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第二更!】
刘镒华也分析华夏受西方侵略的战斗,比如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刘镒华要求每个人都要认真思索华夏为什么会失利,差距在哪里,如果自己身临其境,应该怎么办等等。
刘镒华希望通过这种潜移默化的灌输,培养第一军中华民族观。
王千里所在训练营将近两千人,第一军一共有五个这样的训练营,这些训练营经常会演习,每个月有一次一次较大规模的演习。演习完全抛弃传统的军事战术,采取步枪为主,步炮协同的战法。演习中表现优异的会得到提拔,表现糟糕的就倒霉了,降级的降级,禁闭的禁闭。
每天早中晚饭前,以及睡觉前,所有人都要宣誓对忠于党、忠于党和军队的领导。实际上就是忠于刘镒华和周秀英了。
总之,刘镒华要用一切手段提高第一军的军事素质,同时培养军人的荣誉感和上进心。
在这个过程中,王千里表现出色,被破格提拔,很快就成为了排长。
1855年5月,崇明岛上,一场大规模地演习正在进行。
演习区域早在半个月前就被严格封锁,没有司令部的特别通行证,任何人不得进入这片区域。周秀英也将作为司令部司令,来主持这场演习。同时配备了许多观察员,对整个演习进行监控。
参加演习的部队分别有刘武锋的第一师、苏珊的第二师、邱艳辉的第三师、洪宣娇第四师、高玉英的第五师。以及从五个训练营调来三千多名第一军军校学员。总兵力达到了两万人。为了保密,参演部队相互之间并不知道对方的编制。不同部队之间也不准接触交流。
演习经过精心的准备后正式开始了。
整个演习完全抛弃传统的军事战术,中国流传千年的各种复杂阵法一律销声匿迹。严格训练步兵和骑兵配合、步兵和机枪配合、步兵和火炮配合、步兵和装甲运兵车配合等。
以前清朝政府演习,对敌时统统站成几排,像打靶一般,大炮都夹杂在一排排士兵的空隙当中,等着军官一挥旗帜,枪炮一同开火,战术呆板落后,什么时候开枪。开枪射击方式完全随心所欲,不管敌人是否进入射程,也不瞄准就乱开枪。现在这些情况都被严格禁止。
刘镒华要求部队进攻时,或者偷袭,或者先进行炮火准备,然后步兵要以散兵线方式前进,士兵之间拉开五六步的间隔。以跃进方式运动,在运动中始终以火力压制对方。
防御时,部队依靠掩体,建立防御纵深,注重火力配置,并保留预备队。同时防御也要步炮协同。尽量用炮火阻击对方,再用排枪击退。
火炮连要集中使用火力,设立特定的观察哨,时刻校正火炮的攻击坐标。
骑兵更多的是用于侦察,侧翼偷袭或者骚扰。尽量避免用骑兵正面强攻。
改变传统的白昼进攻,晚上休息的方式。强调白天防守,晚上强攻。
每个连配备两部报话机,连以上级别,用通讯系统联系,连以下依靠通信兵运动通信。
后勤支援设立补给站,负责部队的物资补给、辎重调运外,同时承担部队的营地建设、战斗人员的维持增补,伤病员和各种物类的收容、诊疗,以及战场清理、遗弃军需品收集、战地调查、战地民生等繁杂事项。
实弹演习过程中,还特意设置了对抗演习,将两支参演部队分成红蓝两军。一军火炮攻击特定区域,根据火炮打击的精确度,对照另一军的防御密度,估算伤亡人数,从后者当中减去。进攻方再使用突袭,包抄侧翼等战术进攻,进攻方与防守方的伤亡比例设置为四比一,最后根据部队相应的位置变化和剩余人数判定胜负。
整个演习一直持续了半个多月,事实上前期准备工作时间更长,但即便如此,演习还是出了很多误差,先后有多名士兵受伤,都是被流弹击中。
刘镒华当然知道这些伤亡情况。但刘镒华坚持实弹演习,要让士兵们习惯听见枪炮的声音。
在演习中,第一军的军校学员表现出了较高的素质,由于受到正规的训练,接受能力较强,战术意识要好于普通的练军士兵。在演习中能熟练运用火力配合,有目的演练战术,更喜欢进行伏击,包抄和偷袭,这些都让刘镒华很欣慰。
但也有表现不好的,有一个旅长一味强调猛打猛冲,对散兵战术有抵触情绪,演习中甚至还违反规定,带来了随身多年的弓箭。被刘镒华下令降为团长。
演习持续到5月中结束,整个演习的效果并没有刘镒华设想的好。这个年代的人思维有点僵硬,但普遍还保留旧的条条框框和习气,可见要提高部队战斗力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不过值得欣慰的是,第一军的素质明显要好得多,遗憾的是合适的教官太少,刘镒华还是感叹这个人才太少了。
在这一批第一军官兵中,有一个年轻的军官引起了刘镒华的注意,这人在演习中有点醒目。
这个人就是王千里,一个副连长。
在演习中,这个人表现出的非常冷静果断,能够用最佳方式处理各种问题。尤其在演习后,还向指挥部提出了自己的一个想法,就是用火炮的火力形成一道弹幕,在战场上徐徐推进,步兵则在这道弹幕后几百米处,跟随前进,这样就使对方无法及时组织防御。
刘镒华有点晕,这不是徐进弹幕战术吗?
不过刘镒华不认为自己的军队,能训练出这样的战术能力。这个徐进弹幕需要对敌方的整个布防有着充分的了解。炮兵和步兵要有着迅速的通信联络,双方极为密切的配合。炮兵要有非常专业的操控能力。步兵也要具有极大的胆量,并相信自己的炮兵,敢于在本方火炮弹幕之后前进。这样的军队得需要多么高的战术素养,还有多么严格的战场纪律啊。刘镒华不认为这一代的官兵,能够使用这样的战术,只有刘镒华的大炮基本上只能防御没有办法进攻啊。
不过即便如此,这个王千里能有这样前卫的想法,也体现了他的军事能力,刘镒华不禁在心里牢牢记住这个名字,要多关注他的成长,谁知道这人将来不会是一个统帅呢?
刘镒华认为,从军事角度讲,演习不仅是锻炼技能,同时能让指挥官和自己的部下,相互之间不断熟悉,能很大的提高战斗力。
现在的清朝军队,有战争时才招募士兵,训练,打仗。战争结束后,解散回家种地。有事情时,又重新招募新兵,训练,打仗,这么搞来搞去,有点像宋代的垃圾军制,兵无常将,将无常兵,战斗力强才怪了。
德国二战前,很多陆军将军都要到士兵营房里,和普通士兵一起住半年,熟悉基层的情况,这种做法值得借鉴。
鉴于这一次演习有不少士兵受伤,刘镒华规定给士兵建立福利和保障制度。
刘镒华将会拿出大量资金,作为队员的养老和生病的基金,让队员在年老和生病以后可以使用。
刘镒华的这个做法的目的,不是为了建立什么福利社会,他主要的目的还是通过这些远期的福利,把队员捆绑在自己身边,提高他们的忠诚。
通过这一次演习,刘镒华已经心里有底了,虽然比不上未来的军队,但是在这个年代,第一军绝对是超级无敌的!接下来,刘镒华就在想如何去实战了!必须让他们打仗才行!
…………
ps:今天更新结束!(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刘镒华也分析华夏受西方侵略的战斗,比如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刘镒华要求每个人都要认真思索华夏为什么会失利,差距在哪里,如果自己身临其境,应该怎么办等等。
刘镒华希望通过这种潜移默化的灌输,培养第一军中华民族观。
王千里所在训练营将近两千人,第一军一共有五个这样的训练营,这些训练营经常会演习,每个月有一次一次较大规模的演习。演习完全抛弃传统的军事战术,采取步枪为主,步炮协同的战法。演习中表现优异的会得到提拔,表现糟糕的就倒霉了,降级的降级,禁闭的禁闭。
每天早中晚饭前,以及睡觉前,所有人都要宣誓对忠于党、忠于党和军队的领导。实际上就是忠于刘镒华和周秀英了。
总之,刘镒华要用一切手段提高第一军的军事素质,同时培养军人的荣誉感和上进心。
在这个过程中,王千里表现出色,被破格提拔,很快就成为了排长。
1855年5月,崇明岛上,一场大规模地演习正在进行。
演习区域早在半个月前就被严格封锁,没有司令部的特别通行证,任何人不得进入这片区域。周秀英也将作为司令部司令,来主持这场演习。同时配备了许多观察员,对整个演习进行监控。
参加演习的部队分别有刘武锋的第一师、苏珊的第二师、邱艳辉的第三师、洪宣娇第四师、高玉英的第五师。以及从五个训练营调来三千多名第一军军校学员。总兵力达到了两万人。为了保密,参演部队相互之间并不知道对方的编制。不同部队之间也不准接触交流。
演习经过精心的准备后正式开始了。
整个演习完全抛弃传统的军事战术,中国流传千年的各种复杂阵法一律销声匿迹。严格训练步兵和骑兵配合、步兵和机枪配合、步兵和火炮配合、步兵和装甲运兵车配合等。
以前清朝政府演习,对敌时统统站成几排,像打靶一般,大炮都夹杂在一排排士兵的空隙当中,等着军官一挥旗帜,枪炮一同开火,战术呆板落后,什么时候开枪。开枪射击方式完全随心所欲,不管敌人是否进入射程,也不瞄准就乱开枪。现在这些情况都被严格禁止。
刘镒华要求部队进攻时,或者偷袭,或者先进行炮火准备,然后步兵要以散兵线方式前进,士兵之间拉开五六步的间隔。以跃进方式运动,在运动中始终以火力压制对方。
防御时,部队依靠掩体,建立防御纵深,注重火力配置,并保留预备队。同时防御也要步炮协同。尽量用炮火阻击对方,再用排枪击退。
火炮连要集中使用火力,设立特定的观察哨,时刻校正火炮的攻击坐标。
骑兵更多的是用于侦察,侧翼偷袭或者骚扰。尽量避免用骑兵正面强攻。
改变传统的白昼进攻,晚上休息的方式。强调白天防守,晚上强攻。
每个连配备两部报话机,连以上级别,用通讯系统联系,连以下依靠通信兵运动通信。
后勤支援设立补给站,负责部队的物资补给、辎重调运外,同时承担部队的营地建设、战斗人员的维持增补,伤病员和各种物类的收容、诊疗,以及战场清理、遗弃军需品收集、战地调查、战地民生等繁杂事项。
实弹演习过程中,还特意设置了对抗演习,将两支参演部队分成红蓝两军。一军火炮攻击特定区域,根据火炮打击的精确度,对照另一军的防御密度,估算伤亡人数,从后者当中减去。进攻方再使用突袭,包抄侧翼等战术进攻,进攻方与防守方的伤亡比例设置为四比一,最后根据部队相应的位置变化和剩余人数判定胜负。
整个演习一直持续了半个多月,事实上前期准备工作时间更长,但即便如此,演习还是出了很多误差,先后有多名士兵受伤,都是被流弹击中。
刘镒华当然知道这些伤亡情况。但刘镒华坚持实弹演习,要让士兵们习惯听见枪炮的声音。
在演习中,第一军的军校学员表现出了较高的素质,由于受到正规的训练,接受能力较强,战术意识要好于普通的练军士兵。在演习中能熟练运用火力配合,有目的演练战术,更喜欢进行伏击,包抄和偷袭,这些都让刘镒华很欣慰。
但也有表现不好的,有一个旅长一味强调猛打猛冲,对散兵战术有抵触情绪,演习中甚至还违反规定,带来了随身多年的弓箭。被刘镒华下令降为团长。
演习持续到5月中结束,整个演习的效果并没有刘镒华设想的好。这个年代的人思维有点僵硬,但普遍还保留旧的条条框框和习气,可见要提高部队战斗力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不过值得欣慰的是,第一军的素质明显要好得多,遗憾的是合适的教官太少,刘镒华还是感叹这个人才太少了。
在这一批第一军官兵中,有一个年轻的军官引起了刘镒华的注意,这人在演习中有点醒目。
这个人就是王千里,一个副连长。
在演习中,这个人表现出的非常冷静果断,能够用最佳方式处理各种问题。尤其在演习后,还向指挥部提出了自己的一个想法,就是用火炮的火力形成一道弹幕,在战场上徐徐推进,步兵则在这道弹幕后几百米处,跟随前进,这样就使对方无法及时组织防御。
刘镒华有点晕,这不是徐进弹幕战术吗?
不过刘镒华不认为自己的军队,能训练出这样的战术能力。这个徐进弹幕需要对敌方的整个布防有着充分的了解。炮兵和步兵要有着迅速的通信联络,双方极为密切的配合。炮兵要有非常专业的操控能力。步兵也要具有极大的胆量,并相信自己的炮兵,敢于在本方火炮弹幕之后前进。这样的军队得需要多么高的战术素养,还有多么严格的战场纪律啊。刘镒华不认为这一代的官兵,能够使用这样的战术,只有刘镒华的大炮基本上只能防御没有办法进攻啊。
不过即便如此,这个王千里能有这样前卫的想法,也体现了他的军事能力,刘镒华不禁在心里牢牢记住这个名字,要多关注他的成长,谁知道这人将来不会是一个统帅呢?
刘镒华认为,从军事角度讲,演习不仅是锻炼技能,同时能让指挥官和自己的部下,相互之间不断熟悉,能很大的提高战斗力。
现在的清朝军队,有战争时才招募士兵,训练,打仗。战争结束后,解散回家种地。有事情时,又重新招募新兵,训练,打仗,这么搞来搞去,有点像宋代的垃圾军制,兵无常将,将无常兵,战斗力强才怪了。
德国二战前,很多陆军将军都要到士兵营房里,和普通士兵一起住半年,熟悉基层的情况,这种做法值得借鉴。
鉴于这一次演习有不少士兵受伤,刘镒华规定给士兵建立福利和保障制度。
刘镒华将会拿出大量资金,作为队员的养老和生病的基金,让队员在年老和生病以后可以使用。
刘镒华的这个做法的目的,不是为了建立什么福利社会,他主要的目的还是通过这些远期的福利,把队员捆绑在自己身边,提高他们的忠诚。
通过这一次演习,刘镒华已经心里有底了,虽然比不上未来的军队,但是在这个年代,第一军绝对是超级无敌的!接下来,刘镒华就在想如何去实战了!必须让他们打仗才行!
…………
ps:今天更新结束!(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