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石☆缘★”打赏!求票票!求点评……
兴华一年腊月二十五,朗朗晴空给这个寒冷的冬天增加了不少热气。不过这对京城百姓来说都是无关紧要的事情,因为今天又有一场超级大戏可看,就算下雨也不能剿灭大家的八卦之火。
按照朝廷发布的通告,此次献俘仪式安排在申时举行,不过在此之前已有许多民间表演团队进入了场地,一来增添气氛,二来吸引人气。街道两旁除了各类表演,还有琳琅满目的商品和层出不穷的美味佳肴。许多百姓为了看热闹,早早的就赶到了新城,一边吃着小吃,一边看着戏曲杂耍,难道在年关大肆挥霍一回,消费热情十分高昂。
到了这个约定的日子,唐介和陈升之又相约聚到了一家梦想酒楼,点了几个快餐,匆匆吃完中饭之后,便一起向新城走去。这个时候,越来越多人从家里面走出来,街头巷尾都是移动的人群,唐介两人狼狈地穿行在人流之中,也顾不得自己的仪表风范。
陈升之在不知道第几次被人流挤到之后,抱怨道:“子方兄,你说不就看个热闹嘛,用得着这么夸张么?你看这人群,我估计整个京城都快搬空了吧!”
唐介安抚道:“快过年了,人自然多了。我大宋平和几十年,首次交锋便能取的如此成就,老百姓激动那也是很正常的。且忍一忍。新城就快到了,新城街道宽阔,想必不会向现在这么拥挤了。”
陈升之:“说句实话。虽然我不看好圣上推行新学,但是圣上在一些事情上面的前瞻性也是毋庸置疑的。就拿这个新城来说几年前大家都说一面倒的反对态度,觉得圣上这是在劳民伤财,昏聩至极。然而到如今这个时候,似乎才慢慢体现出圣上这个决策的正确性呐!”
唐介:“你说这话我倒是不反对,在此之前,我们谁也没想到京城人口会增加这么快。街道上不知不觉就变得拥挤起来。你说这是为什么?难道是这几年生孩子的人多了么?可这也不对呀,就算生也还没长大呢!”
陈升之:“子方兄。你这个问题今天可是问对人了。说来也巧了,就在不久前,我偶然间认识了一个在皇家学院就读的老乡。当时还跟他辩论过新学和圣学的问题,他非要说皇家学院里面经过圣上修正过得文科才能代表真正的圣学。我自然不服气了,跟他争论了半天,谁也说服不了谁。当然,这都不是关键,关键是我在他家里面看了一篇他写的文章,好像叫个啥《京城人口增长调研》什么的,我记不大清楚了。不过,他里面写的内容我还记得,我觉得还蛮有道理的。”
唐介欣喜道:“哦?旸叔老弟。快说来听听!”
“好!”陈升之默想了一下才是说道:“依他所说,经过调查研究发现,导致京城人口增加的主要原因有两个。其一。由于士大夫集团的特权,加速了土地兼并的速度,导致越来越的农民失去土地,成为流民或佃户;其二,因为圣上自登基以来,大力倡导和发展工商业。京城乃至周边的各种作坊犹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尤其是以皇后掌控的衣食住行等各方面的工商业集团为代表,给广大失去土地的农民提供了就业机会。改善了他们的生活水平,也带动了人口向京城聚集。综合上面两个主要原因和一些其他因素的影响,这才有了如今这番景象,进一步印证了圣上做出筹建新城的英明决定。”
唐介:“听你这么说,貌似有那么一点道理!不过,说句大不敬的话,这或许是那位为了给自己正名,才故意让你这位老乡写这样的文章也不一定呀!”
陈升之:“应该不会吧!如果真是这样的话,他的文章早就在时报上刊登出来了,可是每期时报我都有看,并没有看到这篇文章啊!”
唐介点点头:“这倒也是!”
“呀!”在人群中东张西望的陈升之突然发出一声惊叹。
唐介忙问道:“怎么啦?”
“嘿嘿!”陈升之笑道:“还真是说曹操曹操就到啊!你看到没,前面那个穿白衣服的,就是我那位老乡呀!”
“是吗?”唐介喜道:“走,介绍给愚兄认识认识!”
陈升之点了点头,拉着唐介就在人群中奋力穿行,用了好一会,终于赶到了那位白衣男子旁边。
“嗨,春卿兄,您也来看热闹啊?”陈升之拍了一下他的肩膀,高兴地打招呼。
“啊呀!”这个白衣男子猛然受袭,吓了一跳,看到是陈升之这位小老乡,才大声说道:“唉呀妈呀!吓死我了,原来是旸叔老弟!对了,你好久没去愚兄那玩耍了,都在忙啥呀?”
陈升之:“春卿兄说笑了,小弟我一天就游山玩水,没干什么正事!先别说我了,来,小弟给你介绍一位朋友,这是我在‘卫道书院’的好朋友,姓唐名介,字子方。”
“你好!你好!”白衣男子连忙朝唐介抱了抱拳:“在下吴育,字春卿,跟旸叔老弟一样来自建州,请多多指教!”
唐介也连忙应道:“春卿兄太客气,看您这岁数应该比咱们都年长吧!您多多指教才对嘛!”
吴育谦虚道:“虚长几岁,不足挂齿,不足挂齿呀!”
陈升之:“春卿兄,您也别谦虚了。子方兄,你还不知道吧!春卿兄可是天圣八年的进士哟!”
“啊?”唐介惊道,连忙拱手说道:“失敬失敬!不知春卿兄现任何职呀?”
吴育摆了摆手:“快别提了。按照当今圣上的规定,所有进士除非被圣上钦点,否则都得进入皇家学院再次学习。直到毕业才能够正事上任。哎,愚兄我到现在也买有完成毕业策论,郁闷得很啦!”
陈升之:“春卿兄,您就放宽心,好歹您还考上了,哪像咱们两个考都考不起!”
“唉!”吴育叹道:“谁让你那么执着呢!其实我觉得你挺天分的,可你为什么非得更圣上较劲。学学新学怎么啦,又不会让你少一块肉!虽说你们‘卫道书院’的院长李迪大人贵为兵部尚书。但跟圣上还是没法比呀!你们是不知道,皇家学院的第一届学生,有不少被提皇上提前选中,而且担任的职务可都是实打实的要职呐!”
陈升之:“春卿兄。小弟知道你是为我们好,你的心意我们心领了。今天咱就不提这些事情了,刚才小弟还跟子方兄提到你的那篇《京城人口增长调研报告》,怎么没见你发表出啦呢?”
吴育:“不瞒你们说,那篇文章愚兄本来要用来作为毕业策论的,不过老师觉得我写的过于空泛,所有论点都缺乏实际的数据支持,把我的文章驳了回来,要我继续深入调查。并统计相关数据,不能像咱们以前写文章那样泛泛而谈了。你们是不知道这些数据收集有多难,我写这篇文章可是费了老大的劲。很多东西在书本上都查不到,全靠我自己一点一滴去积累呀!不说了,说多了都是泪!”
陈升之:“好好好!咱们今天啥也不说了,就开开心心看热闹好不好?”
吴育:“如此甚好!”
唐介:“那咱们加快速度,去占个好位置吧!”
……
咚咚咚……
皇家学院对面山上,新京城简洁的皇宫顶部。一面巨大的蓝红双底色金龙旗伴随着那座巨钟的敲响缓缓升起。
正在新城东乾大街上游荡嬉戏的老百姓,都被这突然冒出来的钟声吸引了目光。纷纷看向那座还未完工的新皇宫顶部。看着冉冉升起的国旗,大家心中五味陈杂,不明觉厉。或许他们也不知道,在赵祯长时间有意识地引导下,一个国家的真正印象正慢慢地在他们心中发芽……
悠长而深邃的钟声响完之后,紧接着便是一队队巡城兵丁、开封府衙役和保安排着队,小跑着来到了东乾大街。
待所有百姓被疏散完,都在街道两边规定的区域内站定,又是一队队全副武装的禁军从城门开了出来,沿着东乾大街两旁组成了两列人墙。与此同时,沈仲元也在忙着调兵遣将,并汇合展昭一起派出大量的高手混迹于人群之间,以应付突发事件。
呜呜呜……
这时,一阵雄浑的号角声在京城西门响起。
赵祯和他的三个老婆,驾着一辆大马车,在众多侍卫的保护下,慢慢向着新城中央广场前进。而朝中大臣则纷纷骑着马,亦步亦趋,紧随其后。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赵祯龙辇出现在东乾大街的那一刻,入眼所见的百姓纷纷跪在在大街两侧,高声呼喊着口号。
赵祯拉着张柔几人站在龙辇上,一边接受百姓的朝拜,一边亲切地示意他们平身。就这样走一路,跪一路,费了不少时间才赶到目的的。
中央广场之上,一座只有两层却又高高的台子坐落在那里,四周兵丁环视,戒备森严。赵祯一行到达之后,他带着张柔几人登上了最高处,分座落座。而大臣则在晏殊的带领下,坐在赵祯下面的那层的位置上。
小顺子瞅了一下时钟,凑到赵祯跟前说道:“皇上,申时已经到了。”
赵祯:“知道了,你去通知孙大人准备开始吧!”
“喏!”小顺子应了一声,便快步跑到孙复身边,朗声说道:“圣上有旨,献俘仪式现在开始!”
“臣遵旨!”孙复弓着身子,恭恭敬敬地回道。
随后,在孙复的授意下,不远处的空地上,九发烟花逐一升空。
看到烟花信号,杨金花迫不及待地带着献俘代表团队离开营地,快速向东乾大街赶来。
又过了快半个时辰,看热闹的百姓都有些不耐烦了。这时,大家忽然感觉到地面上传来一阵阵颤抖。就在大家不明所以,四处张望的时候,十头庞大的大象,分成两列,迈着缓慢而整齐的步子踏上了东乾大街,这支沉寂已久的特殊军队,在这个特殊的时刻,再次出现在了大家的视野。
“呜嗷……”
在象兵的控制下,所有大象纷纷举起自己的鼻子,发出一声连着一声的叫声,它那独特的声音中,充满了凄厉、凄凉、悲惨和悲壮糅合在一起的复杂感情。
本来兴致高昂的围观百姓,似乎也被这种独特象声所感染,现场气氛很快便得沉重起来……
不过,这种气氛并没有持续多一会。因为,一阵鼓声随后随后响了起来,那个曾经出现在码头边的军乐团再次出现大家的面前。
赳赳炎黄,赴我河山,血不流干,死不休战。
赳赳炎黄,赴我河山,血不流干,死不休战。
中原大宋,如日方升,百年国恨,沧海难平。
天下纷扰,何得康宁,宋有锐士,谁与争雄?
东有大宋,如日方升,百年国恨,沧海难平。
天下纷扰,何得康宁,宋有锐士,谁与争雄?
……
一百人迈着整齐的步伐,敲出一致的鼓点,还是那些人,还是那首歌,再次回荡在新城上空……(未完待续)
...
兴华一年腊月二十五,朗朗晴空给这个寒冷的冬天增加了不少热气。不过这对京城百姓来说都是无关紧要的事情,因为今天又有一场超级大戏可看,就算下雨也不能剿灭大家的八卦之火。
按照朝廷发布的通告,此次献俘仪式安排在申时举行,不过在此之前已有许多民间表演团队进入了场地,一来增添气氛,二来吸引人气。街道两旁除了各类表演,还有琳琅满目的商品和层出不穷的美味佳肴。许多百姓为了看热闹,早早的就赶到了新城,一边吃着小吃,一边看着戏曲杂耍,难道在年关大肆挥霍一回,消费热情十分高昂。
到了这个约定的日子,唐介和陈升之又相约聚到了一家梦想酒楼,点了几个快餐,匆匆吃完中饭之后,便一起向新城走去。这个时候,越来越多人从家里面走出来,街头巷尾都是移动的人群,唐介两人狼狈地穿行在人流之中,也顾不得自己的仪表风范。
陈升之在不知道第几次被人流挤到之后,抱怨道:“子方兄,你说不就看个热闹嘛,用得着这么夸张么?你看这人群,我估计整个京城都快搬空了吧!”
唐介安抚道:“快过年了,人自然多了。我大宋平和几十年,首次交锋便能取的如此成就,老百姓激动那也是很正常的。且忍一忍。新城就快到了,新城街道宽阔,想必不会向现在这么拥挤了。”
陈升之:“说句实话。虽然我不看好圣上推行新学,但是圣上在一些事情上面的前瞻性也是毋庸置疑的。就拿这个新城来说几年前大家都说一面倒的反对态度,觉得圣上这是在劳民伤财,昏聩至极。然而到如今这个时候,似乎才慢慢体现出圣上这个决策的正确性呐!”
唐介:“你说这话我倒是不反对,在此之前,我们谁也没想到京城人口会增加这么快。街道上不知不觉就变得拥挤起来。你说这是为什么?难道是这几年生孩子的人多了么?可这也不对呀,就算生也还没长大呢!”
陈升之:“子方兄。你这个问题今天可是问对人了。说来也巧了,就在不久前,我偶然间认识了一个在皇家学院就读的老乡。当时还跟他辩论过新学和圣学的问题,他非要说皇家学院里面经过圣上修正过得文科才能代表真正的圣学。我自然不服气了,跟他争论了半天,谁也说服不了谁。当然,这都不是关键,关键是我在他家里面看了一篇他写的文章,好像叫个啥《京城人口增长调研》什么的,我记不大清楚了。不过,他里面写的内容我还记得,我觉得还蛮有道理的。”
唐介欣喜道:“哦?旸叔老弟。快说来听听!”
“好!”陈升之默想了一下才是说道:“依他所说,经过调查研究发现,导致京城人口增加的主要原因有两个。其一。由于士大夫集团的特权,加速了土地兼并的速度,导致越来越的农民失去土地,成为流民或佃户;其二,因为圣上自登基以来,大力倡导和发展工商业。京城乃至周边的各种作坊犹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尤其是以皇后掌控的衣食住行等各方面的工商业集团为代表,给广大失去土地的农民提供了就业机会。改善了他们的生活水平,也带动了人口向京城聚集。综合上面两个主要原因和一些其他因素的影响,这才有了如今这番景象,进一步印证了圣上做出筹建新城的英明决定。”
唐介:“听你这么说,貌似有那么一点道理!不过,说句大不敬的话,这或许是那位为了给自己正名,才故意让你这位老乡写这样的文章也不一定呀!”
陈升之:“应该不会吧!如果真是这样的话,他的文章早就在时报上刊登出来了,可是每期时报我都有看,并没有看到这篇文章啊!”
唐介点点头:“这倒也是!”
“呀!”在人群中东张西望的陈升之突然发出一声惊叹。
唐介忙问道:“怎么啦?”
“嘿嘿!”陈升之笑道:“还真是说曹操曹操就到啊!你看到没,前面那个穿白衣服的,就是我那位老乡呀!”
“是吗?”唐介喜道:“走,介绍给愚兄认识认识!”
陈升之点了点头,拉着唐介就在人群中奋力穿行,用了好一会,终于赶到了那位白衣男子旁边。
“嗨,春卿兄,您也来看热闹啊?”陈升之拍了一下他的肩膀,高兴地打招呼。
“啊呀!”这个白衣男子猛然受袭,吓了一跳,看到是陈升之这位小老乡,才大声说道:“唉呀妈呀!吓死我了,原来是旸叔老弟!对了,你好久没去愚兄那玩耍了,都在忙啥呀?”
陈升之:“春卿兄说笑了,小弟我一天就游山玩水,没干什么正事!先别说我了,来,小弟给你介绍一位朋友,这是我在‘卫道书院’的好朋友,姓唐名介,字子方。”
“你好!你好!”白衣男子连忙朝唐介抱了抱拳:“在下吴育,字春卿,跟旸叔老弟一样来自建州,请多多指教!”
唐介也连忙应道:“春卿兄太客气,看您这岁数应该比咱们都年长吧!您多多指教才对嘛!”
吴育谦虚道:“虚长几岁,不足挂齿,不足挂齿呀!”
陈升之:“春卿兄,您也别谦虚了。子方兄,你还不知道吧!春卿兄可是天圣八年的进士哟!”
“啊?”唐介惊道,连忙拱手说道:“失敬失敬!不知春卿兄现任何职呀?”
吴育摆了摆手:“快别提了。按照当今圣上的规定,所有进士除非被圣上钦点,否则都得进入皇家学院再次学习。直到毕业才能够正事上任。哎,愚兄我到现在也买有完成毕业策论,郁闷得很啦!”
陈升之:“春卿兄,您就放宽心,好歹您还考上了,哪像咱们两个考都考不起!”
“唉!”吴育叹道:“谁让你那么执着呢!其实我觉得你挺天分的,可你为什么非得更圣上较劲。学学新学怎么啦,又不会让你少一块肉!虽说你们‘卫道书院’的院长李迪大人贵为兵部尚书。但跟圣上还是没法比呀!你们是不知道,皇家学院的第一届学生,有不少被提皇上提前选中,而且担任的职务可都是实打实的要职呐!”
陈升之:“春卿兄。小弟知道你是为我们好,你的心意我们心领了。今天咱就不提这些事情了,刚才小弟还跟子方兄提到你的那篇《京城人口增长调研报告》,怎么没见你发表出啦呢?”
吴育:“不瞒你们说,那篇文章愚兄本来要用来作为毕业策论的,不过老师觉得我写的过于空泛,所有论点都缺乏实际的数据支持,把我的文章驳了回来,要我继续深入调查。并统计相关数据,不能像咱们以前写文章那样泛泛而谈了。你们是不知道这些数据收集有多难,我写这篇文章可是费了老大的劲。很多东西在书本上都查不到,全靠我自己一点一滴去积累呀!不说了,说多了都是泪!”
陈升之:“好好好!咱们今天啥也不说了,就开开心心看热闹好不好?”
吴育:“如此甚好!”
唐介:“那咱们加快速度,去占个好位置吧!”
……
咚咚咚……
皇家学院对面山上,新京城简洁的皇宫顶部。一面巨大的蓝红双底色金龙旗伴随着那座巨钟的敲响缓缓升起。
正在新城东乾大街上游荡嬉戏的老百姓,都被这突然冒出来的钟声吸引了目光。纷纷看向那座还未完工的新皇宫顶部。看着冉冉升起的国旗,大家心中五味陈杂,不明觉厉。或许他们也不知道,在赵祯长时间有意识地引导下,一个国家的真正印象正慢慢地在他们心中发芽……
悠长而深邃的钟声响完之后,紧接着便是一队队巡城兵丁、开封府衙役和保安排着队,小跑着来到了东乾大街。
待所有百姓被疏散完,都在街道两边规定的区域内站定,又是一队队全副武装的禁军从城门开了出来,沿着东乾大街两旁组成了两列人墙。与此同时,沈仲元也在忙着调兵遣将,并汇合展昭一起派出大量的高手混迹于人群之间,以应付突发事件。
呜呜呜……
这时,一阵雄浑的号角声在京城西门响起。
赵祯和他的三个老婆,驾着一辆大马车,在众多侍卫的保护下,慢慢向着新城中央广场前进。而朝中大臣则纷纷骑着马,亦步亦趋,紧随其后。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赵祯龙辇出现在东乾大街的那一刻,入眼所见的百姓纷纷跪在在大街两侧,高声呼喊着口号。
赵祯拉着张柔几人站在龙辇上,一边接受百姓的朝拜,一边亲切地示意他们平身。就这样走一路,跪一路,费了不少时间才赶到目的的。
中央广场之上,一座只有两层却又高高的台子坐落在那里,四周兵丁环视,戒备森严。赵祯一行到达之后,他带着张柔几人登上了最高处,分座落座。而大臣则在晏殊的带领下,坐在赵祯下面的那层的位置上。
小顺子瞅了一下时钟,凑到赵祯跟前说道:“皇上,申时已经到了。”
赵祯:“知道了,你去通知孙大人准备开始吧!”
“喏!”小顺子应了一声,便快步跑到孙复身边,朗声说道:“圣上有旨,献俘仪式现在开始!”
“臣遵旨!”孙复弓着身子,恭恭敬敬地回道。
随后,在孙复的授意下,不远处的空地上,九发烟花逐一升空。
看到烟花信号,杨金花迫不及待地带着献俘代表团队离开营地,快速向东乾大街赶来。
又过了快半个时辰,看热闹的百姓都有些不耐烦了。这时,大家忽然感觉到地面上传来一阵阵颤抖。就在大家不明所以,四处张望的时候,十头庞大的大象,分成两列,迈着缓慢而整齐的步子踏上了东乾大街,这支沉寂已久的特殊军队,在这个特殊的时刻,再次出现在了大家的视野。
“呜嗷……”
在象兵的控制下,所有大象纷纷举起自己的鼻子,发出一声连着一声的叫声,它那独特的声音中,充满了凄厉、凄凉、悲惨和悲壮糅合在一起的复杂感情。
本来兴致高昂的围观百姓,似乎也被这种独特象声所感染,现场气氛很快便得沉重起来……
不过,这种气氛并没有持续多一会。因为,一阵鼓声随后随后响了起来,那个曾经出现在码头边的军乐团再次出现大家的面前。
赳赳炎黄,赴我河山,血不流干,死不休战。
赳赳炎黄,赴我河山,血不流干,死不休战。
中原大宋,如日方升,百年国恨,沧海难平。
天下纷扰,何得康宁,宋有锐士,谁与争雄?
东有大宋,如日方升,百年国恨,沧海难平。
天下纷扰,何得康宁,宋有锐士,谁与争雄?
……
一百人迈着整齐的步伐,敲出一致的鼓点,还是那些人,还是那首歌,再次回荡在新城上空……(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