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五章 姑嫂情谊,无端挑衅-重生之再许芳华人物关系
第四百八十五章 姑嫂情谊,无端挑衅-重生之再许芳华人物关系-重生之再许芳华-笔趣阁
重生之再许芳华
作者:刹时红瘦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今日宽敞的青雀大道像极了一条披光载彩、冰雪初融的河流,分明是潺潺流动并未塞拥,可那“水流”总不如往常顺畅。
这条可通数十辆车與并行的大道两旁,放眼看去皆是贵族名门搭建的灯轮彩棚,火树银花流光转影。
彩棚下隔开些微距离,是一字排开的夜市摊挡,各类小商品琳琅满目,从钗环脂粉到糕点小吃一应俱全,当然最多的还是各色花灯,十二生肖、牛郎织女、花鸟鱼兽总之是花样迭出让人目不睱接。
摊挡前的人流最是拥堵,而用栅栏隔开处,才供车马與轿通行,东西两侧各留了数丈,只供车轿随从单行,故而行进虽不拥堵,总归不如往常顺畅。
大道中间,搭起一排几疑望不到头的临时演台,有歌舞杂耍纷呈,吸引了更多的人流或是驻足或是穿插观看,有红袍铁甲的禁军掺杂其中维持秩序,杂而不乱。
虽是上元佳节,还是鲜有贵妇贵女仿若市井百姓般徒步游览灯市,大多都是乘坐车轿,不过可以大开车窗轿帘观望游赏。
人流如织、香车如云,楚王府与卫国公府小娘子们出行也不讲往常的排场,旖景携着安然共乘一车,趴在窗边看着沿途热闹的倒成了秋月几个丫鬟,姑嫂俩并肩坐在软座上说话,全不受外头的喧嚣影响。
话题自然是太后破天荒的这次诏见。
安然微垂着脸,发鬓依然染着两朵红云:“如姑姑来长街传太后娘娘诏请,我心慌得不行,还是三妹妹在旁鼓励安慰,说有祖母与嫂子在那边照应着不需担忧,叮嘱我就如往常般,只要莫失闺秀气度就是……娘娘甚是和气,就问我往常在家喜好,听说是与国公府的娘子们在一处听学,娘娘连连说好……皇后娘娘赏了一枚金凤衔珠的簪子,贵妃也赏了一双玉镯……太后娘娘又问今年芳林宴我是否有所准备,让我与嫂子好生请教诗词……都是些家常闲话,我不敢多言,就是有问才答罢了……嫂嫂,不知我今日可有失仪之处?”
旖景拍着她的手安慰:“你做得极好,太后与皇后对你赞誉有加,都说咱们宗室女子大多有些娇蛮,属你最是沉静。”
安然双靥更红,眼睛却亮了起来,不由自主地往旖景身边依靠过去。
她从没想过会有同太后皇后共座而谈的时候,从来不敢肖想。
自打知事,就听乳母提点谨言慎行,小小的孩子,就看出祖母对她的厌恶,父王也一贯严厉……二婶从来对她就没有好脸,说话时尽是冷嘲热讽,她身边只有乳母,可惜也病逝了,是乳母重病迁出庄子里静养时,告诉了她生母的恶行。
长兄虽然温和,对她最是关切,可想到长兄之所以“病弱”是生母一手造成,她从不敢接受这份关切,心里愧疚难安,只好疏远着仿佛才能自在些。
生母害了王妃与长兄,她怎能奢望家人的关爱,多少苦楚都是应当,因此无论下人如何横蛮无礼,她从来没想过诉苦告状。
也许这一生只能如此了,将来出嫁,夫家若知她生母的罪恶,也不会善待于她。
安然晓得自己在王府里的尴尬处境,故而无论安慧多少挑衅,她从不会争辩,虞湘欺负打骂她,她也只是一个忍字。
其实最轻松的辰光就是每隔两日去卫国公府听学,尽管苏二娘、苏三娘都不是和睦友善的人,却也不会像安慧与虞湘一般欺负她,只要她沉默不语,就能得到安静。
她爱惜这一段辰光,喜欢听先生侃侃而谈,沉侵在琴棋书画的雅致里,似乎唯有这时,她才能感觉到自己贵为宗室女子,不同于贫苦人家的女儿。
从来最羡慕的人,就是国公府五娘那般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言行无忌,飞扬恣意。
可她从不敢主动与五娘交谈。
是从什么开始,五娘开始主动与她促膝谈心,为了她和安瑾与安慧争执,有了可口的糕点或者难得的好茶,也都想着她与安瑾。
她与安瑾都是在富贵乡里举步为艰的人,头上顶着宗室的明亮光环,受的却尽是冷眼嘲笑,一言一行都要小心翼翼,而相比安瑾有二叔维护疼惜,她更加形只影孤。
所以,就算五娘屡屡示好,她也从不敢奢望当真收获突如其来的友好与关爱,依然是以沉默谨慎相待。
怎能想到五娘竟成自己的长嫂。
她想,当五娘知道她有那样一个生母,也会恨她入骨,再不理会了吧。
又怎能想到长嫂还是新嫁,竟为了她痛打刁奴,为她出头,抢白得二婶有苦说不出。是长嫂告诉她“你是王府的女儿,金尊玉贵,任何人都不能慢怠”,是长嫂鼓励她要挺起脊梁。
长嫂告诉她:“江姨娘的所作所为与你无干,祖母她是迁怒于你,慢慢劝解着,总归有释怀的一日。”她那时并不相信,哪知祖母在长嫂的劝解下,果然就待她越发慈和起来。
长嫂还说:“父王其实并不是有意冷淡,父王也明白你是无辜,可父王总归难以释怀母妃的早逝,父王其实是在自责。”
“世子从没怪怨过二妹妹,二妹妹无需怀疚。”
“别管二叔二婶,二妹妹要记得,祖母父王、世子与我才是你的亲人。”
长嫂鼓励她与贵女们交善,引荐了韦十一娘几个与她认识,她们果然是友善的人,对她十分亲近。
就连从前甚是瞧不起她的谢四表妹,这时也对她亲厚起来。
王府里的仆妇再不敢对她冷言冷语。
长嫂还教会她怎么对仆妇赏罚分明,怎么考较仆妇的忠奸,怎么赢得仆妇发自内心的敬畏。
短短半载,她的生活就天差地别了,就像积累多年的阴云终于被阳光驱散,一切都清透明亮起来。
长嫂就是那抹阳光,照亮她原应惨淡的人生。
长嫂甚至询问过她中意什么样的郎君,显然,是在为她的婚事考量。
有长嫂作主,她认为阴霾再不会包围过来,那些从未期望过的幸福美满,也许真能眷顾她。
可是今日安然又有些忧虑,当然是因为宫里莫名的重视,她不是糊涂的人,也体会到太后的态度似乎太不一般。
她只是个无足轻重的女儿家,一直默默无闻,太后突而看重,莫非也是因为姻缘?
希望不要让兄嫂为难才好,她有那么一个生母……还能得兄嫂怜惜,已经是莫大幸事了。
所以眼看旖景偶尔蹙眉思量,安然乖巧的什么也不问,只把旖景想知的情形如实告之。
她只记得长嫂的话“你是王府的女儿,金尊玉贵,任何人都不敢怠慢”,所以,今日尽管心中忐忑,她也强自摁捺了慌乱,只求不失楚王府的体面。
旖景自然不知安然心里那番计较,她也实在琢磨不透太后的用意,今日先是对平乐郡主颇多关注,后来又特意考较一番安然……这似乎是起意让宗室女子与人联姻的预兆,可放眼大隆,又有什么家族举足重轻到了值得皇室如此笼络?
或许是严家?
不对,严家并无适龄未婚的郎君,再者如果是严家,皇后不至同样关注。
再者太后只怕也不愿平乐那般飞扬跋扈的女儿嫁入严家为媳。
至于安然,太后也是晓得江氏所为,故而从来不曾关注过。
旖景想来想去,也理不出个分明的头绪来。
这也是当然,有关两国邦交大事,西梁国那封国书直接递交圣上,连中书省与通政司都未经手,天子只与三皇子这个西梁王的外孙交了底,并未透露给旁人包括两个内阁学士。
后宫之中,除了太后与皇后,尚无人知西梁庆氏与大隆宗室联姻一事。
旖景又哪能凭借太后表现出来的“蛛丝马迹”就能洞悉其中?
而这一路尽管缓慢,两府车與终于还是在半个时辰后出了南英门,再拣并未设市的巷道绕行,很快就到了外城的流光河畔。
安瑾与七娘共乘一车,两个小丫头兴奋了一路,车才停稳,不需丫鬟掺扶就提着裙套“一跃而下”,好奇地打量着四围的灯火辉煌,抬眸看了一眼朱漆招牌上的“浮春楼”三字,七娘便问:“这真是五姐姐的产业,不是租赁出去,自己经营的?”
这是一间茶楼,因为曾经经营过一段小姑姑的疏梅楼,旖景略有经验,干脆收回了交给铃铛的两个哥哥管理经营,她只是出谋划策而已。
流光河畔自然也有小商贩沿路摆开的摊档,也有一些杂耍艺人在街上炫技,不过这一处的人流相比内城,倒要稀少一些,不过两岸茶楼酒肆显然吸引了不少贵族高门子弟包赁,不断有丝竹乐音与觥筹交错之声传出,相比青雀大道与平安长街的繁华,又是别有风情的喧嚣。
旖景与安然下了车,才见三娘、六娘、八娘姐妹仨人也靠拢过来,六娘似乎对周遭的热闹没有什么兴致,只瞅着那块招牌不错眼的看,半响才是一笑,贴近旖景耳边说道:“五姐夫亲书的招牌,这要是让京中那些文士才子们得知,不趋之若鹜才怪。”
旖景浅咳一声:“六妹妹再细看。”
六娘惊讶地看了旖景一眼,果然又再观摩了一番,不无怀疑:“难道是五姐仿的?”
旖景一挑眉梢:“足以以假乱真吧,不过不是我仿的,是晴空。”
六娘这下当真惊讶了:“五姐夫的小厮?!”
却听秋月接了句嘴:“人家已经是外庭管事了。”
正说着话,早有伙计通禀入内,铃铛的二哥飞速迎了出来,恭身陪笑将几位贵人往楼上引,一边说着“小的得了世子嘱咐,专留下临着流光河的一间雅室,早前卓、韦等几个小娘子已经到了,听说是与世子妃有约,小的已经引领了几位进去”。
却还在楼梯转角处,就见一个伙计踩着飞快的步伐下来,一脸的慌张,带着哭腔喊了声“二掌柜”。
二掌柜还没问话,旖景就听见楼上隐隐传来几个女子争执之声,其中有道尤其尖利的叫嚣,分明的是“瞎了狗眼”“什么东西”这类粗俗话。
只听那伙计惊慌失措的解释:“是订了东侧二间雅室的女客,嫌弃不能观赏流光河,小的已经解释了,今日能赏河景的南边雅室早预定一空,那贵人不听,可巧就闯进了东家定的那间,叫嚣着要让几位小娘子交让出来……那贵人自称来自三皇子府,说是天潢贵胄,任是什么人,都得乖乖丛命……大掌柜闻讯而来,本是劝解,却被那贵人打了一耳光。”
旖景才一蹙眉,身后七娘却惊讶地说了出口:“不能吧,三皇子府两个侧妃虽有些高傲,却也不像如此跋扈的人。”
三娘也已经迫不及待地问:“三殿下在不在场?”
以她想来,皇子府的女眷出门赏灯,三殿下总该陪同才对。
旖景晃了三娘一眼,到底觉得一堆女子拥挤在此受人观瞻实在不妥,今日本不比寻常,事情闹大了更会受人言议论,横竖是要好的姐妹知己趁着佳节小聚一处寻乐,赏不赏河景倒也无关重要,莫若让出雅室就是。
拿定主意就往上走,哪知才到那雅室门前,就听清一句:“愣着干嘛,还不上前掌这不知好歹的泼妇的嘴!”
旖景只见一个身着大红锦氅的妇人双手叉在小蛮腰上,因是背对,看不清眉目。
而与她据理力争的韦十一娘已经是立眉怒目。
这条可通数十辆车與并行的大道两旁,放眼看去皆是贵族名门搭建的灯轮彩棚,火树银花流光转影。
彩棚下隔开些微距离,是一字排开的夜市摊挡,各类小商品琳琅满目,从钗环脂粉到糕点小吃一应俱全,当然最多的还是各色花灯,十二生肖、牛郎织女、花鸟鱼兽总之是花样迭出让人目不睱接。
摊挡前的人流最是拥堵,而用栅栏隔开处,才供车马與轿通行,东西两侧各留了数丈,只供车轿随从单行,故而行进虽不拥堵,总归不如往常顺畅。
大道中间,搭起一排几疑望不到头的临时演台,有歌舞杂耍纷呈,吸引了更多的人流或是驻足或是穿插观看,有红袍铁甲的禁军掺杂其中维持秩序,杂而不乱。
虽是上元佳节,还是鲜有贵妇贵女仿若市井百姓般徒步游览灯市,大多都是乘坐车轿,不过可以大开车窗轿帘观望游赏。
人流如织、香车如云,楚王府与卫国公府小娘子们出行也不讲往常的排场,旖景携着安然共乘一车,趴在窗边看着沿途热闹的倒成了秋月几个丫鬟,姑嫂俩并肩坐在软座上说话,全不受外头的喧嚣影响。
话题自然是太后破天荒的这次诏见。
安然微垂着脸,发鬓依然染着两朵红云:“如姑姑来长街传太后娘娘诏请,我心慌得不行,还是三妹妹在旁鼓励安慰,说有祖母与嫂子在那边照应着不需担忧,叮嘱我就如往常般,只要莫失闺秀气度就是……娘娘甚是和气,就问我往常在家喜好,听说是与国公府的娘子们在一处听学,娘娘连连说好……皇后娘娘赏了一枚金凤衔珠的簪子,贵妃也赏了一双玉镯……太后娘娘又问今年芳林宴我是否有所准备,让我与嫂子好生请教诗词……都是些家常闲话,我不敢多言,就是有问才答罢了……嫂嫂,不知我今日可有失仪之处?”
旖景拍着她的手安慰:“你做得极好,太后与皇后对你赞誉有加,都说咱们宗室女子大多有些娇蛮,属你最是沉静。”
安然双靥更红,眼睛却亮了起来,不由自主地往旖景身边依靠过去。
她从没想过会有同太后皇后共座而谈的时候,从来不敢肖想。
自打知事,就听乳母提点谨言慎行,小小的孩子,就看出祖母对她的厌恶,父王也一贯严厉……二婶从来对她就没有好脸,说话时尽是冷嘲热讽,她身边只有乳母,可惜也病逝了,是乳母重病迁出庄子里静养时,告诉了她生母的恶行。
长兄虽然温和,对她最是关切,可想到长兄之所以“病弱”是生母一手造成,她从不敢接受这份关切,心里愧疚难安,只好疏远着仿佛才能自在些。
生母害了王妃与长兄,她怎能奢望家人的关爱,多少苦楚都是应当,因此无论下人如何横蛮无礼,她从来没想过诉苦告状。
也许这一生只能如此了,将来出嫁,夫家若知她生母的罪恶,也不会善待于她。
安然晓得自己在王府里的尴尬处境,故而无论安慧多少挑衅,她从不会争辩,虞湘欺负打骂她,她也只是一个忍字。
其实最轻松的辰光就是每隔两日去卫国公府听学,尽管苏二娘、苏三娘都不是和睦友善的人,却也不会像安慧与虞湘一般欺负她,只要她沉默不语,就能得到安静。
她爱惜这一段辰光,喜欢听先生侃侃而谈,沉侵在琴棋书画的雅致里,似乎唯有这时,她才能感觉到自己贵为宗室女子,不同于贫苦人家的女儿。
从来最羡慕的人,就是国公府五娘那般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言行无忌,飞扬恣意。
可她从不敢主动与五娘交谈。
是从什么开始,五娘开始主动与她促膝谈心,为了她和安瑾与安慧争执,有了可口的糕点或者难得的好茶,也都想着她与安瑾。
她与安瑾都是在富贵乡里举步为艰的人,头上顶着宗室的明亮光环,受的却尽是冷眼嘲笑,一言一行都要小心翼翼,而相比安瑾有二叔维护疼惜,她更加形只影孤。
所以,就算五娘屡屡示好,她也从不敢奢望当真收获突如其来的友好与关爱,依然是以沉默谨慎相待。
怎能想到五娘竟成自己的长嫂。
她想,当五娘知道她有那样一个生母,也会恨她入骨,再不理会了吧。
又怎能想到长嫂还是新嫁,竟为了她痛打刁奴,为她出头,抢白得二婶有苦说不出。是长嫂告诉她“你是王府的女儿,金尊玉贵,任何人都不能慢怠”,是长嫂鼓励她要挺起脊梁。
长嫂告诉她:“江姨娘的所作所为与你无干,祖母她是迁怒于你,慢慢劝解着,总归有释怀的一日。”她那时并不相信,哪知祖母在长嫂的劝解下,果然就待她越发慈和起来。
长嫂还说:“父王其实并不是有意冷淡,父王也明白你是无辜,可父王总归难以释怀母妃的早逝,父王其实是在自责。”
“世子从没怪怨过二妹妹,二妹妹无需怀疚。”
“别管二叔二婶,二妹妹要记得,祖母父王、世子与我才是你的亲人。”
长嫂鼓励她与贵女们交善,引荐了韦十一娘几个与她认识,她们果然是友善的人,对她十分亲近。
就连从前甚是瞧不起她的谢四表妹,这时也对她亲厚起来。
王府里的仆妇再不敢对她冷言冷语。
长嫂还教会她怎么对仆妇赏罚分明,怎么考较仆妇的忠奸,怎么赢得仆妇发自内心的敬畏。
短短半载,她的生活就天差地别了,就像积累多年的阴云终于被阳光驱散,一切都清透明亮起来。
长嫂就是那抹阳光,照亮她原应惨淡的人生。
长嫂甚至询问过她中意什么样的郎君,显然,是在为她的婚事考量。
有长嫂作主,她认为阴霾再不会包围过来,那些从未期望过的幸福美满,也许真能眷顾她。
可是今日安然又有些忧虑,当然是因为宫里莫名的重视,她不是糊涂的人,也体会到太后的态度似乎太不一般。
她只是个无足轻重的女儿家,一直默默无闻,太后突而看重,莫非也是因为姻缘?
希望不要让兄嫂为难才好,她有那么一个生母……还能得兄嫂怜惜,已经是莫大幸事了。
所以眼看旖景偶尔蹙眉思量,安然乖巧的什么也不问,只把旖景想知的情形如实告之。
她只记得长嫂的话“你是王府的女儿,金尊玉贵,任何人都不敢怠慢”,所以,今日尽管心中忐忑,她也强自摁捺了慌乱,只求不失楚王府的体面。
旖景自然不知安然心里那番计较,她也实在琢磨不透太后的用意,今日先是对平乐郡主颇多关注,后来又特意考较一番安然……这似乎是起意让宗室女子与人联姻的预兆,可放眼大隆,又有什么家族举足重轻到了值得皇室如此笼络?
或许是严家?
不对,严家并无适龄未婚的郎君,再者如果是严家,皇后不至同样关注。
再者太后只怕也不愿平乐那般飞扬跋扈的女儿嫁入严家为媳。
至于安然,太后也是晓得江氏所为,故而从来不曾关注过。
旖景想来想去,也理不出个分明的头绪来。
这也是当然,有关两国邦交大事,西梁国那封国书直接递交圣上,连中书省与通政司都未经手,天子只与三皇子这个西梁王的外孙交了底,并未透露给旁人包括两个内阁学士。
后宫之中,除了太后与皇后,尚无人知西梁庆氏与大隆宗室联姻一事。
旖景又哪能凭借太后表现出来的“蛛丝马迹”就能洞悉其中?
而这一路尽管缓慢,两府车與终于还是在半个时辰后出了南英门,再拣并未设市的巷道绕行,很快就到了外城的流光河畔。
安瑾与七娘共乘一车,两个小丫头兴奋了一路,车才停稳,不需丫鬟掺扶就提着裙套“一跃而下”,好奇地打量着四围的灯火辉煌,抬眸看了一眼朱漆招牌上的“浮春楼”三字,七娘便问:“这真是五姐姐的产业,不是租赁出去,自己经营的?”
这是一间茶楼,因为曾经经营过一段小姑姑的疏梅楼,旖景略有经验,干脆收回了交给铃铛的两个哥哥管理经营,她只是出谋划策而已。
流光河畔自然也有小商贩沿路摆开的摊档,也有一些杂耍艺人在街上炫技,不过这一处的人流相比内城,倒要稀少一些,不过两岸茶楼酒肆显然吸引了不少贵族高门子弟包赁,不断有丝竹乐音与觥筹交错之声传出,相比青雀大道与平安长街的繁华,又是别有风情的喧嚣。
旖景与安然下了车,才见三娘、六娘、八娘姐妹仨人也靠拢过来,六娘似乎对周遭的热闹没有什么兴致,只瞅着那块招牌不错眼的看,半响才是一笑,贴近旖景耳边说道:“五姐夫亲书的招牌,这要是让京中那些文士才子们得知,不趋之若鹜才怪。”
旖景浅咳一声:“六妹妹再细看。”
六娘惊讶地看了旖景一眼,果然又再观摩了一番,不无怀疑:“难道是五姐仿的?”
旖景一挑眉梢:“足以以假乱真吧,不过不是我仿的,是晴空。”
六娘这下当真惊讶了:“五姐夫的小厮?!”
却听秋月接了句嘴:“人家已经是外庭管事了。”
正说着话,早有伙计通禀入内,铃铛的二哥飞速迎了出来,恭身陪笑将几位贵人往楼上引,一边说着“小的得了世子嘱咐,专留下临着流光河的一间雅室,早前卓、韦等几个小娘子已经到了,听说是与世子妃有约,小的已经引领了几位进去”。
却还在楼梯转角处,就见一个伙计踩着飞快的步伐下来,一脸的慌张,带着哭腔喊了声“二掌柜”。
二掌柜还没问话,旖景就听见楼上隐隐传来几个女子争执之声,其中有道尤其尖利的叫嚣,分明的是“瞎了狗眼”“什么东西”这类粗俗话。
只听那伙计惊慌失措的解释:“是订了东侧二间雅室的女客,嫌弃不能观赏流光河,小的已经解释了,今日能赏河景的南边雅室早预定一空,那贵人不听,可巧就闯进了东家定的那间,叫嚣着要让几位小娘子交让出来……那贵人自称来自三皇子府,说是天潢贵胄,任是什么人,都得乖乖丛命……大掌柜闻讯而来,本是劝解,却被那贵人打了一耳光。”
旖景才一蹙眉,身后七娘却惊讶地说了出口:“不能吧,三皇子府两个侧妃虽有些高傲,却也不像如此跋扈的人。”
三娘也已经迫不及待地问:“三殿下在不在场?”
以她想来,皇子府的女眷出门赏灯,三殿下总该陪同才对。
旖景晃了三娘一眼,到底觉得一堆女子拥挤在此受人观瞻实在不妥,今日本不比寻常,事情闹大了更会受人言议论,横竖是要好的姐妹知己趁着佳节小聚一处寻乐,赏不赏河景倒也无关重要,莫若让出雅室就是。
拿定主意就往上走,哪知才到那雅室门前,就听清一句:“愣着干嘛,还不上前掌这不知好歹的泼妇的嘴!”
旖景只见一个身着大红锦氅的妇人双手叉在小蛮腰上,因是背对,看不清眉目。
而与她据理力争的韦十一娘已经是立眉怒目。