,其中涉及的问题还需要有更权威的求证。这就像一个老记者曾经跟他讲过的,听人说话必须自己过滤一遍,因为每个人都会趋利避害讲一些事情,一个优秀记者首先要有学会去辨别。
趁着骆汝峰去厨房烧水的空档,向北在采访本上列出几个关键问题:
1、“11·23骆河纵火案”(权且给这一事件这样命名,“纵火”意指属于人为事件)是否与征地项目有关?
2、征地项目是否有健全的手续?
3、骆汝峰所说的上千万元补偿金不到位,是不是真实情况,如果情况属实,这笔钱在哪里,究竟该如何分配?
4、村主任许昌林和翁姓开发商是否存在利益交换?与“骆河纵火案”有没有关系?
向北梳理着自己的采访问题,又把破解这些问题的渠道和办法列在了采访本上:
1、骆河纵火案背后真凶是谁,最权威的答案肯定来自警方。
2、征地项目是否合法,就需要联系河东市的国土、建设、规划等部门,从他们那里看一下《建设用地批准书》《征地公告》《补偿标准知情同意书》《补偿安置协议》、关于收益分配办法的相关会议记录等文件。
3、至于这一千多万元的补偿金,从市里到村里都需要层层去了解。
4、许昌林和开发商的关系,则需要自己通过明察暗访,从村民、知情者等渠道掌握情况,如果有可能,还要跟两人直接接触!
</div>
“老乡,你贵姓?”向北拿出一根烟递给男子。
“骆汝峰。”男子并未客气,伸手接过烟。
向北将烟点上:“您姓骆,那应该也是骆家这个大家族的吧。您刚才说村里不安全,出啥事了?”
“人心惶惶的,都在家里待着呢。”
“为啥呢?”
骆汝峰犹豫了一下,用怀疑的目光看着向北,“你是干啥的?这个项目指挥部的?”
“项目指挥部?”向北明白了,当地为了骆河村的改造,专门成立了指挥部,“额,我不是。”
“那你到底是干啥的!”
“老乡,我是省里报社派来的记者,想了解一下咱们村里的情况。”
“你是记者?!”对方忽然眼睛一亮,声音有些激动。
“对。”向北不明白对方反应里所隐藏的含义,含糊地回了一个字。
“那真是太好了,你能把俺们村的问题反映反映吗?”
“可以啊,那您给我说说到底咋回事?”向北长舒一口气,看来真是应了那句话,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呃……你等一下,我打个电话。”没等向北答应,骆汝峰已经起身走到一处僻静的角落打起电话。因为距离太远,骆汝峰又故意压低了声音,向北听不到对方在说什么,但是能看出骆汝峰一直在频频点头。
“你知道村里死人的事了?哎,都是钱惹的祸!”骆汝峰把电话挂上,抽了一口烟,把长长的烟灰弹掉在仿木纹的皮革地板上,“死伤那几个人,都是俺村的,都是为了护住村里的耕地出事的。本来俺村里的征地半年前就已经开始了,后来补偿金一直没拿到手,大家伙儿就想,你不给钱,我就不给你地!结果,僵持了几个月,他们就动手了。”
“征地?”看来向北猜得没错,看似普通的刑事案件,也许背后隐藏着更大的问题,“你说的他们是谁?”
“许昌林!还有那个从南方来的姓翁的老板!”
“他们都是什么人?”
“许昌林是俺们村主任,那个姓翁的是开发商,他们商量着把俺们的地给卖了!”骆汝峰两眼直直地盯着向北,语气里有些激动。
“这项目是市里统一的规划,你们能不知道?”
骆汝峰摇着头,“这种大事俺们咋能懂呢?俺不知道咋规划的,后来大家收到通知,每家每户要清点地上附属物,大家这才明白咋回事。反正俺当时不同意卖地。俺们指望这个营生,谁舍得把地卖了,你说是不。”
骆汝峰所言,也许并非说谎。采访间隙,向北做过功课。根据相关法律,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可以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和单位、个人的房屋及其他不动产。当然,为了保护村民利益,审批过程极其严格。在征收农村土地时有一套完善、复杂的程序,包括逐级审批,发布公告,签署安置补偿协议,举行补偿安置方案听证会等等,如果没有这些程序,那就属于违法征地,村民可以通过起诉要求确认其征收土地违法,予以撤销。
“补偿标准是多少,你分到多少钱?”
“一亩地几万块钱,这笔钱拿到手了。但是还有一笔补偿一直没拿到,听说总共有上千万哩!”
上千万?!听到这个数字,向北眼前一亮,如果真是这样,那可是个爆炸性新闻!
一名合格的记者,说得难听点,要有狗一样的嗅觉。为什么这么说呢?记者听采访对象说话或者看材料,里面哪个字眼有新闻价值,哪句话能吸引眼球,眼睛一扫描、耳膜一过滤就能判断出来。
“骆师傅,您说的这笔钱确实有吗,还是说只是传言?”
“俺可没胡说。两个月前村里开会讨论过的,但是好像一直在上面卡着。”
向北调整了一下放在沙发上的录音笔。在两人谈话开始之前,他已经打开了录音功能,这是自己作为记者多年养成的习惯,一来可以更方便后期整理材料,二来也能作为新闻稿不被人质疑挑错的证据。
不过向北明白,村民的话只能作为一方观点,其中涉及的问题还需要有更权威的求证。这就像一个老记者曾经跟他讲过的,听人说话必须自己过滤一遍,因为每个人都会趋利避害讲一些事情,一个优秀记者首先要有学会去辨别。
趁着骆汝峰去厨房烧水的空档,向北在采访本上列出几个关键问题:
1、“11·23骆河纵火案”(权且给这一事件这样命名,“纵火”意指属于人为事件)是否与征地项目有关?
2、征地项目是否有健全的手续?
3、骆汝峰所说的上千万元补偿金不到位,是不是真实情况,如果情况属实,这笔钱在哪里,究竟该如何分配?
4、村主任许昌林和翁姓开发商是否存在利益交换?与“骆河纵火案”有没有关系?
向北梳理着自己的采访问题,又把破解这些问题的渠道和办法列在了采访本上:
1、骆河纵火案背后真凶是谁,最权威的答案肯定来自警方。
2、征地项目是否合法,就需要联系河东市的国土、建设、规划等部门,从他们那里看一下《建设用地批准书》《征地公告》《补偿标准知情同意书》《补偿安置协议》、关于收益分配办法的相关会议记录等文件。
3、至于这一千多万元的补偿金,从市里到村里都需要层层去了解。
4、许昌林和开发商的关系,则需要自己通过明察暗访,从村民、知情者等渠道掌握情况,如果有可能,还要跟两人直接接触!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