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老狐狸,你和他打哈哈,他就和你装糊涂,绝对能拖到你没脾气。
杨双智知道再拖下去没用,把手中的酒杯轻轻一放,扭头对梁实秋等人说:“虽说杨某这是第一次与三位见面,但是相信三位也对杨某不会陌生,我们过往也有不少交情,这里没外人,敞开天窗说亮话,那笔银子,还希望三位行个方便,就当给景王一个面子,如何?”
就这么一转手,近半利润就得给眼前这些贪得无厌的家伙,杨双智又怎能甘心?
要知道,自己那是有抵押的,这些晋商一点风险也没有。
田胜犹豫了一下,率先发了话:“杨先生,既然你这样说,那小的就坦白说吧,景王和杨先生,都是我们敬重的人,虽说在商言商,但两位的面子也不能不给,不到半个月内要筹出80万两白银,为了套现,我们也要蒙受很大的损失,如果杨先生能给我们两个月,让我们从容把银子调过来,那利钱什么的,好说,杨先生你看怎么样?”
要是时间充裕,自己又怎么拉下脸求这些贱贾。
最近动静不小,泰升商行好像也闻到风声,不断在走动,杨双智还真怕夜长梦多。
杨双智没说话,一旁的钟秋平陪笑地说:“若不是手紧,也不会麻烦诸位,还请三位能伸伸手。”
范发苦笑一下,开口解释道:“杨先生,钟先生,你们也知,这借贷有借贷的规矩,所谓闲钱急用,能捅一刀是一刀,若不是看在王爷的脸面和昔日的交情上,这借的就不是九出十三归,而是羊羔贷,借一还二了。”
放利子钱的方式有多种。九出十三归、驴打滚、羊羔贷等等。一旦还不上,那就越滚越大,很多人借了利子钱,一辈子都还不上。
诚然。九出十三归比羊羔贷轻松一点,但这样就是给面子?
杨双智看着梁实秋。假装不经意地问:“梁大掌柜财大气粗,就是拨根汗毛都比别人的腰粗,不会区区几十万两也这样为难杨某吧?”
这三个商人中。隐隐以梁实秋为首,原因很简单。梁氏商行是大生钱庄的大股东之一,大生钱庄是大明首屈一指的钱庄,实力雄厚。几十万现银别人拿不出,但对大生钱庄来说。不是问题。
梁实秋叹了一口气,然后对杨双智拱拱手说:“杨先生,这一借。就不是区区八十万两银子的事。”
说完,不待杨双智开口,梁实秋主动解释道:“在商言商,千里行商,起早贪黑也就为了一个利字,都说君子尚德,取之有道,对商贾来说也同样的道理,利是经营之道,稳是生存之道,有些时候,宁可少赚一些也不冒险。”
“这笔银子,不是我们三家能拿出来的,背后还有别家的份子,所以很多事要按规矩办事,无规矩不成方圆,杨先生,对吧?还有最重要的一件事,这事上我们出了力,那相当于背后给了泰升商行一刀,很难保证泰升商不行翻脸,到时他会趁机挤兑,所以,我们准备的,绝对不止仅仅八十万两,还请杨先生体谅。”
田胜在一旁补充道:“若是杨先生另有他法,我等原奉上一万两银子,算是表达我们的歉意。”
什么?不借还有钱赠送?
杨双智和钟秋平面面相觑,一下子不知说什么好了。
就是这笔利钱,人家还不是很乐意赚呢。
梁实秋说得很明白,钱不止他们三个人,后面还有别的份子,得按规矩来,这是第一层意思;第二层意思是讨好了景王,那就变相得罪裕王,对他们来说得不偿失。
最后一层的意思是,为了这笔钱,他们也有可能失去一个重要商业的伙伴,特别是有可能泰升商行会从大生钱庄挤兑,增加大生钱庄现银的压力。
为此,梁实秋等人宁愿不做这笔生意。
这三人坐在这里的目的,自然是舍不得那笔丰厚的利钱,三人的潜台词是:按商业的规矩来,那别人就是有异议,也不会翻脸不认人。
探到梁实秋的底线,杨双智这才发现眼前这些人的确不好对付。
“诸位,能坐在这里就是有缘,有时候,规矩是死的,而人是活的,我们再商量商量,肯定能找到两全其美的法子。”杨双智笑着说。
梁实秋、田用和范发三人对视一眼,发现彼此眼中都带着一丝笑容,然后轻轻地点了点头。
三人一唱一和,成功把杨双智的锐气打压下去,这样一来谈条件就容易得多了。
几十万的利润杨双智不能拒绝,而高达20万两以上的利子钱,梁实秋等人自然不会轻易放过,不过杨双智背后的势力太大、杨双智为人又太精明,不好下手,幸好杨双智要得比较急,而在京城,能短时间拿出这么多现银的真不多。
这就有了谈判的本钱。
为了赚钱,夹带走私这些哪个没干过?到了明末,为了赚钱,这些晋商通敌叛国的事都敢干,现在借个钱,有啥不敢的?
基调定下,就是细节方面的谈判,如钱银要多少?银锭的大小形状?借贷的期限和利息等等。
经过近半个时辰的拉锯,梁实秋等人终于作出让步:借银80万两,到期还104万两,提前还能减息。
杨双智计划半年内完成套现,也就是说利息能减一半,狠赚一大笔,再拿十万两出头的利钱,还在接受的范围之内。
当然,这些晋商肯退步,也是得到某方面的承诺和保证,例如杨双智把价值超过一百万两的物业、房子的地契作抵押,杨双智答应从远洋带回来的奇珍,会和晋商合作,而晋商在景王势力范围的产业,也会受到景王保护。
“梁掌柜,那些银子什么时候可以准备妥当?”谈完后,杨双智马上发问。
“杨先生放心”梁实秋一脸自信地说:“听到钟先生的话,我们已经在筹备,估计七天内能凑出来,现在可以一边凑一边溶成钱锭,我们有大型铸银车间,几天就能完成,杨先生只管放心。”
“那太好了”梁实秋起立拱拱手说:“有劳三位。”
梁实秋、田胜、范发三人不敢怠慢,连忙站起来连说不敢。
几人又围着桌子商量了一会,梁实秋等人这才站起来告辞。
用他们的话来说,那是回去准备,不能误了王爷的大事,杨双智自然不会留。
“啪”的一声,等梁实秋等人走后,杨双智一下子把手中的酒杯掷落在地,脸色一沉,冷着脸说:“这些人,还真会蹬鼻子上眼,说什么取之有道,他们干的缺德事还少?”
又是规矩又是道德什么的,都把自己标榜成一个救世主,可是,他们走私漏税,勾结官吏,囤积居奇、欺压百姓,甚至把军用物偷运出大明谋以巨利,现在装得一脸清高,杨双智看到就有气。
说实话,杨双智精明能干,景王称他为国士,士农工商,士居首商居尾,作为读书人的杨双智其实看不起这些商人,现在却要给这些下贱的商人百般讨好,心里的郁闷可想而知。
钟秋平连忙安慰道:“杨先生,小不忍则乱大谋,只要王爷登上皇位,这些贪得无厌的人,不过是圈中的肥羊而己,何必跟它置气呢。”
对,等景王继承皇位,到时君临天下,再跟这些人慢慢算帐。
“秋平,你说得对,没必要跟这些人气恼,大局为重”杨双智镇静下来,开口发问:“那三十五万两银子准备好了没有?”
借八十万,另外35万5千自筹,这35万5千就落钟秋平身上。
钟秋平马上应道:“差不多了,还有天津的五万两还没送到,老宋说五天内一准送到,不会担误大事。”
还要五天?
杨双智皱着眉头说:“老宋一向办事稳妥,天律方面的银两也很充裕,怎么反而送得最慢?”
老宋是景王的其中一个心腹,为人稳重,办事机敏,被派在天津负责日常运作,答应今天到的银两要推迟五天,这不对啊。
“福建方面吃紧,上次出海遇上大风,折了几条船,所以一直在赶做大船,而王爷也下令修耸一座新海港,还得筹措出海货物,所以老宋给那边火速送了五万两白银过去。”
原来是这样。
杨双智点点头说:“现在是多事之秋,都体贴一点吧,能赶上就好,话说有些日子没去月港,不知那码头修好了没有?”
景王除了大量的店铺外,最大的收入就是出海,有自己的船队,为了扩大规模,在漳州府月港秘密修有自己的港口码头,用来建造、维修大船,同时也为了上货卸货,随着工艺的完善,船越做越大,现在要修一个更大型的秘密港口。
“估计明年初完工吧,这事也不宜动静太大。”
杨双智拍拍钟秋平的肩膀说:“秋平,钱银的事,你多盯紧一点,只要我们办事这事,就可以在王爷面前露脸了。”
“是,杨先生。”(未完待续。)
杨双智知道再拖下去没用,把手中的酒杯轻轻一放,扭头对梁实秋等人说:“虽说杨某这是第一次与三位见面,但是相信三位也对杨某不会陌生,我们过往也有不少交情,这里没外人,敞开天窗说亮话,那笔银子,还希望三位行个方便,就当给景王一个面子,如何?”
就这么一转手,近半利润就得给眼前这些贪得无厌的家伙,杨双智又怎能甘心?
要知道,自己那是有抵押的,这些晋商一点风险也没有。
田胜犹豫了一下,率先发了话:“杨先生,既然你这样说,那小的就坦白说吧,景王和杨先生,都是我们敬重的人,虽说在商言商,但两位的面子也不能不给,不到半个月内要筹出80万两白银,为了套现,我们也要蒙受很大的损失,如果杨先生能给我们两个月,让我们从容把银子调过来,那利钱什么的,好说,杨先生你看怎么样?”
要是时间充裕,自己又怎么拉下脸求这些贱贾。
最近动静不小,泰升商行好像也闻到风声,不断在走动,杨双智还真怕夜长梦多。
杨双智没说话,一旁的钟秋平陪笑地说:“若不是手紧,也不会麻烦诸位,还请三位能伸伸手。”
范发苦笑一下,开口解释道:“杨先生,钟先生,你们也知,这借贷有借贷的规矩,所谓闲钱急用,能捅一刀是一刀,若不是看在王爷的脸面和昔日的交情上,这借的就不是九出十三归,而是羊羔贷,借一还二了。”
放利子钱的方式有多种。九出十三归、驴打滚、羊羔贷等等。一旦还不上,那就越滚越大,很多人借了利子钱,一辈子都还不上。
诚然。九出十三归比羊羔贷轻松一点,但这样就是给面子?
杨双智看着梁实秋。假装不经意地问:“梁大掌柜财大气粗,就是拨根汗毛都比别人的腰粗,不会区区几十万两也这样为难杨某吧?”
这三个商人中。隐隐以梁实秋为首,原因很简单。梁氏商行是大生钱庄的大股东之一,大生钱庄是大明首屈一指的钱庄,实力雄厚。几十万现银别人拿不出,但对大生钱庄来说。不是问题。
梁实秋叹了一口气,然后对杨双智拱拱手说:“杨先生,这一借。就不是区区八十万两银子的事。”
说完,不待杨双智开口,梁实秋主动解释道:“在商言商,千里行商,起早贪黑也就为了一个利字,都说君子尚德,取之有道,对商贾来说也同样的道理,利是经营之道,稳是生存之道,有些时候,宁可少赚一些也不冒险。”
“这笔银子,不是我们三家能拿出来的,背后还有别家的份子,所以很多事要按规矩办事,无规矩不成方圆,杨先生,对吧?还有最重要的一件事,这事上我们出了力,那相当于背后给了泰升商行一刀,很难保证泰升商不行翻脸,到时他会趁机挤兑,所以,我们准备的,绝对不止仅仅八十万两,还请杨先生体谅。”
田胜在一旁补充道:“若是杨先生另有他法,我等原奉上一万两银子,算是表达我们的歉意。”
什么?不借还有钱赠送?
杨双智和钟秋平面面相觑,一下子不知说什么好了。
就是这笔利钱,人家还不是很乐意赚呢。
梁实秋说得很明白,钱不止他们三个人,后面还有别的份子,得按规矩来,这是第一层意思;第二层意思是讨好了景王,那就变相得罪裕王,对他们来说得不偿失。
最后一层的意思是,为了这笔钱,他们也有可能失去一个重要商业的伙伴,特别是有可能泰升商行会从大生钱庄挤兑,增加大生钱庄现银的压力。
为此,梁实秋等人宁愿不做这笔生意。
这三人坐在这里的目的,自然是舍不得那笔丰厚的利钱,三人的潜台词是:按商业的规矩来,那别人就是有异议,也不会翻脸不认人。
探到梁实秋的底线,杨双智这才发现眼前这些人的确不好对付。
“诸位,能坐在这里就是有缘,有时候,规矩是死的,而人是活的,我们再商量商量,肯定能找到两全其美的法子。”杨双智笑着说。
梁实秋、田用和范发三人对视一眼,发现彼此眼中都带着一丝笑容,然后轻轻地点了点头。
三人一唱一和,成功把杨双智的锐气打压下去,这样一来谈条件就容易得多了。
几十万的利润杨双智不能拒绝,而高达20万两以上的利子钱,梁实秋等人自然不会轻易放过,不过杨双智背后的势力太大、杨双智为人又太精明,不好下手,幸好杨双智要得比较急,而在京城,能短时间拿出这么多现银的真不多。
这就有了谈判的本钱。
为了赚钱,夹带走私这些哪个没干过?到了明末,为了赚钱,这些晋商通敌叛国的事都敢干,现在借个钱,有啥不敢的?
基调定下,就是细节方面的谈判,如钱银要多少?银锭的大小形状?借贷的期限和利息等等。
经过近半个时辰的拉锯,梁实秋等人终于作出让步:借银80万两,到期还104万两,提前还能减息。
杨双智计划半年内完成套现,也就是说利息能减一半,狠赚一大笔,再拿十万两出头的利钱,还在接受的范围之内。
当然,这些晋商肯退步,也是得到某方面的承诺和保证,例如杨双智把价值超过一百万两的物业、房子的地契作抵押,杨双智答应从远洋带回来的奇珍,会和晋商合作,而晋商在景王势力范围的产业,也会受到景王保护。
“梁掌柜,那些银子什么时候可以准备妥当?”谈完后,杨双智马上发问。
“杨先生放心”梁实秋一脸自信地说:“听到钟先生的话,我们已经在筹备,估计七天内能凑出来,现在可以一边凑一边溶成钱锭,我们有大型铸银车间,几天就能完成,杨先生只管放心。”
“那太好了”梁实秋起立拱拱手说:“有劳三位。”
梁实秋、田胜、范发三人不敢怠慢,连忙站起来连说不敢。
几人又围着桌子商量了一会,梁实秋等人这才站起来告辞。
用他们的话来说,那是回去准备,不能误了王爷的大事,杨双智自然不会留。
“啪”的一声,等梁实秋等人走后,杨双智一下子把手中的酒杯掷落在地,脸色一沉,冷着脸说:“这些人,还真会蹬鼻子上眼,说什么取之有道,他们干的缺德事还少?”
又是规矩又是道德什么的,都把自己标榜成一个救世主,可是,他们走私漏税,勾结官吏,囤积居奇、欺压百姓,甚至把军用物偷运出大明谋以巨利,现在装得一脸清高,杨双智看到就有气。
说实话,杨双智精明能干,景王称他为国士,士农工商,士居首商居尾,作为读书人的杨双智其实看不起这些商人,现在却要给这些下贱的商人百般讨好,心里的郁闷可想而知。
钟秋平连忙安慰道:“杨先生,小不忍则乱大谋,只要王爷登上皇位,这些贪得无厌的人,不过是圈中的肥羊而己,何必跟它置气呢。”
对,等景王继承皇位,到时君临天下,再跟这些人慢慢算帐。
“秋平,你说得对,没必要跟这些人气恼,大局为重”杨双智镇静下来,开口发问:“那三十五万两银子准备好了没有?”
借八十万,另外35万5千自筹,这35万5千就落钟秋平身上。
钟秋平马上应道:“差不多了,还有天津的五万两还没送到,老宋说五天内一准送到,不会担误大事。”
还要五天?
杨双智皱着眉头说:“老宋一向办事稳妥,天律方面的银两也很充裕,怎么反而送得最慢?”
老宋是景王的其中一个心腹,为人稳重,办事机敏,被派在天津负责日常运作,答应今天到的银两要推迟五天,这不对啊。
“福建方面吃紧,上次出海遇上大风,折了几条船,所以一直在赶做大船,而王爷也下令修耸一座新海港,还得筹措出海货物,所以老宋给那边火速送了五万两白银过去。”
原来是这样。
杨双智点点头说:“现在是多事之秋,都体贴一点吧,能赶上就好,话说有些日子没去月港,不知那码头修好了没有?”
景王除了大量的店铺外,最大的收入就是出海,有自己的船队,为了扩大规模,在漳州府月港秘密修有自己的港口码头,用来建造、维修大船,同时也为了上货卸货,随着工艺的完善,船越做越大,现在要修一个更大型的秘密港口。
“估计明年初完工吧,这事也不宜动静太大。”
杨双智拍拍钟秋平的肩膀说:“秋平,钱银的事,你多盯紧一点,只要我们办事这事,就可以在王爷面前露脸了。”
“是,杨先生。”(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