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安脸色蓦地一变,正巧来房间里送茶水的小厮背上立时生了冷汗,低头弯腰,往房间角落里一靠,愣是一声都不敢出。。しw0。
张灿额头也冒了冷汗,可他还是倔强的跪着道:“婉儿还是我的妻子。”
林安沉默。
张灿说的一点都没错,林婉的确还是张灿的妻子,而张灿连孝衣都穿来了,可见张灿的那位曾祖,的的确确是离开人世。
而林婉因还没有和张灿正式和离,也的的确确还是张家的媳妇儿,曾祖去世,林婉确实需要为其守孝一年。
林安不是不能在这个时候和张家签和离书,可是张家祖上有孝,林婉这个时候和张家和离,无论如何都要被旁人安上个不孝的名头,林安如果想让林婉再嫁个好人家,虽说不是不可能,但也会难上加难。
古人大多愚昧且固执,如果是旁的缺点,这时候的人们还能忍受,可是,不孝和贞洁两个,林安不将这些看在眼里,可是其他人却不同。即便林婉在张家曾祖去世前就搬了出来,可是和离书一日没有写下,林婉就一日是张家的人。
张家曾祖的孝,林婉是想守该守,不想守也要守。
林安再想护着林婉,这种时候,除非他打定主意让林婉不再出嫁,并且不介意林姝因此名声受损,这次林婉,必须回张家守孝。
林安心中一阵焦躁,好半晌才回过神来,深吸了一口气,才要将张灿扶起。
张灿一动不动的跪着:“安哥儿你让她跟我回去,我一定能护得住她的。”
“护得住她?”林安唇角勾了勾,“那你可能让她跟你在孝期吃肉?”
张灿立时愣住。
这自然是不行的。张家老太爷是守三年重孝,他和父母也要守一年的孝,怎么可能吃肉?
林安却道:“舍妹病了,还在调养身子。你让她回去守孝,每日只能吃素,身子又该如何调养?到时只怕会病上加病。你又如何护得住她?”
张灿回过神来,明白过来,忙道:“这件事,我会与母亲说的。母亲心中对婉儿也有愧疚,必不会不同意。”
林安不可置否,只道:“你起来罢。我当不起你这一跪。”
张灿口中苦涩,讷讷不得语,见林安攥着拳头回过神,坐在太师椅上,面色极为难看。张灿张了张嘴,终于还是起身,坐在了一旁。
“到底是怎么回事?你家那等事情,我虽知道,但并未外传。白远那里,你们也尽可放心,那个家伙心中只有医道,根本不在乎你们家的事情。”林安心头怒火暂时按捺下去,这才开始慢慢询问,“是谁把消息捅到你曾祖母和祖母娘家的?你曾祖母和祖母的娘家,他们把二人的嫁妆拉走,到底是生气为主,还是单纯的……为了钱财?”
张灿心知自己方才那些行为,对林安来说根本无用。当下也严肃而苦涩地答道:“把消息说出去的人……我不好告诉安哥儿,只能说,这件事的确是和白大夫、安哥儿无关,家里人也都知道是谁做出的这件事情。只是大家都猜到舅公一家回来家里讨回公道,因舅公一家儿子多,原先只以为舅公会讨要嫁妆而已。却没想到舅公一家气性那么大,会公然讨要曾祖母和祖母的棺木,令亡人和离。”
张灿说道:“曾祖父、祖父和父亲并不在乎舅公一家讨要曾祖母和祖母的嫁妆。可是,舅公一家打算让亡人和离的事情,彻底惹恼了曾祖父。再加上曾祖父年纪太大,因此才会病倒,一病不起。”
张灿虽没有说到底是谁将那件事情捅了出去,可是林安听了,立刻就道:“不知令堂如今如何?”
张灿面色瞬间发白。
他稍稍迟疑了一会,才叹气道:“我娘之前已经数日不曾和我爹还有我开口说话了。昨日我去求她,让我来接婉儿,我娘才开了口。只是她也说了,等曾祖父的丧事结束,她就会搬到后院最里头的院子里住,再不见父亲一面。”
这就是在告诉林安,将消息说出去的人,就是张灿的母亲,张太太了。
林安道:“原来如此。”然后也不再问张灿其余的事情,只道,“你先回去罢。婉儿这几日得了风寒,正在床上躺着。骤闻曾祖之事,病情越发加重,正高烧不止。需要躺上两三日,方才能回去张家。”
张灿怔住。
林安不管他,继续道:“对了,阿灿曾祖刚刚去世,阿灿可愿为你曾祖积福,教导无父无母的孤儿?我从京中来时,曾听说圣上和太子皆联系百姓。来到华安县,又见街头三四岁的弃儿尤其多,他们因不识礼数,没有教养,长大后,除非另有机缘,都会变成一个个年长的乞儿。我愿自己出钱,建一处善堂,让幼有所依,阿灿可愿每五日来一趟华安县的善堂,教导他们读书一日?”
张灿其实并不明白林安为何这样说,可是林安既说了这话,还搬出了他刚刚去世的曾祖来,张灿就不能不答应了。
林安见张灿应了,又笑道:“既然你要为孝道而做善事。那么,倒是让婉儿也同你一起来,她亦会读书识字,女工一事,让她去教善堂的女学生,好歹也做一回女夫子。”
张灿立时就答应了下来。他知道林安不放心林婉,可林安的要求并无不妥,且还打了孝道积福的名头,他不想拒绝,也不愿意拒绝。
林安心中这才舒服了一些,也不让张灿见林婉,只道再过两三日,林婉病好了,就能回去为张家守孝,让他莫急。然后就把张灿给打发走了。
张灿失魂落魄的离开。
林安却是急急忙忙,让猎户把刘夫子夫妇当天就接了过来,于刘夫子和刘师娘认认真真说了一通,就让林婉和林姝,认了刘夫子和刘师娘为义父义母。
林婉还不知发生了什么,就被林安叫了来,又当夜请了华安县的县城和刘夫子的两位好友做了见证,行了认干亲的礼,收了义父义母给的礼物。
待得第二日,刘夫子和刘师娘回了华阳县,就以林婉义父义母的身份登了张家的门,祭拜过后,刘夫子和张老太爷、张老太爷说话,刘师娘就去了后院,和张太太开门见山,开始谈话。
“我并不知道你们张家如何欺负我的婉儿了,”刘师娘道,“可是能把安哥儿气成这个样子,恨不得立时和张家和离,可见张家的的确确是做了对不住婉儿的事情。张太太,这些事情,从前我管不着,可是现在,婉儿做了我们家义女,这件事,我却非管不可。”
张太太不意林安身为华安县县令,不能随意离开华安县,反倒把华阳县颇有名气的刘夫子夫妇给请了过来坐说客,而且还给了二人义父义母的身份,让张太太根本不敢将这件事当做小事。
“刘太太的意思是……”
“我的意思?”刘师娘直接斜眼看一眼张太太,“我有甚意思?我和安哥儿,只是想来告诉张家一声,请您给婉儿安排一个靠近偏门的位置,安哥儿会另外给她陪嫁去守门,此后婉儿为你们张家守孝这一年里,婉儿的衣食嚼用,全都由安哥儿来管,你们张家,一文银子都不必往婉儿的院子里送。等到一年以后,孝期满了,婉儿的身子也调养好了,到时……”
刘师娘意味深长的看了张太太一眼,却不肯把话说完。
张太太原本如同枯井的面色终于变了变:“既为张家守了孝,那就是张家的人,哪里还能再回去?”
刘师娘道:“左右守孝这一年,灿哥儿也甚么都不能做。且婉儿的身子,本就要调养上一年,一年后,婉儿为张家守完了孝,和离后,再歇上一段日子,正好改嫁。”
刘师娘其实真的不知道林婉是生了什么病。不过她原先也是大户人家的姑娘,还是宅斗的牺牲品,先前听林安一说,现在大略有数,过来逼问张太太,倒也合适的很。
张太太是真的没想到林安还没有死心,还想着让林婉改嫁。她也好,张家其他人也好,只当有了张灿曾祖去世这一件事,林安是再不舍得,也不得不把林婉给送回来。至于和离一事,自然是权当做没有发生过。
再有张灿之前回来时转述的林安的话,张家只以为林安要故意让张家难堪,警告他们要对林婉好一些,才做出的让林婉晚几日回张家,却怎么也没有料到,林安想得比他们还要清楚。
张家的确可以用一年时间拖住林婉。
可是同样的,林婉因张家的缘故,身子本来就要休养一年十日。这个休养是在林家也好,还是在张家也好,其实都没有太大差别。毕竟,就算林婉这会子就和离了,林婉还是要因为身体而等上一年。
“何必如此麻烦?”张太太勉强笑道,“之前的确是张家错了,可是既然回了张家,又何必想着再回去?自来烈女不侍二夫,得了贞节牌坊的人家,人人都会高看一眼,可见女子二嫁,非贤惠女子所应为,林家如此……”
张太太的话还没说完,刘师娘“啪的”将茶盏搁在桌子上,脸上的笑容倏地收起,起身整了整衣摆,面无表情道:“既张家如此态度,那也罢了,不若让婉儿在林家守孝好了。张太太放心,安哥儿是读书人,素来不信鬼神,不会介意把张家牌位摆在林家的。”眼看张太太脸上变了变,刘师娘又笑道,“只是张太太这番贞洁烈女的说法,不知张太太的娘家人可知。还是说,张太太的两个侄女先前改嫁时,张太太也是反对的?”
张太太登时被噎住,半晌说不出话来。
虽说古来就有贞洁烈女、一女不侍二夫的说法,但是大部分人都还是普通人,他们虽然会重男轻女,但也不至于真的不把女儿当人看,眼看着女儿守了寡,还是会在家中有钱的情形下,将女儿接回来再嫁。而朝廷的开国公主里,也有一位是三嫁三离,最后实在烦了,不乐意和男人过日子,干脆再不成亲,自己学着开国皇帝,捡了个孩子当自己的儿子养,继承了她的财产。
张太太那话说的本就不占理,再加上张太太娘家就有两个亲侄女改嫁,当下就被刘师娘抓住了话柄。
张太太有心不管,可是眼看着刘师娘真的要走,打算让林婉在张家守孝,这才不得不急了,忙道:“刘太太说笑了,婉儿能回来,我们就很欣喜了,婉儿想住哪里,自然是要住哪里的。”
刘师娘却不许张太太糊弄,直接问道:“是哪个院子?张太太且带我过去瞧瞧,也好把家具甚么的,都给张家送过来。对了,一定要有个侧门或角门,好让婉儿带来的人出入方面。”末了怕张太太还不许,又道,“再说,这家具搬进搬出,定有不少人瞧见。想来张家,也不想让人瞧见这些罢。”
毕竟,以林安如今的地位,身为官身,哪怕只是一个县官,还是有可能一辈子升不上六品的官,那也比华阳县诸多人家的身份要高得多,自有人愿意通过张家来巴结林安。现下那些人还不知道*两家可能和离的事情,对张家殷勤备至,但是一旦事情被捅了出来,张家哪里还能有这些风光?
这些事情,刘师娘看得懂,张太太也看得懂。
她长长的叹了口气,摸了摸自己发凉的手,最终也没说甚么,带了刘师娘,就把张家一个宽敞的院子。
院子外就是花园,院子里头还有一个小鱼池,养了两株梅花,堂屋和正房也都明亮干净。
这个院子虽然不靠近角门,但是好就好在其中有一条小道,正好直直通往一处角门。那个角门原先是一直锁着的,现下张太太也把钥匙给了刘师娘。
刘师娘把那院子看了一遭,收了钥匙,又跟张太太说,明日会派人来送家具,还会找人来这院子里几间正房的窗户纸都换成玻璃,让张太太莫要奇怪。
张太太面上的笑容都僵硬了起来。
刘师娘不管她,她把林安请她帮忙做的事情都做到了,不经意一抬头,看张太太整个人都仿佛老了十岁,再思及张太太从前冬日里就怎么出门,常年喝着燕窝补药,心中一叹,终是在告辞的时候劝了一句。
“安哥儿并未告诉我婉儿是如何生的病,可是我活了这么大的年纪,多少也能猜到一些。”
见张太太脸色忽变,刘师娘叹道,“安哥儿疼惜妹子,在备考乡试的时候,还不忘拉拔灿哥儿,带着灿哥儿一起读书,让灿哥儿一举过了院试,成了秀才,如若你张家不弄出这些事情,将来灿哥儿要继续考试,安哥儿又岂会不帮扶他?再说,张家数代单传,真正亲近的亲戚少之又少,婉儿有一个当了官的哥哥,下面有一个就要说亲的妹妹,一个年纪虽小,但读书有天赋的弟弟,安哥儿身边还养着一个秦止的侄子……你张家若心正,婉儿的哥哥和弟弟妹妹侄子,又岂会不帮着灿哥儿?”
“你吃了苦头,是你可怜,可是,婉儿是你儿媳,她孝你敬你,娘家看在她的面上愿意帮扶灿哥儿,却不欠你或是张家。给你吃了苦头的人,也不是婉儿,她和你一样,都只是受害人而已。”刘师娘摇头道,“你这般作为,又何苦来哉?”
到底并不相熟,刘师娘说罢,就离开了张家。
张太太先前还硬撑着,待刘师娘走了,一步一步,披着孝衣,走到卧室后,就让从小跟着她的奶嬷嬷带人出去。
奶嬷嬷刚刚从外面关了门,就听到屋子里传出隐隐压抑的哭声。
一声一声,催人心肝。
奶嬷嬷站在外面呆了半晌,亦哭了出来。
何苦来哉?何苦来哉……
刘师娘离开张家,就去林安在华阳县的府上,看了林婉原先在这里的摆设还有搬到这里的嫁妆,指了些素净的家具摆设搬到了张家。因着她从林安家里回来的时候,带了林婉常用的两个丫鬟和两个婆子,刘师娘就让她们指挥着人把张家给林婉新挪出来的院子给归置好。
如此一番,刘师娘才回到家中,松了口气。
到现下,她才把林安的嘱咐给完成,只等着两日后,林婉回来。
林安却不止安排了这些。
他先请刘夫子和刘师娘先上张家,给林婉单独收拾出来一个院子住,接着就令人去给林婉和她的陪嫁置办了几身素色衣裳,买了上等的血燕窝等补品,还有林婉要吃的药等等衣食住行之物,统统送去了张家,这才去了后院,将消息说给了林婉。
林婉立时怔住,好半晌才道:“这、这是怎的回事?”
林安说了他的猜测,将消息告知张灿祖母和曾祖母娘家人的,大约是张灿的母亲。
“张灿虽没有明说,但我观他脸色,应当就是了。”
林婉没想到是张灿的母亲做了这件事情。心中细细思忖一番,回忆起张灿母亲的身体,倒也不奇怪这件事了。
哥哥对她的身体反应那么大,张家几个男人只一味道歉,却不辩解,婆母又怎会不怀疑?一旦怀疑了,婆母身边又有药方在,多找几个大夫问问,可不就想明白这其中缘故,然后心生怨怼,做了这等事情?
林婉一叹,那也是张家活该。
“事已至此,孝字当头,婉儿这次,是非回不可了。”末了,林安虽不知林婉心中到底是想回张家,还是不想回张家,都安慰道,“无论如何,都有哥哥在,莫怕。”
林婉怔了怔,埋在林安肩窝,失声痛哭。
林婉还是回了张家。
当然,至少待在张家守孝期间,林婉并未像林安故意说的那样吃荤――其实也并不必要,一些富贵人家,说是吃素,其实就是煮个面条,也是用鸡汤去煮,如此一来,也算不得纯粹吃素,况且还有林安送去的补品在,林婉的身子倒也无碍。
但林安还是不能完全放心,一面快马加鞭,令人把在京中给林婉林姝找的两个嬷嬷快些请回来,一面则提前在华安县开了善堂。
原本这善堂按照林安的计划,还要过上几个月再开,可是眼看着林婉被接回张家,林安除了赶紧把善堂开起来,让张灿和林婉一起因着善堂孝道来华安县,此刻也想不到别的了,当下就把其他不重要的事务放下,开了第一家分别收无父无母的孤儿的善堂。
善堂分男女,凡入善堂者,无论是否父母真的在世,世上是否还有亲人在,一入善堂,姓名皆改,还要签下“承诺书”,入善堂者,此生的父母亲人,就是善堂。善堂之外的人,与他们再不相干。
如此一番,原本一些看着县太爷开的善堂里头风光极好,还会有人去那里免费教人读书识字,教人做女工,教人做木匠活之类的,心中想要把自己娃娃打扮打扮,送过去学几年本事,再接回来的人,当下就怯意生起,不敢胡作非为。
林安的男女善堂分开。
男童善堂开在城郊,地方极大,里面还特特开了一块地用来种地,每个人的住处,也不是普通的十几二十人的大通铺,而是七岁以上的,睡那种上.床下桌的,一个房间六个人的房间,七岁以下的,则六人一个房间,每个房间有一个十六岁上的成丁看着。
女童善堂和男童善堂相差无几,只是林安因着私心,将善堂开在了离家不远的地方,只等着张灿带着林婉来,好方便去教人读书。
二十日后,林安写信给同窗,请来的两个嬷嬷到了,他的两家善堂也都开了起来。
林安当即令人去请张灿和林婉来兑现诺言。
...
张灿额头也冒了冷汗,可他还是倔强的跪着道:“婉儿还是我的妻子。”
林安沉默。
张灿说的一点都没错,林婉的确还是张灿的妻子,而张灿连孝衣都穿来了,可见张灿的那位曾祖,的的确确是离开人世。
而林婉因还没有和张灿正式和离,也的的确确还是张家的媳妇儿,曾祖去世,林婉确实需要为其守孝一年。
林安不是不能在这个时候和张家签和离书,可是张家祖上有孝,林婉这个时候和张家和离,无论如何都要被旁人安上个不孝的名头,林安如果想让林婉再嫁个好人家,虽说不是不可能,但也会难上加难。
古人大多愚昧且固执,如果是旁的缺点,这时候的人们还能忍受,可是,不孝和贞洁两个,林安不将这些看在眼里,可是其他人却不同。即便林婉在张家曾祖去世前就搬了出来,可是和离书一日没有写下,林婉就一日是张家的人。
张家曾祖的孝,林婉是想守该守,不想守也要守。
林安再想护着林婉,这种时候,除非他打定主意让林婉不再出嫁,并且不介意林姝因此名声受损,这次林婉,必须回张家守孝。
林安心中一阵焦躁,好半晌才回过神来,深吸了一口气,才要将张灿扶起。
张灿一动不动的跪着:“安哥儿你让她跟我回去,我一定能护得住她的。”
“护得住她?”林安唇角勾了勾,“那你可能让她跟你在孝期吃肉?”
张灿立时愣住。
这自然是不行的。张家老太爷是守三年重孝,他和父母也要守一年的孝,怎么可能吃肉?
林安却道:“舍妹病了,还在调养身子。你让她回去守孝,每日只能吃素,身子又该如何调养?到时只怕会病上加病。你又如何护得住她?”
张灿回过神来,明白过来,忙道:“这件事,我会与母亲说的。母亲心中对婉儿也有愧疚,必不会不同意。”
林安不可置否,只道:“你起来罢。我当不起你这一跪。”
张灿口中苦涩,讷讷不得语,见林安攥着拳头回过神,坐在太师椅上,面色极为难看。张灿张了张嘴,终于还是起身,坐在了一旁。
“到底是怎么回事?你家那等事情,我虽知道,但并未外传。白远那里,你们也尽可放心,那个家伙心中只有医道,根本不在乎你们家的事情。”林安心头怒火暂时按捺下去,这才开始慢慢询问,“是谁把消息捅到你曾祖母和祖母娘家的?你曾祖母和祖母的娘家,他们把二人的嫁妆拉走,到底是生气为主,还是单纯的……为了钱财?”
张灿心知自己方才那些行为,对林安来说根本无用。当下也严肃而苦涩地答道:“把消息说出去的人……我不好告诉安哥儿,只能说,这件事的确是和白大夫、安哥儿无关,家里人也都知道是谁做出的这件事情。只是大家都猜到舅公一家回来家里讨回公道,因舅公一家儿子多,原先只以为舅公会讨要嫁妆而已。却没想到舅公一家气性那么大,会公然讨要曾祖母和祖母的棺木,令亡人和离。”
张灿说道:“曾祖父、祖父和父亲并不在乎舅公一家讨要曾祖母和祖母的嫁妆。可是,舅公一家打算让亡人和离的事情,彻底惹恼了曾祖父。再加上曾祖父年纪太大,因此才会病倒,一病不起。”
张灿虽没有说到底是谁将那件事情捅了出去,可是林安听了,立刻就道:“不知令堂如今如何?”
张灿面色瞬间发白。
他稍稍迟疑了一会,才叹气道:“我娘之前已经数日不曾和我爹还有我开口说话了。昨日我去求她,让我来接婉儿,我娘才开了口。只是她也说了,等曾祖父的丧事结束,她就会搬到后院最里头的院子里住,再不见父亲一面。”
这就是在告诉林安,将消息说出去的人,就是张灿的母亲,张太太了。
林安道:“原来如此。”然后也不再问张灿其余的事情,只道,“你先回去罢。婉儿这几日得了风寒,正在床上躺着。骤闻曾祖之事,病情越发加重,正高烧不止。需要躺上两三日,方才能回去张家。”
张灿怔住。
林安不管他,继续道:“对了,阿灿曾祖刚刚去世,阿灿可愿为你曾祖积福,教导无父无母的孤儿?我从京中来时,曾听说圣上和太子皆联系百姓。来到华安县,又见街头三四岁的弃儿尤其多,他们因不识礼数,没有教养,长大后,除非另有机缘,都会变成一个个年长的乞儿。我愿自己出钱,建一处善堂,让幼有所依,阿灿可愿每五日来一趟华安县的善堂,教导他们读书一日?”
张灿其实并不明白林安为何这样说,可是林安既说了这话,还搬出了他刚刚去世的曾祖来,张灿就不能不答应了。
林安见张灿应了,又笑道:“既然你要为孝道而做善事。那么,倒是让婉儿也同你一起来,她亦会读书识字,女工一事,让她去教善堂的女学生,好歹也做一回女夫子。”
张灿立时就答应了下来。他知道林安不放心林婉,可林安的要求并无不妥,且还打了孝道积福的名头,他不想拒绝,也不愿意拒绝。
林安心中这才舒服了一些,也不让张灿见林婉,只道再过两三日,林婉病好了,就能回去为张家守孝,让他莫急。然后就把张灿给打发走了。
张灿失魂落魄的离开。
林安却是急急忙忙,让猎户把刘夫子夫妇当天就接了过来,于刘夫子和刘师娘认认真真说了一通,就让林婉和林姝,认了刘夫子和刘师娘为义父义母。
林婉还不知发生了什么,就被林安叫了来,又当夜请了华安县的县城和刘夫子的两位好友做了见证,行了认干亲的礼,收了义父义母给的礼物。
待得第二日,刘夫子和刘师娘回了华阳县,就以林婉义父义母的身份登了张家的门,祭拜过后,刘夫子和张老太爷、张老太爷说话,刘师娘就去了后院,和张太太开门见山,开始谈话。
“我并不知道你们张家如何欺负我的婉儿了,”刘师娘道,“可是能把安哥儿气成这个样子,恨不得立时和张家和离,可见张家的的确确是做了对不住婉儿的事情。张太太,这些事情,从前我管不着,可是现在,婉儿做了我们家义女,这件事,我却非管不可。”
张太太不意林安身为华安县县令,不能随意离开华安县,反倒把华阳县颇有名气的刘夫子夫妇给请了过来坐说客,而且还给了二人义父义母的身份,让张太太根本不敢将这件事当做小事。
“刘太太的意思是……”
“我的意思?”刘师娘直接斜眼看一眼张太太,“我有甚意思?我和安哥儿,只是想来告诉张家一声,请您给婉儿安排一个靠近偏门的位置,安哥儿会另外给她陪嫁去守门,此后婉儿为你们张家守孝这一年里,婉儿的衣食嚼用,全都由安哥儿来管,你们张家,一文银子都不必往婉儿的院子里送。等到一年以后,孝期满了,婉儿的身子也调养好了,到时……”
刘师娘意味深长的看了张太太一眼,却不肯把话说完。
张太太原本如同枯井的面色终于变了变:“既为张家守了孝,那就是张家的人,哪里还能再回去?”
刘师娘道:“左右守孝这一年,灿哥儿也甚么都不能做。且婉儿的身子,本就要调养上一年,一年后,婉儿为张家守完了孝,和离后,再歇上一段日子,正好改嫁。”
刘师娘其实真的不知道林婉是生了什么病。不过她原先也是大户人家的姑娘,还是宅斗的牺牲品,先前听林安一说,现在大略有数,过来逼问张太太,倒也合适的很。
张太太是真的没想到林安还没有死心,还想着让林婉改嫁。她也好,张家其他人也好,只当有了张灿曾祖去世这一件事,林安是再不舍得,也不得不把林婉给送回来。至于和离一事,自然是权当做没有发生过。
再有张灿之前回来时转述的林安的话,张家只以为林安要故意让张家难堪,警告他们要对林婉好一些,才做出的让林婉晚几日回张家,却怎么也没有料到,林安想得比他们还要清楚。
张家的确可以用一年时间拖住林婉。
可是同样的,林婉因张家的缘故,身子本来就要休养一年十日。这个休养是在林家也好,还是在张家也好,其实都没有太大差别。毕竟,就算林婉这会子就和离了,林婉还是要因为身体而等上一年。
“何必如此麻烦?”张太太勉强笑道,“之前的确是张家错了,可是既然回了张家,又何必想着再回去?自来烈女不侍二夫,得了贞节牌坊的人家,人人都会高看一眼,可见女子二嫁,非贤惠女子所应为,林家如此……”
张太太的话还没说完,刘师娘“啪的”将茶盏搁在桌子上,脸上的笑容倏地收起,起身整了整衣摆,面无表情道:“既张家如此态度,那也罢了,不若让婉儿在林家守孝好了。张太太放心,安哥儿是读书人,素来不信鬼神,不会介意把张家牌位摆在林家的。”眼看张太太脸上变了变,刘师娘又笑道,“只是张太太这番贞洁烈女的说法,不知张太太的娘家人可知。还是说,张太太的两个侄女先前改嫁时,张太太也是反对的?”
张太太登时被噎住,半晌说不出话来。
虽说古来就有贞洁烈女、一女不侍二夫的说法,但是大部分人都还是普通人,他们虽然会重男轻女,但也不至于真的不把女儿当人看,眼看着女儿守了寡,还是会在家中有钱的情形下,将女儿接回来再嫁。而朝廷的开国公主里,也有一位是三嫁三离,最后实在烦了,不乐意和男人过日子,干脆再不成亲,自己学着开国皇帝,捡了个孩子当自己的儿子养,继承了她的财产。
张太太那话说的本就不占理,再加上张太太娘家就有两个亲侄女改嫁,当下就被刘师娘抓住了话柄。
张太太有心不管,可是眼看着刘师娘真的要走,打算让林婉在张家守孝,这才不得不急了,忙道:“刘太太说笑了,婉儿能回来,我们就很欣喜了,婉儿想住哪里,自然是要住哪里的。”
刘师娘却不许张太太糊弄,直接问道:“是哪个院子?张太太且带我过去瞧瞧,也好把家具甚么的,都给张家送过来。对了,一定要有个侧门或角门,好让婉儿带来的人出入方面。”末了怕张太太还不许,又道,“再说,这家具搬进搬出,定有不少人瞧见。想来张家,也不想让人瞧见这些罢。”
毕竟,以林安如今的地位,身为官身,哪怕只是一个县官,还是有可能一辈子升不上六品的官,那也比华阳县诸多人家的身份要高得多,自有人愿意通过张家来巴结林安。现下那些人还不知道*两家可能和离的事情,对张家殷勤备至,但是一旦事情被捅了出来,张家哪里还能有这些风光?
这些事情,刘师娘看得懂,张太太也看得懂。
她长长的叹了口气,摸了摸自己发凉的手,最终也没说甚么,带了刘师娘,就把张家一个宽敞的院子。
院子外就是花园,院子里头还有一个小鱼池,养了两株梅花,堂屋和正房也都明亮干净。
这个院子虽然不靠近角门,但是好就好在其中有一条小道,正好直直通往一处角门。那个角门原先是一直锁着的,现下张太太也把钥匙给了刘师娘。
刘师娘把那院子看了一遭,收了钥匙,又跟张太太说,明日会派人来送家具,还会找人来这院子里几间正房的窗户纸都换成玻璃,让张太太莫要奇怪。
张太太面上的笑容都僵硬了起来。
刘师娘不管她,她把林安请她帮忙做的事情都做到了,不经意一抬头,看张太太整个人都仿佛老了十岁,再思及张太太从前冬日里就怎么出门,常年喝着燕窝补药,心中一叹,终是在告辞的时候劝了一句。
“安哥儿并未告诉我婉儿是如何生的病,可是我活了这么大的年纪,多少也能猜到一些。”
见张太太脸色忽变,刘师娘叹道,“安哥儿疼惜妹子,在备考乡试的时候,还不忘拉拔灿哥儿,带着灿哥儿一起读书,让灿哥儿一举过了院试,成了秀才,如若你张家不弄出这些事情,将来灿哥儿要继续考试,安哥儿又岂会不帮扶他?再说,张家数代单传,真正亲近的亲戚少之又少,婉儿有一个当了官的哥哥,下面有一个就要说亲的妹妹,一个年纪虽小,但读书有天赋的弟弟,安哥儿身边还养着一个秦止的侄子……你张家若心正,婉儿的哥哥和弟弟妹妹侄子,又岂会不帮着灿哥儿?”
“你吃了苦头,是你可怜,可是,婉儿是你儿媳,她孝你敬你,娘家看在她的面上愿意帮扶灿哥儿,却不欠你或是张家。给你吃了苦头的人,也不是婉儿,她和你一样,都只是受害人而已。”刘师娘摇头道,“你这般作为,又何苦来哉?”
到底并不相熟,刘师娘说罢,就离开了张家。
张太太先前还硬撑着,待刘师娘走了,一步一步,披着孝衣,走到卧室后,就让从小跟着她的奶嬷嬷带人出去。
奶嬷嬷刚刚从外面关了门,就听到屋子里传出隐隐压抑的哭声。
一声一声,催人心肝。
奶嬷嬷站在外面呆了半晌,亦哭了出来。
何苦来哉?何苦来哉……
刘师娘离开张家,就去林安在华阳县的府上,看了林婉原先在这里的摆设还有搬到这里的嫁妆,指了些素净的家具摆设搬到了张家。因着她从林安家里回来的时候,带了林婉常用的两个丫鬟和两个婆子,刘师娘就让她们指挥着人把张家给林婉新挪出来的院子给归置好。
如此一番,刘师娘才回到家中,松了口气。
到现下,她才把林安的嘱咐给完成,只等着两日后,林婉回来。
林安却不止安排了这些。
他先请刘夫子和刘师娘先上张家,给林婉单独收拾出来一个院子住,接着就令人去给林婉和她的陪嫁置办了几身素色衣裳,买了上等的血燕窝等补品,还有林婉要吃的药等等衣食住行之物,统统送去了张家,这才去了后院,将消息说给了林婉。
林婉立时怔住,好半晌才道:“这、这是怎的回事?”
林安说了他的猜测,将消息告知张灿祖母和曾祖母娘家人的,大约是张灿的母亲。
“张灿虽没有明说,但我观他脸色,应当就是了。”
林婉没想到是张灿的母亲做了这件事情。心中细细思忖一番,回忆起张灿母亲的身体,倒也不奇怪这件事了。
哥哥对她的身体反应那么大,张家几个男人只一味道歉,却不辩解,婆母又怎会不怀疑?一旦怀疑了,婆母身边又有药方在,多找几个大夫问问,可不就想明白这其中缘故,然后心生怨怼,做了这等事情?
林婉一叹,那也是张家活该。
“事已至此,孝字当头,婉儿这次,是非回不可了。”末了,林安虽不知林婉心中到底是想回张家,还是不想回张家,都安慰道,“无论如何,都有哥哥在,莫怕。”
林婉怔了怔,埋在林安肩窝,失声痛哭。
林婉还是回了张家。
当然,至少待在张家守孝期间,林婉并未像林安故意说的那样吃荤――其实也并不必要,一些富贵人家,说是吃素,其实就是煮个面条,也是用鸡汤去煮,如此一来,也算不得纯粹吃素,况且还有林安送去的补品在,林婉的身子倒也无碍。
但林安还是不能完全放心,一面快马加鞭,令人把在京中给林婉林姝找的两个嬷嬷快些请回来,一面则提前在华安县开了善堂。
原本这善堂按照林安的计划,还要过上几个月再开,可是眼看着林婉被接回张家,林安除了赶紧把善堂开起来,让张灿和林婉一起因着善堂孝道来华安县,此刻也想不到别的了,当下就把其他不重要的事务放下,开了第一家分别收无父无母的孤儿的善堂。
善堂分男女,凡入善堂者,无论是否父母真的在世,世上是否还有亲人在,一入善堂,姓名皆改,还要签下“承诺书”,入善堂者,此生的父母亲人,就是善堂。善堂之外的人,与他们再不相干。
如此一番,原本一些看着县太爷开的善堂里头风光极好,还会有人去那里免费教人读书识字,教人做女工,教人做木匠活之类的,心中想要把自己娃娃打扮打扮,送过去学几年本事,再接回来的人,当下就怯意生起,不敢胡作非为。
林安的男女善堂分开。
男童善堂开在城郊,地方极大,里面还特特开了一块地用来种地,每个人的住处,也不是普通的十几二十人的大通铺,而是七岁以上的,睡那种上.床下桌的,一个房间六个人的房间,七岁以下的,则六人一个房间,每个房间有一个十六岁上的成丁看着。
女童善堂和男童善堂相差无几,只是林安因着私心,将善堂开在了离家不远的地方,只等着张灿带着林婉来,好方便去教人读书。
二十日后,林安写信给同窗,请来的两个嬷嬷到了,他的两家善堂也都开了起来。
林安当即令人去请张灿和林婉来兑现诺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